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论文2篇

时间:2022-11-26 03:38:05

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论文2篇

第一篇

1.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学识、风度、人格以及敬业精神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班主任,由于和学生的接触大于一般的任课教师,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优秀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失去学生的信任和敬重,思想道德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班级,不同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状况就会不同;同一个学生,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育,效果也会不同。原因很多,但老师本身素质的高低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是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校应采用如集训、进修、讲学、交流等多种形式实实在在的做好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工作,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完成任务。这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

2.道德教育贵在主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变,更是精神生活的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学校可针对社会上、校园内的一些典型案例,结合学校实际来展开思德教育。虽然对一些违背道德准则行为的教育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但其效果远不及主动防范性教育。再加上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就受到家庭的溺爱偏袒,赞扬的话听得多,批评指责的话听得少,情感较为脆弱。对这些学生,一旦教育方法不当容易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教师本应是主动教育者,学生出现情况再进行事后补救将会使主动变为被动,长此以往,教师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3.结合课程进行中华美德的渗透教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尤其是政治课程,更应在课程中注意到这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优秀传统美德。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李耳(老子)、孔丘(孔子)等都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传承至今。《道德经》、《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让祖国文化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常用老子《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3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第52章)、“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21章)语段来教育学生,面对纷繁错杂的社会现象,一定要冷静观察、细心分析,切勿盲从急躁,看清问题的实质,从而得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以及用“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第62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24章),“轻者失根,躁者失君”(第26章),“俭故能广”(第67章)等名句勉励学生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行为标准来时时约束、检点自己,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决不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要克服急躁的情绪,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用实践来检验我们的一切言行,逐步养成具有高尚人格和受人尊敬的作风。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我常用《论语》中的一些精辟语段来和学生共勉。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第二十章》去勉励学生端正学风,要以自己所学专业为乐,刻苦求精,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某些学生担心自己没有背景,没有关系而对踏上社会产生忧虑的情况,我就用孔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第十四章》来教育学生,真才实学是一个人自立的关键,只要德才兼备,就一定能在社会上立足,建功立业不能只盯着背景、关系、名位与世人的评价,只要你具有高尚的品德,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就一定会成功。以及“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篇•第四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第六章》来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不求虚名急利,但求明德慎行。实践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需要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要让优良的中华美德在学生中扎下根,形成自觉的行为,是一个逐次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反复强化、深入,乃至于成为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任重而道远,我们当恪尽职守,全力以赴。

作者:邱家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大学生有大局方向意识,但自私自我的问题仍较突出

调查显示,有85.9%同学具有较强的爱国心,有86.7%的同学表示经常关注国家发展的大事,有90.3%的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解。但有52.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集体观念不强,有53.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团队精神不强,56%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比较自私等。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虽有大局方向意识,但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自私自我的问题。

(二)大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但也存在脱离核心价值的现象

调查显示,有89%的同学积极申请入党,有92%的同学认为服务群众值得提倡,83%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调查还显示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占46.2%,奉献精神不强的54.6%。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虽有正确的价值观,但一部分人讲实惠,缺乏社会责任感,存在着脱离核心价值的现象。

(三)大学生有道德法纪意识,但行为养成教育不足

调查显示,85.3%的同学能孝敬父母长辈,96.1%的同学在坐公交车时遇到老弱病残会主动让座,82.8%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法纪观念,有7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是诚实的。但调查还显示,有6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自由散漫,有4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缺乏公德,有63.9%的同学认为大学文明礼貌行为一般。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虽有道德法纪意识,但自控能力较差,行为养成教育不足。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在逐步完善中,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只看到个人和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社会利益的倾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在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上发生扭曲,核心价值观念模糊。可以说,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大学生更注重功利、轻视德行,存在着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在入党、当干部、评先进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务实性”。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风气和消极腐败现象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的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还有的是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等,这给高校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

(三)重智能轻修养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束缚,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在思想上已经变得很看重分数,而忽略了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因此,很多人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知识、长能力,而把学做人、育美德放到次要的地位,对修身要求不高,以不违法为目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新的保障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他们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可以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强化道德意识,摒弃背德之行,在校园营造一个讲奉献、讲道德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新的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扎实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立足社会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个性培养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促使他们积极上进、开拓创新,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处于有利地位,报效祖国和人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

四、建立健全“六个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合格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健全“六个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教育机制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发挥高等学校强大的教育功能,健全教育机制:一是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在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使他们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的光荣使命感;在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中,使他们全面确立是非荣辱观念,自觉地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凸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自己成长成才的意义。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核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弘扬主旋律,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四是强化科学文化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使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五是通过师德建设配合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以良师的身体力行引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引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实践机制

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从认知到行为的内化过程,要完成思想道德的内化,就不能没有实践。所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流于“说教”,要从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从大学生自己做起,强化养成教育,加强实践环节,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利用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荣辱,锻炼意志,升华认识,并让他们了解国情,明确社会责任,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把大学生锻炼成为知行合一、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示范机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先进人物为示范,抓典型、树榜样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可塑性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好,所以对大学生实施正面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示范机制,从学生们熟知的人入手,深入挖掘“正能量”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思想道德楷模,通过课内课外教育,通过广播、网络、报刊、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大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突出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感动学生,让广大大学生见贤思齐。

(四)修养机制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修养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自律与他律、内心自觉和外在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强化监督,通过必要的纪律约束和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统一起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同时应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加强美育教育,让大学生在人文熏陶中净化心灵,锤炼人格,提高觉悟,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五)网络机制

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最能满足大学生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娱乐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媒体,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要建设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建立网络监控机制,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时,要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思想道德大讨论,开放话题,集思广益,学生教师共同参与交流和沟通,使大家在交流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尽力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六)评价机制

加强评价机制的建设是落实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为此,需要建立一个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来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评价可以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情况入手,制定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测评方案,对大学生在校时的思想和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大学生行为养成测评分可由行为养成基准分和行为养成奖惩分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行为养成基准分由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法纪观念、学习态度、劳动观念等五大项组成,有一定的测评标准;行为养成奖惩分则按照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应各测评项目给予一定的加分或扣分。实施此养成评定方案,可以衡量出大学生日常思想道德的水平,可以使大学生更注意日常的行为表现,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就能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好的成效,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陈辉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