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4 17:15:13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1

关键词:风险评估;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实践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等级医院评审的内容之一,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中提到有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并实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们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逐渐提高,医疗行业的风险值也随之升高。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更影响到社会安定,因此,必须要做好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争取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来减少医院感染。本院采用北大医院感染管理专家李六亿等[1]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查找出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高风险科室,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院是一所位于三、四线城市的二级综合医院,实际开放床位300张,设有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7个;2017年门急诊量87600人次,出院患者8514人次,手术及有创操作1285人次。1.2方法。1.2.1建立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小组。本院成立以业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小组,主要包括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计16人,其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2人。1.2.2医院感染风险识别。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采取专家头脑风暴法及根据本院2017年院感工作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开始风险识别,按照管理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对全院16个临床及医技科室进行风险识别,各项指标具体如下。①管理指标: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流程不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未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欠缺;②过程指标: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不规范、手卫生方法不规范、手消毒剂使用量不达标、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多重耐药菌(MDRO)患者核心预防措施不到位、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③结果指标: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1.2.3确定风险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指标在全院层面涉及的范围、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对医院感染管理风险影响力的综合作用,即严重(1.0)、重大(0.8)、较大(0.6)、大(0.4)、一般0.2),计算平均值,最终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确立权重系数[1]后,对风险指标分别赋予0.2/0.4/0.6/0.8/1.0的权重系数。1.2.4风险估计。各风险指标从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由该科室的院感医生及院感护士进行定量分区段赋值。发生的可能性赋值: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设为“无、罕见、小、较大、大”5个等级,分别赋值为“0、2、4、6、8”,主要根据2017年本院各项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分区段赋值;后果的严重程度或损失,设为“重大、严重、较轻、轻微、极少”,分别赋值为“5、4、3、2、1”,主要采取业内专家咨询的方式赋值;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设为“无、差、一般、好、完备”,分别赋值为“5、4、3、2、1”,由本院院感专职人员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进行赋值。管理指标为定性指标,由院感科专职人员根据平时的日常督查及考核进行定性赋值,其余指标为定量指标。1.2.5风险评价。将16个科室的每一项风险指标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赋值求和,再乘以权重系数,所有风险指标分值的和即为该科室的风险指标,分值越高,说明风险越高。1.3统计学方法所有科室的分值进行百分位数统计,百分位划分等级:≤10百分位为极低风险,10~25百分位为低风险,25~50百分位为中低风险,50~75中高风险,75~90高风险,≥90极高风险。

2结果

2.1全院风险等级评分结果。对全院16个临床及医技科室进行院级层面风险评估后显示,风险最高的前三位科室分别为:内一科、外二科、内镜室;风险最低的两个科室分别为:健康体检科、供应中心。见表1。2.2各部门风险因素特点分析。不同科室的风险指标特点有所不同。在管理指标中,各个科室分值差距不大,其中以内镜室、放射科、供应中心较高;在过程指标中,以急诊科、内一科、外二科最高;在结果指标中,以外一科、妇产科、外二科、手术室最高,提示在接下来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对不同科室的风险防范侧重点不同。2.3各部门风险等级分析。根据16个科室风险评估分值的10、25、50、75、90百分位数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处于感染极高风险的科室有:内一科、外二科、内镜室;处于感染高风险的科室有:外一科;处于感染中高风险的科室有:综合科、急诊科、妇产科、内二科;处于感染中低风险的科室有:血透室、口腔科、放射科、手术室;处于感染低风险的科室有:康复科、检验科;处于感染极低风险的科室有:供应中心、健康体检科。2.4各部门风险评估值分布分析。16个科室风险评估分值频数分布呈正偏态分布,多数科室集中呈现低风险趋势,极少数科室呈现极高风险趋势,见表2。

3讨论

本次评估出的高风险部门与我国经验确定的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吻合度较高,但是也存在部分差异,这也符合本院的特点。极高风险科室内一科是由呼吸内科、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组成的一个综合科室,收治的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是一些高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多,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下降,难以抵抗病原菌的入侵,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发生医院感染风险性较大[2];其次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经观察发现,治疗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明显大于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3]。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内一科被评为极高风险科室,这与袁杏伏、彭惠忠等人的研究一致[3]。外二科是由普外、泌尿外科、烧伤外科、胸外科组成,收治的患者以普外和泌尿外科为主,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复杂,腔镜操作较多,留置导尿管时间长及身体抵抗力下降,术后易发生尿路感染,加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发生感染的风险升高。②考虑泌尿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发生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概率比较高。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感染最多的科室是ICU,其次是泌尿外科,可能与泌尿外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为头孢菌素和喹诺酮药物有关,有研究显示,这些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诱导ESBLS的产生[4]。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院感质量是控制的主旋律[5]。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院感质量控制,李六亿教授提出,应尽早识别风险因素,尽快采取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将医院感染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必须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系统化和科学化地对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高危环节进行评估及干预[6]。

本院通过细化和充分考量风险识别项目,筛选出了风险较高的科室及各科室感染风险较高的项目,对其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及高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本院2018年感控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徐艳,贾建侠,等.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607-2610.

[2]葛艳,鲁艳红,高文俊.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690-2692.

[3]彭惠忠.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部分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健康研究,2016,36(1):13-14,17.

[4]杨青,陈晓,孔海深,等.Mohnarin2011年度报告:尿标本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503-5507.

[5]何瑾芳.加强护理管理共同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44.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2

1护理风险评估单的设计

1.1设计思路。依照我国医师协会制定的相关安全防范标准以及结合我院具体的实际状况,在对风险评估实际应用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护理风险评估单的实际内容,为了确保此次评估单的应用能够有效贴合实际范围,因此,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还采纳了处于一线工作岗位的专业临床护理人员的相关意见,从而推出相应的护理风险评估单。1.2具体内容。护理风险评估单总共涵盖了五项内容,分别是入院评估、自理能力评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跌倒因素评估以及护士长对危重病人的评估等五项。

2使用方法

2.1每例病人入院24h内。新入院的病人在接诊之后,相关责任的接诊护理人员要依照患者的相关病情进行患者身体机能运行的初步探测与评估,包括病人的显性病状以及用药种类等相关信息。病人在入院的24h之内,相关责任的护理人员以及医务人员应当依照病情的原理对患者予以双重评估,次日在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二次的双向评估。如若患者的病情发展不受控制,则相关责任护理人员要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时检测,以确保不同的发病因素都在护理人员的评估范围之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必要的保障。如若根据初级的评估认定患者自身处于高风险,则各班责任护理人员在对班交接过程中需要依照针对性的评估措施,对高风险的患者予以实时监察,以此确保其没有出现潜在病例。在病人出院后风险评估单的相关内容会由医院妥善保存3个月。2.2所有病人入院或转入时。所有病人在入院或转入院过程中都应根据医院规定的跌倒相关风险评估进行必要的初次评估,并根据表格内容对不同的患者予以记分。如若患者的分数处于0-24分之间,在入院后的24h之间需要相关责任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二次评估;如若患者的分数处于25-50分之间,需要患者及其家属与医院双方签订必要的风险告知书,以此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安全预防。如若患者的评分处于50分以上,且患者的年龄大于75岁,则说明患者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在实施基础的动态评估基础上,还需要相关责任人对病人进行重点交接,如若出现病情转换需及时做出相关措施防护。在患者住院后,相关责任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确认介绍医院的相关公共配套设施环境,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打消患者内心存在的抵触心理与不熟悉感,使其能够快速融入医院的治疗氛围当中,并配合主治医生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嘱咐必要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外出走动要穿防滑鞋,活动以及处于外部环境当中身边要有旁人陪伴,并且呼叫系统需实时保持流畅,避免出现紧急情况而无法联系相关责任护理人员。2.3病人入院或转入时。在病人入院之后,相关负责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外部生理特征进行综合评估,以此来定义患者处于各种评估阶段内,处于41-60分的患者具有轻微中度的功能障碍,日常的生活作息需要护理人员予以辅助才能完成;处于40分以下的患者具有重度功能障碍,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照顾才能够满足正常的生活作息标准。2.4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首次接待的责任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压疮的受损程度以及可能潜藏的并发症予以综合性评估,如若患者处于12-14分之间,则患者需被定性为处于中度危险状态,需要责任护理人员对其予以动态评估,在患者的生活作息方面多加以重视,例如帮病人翻身、擦洗以及保证床面和患者所处的环境的干净和平整。如若患者的压疮面较为严重,医院可视具体情况对患者安置气垫床,以此有效预防压疮;如若患者处于12分以下,则患者需被定性为处于严重危险状态,除却实施常规护理评估之外,还要进行责任状态的动态评估,以确保患者不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状。2.5护士长对危重病人的评估。护士长要在监察评估环节当中对各个责任护理人员的动态评估予以追踪评价,并检查责任护理人员是否能依照制定的评估方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际的把控。

3结果

在实施风险评估单的第二年实施基础上总共的满意程度达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认知以及相关的病情预先判定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巩固,使得患者的显性风险以及潜在风险都能够第一时间予以掌握并进行有效的病情控制[2]。

4讨论

4.1病人安全得到保证。通过实施风险评估单,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责任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当中以坚持预防为主要工作任务,对于处于各个阶段环节的患者均予以实施个性化的动态评估,通过对其健康发展的预判,来有效得知患者的潜在并发症状,以此护理工作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将其可能涉及到的多类潜在因素以及并发症及时的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水准有效提升护理的服务质量。4.2护士风险安全管理能力增强。通过实施风险评估单,护士个人的预判能力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由传统的害怕患者出问题到如今的能够有效把握患者可能在哪方面出现问题的有效转变,使得护士个人专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升。在患者入院后,相关的责任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初次的身体体能指标评估,通过多方面的数据指标,来综合考虑患者当下所处的护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来为其制定必要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后续护理过程当中,各个阶段的接班护士都要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不同的动态监护评估,有效保障患者的个人生命安全[3]。4.3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实施风险评估单,使得护士能够充分认知到患者的交接是护理治疗的核心,在进行工作交接过程中应当对当下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需要及时进行应用更改的实际措施进行必要操控,当下的问题予以最快实际的解决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多重因素的风险。在护理过程当中通过一次次的巡视监察,增进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由此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病症的认知以及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效防止出现各类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此类评估实施方案能够予以临床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芸.风险评估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5):57.

[2]陈盈盈,詹姜仙,叶春萍,等.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评估单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61-62.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18例急诊严重创伤需要抢救的患者,其中急性炎症56例,割伤42例,烧伤38例,交通意外36例,摔伤15例,烫伤11例,食物中毒9例,爆炸伤9例。其中男111例,女107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6.54±8.26)岁。所有患者其他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针对每项临床护理操作可能会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制定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1)医院内所导致的风险:①急救机器的故障或损坏;②医疗器械设计纰漏;③医院内运转程序问题。(2)医护人员所导致的风险:①医护人员临床经验缺乏;②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③急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④医护人员数量不足;⑤医嘱的传达、记录不及时或出现错误。(3)医患冲突所导致的风险:①病人由于疼痛感或虚弱感,心情焦急暴躁;②急救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当;③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淡漠。急诊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①定期检查、保养医疗器械;②统计记录器械临床使用率和磨损率;③使用无衔接空隙的新型一体化护理程序;④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知识和操作技术;⑤根据各科室侧重不同进行综合考试及专业考试;⑥扩大范围招收护理人员;⑦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情绪;⑧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知识普及;⑨对病患有耐心的沟通,用语规范、礼貌;⑩严格依照临床规定进行急救步骤,医嘱要及时进行记录和核对,书写要规范、清晰、工整。1.3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急诊至手术时间,检查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等,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情况比较。治疗组急诊至手术时间(6.72±4.37)min,检查时间(10.43±1.73)min、及急诊停留时间(6.99±4.73)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2.2两组救治结果比较。治疗组抢救成功率81.65%、死亡率6.42%、并发症15.59%及致残率11.92%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急诊护理的临床护理风险除了人为因素更要注意更多的可控的其他因素,对于外界能够尽量防范的风险,如医院制度漏洞或护理程序运转障碍等问题,更要将其尽量完善,使其趋于完美。医院内现推广急诊一体化护理干预[1],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黄金抢救时间。急诊的一体化护理做到了无缝衔接的临床护理程序,节省了过去传统急救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康复等一系列繁复驳杂的环节,将其变成了真正的一体化护理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的成功率和护理程序的完整性。另外医院内和救护车上都要配备完全,先进的监护机器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快速准确的了解病人的情况,更加正确的进行急救措施,可以先行进行暂时性的简单包扎手术。与此同时,医院的医护人员要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准备操作,准备好手术室、药品、血浆等用物。所有急诊人员需要培养一定的默契,可以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也可以在出现风险意外时能够及时迅速的改正或弥补过失,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但同时也要注意操作的系统化与规范性,不能因为事情紧急而疏忽大意,操作务必精准且迅速[2]。目前临床上对于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及其重视,因为这是最大限度的能够改变患者死亡和致伤残状况的方法[3]。由于防范措施的不断增加,也使得临床操作要求越发苛刻,对于医护人员的考验也是难度大增,但为了医院“以人为本”的核心,身为医护人员就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血汗。对本文所选21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分类的病患使用不同的方法,但随着临床上不断改良后的操作措施,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不断增加,死亡率、伤残率不断降低。这是对于临床护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极大的肯定,越来越少的客观因素被剔除,越来越多的病患被治愈。对比可见实行措施后拯救患者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护理程序规范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措施实行后更加完整和安全,也能够保证急救的质量。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中的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必不可少,这对临床护理意义重大,可以提高抢救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增强护理效果,是降低致残率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作者:耍晨新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

【参考文献】

[1]金晓琼,林斯,陈欣琼.急诊护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82-84.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4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12年2月-2015年2月来天津市口腔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口腔急症患者864例,其中男性542例,女性322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2.54岁。本组病例中,无基础性疾病者126例(14.58%);有高血压心血管病史者268例(31.02%);脑血管病史260例(30.09%);糖尿病史210例(24.31%)。本组病例中有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者401例,占有基础疾病738例的54.34%。

1.2研究方法

通过对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64例老年人口腔急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未实施风险评估432例;实施风险评估432例。按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基础健康、口腔急症病种、治疗方法、治疗中、治疗后是否出现严重危象进行分项登记,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两组病例中出现的医疗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以及治疗前进行风险评估后制定出针对研究对象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出预防医疗风险的措施,根据具体措施应用到每一名患者的治疗中,确保老年口腔急症患者的医疗安全。

2.结果

2.1病种分布

本组864例病例中,急性牙痛384例(44.45%),其中急性牙髓炎268例,病程3-8hr;急性根尖炎116例,病程8-48hr。牙源性蜂窝组织炎230例(26.62%),其中颊间隙感染98例,眶下间隙感染72例,嚼肌间隙感染36例,颌下间隙感染21例,多间隙感染3例;颌面部创伤152例(17.59%),其中软组织损伤106例,硬组织损伤46例(牙及牙槽骨损伤32例,下颌骨骨折11例,颧骨骨折3例);牙源性出血56例(6.48%),其中拔牙后出血42例,顽固性牙龈渗血12例;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臼42例(4.86%)。

2.2两组患者的医疗风险统计结果

通过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未实施医疗风险评估组,患者因既往心脏病史引发术中、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6例;因既往高血压病引发严重出血58例;因既往糖尿病史继发感染86例。实施医疗风险评估组通过采用预防措施,未发生严重的医疗风险。

2.3预防措施

治疗前、中、后采用心电监护367例,占42.48%;呼吸道监护184例,占21.30%;治疗全程心理干预658例,占76.16%。实施治疗后1hr观察668例,占本组病例的77.31%;术前、术后实施健康宣教864例,占本组病例的100%。通过治疗前风险评估和治疗中实施预防措施,本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讨论

3.1老年人口腔急症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器官的老化,口腔疾病成为影响生活和健康的常见疾病。主要病症为急性牙痛、牙源性蜂窝组织炎、颌面部创伤、牙源性出血、颞下颌关节脱臼。由于年龄和基础健康以及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而长期服药病史的影响,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疗程和转归不像其他年龄组那样规律。同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使他们对口腔急症治疗的耐受性明显降低。突出表现为就医主动性差,恐惧治疗带来的痛苦;担心疾病的转归危及生命安全;厌烦多次的复诊以及顾虑医疗费用的不足等。基于上述特点,在老年人口腔急症的治疗过程中容易突发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呼吸道梗阻、感染性休克、顽固性口腔出血、颞下颌关节脱臼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老年人口腔急症术前医疗风险的评估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

3.2治疗中存在的风险

(1)无陪伴老年口腔急症患者的风险: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就诊时对所发生的病情不能详细的描述,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病情转归不能充分的理解及合作。在就医流程上由于无人照顾易发生跌倒损伤,治疗后无人陪护观察,健康宣教的依从性差,不能有效的配合治疗。(2)人体衰老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降低和病理改变,特别是老年人伴有的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治疗时会因恐惧感而引发血压增高和心率加快,增大了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3)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患者可加剧颌面外伤治疗中的出血控制难度。长期糖尿病患者可加重颌面部炎症的发展,治疗时应延长抗炎的治疗时间[4]。(4)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的退变而使吞咽功能较其他年龄组均有所下降,在口腔急症治疗时应注意防止患者发生误吸,导致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5)对于老年习惯性脱臼的患者,由于骨骼的脆弱和牙齿的松动,治疗时有发生颌骨骨折的风险,关节复位过程中松动牙齿的脱落易发生误吸,阻塞呼吸道而危及生命。

3.3治疗风险的评估方法

医护人员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全身疾病史,以及当前的具体病情及心理、精神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每一个患者找出现存和潜在的隐患风险。对急性牙痛的患者要作好鉴别诊断,特别是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老年人牙髓炎的定位难度较大,要反复进行冷热试验,确定好牙位后方可治疗,治疗中应选用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利多卡因,以避免刺激心脏;对急性牙源性蜂窝组织炎症应做血液的生化检验,评估好是否伴有全身的菌血症或败血症。对已形成脓肿的病例应尽早行脓肿切开术。静脉应用抗菌素时应做好药敏试验,采用卧位输液,并随时进行观察。对于颌面部创伤患者应严格控制出血,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检查是否伴有其它部位的合并伤。软组织损伤应及时进行清创缝合,对骨折患者及时控制出血后收住院治疗。通过医患沟通了解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理解,就诊的流程以及对疾病转归的期望和信心,避免因对治疗产生的紧张、畏惧感而引发的全身不良反应。对无陪伴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必须与其家属取得联系,情况允许下等待家属到来后再实施治疗。对情况不允许家属到院的患者,也应通过电话告知家属治疗的内容及风险,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和理解。

3.4预防措施的实施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5

一、任务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5/十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7‰以下。

2.孕产妇早孕建册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达率95%以上,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剖宫产率比2020年下降5%以上。

3.新生儿访视率达95%以上,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高危儿管理率达90%,高危新生儿专案管理率达100%,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

4.出生缺陷监测覆盖率100%。

5.叶酸服用率达任务数70%以上,服用依从率达90%以上,服用随访率达到90%以上。

6.自愿免费婚检检查率在93%以上。

7.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在97.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0%以上。

8.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完成各8000人,覆盖率均达到60%及以上。

9.免费孕前优生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9%。

10.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率达1%以内。

11.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8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母婴安全质量管理

1.规范母婴安全质控流程。区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设置在区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加强与助产机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强化转诊、会诊、救治等重点环节保障,完善救治网络。各助产机构要对照《市母婴安全质量控制标准(2020年版)》进行自查自纠。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每季度组织对辖区内助产机构进行质量控,并将质控情况上报区卫健局和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每年组织对辖内助产机构进行4次质控抽查,并将情况上报区卫健局。

2.开展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市区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方案》号文件,规范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母子健康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做出明显标注。尽早发现辖区内常住孕产妇孕情并开展健康管理,对发现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诊转诊结果。各助产机构要规范开展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及风险管理;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绿(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传染病)”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对患有疾病可能危及生命不宜继续妊娠的孕产妇,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3.加强高危人群管理。筛查妊娠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孕产妇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建立规范的专案管理记录,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转诊,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采集、登记和统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根据上报情况加强追踪及病情危重的管理。辖区各首诊医疗机构应按照首诊负责制加强流动高危孕产妇信息登记、报告和救治,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强追踪和管理,区人民医院要配合做好报告危重孕产妇救治情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做好跨区域的高危孕产妇的转介和随访管理。

4.畅通辖区急救通道。区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要按照《省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要求,统筹协调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急救中心(120)实施院前急救,并转运到具备产科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产科急救原则上遵照逐级呼救和转诊,特殊危重情况可实行跨级转诊,由区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协调,直接转诊到具有综合抢救实力的医疗机构,确保急救迅速、准确、有效。转诊必须在病情许可、确保孕产妇安全前提下,与上级接诊机构充分沟通病情后,由医护人员护送转诊,做好病员交接,并完善转诊记录。

5.强化母婴阻断工作。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助产机构、区疾控中心、各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病毒治疗定点,继续按照建立的“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艾滋病防治五项联动机制”等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干预、随访到位”措施,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及时、全程规范的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各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严格执行落实孕产妇首诊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重点强化孕早期管理。

(二)加强机构质量安全管理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市区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德市罗卫计发〔2019〕2号),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做好全区的母婴安全监测、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统计分析及质量控制等工作,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医疗质量安全案例警示教育,健全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定期自查制度。

2.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各助产机构要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强化产科探视管理,新生儿在院期间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完善新生儿出入管理制度和交接流程,做到身份有识别、交接有登记。规范处理医疗废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胎盘和死胎(死婴),加强新生儿病房、临床检验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有效防范医院感染。

3.推进质量持续改进。各助产机构要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围绕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质量评价。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当每月开展自我评估与分析,制订并落实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定期及时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报送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等个案数据以及服务资源数据。规范开展孕产妇新生儿死亡(危重症)评审工作。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

(三)加强妇幼保健质量管理

1.规范妇幼保健质控。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照《市妇幼保健质量控制标准(2020版)》要求,每半年组织产科、新生儿科、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等业务科室和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召开至少1次联席会议,梳理妇幼保健服务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完善诊疗预案和管理制度。规范设置保健科室、配置保健人员,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区妇女儿童提供需求相适应的保健服务。

2.做好妇女保健服务。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整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避孕、计划生育服务等内容,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无缝衔接“一条龙”服务链。规范有序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服务全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规范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逐步扩大筛查覆盖面,提高筛查质量。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大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引导群众选择安全、适宜的避孕措施,保障避孕药具发放,指导产妇分娩后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合理控制生育间隔,减少非意愿妊娠。

3.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儿童保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加强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就诊,提高新生儿访视率。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工作,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做好高危儿筛查、转介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筛查,重点加强高危儿专案管理及诊治和干预,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

(四)加强出生缺陷防治质量管理

1.加强综合防治网络建设。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与各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业务沟通联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强化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机制,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标准和规范,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院内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大力推进产筛产诊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产前筛查机构建设。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诊治服务网络,完善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

2.实施三级综合防治措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强科普宣传,倡导优生优育,强化群众出生缺陷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推进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扩大产前筛查覆盖面,依法打击非法开展产前诊断行为,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规范阳性儿管理和诊治服务。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多发出生缺陷疾病的防治,减少先天残疾,完善出生缺陷患儿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筛查及救助项目,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负担。结合救助项目,强化健康教育,扩大受益群体,有力推进工作。

3.开展出生缺陷人群监测。依托妇幼三级网络,及时掌握育龄妇女动态,进一步完善台帐管理,切实掌握孕情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提高早孕建卡率、42天新生儿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

(五)加强宣教督导质量管理

1.加大妇幼健康宣教。加大《母婴保健法》、出生医学证明、各种妇幼项目知识的宣传力度,制作宣传资料,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母婴安全工作的氛围,促进母婴安全措施的落实。通过LED、发放宣传材料、微信群、QQ群等形式对基层妇幼保健专人员培训并组织基层人员下村宣传母婴保健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母婴安全知识认知水平,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率,有效提升我区妇幼健康水平。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区人民医院结合辖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情况,确定技能培训主题。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专项技能培训和快速反应团队急救演练,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保障产科医师、助产士、新生儿科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

3.强化综合监督执法。聚焦妇幼健康新政和监督热点、难点,围绕两孩“优生”、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的总体要求,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区卫计监督执法大队加强助产机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完善工作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机构、人员准入,持续强化技术服务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执业、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管理母婴保健法律证件。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卫健局制定区区妇幼健康质量管理年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区妇幼健康工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结合辖区妇幼健康工作实际,制定详细推进计划,统筹做好母婴安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出生缺陷、宣教督导等系列质量管理措施。

(二)强化质量控制。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母婴安全、妇幼保健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辖区内助产机构母婴安全保障、妇幼保健管理的质量控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推进全区妇幼健康能力持续提升。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6

【关键词】医疗风险;风险管理;医疗不良事件;风险干预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医院提高自我纠错能、持续改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医院风险管理中重要的风险监测数据和预警指标,是纠纷隐患提前介入干预的关键环节[2]。以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侧重报告制度的建设,对提高上报率和运用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等已有较多的实践探索[3],而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医疗风险管理却鲜有提及。本研究以样本医院为例,将风险管理融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探讨通过医疗风险防范持续改进医疗安全质量管理。

1管理方法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风险管理,是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进行早期医疗风险识别,快速启动风险分析,通过评估后开展法律干预、医疗干预和管理干预等医疗风险干预,针对后续情况进行风险处置,建立一个事前、事中、事后不断改进闭环风险管理循环,从而降低医院运行中出现的医疗风险。

1.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医院成立由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其他管理部门及各临床科室等组成的医疗不良事件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医疗不良件风险管理工作。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建立日常工作群、专项工作组的模式定期开展医疗风险沟通和协调。医务处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牵头部门,派专人负责全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接收,评估、分发、评价、督查及培训等工作。协调护理部、门诊部、其他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其职能范围内的医疗不良事件的风险预防、评估、分析、调查、干预、处置和持续改进工作。临床科室主任是科室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涉及本科室的医疗安全风险事件进行上报,针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风险分析、调查、干预、处置和持续改进,定期对本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开展培训。

1.2医疗风险早期识别

医院收集国家法律政策文件、相关部门各类警示通报信息,调取历年纠纷诉讼案件和医疗不良事件数据库数据作为基础。根据医疗风险发生来源、发生环节、后果和频次,将常见的医疗风险分为医患沟通风险、诊疗风险、个人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药品及器械风险、文书风险、制度风险、流程风险、应急风险、伦理及社会风险、护理风险、院感风险等类别。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回溯分析,明确各类风险的早期特征及高危因素。医院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上报平台,根据风险因素设置风险列表及关键点。上报人通过不良事件上报平台上报事件后,经系统提示,医务处进行初步风险识别,判断事件的类别和可能后果,转专科或相应管理部门进行分析。

1.3医疗风险评估

按照发生频次及危害后果的大小将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对于初步判定为中风险以上的上报,医务处转法律顾问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根据类别转各专科或管理部门评估处理的优先级和方式。

1.4医疗风险干预及处置

医院建立以法律干预、医疗干预和管理干预互相融合的风险干预措施。医疗干预是医疗风险干预的直接手段,通过专业组查房、多科会诊、外院会诊、院内MDT等方式,调动各级专业全面的诊疗支持,减少患者的风险,降低损害后果。法律干预为医疗风险管理全流程提供法律保障,医院自2019年初引入法律专业团队开展医疗风险法律干预。如事件尚在风险早期,经评估属于高风险病例,由科室申请或医务处提出,律师提供法律见证或法律查房;对干预后仍存在风险的事件,律师审核病历或相关法律文书;若已经产生损害后果,请律师提前介入医患谈话,审核病历书写,安抚并引导患方走第三方程序,减少不良影响。如已转换为纠纷,律师提前干预,协助完善答辩意见及相关法律文书,实现调解和诉讼阶段无缝跟进。管理干预是风险防范措施重要的手段,根据医疗风险类别,管理部门制定不同干预方案及应急预案,包括中止行为、消除损害、改进流程、转移风险、补救缺陷等。针对诊疗相关风险,医务处开展专项质控检查,督促核心制度落实。针对社会风险,医务处开展行政查房,协调保卫处、宣传部门,做好政策解读及必要时开展部门联动解决。针对突发事件,医务处提供及时的应急事件指导,帮助临床或处室正确处置与应对紧急情况。

1.5风险转移及持续改进

有些风险即使干预了仍不可避免,如技术风险,医院通过推行医责险及手术意外险分担及转移医疗风险[4]。此外,医院通过风险评价推动医疗持续改进,借助科学的管理工具及标准化的流程,建立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循环。对于涉及科室的事件由科室主管领导负责推进,涉及医院层面的事件如流程、制度等系统风险,由医务处协调召开管理小组进行分析。风险管理小组每季度开展专项讨论,运用RCA根因分析法对发生事件进行分析,采用QCC、5S等方法持续改进,对医疗风险改进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医务处每年开展医疗风险培训课程,强化依法执业,帮助临床提高技术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

2效果评价

2.1实施前后发生造成损害的医疗不良事件数量对比

开展医疗风险管理后,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医院每百张床位不良事件年上报例数为56.22例,与2018年基本持平;2019年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每百张床位1.8例,与2018年(2.14例)相比下降了15.89%。

2.2实施前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纠纷情况对比

通过对2018、2019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续情况统计,2019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发生率及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2019年每百张床位不良事件投诉例数为0.7例,较2018年下降17.64%,每百张床位不良事件纠纷发生例数0.25例,较2018年明显下降64.28%,投诉案件转变为纠纷案件的比率从82.35%下降至35.71%,下降56.64%。

2.3实施前后流程优化及文书完善对比

通过医疗风险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发现风险漏洞百余项,其中2019年重新梳理流程42项,制定应急预案8项,分别较2018年增加42.85%和100%。与此同时,完善法律文书及规章制度共计64项。

3讨论

风险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管理理念[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发现医疗差错、及时发现医疗风险的重要途径。以往不良事件管理侧重于数据上报、问题分析及整改,较少涉及风险评估、干预以及评价[6],这使得医疗安全管理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医院以风险管理为模式,能早期快速识别风险,尽早开展风险干预,能有效减少损害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7]。因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风险防范以法律风险防范为切入点,通过招标聘请法律顾问团队,为临床提供医疗风险管理全流程法律服务。律师帮助临床评估法律风险,协助临床进行医患沟通,完善病历文书及其他法律文书,规范诊疗流程。2019年医院有168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申请了律师见证,无1例发生投诉和纠纷,证实了法律干预的有效性。此外,科室及管理部门及时协调,后续做好患者沟通解释工作,营造法律保障的医疗环境,妥善处置患者需求,做好引导工作,对降低不良事件投诉率和纠纷转化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建立医疗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医疗风险,但医疗风险防范成功与否与风险早期识别紧密相关。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良事件上报与临床的主动性息息相关。虽然医院建立了非惩罚性鼓励上报机制和强制上报机制,但是依旧存在迟报的问题。一方面临床存在着顾虑,认为上报带来责罚,该报的不报或压不住才报。另一方面,科室并未充分评估到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早期风险识别的能力。这需要医院开展医疗风险防范系统培训,提高临床一线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风险意识,提升科室风险识别能力,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同时对于药物及器械风险等入院前可主动识别的风险应充分借助医院信息化的手段进行预警,减少对人工上报的依赖,减少人为的漏报率,做到触发预警后应提早干预,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哈维超,周亚夫,顾民,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0-22.

[2]白琼,李骥,李宗师,等.美国医院患者安全监督及管理策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6):598-600.

[3]刘盛东,王汉超,杨捷,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7):48:50.

[4]陈政,彭华.律师见证下知情告知对预防医疗纠纷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院,2019,23(4):65-66.

[5]彭华,陈政,黄鹂,等.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风险法律防控创新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2020,36(7):607-609.

[6]蒋婷婷,高新强,赵婧,等.试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完善[J].中国医院,2018,22(12):7-10.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骨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58例;年龄为8~89岁,平均66.45岁;手术患者111例,非手术患者13例;其中院外带入褥疮患者6例。采用历史对照法将124例褥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选的60例住院患者,观察组为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入选的64例住院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后卧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中实施传统褥疮护理管理,采用传统的临床经验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减少对患者皮下组织的压力,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保护患者皮肤,注重全身营养,增加患者皮肤的抵抗力。观察组由骨科护理人员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褥疮风险预告表。院外带入褥疮患者和评估为难免褥疮患者进行填表汇报,一式两份,护理人员检查后及时进行处理,将患者资料在24h内上报。及时评估褥疮患者的病情,1次/周,并仔细记录,直到患者出院康复或转院[2]。具体保护措施如下:患者床头挂褥疮警示卡,每2h为患者翻身;每天2次清洁患者皮肤;指导患者及家属自主预防褥疮的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翻身技巧等;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建立并完善护理部、骨科护士长、责任护士的褥疮三级质量监督体系[3],加强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并将褥疮护理管理纳入考核标准,对患者褥疮的预防和护理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加强患者褥疮预防和转归的动态评价。

1.2.1评定标准

按照美国评定标准:Ⅰ期:皮肤组织逐渐坚硬,皮肤变凉,有轻微疼痛、瘙痒感,局部红斑或深色斑点。Ⅱ期:表皮或真皮层变薄,出现溃疡、磨损、水泡等。Ⅲ期:皮肤厚度丧失,皮下组织坏死,出现凹坑,损害邻近组织。Ⅳ期:皮肤厚度丧失,广泛性组织坏死,支持性结构损害严重,窦道形成[4]。

1.2.2患者评估

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褥疮风险预告表,评估标准如下:潮湿评分项中,患者大便失禁1分,小便失禁2分;营养评分项中,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1分;循环评分项中,中、重度水肿1分,轻度水肿2分,毛细血管再灌注缓慢3分,毛细血管再灌注缓慢迅速4分。总分值为7~27分,分值越低,发生褥疮的概率越高,评分≤14分为难免褥疮[5]。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难免褥疮的上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实际发生褥疮、院外带入褥疮和褥疮治疗转归的例数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例褥疮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70%,观察组褥疮患者治愈率为100%,两组患者褥疮治愈率增高。

3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术后活动受限,多数需住院卧床,因此是褥疮高发的患者群体。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褥疮风险预告表,有效地在患者中筛选出褥疮高危人群,及时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再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和影响褥疮的危险因素制定出个性化护理方案。本院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褥疮评估,快速准确地确定褥疮高危人群,减少护理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褥疮风险的预测能力。研究显示,通过风险评估与预告能够有效的预防褥疮,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降低褥疮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褥疮风险预告表的效果明显,有利于及时制定预防性针对措施,有效地预防褥疮的发生和发展,促进褥疮患者的迅速康复,应用效果确切,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世红 单位:江西省余江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2]黄菊芬,彭建,区钰强,等.持续质量改进预防骨科大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J].全科护理,2010,8(26):2381-2383.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8

(一)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三)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二、适用范围

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防控,并将根据国家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三版)》的修订、更新予以适时调整,不断完善。

三、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县卫生局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县卫生系统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研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或措施(名单见附件1),向县委、县政府提出防控策略建议;同时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参与、指导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名单见附件2、3)。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要求全员掌握防控知识,县疾控中心及县人民医院应根据疫情形势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三)做好医疗救治,加强院感控制

1、明确诊治医院。县人民医院为我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定点诊治医院。定点医院要成立院内医疗救治工作领导组和专家组,制订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规范实施预检分诊,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储备防治物品,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其他县直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在第一时间转诊到定点医院诊治,不得截留收治。

2、规范发热门诊工作。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及门诊日志登记工作。发热门诊要做到合理布局,按照相关发热门诊要求设置,严防院内感染事件发生。

3、做好院感控制工作。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切实采取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消毒隔离工作,科学实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要求,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四、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2、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

(二)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五、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

(一)流行病学调查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必要时根据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于疑似聚集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要立即排查疑似病例,并重点调查病例的暴露史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

(二)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

定点诊治医院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人上、下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与急性期血清采集时间间隔2-4周的血清等。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进行。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病例收治医院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并于24小时内送市疾控中心国家流感网络试验室检测。

六、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

参照国家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卫发明电〔2013〕6号),落实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措施。

七、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一)可疑暴露者的管理。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禽类、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人员。对可疑暴露者,由县卫生局会同农业、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禽类接触情况。

(二)密切接触者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指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或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对密切接触者,由县卫生局组织专业机构进行追踪、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一旦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采集其咽拭子,送市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

八、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县卫生局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形势、病原学研究进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进行疫情形势研判,建议县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九、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针对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进展,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风险沟通,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指导并促进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加强对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9

1风险管理

1.1风险识别

在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前的准备阶段,由护士长、药学岗长、科室骨干及肿瘤护理小组、感控科核心成员组成风险控制小组,对所有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使用肿瘤护理小组提供的职业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了解PIVAS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同时查询相关资料文献,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分析PIVAS抗肿瘤药物接触的所有环节,查找可能发生危害的部位。1.1.1识别抗肿瘤药物的危害相关研究发现,抗肿瘤药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导致脱发、月经失调、口腔溃疡等现象产生[3]。接触时间长短、抗肿瘤药物的类型及剂量大小与产生的危害程度有关[4]。抗肿瘤药物一旦发生溢出,处理不当将直接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1.1.2识别风险环节(1)抗肿瘤药品进入PIVAS:抗肿瘤药品由厂家生产,经流通经营渠道送至医院,存放库房等环节,终端运送至PIVAS进行使用。在运输、贮藏等环节均有可能发生药品破损。如果接触药品的人员在这些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尤其是在打开外包装发现药品破碎时,可直至导致工作人员吸入粉尘或被液体药物污染,导致职业暴露风险。虽然储运中产生危害的可能性比较小,却不容忽视。(2)抗肿瘤药品存放:抗肿瘤药品进入PIVAS后,需要按照药品的性质要求进行贮藏,药瓶表面可能残留部分粉尘,这与药物生产过程有关。因此,在抗肿瘤药物的贮藏保管环节中,若药品保管不当,未封闭贮存而长期暴露于敞开环境中,也存在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3)排药核对:在排药、核对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药瓶,许多PIVAS人员的危险防护意识较差,尤其处于上述岗位人员,有些甚至徒手操作[5]。若未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不小心打碎药瓶,将直接造成呼吸道和皮肤的伤害。(4)抗肿瘤药物调配:调配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抗肿瘤药物的溢出。针头从西林瓶拔出时,使用针头、针筒转移药物时,打开安瓿,从针管中排气,针管中药物过多(大于容积3/4)时,很容易造成药物喷溅或外泄溢出[6]。而在安瓿打开及注射器扎入输液袋口加入药液时,易发生利器伤害而导致职业暴露风险。(5)成品核对:仓内配制完毕的抗肿瘤输液需封入密封袋内,密封袋的包装均由仓内调配人员在每袋输液调配完毕时封袋,再放入药筐中传出仓外核对,此时接触密封袋和药框的手套上可能携带残余的抗肿瘤药物,若仓外核对者防护措施不到位,亦可能直接导致暴露污染。(6)抗肿瘤药物的输液打包运输至病区:核对完毕的输液,由专人负责打包封箱运送至病区,此环节操作人员若未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也有可能象上述环节同样的原因导致暴露污染。(7)清场和清洁消毒环节:抗肿瘤药物调配完毕30min方可进行清场工作,配药仓内外各个有可能接触抗肿瘤药的角落都可能存在药物残留污染,往往重视仓内的清场工作,却对仓外的环境清场意识不足。(8)抗肿瘤垃圾处理环节: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产生和抗肿瘤物品相关的垃圾,而国内普遍的“指南”只规范了仓内配药过程中产生的抗肿瘤垃圾的处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及《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只提及医疗垃圾的处理,未具体提及关于抗肿瘤垃圾的特殊处理要求。因此,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若处理人员没有较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发生垃圾处置不当、垃圾袋破损等情况,均可能导致职业暴露危害。(9)仪器维护:仪器维护人员多为仪器厂家或院内设备维护人员,对于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防护知识缺乏,往往不进行防护就作业,而仪器内面无法清洁部位,如生物柜排风管道即可能存在药物残留,易导致职业暴露危害。

1.2风险评估

以上9个环节,运用风险管理工具—FMEA风险指数评估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职业暴露风险发生的频度、严重度和风险可侦测度(风险易被发现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计算:风险指数RPN值(riskprioritynumber)=发生频率(O)×严重度(S)×可侦测度(D),即RPN=O×S×D,确认风险指数大小,风险指数RPN越高,说明风险水平越高(见表1)。根据表1,风险控制小组人员讨论打分,记录每项均分,再计算风险指数,针对风险识别到的9个环节进行了风险评估,见表2。

1.3制定调配管理规范

针对各风险环节的分析评测,发现调配过程为风险评估指数最高的环节,因此重点加强调配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操作规范,并且制订了药品发生溢出时的处理规范。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操作与防护,更加注重细节管理。1.3.1保证调配环境安全抗肿瘤药物调配必须在细胞毒药物调配专用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前确保仓内温度≤18℃,同时还需保证调配仓压力稳定,要求配药人员入仓前检查温度及压力,确保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方可入仓操作。生物安全柜每季度进行检测,按要求定期更换滤过器,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以防止药物外泄。1.3.2抗肿瘤药调配人员资质管理调配抗肿瘤药物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评估及专门培训,必须有充分的自我防护意识、熟练的药物调配技术及经验,经考核认证合格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调配。1.3.3备齐完善的防护用物严格按防护要求备齐防护用物,包括一次性防护衣、双层无粉乳胶手套(中间加一层PE薄膜手套)、N95口罩、防护眼镜。并在调配间内备好无菌橡胶手套,要求操作中每30分钟更换一次橡胶手套。操作台上铺一次性一面防渗透、一面可吸收的垫巾,使用带鲁尔接口的螺口注射器,另备利器盒、封口袋、溢出处理箱等。1.3.4细化操作动作,提高安全操作水平人工调配要求:每次操作前首先旋紧针头,以避免注射器乳头与针头脱落分离导致药液溢出。操作中尽量避免排气动作,若必须进行排气,用单手回套针帽的方法,套上护针帽后再进行排气,以防止排气过程中药液溢出。调配西林瓶药物时,操作中使用负压抽吸技术,进针时西林瓶应与针筒呈45°角,针头洞斜面向上,稍用力进针。一旦针头穿过橡皮塞后立即使针头和针筒呈垂直状态[7]。此动作可减少针头拔出时的药液喷溅溢出,同时在整个抽吸药液过程中始终保持瓶内负压,以减少药物喷溅。调配安瓿药品时,用纱布包裹安瓿,反向向对侧打开安瓿以避免药物向操作者方向喷溅。操作完毕用酒精棉片及时清除输液袋口残余药液,避免对仓外人员以及病区护士的危害。1.3.5操作后垃圾处理每调配完毕一袋输液,立即将空西林瓶弃入操作台内的利器盒内;安瓿瓶装入厚密封袋内封口后弃入利器盒内;注射器不必卸下针头,整体直接弃入利器盒内;其余所有用物除印章及笔以外,一律直接弃入利器盒中;垫巾由四周向中间卷起包裹后弃入利器盒内。所有药物调配完毕将利器盒完全封闭,从生物柜内取出后直接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中,同时脱下外层橡胶手套及防护服弃入垃圾袋中。防护服脱下时需注意不要用手接触防护服的外面,用内面包裹外面后脱下弃去。将两层垃圾袋逐层扎好从指定的传递窗传出,保证出仓垃圾袋完好,必要时外层加套垃圾袋,防止污染仓外人员。1.3.6发生溢出事件的处理(1)药物喷溅溢出于垫巾上的处理:对于调配过程中,发生药物喷溅溢出至垫巾上时,将污染垫巾由四周向中间卷起包裹后弃入利器盒,立即更换新的垫巾继续进行调配工作。除此以外的溢出事件一律按照溢出事件处理流程办理。(2)溢出事件处理:对于所有的溢出事件,首先应确定为大溢出或小溢出事件,再进行处理。国内常规是按照污染量进行区分,宜遵循ISOPP建议,根据污染面积大小区分,避免小剂量药物在泼洒后可能造成的较大面积污染。在调配仓内和摆药控制区均设置了溢出处理箱,箱内包括两付乳胶手套、护镜、N95口罩、胶带(标识污染面积)、吸附剂、塑料背面吸水垫、一次性毛巾及至少2只厚医疗垃圾袋、收集玻璃碎片的一次性刷子及利器盒。张贴了抗肿瘤药物溢出处理流程并配图说明,包括了11个步骤:①保持冷静;②按SOP操作;③穿防护服;④封闭污染环境,设置警示标志;⑤选用合适的方法清理;⑥二步清洁;⑦清理的废弃物丢弃在专用医疗垃圾袋;⑧防护服丢弃在专用医疗垃圾袋中;⑨仔细冲洗身体;⑩医生检查;輥輯訛记录。一旦发生溢出事件,只需根据流程操作应对处理。溢出处摆放警示牌,并用胶带围圈标识,严禁其他人员接近和扩大污染。溢出处理工作应首先从污染边界开始,逐渐向污染中心进行,以避免污染扩大。

1.4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

1.4.1建立职业暴露风险管控小组,并建立监督机制药学部、护理部、感染控制科,实施风险管理监督。由PIVAS护士长、药学岗长及科室骨干组成风险管理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讨论现存及潜在风险,按照PDCA的程序进行持续管控。1.4.2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相关科室定期对所有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包括药师、护士、实习生、后勤维修人员等,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认证考核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调配。1.4.3防护要求制度化制定防护操作规范,要求所有人员在可能接触抗肿瘤药品的所有环节,必须戴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发帽。操作中动作轻柔,防止打碎药品导致职业暴露危害。1.4.4强化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建立人员健康档案每年为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胸部X片、B超等,发生溢出或外泄事件直接导致皮肤或眼睛污染时,立刻进行检查,登记在溢出事件登记本上,同时上报保健科备案,并给予人文关怀。抗肿瘤药物调配岗位实行轮班制。对于怀孕、哺乳人员调离PIVAS岗位[8]。1.4.5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操作人员对于职业防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听取反馈意见,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风险管理应用前后风险指数(RPN)对比,均数比较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改进前后效果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效果评价

我院PIVAS在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工作准备阶段即开始进行了风险管理,开展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工作以来,未发生一起和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事件,也未发生过与抗肿瘤药物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3.1风险指数RPN值比较应用风险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前及控制后6个月,计算风险指数RPN值并进行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应用风险管理后,PIVAS人员对于风险及风险环节有了正确认识,主动在各个风险环节采取正确防护手段,主动防护意识明显增强,评估出的风险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对抗肿瘤药物危害及防护知识认知率比较开展抗肿瘤药物集中调配工作前及风险管理实施后6个月,对PIVAS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内容为专项知识5个方面,并统计每项内容答题正确率,见表3。结果显示,所有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危害认知率和防护知识的认知率等明显提高,能做到主动缜密防护及规范调配操作,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4.1本研究认为,风险管理可以增强操作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而防护意识不足主要来源于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包健安等[5]对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的研究显示,抗肿瘤药物对环境的影响随着PIVAS运行年限的增长,污染有自仓内向仓外扩散的趋势,且越来越严重,其结果和人员的防护意识不足及思想松懈明显相关。通过运用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可以明显提高PIVAS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危害的认知率,提高其对每个工作风险环节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主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正确的应用防护用品,按规范标准进行调配操作。4.2通过长效的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可以强化操作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危害的风险认知,并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监管,对于人员的调度排班有明确的制度,有效地降低了抗肿瘤药物对接触人员的职业危害,保护了PIVAS的工作环境及操作人员的健康,可减少因职业危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4.3风险管理的运用,调动了PIVAS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风险识别、评估、制定实施对策以及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多个方面,学会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管理工具的运用,树立预防为先意识,风险发生前做好评估并正确应对,使之有效降低风险程度。4.4随着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与调配量的不断增加,调配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大,应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5]。虽然进行了风险管理,操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仍然存在,难免受到职业伤害,希望PIVAS管理部门能够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提高防护要求,增加经费投入,比如增加自动调配装置,在PIVAS内建立缓冲区域,在风险环节增加防护设施等,以减少PIVAS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孙翠萍 严定强 杨军军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参考文献

[1]李钧,李志宁.药品质量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

[2]HuangYW,JianL,ZhangMB,etal.AninvestigationofoxidativeDNAdamageinpharmacytechniciansex-posedtoantineoplasticdrugsintwoChinesehospitalsusingtheurinary8-OHdGassay[J].BES,2012,25(1):109-16.

[3]胡连英,梁素芳,林杏连.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19-20.

[4]张丽芹.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5,3(8):141.

[5]包健安,沈国荣,缪丽燕,等.多中心PIVAS集中调配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评估[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9):701-6.

[6]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8.

医院院感风险评估范文篇10

[关键词]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护理管理;研究进展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工作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获得身心安全[1]。精神病(psychosis)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2],由于各种有害因素所致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3],不能正常学习、生活及工作。患者因心理活动功能障碍,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观现实,丧失社会适应能力,或伤害自身和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精神病患者是一种特殊性的人群,而老年精神病患者更是这些特殊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将会更多更大,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各器官功能的减退,容易出现躯体疾病[4];而老年患者对痛觉及感觉的降低又易掩盖躯体症状,延误对疾病的治疗。同时,老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极易突发心梗、脑血管意外及猝死[5];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住院过程中有可能因行走不稳或活动时用力不均导致跌倒、坠床,出现皮肤及软组织损伤、骨折,甚至死亡等意外事件;又因精神病所致老年患者易出现冲动伤人、自杀自伤等行为,致使精神科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率较高[6]。因此,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管理极为重要,该院精神科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精神症状,针对老年患者特殊人群住院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早期防范,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存在或潜在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1.1躯体疾病。精神科老年患者是指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因年龄较大、体弱多病,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而精神病中往往合并伴躯体疾病[7],有的患者是合并已知的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脑萎缩等,住院期间需要严密观察及护理;有的老年患者是未知的躯体疾病,虽然平时无临床症状,但在某种诱因下或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发病,如脑血管意外,可突发脑缺血、脑栓塞和脑出血,导致偏瘫、失语、昏迷不醒,甚至抢救无效死亡,这些都是难以防范。1.2进食噎呛。由于老年患者肌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存在食道下括约肌功能低下而出现食道松弛,喉腔黏膜萎缩变薄,喉神经反射活动减弱,吞咽肌群相互之间活动不协调,吞咽反射功能低下,进食时容易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8]。其次,老年患者部分牙齿脱落,导致进食时无法得到充分咀嚼,极易发生噎食。同时,老年患者受其精神病症状的支配,情绪极易变得反复无常,进食过快容易发生噎食。再次,老年精神病患者需要服用抗精神失常药物,因这类药物许多患者服用之后容易引起锥体外系的反应[9],加重吞咽困难,进食时极易将食物误入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致死率较高。1.3跌倒、坠床。跌倒、坠床是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率最高的意外事件。主要是老年患者因年龄的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的退化,如骨质疏松、心肺功能、认知功能及听力功能的退化,机体肌力下降、关节活动受限,使患者在移动速度和控制能力下降而引起跌倒、坠床事件发生[10]。其次是环境设备因素,老年患者入院后,对病区环境不熟悉,如走道光线不足、地面稍有潮湿、积水、浴池边无扶手、床边未放床护栏、穿过大过长衣裤、鞋底光滑、鞋子大小不合适等,稍有不慎极易发生跌倒、坠床。还有药物的作用,如服用降糖药,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抗精神病药冬眠灵常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抗心律失常药,会出现头昏眼花等,极易发生跌倒。再次是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夜晚只有1~2位护士值班,承担整个病区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不能及时巡视病房,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导致跌倒、坠床事件发生。1.4自杀、自伤。焦虑、忧郁是老年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精神病患者患有记忆力障碍、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极易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状态,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做出冲动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行为。其次,老年精神病患者因病程长、服药时间长,抗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等身体不适,增加老年患者身体的痛苦或难受,促使老年精神病患者容易产生自杀或自伤行为[11]。1.5药物性因素。老年精神病患者因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胃肠道黏膜萎缩,吸收细胞和吸收表面减少,排空速率减慢,其次是胃酸分泌减少,胆汁和消化酶分泌减少,对药物吸收过程减慢,促使药物的蓄积,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或更易出现毒性反应[12]。老年患者的代谢能力减弱,主要表现为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机能减弱,促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等特点。其次是老年精神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较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13]。再次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因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不能准确和按时服药,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1.6院内感染因素老年精神病患者因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衰退等特点,使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且院内感染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2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进食噎呛的安全管理。老年患者因高龄、疾病症状、药物作用等危险因素,致发生噎食的危险性增高。为有效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的噎食事件发生,首先,患者入院时,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并在住院期间,随着治疗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动态地评估患者噎食风险级别,对于存在噎食风险高的患者,责任护士认真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增强患者对噎食的认识程度。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应集体用餐,进餐时,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进食及吞咽情况,嘱咐患者细嚼慢咽,不要与人说话,安静吃饭,防止噎食发生。如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和呛咳时,应及时对症处理;如患者发生噎食,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用手指掏出口咽中的食团,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促进心肺复苏,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专人监护,直至完全恢复。同时,嘱家属探视患者时,不要私自给患者食物,或存留干硬、黏性食物,确保老年患者住院安全[14]。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噎食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措施及发生噎食后的抢救处理措施。2.2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建立住院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设立安全风险评估测量表,在患者入院时,全面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确定是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护。住院期间,定时巡视病房,特别是夜间增加巡视次数,以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15]。巡房时,检查床是否安全牢固,是否上床护栏,发现老年患者睡到床边缘时,应将患者调整到床中央,防止患者坠床。对于老年患者活动范围内,保持灯光明亮,地面无潮湿无积水,排除障碍物,当障碍物无法清楚时,应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提示患者注意安全。为患者选择合适衣服裤子,穿防滑鞋子,预防跌倒。若患者不慎跌倒、坠床,应做好跌倒、坠床应急预案[16],护理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通知医师,评估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治疗及处置,如病情允许可移动患者到床铺及抢救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患者交接班。2.3自伤、自杀行为的安全管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因受生理性和病理性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促使他们容易产生自杀或自伤行为。为防止老年精神病患者自杀或自伤行为,医护人员应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一个阶段或过程,都要全面观察评估患者的言行和神态,掌握或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重点时间段的观察,如中午、午夜及节假日时间,因此时,多数患者都在休息,值班护士少,查房间隔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常选择为自杀时间。所以,加强巡视病房,尤其是在自杀发生的危险时间段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患者自伤、自杀行为[17]。加强危险患者的监管,密切观察患者活动范围,让高危患者在视线范围之内活动;加强对重点场所检查,如卫生间、病房等,防止患者接触到可用于自杀的物品,如绳子和剪刀等物品,以免成为自杀工具,防止患者自伤、自杀行为。2.4用药安全管理。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服用某些药物中毒的危险性增加[18]。因此,在患者服药时,医护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用药情况、服药能力及给药途径等,遵循科学的给药原则,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尽可能地降低其危险性,确保药物达到既有效又安全,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服药过程的监督,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如服用降压药时,提醒老年患者注意起床、直立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服用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会诱发心律失常,用药后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并报告医师,协助医师妥善处理。老年患者因胃肠功能不稳定,影响对缓释药物的吸收,所以不宜服用缓释剂。老年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在发药时,要看清患者服药,并检查患者确定吞服后方能离开病房。在安排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时间,要考虑老年患者的作息时间,又能保证有效的血液药浓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2.5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控制。建立医院内感染控制三级管理网,制定严格的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日常院感的监控和督查。加强慢性疾病的患者管理,鼓励咳痰,防止呼吸道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提高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2.6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及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能力。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因高龄、体弱多病,机体各器官功能的退化,并伴有躯体疾病,且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多[19]。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有高度责任心,有慎独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要求,认真执行查房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对老年患者,要经常或不定时地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因精神疾病相关因素,性格孤僻、猜疑心重,有些想法不愿意跟别人诉说或刻意隐瞒,护理人员不易发现。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巡视病房,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20]。在交流过程中,要掌握交流技巧,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及心理动态,给予正确引导。同时,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对老年患者提出的要求,在不影响病情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每月定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让患者发表意见,不断地改进或完善护理工作,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密切了解护患之间的关系。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重点是精神病相关业务知识、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应急预案等,对于新入院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病情,熟练地评估患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给予相对的护理措施。对于高危险因素患者要安置在近护士站病房,必要时专人看护,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掌握识别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提高患者安全管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