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分析

时间:2022-11-22 08:58:10

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75岁之间者,有正常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者,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住院<3d者;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2.5+7.8)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0.7+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比较差异(P>0.05)。1.2临床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1.2.1术前。一是尽量安抚患者家属,告知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认真解答家属提出的疑问,避免家属情绪激动。二是要尽快安抚患者,促使患者理智的接受手术。同时对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整个手术流程有大致的了解。1.2.2术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措施如下:①做好手术的安全护理,做好三方安全核查,正确使用各种手术治疗仪器设备,熟练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和手术。②做好患者的体位护理,协助医生快速摆好患者的手术体位,体位摆放需遵循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患者功能位置的原则。③做好患者的保温护理,将手术室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宜状态,冲洗液与输注液做加温处理,避免术中低体温。④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术中要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对于特异性感染疾病的患者,术中不能谈论、泄露患者病情。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对于术中清醒者给予持续的心理、情感支持。一旦遇到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沉着冷静的处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切忌大声、焦躁说话,避免给患者带来紧张[2-3]。1.2.3术后。①术束后,护理人员与麻醉师对患者各种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做好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及清洁、保暖护理。患者醒来后,简单告知手术已顺利完成,回病房后,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做好与临床护士的交接。②术后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仔细询问,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患者术后的主诉感受,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证及并发症,及时向患者解释出现原因以及防范对策,并与临床医生积极沟通后制定有效方案处理。1.3临床观察指标。(1)采用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评估;(2)对比两组护理方式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其中以(x±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采取t检验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其计数资料的分析则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2.2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84.0%(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来说,由于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往往会导致患者在面对手术治疗时产生较大的恐惧和不安,会对急诊手术的顺利完成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为缓解急诊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临床一直关注的重点。本院通过实践认为,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前者对患者生理、心理方面能起到更加积极地影响,从而为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打好基础。在术前优质护理干预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一方面能够使护理人员快速的掌握患者的病情资料,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的落实手术室护理措施;另一方面安抚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完成手术治疗。

在术中优质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使得患者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获取良好手术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术后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对进行严密观察,并护送患者回病房等措施,保证了患者术后安全。综上,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护理中时,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严喆,齐峰,李嘉,顾霞芳,朱春燕,俞静萍.手术室全程无缝护理模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80-2181.

[2]徐金粉,沈国娣.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开展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59-61.

[3]李韶芳,赵学礼,贾文平.参观手术室环境对患者术前恐惧程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4):416-417.

作者:吕芳 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