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临床教学模拟体系的运用

时间:2022-08-04 03:03:59

急诊临床教学模拟体系的运用

高等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师的重要环节。面对急诊医学的发展要求,提高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质量显得十分必要。随着医师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伦理道德规范的冲突日益加深,因此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高端模拟系统的应用逐渐增多。

1.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各种急救手段和设施不断涌入临床,急诊医学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如何培养大量能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新型急救医师队伍是急诊医学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难题日益突显:一是急救技能多为救命技术,在无法在患者身体上实施的;二是由于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病例一般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应用于教学,因此不能满足临床教学需要;三是急诊病人具有特殊性,在最短时间内需要进行抢救生命的处理。在抢救过程中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示教和讲解,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由此可见以上诸多因素减少了学生进入实际临床的技能训练机会,从而制约临床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医学模拟教学因此产生,医学模拟教学是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同时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个体化教学和情景教学为特征,其优点是具有医疗环境无医疗风险,因此必将在医学教学方法上掀起一场革命[1]。

2.高端模拟系统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我院投入使用了麻醉学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设置了模拟ICU、模拟手术室、气道管理技术训练室、急救技术训练室、创伤学技能训练室、血管穿刺技术训练室、体外循环技能训练室、多媒体教室以及中央监控室等功能单位。为了更好的发展急救技术,我院建立了急救技能培训室,从而使医学院校临床各专业高年级学生、住院医师、以及专业急救医护人员都可以进行相关训练。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体的急救抢救训练项目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训练、各种模型和抢救器材的急救训练、ECS院内模拟培训系统。首先院前急救一般是以创伤急救为主,因此可以进行基础心肺复苏、急救五大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以及气管插管、电击除颤等内容的训练。所有的专业医护人员特别是医生、医学生、护士在院内急救技能的理论学习是以ECS院内模拟培训系统软件为基础,通过以计算机为本的自我学习系统进行相关的训练。急诊医学教研室对急诊医学的学生开设了急救技能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电除颤及起搏术、气道开放技术、急救呼吸机的应用、创伤急救、深静脉置管等五大技术,可以使学生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同时设计模拟病人,并且通过模拟病人组织学生参加急救工作的演练。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模拟演练,现场亲身体验,观看我院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室、急诊ICU的抢救录像资料并对急救案例进行分析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讨论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端的模拟教学系统是高端模拟系统,其可以模拟真实的病人病症以及病理生理变化,并还可通过改变系统设置,设置出“无数病人”,并且进行临床综合操作的演练[2]。高端模拟系统是以“生理驱动技术”为核心,同时采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可以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模拟病人。其教学是以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为主要目标,并充分利用了模拟教学的优势,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应急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非技术能力,此教学大大缩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的之间差距,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高端模拟系统进行教学具有如优点:①以医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热情,使得医学教育变得更鲜活及更加的具体形象,从而有利于学生体验病人感受;②使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脱离单一的技能训练,使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水平得到提高;③能够真实再现临床环境,使教学双方身临其境,为医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早的接触临床提供机会和条件;④具有互动性,方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随时相互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急诊医学涉及疾病种类多、要求高、专业性强、内容多、课时相对少,且与生理、生化、药理等基础学科联系密切的特点。利用高端模拟系统使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潜能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其然及其所以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发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学们既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又能牢记重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总之,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已经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共识。急救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临床教学中引入高端智能模型,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为日后能够成为高素质的急诊医师打下基础。目前高端模拟系统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对急诊医学的发展必将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