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研究

时间:2022-05-04 03:04:42

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研究

一、亚当•沙夫的《人的哲学》的基本观点

1.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亚当•沙夫首先认可马克思否定费尔巴哈的观点,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上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主张应该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来考察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人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说只能在社会和历史的练习中才能理解他的气,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这种以社会和历史做出发点,来研究人的精神生活及其产物乃是马克思主义不容分辨的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贡献,它使得这一问题及拜托了自然主义的局限性,又抛弃了存在主义在研究人类问题中的主观主义”。另外,亚当•沙夫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也可称为人的哲学。将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规定在个人在他与整个社会以及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人的关系中作用的本质。因此,沙夫认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研究对象归结于关于人的存在以及关于个人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不仅承认人的存在更肯定人的存在对他自己的生活起创造作用,认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改造客观现实而创造在即的生活,但必须依托社会规律。2.将研究内容融于社会实践。沙夫在书中对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进行了论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道主义,其中心命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的一切,它的哲学,它的政治经济学,他的社会观点和政治观点,都是服务这个问题的。这一切都是为唯一的实践目的服务的理论武器,这个目的就是为了美好的、更幸福的人的生活而斗争”。同时,沙夫认为马克思虽继承了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传统,但是其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作用,将人以及人在社会历史条件中所创造的寓于社会实践当中。书中说道“它乃是一种战斗的人道主义,它把自己的首要任务和目的规定为:为了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的优势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性。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亚当•沙夫是一个西方人本主义的代表,其都是为了寻求人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但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社会为社会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以及物质财富,随着物质条件的好转,市场经济的建立,人开始陷入对物质的依赖。同时,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有用性的满足。这些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缺失人的存在性,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生存困境。但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立场来看待人本思想,认为人应该在理论和时间上脱离抽象的自然界与精神世界,要把人及其现实生活问题反思与研究放在首位,人的生命不是依赖任何人存在,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其基础上,亚当•沙夫肯定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应该并可以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西方人本主义强调普遍人性,注重个体的意义,将人从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从而揭示人自身的本质。与之相反,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亚当•沙夫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颇深。肯定人具有社会性,不应把社会与个人对立。“个体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两者密不可分,认识社会性的,社会也是个人的生活。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指导中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马克思的人本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前提。马克思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主体和中心,通过实践创造世界,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同时,马克思坚持把人本身发展作为其根本目的,通过自由个性的视线,达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实现自由个性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决定的。2.马克思人本存在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础。马克思承认自由界先与人产生,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其认为人的活动会受到外部自然界和外部环境的决定和制约,但是他坚持以人为本,以实践活动作为基础,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主张社会活动是由人实践而来,认识一切活动及其产物的根本,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则是人本存在理念的体现,其要以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念作依据,并且也要以人的根本存在作为其依据与基础。3.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与确定是将马克思人本思想转变为实践形态的产物与结果,最后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提出才科学发展观在指导中国实践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等话语的提出才使得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种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思想道德组织上,从而保障人民享有的各项群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最终目的。

四、人本主义指导下学校德育的个体功能性发挥

1.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格完善,道德教育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德育是将一切教育寓于学校之中,将学生的道德发展作为学校的基础任务与目标,两者有区别有联系。学校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对人的道德建设可以融于多个环境当中,家庭,社会等环境不容忽视,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学校德育。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不断实现的,而学校德育是处于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时期的主要领域,其有目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系统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家庭社会德育所不能比拟的,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针对性的作用。另外,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将价值观念不断引导以及教化渗透融合在教育教学等各种形式中,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2.学校德育的特点。(1)范围上。教育是由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者教育统一而成,德育也不例外。就家庭德育来说,其对人品德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是一种先天的影响。家庭的背景、父母的作用、职业、文化程度、教养的方式、家庭气氛等都会影响人品格的差异。较之学校德育,个体在家庭德育之后呈现不同的品格特征,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纠正不合理的道德品质,广泛的对个体施加有目的的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具有针对性、系统性与广泛性。(2)类别上。在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体系化,要实现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则要依靠德、智、体、美四种类别的教育,各种教育互相渗透,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智育主要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为目的;体育主要以传授基本运动知识,锻炼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为目标;美育主要以传授基本美学知识。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为指向。而德育主要以形成发展学生优良品格,培养学生道德认识的能力,其不以行为的完美作为追求,而是依据个体品格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人格为指向。德育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路径所影响,不能单纯像只是,技能,技巧那样简单,因此,德育过程具有复杂性,德育的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长期性。3.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发挥。马克思主要立足于整体的人和人的存在的历史性来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发展的最高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马克思在其文集中有提到“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得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现实的人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社会关系发展的过程。所以德育中不能忽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关注人的个体性以及社会性。然而,学校德育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学校德育的功能则主要是促进个体自身功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改革,德育中学校教育开始提倡“让人回到教育”,“教育的中心在人”等基本思想,开始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些观念,并将其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得学校德育开始重视学生主体的主体性个体性功能的发挥与实现。(1)促进个体品德的发展。个体功能的发挥依托良好的德育活动,良好有效的德育活动促进个体品格的发展。品格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自身对道德的认知与态度,也离不开教师传授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更离不开自身对道德价值观念的内化与行为能力。所以,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的艰巨性,要促进个体品格的发展就需要学校德育注重对品德形式、内容、能力的规划与指导。个体品德是个体对社会道德关系的一种助管的意识形式,是个体在社会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与道德判断,这些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有好有坏,没有确切的标准,但是学校教育需立足于现实,引导学生品格向良性发展。如此,学校德育开始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的到的知识结构为其主要任务,抛弃硬性灌输的模式,避免学生产生对道德的抵触与反感,激发道德情感,发展成学生能够自觉、坚强的道德意志,使学生在价值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对待德育的教学时,学校开始积极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学会用道德价值观来解决学生在到的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引导学生从规范上上升对道德观的把握与认可。同时,学校德育通过培养学生合理的道德的需要、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合理的道德行为来形成并发展其品德能力,并积极倡导学生运用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到的分析能力等来处理道德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个体性功能的发挥。(2)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表现为“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发展。而智力发展作为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不容忽视,而人的智能发展方向、效率受自身的道德价值观支配与制约,因此,学校德育对学生个体智能的发挥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其实是个体智能发展的过程,其中个体对道德的判断、认知等有影响着个体智能的发展。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是调节和制约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对于智能发展关键期的学生群体来说,对道德认知的不合理影响着学生对待事物的世界观与道德观,从而影响智能发展方向。其次,学校德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以培养个体的人格为主要任务。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创新与创造性。“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借宿,那必然是错误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诗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方式促进个体精神世界的满足与进步,从而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个体智力能力的不断发展。(3)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灌输性方式,课堂教学的硬性内容使得学生对道德产生反感与厌恶,因此学校德育开始重视道德对学生精神需要的满足,开始不断将教育内容融于实践,将道德观念融于现实实例当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外学习到道德责任与义务,切实的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解决现实问题。德性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品质,是人的主动追求与索取,德性的实现需要学校道德教育的不断改善是每个人带到自我完善、自我肯定最终到自我发展。而道德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给自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于需要,从而突出道德的精神价值。个体自身的发展依靠精神价值带来的满足,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塑造自身优良德性,完善自身人格需求,达到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4.学校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实现途径。(1)构建价值观相同的校园精神环境。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新时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把时代特点融入校园精神中去,校园的精神文化对学校德育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其集中体现在学校精神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学校的精神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制度、师生行为规范、环境、活动等来体现并得到升华,同时校园的精神环境也集中体现在学校统一的价值观上,通过引导师生形成与校园精神趋于一致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共同的校园价值观能够将师生的价值取向融入学校中,核心价值观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并内化形成自身的信念,从而外化为行为指导实践。(2)完善文化建设的校园物质环境。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规划建设好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完善各种活动设施,保证开展各种活动的必须的场地,重视培养宣传学校的文化,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文化的森头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同时依靠网络新媒体资源,将校园建设纳入信息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网络的运用能够使德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当前的形势,将价值观潜移默化隐性的转移到信息化产品中,使师生易于接受,从而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3)优化师生思想行为的制度环境。完善和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学生需要遵守的规范制度等等,健全机制,培养优良的学风、校风、师风。从而发挥其对师生思想行为的规范约束作用以及诱导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积极推广制度建设,使师生自觉遵守并接受,指导全体成员行动。学校要努力打造体现学校精神文化严禁文明的行为文化,以教师作为行为规范的模范,引领学生,以身作则,通过外界不断的约束、规范和教化逐步认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最终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以此提高德育个体功能的发挥,促进个体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鲁杰,王逢贤.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邱伟光,张耀灿.德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王玄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胡斌武.学校德育的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马勤学.学校道德教育新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作者:许朵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