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纂工作实质论文

时间:2022-07-31 11:11:00

档案编纂工作实质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文化选择的角度阐述了档案编纂的价值与特点,着重在理论上探讨档案编纂在文化活动中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摘要题】理论探讨

【关键词】档案编纂/文化选择/价值/特点

【正文】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一种选择的结果,在人类文化活动中,社会各成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着文化选择。档案编纂作为著作行为,无疑是一种文化生产活动,在文化选择活动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与特点,本文就此问题略述己见。

一、档案编纂是一种文化选择性的工作

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我们说,档案编纂是从事文化生产的活动,这实际上反映着对文化理解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理解文化,是把文化视为人类精神范畴,是观念形态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作为精神产品的知识体系,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展开论述。

所谓文化选择是从文化发展、变化、更迭的角度来考察文化的。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变化,社会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诸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习惯等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每个社会都会从前代接受大量的文化遗产,同时自己也在创造着大量的新的文化信息,并且吸收着相当数量的外来文化信息,另方面,历代社会文化积累越来越多,而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无选择地吸收全部人类文化遗产,因此必须及时对已有的文化信息不断地进行扬弃,剔除那些陈旧的、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选择那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此,因此,文化对社会的适应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文化选择过程,就是人们有意识地使文化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概括地说文化选择就是社会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在多种文化模式中选择和建立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注:《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页。)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选择是不断进行的。诸如我们所看到的理想冲突、学派争讼,以及主义的变更、学说的兴衰无一不是文化选择的表现。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社会文化进行再选择的过程。

档案编纂工作实质上是种文化选择活动。这是基于档案是一种文化,档案是一切文化之源这一认识为基本出发点的。档案编纂的突出功能在于对档案信息的选择、搜集、加工和整理,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针对市场显现和潜在要求,将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其文化选择的目的旨在选择和创造一种文化体系。自古我国档案编纂就有文化选择的传统。孔子编修《六经》就是选择的结果,他用一万字记载240年的历史,文字甚简,足见其编纂选择的工夫。孔子依据档案文献编成的“六经”作为教科书来宣扬儒家的思想和主张的,它的广泛传播不但形成了我国春秋时期蔚为大观的社会文化,而且为中华文化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儒家思想烙印,谁能说不是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呢。档案编纂文化选择主要表现在档案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创造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选题的确定还是档案文献编纂的选材、加工过程,编纂者始终是一种文化认识的主体,是在有选择地同档案形成者共同创造发展的一种新文化,只有当档案文化价值信息符合人的心理生物机制及整个社会机制需要时,人和社会才能利用这种文化信息。由于各类传播手段在内容、媒介、对象、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编纂者需要对原有档案文献加以组织和完善,使人类实践与认识的创造物符合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进入社会传播网络。使之成为社会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这种创造性思维贯穿在每一本汇编的选题、加工、编排乃至每一份编纂资料的构架设计中。(注:赵喜红:《论档案文献编纂在文化方面的作用》,《档案学通讯》1999年第1期。)因此,编纂什么的本身就体现着文化选择,是在为社会选择它所需要的文化。我们今天从事档案编纂工作,面对大量的档案文献,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的档案文献都进行编辑,而应该按照时代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文化的需要,精心选择那些社会需要的档案信息编纂成产品,加入到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去。

二、档案编纂文化选择的价值

1.控制档案信息传播的质量。

档案编纂工作是传播档案信息的活动,但它绝对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对档案信息的转移,由于档案编纂工作者享有档案编纂物的具体选题、加工、编排、出版等特殊职能,承担着对大众传播文化的媒介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档案文献进行选择、加工、考订、编排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处理,使档案编纂文化选择的过程和结果适应社会需求。首先,文化的选择不能脱离政治需要,文化是满足政治需要和实现政治目的的基本要素,档案编纂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政治决策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编纂者必然要承担着相应的政治责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编纂选择文化的是与非、利与不利的主要标准。其次,档案编纂工作中所作的考订、加工等择优汰劣、去伪存真的工作是控制档案信息质量,对其进入传播信息网络起着筛选、质量把关的作用,保证档案信息的可靠性与可据性,从而使受众能正确地理解与吸收档案信息。

2.缔构未有社会文化。

所谓缔构,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结合构造。那么,文化缔构是指编辑者将个别的、分散的、独特的精神创造物,经过刨造性的智力再加工重新组成新的精神文化产品。(注:寇斌:《编辑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功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报》2002年第12期。)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档案编纂出版的过程是使档案信息中所蕴含的精神成果得以远播的过程,它是以众多的档案文献为基础,经过编纂者的选择加工、序化、重构的智力化处理,创构未有社会文化的活动。其“编纂成果是具有创造性价值的作品,主要体现在编纂题目的创意,编纂体例的创意,对相关档案信息鉴别、分析、筛选、解释、组织、综合、评介方面的创意及判断、处理能力,编纂作品整体效果及目的的实现。”(注:韩宝华著:《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编篆的过程既是对已有档案文献的择优劣汰,同时又是选择缔构未有文化的过程。编纂对未有社会文化的开创,不仅仅指未有编纂选题的创意上,也包括对已有档案文献的重新选择、编排、组构,诞生出具有不同于或大于原来价值和功能的新文化工程。编纂者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敏锐捕捉、精心发掘、正确评判,以及在科学预测、文化发展走向的基础上选择档案信息,并对其进行新的组合。例如,以揭示档案信息精华为主的文摘、以揭示科学技术或某一社会问题的现状与走向为特色的综述、专题调研报告等都属于这种类型。通过不同类型的编纂使档案编纂成果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完美。

3.整序精化档案信息流。

档案文献数量浩大,而且每年呈现出递增的态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接受能力,使受众使用的档案信息在信息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档案编纂者凭借其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围绕一定的选题,从浩若烟海的档案文献中发掘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加工、整序、精化编纂成文化产品进入传播网络,使之在更大空间、更长时间得到传播。如按照一定的专题,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单位档案材料进行复制、注释、编排并将其汇编成册的一次加工,如重要文献汇编、政策法令汇编、图册、照片集等;按照一定的专题将单位档案信息进行压缩或提取,组合成汇编的二次加工,如科技成果简介、统计数据汇编、专题汇编、大事记、组织沿革等;按照一定专题、体例对单位档案信息进行分听、综合而编写的一种新的系统性资料的3次加工,如专业手册、年鉴等,上述实际上是根据社会需求对档案内容进行有系统的、有条理的整序,通过多种类型的编纂,可以让受众不必费力或少费力地从浩瀚的档案文献中寻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三、档案编纂文化选择的特点

1.选择主体的社会性。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从事档案编纂工作的实践者,从其内涵看,是在编纂实践活动中有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的人;从其外延讲,编纂主体包括所有规划、设计、组织文化生产以及鉴别、选择、优化文化成果为手段,以传播和积累、发展精神文化为目的,而在档案文献和受众之间进行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的人。相对参与文化活动中的读者、作者个体而言,档案编纂不是代表自己,而代表着是社会,是以受众的代表者的资格参与档案文献信息的选择活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编纂者享有社会文化选择的裁判权。因此,在对档案文献信息的取舍过程中,选择主体不能以个体价值观作为取舍档案信息的依据,亦不能无原则地迎合某一种思潮或迁就某种欣赏倾向和心理,而必须以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乃至受众获取原生档案信息的难易度等社会认可的价值来决定对档案信息的取舍。因而,强调选择主体的社会性,有助于避免选择主体在选择中因主观因素而导致的失误。

2.选择主体的从属性。

从属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档案编纂选择首先从属于社会集团利益,这个集团泛指政党、阶级、民族、国家。在阶级社会里,档案编纂选择的阶级性尤为突出,首先它要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总结历史现实经验。其次,它从属于广大的受众,体现在为受众服务是编纂选择的宗旨和目的上。“读者是出版物的衣食父母”,这种比喻虽未必准确,但的确反映了编纂选择从属读者的一面。社会需要是档案编纂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文化产品,如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市场,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它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那么档案编纂工作的客观社会需要性表现在哪里?就是适应相关的现时需要。只有适应相关的现实需要,档案编纂工作才能兴盛和繁荣。传统的原汁原味的编纂形式固然能满足部分读者需要,但却不能适应一般公众的阅读特点和兴趣,从而限制了档案编纂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受众从来不是出版物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实际上是最主动的评判者。编纂产品与质量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说是由受众来检验和评定的。因此,编纂者只有主动出击,深入社会实践,研究受众的需求,才能提高传播质量。

3.选择主体的唯我性。

人们对于一种文化信息的认识,往往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好恶、理解界定这种文化信息的价值相意义。而且科学理论也有一种和“心理定向”相类似的效应,这就是影响科学家从科学文献中的有关材料怍出自己的选择。在进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中间,范式(可认为是对许多研究领域所用的一种看法和说明事件的方式)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向。鲁迅说过,同是《红楼梦》,“经济学家看见的《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谎言家看见宫秘事。”作为读者的这种“心理定向”和“范式”,档案编纂者也概莫能外,在对待文化选择上固然不应该受这种“定向”的影响,但实际上编纂者在选择某一档案文献信息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他所持有的世界观、思想意识必然对其研究内容产生作用。尽管在编纂过程中一再强调选材的基本原则,但总是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挤进自己的是非好恶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有时就是他自己对该条档案信息价值和意义如何的评价,因此,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和学识水平的高低,有些珍贵档案被不恰当地剔除也就不足为奇了。因而编纂主体选择的这种唯我性是要加以避免,限制到最低程度。

4.选择客体的时效性。

任何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发生量的变化乃至质的变异,档案信息亦不例外。档案信息价值及其大小也与时间密切相关,在恰当的时机选出就有价值,错过时机就没有价值,或者说在恰当的时机有大的价值,错过时机只有部分价值,尤其是挡案文献中的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决策信息和社会动态信息的价值及其社会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此外,受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如受众的喜好、欲望、需求、风尚、习惯等,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变化,因而档案编纂选择的适时、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档案文化产品原有价值的社会效果。目前,一些档案部门编辑出版的《档案文摘》就以其内容精练、选材灵活、现实性突出见长而为社会所接受。所以,编纂选择的时效性通常与档案信息的性质和用户的需要密切相关,因而选择适时与否直接左右档案的价值及其社会效应能否实现。

5.选择层次的多样性。

档案文献信息丰富多彩,受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受特定的专业、科研任务、学习爱好等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因此,档案编纂的层次性是受众信息需求复杂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内容范围看,档案编纂选择可分为一般性选择和专门性选择。前者指以原生文献信息为对象的选择,后者指以档案信息中的有关主题、数据、事实、引文或图表等为对象的选择。从档案编纂物类型看,可分为服务型、智能型和再创型。为了达到有效的传播,档案编纂必须要根据不同受传者的不同需要,在编纂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内容上采取区分原则,育针对性开展编纂活动。显然,档案编纂物的类型越丰富,就越能开发档案文献的内在信息及其价值。档案编纂必须适应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即不能一味强调原汁原味,只注意满足学术研究者利用档案信息的文化选择,也不能只顾及成年人文化需要而忽视少年文化选择。而应根据国民的文化素质层次状况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战略,按照不同要求和标准,编纂满足不同层次的档案信息成果,以供社会相应文化层次受众的吸收和利用。

6.选择基点的实用性。

档案编纂成果价值的实现在于利用,而利用的程度则首先取决于所选择的档案信息是否实用。如编纂成果能否在领导决策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能否在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服务作用等。档案编纂价值及其社会效应只有通过满足受众的某种社会活动需要才能显现。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更应积极顺应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编纂成果传播知识、进行社会教育、推动学术研究、为社会文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等诸多现实性作用。由于受众对档案信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档案编纂成果的实效最终要由受众来检验和评判,如果编纂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受欢迎,没有销路,自身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强调档案信息选择的实用性也是受众的基本要求。

总之,研究档案编纂的文化选择的价值与特点,找出其规律性认识,对于增强编纂选择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对于深入研究档案编纂基础理论,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