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探索

时间:2022-12-17 10:48:3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探索

摘要: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内涵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指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企业领导未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资金及人才支持;可用于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的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资金;人才

据IDC报告预测,2020年底世界1000强企业中将会有67%之多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企业重要核心战略,其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将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事实上,除世界1000强企业之外,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企业均纷纷尝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为之付诸不断的努力与实践。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此次疫情亦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乃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正经历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逻辑,运用数字化思维建立以人才为中心的“战略—人才—组织”管理逻辑。数字化是人力资源管理应对客观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人力资源规划的数字化转型。(2)招聘与配置的数字化转型。(3)培训与开发的数字化转型。(4)薪酬福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5)劳动关系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等[2]。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虽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或多或少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速度。结合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几点。2.1部分企业领导未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2020年6月份期间,在针对287名企业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时,48.1%的企业领导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35.6%的企业领导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一般重要,16.3%的企业领导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不重要。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领导均已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企业领导并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访谈中有企业领导表示:“通过多年发展,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虽是一种流行趋势,但我们却不敢轻易尝试。在我看来,是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企业仍能正常运转且人力资源管理成效颇为显著。”访谈中很多企业领导均持类似看法。由此可见,当前还有部分企业领导未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此点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极为不利。2.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资金及人才支持。对287名企业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时,96.1%的企业领导表示所在企业并未着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在调查原因时,45.2%的企业领导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89.3%的企业领导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人才支持。正因上述原因,所以很多企业至今为止并未正式开启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访谈中有企业领导表示:“两年前我们企业已经想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并未正式实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缘于缺乏资金与人才支持。大家都知道,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本企业近年来经营效益并不好,因此并未拿出这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本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大都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化,如若转型必须拥有大量相关人才……”。由上述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不难看出,资金与人才缺乏同样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2.3可用于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的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的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一大潮流,转型也必然会给部分致力于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的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已经积极参与到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当中,由此也出现了很多优秀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诸如,OA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智思云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此不再一一枚举。笔者在对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时发现,很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并不高,有效数据的比重不高、可用性不强,整体数据质量有待提升。还有部分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仅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领域,覆盖范围并不全面,因此很容易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对部分企业领导进行访谈时,有企业领导表示:“我们企业目前已经运用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两年,具体运用的哪款软件在此不提。具体运用过程中发现,该套系统虽然有一定优势,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但很多工作仍需人工操作,信息化程度并不高,此点需要在未来进行持续改善”。

3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论述中提及到,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特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与建议。3.1让更多企业领导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让更多企业领导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可加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为实现此点,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媒体加强宣传。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合格企业领导,必然会对企业发展相关信息极为敏感,因此也会积极关注各类媒体信息。基于此种情况,建议各大媒体应加强公益宣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倡导更多企业加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队伍中来,使其充分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第二,政府加强引导。为更好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辖区内所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引导。诸如,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当地龙头企业领导,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较为成功的企业参观访问,实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势。第三,行业协会加强讨论。除做好上述两点之外,各行业协会也应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更多企业领导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队伍中来。3.2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资金及人才支持问题。为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缺乏及人才支持问题,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资金缺乏方面,政府可予以一定帮助。例如,政府可作出这样的统一规定:但凡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政府可予以一定税收减免。具体减免多少可根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花费的具体金额为准(具体花费金额需开具正规发票)。如可在企业当年需要上缴的税收中减免50%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金额。如此一来,企业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必然会得到大幅提升。第二,在人才支持方面,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从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中挑选一些年轻骨干,对其进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培训。培训方式很多,可从企业外部聘请讲师到企业内对其进行培训,也可将这些年轻骨干输送至相关培训机构参与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其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2)各高校应加大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学生学习期间,应严把教学质量关,严把毕业关。如此一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即可招聘到大量优秀人才,为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服务。3.3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于目前业已存在的任何一款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软件而言,均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正因如此,很多企业宁愿继续选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不愿轻易尝试选择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帮助这些企业打消顾虑,大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建议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不同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研发企业间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研发出一款相对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相关企业均是单打独斗,极少或从不展开相互间合作。对于此点,建议行业协会或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搭建桥梁”的重要作用,为其牵线搭桥。一旦研发出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获得成功,相关企业便可根据事先合同约定进行利益分配,强强联合也许是一种最佳选择。第二,从国外高薪聘请优秀技术研发人员,补充我国人力资源数字化系统研发人员存在的技术不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采取这样的举措不失为一种极佳选择。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非常漫长,在此过程中必须需要更多优秀、先进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支持。

4结语

事实上,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绝不仅局限于本文所述。希望本文可起到抛砖引玉的重要作用,引导更多专家、学者参与至本课题的研究中来,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从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助力,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走得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王丽.关于现代企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思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2).

[2]卢燃.信息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J].财富时代,2020(05).

作者:王馨楠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