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教学论文5篇

时间:2022-09-18 09:15:03

德育课程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本文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将“互联网+”引入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在进行教学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促进互联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课程;教学;建议

“互联网+”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如何将“互联网+”与中职德育相结合,做好中职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为中职生的创业、就业以及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概念的界定

中职德育课程包含5门课程,本文的“互联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以“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为例进行研究的。“互联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指课程的教与学活动围绕互联网展开。教师将教学资料上传至Moodle教学平台,学生登录平台进行线上自学,线下的课堂围绕课程内容开展活动,课后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进行课程相关内容的讨论与分享。这样的课程设计形成了线上的课前自学、线下的课堂活动与线上课后交流的有机融合,对调动和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2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探索

以“经济政治与社会”第8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例。(1)教师将课程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至moodle教学平台。(2)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3)开展课堂活动。课例:“经济政治与社会”第8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理论性较强,与学生实际结合得不紧密,学生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知识点和学生实际,教师设计了《我是小小“人大代表”》的课堂活动内容。教学媒体:教材、计算机、投影仪、音响。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情感目标: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信心。能力目标: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活动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每年的3月份,都要在北京召开全国的两会,同学们知道这两会具体指的是哪两会呢?两会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呢?首先,请观看一段2015年两会的报道(新闻媒体对两会的报道)。我们对两会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会在两会中提交什么主题的提案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提案内容。小组1:关于促进职校学生就业的提案小组2:关于鼓励职校学生创业的提案……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提案各有侧重,论据明确,论证合理,很有借鉴意义,是个基本合格的“人大代表“,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关注身边的民生热点问题并深入思考,以实际行动改变现状,肩负起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小组组长根据组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信息搜集、处理及分析情况;团队表现、对本组最终展示的贡献度情况综合给每个组员打分,而教师则根据每个小组的展示情况给每个小组打出总分。(4)组织网上论坛。教师建立QQ群,通过QQ群作业信息,提出讨论议题,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课程内容的交流。(5)网上完成作业和测试。教师在moodle平台作业,学生上传作业,教师提交作业反馈。通过对测验和问卷调查发现,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这种教学模式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集中起来,利用网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研究、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对加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化硬件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通过本次课程的实践探索发现,学院的信息化硬件设备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首先,多媒体教室的网络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存在网速过慢,登录时间太长,学习资料无法获取、作业及测试无法提交等现象;其次,校园无线网络不能满足学生查阅资料和课后在线交流需求。再次,数字教学资源匮乏。学院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仅局限于部分专业,德育教学方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少之又少。

3.2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强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要求较高,但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强;还有部分学生只对教师上传的视频和音频资料感兴趣,而对课程其它辅助资料兴趣不大。在课堂活动环节,有的学生表现消极,不能配合小组完成课堂展示任务。在课后交流环节,有的学生“装聋作哑”,不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互动和交流之中。

3.3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有待加强

学院的moodle教学平台本身功能强大,但教师们对mo-odle平台的使用不熟练,这一方面与缺乏深入培训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不足有关。据调研,学院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存在陈旧、落后的现象,他们没有足够的培训机会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工作之余的自学时间又较为零碎,短期内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3.4信息化教学方式单一,开展深层次信息化教学的热情不高

在对学院40名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在“学院已经连续四年组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你是否有意愿参加这项比赛”的调查中,5.7%的老师表示非常愿意参加,37.1%的老师表示愿意参加,48.6%的老师的态度为一般,8.6%的老师不太愿意参加这项比赛。在“您是否了解并尝试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的调查中,比较清楚,使用较多的只占2.9%,了解一些,偶尔使用的占31.4%,不太清楚,极少使用的占57.1%,完全不知道的占8.6%。可以看出,学院的信息化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进行深度信息化教学的热情并不高。

4对策及建议

4.1切实加强学院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针对硬件设备无法满足深度互联网+教学需求的问题,建议学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在所有教室安装信息化教学设备,实施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对现有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维修和更新较为陈旧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包括教师的办公电脑;做好信息化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另外,开发购买和建立德育优秀数字化教学资源。

4.2引进来、走出去,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应全面考虑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学;(2)引进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开展专家示范课;(3)走出去。建议学院增加德育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在培训内容方面,减少政策性内容的学习,加强信息化理念及技能方面的培训;(4)以课程为单位,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5)以举办院内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设计比赛、信息化示范课等活动为契机,加大奖励力度,带动学院信息化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4.3加大对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严肃考风考纪,将德育课程成绩与升学和毕业相挂钩,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从院领导、系领导、班主任到任课教师高度重视德育课程,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德育课程对技能学习、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奠基作用,扭转对德育程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

4.4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总体来讲,学院学生对专业课程和德育课程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特点、知识累积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也有一定关系。先将学生方面的原因放置一边,来反省一下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不仅仅存在于学院教师的身上。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在《中国精神的堕落始于教师队伍的奴隶化》一文中指出,“整个中国社会奴性化非常严重。但其中最严重的,却正是中国国民灵魂的塑造者——中国教师。大学里的教师现在早已失去了儒雅的风度,他们已经成了职位、级别、名利的奴隶,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人格魅力,找不到人生的闪光点,再无激情可言”。①资中筠先生的观点引人深思,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以敬业的精神为学生树立认真学习的榜样,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所以,笔者认为,要想营造良好的学风,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带头营造良好的教风。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学院应以积极的态度顺应时代而动。使学生学习谋生技能的同时,也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知识分子人格的光辉,并从学院的精神内涵中汲取发展的动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素质全面,道德高尚的人。

作者:李晓霞 李庆 白新玲 单位: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南永新.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张展.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学习,2014.12.

第二篇:德育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德育内容本文提倡根据地方特色,融入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不仅限于书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实际体验,感受德育内容的魅力所在。德育课程本文提倡打造极具各地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出地方品牌德育活动课程。

关键词:德育;德育内容;德育课程

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一直以来是德育的重要课题,在许多笔者的描述中,多以其德育内容如何开展,德育内容如何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德育课程以课程的设置、实施以及改革为主要内容。本文以活动为角度,关注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向活动方向发展。

一、活动中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内容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结合新疆本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最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德育内容多以维护民族团结,宣扬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帮互助。乌鲁木齐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实际追求,德育内容还要求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字深刻理解以及实际践行。德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新疆的德育内容除了这三个层次,还有以民族团结为中心,弘扬不同民族之间团结友爱,共同努力的优秀品质。除此之外,面对目前不同种类的文化冲击,在德育内容中应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作为重点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让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产生敬佩之情。在新疆,应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如少先队中提倡根据实际情况而实施的融情教育,在各地广泛开展“融情实践夏令营”、“你到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月饼”、“我在城里(农村)有个家”等活动。德育内容不一定都要用实际教学中渗透,可以举办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活动,如不同民族可以在自己的节日中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节日书画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图片,或者拍摄一些家族举办节庆的照片,让不同民族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其民族的传统和特色。不同民族的学生也可以组成小组去直接体验节日氛围,融入到浓郁的节庆中去。对于德育内容不应只是以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比被动的接受知识要更加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活动中的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主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班主任定期的主题班会,如三月开展的学习雷锋月等。还有每周极具学校特色的国旗下的讲话。德育课程更多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各科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的道德灌输,都是以养成自己道德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那么德育课程的开展能否像活动课程那样,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对于一些道德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在植树节时,可以带领学生去亲手种植一颗树苗,并且给小树苗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如八一建军节时,去慰问一些退伍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老人,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对于德育课程可以专门组织一些专业人员设计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德育课程。全国各地以自己的地方特色为主,打造出地方品牌德育活动课程。全国各地可以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的评比,将不同地区设置专门的网页供全国各地的学校进行浏览学习。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特色与习俗。德育课程的内容要重点突出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许多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中,德育课程应设置相应的平台,与时俱进的将优秀的德育课程放置网络,供各地学校参观互相学习。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对特色德育课程的大力推广。

三、小结

总之,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要以活动为特点进行设计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设计出体现德育特色的网页,供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其优秀的内容与方法,将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打造成为有特色的品牌课程。

作者:赵雅楠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J].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综述,2006(5).

[2]张忠华.教育导刊[J].中国德育内容的体系构建的反思与探索,2006(10).

[3]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J].论德育内容的结构及其优化,2005(7).

[4]冉亚辉.西南大学[J].我国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2008(4).

[5]郑敬斌,王立仁.教育科学研究[J].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2012(4).

第三篇: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中职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存在着重视程度偏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生硬僵化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大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改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德育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改革;途径

中职德育课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存在许多弊端,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提高德育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目前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普遍偏低

职业学校的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较高道德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职业学校片面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压缩德育课程的内容和深度,将其放在学校教育的边缘,导致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甚至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是由于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存在的各种缺陷,制约着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大多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仅仅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思维,空洞的强调思想灌输,缺乏现实生活的依托,对解决学生在身心成长、人格培养、求职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帮助不大,致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兴趣低下。这种内容抽象,脱离实际的德育教学,使许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理性的理解,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3.教学模式僵化生硬现阶段,多数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仍沿袭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动的“讲”和学生被动的“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在这种僵化生硬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漠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把自己的特点、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由于在学习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主动参与到其中,因此一上德育课就无精打采。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身心疲惫,教得十分无奈,而学生又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德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

1.提高教师素质,重视课程发展

中职学校应树立“德育为首,技能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德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由于德育课教师是从事德育课教学的专业人员,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否是德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和实施的基础。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德育课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科研创新的水平,这样才能保障德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此外,中职学校对于德育的重视还应该体现在德育不仅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还存在于其它课堂上;不仅存在于学校中,还存在于生活中。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等其他课程教学以及实训实习的过程中穿插的思想教育,学生日常管理、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中融入的品行培养,都发挥着潜在德育课程作用。因此,时时有德育,处处都有德育。

2.更新德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改革课程,落实内容是关键。现阶段德育课教师要逐步摆脱传统教材空泛单一的局限,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上对德育教材进行整合改进,使德育课程的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调整更新。新的德育教材一方面要适应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把社会上的一些意识形态、成人教育内容不经加工就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现实,尤其需要紧密联系学生未来劳动岗位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加大劳动者职业素质教育部分的内容,如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与人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养。重点围绕职业道德教育这个中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成才,从而确立学好职业技术、立志岗位成才的价值取向。

3.贴近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模式

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得以实现,德育的时效性要求其由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教育。为此,德育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把学生只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牵着学生鼻子走,机械地灌输知识的做法,将学生视为德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具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特点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设计、建构、组织起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最终实现自身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贴近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总之,我们必须深入推进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不断的丰富与创新教学思路,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让德育课程真正成为塑造学生高尚意志品质与优秀道德品质的有效指导,继续发挥其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作者:刘婕 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洪兰贞.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6).

[2]李明英,李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4).

[3]陈家梅.浅析中职生德育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1,(6).

第四篇:高校德育课程新模式探究

摘要:作为一种远程化、网络化、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慕课的教学优势日益凸显出来,正逐渐成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高校德育课程新模式的发展。通过相应平台的建设,不仅仅可以促进高校德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同时,还能积极促进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高校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慕课背景;高校德育课程;新模式探究

一、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教学理念老旧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护士的了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内需进行相应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式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仅仅将学生看做一种容器,在课堂上让老师对其进行灌溉。这一种教学方法十分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输,但是忽视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存在问题。众所周知,学生是大学道德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自立性的培养,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欠缺的。

(二)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的高校德育教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并不能较为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现阶段高校的德育教学大部分都采用大班或是合班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时间以及地点都十分的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住性以及积极性。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大班形式或是合班形式的德语教学模式并不感兴趣,在上课的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二是教学方法单调。虽然现阶段部分高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将课程的内容进行复制,对教学内容进行复述,从本质上来说,这仅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复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三是优秀教学资源的缺乏。

二、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新模式策略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德育课程的发展,促进其教学水平提高,在此,结合现阶段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慕课的背景下,提出课程新模式的策略。

(一)整合优秀教学资源

根据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MOOC平台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者德育教学优秀资源的整合。在教师资源这一方面,高校进行德育课程MOOC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我国各个地方德育教学的全面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课程的选择。例如,在进行《依法治国》这一方面教学的时候,由于各个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认知;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利用MOOC这一平台,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转变,利用MOOC平台开展高校德育教学,学生不仅能充分享受来自各地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术资源,更能将同一资源多次重复且无时间限制地重复利用。除此之外,学生还是可以利用相应的课程指南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安排进行了解与把握。

(二)引进慕课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德育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进一步出土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互动。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进度的,帮助学生的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MOOC平台进行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查询。

(三)注重教学数据资源的建设

在慕课背景下,进行教学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具有十分必要作用。高校的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在MOOC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德育课程教学数据的采集可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和长期性,形成丰富多样且具有动态化的德育课程“教学大数据”,然后通过云计算、云存储。在知识交流过程中,利用MOOC平台,教师可以及时的掌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建议进行搜集,通过信息数据技术的分析,进而为德育教学的改革以及模式的转变提供数据方面的依据。除此之外,通过MOOC平台,还可以实现对学生全部学习行为的监控以及了解,在线交流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误区、解除障碍,为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慕课背景下进行德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仅可以进而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结合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赵慧翔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2).

[2]孟汇海.基于MOOC的高校德育课程新模式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3]高地.MOOC在西方高校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1).

第五篇: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新建构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工作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重新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培养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形式单一、课程内容老套、德育方法过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新的合理的德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德育;德育课程

一、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立德”在《左传》中有如下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涵义为:要建功立业,必先立德,把立德作为做事做人之首,将其视为安邦立国、安身立命之根本。据《管子》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道出了培养人才的难度和重要性。“立德”是“树人”的前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想培育有用之才,必先立德。立德树人是时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是做人育人的前提条件,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根本。我国正处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德育为先就更显必要和紧迫。学校德育格局应该从课程、实践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建构;必须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德育形式,逐步丰富德育内容,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在一些教育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学科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课程。学科性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思维、积累道德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忽略了学生道德实践的践行而略显不足;学科性德育课程的不足为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契机;隐性德育课程植根于学校的各个层面,其作用也越来越备受关注。由于受历史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高校德育在课程内容、教材教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都不符合当下德育工作的要求。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引着我们对新课程体系的建构做出新的思考。

(一)课程内容不够新颖

目前,多数高校沿用的德育教材仍是几十年一贯的传统教材,内容陈旧、空洞,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好的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德育素质,必须大力改革老套单一的课程内容,联系实际,抓住大学生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随着时代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德育内容应不断充实和更新。一些反映时展需要的德育内容也应纳入德育课程框架内,比如科技道德、网络道德、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等。

(二)课程方法较为单一

受传统观念影响,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论”在我国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上备受推崇,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课堂灌输,缺乏启发讨论。教学方式上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等方法,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教师不能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仅按照学科体系进行讲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低,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德育教学手段上,青睐于教材加粉笔的传统模式,对现代技术的运用较少。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也随之出现,但在教学应用中实则换汤不换药,现代的一块屏幕代替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

(三)课程实施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理论上是由学科性德育、隐性德育、活动性德育三部分组成,但各高校在德育课程开设和实施过程中几乎都偏重传统的学科性德育课程,对隐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这样,只能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知、情、意、行”中的“知”,对于其他三方面的发展置罔不顾,这既有悖于高校德育目的,也有悖于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学科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性德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必须高度联系实际,高校德育要求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地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学科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三者必须有机协同与融合。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建构

“立德”,即立社会主义之德,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想要彻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大力改革高校德育课程,构建合理的德育课程体系。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隐性德育与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现象,缺少隐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的补充,学科性德育课程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大力开发利用高校隐性德育资源与活动性德育课程资源,构建三种德育课程有机结合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成为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整体素质的关键。

(一)积极推进学科性德育课程改革

学科性德育课程是一种传统的德育课程形式,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道德观念,进行道德规范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纲领,带领学生掌握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系统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道德品质。针对当前高校学科性德育课程实效性不强的状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学科性德育课程。

1.改革学科性德育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实际的联系。学科性德育课程内容改革要面向两个实际:一是要面向社会的现实生活实际,让当代大学生客观了解社会现实生活,这是德育理论课程的现实基础;二要面向德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他们的主流思想状况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由于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德育理论课程改革必须以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通过各种方法,引领学生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坚苦耐劳的品质。同时,德育理论应与各专业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各专业开设的学科性德育课程应体现出专业特色。

2.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我国高校现行的德育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灌输模式”。德育方法的不当,严重阻碍了德育内容的展现和学生德育素质的内化,导致德育效果欠佳、作用不明显。在新时期下,高校德育必须采取创新的多元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通讯的广泛使用,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就获取信息而言已不存在数量和时间的差异。这就要求德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对象当作消极接受的客体,而应看作一个能动的主体。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为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方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基础。通过创新德育方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理想信仰的缺失、道德的失范等诸多问题。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隐性德育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又叫做潜在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蕴藏在学校内部,如建筑景观、师德校风、人文环境等各方面之中的教育因素,“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主要获得道德情意方面经验的课程”。它可以通过对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调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行以及各方面素质,其影响作用之大之独特是学科性德育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除了改革学科性德育课程外,还要着力于开发实施隐性德育课程。

1.塑造教师自身魅力,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在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其作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陶冶和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群体是学校里的主导群体,育人的前提是做人,教师在学生面前起着道德榜样与道德“活教材”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无意识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发挥自身人格魅力,润物细无声地带领学生践行自己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

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和规章制度的建设,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校园精神文化内容为主要特征的隐性德育资源,主要是指校风、学风、教风、班级氛围等。校园的精神文化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思想性;既可以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又是高校建设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要切实采取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校园规章制度形态为主要内容的隐性德育资源,主要指的是学校各种组织的各项章程制度,它会以有意无意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严格而又合理的规章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学校领导应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争取以合理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高校活动性德育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实施活动性德育课程是以开展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为主,来达到锻炼学生道德实践的目的,这种德育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亲身体验道德经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达到道德行为观念知行合一。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而是形成相应的道德认知并认真践行道德实践。因此,德育必须以活动性德育课程辅之学科性德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1.活动性德育课程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活动实施前、活动实施中都是由参与者自主自愿进行参与,在活动中能切身体会活动所要表达的意义和经验。在学校开设活动性德育课程时,德育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因此,所开设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应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进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对待和参与此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课程并能有所体会,这样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

2.活动性德育课程应与其他课程相配合。一是要与另外两种德育课程相结合,三种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各有所长,要想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须使活动性德育课程与学科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相互支持的互补关系。二是要与其他各学科的课程相互配合,“德”“智”“体”“美”也不是孤立发展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与各学科课程结合,更好地挖掘学科中的德育意义,也能体现出学科教学中的育人性;活动性德育课程中渗透知识性教学,寓教于活动,德智教育相互促进。一套完整合理的德育课程体系并不是各种德育课程的简单累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益。在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协调发展各种德育课程,使其产生更大的德育“合力”,才能显现出德育课程新体系的整体育人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樊燕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2]教育部.深化课改立德树人[N].中国教育报,2014-04-25.

[3]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4]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

[5]钟瑞添.高校德育体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