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婚姻的法律解决机制诠释

时间:2022-11-21 06:04:04

新型婚姻的法律解决机制诠释

本文作者:李玉潮工作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一、非婚同居是一种新型婚姻家庭争议

非婚同居现象现在渐成潮流,不仅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选择同居,老年人也将同居视为养老的一种既方便又可行的方式。国家和社会对同居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但是,同居不是两性结合的法定方式,国家对同居关系不予保护。这样大量的两性结合关系游离于法律调整之外,同居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同居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非婚同居现象对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新型婚姻家庭争议,处理不当将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非婚同居应当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双方应完全具备婚姻的实质要件,即当事人无配偶、同居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双方无禁止结婚的疾病、无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第二,共同生活具有公开性,即同居关系被周围的群众所知晓。第三,共同生活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即达到一定的期限,有相对固定的住所。当前,由非婚同居引发的纠纷多不胜数,没有婚姻的束缚,男女双方是自由了许多,但是意想不到的麻烦也添了许多。恋爱期间、同居期间引发的财产纠纷、同居关系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等各类纠纷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婚姻关系的缔结有明确的法定程序,如不依法办理结婚手续,便谈不上法律认可的有效婚姻,更得不到法律保护。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受到伤害的只可能是男女双方。

二、我国应针对非婚同居作出制度回应

因为同居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缺乏法律保障,很多强势群体利用同居来规避婚姻中的法定义务。这在老年人同居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很多弱势老年同居者的实际地位不过是同床保姆。同居是一种长期的共同生活关系,同居双方为了共同生活显然会有时间、精力、金钱方面的付出。并且由于男女双方社会分工的差异及男性在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女性在同居生活的贡献用货币进行衡量时,往往价值不高,甚至为零。非婚同居虽然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其处于自然状态,难免被强势群体所利用,作为规避婚姻中的法定义务的手段,获取不当利益。而我国法律在此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行为,2001年新《婚姻法》颁布前,司法实践都以1994年2月1日为界,之前符合事实婚姻条件的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之后出现的则一律按非婚同居关系对待。2003年12月25日公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非婚同居中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一)立法保护同居关系的理由1.作为一种长期关系,同居各方对同居的投入应予以尊重,否则有违公平。2.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同居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与社会产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的长期存在应该受到尊重并应该给予保护,否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交易安全也有妨碍。3.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再认为非婚同居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同时,在一般社会观念上,同居也不再是应受社会道德谴责的行为。

(二)具体的法律保护措施1.非婚同居双方的权利义务。双方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扶养费的权利。一方为维持同居关系而为另一方或子女付出较大代价,在同居关系解除时,如其经济困难,有权要求另一方给予适当经济帮助。2.非婚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性质及归属。(1)双方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有同居协议的,应当尊重他们对财产的权属及分配的约定;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原则分配。(2)非婚同居期间的共同所得和生产经营权,一方未经他方同意擅自处分,另一方提出异议的,该处分行为无效。(3)对于同居期间用于一方生产、生活所负债务应由一方偿还,用于共同生活所负债务以同居期间所得财产清偿,不足部分由同居双方对外承担连带清偿责任。3.非婚同居所生子女的法律保障。非婚同居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根据法律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相同,任何人不得歧视。解除非婚同居关系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仍然有负担子女抚养费的义务,同时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4.非婚同居关系的解除。(1)非婚同居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除,协商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解除。(2)女方在怀孕期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解除同居关系的请求;女方提出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解除同居关系的,不在此限。(3)解除同居关系时应当适当照顾无过错方,法院在同居关系终止时的财产分割上,应当优先考虑无过错方。(4)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虐待、遗弃的,在同居关系解除时应向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5.关于非婚同居的救助措施。当非婚同居关系的当事人间发生暴力、虐待、遗弃行为的,当事人所在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有救助责任,当事人也有权请求上述单位进行劝阻和调解。公安机关对实施暴力、虐待、遗弃非婚同居对方的,应当予以制止,并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