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时间:2022-10-30 10:17:33

山区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一、当前山区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德育规程》第二条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理所当然地应该列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这不仅是由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是非观念淡薄、自律性不强等因素所决定的,而且是由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同样决定了山区学校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山区学校留守孩子增多、家庭教育缺失、学2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失范等问题倒逼我们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教育乏力

首另外我国国情决定了基础教育资源分布还很不平衡,山区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方面也存在先天不足。

(二)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许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又加上外出务工的家长越来越多,目前山区许多家庭的教育是蹩脚的,甚至是缺失的,不仅无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许多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却做不到,结果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大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采取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即金钱加棍棒,先哄,哄不好就打,甚至稍有不顺意就棍棒相加,极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三)社会教育失范

青少年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与家庭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关心和参与,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如利用正面的媒体、网络、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但对于山区孩子来说积极正面的社会教育常常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和新的“读书无用论”却严重地影响山区孩子的健康成长。“单打独斗”式的学校德育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厌学早恋、脆弱自闭、心理承受力较差、暴力倾向严重等问题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三、山区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在总结近几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转变观念,明确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没有主题和目标。立志成才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长期德育实践中的一个突出和稳定的主题。学校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通过立志成才教育,可以合理地把学生对个体自身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求统一起来,从而做到以重视社会利益为特征的社会本位与关注个体发展为特征的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同时,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大力实施环境育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德育目标的实施。

(二)多方联动,完善德育操作系统

德育目标明确了,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采取层级负责制进行德育工作管理,即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总指挥,政教主任负责实施,年级组长、团总支、少先队、各班主任、各班委会实行分层负责,任课教师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把德育贯穿于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切实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力量的配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家长、学校所担负的责任是各不相同的,但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开展德育工作的三方特别是学校与家庭只有各自明确在同一个目标之下的责任,互相配合,才能保证德育效果的均衡性、实效性及持久性。

(三)以人为本,丰富德育活动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以活动促管理,以情感辅教育”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在德育方面减少空洞说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请相关人员现身说法感染学生。学校针对山区学生实际情况,近年来通过教师送教上门进行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组建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获得情感熏陶。

(四)不断创新,优化德育工作措施

我们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始终将德育工作寓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所有教师都要结合本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向群体成员阐明评价的目的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采用多种方式实施以诚心、热心、耐心为内容的情感教育和爱好教育,这是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的创新德育教育的必备要求,我校就是这样进行创新教育的。

总之,在实施德育工作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的责任不只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把内容和形式结合在一起,使之具体化,使之可行性强,则我们的德育教育将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

作者:李成国单位:广东省英德市英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