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学习学生德育管理分析

时间:2022-08-12 10:03:56

跨校学习学生德育管理分析

摘要:普通高中阶段的跨校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各方管理理念不同、对接不到位等原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品德管理等方面有所忽视,如何构建全程化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当前跨校管理当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跨校学习;普通高中;德育管理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开放发展,跨校学习成为对这一目标的具体实践。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涉及电子、机器人、农业、家政、物理、化学、数学、工程、科技等多个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根据课改计划,高中应该在高二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由于部分学校条件有限,无法保证全部开齐通用技术课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就会通过带领学生到另一所学校利用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弥补。这种跨校学习的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为将来择业和终身发展做准备。对于这种“跨校学习”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着“来宾学校”和“基地学校”两个主体之间的衔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因为两校之间衔接不到位、管理理念不一致等出现诸如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品德管理等问题。那么,作为“基地学校”,如何构建全程化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当前班主任管理当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1跨校学习的学生管理问题

目前,这种跨校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来宾学校”学生高一高二分别定期到“基地学校”集中学习固定课时的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地学校”,为每一个班级指定一名兼职班主任,教授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学习结束,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学分证书,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颁发优秀学员证书。由于学生是跨校学习实践类活动课程,而且会认为只要考试合格即可,在思想上会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和约束。这就为“基地学校”教师的管理带来诸多麻烦。1.1学生对他校教师的不认可。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引导者,对全班同学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和学习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对于自己的班主任,一般会是一种爱戴、拥护或者敬畏的态度,而对于其他班主任则是基本性的礼貌。在跨校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难免出现这种态度,认为“基地学校”的老师只负责教授知识,至于表现好坏,课堂纪律问题等则认为老师无权管理。1.2学生对纪律规范的不熟悉。目前高中的教育管理在细节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管理方式。对于“来宾学校”的学生来说,熟悉了本校的纪律规范和管理模式,习惯了本校教师的教学特点和课务安排。来到“基地学校”,45分钟的课堂扩展为90分钟的大课堂,听课写作业的学习方式变成了自主设计、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甚至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生活作息时间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学生对“新”学校的教学方式、纪律要求等都不熟悉,而且学习时间又不会太长,从而会出现“漠视”学校各种规范的行为。

2跨校学习的学生德育管理策略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说,跨校学习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内容、新的老师、新的制度。那么,怎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进入学习正轨,并且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2.1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学生来学习之前,两个学校之间要进行对接。在对接前精心准备,对接中力求精细化,力求全面,多方协调,力求使各方满意。同时,也要做好集中教学期间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主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通过在“基地学校”树立一种纪律性的管理方式,学生就会从心里重视制度,同时也会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另外也要加强两个学校之间的细节沟通。对学生的熟悉和了解情况莫过于班主任。作为兼职班主任,在上课之前就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基本情况,为个性化的教学做好准备。2.2以人为本地开展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认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在教育这种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同时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尤其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技术类课堂,更要注重教与学双方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通常在通用技术课堂中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设计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分工合作,共完成一个设计作品。作为兼职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的开展教学,注意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注意活动课程中隐含的教育思想,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自信心、集体荣誉感以及班级凝聚力等。2.3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不是在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更加了解社会,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拟定一个适合的发展方向。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对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加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积极探究的心态和一定的科学素养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那么在课堂上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借用成熟的测评工具对学生的人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试,逐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为此拟定一个实际的发展方向。2.4做好过程考核和综合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更加注重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对象等的多元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逐步向综合化、层次化、全方位方向发展。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提倡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要改变传统文化课以考试为主、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技术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习得、技术作品形成等,也要关注学生技术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技术经验的积累、原理的运用、方法的融合、技术的创新、技能的迁移、文化的感悟等,切实对学生做到过程考核和全面考核,努力实现教、学、评三者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跨校学习德育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某市A高中高一2班学生到“基地学校”集中学习为期5天的通用技术必修课程。教学前,兼职班主任和原班主任进行沟通。情况如下:本班男女比例均衡,学生整体比较听话。如果给予比较明确的任务,小组合作一般可以很好地完成,但是男女之间交流较少。教学前准备:为了促进交流,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在上课前让学生在原有学习小组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异质分组,即每个小组里男女生人数大体均等。教学要求:本节课的任务是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结构稳定性”相关知识,制作便携式小板凳。要求先自主设计方案,然后小组讨论筛选优化方案,最后根据方案选择合适材料分工合作,完成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教学情境:有一个小组是这样进行的。本组4名同学,2名男生,2名女生。在设计的过程中4个同学都可以较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且各具特色。在方案的讨论、筛选环节,男生选择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制作,理由是女生的方案太复杂,且主要制作环节由男生在操作,其他组员同意。制作环节,由于前期分工不明确,且对争执没有进行妥善处理,导致最后作品并不理想,而且遭到女生埋怨,男生几乎要放弃,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作品基本完成。学生在到“基地学校”学习之前一般处于自主学习状态,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较少。在刚开始学习通用技术课的时候,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分工、如何合作,甚至产生争执与矛盾。那么,作为班级的兼职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进行非知识性内容的教育。3.1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和意见,懂得尊重。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懂得独立的同时也缺少了与他人的交流,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耐心听取他人意见。那么在合作学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去帮助同学,主动的配合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关心他人,逐步培养自己的民主素养。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就要学生对自己的方案进行阐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甚至可将比较优秀的设计进行全班展示。3.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通用技术课程开放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建立了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设计方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称赞,发现自己并不是事事不如人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并逐步树立起对自我肯定的态度,并不断为之努力。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地及时给予肯定,并运用肯定、鼓励及创设条件的方式强化它,发展它。3.3引导不抛弃不放弃的恒心。在制作环节,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进行及时鼓励。案例中,对于即将灰心放弃的小组行为,教师既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启发他们继续做下去的方法,对于最后的作品也要坚持正面表扬为主。让他们看到由于小组的坚持,作品最后得以完成,而且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创意。在“基地学校”,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和学生一起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在共同参与中对学生的个性、思想、行为、能力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和无形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铁男.区域共享,普陀这样做普陀区创新实验室建设区域共享机制的探索和实践[J].上海教育,2016.4.

[2]张小亚.课程基地建设:从学科本位走向课程引领[J].江苏教育研究,2013.8.

[3]李双,朱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作者:秦换鱼 单位: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