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研究

时间:2022-06-10 09:48:22

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研究

【摘要】薪酬激励在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设计过程中,是否符合企业所有岗位员工需求,发挥出激励效果才是重点。但是,当前企业薪酬激励制度不健全,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满足企业员工的需求,从而不利于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感,也不利于员工公平感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极大阻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薪酬激励机制的设置,尽可能设计出符合员工实际需求的、具有较高公平性的绩效考核方式,以便发挥出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立足绩效考核角度,以企业薪酬设计现状为切入点,对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设计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切实发挥出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薪酬激励;绩效考核

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彻底转变以往传统规模经济、资本投资等方式,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完善企业人才考核机制,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值进行公正的考评,通过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强化人才激励,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激励方式,从而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发挥出人才的价值和优势。

一、企业薪酬设计现状

根据企业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企业薪酬水平偏高,但是激励成效甚微;另一是企业总量超、结构缺员的尴尬局面。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现行的薪酬激励机制缺乏梯度性。通常企业的晋升渠道主要是对口管理层,技术人员缺乏对应的晋升渠道,从而导致企业出现两极分化,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堵塞,滋生“干了也白干”的思想。基于此,企业在设置薪酬激励机制时,需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要确保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双通道”发展第二,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虽然通过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作方式,能够解决部分激励区分度问题,但是解决力度不足,成效不佳,还需要在薪酬激励机制设计上下功夫。因此,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要遵从两个“倾斜”原则——向核心岗位倾斜、向技术岗位倾斜,以便助力企业薪酬结构转型,发挥出薪酬的有效激励。

二、基于绩效考核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设计

(一)岗位分析及岗位设计。岗位分析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开展岗位分析的目的在于对企业现有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权责、岗位目标、业绩指标以及任职资格进行明确,企业要想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所制定的薪酬激励机制价值最大化,就必须要开展岗位分析,掌握企业各个岗位的贡献值,使其成为企业开展岗位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科学的岗位分析也为岗位评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数据信息保障,从而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岗位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企业必须要对当前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岗位要求进行全面的梳理,分别制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说明书,推动企业各个岗位管理工作规范化。在岗位设计时,不仅需要对企业现有员工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也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施展平台,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激励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二)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企业要想提高薪酬管理的价值,就必须要将此纳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且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薪酬激励的重要目标和前提,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管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落实薪酬管理激励,企业还应增设具体的管理考核部门,有专人负责,使得薪酬考核更科学,促进薪酬激励体系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从而为企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比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由工资+奖金+福利+津贴+分红组成,其中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奖金包含年终奖、长期服务奖以及虚拟股票制度,福利包含社会保险、社会公积金、带薪假、餐补、各种培训等等。技术人员工资体系由岗位薪酬+年终奖+技术津贴+福利补贴组成,与管理人员相比,技术人员多了技术津贴一项,少了年终分红。但这样的薪酬体系能够对不同岗位人员分别产生激励效应。(三)设计形式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措施。企业在制定薪酬激励机制时,必须要立足于绩效考核这一层面,确保薪酬分配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在员工在工作岗位中高质量完成既定任务或目标后,企业就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讨论的方式来探讨薪酬激励的形式,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将岗位工作质量、年薪以及工资等有效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结合员工实际情况,给予有吸引力的的薪酬激励方式,从而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赖以及公平感认知。对此,在制定薪酬激励时,要针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岗位实际,实施差异化的激励策略。比如,可以共同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式,包括职位提升、薪金制度、团队激励、授权激励、荣誉激励等;此外,薪酬激励也需要有差异性,物质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并非排在第一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才是他们最关注的,所以管理人员的激励要集中在情感层面;技术人员存在技术专长,因此激励要集中在物质层面,通过具有吸引力的物质激励吸引其长期留在企业。(四)合理定位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薪酬设计时必须要遵从一定的指导原则,具体而言有六种原则。第一,战略联系原则不论是管理人员亦或是技术人员薪酬激励设计,都应当要符合企业发展,将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定企业薪酬激励应当向哪些关键的岗位倾斜。第二,区别对待原则通常,企业在针对管理人员设计薪酬激励时,要根据岗位的特点和性质进行,而针对技术人员设计薪酬激励时,则需要结合设计人员的技术特点与性质进行设计。此外,在管理人员薪酬激励设计时,还必须要兼顾管理人员自身能力水平,可采取岗位定薪为主,以人定薪为辅的原则。第三,绩优平衡原则在定薪过程中,不论是管理人员亦或是技术人员其薪酬都必须要建立在实际工作业绩基础之上,薪酬管理负责人要注重对岗位要求的管理职责和实际履行的职责之间的关系,潜在的技术能力和已经发挥出的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第四,多重激励原则在开展薪酬激励时要注重差异性和同质化,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酬激励要多样化,以此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管理与技术同步创新。第五,失职解聘原则企业要积极改革,打破以往传统的聘期制方法,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就需要对员工现有的职位、薪酬进行调整。第六,协同导向原则该原则主要针对技术人员,要改变以往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占据制高点的作法,只要有能力、有技术、有水平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薪资待遇,真正帮助企业实现无“官本位”倾向的科学化薪酬激励机制,让技术人员能够发挥自我优势,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搞技术。

三、结语

企业在薪酬激励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普适应,选择怎样的薪酬激励制度,是企业执行薪酬分配改革的重点。因此,如何确保企业“双轨”制的有效运行,切实发挥出薪酬激励的功效,是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人员亟待思考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利霞.某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优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0):151.

[2]盛明泉,吴琪,张春强.管理层背景特征、薪酬激励与企业竞争力[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6):34-43.

[3]刘永丽,王凯莉.高管薪酬结构、团队稳定性与企业绩效研究[J].财会月刊,2018,836(16):37-46.

[4]朱磊,周滢.建立职业发展双重通道健全自聘人员薪酬激励机制[J].企业管理,2017(S1):24-25.

作者:董春蕾 单位: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