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讨8篇

时间:2022-03-15 09:49:59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讨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电子白板教学研究

摘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积极应用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扩充课堂教学信息量,还能优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吸收路线,该教学手段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初中化学应用电子白板教学的尝试与反思两大方面分别论述了电子白板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后续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电子白板;教学;尝试;反思

相较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化学是一门探究性极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广泛性、深度性等特点,因此对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难度,又因为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初级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设定均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对化学的学习质量,因此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提升自我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白板教学是如今最被推崇的教学方式之一,是一种将电子白板连接到PC,并利用投影机将其内容投影到屏幕上的教学方式,具有自由书写、同步记录、远程会议等特点,对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影响,可以成为化学教学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1]。

1初中化学应用电子白板教学的尝试

1.1情景激励教学:由于白板教学是通过借助与电脑连接进行信息通讯的方式而进行教学传授的活动过程,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更具有丰富性、多样呈现性等特点,可以使教学内容摆脱枯燥、单一的形式,将多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课文知识本身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塑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进而从情景教学中激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水的净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将水资源的美丽图片以及自然状态予以学生欣赏,然后再将水污染后的图片予以进行比较,以及展现水污染后的环境以及威胁性后果,激发学生对水净化的了解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

1.2情感驱动教学:导致传统教学教学质量不佳与教师在教学传授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学生的情感以及非智力的因素有关,而据相关的心理学分析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以及非智力因素的投入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质量等均有影响作用,是学习者的学习初衷以及学习意义[2]。而白板教学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以及表现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以及学习驱动力。以《使用燃气对环境的影响》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燃气对环境的利与弊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通过视频中燃气对环境的影响促使学生对燃气影响的震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燃气的了解欲,进而促使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3虚拟感知教学:由于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间的性质、组成以及规律等变化的学科,因此在其课堂教学中离不来实验形式的教学活动,但是据了解,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少之又少,又因为有些实验由于在课堂教学的条件限制下很难得到实现,因此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度降低,而白板教学可以在借助电子的形式下为学生呈现一个虚拟的真实性教学,实现实验教学穿插在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制取氧气》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白板教学中运用的技术将制取氧气的几种方式以动态或图解的形式进行实验的展示,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将“查—装—定—点—收—移—熄”的整个过程进行展示,同时在其过程中将其注意事项进行圈点批注,增加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直观感受性以及促进学生对制取方法的掌握,

2初中化学应用电子白板教学的反思

2.1加强师生互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始终沿承着“教师讲—学生记录”的形式,整个课堂的活动仅仅围绕着教师来展开,忽略学生的学习地位,进而极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白板教学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知识,同时由此创设教师与学生的讨论,而在其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以及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课为例,教师在通过白板式进行教学时,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接触的营养物质,进而从营养物质的讨论中引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以及无机盐六种营养物质对人们的影响,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资源是将教学知识等各方面的整体融合提升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从而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研究性较强的学科,若没有丰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将会降低教学的传授质量以及知识的整体整合,进而降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以及掌握度,不利于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以及优质传授。例如教师在展开《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讲解时,可以通过PPT的图片、动画等呈现的形式将酸碱之间的发应进行展示,为教学的实验讲解方式增添一定的促进性,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知识以及多样的教学呈现形式,促使教学知识深度的提高,同时促使学生理解度以及对学习的兴趣的提高。

2.3注重课堂实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是从分子以及原子层面探究物质间的形式以及变化规律等,因此仅仅以简单地讲解方式进行传授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促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达到理解以及掌握的状态,所以相关的课堂实验尤为重要[3]。课堂实验是将物质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将课堂知识的神秘性展示出来,而且也便于学生的理解以及感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溶液的形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几个实验教学对“溶液”加以讲解,例如①在试管里加入少量的食盐,然后再加入10ml的水,接着振荡、静置、观察;②在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泥土,然后再加入10ml的水,同样振荡、静置、观察;然后通过实验的结果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及主动性,进而引着学生进行进一步探讨,促进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语白板教学从情景、情感、感知等非智力因素对化学教学进行影响,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知识等,对化学教学而言是一项具有研究性价值的教学模式[4]。

作者:徐海娃 单位:山东潍坊昌邑都昌街道新村中学

参考文献:

[1]杨荣林,周枫.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4(09):203.

[2]王玲玲.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5):43.

[3]李梅.浅谈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06):186-187.

[4]龚金辉.初中化学课堂电子白板教学策略探析[J].数理化学习,2014(10):50.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其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化学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观察与理解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化学反应,将实验知识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可以避免部分实验的危害,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大幅度节省课堂时间,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初中化学实验重要性

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思维活跃,正处于兴趣形成阶段,都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本身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化学实验有趣、生动,通过声光色特点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好奇心,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产生探究反应原理的欲望,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学概念。化学建立于实验之上,教材中的实验都是科学家无数次论证得出的结论,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亲自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进而形成正确完善的实验结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完整的化学概念。

二、多媒体技术优势分析

现阶段各学科教学中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基础性课程,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强化教学效果。笔者从优化实验课堂内容与实验教学环境入手展开分析。

(一)优化实验课堂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中部分实验较为抽象,单纯的依靠实验或讲解不能让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生活有趣,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将一些无法通过实验演示的化学变化展现出来,将这些过程模拟放大,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化学实验知识思维难度,提高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率。

(二)优化实验教学环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营造出现代化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活跃程度,有机结合学生思维、行动及情感,激发学习热情与兴趣,掌握各种实验知识。现代知识信息总量飞速增加,化学研究也不断突破,但课时有限,化学教师一般不会提及这些内容,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中笔者从以下较多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放大实验细节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现象不可见或者可见度较小,学生很难观察与掌握化学反应过程,影响教学氛围,降低学习兴趣,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借助多媒体动画功能可以有些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时,教师演示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看清楚,一般教师会拿着试验器具让学生一个个看,这样极为浪费费时间。采用多媒体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加上旁白解释,学生身临其境,看到整个动态的实验过程,节省大量时间,教学效果显著。再比如利用H2还原CuO实验中,试管内壁生成铜的颜色变化学生看的不明显,影响实验教学效果,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过程,通过调节播放速度放慢演示过程,学生可以清除看到铜颜色变化。类似实验中教师只需播放演示过程,同时适当讲解,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

(二)模拟实验过程

很多化学知识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单纯利用语言解释又显得苍白,比如讲解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状态时,学生听完后有可能建立模糊或错误的微观世界。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可以直观的将微观世界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与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原子”教学时,它的概念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单纯进行氧化汞分解实验学生很难理解,利用计算机技术模式分解变化,学生清晰、直观的观察氧化汞分解过程,很自然的理解原子概念;再如模拟错误实验引发的后果:加热装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时,试管口向上倾斜,生成的水回流引发试管炸裂;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直接熄灭酒精灯才移除导管,水沿着导管进入试管造成试管破裂;稀释浓硫酸时直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后果。学生直观观察错误操作引起现象,加深记忆,避免是操作中出现此类错误操作。

(三)演示“演示实验”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演示实验,如果每个实验都具体演示的话,需要浪费大量课时,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借助多媒体“演示”则可以将实验内容展现在设备上,辅助讲解。多媒体教学提供大量知识素材,学生结合自己认知结构构件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借助多媒体与投影仪将教学重点、难点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记忆。一堂课本身只有45min,部分实验时间较长,短时间内不可能获得实现效果,最常见的就是铁生锈实验,如果在课堂上演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不可取,采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只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需要反复讲解的概念,学生看下视频就可以记住。比如复习课本演示实验时,教师不可能重新做一遍实验唤醒学生记忆,直接利用多媒体还原“演示实验”,促进化学复习效率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化学实验教学,合理有效的化学实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化学概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本身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穿插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师生实现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艳晶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公红心.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5):123-125.

[2]王钰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8):21.

[3]韩洪荣.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45.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化学教学,可以改变以往课堂中单调、烦闷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直观化,更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在脑中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整体的框架,进而保证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几点策略,希望可以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也呈现在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而多媒体以其自身的优势与功能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那么如何将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给化学课堂的教学增光添彩,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化学教师目前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就简要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教学看法。

一、精彩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导入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精心地设计导入环节可以使课堂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设计导入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而为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在教学时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新闻视频:“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表面有液态水存在,有评论称未来人类有可能移居火星。”这段新闻视频新颖有趣,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集中起来,而且利用新闻可以促使学生将话题引到水资源上来,从而使其体会到水对人类的重大意义。经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就会投入到水资源的讨论中,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另外,在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为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呈现知识,直观形象教学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会感到有些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呈现出来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知识,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另外,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难以进行操作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展示,从而通过视觉的观看与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硫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硫在空气中燃烧”与“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两个反应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观察与总结的能力。学生在直观的观看中联系化学反应的原理,就很容易掌握实验原理及结果。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反应的现象、原理、结果等,并将其列成图表,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直观的对比教学更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得课堂上的教学十分顺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保证。

三、设计练习,巩固提升训练

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上的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也可以在练习中查漏补缺,发现自己仍然存在问题的地方,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黑板来设计习题是很浪费时间的,通过读题的方式学生又很难真正投入,而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习题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省课堂的时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技能。例如,在教授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几张制取氧气的图片,主要考查实验室用不同的原料制取氧气时的装置原理与注意事项等。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图片中的错误之处,比如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液封;装置的气密性不强导致装置漏气;实验完毕后没有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就熄灭了酒精灯等。通过多媒体上图片的直观展示,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也是应用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的过程,这样的练习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化学知识的特点相融合,从而使得化学课堂的教学真实而有效,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得到培养与提升,为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提供条件。

作者:范静媛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刘晓兰.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2]霍晓俊.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周旭.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J].科学教育,2012(04)

第四篇: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来,化学教学在进行基础理论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典型措施。新课程标准为初中化学教学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化学知识,训练其基础实验能力,能够迁移应用教材知识于实验之中。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从初中化学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出发,结合到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不断改革和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型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新课程指导思想更是明确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具体的实验设备、实验经费、实验课题、实验材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初中化学教学逐渐向微型实验过渡,以结合实际满足化学实验教学需求。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阐明其之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旨在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微型实验概述

微型实验的出现是协调初中化学教学和客观教学条件关系的一个有效方式,微型实验以尽可能少量的化学试剂和实验操作来呈现化学现象,反映化学原理。一般来说,微型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所使用到的试剂仅为常规化学实验所需试剂的几十分之一(或者更少),但是其呈现出的化学实验信息却是准确、可靠的,因为这个优点,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十分广泛。从我国化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历程看来,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是以教师演示操作为主,学生难以有充足机会参与到化学实验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施有限,难以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然而微型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将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教学演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可以开拓思维,自行拟定相适应的实验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化学实验的改进和优化。在微型实验的应用过程中,启发性、探索性微型实验是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实验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等,微型实验已经逐渐成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选择之一。

二、微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建立问题情景,引入教学内容

化学学科起源于各类生活现象,欲探究各类化学现象的本质,仍需要从化学问题入手,微型实验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建立起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问题情景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教学工作的基础,也为化学课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新课程标准中追求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合理的问题情景能够使得这个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建立一个生动、融洽的实验课堂。例如,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身尝试认识到氧气的助燃性。在实验开始之初,由教材理论得到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物为氧气和水,然而学生对于氧气的助燃性还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实验现象大胆进行猜想揣测:能否使得燃烧的蜡烛燃烧得更加迅速?能否使得熄灭的蜡烛复燃?通过这样的一些生活实例,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结合生活实际对化学现象进行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推测未知的化学知识。此外,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原材料较为简单,可以在实验中穿插进入一些典型的实验思想,例如对照。实验能够根据有无催化剂以及催化剂的种类将其分为三组进行,一组、二组、三组分别设置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作为对照,二组加入少许铁粉,第三组加入生马铃薯块;使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产生情况,通过三组对比分析得到实验结论。这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便、原材料易得、实验污染小等优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实验,启发和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将复杂的化学实验简单化,便于微型实验的操作。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实验,这些化学实验往往都是在教师的演示之下进行的,学生难以体验到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将较为复杂的化学实验简单化,分解成为了若干个简单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可以看做一个微型实验,便于学生操作。例如,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二氧化碳性质较多,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来看,其比空气重,在进行气体收集时,应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二氧化碳可以作为阻燃剂使用,使得燃烧物熄灭;二氧化碳具有水溶性等。由于二氧化碳性质较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其性质实验探究。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实验中,教材中提到一般情况之下1L水可溶解1L二氧化碳,增大压强可以增加其溶解度,但是有的教材(沪教版)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人教版教材对此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矿泉水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另一半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这个实验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溶解速度较慢,实验现象并不特别明显。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对实验进行优化(使用到烧瓶、带导管的瓶塞、弹簧夹、滴管以及滴加有红墨水的自来水)。教师可以向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中注入少量带有颜色的水,用带导管的瓶塞密闭烧瓶,振荡后可将玻璃导管伸入到烧瓶中,可以发现导管中红墨水迅速上升———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此微型实验还可用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体积测定,在此不另赘述。

三、总结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需求,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发掘和开拓微型实验开展的方法。此外,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微型实验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微型实验的实效性,将常规实验教学和微型实验教学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化学教学。

作者:范国仁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曾庆锋.浅谈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0):59-60.

[2]李瑞山.微型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2010(10):94-94.

[3]蔡涛.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6(11).

第五篇: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教学科研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微课,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又叫做微课程,其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教学视频,其特点是短小精简。不管是进行移动观看,还是进行在线观看,都非常适宜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微课能够创设多种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和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对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意义

在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微课就是翻转课程的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基于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学的核心环节都是教师,课堂教学都是灌输式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进而难以提高教学效率。而微课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内外时间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动从被动型转化为积极主动型,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也出现了改变,如此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减轻。并且,在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但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讲解化学知识,师生共同解答问题,有效地整合课件、案例、素材等为学习资源库,而且学生在家中也能够观看有关的视频学习资料和讲座等,以及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解答或者是分享学习的经验等。总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拓展了教学知识的融容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大大提升。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通过微课转化抽象的概念知识为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化解教学的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抽象性的概念不少,针对初中学生而言,常常难以学习和把握。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可以凭借自身的生活感受来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如果缺少了有关的实际生活经验,那么就仅仅依靠教师的言语解释,而教师常常难以系统和形象地讲解明白抽象的概念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过程中,因为学生根本看不见和摸不到离子、原子、分子,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难以迅速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难以有效地把握这几种微粒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微课的图片和视频内容无限地放大这几种微粒,且呈现它们的结构特点,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演示该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初中化学的很多内容并非深奥和复杂,而是过于抽象化,学生难以结合自身的把握真正地内化这些知识。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微课能够形象直观地演示概念,从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进一步、快速地学习,进而化解教学的难点知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

(二)通过微课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安全性和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

一般来讲,初中化学实验都具备比较大的危险性,可能要求在特殊的环境中才可以进行实验,一些实验生成物或者是反应物具备比较强的腐蚀性、毒性等,这都不利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初中化学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实验性,可以说化学的灵魂就是实验,实验是学生学部分知识的源头。为了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缺陷,可以借助微课链接一些微型实验视频,从而实现理想的效果。例如,对于通过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的实验,由于浓硫酸的腐蚀性非常强,非常容易腐蚀到人的皮肤。这样,教师能够制作微课《酸碱指示剂对大家说》,从而模仿各种酸碱发出不同的声音,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快乐。除此之外,错误的实验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学生又需要学习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例如,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在浓硫酸中倒入水十分危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首先将酒精灯熄灭,然后将导管移出,会存在水倒流回试管而出现爆炸的现象;在加热碱式碳酸铜试管的过程中,如果试管口朝上倾斜,那么生成的水会倒流回试管,从而炸裂试管等等。而教师借助微课加以呈现,能够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三)通过微课让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微课具备非常强大的点状功能,其能够是章节的某一个知识点,也能够是突破经典题、讲解专题、考试链接等等。尽管微课的教学知识点言简意赅,可是讲解的知识新颖独特、独到精确,其可以连接复杂的初中化学内容为网络,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都能够变得游刃有余,以及建构属于自身的知识系统。并且,能够循环地播放微课,以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以及具备深化与理解的时间。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都可以明确自身的位置,学有收获。教师能够在难点和重点处减慢速度,加以点拨,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以及激励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激发。总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实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也使那一部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害怕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具备探究和思考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在学习和巩固化学知识的同时,有助于自身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满足,最终让学生在知识的浩瀚天空中无尽地徜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来讲,需要开发与设计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发挥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

作者:严甲生 单位:莒南县大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沈玉红.化学教学之“微力量”———浅谈“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5,(05).

[2]张军.初中化学微课现状、问题与思考———四川省首届微课大赛初中化学作品述评[J].化学教学,2015,(01).

[3]陆凯.从“微课”视域角度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8).

第六篇:初中化学实验课中排位的技巧和功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初中化学实验课是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以及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但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大班额的情况将长期存在[2]。正处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面临着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个体差异和自身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往往容易在化学实验课中出现随意盲动性、抗拒逆反性等心理障碍[3]。这些客观原因造成了初中化学实验课难于驾驭,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和课堂有效性难以保证的事实。

一、研究缘由

当前国内有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比较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而对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初中实验教学方式的研究很少[4]。特别是在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方面,现有研究提出的解决措施不够具体,导致教师在实施中存在困难。因此,寻找具体可行的方法,干预并纠正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切实提高初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笔者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这一典型化学实验课中对学生进行排位,有效克服了初中生化学实验课中随意盲动性、抗拒逆反性等心理障碍,保证了化学实验课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切实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中排位的技巧和功能

(一)互补性技巧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内容涉及到装置气密性检查、固体取用、仪器连接、固体加热、气体收集、气体性质检验等。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而言,由于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不通过合作往往难以顺利达成课堂目标。另外,个别学生在实验室中容易出现任意混合试剂,玩弄实验仪器,盲目增大试剂用量,在实验室内走动,随意与其他实验小组调换药品、仪器,操作漫不经心等行为,有时会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多种因素,按男女互补、性格互补、成绩互补、环境互补等“异质同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合排位[5]。首先,通过互补性排位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中互相帮助,互相进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其次,安排的实验小组长在化学实验课中可以起到监督作用,能有效地减少学生的随意盲动现象,让老师从维持实验课纪律的工作解放出来;最后,良好的实验课秩序能让教师更专注于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必然使实验课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二)相对自由组合技巧

由于化学是初三的新增学科,老师对学生的特点并不是很熟悉,这使互补性排位因工作量太大而难以实施。对于学生来说,新教师信任他们,会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基于“异质同组”的原则,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对自由的组合。比如让学生提出:如何组合座位便于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如何组合座位能便于实验小组长的监督,保证实验课的纪律;如何组合座位便于老师实验课中讲解和演示能最大程度兼顾到每位学生;如何排位便于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及时的指导等。再结合学生各方面情况及主观愿望略微调整,排位工作就基本完成。在“互补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对自由组合排位,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效率,保证了化学实验课合理排位的顺利完成,而且能尊重并兼顾学生的实际需要。另外,相对自由组合排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有效消除初中生化学实验课中的抗拒逆反性心理障碍。

(三)随机性和定期轮换技巧

座位安排是一种微观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这一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他们对于自身的实验技能往往不够自信,希望被安排到老师能对其进行及时指导的位置。但是面对不少于45位学生的班级,教师想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并让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5]。因此,笔者将化学实验座位分成若干小组,再让相对自由组合的小组成员派代表抽签,随机确定做实验时的座位。后续的实验课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前后、左右以及小组成员的轮换。随机性排位具有不确定性,能避免座位安排过程中出现人为的不公平因素。但随机性排位的不确定性也必然使个别学生安排到的座位不理想。长期将座位固定,也是另一种教育的不公平。因此,通过定期的轮换,可以有效避免随机性排位的不足。

(四)相对固定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课中,教师不仅起着组织、示范、引导的作用,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这一实验课中,面对实验技能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实验操作进度不一的实验小组,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在安排完座位后,我们必须制定好座位表,规定化学实验课必须按照座位表就坐,实验课中不准随意离开座位。实验课中,对照表格就可以进行评价以及记录实验小组表现等。相对固定座位,一方面能提高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评价的效率。通过固定座位和制定表格,教师能及时评价学生实验过程并记录其表现;另一方面能帮助教师发现初中生化学实验课中随意盲动性的行为并能及时进行干预。通过相对固定的排位,实验开始和结束让学生检查仪器和药品,学生实验课中偷偷任意混合试剂,玩弄并损坏实验仪器,随意与其他实验小组调换药品、仪器等行为都能立刻被发现。及时的发现、制止并干预,能有效预防并消除后续实验课中学生随意盲动的行为,也避免学生出现侥幸的心理。

(五)激励和惩罚相结合技巧

激励性措施是随机性措施的合理补充。比如对化学实验课中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彰,并准许其在遵循前四条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变更实验小组座位的请求。而对多次违反纪律并提醒无效的实验小组,教师有权对其座位进行适当调整。对实验纪律良好的班级,则可以直接赋予表现出色的小组优先选择座位的权利。“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是初中生刚接触化学这一门学科之后,第一次进行基本操作较多的基础实验。适当的激励,能让初中生在化学实验课中更加专注学习和自己的良好表现,减少随意盲动性行为的出现。合理的惩罚,能约束个别调皮的学生不良行为和对其进行警示,保证后续化学实验课课堂秩序。

三、小结

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提出:清楚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和洁净的习惯是组成科学家的基本元素[6]。在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初中化学实验课进行合理排位这一约束措施的实行,适用于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实验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消除初中生随机盲动性和逆反抗拒性等心理障碍,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长远的角度看,初中化学实验课合理排位,并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相反,它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实验心理和科学素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后续化学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者:陈培亮 许雪珠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中学 广东省珠海市南屏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13.

[2]杨文卉.中学大班额课堂座位安排行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2.

[3]周秀丽.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J].化学教学,2006(7):6-7.

[4]杨明生,关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J].化学教育,2012(1):57-58.

[5]刘春芹.小座位,大问题—谈班级学生座位安排的技巧[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1):15-16.

[6]曹小华,张康华,徐常龙,等.强化C3H3元素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J].化学教育,2008(12):58-59.

第七篇: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增加学生多少知识,不在于接受事实,而在于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所以科学运用管理策略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科学运用情感沟通方法于化学教学中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化学教学中是化学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化学教师首先确定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觉得你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例如,在开学初拿到学生名单时,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在课堂上及时掌握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意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特别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会发自内心信任教师,想去亲近教师,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的特点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有效方法。例如,笔者负责教学的一个班级的一个学困生,课堂厌学情绪明显,笔者发现她写的字特别漂亮,于是在课堂上抓住这个特点,表扬她的优点。该生觉得教师原来比她想的要重视她,慢慢地课堂上表现开始积极,每一节课都努力听课,教师提问回答也变得很积极,化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逐渐喜欢上了化学这门课程。化学课堂是人与人的动态交流,那么在教学中就会有许多突发状况,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例如,有个别学生手机忘记静音,上课突然想起铃声,引起同学笑声一片。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以发火、批评学生为手段,要从客观上找到犯错误的原因,让犯错误的学生保留面子,让他们体面的“下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与学生建立更加和谐师生关系,化学课下谈心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策略。谈心时要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把学生的缺点指出,但是要注意正面教育,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同时也要多鼓励学生。与学生沟通时不能简单是师生之间纵向沟通,也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采取混合多项沟通方法,效果会更好。

2科学运用兴趣教学法于化学教学中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就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每一节课的引课都要精心设计,初中化学这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因为初中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学科,化学的各种小实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镁条的燃烧,联想到照明弹,酸碱反应加上酸碱指示剂,喷水变小脸,清水变牛奶等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兴趣。开学的第一节就要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让他们对化学充满兴趣。当然要灵活运用多种引课方式,除了实验引入,还可以生活常识引入,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三课时走进化学实验室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家里厨房里调料品的摆放特点引出化学药品柜中药品标签向外的原因。洗涤试管时可以联想家中洗餐具时干净的标准,讲解爆炸的原因时,让学生联想放鞭炮和把鞭炮中药品拿出来安静燃烧而不发生爆炸的现象,让学生理解爆炸原因,既简单又联系生活,这样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还可以用历史上的化学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介绍空气成分的发展史,通过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他们对实验的严谨程度不同,导致了拉瓦锡发现了氧气而舍勒、普利斯特里与真理失之交臂,告诉学生要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讲解金属时可以介绍拿破仑时代铝质餐具比金质餐具和银质餐具更能彰显身份,让同学深刻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冶炼水平对金属使用的影响。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好奇心理、求新心理,充分引起他们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3科学运用目标教学,全员激励,及时总结和分析

目标设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要让学生设定好自己学习化学的近、中、远期目标。每一节课都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学习内容。这样在学习化学课程内容时,就更加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课堂及时总结,熟记知识要点。每次月考前,也让学生确定一个自己的目标,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过程,这样学生学习动机就更强,相应的教学效果就更好。考试后也要与学生及时总结分析,明确重点和自己的知识疏漏点。当然目标设定后,最好配上相应的奖励机制,进行全员激励,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标准,鼓励他们的进步。

4全面管理,加强中差生转化

化学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化学课堂管理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注意优等生的表现,中差生的管理更要重视。教学难度设计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课堂提问问题设计要合理并且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学生群体回答问题。如果把优等生回答起来也会有难度的问题问中差生,学生回答不出来,既不利于学生知识记忆也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化学科目非常难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中差生要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与特长,给予恰当的引导,让他们把学习化学的兴趣找到,并在提问和平时表现中逐步提升他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和决心。总之,化学课堂是动态的,要想化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科学地运用管理策略于化学教学中。

作者:李吉芝 单位:汪清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作岭,宋立华主编.班级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徐京汉.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J].化学教育,2010,31(s1).

[3]张燕.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3.

第八篇:初中化学双轨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现代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该主动适应各种新技术,并运用新技术来教学、沟通和测评,将数字化策略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中充当导师引导学生、辅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双轨教学论指导下的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双轨教学模式是当前正在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可以为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轨教学;初中化学;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双轨教学模式是指在双重编码理论、多媒体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某种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双画面的形式呈现,并且使呈现的内容之间具有意义的关联,以激活学习者的大脑语言系统与非语言系统,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starC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是由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它是以双重编码理论和多媒体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习活动为核心,云资源、学科工具、交互模块构成了平台的3大技术支撑[1]。教师在整个双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现有的理论和知识为出发点,结合课堂所进行的实验进行推理,从而构建解释、解决问题,形成对于新知识的理论构建(图1)。在此基础上结合平台提供的交互功能,我们提出了双轨教学论指导下的基于实验探究的初中化学双轨教学模式(图1)。笔者下面以“酸碱盐”一节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在创设情境中发现问题

创设情境是学习问题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其基本理念中提出:应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的一开始,教师便选取了当前初中生非常热衷观看的一档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为切入点,利用双轨教学平台的优势,一方面展示课堂欢迎界面,一方面播放“奔跑吧兄弟”的主题MV,使每位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分钟起就对本节课的内容肃然起敬,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各种类别的物质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类别物质之间是否会像节目中的各路明星那样,通过“撕名牌”(发生化学反应)活动,擦出美妙的火花?进而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画出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通过课堂实践发现,正是由于课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得到了刺激,促进了思维的联想,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分析问题中制定方案

为了增加本节课的讨论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根据综合能力将班级学生平均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发放一台平板电脑,通过前期的学习实践,学生都能熟练使用平板电脑的各项基本功能。当学习情境引出问题后,借助starC平台提供的交互功能,将双板显示的PPT主页面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对5类物质反应关系进行连线,连线完毕后将内容上传给教师端。从此过程中,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他们曾经学习过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而加入了单质、氧化物这两类物质后,对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成员间相互取长补短,他们完成了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同时,通过答案的上传,教师利用双板的反馈功能,进行调取、对比和点评,使学生的意见达成了一致。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教师可以继续安排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这3个实验供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实验的验证总是缺乏说服力。教师将6个小组分为3大组,每两个小组完成以上3个实验中的一个。实验过程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并要求一名成员将实验现象通过平板电脑拍照,并上传至教师端供全体同学共享。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利用starC平台的双轨显示功能,全体学生共享了各自小组的实验现象,大家看到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也看到了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泡,小组合作上升为组间合作,既节约了课堂实验时间,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在探索研究中泛在学习

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新问题产生的过程。当实验结束后,就有学生敏锐地提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确能够反应,但是利用各小组内现有的实验用品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这该如何处理?这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问题,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将数字化传感仪引入到化学学习中。教师利用数字化传感仪中的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完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实验,记录了整个过程中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通过双轨显示功能,将实验的实时进程投影在一块屏幕上,将数字化传感仪显示的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数据及曲线在另一块屏幕上显示,达到了实验实景和实验数据的双轨显示,这比只有单一文字呈现的信息更能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变化中相关现象的认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和认同感,利用starC平台提供的视须分段功能,教师从下载的“美丽化学”视频中选取了产生气体、析出沉淀部分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不小的感叹,很多学生意犹未尽,为了保持这一份学习兴趣,教师将完整的视频上传到了个人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将其生成二维码供学生课后进一步欣赏。

4在拓展延伸中持续发展

双轨教学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反馈,强调学生学习热清的保持和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获得新知识后,应当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新问题,对其进行拓展延伸。在双轨教学的课堂上,当新的探究内容指向明确后,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学生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对问题关键词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工具进行自行检索,并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解决问题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最终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学生在了解常规的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质疑在5类物质之间未连线的两类物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很快对碱与单质这两类物质的连线空白产生了质疑。教师建议学生通过对这两类物质的进一步划分来确定网络搜索的关键词“金属单质、碱”“非金属单质、碱”,鼓励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搜索内容,并在搜索基础上将网页截屏后上传教师端供其他同学分享。完成搜索资源后,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现象明确像金属铝和非金属氯气都可以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事实,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体验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在成果展示中评价总结

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双轨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总结。所展示的结果可以包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推论,也可以是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性资源。例如,实验现象的图片、小组讨论的成果,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端的双屏进行实时的调取、分享和反馈。在展示环节,有的学生用世界地图中的飞机航线展现5类物质的反应关系,有的学生用美化后的字符或者图案展现5类物质的关系,也有的学生用其他星座为蓝本展示5类物质反应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现有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他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而我们评价学生不仅仅是分数,还应该多一些这些过程性的成果评价,通过starC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更真实、更全面的评价。

作者:马小辉 吴志强 单位: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刘三女牙.双轨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