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元素在影视艺术的渗入表现

时间:2022-04-20 11:11:37

社会学元素在影视艺术的渗入表现

【摘要】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思潮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社会学元素融入影视艺术中逐渐成为现阶段影视制作的新趋势,对影视制作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社会学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渗入进行研究,阐述了社会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影视制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社会学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渗入表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加强对社会学元素的融入,提高影视艺术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社会学元素;影视艺术;社会结构;地域文化

社会学元素渗入影视艺术中,不仅体现着时代变革,对于影视制作方面也具有深远影响。在社会元素融入影视艺术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影视艺术的社会效益,需要影视制作相关人员重视社会学理论的导向作用,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形势,判断影视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影视制作实际情况,了解广大受众心理需求,充分挖掘新时期影视作品内涵,注入新时代社会学元素,实现影视艺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和社会结构的学科,涵盖社会阶级、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生产活动等各个方面,而社会学理论诞生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对社会学元素的总体概述,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三种基本理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说:“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在长期钻研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活动产物,究其根本是从社会探究中分析出的理论概念。”社会学理论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也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尤其在影视文化领域,社会学理论的融入对影视作品的制作具有很大影响,重点表现在社会学当代都市、社会结构、宗教伦理、地域文化四种基本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渗入。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在《社会和文化动学》中,简述了社会元素对文化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动力学对影视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内涵[1]。

二、社会学元素对影视制作的重要性

(一)丰富了影视制作的题材内容

传统的影视艺术以剧本情节、拍摄选景、配音剪辑以及演员的演技等为影视制作的主要内容,而往往忽视了对影视作品题材的创新,导致影视制作题材类型不多,内容单一化,缺乏对影视题材的创新,进而无法满足群众对影视作品多样性的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学理论的广泛应用,将社会学元素合理融入影视制作中,不仅有利于社会文化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影视制作的题材内容,为影视作品制作提供了新的题材类型。例如:在社会学元素中当代都市元素方面,电视剧《欢乐颂》《都挺好》等作品,就是以当代都市生活为主要背景,基于特定生活环境下,展现人们的生产活动及生活情感;在社会结构元素方面,《一九四二》《南京!南京!》《十八洞村》等影视剧作品,则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社会存在,通过军事战争、红色文化的演绎,突出不同时期国家建设任务以及党的政策方针;在地域文化元素渗入方面,《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以保护动物为影视创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动物生活习性的介绍,强化影片对广大观众生态环保的教育意义;社会学元素还体现在宗教伦理元素的渗入方面,《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等电视剧作品,以及《冈仁波齐》《撞死了一只羊》等电影作品,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使观众了解少数民族特定地区的文化,同时也起到了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学元素的融入为影视作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题材选择,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容形式,满足了广大观众对影视艺术品多样性及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明确了影视制作的发展方向

社会学元素的渗入为影视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社会学理论的导向作用,将社会学元素与影视制作有机结合,注入新时代的社会学元素,不仅提升了影视作品制作质量,还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例如:由郭敬明小说翻拍的影视剧《小时代》《悲伤逆流成河》等作品,抓住青少年受众的心理,将时代元素巧妙融入电影制作中,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演绎,引起青少年观众的情感共鸣,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又如《我们诞生在中国》以纪录片的制作形式,介绍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突出了社会生态美学元素,使传统电影作品制作逐渐向社会学都市生活、宗教伦理、社会结构以及地域文化等元素制作方向转换,创新了影视制作的内容形式,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变革发展。

(三)创新了艺术作品的传播形式

文学作品转换成影视作品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拍摄周期、拍摄难度、演员选角、配音制作等,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若文学作品具有较高艺术性,对于社会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才有机会被选为影视改编的对象。传统的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一般以奇幻科幻、青春言情、校园文化、历史教育为主,导致影视作品存在题材类型单一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影视艺术中逐渐渗入社会学元素,国家广电总局鼓励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进行翻拍,使影视作品中都市生活、社会结构等类型的作品不断增加,为一些社会写实类型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的改编机会,创新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同时也扩大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力,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大众化传播。例如:电视剧《白鹿原》就是根据作家陈忠实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将文字内容以生动形象的人物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加深了观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于作品中涉及的一些地方方言,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动态演绎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扩大了受众范围,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的传播路径。

三、影视艺术中社会学元素渗入分析

(一)当代都市元素的渗入表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融合了社会学元素,而都市生活题材作品的增多是社会学元素渗入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影视制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比如,根据阿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挺好》,就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还原了职场工作、家庭环境以及生活情感等,表达的内容也主要以都市生活为主。影视艺术达不到对现实生活的完全展现,却在最大程度上贴近生活,《都挺好》影视作品正是融入了社会学元素,呈现了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增加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此外,由文牧野导演、徐峥参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在影片制作中,保留了原故事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影视转换的实际情况加以改编,以当代社会为背景,演绎了小人物的英雄事迹,巧妙渗入了社会学元素。影片宣传的正确观念,不仅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对当今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实现了影视作品的价值。

(二)社会结构元素的渗入表现

影视艺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而影视作品内容体现着特定时代背景,将社会学元素融入影视制作中,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升影视作品的社会效益。社会结构元素的渗入是社会学元素融入影视艺术的重要形式,把具有时代特点的要素引入影视作品中,弘扬时代文化,提高影视作品的教育性,满足广大群众对多样性的影视作品题材内容的需求[3]。例如:根据余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活着》,以主人公一生的遭遇和悲剧反映了“”、“”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引发观众对上个世纪的社会现实的思考。此外,由苗月导演的《十八洞村》主要讲述了湖南湘西乡村地区扶贫政策开展的故事。有别于其他影视作品,《十八洞村》以山水画的风格展现了湘西地区的自然风貌,突出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湘西乡村取得的成就,通过社会结构元素渗入影视艺术的形式,宣传了扶贫思想,为我国扶贫攻坚战策略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三)地域文化元素的渗入表现

社会学元素渗入影视艺术还可以通过地域文化与影视制作相融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地域文化融入影视制作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多数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宣传关于人文思想、环境保护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教育观念,丰富观众的文化知识,在塑造观众文化素养和品格素质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例如:由陆川导演的电影《可可西里》,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和团队保护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的故事,影片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使观众了解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保护工作,通过影片增强观众的环保意识,发挥社会学地域文化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渗入作用。同时,陆川执导的另一部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仍以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为主,加强观众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合理融入地域文化,增加旁白导读,加深观众印象,实现社会学元素应用于电影制作的艺术价值。

(四)宗教伦理元素的渗入表现

宗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推行下,将宗教文化以影视作品演绎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践行宗教信仰自由理念,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宗教伦理作为一种社会学元素,将其合理渗入影视制作中,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题材内容,也扩大了宗教文化的传播范围[4]。例如:由次仁罗布短篇小说《杀手》和万玛才旦短篇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就是讲述因一起复仇事件而引发的救赎,凸显了西藏地区的宗教信仰,将宗教伦理元素融入影视艺术中,通过播放影视作品进行传播,增强观众对西藏宗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与之相似的影片还有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也展现了佛教徒对藏传佛教圣山冈仁波齐的信仰,将西藏地区的宗教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发挥电影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传播作用,实现宗教伦理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有效渗入。社会学元素渗入影视艺术主要体现在当代都市、社会结构、宗教伦理以及地域文化四个方面,加强社会学元素与影视艺术融合,能够发挥影视艺术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影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影视制作方重视社会学元素的渗入作用,了解社会学元素的内涵,采取有效渗入手段,丰富影视制作题材内容,提高影视制作质量,提升影视作品竞争力,促进影视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晖.社会学元素对影视艺术的渗入——以新世纪以来国产影片为例[J].电影文学,2020,(08):30-32.

[2]李明哲.影视批评的社会学方法新论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8):73+75.

[3]王苏宁,姚泽金.影视银幕上的社会深层结构解读——影视深层结构的社会视角解读[J].传播力研究,2019,3(07):72.

[4]刘鑫渝.影视作品在社会学课程辅助教学中的积极效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9):137-138.

作者:范志琪 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