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立法思路与方法分析

时间:2022-07-17 03:01:45

刑法立法思路与方法分析

摘要:现如今,处在转型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刑法立法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要积极适应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来制定轻犯罪法,要尽量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做到可以基本涵盖各类犯罪行为。在这种形势之下,立法人员要参照我们国家的地理区域环境、民族特征来实施刑法立法,促使刑法法典和轻犯罪法之间可以做到相辅相成,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与处在转型社会期间的机理,来进一步强化刑法的周密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转型时期;刑法立法;方法

一、概述

刑法立法,实质上指的就是针对刑法规范的制定、修改以及废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之中的第6条明确规定,立法要始终秉承“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这也是基本的立法准则。通常来进行分析,科学立法的标准主要涵盖:首先是科学化地将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予以确定出来,务必要做到对象清晰、凸显关键点、遵守边界;其次,要积极顺应时代的需求,“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用功”,要杜绝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要具备着很强的适应性与相应的预测性;再者,要将公平、正义、人权、自由、幸福等法的精神价值凸显出来,要积极运用良法求善治,“恶法”非法;最后,促进各项规范法律体系之间的和谐统一化,像是下位法不会威胁到上位法、特别法优于却不损坏到一般法、权利和义务相互配合、权利和责任一致、法律发挥用语要具备相应的一致性和明确性等等。与此同时,科学立法还得要保障立法权的科学化配置、立法程序的严密性等等。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其肩负着规定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法律,因此在立法的时候,务必要遵守科学立法这一准则。自1997年的《刑法》实施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运用修正案的方式来数次修改《刑法》。十个修正案对于刑法的修改牵扯到的范围十分广阔、内容也尤为丰富。依照具体规范来进行分析,其主要涵盖保安处分的设立、刑罚结构调整、细化罪状、删除罪名以及加设罪名与配置法定刑等等;从精神实质性来进行分析,其很好地展现了刑法对于社会干预性的进一步的延伸。从整体层面之上来进行评判,刑法修正务必要始终秉承科学立法的理念,精准化的评估我们国家全方位深化改革、社会飞速转型阶段犯罪的具体情况,从而来更快、更好地反馈着我们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实际需求,直接性地维护了社会的发展、公民权利、经济秩序、国家安全,从而也更好地达到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法益保护技能与人权保证技能。然而,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意识到刑法修正之中也会出现一部分不符合科学立法准则的现象,所以,必须要针对其实施更深层次的反思,这对于推动刑法立法走向科学合理化十分有必要。

二、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一)能动立法。能动立法,实质上指的就是在刑法立法的阶段之中,建立在社会主义转型期间的关键矛盾与变化形势的基础之上,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的价值保护取向,来更深入的分解并细化现有的犯罪行为,重新增设具备时间稳定性的危害行为,并且要将关乎人类生存的生态损害以及噪音污染等方面的犯罪行为重视起来,科学制定刑法体系,从根本之上加大新罪的科学合理型、匹配性以及适用性,制定刑罚和保安处分的刑事制裁的“双轨机制”,逐步地加大犯罪行为打击的力度与范围,在最大限度上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整个社会的秩序。我们国家的刑法要科学化地指出那些危害到社会部分行为犯罪的本质,该种行为在损害到社会和人民之后,刑法才正式启动,该类刑法立法的思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前苏联,这是进行立法犯罪质和量之间的高度统一。然而,在我们国家社会发展走向转型关键阶段的时候,该种立法思路已经很难做到和时代与时俱进,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所以相关立法人员要依照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立法思路,来参照保护宪法作用,严格指出那些零容忍与忽视的行为,并针对其来制定行之有效的罪刑规范,防护整个社会的秩序。比如,在我们国家的刑法之中,对于敲诈勒索和抢夺、盗窃他人财物等犯罪行为的规定为:这一类的行为严重或者是在高达指定金额数之后,才会追究一定的社会刑事责任。那么基于在能动立法的思路之下,公共利益与被害人自身权益的基础之上,针对盗窃或是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且数量较小的情况之下,也要给予一定的刑事责任,这样一来,才可以更好地保障刑法立法的科学合理性与实用性。(二)理性立法。刑法并不是保证社会安定最为适宜的方式,只有针对带有特定目的与行为的实施刑法,才可以推动社会文明更上一层楼,因此立法人员在立法的时候要建立在社会时展需求与人民群众的理性诉求之上。立法人员要合理化评估刑事制裁,预防出现部分人员滥用立法权的情况,推动社会关系趋于稳定化,比如针对侵犯他人安全权利的行为实施判定,要全方位考虑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与行政法规。此外,立法人员要针对刑法立法目前比较崇尚法益稀薄化、抽象画以及早期化,然而该类立法思路与方式则会进一步地加大危险犯罪分析、预备犯罪群体与犯罪未遂群体,这对于运用刑法治理社会的功能而言十分不利,因此立法人员务必要秉承理性立法的准则,来有效的将法益保护作为转型发展阶段刑法立法的根本依据。(三)多元立法。目前,我们国家刑法调控的方式较少,基本以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以及拘役为主,非监禁刑的类型不多,财务类型的刑罚对策死板,和如今处在转型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立法人员在实施刑法立法的时候要始终秉承多元化立法,促进刑法立法和处在转型发展时期社会的实际需求匹配。多元化立法方式主要针对的是犯罪行为实施分层,将具体的犯罪形式和与之相应的刑法机制予以配合,其并不是运用统一化的犯罪概念来衡量罪犯,而是依据罪犯自身犯罪行为轻重而实施针对性的处理。那么在多元化立法的标准之下,立法者可以通过增设非监禁刑类型,来扩大保安处分的对策,从而有效衔接刑法和社区矫正,最终从根本之上来降低犯罪行为人在未来再实施犯罪的概率。

三、未来刑法立法的发展趋势

(一)立法要有能动性。立法的能动性,实质上就是在立法的过程之中,参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相应的增减新罪。事实上,刑事立法的部分标准主要是从宪法之中而来的,因此犯罪成立与否不能仅仅是从传统层面之上来理解犯罪的,传统意义之上认为犯罪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危害社会。未来刑法要从怎么维持社会安定的秩序,建立在宪法的价值保护取向之上,要具体来衡量哪些犯罪行为在刑法之上是坚决不能姑息的,运用该方式来针对各类犯罪行为来进一步的规划罪行,从而来规范国民的自身行为,明确地意识到何种行为即是犯罪。在之前的刑法之中认为对于社会危害大、盗窃损失严重、抢劫之类的罪行才会相应的追究最终的刑事责任,然而这并无法防护公民权益,同时也与宪法的法益保护观念不符,可见这是不科学的,因此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刑法立法必须也要相应的做出改变。能动立法也要与谦抑立法相结合,如果其他法律无法预防和惩罚一些犯罪行为时,刑法才登场介入。但其实犯罪的边界不是一个固定概念,他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推倒出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的观念不同,对犯罪行为的容忍程度更是不尽相同。从来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能说明哪些行为应该用民事方式处理,哪些行为应该用行政方式来处理。刑法的谦抑性不是说不要动用刑罚,它不拒绝那些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的犯罪化。立法者们不把那些反伦理以及只在思想层面和个人之间的行为进行犯罪化设置,这就符合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大家不能把立法的能动性和立法的谦抑性对立起来,而是要结合起来看问题。(二)加大犯罪化的力度。依照社会转型发展的阶段和长远的目标来进行分析,立法人员目前最为关键的工作事项就是要在实施一定规模的犯罪化,并不是一味的实施罪刑的非犯罪化,要始终维持刑法立法的能动性。那么构建法治社会,相应的就得需要强化犯罪化,从而来维持社会治安,来选择具体的方式来惩处或是避免该类行为的出现。运用刑法规范来惩处这些为危害行为定性就是犯罪的,这是处理那些违法乱纪行为最为适宜的方式,然而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充分尊重那些违法人员进行辩护的机会,确保处罚要合乎法制。假使在处罚一些违法行为的时候,是通过行政机关来予以解决,这样一来势必会出现诸多难以预计的不良后果。目前虽然一些劳动教养机制已经被废止,但部分违法行为要通过增设新罪来限制违法人员的人身自由,最终才可以很好的避免部分违法人员在处罚空白期间再做出其他违法行为。相应的才会达到国家依法治国的标准,同时这也预示着法制社会走向成熟化的道路。(三)立法要有理性。实施社会治理最为适宜的方式并不能仅仅局限在刑法之上,刑法知识是一类实施社会控制的专业化方式,对于该项独特的目标,假使力度过大很有可能会造成无法预料到的危害,因此在立法的时候必须要持一个理性化的态度。社会之上均会有诸多舆论与惩处的倡议,当然这些倡议也会带有一定主观情感因素,在刑法立法之上,国家的意志会受到部分人员的影响,这些人员在法律专业知识之上相对薄弱。在部分情况之下,有的法学家在针对犯罪的危害程度实施论证的过程之中会相对繁杂,有的民众无法理解,因此在处罚的阶段之中,随即会带来负面影响,自此之后民众也会很难再提起兴趣、且法学和自然学科不同的是,无法从实证的层面之上来论证立法的合理性,相应的那些立法人员也会在诸多的社会舆论之中选择性的听取部分意见,从而促使刑法立法更加的平民化。

总之,目前,依照处在转型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刑法立法要更好的适应日益繁杂化的社会关系,就得要制定轻犯罪法,要尽量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确保做到可以基本涵盖各类犯罪行为,在这种形势之下,立法人员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地理区域环境、民族特征来实施刑法立法。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栩.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J].法制博览,2019(2):254.

[2]丁学鹏.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分析[J].法制博览,2018(22):110-111.

[3]薛新红.转型期我国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J].法制博览,2018(19):196.

[4]陈兴良.回顾与展望:中国刑法立法四十年[J].法学,2018(6):18-33.

[5]周光权,邵亚楠.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英文)[J].SocialSciencesinChina,2018,39(2):40-57.

[6]劳东燕.风险社会与功能主义的刑法立法观[J].法学评论,2017,35(6):12-27.

[7]周光权.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J].法学研究,2016,38(4):23-40.

[8]周光权.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2016(3):123-146+207.

作者:徐成志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