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5篇

时间:2022-11-23 09:21:56

贷款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5篇

第一篇: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高校贷款问题研究

1浅谈高校贷款的必要性

高校之所以必要贷款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自身收容学生增加,开设业务增多。正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所说:"大有大的难处"。高校维持日常的正常运营的开支量很大;第二,国家的财务拨款支持鞭长莫及或者不足。在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分到的中央财务支持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维持高校的日常运营;第三,高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高校想要做大做强,没有充足的资金后盾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第四,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灵活,为高校向银行借贷提供了多种优惠的政策,很多地方高校有当地政府做担保,比较方便且容易从银行借贷到资金;第五,现代社会,高校可以经营很多盈利性业务,也就是说高校可以通过作为独立的法人进入到市场经济中获得经济收益,高校具有偿还银行债务的经济实力。

2高校贷款具体风险详谈

高校贷款存在的具体风险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校外在环境存在的借贷风险,这类风险往往难于控制,对高校借贷的影响比较根本,而且该种风险本身的风险性就很大;另一个是高校自身经营管理导致的借贷风险,此类风险是高校内部产生的。中国有句古语说:"外界的忧患可以抵御,内部的问题才最难解决也最致命"。因此,高校因自身原因所承担的借贷风险往往容易演变成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高校的破产。接下来,笔者将就这两种风险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外界环境中高校贷款的风险

外界环境中的高校贷款风险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高校的信誉风险。在我国,具备公共事业性质的单位一旦爆出丑闻就特别容易导致一边倒的舆论攻伐,高校尤其明显。一旦高校有负面新闻被爆料出来将会引发社会对高校的普遍批评,造成高校声誉扫地,再难借贷到银行的贷款,而且正在借贷的资金合同存在很大的会被解除的风险;第二,高校与政府、经融机构的关系存在的风险。当下高校向银行贷款往往是由地方政府做担保人,原本借贷人,经融机构,担保人三者的关系明确而且稳定,但是,如果政府是担保人,高校是借贷人,银行是提供贷款的经融机构,那么原本纯粹的三者关系就会变得十分复杂。政府对高校的经营事业难免指手画脚,而且政府与高校中涉款人员往往会中饱私囊一部分,造成高校贷款存在亏空,高校对借贷资金的管理缺乏绝对的自主性,要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督。三者的关系很多时候不明确,这对于高校借贷有害无利,增大了借贷的风险;第三,外界经济环境的风险。高校所经营的营利性项目承担着较大的经济风险。

(二)高校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

高校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校需要承担财务部门容易贪腐的风险。对于高校从银行借贷来的资金,由于监督管理不善,管理资金的财务部门人员往往无法抵御诱惑,从中挪用或者直接贪墨,这是高校需要承担的最大的内在风险;二是高校承担资金投资使用的风险。高校如果缺乏理财高手或者善于投资的人才,就无法充分利用从银行借贷来的资金,不仅无法发挥资金的作用,反而使高校在投资活动中担负更高的债务,最终债台高筑导致破产。

3降低高校贷款的风险,科学管理高校财务的若干建议

(一)明确借贷活动中的关系

高校应该提出明确借贷活动中的三方关系,将三方的义务内容与权力范围明确地写明在合同契约之中。通过合同限制政府部门作为担保人的权力,其应只有监督的权力而无涉款的权力以及干涉款项使用的权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样有监督借贷资金使用的权力,而无中间撤资的权力,否则承担高于借贷资金的赔偿。明确借贷活动中三者关系的同时,高校应该尽力搞好与担保人以及经融机构的关系,降低借贷的风险。

(二)优化高校的财务机构

高校自身应该优化其财务机构,并建立廉政监督小组,以监督所贷资金的使用去向。优化财务机构,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每一笔资金的去向明确,数目明确。高校首先需要启用具有资金管理能力的人才,并对所用之人的品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成立资金监督小组,严格监督资金的用度。

(三)慎重向银行贷款

高校要对贷款之事慎重再慎重,贷款虽然好,无奈风险大。向银行等经融机构贷款之前首先需要有全面严密的规划,要对借贷资金的数目,资金的使用方向,借贷资金未来靠何种方式偿都必须有全面的规划。高校要有未来稳定的可偿还资金来偿还贷款,这一点十分重要。比如,某一高校有一个附属医院,该附属医院每年的稳定经济收益为五百万元。那么该高校就可以向银行借贷五千万,期限是十五年。在未来十五年,高校有附属医院作为银行贷款偿还的稳定收入。如此做,是降低高校贷款的风险,避免债台高筑而导致破产。

(四)妥善经营高校的盈利业务

高校要妥善经营其所开设的盈利性业务,确保高校的经济收益健康,稳定。高校盈利业务稳定收益为高校按时偿还银行等经融机构的贷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高校贷款的外界风险。

(五)引进社会资金,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要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在一些业务项目上建立校企合作经营的模式。在今天,校企合作具有美好的前景,高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企业为高校提供管理经验、经营方法以及资金。高校可以将一些项目交给企业去完成,获利后按合同分配利润,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经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的互惠,平等的原则。

(六)引进政府资金

高校毕竟是研究学问之所在,培养人才之所在,所以工作重点还是应该在于学术研究。高校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的工作,承揽更多的国家科研研究项目,从政府那里获得资金支持。政府资金的引进可以减少高校借贷的金额,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校贷款的风险。此外,政府的资金投入更加稳定而且是无偿的,所以更有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4结语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日渐强盛,高校终有一天会摆脱向银行贷款维持经营的枷锁。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而言,贷款维持高校的发展仍有其积极的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只要高校科学预算,妥善经营,就可以降低贷款的风险,最大化的发挥从银行中借贷来的资金优势,不仅推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孟鑫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小额贷款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小额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内部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是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机构不健全、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不完善、信贷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等造成的。首先,信贷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管理机构至少应包含贷款调查部门、贷款审查审批部门和贷款审计部门。贷款调查部门负责对贷款进行调查和评估,同时做好与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贷后管理。贷款审查审批部门负责对业务部门和调查部门提交的贷款进行审查。贷款审计部门则负责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审计与监督,并向领导反馈审计结果。但当前一些贷款公司在管理机构上设置不合理或不健全,人员配置也不完善,导致贷款流程不完善,造成一定的风险。其次,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业务操作流程不合理,操作不规范,导致贷款管理混乱,贷款风险高。再次,信贷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一方面,存在信贷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差,有索要回扣、收受贿赂等现象。另一方面,一部分信贷评估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学习不够,分析、评估能力差,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贷款风险。

(二)流动性金融风险

抵御风险能力与公司资金流动性水平直接相关。由于制度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当发生金融风险时无法扩大资金来弥补资金空缺,容易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在小额贷款发展的历程中,常常遇到借款人资不抵债、或躲避债务的现象。一方面,这是由于小、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经营不善或为了贷款而对资产实力进行造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小额贷款公司对贷款人的债务信息掌握不全面,不能及时根据贷款人的债务偿还能力或资产实力调整贷款发放。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可能导致的金融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比如,小额贷款公司在当前的法律环境及金融环境下,随时面临可能被改制转型的风险,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如果经济发展萎缩则贷款难以安全回笼的风险就会提升。

二、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做好客户风险分析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制定合理、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是提高抗御风险能力的重要工作。主要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含贷款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管理办法、贷款调查评估办法、贷后管理制度、违规处罚制度等。同时,要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认真分析借款人的诚信情况、经营能力及经营情况、资本情况、抵押质押财产价值与性能等,确定是否有按期偿还的能力,确保贷款安全回笼。

(二)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小额贷款公司信息不对称性,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全面监测市场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各项活动、客户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公司自身流动性水平及运营情况,并对信息指标、参数加以量化分析,从而促进风险控制方案的制订。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需要设置专门的金融风险信息采集数据库,通过对信息流加以分析、整合、匹配和分类,对新的政策、法规等加以有效收集。同时,加强对资产流动性、风险备付金比率、短期贷款比率等的分析,促进资金回笼,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指标,有效对风险进行预控。

(三)找准市场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要抓住“小”这一特性,遵循“小额、分散、安全”原则,为各类小微和个体业户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不能贪大求全,盲目扩张、滥发贷款,从而增加金融风险。此外,小额贷款公司可积极设立基层营业网点,支持多种经营,使公司的投资多样化、分散化,减少各种贷款的关联性,从而优化贷款结构,分散风险点。

(四)严格程序,健全制约机制

严格办贷程序,首先要做到执行贷款“三查”制度,不能将其流于形式,切实提高放款质量。贷款基本制度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审贷分离制度,“三性原则”包括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原则是确保贷款资金实现安全和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坚持贷款面谈制度对申请人的还款意愿从细节上进行把握。同时,严格执行贷款调查岗位责任制,通过健全制约机制提高贷款质量。

三、结束语

除上述措施,小额贷款公司要切实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敏锐把握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宏观与微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贷款不良率,进一步降低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作者:李淑鸿 单位:抚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第三篇: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综述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第一助力产业,农业发展紧密关系我国人民生计。不断出台的惠农贷款政策,使小额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小额信贷加速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但农户小额贷款作为专业支农贷款,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如:县域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贷款难”;农户“还款难”;农户不良贷款高。为农户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必须解决农户贷款风险管理问题,避免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畸形增长,进而加剧银行的运营风险。

二、农户贷款综述

何广文,刘勇(2011)认为:小额信贷是“由最初的一种扶贫手段发展而来,现价段专门针对中低收入群体金融需求信贷机制”。根据各国普遍接受的标准,具体来看农户小额贷款(简称:农户贷款):农户贷款指专门面向农户发放的贷款,这里的农户广义上还可以包括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个人经营户、农民合作社等。关于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面临的风险方面,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针对商业银行的全面分先进行了重新划分,称之为“三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我国学者张转方(2008)则认为,小额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部分贫困农户的信用观念较差,客观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银行利率波动以及政府政策的干预。

三、农户贷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安利花,王爽(2010)通过研究认为,农户小额信贷由于不需要实物抵押品,与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道德风险更大。陈庭强,王冀宁(2010)在研究如何能科学地控制小额信贷风险时,通过博弈分析发现:农户生产、经营的成功率是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高低的主要因素。农户贷款的客户差异大,风险成因各不相同,既有农户自身的原因,又有自然因素等,但客户还款能力不足和偿还贷款意愿不高还是导致信用风险最大诱因。

2.操作风险

有很多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农户之间的相互勾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联保贷款的还款率。张丽屏,付剑平(2011)认为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是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抵押担保要求与需求脱节、农业保险欠缺,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叶维武(2012)在文章中指出,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与金融供给主体之间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供求双方无法达成平衡。目前,农户贷款调查虚假、审查不严、贷后监管不到位、信贷资料缺失、与客户勾结或擅自变通等行为,导致贷款人与贷款使用人分离,形成人为的贷款风险,即操作风险。为促进银行农户贷款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操作风险防范。

3.区域风险

方首军,黄泽颖,孙良媛(2012)在文章中论证得出,农业保险未能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是农村信贷业务发展不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区域风险通常不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区域经济比较差的地区或者农户种植种类单一的地区,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变化极大造成了银行农户贷款损失的上下波动。

四、商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也面临更多的危机与问题,同时商业银行的不断深化,其操作风险也随之增加,在商业银行中,操作风险管理是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不仅关系到银行的整体发展,同时还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密切联系,因此在风险管理中,农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部分,针对农户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存在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信用风险防控

冯定清(2010)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在经营贷款业务中,对贷款风险进行科学预测,有效监督,建立多重风险防范屏障。而信用风险防控的关键是严格把好客户准入关口、严格贷款用途、贷后跟踪管理。严格客户准入。重点支持踏实干事、诚实守信的客户,把握借款农户的实际从业情况,实地具体核实借款农户的生产经营等相关材料,将村委会的“同意推荐”意见表作为参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走访当地公安、工商、村部和邻居了解借款农户的社会口碑。严格贷款用途。严禁短期资金长期占有、流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合理测算借款人实际资金需求量,不得盲目“垒大户”。办理借款农户贷款的相应职员,应积极研究借款农户投资经营行业、产品市场等相关信息,加大借款农户的财务经营分析。对风险较大、管理难度较大的要积极增加风险补偿措施。贷后跟踪管理。贷款投放后,办理该贷款的职员要尽职尽责,加大实地检查,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及时了解贷款资金流向,客观真实的帮助农户制定债务偿还计划。

2.操作风险防控

刘雪玲(2010)认为,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财务重组后农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规范管理和风险防控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只有实行精细化、全面的风险管理,才能使农业银行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刘超指出应从选好信贷对象,健全贷款抵押、担保制和严格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在商业银行中,大多数的操作风险都是人为引发的,控制操作风险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他们的价值理论和价值取向,建立良好的风险文化,对员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要在银行中构建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环境,并积极改进银行操作风险建设的方案。银行通过积极进行集中学习、领导宣讲以及理会交流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和职业素养,银行内部要建立各项约束制度,为员工提供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和约束。实际上,风险的防范是最为关键的,负责客户的职员要对农户家庭信息以及发展能力全面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将资金用于农户建设发展。尽量采取相对有保障的担保方式,创新农户专门担保方式,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担保环境。

3.区域风险防控

罗英杰,邱俊杰(2012)在文章中指出,现行的农户信贷制度体系不适应农户的实际需求。应从系统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找出解决农户信贷制度的根本出路。第一,密切关注国家及地方政策变化,如有不利于区应急发展的重大变化,要及时跟进化解风险。第二,加强内部信贷管理,密切跟踪行业经营情况变化,对风险提前预警。在经济环境比较差的区域,信贷政策上应积极与政府沟通,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作者:陈俊元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第四篇:高等院校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对策探

一、我国高校银行贷款的现状

(一)贷款周期长且金额较大。在大量扩招之后,高校贷款的主要目的一般都是用于学校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些工程通常都具有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因此高校在获得贷款之后占用资金的时间也很长。

(二)收入渠道相对单一。高校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收入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构成就是学费、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及其他收入等。而在支出方面,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全额拨款预算制,也就是大多数的教育经费都被用于教职工的工资发放,其余则全部用于学校的日常开销。因此,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的资金则主要靠金融机构的贷款。长此此往,高校的支出大多时候是大于其收入的,如果出现招生数量减少或者学生欠费严重等情况时,高校就会发生资金周转困难,进而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危机。

(三)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政府办学,人们在潜意识当中都认为高校是基本不会存在风险的,而高校自身也表现出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现象,认为不必承担因经营不善而引发的系列风险。因此,大多数高校对银行贷款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相当薄弱,没有建立科学的贷款机制。

二、我国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

(一)高等学校接收到各级政府财政的拨款增幅有限。近年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拨款虽然几乎年年增加,但增幅有限。财政拨款的增加速度跟不上高校规模的扩张速度。

(二)高校的学费有着严格的规定。高校学费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甚至在一些院校学生已经成为支撑整个高校正常运作的主要力量,但是国家政策对于学费的收取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也就是高校学生的标准不得超过培养学生费用的25%,因此对于以学费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高校而言,学费的设定标准使得其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除了学费收入外,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等收入都比较有限,而且也都需遵循专款专用原则,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只有非常少数的结余,这些资金在数额巨大的银行贷款面前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因此现阶段高校规避负债办学的风险很难通过增加学费等收入来实现。

(三)高校内部缺乏财务风险意识。由于长期以来都是政府预算拨款给高校,所以高校在财务管理上缺乏风险意识,尤其是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他们的财务支出依靠财政拨付,因此很难有市场风险意识。另外当前虽然高校进行了体制改革,但是高校的事业单位属性并没有改变,其仍然是采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就会造成高校不关心财务问题,尤其是资金风险意识,因为任何风险的后果都由财政兜底,因此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浪费、超额支出的现象,最终导致正常的还贷计划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高校贷款融资成本的高低、偿还期限的长短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利率的变化。目前高校的运营方式更多是以贷款的方式进行,比如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依靠向银行贷款获得,虽然许多贷款都具有政府贴息,但是由于高校的基建项目比较多,而且基建周期比较长,因此受到财政汇率政策等方面的影响,银行的利率是不断变化的,正是不断变化的利率使得高校的贷款融资成本具有不确定性,最终影响高校资金的安全管理。例如,近几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央行不断提高贷款利率,直接增加了高校贷款的资金成本,进而增加其贷款风险。

三、防范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高校贷款的监管。虽然政府和高校贷款之间并不存在责任关系,但是教育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理应代替政府行使其监督和审核职能,从高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入手监督高校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防止盲目贷款。

(二)提高银行发放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银行作为高校贷款的发放者,其对于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因此,防范高校贷款风险,一是应从银行自身出发加强责任意识,严格把关高校贷款的项目,从源头上防止高校盲目扩大贷款规模;二是银行可利用其专业知识协助高校建立合理的贷款机制,规划好还款时间,确保高校资金的正常运转。

(三)高校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为了有效地防范高校的贷款风险,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使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之下完成,做到“一审、二帮、三促进”。对风险较大的项目的决策,必须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严格审查、评估和论证后才能实施,尽可能地避免因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风险。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质,其资金来源渠道往往相对狭窄,因此,除了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融资之外,高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比如,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经费投入,包括财政补贴、学科专业建设经费及科研经费等。此外,可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积极地向社会提供教育、科研、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还可通过与相关公司合作,创办教学企业,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和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增加高校收入。

作者:刘锦铭 魏敏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五篇: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管理分析

一、小额贷款的基本概念论述与特征分析

1、小额贷款的基本概念论述

小额贷款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其在当时的情况下诞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相应的帮助,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孟加拉国当时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与正规的贷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的资金供给模式,在随后的应用中,这种新型的资金供给模式在孟加拉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小额贷款的概念正式的诞生,也因此而被世人所知并普遍的流传开来。事实上,这种新型的资金供给模式主要针对的就是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在对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之后,综合了他们以往的信贷记录,从而制定出与绝大多数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贷款原则,从效用来说确实能够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层面上做出贡献,并且迄今为止也在世界各地帮助了不少人口和企业实现了脱贫。

2、小额贷款的特征分析

对小额贷款的特征进行分析,则主要有两点。第一,小额贷款的放款对象主要是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在实际的贷款操作中,针对贷款对象最基本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条件,来判定是否应当发放贷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小额贷款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第二,小额贷款一般的贷款额度都较小。小额贷款对某一对象的单次贷款额度通常都是较小的,这一点从小额贷款的概念中就可以看出,而这一特点则是由小额贷款面向的对象决定的,小额贷款主要面向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相对而言,放款对象要改善生活或者恢复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数额都不算很大,因而小额贷款会在有效分析器经济情况的基础上向其提供相当额度的贷款,因此一般情况下,小额贷款的贷款额度都较小。

二、小额贷款公司当前面对的主要风险分析

1、国家政策风险分析

任何公司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离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同样如此。现阶段,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逐渐发展壮大,国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也逐步加大,在政策方面也有所放宽和优惠,但是相较于对其他金融机构实施的国家政策,对小额贷款提供的国家政策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力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并没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也就是的国家针对小额贷款公司所出台的任何政策都成为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而国家政策在这一方面态度的不明确性就给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政策上的风险。

2、操作风险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操作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的工作人员对具体的工作没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业务操作中表现出行为的不规范、不合理,小额贷款公司所招聘的业务工作人员大多数都缺乏在银行工作的经验,因而其风险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对于公司发展风险的管控能力也较低。除此以外,业务工作人员正式进入公司从那于业务流程之后,小额贷款公司也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基本上是以经验传授、互相帮助、彼此带动的方式来完成业务工作,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业务工作人员在没有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的条件下就开始工作,而没有接受过公司培训的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也没有形成意识上的约束,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向客户索取贿赂或者回扣的情况,给业务工作的安全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降低了小额公司放款的质量。

3、信用风险分析

从小额贷款公司的属性上来说,小额贷款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现阶段还只是停留在初级发展时期,并没有正式接入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端口中。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要对低收入阶层发放贷款时,小额贷款公司要在贷款发放前对贷款者的信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只是通过现场的调查或者是间接取证的方式对贷款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表面上的了解,但是那些在调查中没有涉及到的各种婚姻、家庭、身体健康状况或者工作情况等一旦出现意外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贷款者还贷能力的受损。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对申请贷款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调查时,基本上是根据其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发展前景基本分析来对其进行风险的预测,这种做法实际上具有强烈的主观随意性,其所隐含的信用风险也较大,中小型企业没有强的资金实力,可能会由于经营、管理等能力不够而出现贷款拖欠或者丧失还贷能力的情况。另外,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较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贷款过于集中,这一点主要是从其发放贷款的对象得出的认识,小额贷款公司放款的对象相对单一,大多数是集中在某一个行业,而且其发放贷款的额度和时间存在趋同的现象,与公司经营管理要有效的分散风险这一发展原则背道而驰。

4、内控风险分析

从市场参与这一角度上来看,小额度贷款公司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其建立发展的最根本目标还是赢利,为此大多数公司都将工作的重心放置在扩张业务层面上,而对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也就缺乏内控管理机制的建设。小额贷款公司如果没有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开展业务时就不能够根据制度的要求来进行业务行为的约束,尤其是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没有严格的贷前审查的环节参与,基本上是由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根据个人的认知和经验来决定,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内控层面的风险隐患,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性发展。

三、小额贷款公司存在各种风险的原因分析

1、社会法律环境不够健全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还处在初步发展时期,因而针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的行业属性界定也不够明确,因而也就无法像其他融资性的担保公司一样获得《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这一社会法律环境就直接将小额贷款公司置于矛盾发展的层面上。其次,小额贷款公司中正当的业务范围仅限于放款,而不能够向社会公众吸纳存款,这一点是与银行的不同之处,因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也不适用于《商业银行法》的条文要求。另外,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业务属于金融行为的范畴,又不同于其他的有效责任公司,因而《公司法》也不能够完全的适用于小额贷款公司。综上所述,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就被排除在了法律管理之外,使得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设定自己的合法行为,从而引发了各种法律应用的风险。

2、贷款对象信用低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向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放款,其中低收入阶层主要指的是农户或者个体户,而中小企业都会是因为出现了资金困难或者是在融资过程中受到限制等情况才申请贷款的,所以对于是否能够按时收回放款金额可以说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一个风险挑战,固然如果只出现极少数的不能够回收本金的交易业务并不会影响到小额贷款公司整体的发展,但是如果出现了较多的无法偿还本息的情况,就会动摇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根基,在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公司的破产,这一系列的风险就是由于贷款对象的信用较低所引发的。

3、人员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从其分类上看,小额贷款公司并不属于商业银行的范畴,但是若果从小额贷款从事业务的性质来分析,则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实质上就是银行的贷款业务,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在对借款人的信用条件进行审核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和银行发放贷款同样的风险问题。对公司的工作人员构成进行分析,小额贷款公司中的业务人员素质远不如经过严格的从业培训正式上岗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高,其专业方面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没有切实的业务处理经验,极容易在实际操作时发生各种问题,而且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中也没有专门设立风险管理的职位,即使设立了相关职位,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所谓的风险控制还是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4、融资的渠道较少,放宽资金有限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由本金、捐赠资金和两个以内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因而一旦资金发放完毕,小额贷款公司就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窘况。尽管小额贷款公司能够向两家以内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并且其融资的数额要限制在资本净额的二分之一以下,但是因为小额贷款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和面对的客户群体都与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当地的金融机构大致相同,这就造成了在行业竞争的影响下,当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不会轻易的提供贷款融资的,另外小额贷款公司要想从各类国有银行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中进行融资,其实现的可能性较低,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小额贷款公司在放款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倘若小额贷款公司要获得更多的资金,以一般化的工商企业的身份申请贷款则融资的成本较为高昂,要想将这部分资金在投入到贷款发放中去所获得的盈余就十分有限了。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管理举措分析

1、全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既然在小额贷款公司的整个工作流程中,信用风险一直存在,那么就要采取有效举措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管可控的限度内,在各个业务流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查时,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全方位的掌握客户的真实信用情况,将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的调查信息进行科学比对,准确核查,保证不会出现造假或者是隐瞒的情况。如果贷款对象是低收入阶层,那么就可以通过向邻居、同事或者其所属的公司进行真实情况信息的采集,在对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时,应当从实地、供应商和客户等多个环节进行调查,在发放了贷款之后,不能就将完成的交易业务置之不理,还需要定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综合考察现阶段的贷款客户的还贷情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从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

2、重视公司内部人员的管理

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重点就要提高对业务工作人员的招聘要求、加强对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从而推动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小额贷款公司在培训活动安排中,因当将熟悉业务流程作为工作人员学习的重点,在金融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和风险防控等众多层面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切实利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推动公司的业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另外还要向工作人员灌输相关的道德素养内容,要求工作人员形成严谨自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考察工作人员的意志力,要求其坚决抵制不良诱惑,杜绝可能危害到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行为的发生。

3、构建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

要增强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构建完善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措施,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业务决策体系和经营管理制度等,对于实现经营管理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业务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公司内部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失误行为如信用审核失误、文书填写无效或者违反规定进行操作等都可能引发各种风险问题。因而要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发生,就要重点从以下点着手。第一,要充分发挥管理阶层的管理监督职能。第二,实施信贷岗位或者异地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使各个环节和岗位彼此监督。第三,对审核的经办人进行严格的指责审核。第四,对信贷档案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保证全面获取信息。

4、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

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性,都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承受着风险,为此小额贷款公司就要时刻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家政策层面的倾向加以关注,在形势变化的最短时间内,果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主动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当国家放宽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要求,并通过相关的政策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时,小额贷款公司就要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还要注意,在开展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要采用分散风险的方法,降低贷款的集中度,将贷款分散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中,有效减少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时可能对公司贷款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干扰,如何有效的应对各种风险,将风险对公司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限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梳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是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科学的管理下,小额贷款公司必将实现长远的发展。

作者:寿震坤 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