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寄宿学校管理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2-03-02 09:54:20

乡村寄宿学校管理问题与策略

当前,乡村寄宿学校和寄宿生在我国乡村教育体系中已具有相当规模,如何管理好寄宿生的生活和学习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寄宿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当前我国乡村寄宿学校的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降低,乡村人口向城市不断流动,乡村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加之近些年,村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使本就稀少的生源不断向城镇学校转移,生源稀疏已成为乡村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为此,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便开始着手对乡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因地制宜调整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1],由此开始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的教育改革。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策略是以乡镇为单位,通过“撤点并校”的方式,把教学点和一些办学条件差、生源少的学校并入办学条件较好、生源较多的学校。乡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大量撤并导致“学校服务的覆盖半径大大提高,由过去的平均5公里扩大到10余公里,最多的达到20公里以上”[2]。家距学校较远的儿童面临上学距离远、交通不安全等问题,为此教育部门创建和改建了大量的乡村寄宿学校,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步入寄宿行列。《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小学生寄宿人数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0.4%,中、西部地区该比例均超过10%,其中西部乡村地区为17.2%[3]。在乡村教育的“撤点并校时代”和“后撤点并校时代”,寄宿学校为乡村儿童提供了平等入学的机会,并为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质量提供了机遇。

二、乡村寄宿学校管理的问题

乡村寄宿制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和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乡村寄宿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内部管理体制、与家庭和社区互动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管理的问题。1.基础设施简陋受制于国家、地方用于乡村寄宿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的不足和乡村地区经济的落后,乡村寄宿学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大,影响了寄宿生生活条件的保障与改善。乡村寄宿学校中,基础设施不完备突出表现为与寄宿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宿、饮食、活动场所、安全等方面。以住宿为例:乡村学校发展中往往忽视寄宿生生活设施的建设,新建宿舍少,通常由学校的旧建筑改建而成,室内住宿人数多,空间狭窄。有研究者对四川南充乡村地区寄宿学校的宿舍空间进行调查,发现单间宿舍住宿人数8人、10-30人、30人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4%、30%、36%[4]。另外,宿舍里没有暖气、电扇等调温设备,也没有卫生间和洗漱间,放着便桶的宿舍空气可想而知。简陋的住宿条件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笔者进行调研的河南省,长期睡地铺的寄宿生不少人患上了风湿;另外,艰苦的寄宿条件还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产生厌学情绪。2.学校内部管理不健全乡村寄宿学校往往因为管理观念落后、人员配置不完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造成整个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和管理缺乏制度性的统一安排乡村寄宿学校在管理上时常呈现分裂状况,由此导致两种极端:要么重教学轻管理,要么重管理轻教学。前者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成绩上,轻视对寄宿生学校生活的管理,对学生课外生活采用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后者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保证学生“不出事”是底线,把教学质量置于次要位置。以学生课外生活为例:重教学轻管理的学校,不注意寄宿生课外生活的管理引导,导致寄宿生的课外生活单调无趣。笔者在一所乡村寄宿学校调查时发现,除了国家安排的每天8节课外,还有一节早自习、两节晚自习,每节45分钟,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如此,校长对此的解释是:“你不安排早晚自习,那学生岂不是要玩疯了,万一出点问题,谁负得起责任?”无论把管理仅仅看作教学的辅助,还是把教学看作管理的手段,都违背了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这一教育原则,不利于寄宿生的健康发展。(2)教职工编制不完整,教师负担重,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受教育资金不足的限制,乡村寄宿学校的人员编制不够,许多中心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的校医、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心理辅导教师以及安保人员。笔者了解到,教师的负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以负责学生宿舍管理的教师为例:他们平均每天有六七节的课时(晚自习值班不计入),分别负责六年级和三年级的语数外的教学,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已是十分繁重的任务,还要轮流安全执勤、每天查寝,负责宿舍内学生的人身与财务安全,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沉重的寄宿管理工作负担,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使教学上出现备课时间不足、上课常显疲态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由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相互牵扯,学校的寄宿管理工作也难以细化和深入。(3)学生心理发展面临困境,缺乏疏导寄宿生离开父母到外村或者乡镇上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分离焦虑,还要面临独自解决生活问题[2],大多数寄宿生会不适应寄宿生活,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孩子。有教师告诉笔者:每年新来的住宿生,多数都要哭几天,才会安静下来,好几个月都不愿意到学校去;一旦学校推迟了放假时间,年龄大些孩子也会因想家而偷偷抹眼泪。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冲突和困扰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常见问题。寄宿生远离父母、得不到亲人关怀和帮助,而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生活辅导教师、班主任缺乏专业训练或者没有精力顾及学生的心理起伏,大多数的寄宿生只能独自面对,常常处于无助状态。在远离家庭、缺乏教师关爱、同学之间相互“排挤”的生活氛围内,寄宿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4]。学生的心理困境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学生心理在无法自我调试的时候容易出现畸形,可能对学生一生的幸福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上述三个方面,既是学校寄宿管理不健全的表现,也是影响学校寄宿管理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三个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整个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对寄宿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3.缺乏与家庭、社区的互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缺位寄宿生在校期间,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和其它村民的照顾、呵护、引导、教育等等,他们的生活几乎完全处在父母的视野之外。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寄宿生已不愿意与父母交流,通常一句“就那样”打断了父母的交流企图,亲情关系面临危机。寄宿生远离家庭所在的村落,由于寄宿学校通常出于安全考虑而采用封闭的管理方式,学校成为了李书磊所言的“村落中的‘国家’”,学生活动范围被限制在校园之内,在乡村环境里读书的孩子几乎与乡村社会隔离。有研究者将走读生和寄宿生对比后发现:“走读生对地方性知识理解要深于寄宿制学生,亲子关系也要好很多。寄宿生对环境的陌生感使其很难融入集体之中”[7]。研究者认为:“乡村寄宿制学校制度使乡村社区和家庭功能弱化,降低了社区和家庭对儿童的影响”[8]。寄宿生长期与家庭、社区、乡村文化相隔离,学生与家庭的亲情日益淡漠,对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的热爱也正在慢慢消解。

三、改善乡村寄宿学校寄宿管理的策略

对乡村寄宿学校中管理问题的改善,我们必须重视以下三个问题。1.推行乡村寄宿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学校寄宿管理必须协调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从整体上系统构建乡村寄宿学校的管理机制。首先,完善寄宿学校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制度,改善寄宿生的基本生活条件。要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在增加中央教育财政、地方教育财政对乡村寄宿学校投入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教育经费的投入;统筹经费使用,合理分配基础建设、寄宿生生活补助、教职工聘用等方面份额。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和标准,加强乡村寄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寄宿生补助,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饮食和活动条件。其次,完善教职工聘用和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的生活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对寄宿生心理发展的关注和引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不足、教职工缺乏相关知识技能是影响乡村寄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应本着教育公平的理念,增加乡村教师的数量,放开寄宿学校后勤人员的编制限制,加强乡村寄宿学校教职工关于学生发展、心理、交往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完善寄宿学校教职工的聘用和管理制度,减轻教师负担,加强寄宿生的生活管理和心理辅导。再次,确立乡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准则。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挖掘寄宿生管理的育人价值,将之作为乡村寄宿学校改善内部管理的标杆和衡量其管理水平的标准。具体而言,这个准则既应包括招收寄宿生学生资格的底线性标准,也应包括根据地方经济文化设定的理想标准,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应该包括学校基础性建设的硬件标准,也应该包括衡量学校内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执行等的软件标准,还应该考虑寄宿生的身心感受。一个全面的标准,应该包涵寄宿生整个完整的学校生活,从学校资金投入、学校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2.加强以“关爱”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学生对寄宿生活最大的不适应在于:寄宿意味着生活在一个与家庭迥然不同的制度化的生活和心理环境。学生最先感觉到的是离开父母后的无助、孤独以及学校制度性生活的人情冷漠。改善寄宿学校的生活氛围,需从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着手,加强以宿舍和班级为单位的文化建设,营造一种以关爱为核心的寄宿文化氛围。寄宿学校的关爱文化,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教师对学生投入更多感情,主动去了解、理解、关爱学生,建立师生之间的关爱关系;其二,引导寄宿生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友爱关系,特别是“大”学生对“小”学生照顾,营造宿舍内部的关爱文化;其三,建立寄宿生和走读生之间的理解和关爱,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校关爱文化。这样,不仅为寄宿生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的文化氛围,缓解学校生活环境的紧张关系,也可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减轻管理的难度,更可以通过这种文化培养学生愿意关爱、感受关爱、善于关爱的品质。3.加强学校和家庭、村落之间的联系,进行亲情教育和乡土教育受学校封闭管理的限制,学生与家庭、乡村、社区的交流受阻,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情日益淡漠,更因为长期不参与乡村的社会文化活动而对乡村的地方性文化产生陌生感,有些乡村的学生已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学校应坚持开放的管理理念,加强与家庭和村落的联系,建立交流机制,既让家长和社区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也要对家庭和社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构建适宜学生发展的校外环境,使学校和家庭、村落形成教育合力。另外,学校可通过设置免费电话、家长探访时间等方式,为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提供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家庭或者社区参与墙报、班报、讲故事、做乡土调查等形式的亲情教育和乡土教育,培养学生与父母的亲情、对家乡及其文化的热爱。乡村寄宿制管理问题从主体上说,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村委会、村民、家长、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参与,从整体上建立有利于寄宿生健康成长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规避寄宿生活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王景,张学强.当前我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6).

[3]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208/xxgk_141305.html.

[4]蒲培勇.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以四川南充地区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5]薛媛.农村小学寄宿生与走读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基于广西东兰县切学乡x小学的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万明钢,白亮.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反思———对乡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重新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

作者:蒋钦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