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导和“以生为本”的结合

时间:2022-03-03 04:09:16

教师主导和“以生为本”的结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理论研究在各个时期都有明确的主题与之相适应。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每个阶段的德育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我国的德育理论多元发展的特点。因此,学校在德育研究方面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创新德育模式,树立崭新的德育理念,开拓校园德育文化的疆土。努力构建有效的德育模式,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所要具备的德育要求,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德育理论研究;有效德育模式;与时俱进

一、我国德育工作发展以及现状问题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关注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始抓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强化;在总书记时期,教育方面主张“以生为本”,教材结合实际,很生活化。十八大以来,教育由“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四个自信”。我国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理论实践和探索,在各个阶段都摸索出较为有效的德育模式,这些德育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在某一方面发挥着作用。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多种文化价值并存,引起人们对德育地位、功能和价值认识的转变,主体的多样化导致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德育观点也在随之变化。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易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家长和老师“重智育,轻德育”,其模式多采用强制、灌输、说服等主体被动服从的教育方法,这些方式往往收效甚微。正是这些将德育过于形式化甚至直接忽略的模式,导致我国各级各类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高智商、低情商,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有效进行德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基础,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开展德育工作需要依据有效的德育模式。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必须既有理论又有可操作性,是一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能将德育理论和实践得以有效连接的桥梁。因此,结合当代教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构建一个有效的德育模式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两种德育模式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传道授业论,很显然强调了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这一德育理念流传至今不无道理。在中国,孔子具有作为教师传道的使命感,以“周礼”为真理,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文化、行为规范的教育,认为学生“学而知之者”;韩愈在《师说》里阐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墨子在索冉篇里提到学生如同可以染成任意颜色的素丝等。在西方,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真理是需要探究的;巴格莱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符号”,在现代意义上重新论证了“人非生而知之者”,教师是现有知识的掌握者,是最接近真理的传道士。由此可见,古今中外,这一德育理念主要强调教师传授知识以及指导学生的道德修养。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模式至今仍被我国广泛使用,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作为教育者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对学生在知识、技巧技能方面的训练,但不能把教育看成是简单的传递过程。“我讲你听”的模式导致教师地位并不高,并不受人尊重。老师仅仅是传递者,无创造、无发明,是知识的搬运工。使老师不需要用智慧去面对鲜明的学生和鲜活的课堂。随之,教学工作也简单化了。2.发明本心论,强调客体善良本性的自觉,认为教育,关键不在于告诉,关键在于启发。在中国,孟子主张“性善论”,他不在尊崇《诗》《书》《礼》《易》等书本知识,提倡“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改变传统的模式,认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存在与人的内心。教师要引导其把内心的善性发挥出来。在西方,苏格拉底通过启发小厮回忆正方形的边长的过程,认为学习即回忆,是一个由知道到不知道,再到知道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受教育者是有知识的人,教育过程是启发回忆的过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英国教育家尼尔、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等人的观点也与之相同。他们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教学模式不是灌输,教师和学生要相互信任,在一种安全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正如尼尔在《夏山学校》里提出,学校要适应学生,赋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自由即摒弃“权威”,但自由也并非放纵。诺丁斯在《学会关心》一书中也提到,当代公立学校严重的缺陷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忽视,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长,这些优长应该在一个充满关心而非竞争的环境里得以培养。由此可见,发明本心论这一德育理念以“新性善论”为基础,认为道德的根源在人心,体现了对受教育主体的高度尊重。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一理念也有其不可操作性,道德判断过分强调受教育者个人道德判断和选择,而完全忽视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道德经验与社会群体所认同的行为准则,这样的道德不够完善,不负责任,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这两种德育模式各有利弊,但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对于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教育资源匮乏,在高考制度这个大前提下,应试教育虽然存在弊端,但却能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模式,让贫困落后的地区的孩子也能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可以使在校生接受全面基础知识的学习,减少文盲的存在。由此看来,传统的德育模式也就是传道授业论很符合我国教育现状,但我们要规避和克服这个模式的缺点,将它与发明本心论有效结合,二者取长避短,其效果一定显而易见。

三、新形势下有效德育模式探析

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下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的德育新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结合我国教育现状以及人口基数等因素,我认为最有效的德育模式是文化传递论和发明本心论的有效结合。二者的结合能起到1+1>2的效果。以上提及的这两种德育模式很显然各有利弊,再加上当代社会,长期以来,大多数人的责任是“服从”“执行”,而不需要独立思考。因此,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要规避和克服这个模式的不足,将它与发明本心论有效结合,二者取长避短。1.课堂管理方面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能力、专业水平、素质和经验都与之相关。教师要善于发挥其组织功能,即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还要发挥一定的促进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师也要发挥协调功能,一个班级少则十几个同学,多则几十个同学,学生的“口味不一”、需求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且使之愿意配合自己完成教学内容。课堂应是教学和管理的交汇点、是学习和生活的交汇点、还应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的交汇点。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对以下几方面的管理:首先,对课堂环境的管理。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课堂中同学座位的编排、开学第一堂课的内容安排、如何让教室充满学习的气氛等都是需要花心思的地方。其次,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师生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则,规则不可随意更改,对于规则的执行和落实,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善用惩罚,但要注意“一碗水端平”。再次,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要有洞察和兼顾的能力和怡情的能力,学会控制“焦虑”,调动课堂氛围。2.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关心教案的实施进程,以现成的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为目标的教学,没有办法让学生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中得以呈现和伸展,导致师生之间也不可能有真实的互动。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研究学生的特色和状态,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课堂的创造者,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教学、提供资源,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实现。教师要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学生的内心,和学生个体进行内在的根本上的沟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且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在他们自己本身的认知以外,还有更加丰富的、诱人的、值得去探索的世界。通过沟通,学生主动琢磨、思考、行动,最终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因此,教师在传递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积极把握自己可以把握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在师生一起制定班规时,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分组讨论:第一,你认为“我”(老师)应该如何对待“你”(同学)?第二,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第三,你希望收到怎样的对待?通过设置这些问题,利用身边的资源,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他们能换位思考,即使有同学不认可规则时,也能让他心服口服。师生之间是相互的,教师要真正理解体贴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服务。新形势下有效的德育模式所需要的“教师”,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创新思维,要敢于去改变自己原有的固化的模式定义,教师真正自尊和被人尊重是要让人们感到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容易,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学过程需要创造,而这种创造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创造。要有学科思维,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认识,要能分辨清楚这门学科上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学科思想的前沿的问题。要有综合思维,教师要能够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中学教材里并没有的东西。教师要扩充知识视野,才能驾驭教学大纲和那些鲜活的个体。还要有尊重思维,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生活状况,尊重学生,学生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他在你心里是谁。因此,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要培养学生有良知有特长的个性、有情趣的雅兴、有善良清欢的人性,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学科思维、综合思维、尊重思维。

四、结束语

德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学校和教师在德育问题的选择上要有所侧重,结合时代和现实问题,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状态,新构建的德育模式要由单一走向复合,不仅仅局限于一两种的结合,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利有弊。因此,要建立更合理有效的德育模式,要清楚地认识现代社会所需的道德要求和培养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将有效的德育力量整合起来,发挥其合力。

参考文献:

[1]张铁勇.试论当代德育的基本特产与发展趋势[J].甘肃理论学刊,2002

[2]汤玉华.高校德育模式创新与发展探析[J].教育评论,2014

[3]张卫国,李剑敏,李婧.“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高校德育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7

作者:梁晨艺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