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危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6:20:40

贷款危机

贷款危机范文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已造成20多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欧美日澳等多个发达国家多家对冲基金宣布破产、停止赎回或遭受巨大损失,就连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遭受重创。随着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和失去抵押品赎回权的比例屡创新高,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目前显现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演变成了一场祸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究竟什么是次级按揭抵押贷款?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波及面为什么如此之广?此次危机给我们带来哪些教训和启示?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概念及次贷危机概述

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不符合“优等”贷款条件的住宅抵押贷款,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评估依据通常是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打分、债务和收入比(debtservicetoincome,DTI)以及抵押贷款和价值比(loantovalue,LTV)。信用打分较低、DTI大于55%以及LTV超过85%的借款人都可能被视为“次级”。所谓“Alt-A”贷款处于优等和次级贷款之间的“灰色”区域。这主要指借款人满足所有优等贷款的信用评分、DTI和LTV的要求,但是未能提供完整的收入证明文件。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起步较早,2001-2005年,受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高度繁荣,美国人的购房热情急升,次级按揭贷款的需求快速增加,同时低的利率政策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提高了次级贷款的供给,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到2006年,在美国全部抵押贷款构成中“非优级”的比重高达46%,其中次级为21%,次优级为25%。

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公司接受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后,为了提高资金周转率,与投资银行一起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后出售给投资银行以转移风险;投资银行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还贷的情况下,回购抵押贷款。投资银行再将抵押贷款进一步打包成担保债务凭证(CDO)出售给保险基金、养老基金或者对冲基金等投资者。银行还会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即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来进一步分散自己的风险。

从上述的利益链条可以看出,只要美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繁荣,房价不断上升,借款人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下按期交纳房贷,房产增值的收益就会分配到链条上的各个主体。但当美国房地产市场走向萧条且利率提高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而据美国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估算,大约有近90%的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的形式,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2006年第2季度以后,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持续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再融资,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借款人违约意味着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上发生了断裂,风险沿着利益链条开始蔓延。首先,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公司不可能把手中的抵押贷款完全证券化。由于借款人的不能偿付,使得次级贷款出现呆账、坏账,放贷公司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其次,违约率的上升使得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相关的MBS与CDO的信用评级。抵押债权的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一方面造成投资银行自身购买的CDO资产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在CDO价值缩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求对冲基金增加保证金或者提前偿还贷款。与此同时,一旦对冲基金出现严重亏损,投资人要求赎回的压力也会剧增。在多重压力下,对冲基金只能通过出售持有的其他优质资产来增加流动资金,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对冲基金的收益率,从而促使出资人要求赎回和贷款者要求提前偿还;再加上市场的“羊群效应”,加大了对自身其他资产的抛售压力,引起对冲基金账面上的资产价值进一步缩水。很多基金公司因此宣布破产解散,停止赎回或严重亏损。

综上所述,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的大肆信贷扩张,当利率升高且房价开始下跌之后,借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导致违约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次贷危机开始显现。资产证券化则进一步将危机由抵押贷款市场传递到证券市场,使得危机迅速蔓延并传递。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导致次级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使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依次转移到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这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但是,利率上调和房价的下跌只是次代危机的导火索,那么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从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从金融工具的角度来看,次贷危机按照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涉及的金融工具主要有次级按揭贷款、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其中次级按揭贷款是是原生工具,MBS和CDO是在次级按揭贷款基础上经过结构化处理设计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共有的固有缺陷是只有在低利率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能够得到长期保持的情况下,它们的未来现金流才能得到可靠保证。另外,结构化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信息过滤作用,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深化,最终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隔离越来越远,最终的投资者所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对应关系日益模糊,这就使得最终的证券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证券进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风险的不断累积,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利益链条上各主体收益激励结构的扭曲导致信用标准松动,风险监控不到位。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采取“贷款-融资”的运行模式,关联方超出了单纯的借款者和贷款者双方,还包括投资银行、评级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除了最终投资者直接与次贷本息偿付进程相关,其他方(如贷款人、评级机构和部分投资银行)的运作模式都只是建立在收取服务费用的基础上的,因此除评级机构外,他们在CDO中的承担后续义务比较松散,跟踪研究风险的动力不足,相互期待其他机构跟踪风险,自己坐享“搭便车”的好处,最终造成各方对风险监控的放弃。而信用评级公司受雇于发行者,十分可能会做出违反公众利益的事情,他们很乐于给大客户的债券评出投资级的评级,评完后,却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实时跟踪和调整。即使信用评级公司的独立性可以保证,由于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这些信用评级公司的专业胜任能力也可能存在不足。这两点可以解释为什么信用评级公司在次贷危机中反映迟缓。至于最终投资者,由于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稳健型投资者购买的是信用评级较高的高级证券,它们认为即使出现问题,首先遭受损失的也是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的风险对冲功能似乎可以完全消化可能的损失。至于对冲基金,由于本身就是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它们关注的只是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而这种判断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的缺失或不透明造成恐慌,对危机起了放大作用。结构性CDO缺乏活跃连续的二级市场,其各个系列的投资者往往都投资持有至投资期满,很少交易或换手,因此CDO价值难以从市场上直接得到,价值往往由评级构依据特定的模型计算确定。在最近的次贷发生拖欠或违约中,甚至在相应的MBS信用降级后,评级机构还需要数周才能调整CDO评级和确定各系列的价值。在市场敏感时期,投资者在评级机构对CDO降级之前就可能开始怀疑这些资产价值,但由于评级机构滞后,这些怀疑常带有冲动性质。市场不透明造成的恐慌,对风险起了放大作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按照上面对次贷原因的分析,此次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也可以从金融工具、金融机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进行总结。

从金融工具的角度来看,从此次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发挥其在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首先,要严格控制可以证券化的资产的范围,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只有那些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才能允许证券化。其次,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资产信用增级的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理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激励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链条。同时,还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促进信用评级机构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提高信用评级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金融产品要具有市场透明性,其价值最后标准来源于市场交易。本次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市场流动性在保证金融产品的连续安全运行和避免市场恐慌中的重要性。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交易处于极低的水平,数据表明,2006全年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只有6次,占发行量的2%,专项资产管理平均每月交易不过20笔,全年交易量大概只有发行量的1/3,如此小的交易规模,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价值信息,这个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中的盲点,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整个金融市场运行的风险,因此应该引起重视。

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发现其中可资借鉴的内容,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保证我国的金融及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杜厚文初春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原因及其影响研究》李进张凯《世界经济》

[3]次按危机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借鉴》张明海《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6卷第1期2008年1月

贷款危机范文篇2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已造成20多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欧美日澳等多个发达国家多家对冲基金宣布破产、停止赎回或遭受巨大损失,就连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遭受重创。随着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和失去抵押品赎回权的比例屡创新高,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目前显现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演变成了一场祸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究竟什么是次级按揭抵押贷款?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波及面为什么如此之广?此次危机给我们带来哪些教训和启示?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概念及次贷危机概述

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不符合“优等”贷款条件的住宅抵押贷款,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评估依据通常是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打分、债务和收入比(debtservicetoincome,DTI)以及抵押贷款和价值比(loantovalue,LTV)。信用打分较低、DTI大于55%以及LTV超过85%的借款人都可能被视为“次级”。所谓“Alt-A”贷款处于优等和次级贷款之间的“灰色”区域。这主要指借款人满足所有优等贷款的信用评分、DTI和LTV的要求,但是未能提供完整的收入证明文件。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起步较早,2001-2005年,受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高度繁荣,美国人的购房热情急升,次级按揭贷款的需求快速增加,同时低的利率政策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提高了次级贷款的供给,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到2006年,在美国全部抵押贷款构成中“非优级”的比重高达46%,其中次级为21%,次优级为25%。

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公司接受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后,为了提高资金周转率,与投资银行一起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后出售给投资银行以转移风险;投资银行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还贷的情况下,回购抵押贷款。投资银行再将抵押贷款进一步打包成担保债务凭证(CDO)出售给保险基金、养老基金或者对冲基金等投资者。银行还会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即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来进一步分散自己的风险。

从上述的利益链条可以看出,只要美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繁荣,房价不断上升,借款人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下按期交纳房贷,房产增值的收益就会分配到链条上的各个主体。但当美国房地产市场走向萧条且利率提高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而据美国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估算,大约有近90%的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的形式,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2006年第2季度以后,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持续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再融资,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借款人违约意味着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上发生了断裂,风险沿着利益链条开始蔓延。首先,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公司不可能把手中的抵押贷款完全证券化。由于借款人的不能偿付,使得次级贷款出现呆账、坏账,放贷公司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其次,违约率的上升使得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风险增加,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相关的MBS与CDO的信用评级。抵押债权的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一方面造成投资银行自身购买的CDO资产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在CDO价值缩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求对冲基金增加保证金或者提前偿还贷款。与此同时,一旦对冲基金出现严重亏损,投资人要求赎回的压力也会剧增。在多重压力下,对冲基金只能通过出售持有的其他优质资产来增加流动资金,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对冲基金的收益率,从而促使出资人要求赎回和贷款者要求提前偿还;再加上市场的“羊群效应”,加大了对自身其他资产的抛售压力,引起对冲基金账面上的资产价值进一步缩水。很多基金公司因此宣布破产解散,停止赎回或严重亏损。

综上所述,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的大肆信贷扩张,当利率升高且房价开始下跌之后,借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导致违约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次贷危机开始显现。资产证券化则进一步将危机由抵押贷款市场传递到证券市场,使得危机迅速蔓延并传递。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导致次级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使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依次转移到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这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但是,利率上调和房价的下跌只是次代危机的导火索,那么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从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从金融工具的角度来看,次贷危机按照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涉及的金融工具主要有次级按揭贷款、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其中次级按揭贷款是是原生工具,MBS和CDO是在次级按揭贷款基础上经过结构化处理设计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共有的固有缺陷是只有在低利率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能够得到长期保持的情况下,它们的未来现金流才能得到可靠保证。另外,结构化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信息过滤作用,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深化,最终的投资者及其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隔离越来越远,最终的投资者所投资的证券与基础资产的对应关系日益模糊,这就使得最终的证券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证券进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风险的不断累积,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利益链条上各主体收益激励结构的扭曲导致信用标准松动,风险监控不到位。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采取“贷款-融资”的运行模式,关联方超出了单纯的借款者和贷款者双方,还包括投资银行、评级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除了最终投资者直接与次贷本息偿付进程相关,其他方(如贷款人、评级机构和部分投资银行)的运作模式都只是建立在收取服务费用的基础上的,因此除评级机构外,他们在CDO中的承担后续义务比较松散,跟踪研究风险的动力不足,相互期待其他机构跟踪风险,自己坐享“搭便车”的好处,最终造成各方对风险监控的放弃。而信用评级公司受雇于发行者,十分可能会做出违反公众利益的事情,他们很乐于给大客户的债券评出投资级的评级,评完后,却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实时跟踪和调整。即使信用评级公司的独立性可以保证,由于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这些信用评级公司的专业胜任能力也可能存在不足。这两点可以解释为什么信用评级公司在次贷危机中反映迟缓。至于最终投资者,由于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稳健型投资者购买的是信用评级较高的高级证券,它们认为即使出现问题,首先遭受损失的也是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的风险对冲功能似乎可以完全消化可能的损失。至于对冲基金,由于本身就是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它们关注的只是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而这种判断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的缺失或不透明造成恐慌,对危机起了放大作用。结构性CDO缺乏活跃连续的二级市场,其各个系列的投资者往往都投资持有至投资期满,很少交易或换手,因此CDO价值难以从市场上直接得到,价值往往由评级构依据特定的模型计算确定。在最近的次贷发生拖欠或违约中,甚至在相应的MBS信用降级后,评级机构还需要数周才能调整CDO评级和确定各系列的价值。在市场敏感时期,投资者在评级机构对CDO降级之前就可能开始怀疑这些资产价值,但由于评级机构滞后,这些怀疑常带有冲动性质。市场不透明造成的恐慌,对风险起了放大作用。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按照上面对次贷原因的分析,此次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也可以从金融工具、金融机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进行总结。

从金融工具的角度来看,从此次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发挥其在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首先,要严格控制可以证券化的资产的范围,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只有那些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才能允许证券化。其次,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进行资产信用增级的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理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激励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链条。同时,还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促进信用评级机构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提高信用评级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金融产品要具有市场透明性,其价值最后标准来源于市场交易。本次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市场流动性在保证金融产品的连续安全运行和避免市场恐慌中的重要性。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交易处于极低的水平,数据表明,2006全年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只有6次,占发行量的2%,专项资产管理平均每月交易不过20笔,全年交易量大概只有发行量的1/3,如此小的交易规模,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价值信息,这个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中的盲点,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整个金融市场运行的风险,因此应该引起重视。

次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发现其中可资借鉴的内容,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保证我国的金融及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杜厚文初春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原因及其影响研究》李进张凯《世界经济》

[3]次按危机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借鉴》张明海《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6卷第1期2008年1月

贷款危机范文篇3

一、政府层面

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既扮演着高等学校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又是调整、指导各方行动的宏观调控者,因而政府在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和解决高校经费投入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充分运用财税手段,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1.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转移力度,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

由于教育投入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陕西省属高校为例,2007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83%和49.7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数量和高校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慢、高校数量较多和在校生规模较大的陕西这个“教育大省”来讲,尽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省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排名与其教育大省的身份反差极为明显。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加强教育投入,短期内仍不能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对于陕西、四川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规模大的“经济穷省、教育大省”,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考虑地方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财力以及当地生均培养成本,按照各地标准高等教育支出和各地财力客观承受的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来进行高等教育经费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缩小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逐步使“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

2.地方财政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

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转移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要尽快通过立法方式,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标准,不断提高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改进现有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资源约束型分配方式,设立专门机构,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校财政预算分配模型、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和高校财务危机监控机制,建立一种“高校按需办学、政府按产办学”的需求约束拨款制度,并逐步设立和实行教育基金制,使政府的高等学校拨款、科研项目合同拨款和学生资助拨款逐步向基金制过渡,形成我国的高校竞争机制。

(二)不断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融资支持体系,完善教育投入的政策法规

1.优化高校融资环境

基于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政府应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来取代目前的商业性金融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减轻高等学校的还款压力和债务负担,并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融资体系。由此,笔者设想将现有高校贷款统一由政策性银行接管,在接管后既对高校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或零利率,也可实行挂账停息、减免本息等多种方式,待中央或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特别是基本建设资金)不断提高后,逐步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2.完善高校融资的政策法规

应尽快完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税收减免政策和教育捐赠、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高校贷款、教育捐赠等活动有法可依,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运用税收手段,鼓励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向高等教育事业捐赠或投资,建立教育捐赠免税制度和高等教育事业投资退税制度,进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筹资的多元化。同时,也可以在高校招生实行一定特殊政策,以便解决高校筹资困难和目前高校的贷款问题。

3.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不断进行高等教育体制上的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以解决新阶段带来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打破现有的公立高校占绝对主导的格局,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考虑对部分公立高等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其自身的融资能力和活力,优化其资产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面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具有对高等教育发展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和责任。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解决高校贷款和高校融资方面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事业规划,以便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规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管理来看,中外有关专家经过大量测算和对比研究得出的关系系数为1:0.68。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是影响社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因素。在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变化,也要考虑地方社会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吸取以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种种问题的教训,以便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建立高校财政资金运作的监督机制

1.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成本核算体系,以便客观、合理地确定高校培养成本,克服现有成本核算之不足。2.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便高校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获得透明的财务信息,降低高校向外部筹资的成本。3.完善高校财务危机的监控体系,以便尽早发现高校财务运作中存在的风险。2004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可以为高校财务危机监控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范本。4.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合理评估高校经营业绩。目前已有较多文献对高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5.实行定期财务资金审计,在目前国家审计机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审计等)进行财务审计,以便提高高校资金运作效率,杜绝资金浪费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树立服务意识,为高校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在信息占有上具有独特优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为不同高校之间资金调剂、银校合作、企校合作提供融资服务,这对于加强高校资金融通、化解高校银行贷款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学校层面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充分认识到银行贷款只是其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而且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筹资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借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要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对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1.高校在运用债务资本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承担贷款风险责任,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2.必须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应合理确定贷款规模、贷款期限,加强同银行的合作。3.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摒弃盲目跟风的意识,用好贷款,实现高校发展,防止追求奢华、盲目超前的消费行为。

(二)实施贷款资金全过程管理

首先,贷款前要确定适度贷款规模,防范贷款规模风险。高校利用信贷资金关键要适度,而“适度”要建立在合理贷款规模的基础之上。这是控制高校的举债规模和风险防范的关键。要量体裁衣、适度贷款。不能盲目贷款,不能超过自身能力贷款,必须保证员工开支、教学投入、科研投入等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转。其次,要加强贷款的项目管理,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高校的贷款具有较强的有偿性,借债就必须偿还,否则是要付出很大成本或损失的。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应事先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保证项目的合法性、规范性;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高校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应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

贷款危机范文篇4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我国新型的金融机构,不吸收公众存款,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以自有资本金向“三农”及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贷款利率控制在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至4倍之间,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在国家规定的一系列的监管措施的前提下,结合我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运作。目前我省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临主观违约风险和农业系统性风险,其中第二类风险情况较为严重。

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规律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业务要先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要求,所以它的贷款业务主要是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资金大多是投入到种植业、养殖业和土蓄产品生产等农村经济中。与非农产业不同,农业生产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从投入生产到获得产出都有一定的时闻周期。除此之外,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风险,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容易受到自件的影响和制约,从播种、养殖到收获,整个过程处于一度的风险之中。因此,当贷款获得者无法取得预期的收入小额贷款公司就面临贷款的信用风险。

2.我国的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信用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对信用风险的防范还未制定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的具体实施细则,并采取有效监管。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已经开始开办业务,但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目前我省农村借款人信用评估难、信用跟踪难、信用约束难,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引发信用风险。

3.农户投资获利能力不高,信用意识淡泊。农户作为—个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渠道也不够畅通,不能选择较好的投资方向,这无疑会影响他们贷款投资的获利能力,在客观上造成了还款能力不足的可能性,这些问题也将转化为一定的信用风险。而且农户的信用意识比较淡泊。有些农户认为没按时还款,自身也没什么损害,所以产生了逆向选择,越是还不上贷款的越要借款。

4.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经营管理上的不足。现在投资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多元化,甚至没有金融机构作为股东而完全由个人和一般企业法人投资成立。因此,工作人员一般还是这些机构的原班人马,经营管理水平也有限,导致贷前调查、贷后跟踪管理等工作还不很到位,容易诱发风险。

三、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部门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规范其日常运作。目前我省存在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挂小额贷款公司之名,行放高利贷之实,并且日常运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因此需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根据我省2008年试行的《小额贷款公司试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县(市、区)政府是辖内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县级主管部门(金融办或其他指定部门)。县级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组织工商、公安、人行、银监等职能部门,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监控和风险预警,严密防范和依法查处小额贷款公司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贷等金融违法行为。

2.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本身的合规经营。第一,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第二,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授信工作机制,合理确定不同借款人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以内,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放贷的方式发放贷款。第三,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贷款管理。第四,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准确划分资产质量,充分计提呆账准备,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及时冲销坏账,真实反映经营成果。第五,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贷款危机范文篇5

1.1次级抵押贷款的内涵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即“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但由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很多借贷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

1.2危机爆发的过程

2007年2月末,统计数据显示,次级债贷款违约率正在上升,住宅贷款机构股票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巨头相继对美国次级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大幅增加坏账准备,引起市场不安。

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夏季,大型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对冲基金因大量投资基于次级债的CDO,出现重大损失而陷于破产。

7月中旬,三大评级公司对一千多个住宅贷款MBS调低评级。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市场。欧元区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短期市场利率急剧上升。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Rock)出现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

至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为防止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欧、美中央银行积极进行了干预。

10月下旬,欧美大金融机构陆续公布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巨额财务损失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再次出现恐慌。各中央银行不得不再次联手干预救市。

进入2008年,美国大金融机构公布新的季报,损失又一次超过预期。次级债引发信用紧缩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美国年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第四季度已经降到0.6%。此外,2008年初的失业率、零售商品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恶化;IMF在2008年2月初将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

2危机爆发的原因

2.1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是形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客观原因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最优贷款市场(PrimeMa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三个层次。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较低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凭借抵押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并不依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障市场存续。正是如此,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房价不断攀升,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全美抵押贷款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次级抵押贷款就达1.5万亿美元左右,已经具备了形成危机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2.2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是促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人为原因

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标志着此前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另一方面,自2006年2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抵押品价值下降,还款压力大幅度上升,次级贷款的购房投资者,倾向放弃房产,止损出局。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价冲垮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

2.3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乐观,使得贷款机构进行恶性竞争,盲目降低贷款条件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冲高,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一些次级贷款公司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s使得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一些放贷公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

2.4评级机构反应滞后影响市场信心及市场的过度反应

按揭贷款拖欠率从2006年开始上升,银行界提示过、预警过,但直到2007年,评级公司才大幅降低了评级,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和抛售。

市场的过度反应和普遍的恐慌情绪,使得这次危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却远远超过的它本身的能量。当市场出现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借款人增多,导致房地产市场空置现象加剧,市场恐慌情绪加剧,使得贷款机构低价脱手,从而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借款人信用问题进一步加剧,以致更多的抵押品无法赎回。

3信用衍生品——CDO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的角色

次贷危机的发生反映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的重要变化,在这次危机中,CDO这种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不可小视。

3.1CDO的概念

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它是市场为了弥补ABS(房产贷款支持证券)的不足,而创造出来的信用产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自身结构为自己提供“信用增级”,即通常会有一个次级系列(SubordinatedTranche)或一个股本系列(EquityTrancheorIncomeNotes),由这些系列来充当缓冲。当CDO资产出现信用问题时,首先损失的是股本系列和次级系列(股本系列多由发行人自己持有)。

同时,CDO的资产组合十分分散,包括ABS、MBS等结构性产品、垃圾债券、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等高风险固定收益资产的分散组合,这就保证了在不出现违约时,CDO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3.2CDO产品的特点

3.2.1CDO的“信用分级”技术实际上将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再分配。这种结构将大量的信用风险集中给予了次级系列和股本系列。如果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流动性,使得大量资金投资了次级类型,当CDO资产池中较大比例的资产发生违约时,投资次级系列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这对金融市场无疑是很大的冲击。而且由于CDO2产品的存在,使得一份标的资产衍生出的衍生证券有许多份。当标的资产发生信用风险时,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几倍于基本债券数量的衍生债券同时受到损失。

3.2.2CDO产品几乎没有流动性。CDO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他们被设计专门满足某个机构的需求。CDO大多只被设计给“买入持有”型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而这些机构正是看准了这种产品的高收益与高信用评级的特征。低的流动性意味着,一旦这些机构在CDO火爆的时候持有了过多的CDO,以后的转让将十分困难。而市场参与者的同质性又使CDO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

3.3CDO在这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3.3.1放大器、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

它将实体经济的危机放大到信用衍生品市场、推广到全球金融市场,并加速了危机的蔓延:实体经济的危机被信用衍生品放大和加速,首先传导为CDO的贬值和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动荡,投资这类衍生证券的对冲基金开始大幅缩水。然后,发行衍生品和管理衍生品的公司股价开始下跌,这又引发投资者对金融类公司的普遍忧虑,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的动荡有可能再反过来恶化实体经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实体经济衰退。

3.3.2风险的隔离与转嫁的作用

它将银行体系的风险转嫁给了其他的投资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放大器同时也是一个警报器、减震器,它使得积累在金融系统中的信用风险能够及时被社会所认知并释放,以避免风险的继续聚集和放大。

4危机的启示

虽然,此次危机暴露出信用衍生品的一系列问题,但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却将信用风险进行了跨国界的分散,使美国独立支撑的金融困境演变成具有扩散及传染效应的系统性难题。为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是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中心建设的需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是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币债券市场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的重要保障,亦有助于我国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的一极。其次,是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化及使用分层技术,可以使原本单一的信用资产构造出各种不同风险水平的产品及组合,从而满足银行间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避险需要。再次,是跨市场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贷款和债券的信用风险衍生化,可以将原本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演化为其他金融市场风险,从而在不同的市场间分散了风险。第四是跨币种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衍生产品技术可以将人民币市场的信用风险演化成美元、欧元等其他币种市场的风险。

但是,信用衍生品产品是衍生品工具中较为复杂的品种,无论在设计上、操作上以及风险管理上均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建设信用衍生品时,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市场设施作为保障:

首先,要推动原生产品和基础产品的深度发展,特别是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基础产品(如贷款和债券)。其次,要注意存量信贷资产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安排,使商业银行从过去单纯发放贷款向贷款可交易机制安排上转变。由监管机构统一协调制定标准化的贷款合同,并要求引入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以保证贷款资产的二级可转让性。再次,文本及基本制度框架要进一步规范,以便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创造条件。此外,要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以便为衍生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推动OTC平台的建设,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统筹市场参与者,以便使产品的供求形成差异化、层次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演变三大深化阶段.金融界,2008-2-22.

[2]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原因分析及启示.金融界,2007-10-8.

[3]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问题现状之大观园.中国金融网,2008-1-27.

[4]21世纪经济报道——梅新育:市场反应放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5]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中国证券报.

[6]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漩涡中心的信用衍生品.中投证券,2007-8-30.

[7]美国次级按揭危机成因分析.金融会计,2007,(11).

[8]次贷危机火了衍生品市场.中金在线,2007-11-23.

[9]次贷危机催生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金融界,2007-10-24.

贷款危机范文篇6

1.1次级抵押贷款的内涵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即“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但由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很多借贷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

1.2危机爆发的过程

2007年2月末,统计数据显示,次级债贷款违约率正在上升,住宅贷款机构股票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巨头相继对美国次级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大幅增加坏账准备,引起市场不安。

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夏季,大型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对冲基金因大量投资基于次级债的CDO,出现重大损失而陷于破产。

7月中旬,三大评级公司对一千多个住宅贷款MBS调低评级。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市场。欧元区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短期市场利率急剧上升。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Rock)出现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

至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为防止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欧、美中央银行积极进行了干预。

10月下旬,欧美大金融机构陆续公布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巨额财务损失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再次出现恐慌。各中央银行不得不再次联手干预救市。

进入2008年,美国大金融机构公布新的季报,损失又一次超过预期。次级债引发信用紧缩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美国年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第四季度已经降到0.6%。此外,2008年初的失业率、零售商品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恶化;IMF在2008年2月初将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

2危机爆发的原因

2.1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是形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客观原因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最优贷款市场(PrimeMa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Market)三个层次。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较低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凭借抵押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并不依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障市场存续。正是如此,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房价不断攀升,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全美抵押贷款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次级抵押贷款就达1.5万亿美元左右,已经具备了形成危机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2.2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是促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人为原因

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标志着此前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另一方面,自2006年2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抵押品价值下降,还款压力大幅度上升,次级贷款的购房投资者,倾向放弃房产,止损出局。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价冲垮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

2.3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乐观,使得贷款机构进行恶性竞争,盲目降低贷款条件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冲高,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一些次级贷款公司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s使得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一些放贷公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

2.4评级机构反应滞后影响市场信心及市场的过度反应

按揭贷款拖欠率从2006年开始上升,银行界提示过、预警过,但直到2007年,评级公司才大幅降低了评级,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和抛售。

市场的过度反应和普遍的恐慌情绪,使得这次危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却远远超过的它本身的能量。当市场出现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借款人增多,导致房地产市场空置现象加剧,市场恐慌情绪加剧,使得贷款机构低价脱手,从而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借款人信用问题进一步加剧,以致更多的抵押品无法赎回。

3信用衍生品——CDO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的角色

次贷危机的发生反映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的重要变化,在这次危机中,CDO这种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不可小视。

3.1CDO的概念

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它是市场为了弥补ABS(房产贷款支持证券)的不足,而创造出来的信用产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自身结构为自己提供“信用增级”,即通常会有一个次级系列(SubordinatedTranche)或一个股本系列(EquityTrancheorIncomeNotes),由这些系列来充当缓冲。当CDO资产出现信用问题时,首先损失的是股本系列和次级系列(股本系列多由发行人自己持有)。

同时,CDO的资产组合十分分散,包括ABS、MBS等结构性产品、垃圾债券、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等高风险固定收益资产的分散组合,这就保证了在不出现违约时,CDO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3.2CDO产品的特点

3.2.1CDO的“信用分级”技术实际上将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再分配。这种结构将大量的信用风险集中给予了次级系列和股本系列。如果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流动性,使得大量资金投资了次级类型,当CDO资产池中较大比例的资产发生违约时,投资次级系列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这对金融市场无疑是很大的冲击。而且由于CDO2产品的存在,使得一份标的资产衍生出的衍生证券有许多份。当标的资产发生信用风险时,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几倍于基本债券数量的衍生债券同时受到损失。

3.2.2CDO产品几乎没有流动性。CDO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他们被设计专门满足某个机构的需求。CDO大多只被设计给“买入持有”型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而这些机构正是看准了这种产品的高收益与高信用评级的特征。低的流动性意味着,一旦这些机构在CDO火爆的时候持有了过多的CDO,以后的转让将十分困难。而市场参与者的同质性又使CDO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

3.3CDO在这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3.3.1放大器、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

它将实体经济的危机放大到信用衍生品市场、推广到全球金融市场,并加速了危机的蔓延:实体经济的危机被信用衍生品放大和加速,首先传导为CDO的贬值和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动荡,投资这类衍生证券的对冲基金开始大幅缩水。然后,发行衍生品和管理衍生品的公司股价开始下跌,这又引发投资者对金融类公司的普遍忧虑,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的动荡有可能再反过来恶化实体经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实体经济衰退。

3.3.2风险的隔离与转嫁的作用

它将银行体系的风险转嫁给了其他的投资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放大器同时也是一个警报器、减震器,它使得积累在金融系统中的信用风险能够及时被社会所认知并释放,以避免风险的继续聚集和放大。

4危机的启示

虽然,此次危机暴露出信用衍生品的一系列问题,但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却将信用风险进行了跨国界的分散,使美国独立支撑的金融困境演变成具有扩散及传染效应的系统性难题。为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是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中心建设的需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是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币债券市场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的重要保障,亦有助于我国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的一极。其次,是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化及使用分层技术,可以使原本单一的信用资产构造出各种不同风险水平的产品及组合,从而满足银行间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避险需要。再次,是跨市场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贷款和债券的信用风险衍生化,可以将原本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演化为其他金融市场风险,从而在不同的市场间分散了风险。第四是跨币种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衍生产品技术可以将人民币市场的信用风险演化成美元、欧元等其他币种市场的风险。

但是,信用衍生品产品是衍生品工具中较为复杂的品种,无论在设计上、操作上以及风险管理上均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建设信用衍生品时,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市场设施作为保障:

首先,要推动原生产品和基础产品的深度发展,特别是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基础产品(如贷款和债券)。其次,要注意存量信贷资产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安排,使商业银行从过去单纯发放贷款向贷款可交易机制安排上转变。由监管机构统一协调制定标准化的贷款合同,并要求引入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以保证贷款资产的二级可转让性。再次,文本及基本制度框架要进一步规范,以便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创造条件。此外,要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以便为衍生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推动OTC平台的建设,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统筹市场参与者,以便使产品的供求形成差异化、层次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演变三大深化阶段.金融界,2008-2-22.

[2]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原因分析及启示.金融界,2007-10-8.

[3]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问题现状之大观园.中国金融网,2008-1-27.

[4]21世纪经济报道——梅新育:市场反应放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5]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中国证券报.

[6]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漩涡中心的信用衍生品.中投证券,2007-8-30.

[7]美国次级按揭危机成因分析.金融会计,2007,(11).

[8]次贷危机火了衍生品市场.中金在线,2007-11-23.

[9]次贷危机催生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金融界,2007-10-24.

贷款危机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贷款危机;化解;对策

银行贷款是高校筹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银行贷款,适度负债运营对于快速发展中的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高校贷款急剧增加,高校银行贷款已经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2007年3月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在网络上公开以来,高校贷款危机问题就成为社会大众、政府、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相关文献和政府部门也有了一定探索,形成了浙江、江苏、广东等模式,这些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省份是适用的,对于西部高校、特别是“经济穷省、教育大省”来说未必完全适用。笔者认为,应建立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多方共同参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分担的高校贷款化解机制。

一、政府层面

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既扮演着高等学校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又是调整、指导各方行动的宏观调控者,因而政府在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和解决高校经费投入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充分运用财税手段,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1.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转移力度,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

由于教育投入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陕西省属高校为例,2007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83%和49.7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数量和高校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慢、高校数量较多和在校生规模较大的陕西这个“教育大省”来讲,尽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省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排名与其教育大省的身份反差极为明显。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加强教育投入,短期内仍不能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对于陕西、四川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规模大的“经济穷省、教育大省”,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考虑地方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财力以及当地生均培养成本,按照各地标准高等教育支出和各地财力客观承受的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来进行高等教育经费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缩小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逐步使“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

2.地方财政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

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转移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要尽快通过立法方式,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标准,不断提高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改进现有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资源约束型分配方式,设立专门机构,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校财政预算分配模型、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和高校财务危机监控机制,建立一种“高校按需办学、政府按产办学”的需求约束拨款制度,并逐步设立和实行教育基金制,使政府的高等学校拨款、科研项目合同拨款和学生资助拨款逐步向基金制过渡,形成我国的高校竞争机制。

(二)不断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融资支持体系,完善教育投入的政策法规

1.优化高校融资环境

基于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政府应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来取代目前的商业性金融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减轻高等学校的还款压力和债务负担,并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融资体系。由此,笔者设想将现有高校贷款统一由政策性银行接管,在接管后既对高校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或零利率,也可实行挂账停息、减免本息等多种方式,待中央或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特别是基本建设资金)不断提高后,逐步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2.完善高校融资的政策法规

应尽快完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税收减免政策和教育捐赠、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高校贷款、教育捐赠等活动有法可依,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运用税收手段,鼓励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向高等教育事业捐赠或投资,建立教育捐赠免税制度和高等教育事业投资退税制度,进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筹资的多元化。同时,也可以在高校招生实行一定特殊政策,以便解决高校筹资困难和目前高校的贷款问题。

3.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不断进行高等教育体制上的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以解决新阶段带来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打破现有的公立高校占绝对主导的格局,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考虑对部分公立高等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其自身的融资能力和活力,优化其资产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面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具有对高等教育发展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和责任。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解决高校贷款和高校融资方面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事业规划,以便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规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管理来看,中外有关专家经过大量测算和对比研究得出的关系系数为1:0.68。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是影响社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因素。在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变化,也要考虑地方社会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吸取以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种种问题的教训,以便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建立高校财政资金运作的监督机制

1.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成本核算体系,以便客观、合理地确定高校培养成本,克服现有成本核算之不足。2.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便高校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获得透明的财务信息,降低高校向外部筹资的成本。3.完善高校财务危机的监控体系,以便尽早发现高校财务运作中存在的风险。2004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可以为高校财务危机监控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范本。4.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合理评估高校经营业绩。目前已有较多文献对高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5.实行定期财务资金审计,在目前国家审计机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审计等)进行财务审计,以便提高高校资金运作效率,杜绝资金浪费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树立服务意识,为高校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在信息占有上具有独特优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为不同高校之间资金调剂、银校合作、企校合作提供融资服务,这对于加强高校资金融通、化解高校银行贷款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学校层面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充分认识到银行贷款只是其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而且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筹资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借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要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对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1.高校在运用债务资本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承担贷款风险责任,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2.必须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应合理确定贷款规模、贷款期限,加强同银行的合作。3.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摒弃盲目跟风的意识,用好贷款,实现高校发展,防止追求奢华、盲目超前的消费行为。

(二)实施贷款资金全过程管理

首先,贷款前要确定适度贷款规模,防范贷款规模风险。高校利用信贷资金关键要适度,而“适度”要建立在合理贷款规模的基础之上。这是控制高校的举债规模和风险防范的关键。要量体裁衣、适度贷款。不能盲目贷款,不能超过自身能力贷款,必须保证员工开支、教学投入、科研投入等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转。其次,要加强贷款的项目管理,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高校的贷款具有较强的有偿性,借债就必须偿还,否则是要付出很大成本或损失的。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应事先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保证项目的合法性、规范性;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高校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应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

(三)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1.要多方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做好增收工作。积极增加收入是高等学校解决自身资金紧张和银行贷款危机的关键,高等学校应在树立市场导向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多种筹资渠道,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

(1)发挥高校在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扩大高校销售与服务收入,积极进行产学合作,通过举办成人教育、为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在实现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同时增加高校收入;(2)建立大学基金制度,充分重视校友会的建设和社会捐赠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在满足校友和其他捐赠者一定目标的回报的同时,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3)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专项经费投入,包括争取各级各类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增加科研经费来源,争取各级各类学科专业建设经费、补充高校学科建设经费。公务员之家

2.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合理控制培养成本。认识高校贷款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建立规范的经济责任制度,从贷款的审批、使用到贷款的偿还,都必须严格把关,按计划进行,做到“贷款决策要审慎,贷款投资要可行,贷款程序要规范,贷款审计要严格”。此外,要重视成本、效益管理,优化、整合好学校所有资源,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教育经费的投入产出比,形成勤俭治校、量力而行的观念,建设节约型大学,防止由于过分追求高标准、大规模、高档次而造成的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防止建设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应合理安排预算,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配置学校资源,积极探求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立,陈威.重庆市高校贷款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

[2]刘觅,易传和.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化解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4).

贷款危机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贷款危机化解对策

银行贷款是高校筹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银行贷款,适度负债运营对于快速发展中的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高校贷款急剧增加,高校银行贷款已经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2007年3月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在网络上公开以来,高校贷款危机问题就成为社会大众、政府、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相关文献和政府部门也有了一定探索,形成了浙江、江苏、广东等模式,这些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省份是适用的,对于西部高校、特别是“经济穷省、教育大省”来说未必完全适用。笔者认为,应建立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多方共同参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分担的高校贷款化解机制。

一、政府层面

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既扮演着高等学校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又是调整、指导各方行动的宏观调控者,因而政府在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和解决高校经费投入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充分运用财税手段,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1.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转移力度,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

由于教育投入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陕西省属高校为例,2007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83%和49.7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数量和高校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慢、高校数量较多和在校生规模较大的陕西这个“教育大省”来讲,尽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省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排名与其教育大省的身份反差极为明显。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加强教育投入,短期内仍不能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对于陕西、四川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规模大的“经济穷省、教育大省”,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考虑地方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财力以及当地生均培养成本,按照各地标准高等教育支出和各地财力客观承受的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来进行高等教育经费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缩小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逐步使“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

2.地方财政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

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转移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要尽快通过立法方式,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标准,不断提高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改进现有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资源约束型分配方式,设立专门机构,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校财政预算分配模型、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和高校财务危机监控机制,建立一种“高校按需办学、政府按产办学”的需求约束拨款制度,并逐步设立和实行教育基金制,使政府的高等学校拨款、科研项目合同拨款和学生资助拨款逐步向基金制过渡,形成我国的高校竞争机制。

(二)不断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融资支持体系,完善教育投入的政策法规

1.优化高校融资环境

基于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政府应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来取代目前的商业性金融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减轻高等学校的还款压力和债务负担,并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融资体系。由此,笔者设想将现有高校贷款统一由政策性银行接管,在接管后既对高校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或零利率,也可实行挂账停息、减免本息等多种方式,待中央或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特别是基本建设资金)不断提高后,逐步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2.完善高校融资的政策法规

应尽快完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税收减免政策和教育捐赠、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高校贷款、教育捐赠等活动有法可依,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运用税收手段,鼓励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向高等教育事业捐赠或投资,建立教育捐赠免税制度和高等教育事业投资退税制度,进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筹资的多元化。同时,也可以在高校招生实行一定特殊政策,以便解决高校筹资困难和目前高校的贷款问题。

3.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不断进行高等教育体制上的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以解决新阶段带来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打破现有的公立高校占绝对主导的格局,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考虑对部分公立高等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其自身的融资能力和活力,优化其资产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面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具有对高等教育发展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和责任。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解决高校贷款和高校融资方面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事业规划,以便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规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管理来看,中外有关专家经过大量测算和对比研究得出的关系系数为1:0.68。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是影响社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因素。在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变化,也要考虑地方社会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吸取以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种种问题的教训,以便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建立高校财政资金运作的监督机制

1.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成本核算体系,以便客观、合理地确定高校培养成本,克服现有成本核算之不足。

2.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便高校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获得透明的财务信息,降低高校向外部筹资的成本。

3.完善高校财务危机的监控体系,以便尽早发现高校财务运作中存在的风险。2004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可以为高校财务危机监控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范本。

4.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合理评估高校经营业绩。目前已有较多文献对高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5.实行定期财务资金审计,在目前国家审计机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审计等)进行财务审计,以便提高高校资金运作效率,杜绝资金浪费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树立服务意识,为高校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在信息占有上具有独特优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为不同高校之间资金调剂、银校合作、企校合作提供融资服务,这对于加强高校资金融通、化解高校银行贷款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学校层面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充分认识到银行贷款只是其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而且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筹资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借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要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对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1.高校在运用债务资本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承担贷款风险责任,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2.必须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应合理确定贷款规模、贷款期限,加强同银行的合作。3.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摒弃盲目跟风的意识,用好贷款,实现高校发展,防止追求奢华、盲目超前的消费行为。

(二)实施贷款资金全过程管理

首先,贷款前要确定适度贷款规模,防范贷款规模风险。高校利用信贷资金关键要适度,而“适度”要建立在合理贷款规模的基础之上。这是控制高校的举债规模和风险防范的关键。要量体裁衣、适度贷款。不能盲目贷款,不能超过自身能力贷款,必须保证员工开支、教学投入、科研投入等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转。其次,要加强贷款的项目管理,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高校的贷款具有较强的有偿性,借债就必须偿还,否则是要付出很大成本或损失的。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应事先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保证项目的合法性、规范性;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高校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应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

(三)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1.要多方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做好增收工作。

积极增加收入是高等学校解决自身资金紧张和银行贷款危机的关键,高等学校应在树立市场导向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多种筹资渠道,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1)发挥高校在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扩大高校销售与服务收入,积极进行产学合作,通过举办成人教育、为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在实现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同时增加高校收入;(2)建立大学基金制度,充分重视校友会的建设和社会捐赠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在满足校友和其他捐赠者一定目标的回报的同时,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3)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专项经费投入,包括争取各级各类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增加科研经费来源,争取各级各类学科专业建设经费、补充高校学科建设经费。

2.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合理控制培养成本。认识高校贷款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建立规范的经济责任制度,从贷款的审批、使用到贷款的偿还,都必须严格把关,按计划进行,做到“贷款决策要审慎,贷款投资要可行,贷款程序要规范,贷款审计要严格”。此外,要重视成本、效益管理,优化、整合好学校所有资源,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教育经费的投入产出比,形成勤俭治校、量力而行的观念,建设节约型大学,防止由于过分追求高标准、大规模、高档次而造成的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防止建设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应合理安排预算,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配置学校资源,积极探求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立,陈威.重庆市高校贷款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

[2]刘觅,易传和.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化解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4).

贷款危机范文篇9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分析启示

一、美国次级债市场概述

美国房地产贷款系统里面分为三个层次,即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第一层次贷款市场面向信用额度等级较高、收入稳定可靠的优质客户,这些客户的个人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贷款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第二层次贷款也称“ALT-A”贷款市场,这个市场面向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数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但是不能或不愿意提供收入证明的客户;而第三类贷款市场是面向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但其利润是最高的,所以风险也是最大的。

前些年,在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许多按揭贷款公司和投资银行为扩张业务而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为分散美国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对其风险、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同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从而将组合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或收益凭证型证券。这样虽然初始资产是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但优先级抵押贷款权证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从而被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稳健型的机构投资者所购买。在市场繁荣时期,信用评级机构为了承揽更多的业务,常常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讨好客户,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机构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最终的结果是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导致金融信用风险的累积。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美国刺激经济政策是主导诱因

2001年美国经济跌入了近十年来的低谷,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失业率激增,当年的失业率创下1994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新上任的小布什总统为了刺激投资和消费、防止经济衰退,采取大幅度减免税收的做法来刺激经济,并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复苏。为了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通过放松个人信用政策,包括对于“信贷偿还能力比较差”的人提供按揭贷款等,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超低利率政策更是为次级抵押债危机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

房价的不断上涨刺激了金融房贷机构的逐利性,在优质抵押贷款市场接近饱和后,房地产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了信用等级低的购房群体,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次级贷款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也从2001年的5.6%上升到2006年的20%。但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此时,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

3.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

美联储的13次降息和17次加息是促使房地产市场由热变冷的动因。2001年1月~2003年6月,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持续快速攀升,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着房价的上涨迅速繁荣起来。然而从2004年6月以来,美国进入了加息通道,到2006年6月美联储第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迅速上升,直接导致美国房价下挫。由于抵押品价值的相对下降,对于大部分困难家庭来说惟一的选择就是停止还款、放弃房产,最终酿成抵押贷款市场危机。

4.监管的缺失和滞后

在美国,虽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比较健全,但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的。直到2003年底,美国金融监管者开始关注到房贷机构放松了的贷款标准,但是,金融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给予干预。由于宏观经济政策鼓励通过房地产行业来拉动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上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产生后果的忽视和对资产证券化金融手段的放纵,导致了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的力度远远落后于次级债市场的发展。正因为对次级债市场监管的缺失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引发次贷危机。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启示

虽然中国和美国由于实行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而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我们也发现两个国家在经济的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流动性过剩导致股票和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增,投资与投机行为盛行等。有幸的是美国的次级债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次级债危机的严重后果,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严防资产价格过度攀升的负面影响

美国次级债危机始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不断堆积,泡沫破灭后引发了危机的爆发。目前资产价格虚高的中国更应该从中得到启示,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可能会积聚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市场不会永远高涨,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迅速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加剧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感,从而引发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同时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不断增加,央行的货币政策不断趋紧,这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回调,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

2.商业银行要警惕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性

首先商业银行要改变“住房按揭贷款是无风险优质资产”的观念。由于住房抵押贷款的低风险性特征,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结构调整中更加偏好于住房抵押贷款。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正是导致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住房抵押贷款的确是优质资产,但是一旦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这种优质资产很可能演化成不良贷款。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的利率,借款人的偿付压力越来越大,当违约行为大规模出现时就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积累和暴发。因而,正确地认识和看待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对我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有积极的意义。

3.要充分认识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为什么美国次级债危机会演变为资本市场全面危机?这是因为资产证券化的风行造成信用风险从次级债供应商传递给了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从而造就次级债供应商和次级债持有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通过证券化操作,房地产金融机构就可以把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最后让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者来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因而我们应该警惕金融创新过程中隐藏的风险。证券化既是贷款者降低风险的一种手段,同时又增加了机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4.要建立和健全个人诚信系统,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美国此次次级债危机其本质就是信用的危机。在美国,不同信用等级的人和机构享受社会资源和成本是不一样的。信用等级较高的贷款者可以享受比较优惠贷款利率,信用等级较低的贷款者可以通过次级抵押市场来获得贷款,但必须接受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这种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市场化手段对不同信用资产间的风险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风险过滤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各个层次贷款之间的相互传染与影响。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金融产品的开发不能与个人信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的信用等级贷款者的贷款风险。所以建立健全个人诚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5.政府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金融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不完全市场,而且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和蔓延性。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需要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但是这种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却依赖于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判断。在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时期,由于羊群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经常会出现非理性波动。此时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抑制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因而政府应当严格金融监管,警惕实体经济中的泡沫膨胀风险,防止出现失控局面,从而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的成因、影响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调研,2007,(6)

[2]易宪容: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我国按揭市场风险[J].科学决策月刊,2007,(9)

贷款危机范文篇10

(S&L)储蓄信贷协会是专门从事储蓄业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1831年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家储蓄信贷协会,到1970年代末,全美共有4700家储蓄信贷协会,成为资产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重要的金融巨人之一,是美国政府调控房地产业的重要部门,具有浓厚的“国营色彩”;储蓄信贷协会(S&L)的业务单一,仅为购房者提供低息住房抵押贷款,贷款融资渠道大都来自利率更低的政府借款和中息揽存,拥有制度性存贷息差收益,美国政府对其经营方式和范围有很强的管制。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通货膨胀之下,资金大量向短期金融资产投资信托基金(MMF)集中,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资金外流难以制止。如果银行和S&L不大幅度提高普通存款利率,就会失去储户,营业面临困难。假如实行利率自由化,提高存款利率,则S&L面临存贷款利差倒挂,在经营上出现赤字。美政府当局决定在1982年实行利率自由化。结果,存款利率上涨,S&L的经营急速恶化,400多家S&L濒临倒闭危机。S&L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失败。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护濒临倒闭的S&L的所有存款,需要巨额资金,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没有这么多资金,绝大部分需要政府负担。,政府为了逃避负担,采取放宽限制的措施,为S&L创造了增加利润的机会。银行本身所面临的非系统风险绝大部分是通过贷款多样化和分散化来规避的,允许其参与多行业的高风险商业贷款等业务经营,但是没有经验的S&L参与此类的经营,近乎进行。1988年,储蓄信贷协会出现更大的危机,总亏损额如天文数字,大约在五千亿美元左右。储蓄信贷协会(S&L)危机是先过度管制,后放松管制的结果。

二、2007年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1.1990年以前美住房抵押融资机制的改变

S&L危机以后美国政府放松管制,促进金融市场创新,把原来高度集中在银行系统的房地产按揭贷款资产通过金融市场分散给不同的投资者主体,美国的住房按揭抵押贷款金融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二级市场的结构。其一级市场机构经营模式由传统经营模式“贷款并持有”(originate-to-hold)让位于新的“贷款并证券化”(originate-to-distribute)的商业模式,一级市场机构也基本为私人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渠道不再完全依靠吸收存款,而是依靠出售贷款合同,获得直接融资。

在1990年以前,住房贷款二级金融市场的主体还是只有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GSEs)。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房利美(FannieMae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房地美(FreddieMac美国抵押贷款服务公司)这两个机构来支持、调控美国住房融资体系的,这两个机构是美国整个住房融资体系的基础。其赢利来源于MBS的发行费用。

2.次级抵押贷款繁荣时期美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市场的变化

其一,由于“贷款并证券化”的经营模式,使得一级市场上贷款公司可以快速回收资金并获得手续费收入,为扩大信贷市场份额,降低信贷标准,给低收入者种种优惠条件,于是次级贷款市场开始迅速扩张。到2006年,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规模已超过国债市场和公司债券市场,贷款余额高达13万亿美元。次级贷款分额约为7%到8%。

其二,美国政府背景的机构“房地美”、“房利美”不再是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二级市场的主要力量,高额的证券发行费吸引私人中介机构和大型投资银行进入,私人房贷公司如ImpacMortgageHoldings、“新世纪”(NewCentury)、Countrywide、Ameriques和多次等利用高财务杠杆向银行借贷购买次级抵押贷款合同后通过打捆、证券化为MBS后出售大型投资银行,后者将其再次证券化,目的已非分散抵押贷款风险,提高贷款机构的资金流动性,而是更注重获取暴利。房地产抵押贷款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变成(一级市场贷款,出售贷款合同——二级市场证券化MBS—再次证券化——出售给投资者)的循环。

其三,美银行业普遍认为“银行债权证券化会有效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再者发行并交易衍生品可获高额利润,美各大银行都设立了附属机构开发金融衍生品,近十年来该项业务的利润往往占银行总收入的50%以上。美政府在次贷危机出现之前一直是鼓励银行进行金融衍生品开发的。因此以次级按揭贷款债MBS为基础资产的再次证券化的各种证券产品,如债务抵押凭证(CDO)、合成CDO、夹层CDO…投资银行还利用分档技术对不同还款概率的CDO不同处置方式。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环节,使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真正了解所评级或购买的投资产品的风险。欺诈性的产品设计或有发生。

其四,商业银行出现信用循环式担保;一是商业银行纷纷设立SPV,发行CDO,因出售证券化资产时通常附有协议,在一定期间出现违约风险,最终投资者有权向发行者要求赔偿;二是银行出资设立SIVs,便于其发行ABCP。虽然在法律上有所谓的“破产隔离”(BankruptcyRemote)安排,两者的资产负债表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为了提高SIVs的信用评级,银行通常对SIVs有融资承诺,这是一种或有负债,为了发行更多的ABCP,SIVs的财务杠杆很高,且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一旦资产贬值,自有资本很快就会被冲销,会形成银行的实际损失。三是因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的高收益,银行亦购买别家或干脆持有自家发行的这类高收益产品。因此,美银行隐藏的巨大的重复性的资本损失风险。

3.美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自2004年中开始,美联储先后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最高时:2007年9月的5.25%。不断升高的利率导致还贷成本激增,超出众多借款人的实际还贷能力,构成了借款人后续违约的直接原因。随着金融机构执行抵押,将回收住房重新推向市场,更进一步加剧了房价下跌。以次级抵押贷款MBS为基础资产的各种CDO证券化产品评级大幅下降,从而造成全球股市的下跌,引发了金融动荡。

次级贷款的根本原因:一是放松贷款发放标准,美一级市场各放贷机构未能遵守“谨慎性原则”。二是美住房金融的二级市场机构以“获利性”为目的的过度证券衍生引发信用过度扩张,潜在风险还无法计算清楚。

三、我国发展住房融资市场应思考的几点问题

思考一:是否应加快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二级市场的建设。

储贷危机爆发时,由于大量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因此必须由存款保险公司或国家出资清理,危机处理成本完全由政府(并最终由全体老百姓)承担。而此次次级贷款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美具有发达健全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渠道的快速发展,和高度分散的持有者结构,使危机的影响由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共同分担,虽然涉及面更广但却减少了危机的冲击深度,尤其是大幅度减小了政府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了危机处理的灵活度。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按揭贷款的金融二级市场并未形成,没有信贷风险横向分散的机制,一旦出现住房抵押信贷风险,只能由中国的银行系统承担。这一点应该引起关注。

思考二:住房抵押金融一、二级市场的风险控制是否应双管齐下。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既是市场机制发育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的市场,又是政府高度干预和调控的市场。政府行政手段都曾出现在美国储蓄协会(S&L)的经营和美国住房金融二级市场机构经营的早期。但2007年次级债危机和1980年代的(S&L)危机都显示出对于信贷风险控制的失效。因此,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一、二级市场的风险控制不能完全交由市场行为。单靠市场力量或单靠行政手段都不及两者双管齐下来得有效。

思考三:贷款风险防范始终放在拓展信贷资产工作的第一位。

我国商业银行以及贷款公司必须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吸取深刻教训,始终把好贷款的发放关口,严格执行贷款准入条件,认真评估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以及抵押质押的保证能力,把贷款风险防范始终放在拓展信贷资产工作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1]傅勇.2007年听格林斯潘自揭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

[2]马宇.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全球经济化的视角.经济出版社,2006,1.

[3]WILLEMH.BUITER“Lessonsfromthe2007FinancialCrisis”CEPRPOLICYINSIGHT200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