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影视发展探讨的叙述

时间:2022-05-08 04:05:00

有关中国影视发展探讨的叙述

摘要:影视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本文就影视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本文首先对影视的涵义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紧接着阐述了影视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对影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文章的重点也就是第三、第四部分,从现状中分析影视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提出了五个解决的对策。最后则从发展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了简短的总结。

关键词:电影;电视;影视发展;影视研究

自改放开放以来,我国的影视剧创作及影视事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对它的理论研究却远远地落后于国际水平这是长期以来未予重视的结果原因很多,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缺乏而人才的缺乏,因而形成了“恶性循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影视文化传播事业的急剧变化,对影视的研究已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文学艺术专业的学生肩上对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做好准备在影视和影视理论等方面从基本概念到国内外的理论研究现状都必须子以密切地关注和研讨。影视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本文将就影视的概况、影视的形成,影视的特点、内容,以及影视对受众的影响几个方面作出了理论上的探讨。[1]69

一、影视的涵义

(一)绝大多数学者对影视的理解

影视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与外延,即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形态的“影视”和作为一种影响人类生活的“影视文化”。因此,作为整体的“影视”,应当是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的存在形态。尽管电影、电视之间有诸多差异和不同,但二者的共性应当是被更多关注并研究的。一方面,在传播系统、艺术系统、娱乐休闲系统二者意义、价值、地位相当接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物质的(包括技术与形态的)、体制的(包括生产与传播的)、观念的(包括各种价值理念的)不同层面的比较与分析,寻找出它们相对共性的那些存在。

(二)文化层面的影视涵义

影视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科技含量、市场价值、国际传播意义与社会影响的文化样式之一以多彩的视听产品为核心内容、以电影电视为传播媒介的影视文化小仅在传媒文化、艺术文化、奴乐休闲文化的几个系统中.占据着小可替代的扛鼎地位,而且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乃至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因此影视文化的建设。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狭义和广义影视涵义

狭义的“影视”,应当是体现为“影视艺术”,即以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艺术性的电视“屏幕作品”(如艺术性的电视文学作品、电视艺术片及艺术性的电视纪录片)。而广义的“影视”,广义的概念,包含影视剧作品以及与影视剧传播有关的各种文化形态。利用影视文化传播城市形象,实际上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城市和影视因素结合在一起传播二两者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地创新变化。[3]96

尽管“影视”一词已经被多次提出,被多位学者所论证,但是本篇文章我想研究的注重“影视”二字,即从电视、电影这个角度来研究影视文化的相关情况。也即所谓的狭义的“影视”,是指“影视艺术”,即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以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等。

二、我国影视发展的历程

关于影视的形成,文章主要以我国为例,从影视的形成过程展开了对影视内涵的深刻挖掘,对此大量的学者都曾分析过,主要表现在四个阶段:即我国影视发展的萌芽阶段、影视的初期发展阶段、影视发展的成熟阶段和影视发展新的转折阶段。

(一)我国影视发展萌芽阶段

处于这个时期的影视由于丰富的社会内涵、浓郁的时代气息、真实的生活场景、典型的人物形象,为影视的形成贡献出了一定的基础,许多影片至今被人们所喜爱和赞赏,这个时期的影视是早期的,大多处于一种好奇心,一种时尚感。因此其形成是一些单纯的影视形式,并没有什么创新。如,蔡楚生执导的《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第一次获奖,为中国影视赢得了国际声誉。与此同时,《十字街头》、《万家灯火》等等一批优秀影片问世,慢慢的把我国的影视发展情况推上了一个艺术高峰时期,胡克教授是这么分析的。[4]

与此同时,在这个历史时期里,中华民族正处于外患内忧、危机重重的局面,中国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潮,批判黑暗政治,讴歌民主自由,鼓舞人民大众救亡等内容,很自然地成为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的母题。于是,左翼电影运动、抗战电影,以及战后现实主义影视高峰等,相继在这个时期出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个时期的影视家把影视看作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他们由于面对着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特质,因此就决定了他们观影、观视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决定了这个时期影视的命运和生存,这是黄会林学者的分析。[5]

事实上,这个时候是中国影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时期,主要由于1932年的“一二八”,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空前高涨,民族的危机呼唤影视必须面向时代,可以说,这个时期从艺术家到影视作品,在意识形态上发身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化,是中国影视史上的一个崭新时代。

(二)我国影视初期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继影视萌芽之后的初期阶段,这期间被称之为中国影视的“十七年”。声称“十七年”中国影视曾经经历了一个“四起四落”的曲折发展过程,这个时期的中国影视犹如社会的温度计和时代的晴雨表,直接反映出社会的风风雨雨和复杂多变的政治气候。但是不管怎么样,新中国影视毕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十七年”中国影视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鲜明的现性与强烈的时代感,追求“崇高壮美”的美学风格,歌颂叱诧风云的英雄理想和浓郁鲜明的时代激情。“十七年”中国影视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的抒情正剧,如《上甘岭》、《柳堡的故事》。[6]80

总而言之,“十七年”影视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前进道路上时有坎坷,但毕竟是在艰难地前进。

(三)我国影视发展成熟阶段

影视的成熟阶段又称“新时期”阶段,从八九十年代影视来看,经过十年“”。蔡家麒说中国影视从没顶之灾中苏醒,重新振作起来,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受众在观影之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心灵感悟。其中也有一些内在的规则,比如老中青全阵容身心投入为受众奉献的空前活跃。此外,各种艺术追求的风采独具,带给受众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精彩影视作品。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所有成功的电影艺术家亦概莫能外。[7]

彭吉象认为:70年代末与80年代,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相继出现影视改革运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获奖影片震惊国际影坛。或许正是由于民族血缘纽带关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底蕴,才使得两岸三地电影界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根异花的三地电影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以徐克、许鞍华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运动”,还有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大陆“第五代”导演创作群体,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电影流派,但是,他们又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和时代的特征。总之,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影视才真正开始走向世界,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8]

总之,我认为新时期的影视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总体而言,观众不会否定它突破性的发展。同时,这个时期的影视已走向成熟的阶段。

(四)我国影视发展新的转折阶段

这个时期中国内地的影视是新影视风格形成的转折点。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产影片上座率大大下降,观众大幅度流失,少数艺术片曲高和寡、票房惨淡,大量娱乐片粗制滥造、平庸低劣,内地影视市场下滑幅度惊人,绝大多数影院亏损。中国影视一下子从辉煌的高峰跌入了阴冷的低谷。百年风云,百年轮回,直到2004年,中国影视才终于从低谷中走出来,迎来了一线曙光。2004年度影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212部影片的总产量比上一年提高了60%。与此同时,影视票房出现了10年来未曾有过的喜人局面,票房收入达15.7亿元人民币。国产片的票房收入大大超过了进口片的票房收入,克服了十年徘徊不前的窘态,2004年影视主业收入总计为36.7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还强调我国的影视走过百年历程,迈入新的世纪,中国影视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中国电影期盼着在新的百年里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争取早日迎来新的辉煌时期。[9]58

三、我国影视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影视发展,自上个世纪初叶诞生以来,尽管经历了几度兴衰,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三四十年代的人文主义起步,五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发展,八九十年代的纪实主义创新,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无数经典佳作。然而目前,我国影视发展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影视的发展情节凭空臆造成分较多

宏森分析,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由于我们的一些影视人,把理论与实践相混淆,把主观与客观相混同,用信息采集的便捷性,取代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在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置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于不顾,变体验生活为杜撰生活,不注重素材挖掘,只热衷题材猎奇,不关注社会热点,只看中市场卖点。出现了一些故事离奇,情节离谱,主旨离格的“伪文化”现象。比如“两面人性大展开,违纪乱法不算坏”;“第一把手都廉洁,提到副手全腐败”;“军人不能不恋爱,农村就得写地赖”;“不打不骂不热闹”,“不吻不露不精彩”等等,这些胡编滥造的作品,比比皆是。爱情片大多是姐妹吃醋,兄弟争风;战争片多是一个鲁莽战将和一个聪明女人的情怀;警匪片多是一位刑侦高手和优秀警花的悱恻缠绵;商战片都是大亨的女儿爱上能干的英才;农村片都是支书软,村长横,配俩地痞乱哄哄。产生这种效仿跟风创作的根源,就在于主创人员严重缺乏生活根基导致的恶果,致使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影视受挫。[10]

(二)我国影视发展的内容低俗、缺乏创新性

我们国家有很多的影视人,不顾我党一贯倡导的文艺方针,严重违背影视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和规则,公然放弃科学的创作原则和表演体系,打着影视“速成优生”的幌子,结果是可想而知了。在影视圈内,有人公开宣扬什么“没有主题就是最大的主题”、“大俗才是大雅”、“不搞笑的文艺不是文艺”、“爱情是戏剧之本”等等奇谈怪论。在这种思维模式的误导下,有的竟然把红色经典篡改成情感大戏;有的还把极其严肃的抗战题材写成闹剧;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材搞成家长里短,男人动粗,婆娘撒野。更有甚者在一部电视剧中,一个农村选举竟然选了十多集,而且选的是那么荒诞不经,殊不知让观众娱乐还是在娱乐观众?还有“昭君出塞”为了民族利益,维护大我,牺牲小我,然而就是这一段千古绝唱,竟然编成了浪漫的爱情故事,观众要问,这是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爱情至上引导?难道创新就是篡改吗?难道戏说恶搞才是文艺创新的唯一途径?

徐坼调查,眼下我们的新一代农民,初中以上学历已经占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并且彻底扫除了文盲。经济好的农村青年已经用上了电脑,电视已经基本普及。党中央“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农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热情,农民对党和国家给他们的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关爱,无不感恩戴德,可以说单从农村就可以挖掘很多好的题材。[11]

(三)我国的影视在发展中出现贪大求洋、浪费惊人现象

五、六十年拍摄制作一部电影只有几万,十几万,演员片酬不过几百上千元,现在可好,动辄几百上千万乃至上亿元,大腕演员片酬高达几百上千万。当然过去和现在的货币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种差距也太悬殊了,一位演员一年的收入等于一百个农民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这种类比可能有失偏颇,但是,我们从目前影视制作成本剖析,它的不合理性就显而易见了,Erbner分析道。[12]我们仅以电视剧为例,演职人员报酬一般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也就是说,真正直接用于拍摄资金,仅仅是总投资的一半,这也是拍摄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在收益颇丰的诱惑下,有的编导对剧本不经认真打磨就匆忙开机;有的演员更是“垃圾经典我不管,只要给钱我就干”。有的编导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作品的质量上,而是拉关系,走后门,跑发行。还真有些电视台,不管片子好坏都敢播出。这就助长了“多编快导”,“多投快赚”影视淘金歪风的猖獗蔓延。全国每年申报五、六千部,批准立项三、四千部,以每部平均投资八百万元计算,如果都能投拍,那就得花去三千多亿。正因为如此,使该投入市场的作品未投入市场、不该投入市场的作品投入了市场,同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四)我国影视的发展趋向背弃传统,效仿欧美的成分越来越多

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韩国等国家的影视,一直不忘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他们的影视总是精品不断,这就应了“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那句老话。可近些年来,我们的影视制作却把老祖宗的精华几乎丢了个一干二净。盲目效仿欧美的超现代主义,什么与国际接轨,搞什么大投资,大部头、大制作,要是真能拍出精品也好,结果不是平庸之作,就是精神垃圾。那些虚无飘渺的故事震撼了什么?震撼了国人为之汗颜的心;如梦如幻的视觉冲击,冲击了什么?它冲击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命门。欧美大片确实有独到的艺术观赏价值,无论它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与他们的经济基础,思维方式,审美习惯紧密相关,我们盲目效仿既无这种可能,又没这种必要。[13]

(五)我国影视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甚至出现排斥新人现象

一管就死,一放就滥,这是我们在改革中常犯的毛病。孔子在三千前就告诫我们要讲“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不偏不倚处人处事,管理国家。我们的影视文化之所以出现上述弊端,与我们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有极大关系:

一是我们国家没有影视制作的服务部门,监督部门;二是缺乏层层推荐的程序,看似平等,谁都可以申报,实则名家大腕和新人新作很难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三是在央视上能否播出,只是几个人说了算,缺少必要的相互制衡的监督审查,民主性低,透明度差,择优面小。基本上剥夺了全国观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让你看,你就看,不看也得看”;四是管理者和制片单位界限不清,举个简单的例子:播映单位既是监制者,也是制作方的参与人;五是缺乏问责制度,片子播出后,总是听到一片叫好声,可惜这种叫好并不是人么真正的心声。收视率是怎么测算出来的?是谁测算的?这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六是缺少文艺批评,也就是说好坏不分,香臭不辨。为此,要想彻底扭转目前影视文化的缺憾,必须深化影视文化管理体制改革。[14]

四、我国现阶段影视发展的对策

平心而论,自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业的成绩还是应该肯定的,我们绝大多数影视人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从某种角度上讲都能够正视问题,扬长避短,然而随着世界文化的大发展,我国的影视要想在以后站稳脚步、实现繁荣灿烂的格局,我们就必须从现在着手,对症下药,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现阶段应注重影视发展情节的原始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我们国家的影视要想从情节上做出一番名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理论与实践、把主观与客观、用信息采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搞清楚,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影视者常常在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驱使下,置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于不顾,变体验生活为杜撰生活,不注重素材挖掘,只热衷题材猎奇,不关注社会热点,只看中市场卖点。从而使影视的情节离谱,主旨离格。

之所以强调原始性与创新性,这是影视精髓的灵魂,原始性是我们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过前人总结实践过的精华;而创新性则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在大发展,因此我们的万事万物也不例外,影视也是如此,要想得到更多人亲睐,就必须注入许许多多的新鲜血液,从各个角度去体验生活、挖掘素材,当然要在原始性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影视的情节才有韵味,不至于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平淡、很乏味。这样不仅减少了了影视内容的雷同成分,更解决了影视内容低俗化、缺乏创新性问题。[15]99

(二)我国现阶段应筑巢引凤,打造众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影视基地

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对影视发展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因为素材比较多,再加上现代的人们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了,有机会接触去品位更多、更好、更高档次的影视。

因此,从现在开始起,我们就应该在自己的国土上搭建自己的舞台、打造自己的基地,从表面看这会耗费一大笔资金,但是从长远看,这将是一项很好的工程,亦将是一笔很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国土上产出更多原汁原味的片子。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了厂房但是产品要过关,产品要想过关,其原材料就一定要过关,刚刚提到了目前我们国家影视的题材死角比较多,比如反映教育题材的,环保题材的,人权题材的,儿童题材的,真正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工厂题材的,民营企业题材的,劳动就业题材的,妇女题材的,工会题材的,共青团题材的等等都寥若晨星,甚至绝无仅有。社会主义文艺振兴的主要标志,应该是万紫千红,百花盛开,况且,我们的社会变革,也急需舆论宣传部门,当然包括文学艺术领域的密切配合和呼应。这是历史赋予每位影视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重拍影视剧目从严把关,对影视创作题材的均衡性做出科学调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好我们的基地。

(三)我国现阶段应加大影视的市场监督力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影视投入

目前,我国的影视制作都推行了市场化运作,监督力度极差,财务管理几乎是个盲区。可以说影视制作是中国最大的铺张浪费黑洞,从某种角度上讲,严重阻碍了影视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同时让更多的影视者协助,加大市场的监督力度。真正的让该投入市场的作品能投入市场、不该投入市场的作品决不能投入市场,而且尽可能的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以制止该作品的前期、中期投入活动的正常进行。

透过以上的现象,龙耘分析,影视者现在制作的任何一部影片都将耗费上百万,甚至更多,我们何不选择一些相对朴质的素材,从而从侧面烘托出作品将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以来不仅目的达到了,还比较节省。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这一点,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影视者往往追求影片制作的速度,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再负责影视这一块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履行其应承担的义务,因此呼吁政府从现在开始给予此现象高度的重视。[16]106

(四)我国现阶段应优化影视的资源配置,打造属于自己的影视品牌

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的思考过“我们国家的影视者为什么会极力的效仿其他国家的成分”,说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一点不可否认。其他国家的影片比较火,有观众市场,所以才比较受欢迎,我们之所以效仿,是想象他们那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事实上这是不合适的,用“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来解释最合适不过了。每一样东西、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番风顺的,既然我们是在发展中,就应该放开手大胆的去干,在发展中寻求宝贵的失败经验。至于目前,我们的影视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优化资源,不仅仅是作品的素材,还有人才、演员、导演,优化的角度要尽可能的广泛,不要局限于眼前,影视之所以发展不起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影视者的眼光太短浅了,看到的多是眼前的利益,因此我们要想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应该加大市场的调研反馈力度,力求在发展中求进取、在进取中求优质。

泱泱五千年文化的华夏民族,有着无数璀璨的文化内涵,比如我们的“孙子兵法”,我们的“古典神话”,我们的“孔子孟子”,我们的“四大发明”,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中华民族的仁义情信,这些独一无二的东西,一直被洋人推崇,我们应该把他们给推出来,可以说任何一项加以打造,都可以塑造出自己的品牌来。

(五)我国现阶段应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优化影视发展的管理体制

之所以要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实际上是加大影视制作、影视管理的权威性,也就是说从政府、从法律这个角度让更多的人觉得影视它不是一个可以投机取巧的行业,相反他是政府形象的象征,先从外部震慑住一些不良动机的影视者。

谈到具体的管理体制,苏宁、姚国忠和张家钊分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设立影视的服务部门和监督部门;二是指定一套合理的程序,让每一部影片的上映都要经过这个考核,力求使每部影片的起跑线相同、规则相同,从而做到结果也相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三是从政府这个角度加大对相关影视上映部门的审核力度,以上在现状中的剖析不是不无道理的,有的地方就是如此,当地、或者说某个电台的管理者说你行你就行,不行的都行,就是不行对于遭挫的人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发挥他们的话语权;四是划清管理者和制片单位的界限,负责什么就是什么,给予一定的界限,否则不仅出现越权的现象,还有可能使事情向更糟的方向发展;五是我们一定要加大责任追究制度,只有有过必罚、有功必赏,才能以一种潜意识去约束更多人的行为。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政府要加大对新人的选拔力度,在很多方面新人有着创新的思维方式,有时在影视批评方面很可能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这一点我门切不可放松。以上是几个具体的方面,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政府要将管理的职能适当的下放,同时将权限安排好,该是谁负责就是谁,切忌多重管理。[17]

结语

人类任何实践活动都伴随着抽象概括。影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在探索它的归属,琢磨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究竟是干什么。因此作为“舶来品”的影视,其理论诞生在国外也就不足为奇了。真理是客观存在,谁先发现都不会影响其性质,除非它木来就不是真理,作为人类艺术活动的影视,其现存理论我们既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简单否定。随着人们研究手段的发展与史新,也随着理论的总体把握与分科细腻化的发展趋向,在影视艺术理论层出不穷并日益丰富的今天,摆在我们而前的任务就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仔细地辨别它们的真伪,并给予科学的取舍与改造,建立起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影视发展理论;[17]同时更好的把握我们国家影视的发展规律,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发展策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贫乏的,大多都是顺自然、顺潮流,期待更多的权威学者加入。

参考文献:

[1]张朝丽,徐美恒.中外电影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戴剑平.影视文化特征论——以影视艺术存在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

[3]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4]胡克.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认识[J].影视现状研究,2004(9).

[5]黄会林.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观众[J].影视现状研究,2006(1).

[6]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7]蔡家麒.中国影视人类学40年回顾[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5(9).

[8]彭吉象.百年中国电影期盼第四个辉煌时期[J].百年中国电影,2003(2).

[9]吴晓岩.影视发展新趋向[N].吉林日报,2000-08-31.

[10]宏森.现状思考与发展期待[J].当代影视论坛,2006(8).

[11]徐坼.关于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现状前景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报,2006(9).

[12]ErbnerG.CulturalIndicators.ThecaseofViolenceinTelevisionDrama[J].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SocialScience,1997(9).

[13]Carlson.J.Televisionviewing.Cultivatingperceptionsofaffluenceandsupportforcapitalistvalues[J].PoliticalCommunication,1993(4).

[14]周星.2001年度中国电影艺术走向与问题透视[J].中国电影研究,2002(5).

[15]汪流.中外影视大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6]龙耘.电视与幕力中国媒介涵化效果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17]苏宁,姚国忠,张家钊.西方影视文化东渐及其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