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的功能

时间:2022-05-23 10:41:50

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的功能

摘要:高校师德建设是现阶段式的培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而音乐作为的艺术形式对于道德建设也有相当不错的作用,就通过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概念进行解析,并梳理出音乐与道德建设的关联性。以此二者为基础,总结出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具体作用。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论实践,能够有效弥补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功能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音乐

音乐虽然是艺术的一种,但却可以承载德育教育。这是因为音乐本身是美的化身,音乐课程本身就是作为美育和德育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生动形象的旋律与节奏展示,能够调节高校教师的内心情感,从而塑造起正面、积极、阳光、和谐的高校教师道德。在高校师德建设中,人格魅力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音乐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节操和审美情趣。虽然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但现阶段却极少有人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希望自己的浅薄观点能够丰富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一、概述

(一)高校师德建设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也带着培育高素质高品德人才的责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品德端正。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个人道德水平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对高校队伍的道德要求规范明确指出,“高尚师德”是高校教师的首要建设标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理念模糊、学风浮躁、教学敷衍、学术不端、言行失范以及育人意识浅薄等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二)音乐与道德建设的联系。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和艺术形式,音乐在不同的方面和层次都表现出独到的价值,其中音乐与道德的关联一直以来都十分紧密。马丁•路德金曾说“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音乐被誉为是道德建设的源头,为道德建设提供“道德因子”,另一方面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工具,具有道德规范、道德宣传和道德教化等作用。而关于音乐与道德建设的联系研究,实际上完成了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可能性论证。

二、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音乐提供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因为作为人类思想和精神力量的载体,能够承载多样性的题材。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音乐曾经承载了革命思想、追求进步和文化追求的多种理念,而高校师德建设依然可以将音乐作为载体,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内容。例如歌颂教师品质的《好大一棵树》、《教师礼赞》以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音乐作品,能够提高高校教师对于自身道德的关注。这些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音乐作品完成了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的承载和具体表达。(二)音乐促使高校教师追求道德提升。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修身立德”是建设的根本。音乐通过夜的旋律传到给人积极向上向善的经验,而促使人净化心灵,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音乐可以帮助教师抒发情感,高校教师工作本就相对繁琐,而音乐通过旋律能够帮助教师镇定心灵,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为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奠定基础。其次,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精神体验,因此一般认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人会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而音乐通过教师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能够从内而外的实现对教师的道德教化,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标准。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在优美、柔和且富有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美的追求,继而陶冶情操,开始在自然而然中提高师德水平,并且从内心深处认可师德培养的重要性。(三)音乐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柔和的教学工具。音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德水平。音乐是一种柔和而深沉的感知形式,往往能进入人的内心进行深层次的打动。高校教师本身个人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很难接受形式生硬和说教明显的道德教育,如果开展填鸭式或命令式的师德教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引起高校教师对师德教育的反感。但是音乐本身是一种比较高雅的形式,与高校教师的日常喜好有结合点,同时这一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更加容易被高校教师接受,从而提供了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工具。具体来说,在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音乐教学作为开场,令其发挥类似开始瑜伽运动前进行音乐冥想的功能,帮助高校教师进入平心静气的教学状态。其次,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可以将音乐赏析等作为作业内容,通过较为优雅的形式完成高校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知训练。(四)音乐提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动力。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自我激励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才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音乐具有培养人性格的优点,柔和的音乐能够按捺浮躁的性格,而激情洋溢的音乐能够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失败带来的压力。高校教师本身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通过音乐的正面激励和促进,能够为高校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奠定一定的精神基础,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感动力,帮助教师培养出乐观向上,艰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示范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教师心烦气躁的时候,如何的催眠曲和安定性的音乐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收敛心神,平复心情,进而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平。其次,教师在遭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失败时,可以通过聆听激昂性的音乐来提振士气,克服生活和工作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为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示范。(五)音乐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供考核依据。高校师德建设如何开展考核一直是教育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知识储备、理解什么是具体的师德表现和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等“硬核知识”,更需要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教育。然而,如何在实践中考核高校师德建设的效果,一直以来存在量化困难的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往往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来填写相关的问卷和答卷,但这样的结果反馈的意义不大,其伪装性也相对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反映高校教师师德情况的考察方式。而音乐就是不错的选择。这是由于音乐本身必须要道德,只有兼具艺术道德的人才会具有更高的音乐赏析水平和能力,而音乐的表演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方可进行。因此从这个层次来看,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师德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教师师德建设之初,可以通过音乐问卷填写等方式来了解教师目前音乐欣赏类型和音乐欣赏水平,从而得出教师的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其次,在师德建设的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引入音乐赏析题和音乐内容分析题目,由于这样的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绝对的“硬核知识”,因此可以比较隐形地得出高校教师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真实的师德水平。

三、结语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科学,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音乐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虽然,在以往的理论探究中,人们逐渐发现音乐与道德建设的关联性,但是却很少将音乐与诗的建设进行关联。实际上,音乐不仅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建设内容,动能以及考核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更深层次的熏陶与培养,让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平得到本质上的升华和提升,从而由内而外的进行更高水平的师德展示。

[参考文献]

[1]肖晶.浅谈音乐心理学对身心发展的干预[J].艺术评鉴,2018,05:166-167.

[2]陈剑英.浅谈音乐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发育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5,04:207.

[3]钟佩霖.音乐传播中的道德因子[J].音乐探索,2015,01:113-117.

[4]文佳.浅谈音乐的道德价值[J].大众文艺,2015,13:143.

作者: 王瑾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