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效果探索

时间:2022-03-05 07:00:00

加强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效果探索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是旅游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它以学生已具备的高中或相当高中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为基础,以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专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直接在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经营管理、导游服务、旅游策划、酒店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面对这一教学培养定位,依据现有的条件和基础,如何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是我们当前应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导游方向学生情况现状

2010年,笔者对在校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认知和教学效果,总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93.33%。

从表1显示的数据反映出我们的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相关知识并不多,大多数同学在没有学习旅游专业知识之前,对旅游的理解限于表面并没有更深的理解,甚至是有同学跟本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表2的数据表明,59.7%的学生对自己经过三年的高职专业学习,从业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27.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会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10.7%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这组数据表明本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对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认识不清,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表3是一项多选问答,有92名学生对实训教学感兴趣,有48名学生对案例有兴趣,另有53名学生希望课堂内的理论知识得到拓展。这组数据说明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表4也是一项多选问答,有62名学生选择师生讨论,有81名学生选择喜欢教师做课堂实训,这一组数据说明学生的选择倾向与高职的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也看重毕业后的职业能力,对教师来说,组织形式多样,被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重要的内容。

表5的数据表明,学生们大多数都不以通过本学科的考试作为自己学习的预期,而把对旅行社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作为自己的预期。学生对教学的期待更进一步让教师明确自己在高职教育中应履行的职责。

二、本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学需要

目前本专业引进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专门技术、职场体验、职业素质),实践教学难以开展,职教特色难以彰显,表现出来就是课堂教学显得单薄,吸引力不够;他们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普高教学思想和经验,缺乏职教教学理论与方法;另外,教师们缺少对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了解,对借鉴国际职教经验,开展课程改革,缺少认识上准备,实践上适应;我们的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以及教育界影响力不够(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开展令人满意的校企合作;师资培训计划的针对性不够,内容、形式、力度有待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垂范作用不够,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概念尚未确立,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企业能工巧匠难进校门;多数兼职教师是弥补学校教师的不足,来自其他高校,这部分教师更不具备职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和经验,少数来自行业企业的教师多数没进行过职业培训,缺乏教育经验。

(二)设施设备比较简陋、数量有限,教学资源单一这导致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实训条件的不满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多数的实训形式简单,从而造成实训教学中的时间浪费,教师设计的实训模块不能完全落到实处。例如导游讲解实训就是安排学生分成小组,逐一背诵导游词,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实训的氛围。二是实验室的仿真度不够,实训开出的项目较少。相对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无法涉及,实践性教学的质量流于形式。例如旅行社前台接待员,计调等实训项目因为没有相关的设施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和学期末的实地参观了解本岗位的职业要求和技能。

(三)校外实习环节效果不够理想

根据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我们目前开发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下:

从近年本专业校外实训的效果来看是不够理想的,例如导游方向学生在武汉白云黄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导游实训不理想的主要问题是,该景区规模小,前来参观浏览的客人层面单一,教学与职业技能要求的标准没有充分表现的平台。在与湖北森林旅行社的校外实训合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只掌握了书本知识,运用技能的经验不足,旅行社方面不敢大胆调遣学生导游,另外由于理论学习的有关要求,学生也不能随便停课参加校外导游带团的实习工作。

(四)实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实训课程的考核制度有待提升

本专业的实训室建设还不完善与规范,如实训室使用的规范操作程序、实训室的财产管理制度、实训室的开放制度、实训室管理人员考核评估制度等等,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如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反应学校的实训课程随意性较大;50%的学生反应实训室管理不规范;另外还有15%的同学反应本专业的实训课程考核所占比重不大。

三、提高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

(一)强化教学效果需要培养自己的高职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1、培养已有校内教师

到国内高校、企业进行学历提高、挂职锻炼、合作研发,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并提高职业素养;赴海外吸收、借鉴先进职教理念、方法;合作交流、互换工作、联合培养学生,开放教师国际视野;在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及职教研究所半年以上工作。

2、明确教师的职责、使命与贡献

通过学校政策与激励机制要使教师做到:一要热爱学校,要把学校作为自己成就事业,创造价值的舞台,校兴我兴,校荣我荣,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二要立足岗位,教好书育好人,一心扑在教学上,情系学生,出好成果。

3、将本专业教师队伍建成结构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贯彻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精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旅游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二)加强对校内实训场所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校内实训的水平

目前校内实训场所整体来说水平不高,所以这需要在两个方面得到加强:一是加强实训设备设施的建设。实验、实训室是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在实践教学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需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如提高实验、实训室仿真程度,配置新的设备并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规范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等。二是加强实训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建设。

对实践教学及实训基地管理还应完善如下的内容:《校内实验实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实验中心(室)工作条例》、《学生实验守则》、《教学实验管理规定》、《实习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课程设计管理规定》、《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实施办法》等。

(三)加强对校外教学场所的研究与管理,加强合作的深度

我们发现所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有校外实习的规划和设计,而且学生对此也持非常高的赞成态度。但校外实习回来的学生却有反差,明显对旅游行业工作认同降低,甚至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产生了不再从事旅游行业的打算。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旅游行业、学校、学生无法从三方合作中达到“共赢”,从而产生的对旅游行业的抵触;二是旅游行业企业选择不当或作为实习场所的企业无法在价值理念上和学生达成相对的一致,而在相互协调过程中的冲突过于明显;三是实习使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种非常理性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职业的离弃程度。

但是,不可否认校外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优势,职业院校应重视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实践基地。这里面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职业院校要选择好合作的旅游企业,并达成比较长期的协议。这样三方在沟通和协调时具有比较充分的适应性,能尽量减少因为缺失了解和信任而造成的不愉快现象,学生在校内学习和实训中也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对其规章制度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时间,对其文化有一个认同的过程,从而避免因为学校和旅游企业的短期行为造成旅游企业将学生视为“短期的廉价劳动力”,从而造成在实习认知上的失败。二是学校应加强和旅游企业的合作深度,使之成为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助推力。

(四)要构建层次性的教学体系,明确不同时期的目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工作,分划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现实来看,我们缺少行业协会的引领和支撑,也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目前最主要的是解决教学的层次性问题即教学的价值导向。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就业特征和实际职业取向,在教育过程中,应强化体现全面的素质教育思想,改变本专业本身过窄的专业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的思辨功能,即在强调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方法、思想、能力的培育。通过不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的实习,从而构建层次性的教学体系。在专业见习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知旅游行业、产生兴趣、职业生涯初步规划;在教学实训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旅游行业规范、基本技能、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职业风格、初步的职业定位、职业意识有详尽的理解;在专项实习中,主要是对学生的个性化的特色、职业前沿意识、职业生涯初步规划进行挖掘和整理;在校外实习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增长经验、检验教学成果、融入旅游行业、职业选择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