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化监理档案管理

时间:2022-11-27 03:53:36

论强化监理档案管理

一、监理业的产生和监理职责

我国工程建设的监理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建设工程监理制是建设领域中的一项国际惯例。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了大批国外投资者,我国的企业和建设队伍也走出国门,无论外国投资项目还是我国在国外的项目,按照国际惯例都必须有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进行监理,这迫使我国必须发展自己的监理业。监理业是建筑业进入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年代,许多投资者不懂建筑工程技术及其内在管理规律,1958年以后实行了“工程指挥序的控制并对后道工序的预控手段,在及时有效地监督施工单位发挥自身质量体系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能。

二、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理工程师对监理档案

责任不重视,监理队伍主要是由过去从事建筑工作退下来的老技术人员及部分新毕业的年轻专业人员组成,由于专业特长担任的工程项目监理工作后,只注重对工程主体质量的要求。对国务院279号令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执行起来很认真。据施工单位反应有不少老同志对关键工序施工监理、跟班监理,但对建设部要求的监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则不太重视。结果只注重了监理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却忽视了对工程档案的监督职责。在验收中笔者也发现有不少监理工程师在竣工图章中已签字,但对编制内容并不了解。

(二)监理工程师对档案知识

不熟悉。监理工程师都接受过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化知识教育,却很少有人接受过工程档案专业知识的培训。许多监理工程师谈起工程质量管理头头是道,但对工程档案知识却知之甚少,不懂的监理档案在建筑程序发展中产生的规律性,对及时收集在建筑程序发展中产生的文件资料缺乏自觉性,对整个工程档案的编制和组卷归档缺乏知识性。尽管建设部要求“监理单位要协助建设单位监督,检查各单位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对此项要求他们却很少去做。

(三)政府部门对监理档案要求

不细致,虽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对监理文件资料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上缺少详细要求。比如279号令对监理的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已有规定,但对平行检验频数没有明确要求,监理规范中对例会内容做了规定,但例会要有周期要求,由于没有明确周期规定,例会就成了不定期,有的十天,有的半月,有的是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由于工程的不可逆性,这样不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就很难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四)监理资料表格不全

各地表格不统一,也给监理档案验收归档造成困难。国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出台了施工质量标准表格文本而监理却没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参列出了18个监理用表格。但涉及工程质量监理内容的还缺一些,如工程质量评估、工程质量抽检记录、工程质量及事故报告表、旁站记录表、见证取样表等。监理日记更是五花八门,更重要的在日记中大部分记录是施工内容,却很少看到监理工作内容。

三、加强监理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国家对有关监理

档案要求的宣传力度,特别对建设部2001年5月18日的建办[2001]103号文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的监理在工程档案中的职责进行反复宣讲,通过转发文件、工程验收、监理会议等各种机会,反复宣传一系列国家有关监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责任要求和对监理档案的验收内容规定,提高了各监理单位的认识和责任。

(二)加强档案知识培训

针对监理工程师普遍缺乏工程档案知识的情况,参照建设部34号文件要求,我们从1999年底先后数次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并在省城建档案馆的支持下,执行了监理工程师档案资料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所有监理公司必须保证最少有一名监理工程师持有档案资料上岗证,大型项目部必须有一名监理工程师持有档案资料上岗证。通过几年努力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通过技术培训,也大大提高了监理单位对监理档案的认识和编制监理档案的自觉性。

(三)严控监理档案规定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其它有关监理工作要求,我们制定了相应加强监理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特规定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抽检频数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验频数的三分之一,涉及基础、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部位必须确保抽查;规定例会周期不得超过七个工作日;强调监理日记中一定反映监理对施工质量的巡视和平行检查结果;整个工程档案首页要由总监审核签字,以体现对工程档案的监督、检查工作。

(四)统一印制了监理资料验收

表格文本。补全了有关记录工程质量的监理用表,如工程质量抽检记录、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例会记录等表格,通过完善表格记录和反映监理工作的责任。由于采取了有关的管理措施,加强了对监理档案工作的管理,发挥了监理对工程档案的监督检查作用,保障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化,实现了从文件控制入手,从而加强了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本文作者:刘存霞工作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城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