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论文3篇

时间:2022-04-21 11:17:50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寻找道德教育之源

(一)知识与美德的比照

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知识不断地充实丰富。而美德不像知识一样具有这种时间上的增多性和深入性,它体现在时间上的特性不是数量上的增多而是内涵上的流变。道德之于人在于一种意义的找寻,在于形成一种德性用来改善自身;知识之于人在于对未知的探寻,在于形成一种体系用来改变世界。滥觞于近代的科学主义思潮席卷了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一切领域,道德教育丧失了自身的逻辑而按照科学的逻辑构建自身,并将抽象出来的、用符号粉饰的、外在的道德知识作为其建构自身的唯一手段。而实然上的道德不仅仅以规范理论把握世界,更重要的是以人们的实践和具体行动把握世界。“知识化”的道德全然丧失了自身的超越性和主体性,只剩下对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从而更多地被人们作为一种把握社会的方式而不是把握自身的方式。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道德知识是道德主要的内涵之一,获得道德知识是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对道德教育的开展和道德认知的提升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其本身并不能代替道德。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地强调道德知识必然挤压道德养成的空间,人的德性的获得少不了对知识的获取,但是反过来,对知识的获取并不必然养成好的德性。

(二)对道德教育自身的关照

1.追本溯源———对道德自身内涵的认识

方向的错误比方法的错误更致命。对道德教育进行追本溯源要沿着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价值生成———价值实现———价值享用这条主线,从显性的道德教育结果出发,循路返回找寻道德教育的源头。道德教育的实效源于对道德教育客观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而更深一步的探寻,则是要搞清楚“何谓道德”的问题,也即对道德教育的最初认识要源于对“道德是什么”的探究。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丰厚道德资源的国家,关于“道德谓何”的论述古已有之。《管子•心术上》中说“德者,得也”,《礼记•乡饮酒义》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德也者,得于身也”。朱熹在《朱子语类<第六卷>》中说“道者,人之所共有;德者,己之所独得”。将“德”与“得”联系起来,“得”不仅体现在对于伦理规范的熟记,更深刻地表现为个人对于美德的拥有。今天的“道德”从其内涵上讲,至少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道德规范,二是道德品格,三是道德行为。

2.正本清源———对道德教育内涵认识的纠偏

与上述“道德”的三层内涵相应,道德教育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伦理规范教育,二是人格教育,三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当前高校主知性的道德教育建立在人们对道德的错误认识上,“知性德育是一种对象化的、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逻辑是知识和认知的逻辑,是对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异化”[2]。同其他课程相比,道德教育显得更为柔性和复杂,它不只是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把“我知道的”转化为“我做到的”,使他们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人生追求上、理想信念上有所提升,积极向社会主流价值靠拢。简而言之,道德教育是一门知行紧密结合的课程。知德为智,体德为品,行德才为德。我们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能偏执一隅,局限于知识传授上,而忽略道德经验、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途径。道德知识的传授往往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通往美德之路的便捷速成的通道,但却常常是不成功的。

二、对高校“主知性道德教育”的反思

(一)主知性道德教育中“人”的缺位,导致高校道德教育空白乏力

1.以本(书本)为本的物本教学

主知性道德教育的典型表现是教师“教书不育人”。一般高校育德教师都认为道德养成是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的事情,认为大学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教授技能,忽视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高校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以本(书本)为本的物本教育,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不到位。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道德教育者缺乏足够的感情认知和投入,将道德教育变成空洞无物的说教,将道德规范从道德情感中剥离出来灌输给学生,更有甚者“念书本”,完全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育德课经常性表现为人云亦云的说教或是是非非的判断抑或该做不该做的命令。道德教育重点没有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而是学生高超的记忆能力和答题技巧,相对忽视了人的完整性。有一项相关的问卷调查,其中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学实践与研究方面的占67%,自身素养提升方面的占21%,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与人相处的教育方面的占10%,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普遍重视教书而忽略育人[3]。现代高校道德教育的道德规范是知识化的,由语言符号粉饰的、一系列理性化的、外在的行为律令组成。教条式的陈述加上毫无生命力的条框完全遮蔽了道德教育应有的魅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层面的断裂,即学生“知书不达理”。

2.以务(任务)为本的无本教学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似乎将整个社会群体的观念带入一种急功近利的氛围当中。一向被人们视为“清风浩然”的高校也被席卷而入。目前,许多高校出现专职教师搞兼职的现象,即教师“专职不专心”。这样做的结果导致“教师囊中饱,学生腹中饥”。当一种反常的现象被当做一种社会常态并且加以传播之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现象被人们观念上接受,行为上接受;另一种则是道义上不被接受,行为上接受。而不幸的是,当前高校经济之风属于第二个内涵。显性的原因除了当前教师绩效工资和升迁考核制度的弊端之外,社会上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当下高校教师的素养和师德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反思的。高校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高校师德建设本身就是教育和谐环境构建中重要的一环。道德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地带,高校育德者地位也处于尴尬之中。不少育德教师转而转移注意力谋求各自的“发展捷径”,利用高校丰富的公共资源和灵活而充足的时间谋求社会兼职。还有部分高校育德教师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谋生手段,对自己的工作只是消极应付,将教学任务硬性化,加以量化,(每学期多少课时,学生考试及格率等)。完全漠视任务背后指向的学生品德、行为意识等“软指标”。道德教育本是“以人为本”,“以务为本”的教学却将道德教育之树连根拔起,使其成为虚设的飘渺之物。这虽然是道德教育中的极端个例,但是只就其出现这一事实也反映出来高校道德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教师师德的另一个侧面以及继续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二)主知性道德教育的负面效应略谈

主知性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培养学生道德理性和思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道德教育领域曾有巨大影响,直到今天在高校道德教育中仍占据主要地位。这种合理性在现代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有其不足和限度,对其负面效应进行探微,不是要彻底摈弃它,而是加以修正,从“主知”的片面性道德教育转换到“主德”的全面道德教育。

1.主知性道德教育脱离学生心理需求,是高校育德工作低效原因之一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以及高尚的品德是道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育任务。但是,道德教育者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诉求以及心理发展特征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心理的发育正趋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其心理发展水平可以概括为智力发展高峰、欲求发展高峰、善于创新高峰等“三大高峰”,同时其自我意识与自主意识显著增强[4]。对于心理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成人意识增强,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并渴求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老师可以留给自己足够的发展空间。道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不深,形成教学中的恶性循环。学生觉得老师所教无用、单调、乏味,对教师所教内容反感,产生课堂的消极体验,同时教师受到学生情绪感染教课积极性下降,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空谈。道德教育本身应该是一项崇高的神圣任务,是为塑造人、教化人而来的。脱离了情感的道德教育毫无魅力可言,显得苍白乏力,其实效可想而知。

2.主知性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层面和实践层面,造成学习上的“断层”

学生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知识性学习,一是技能型学习,再者是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三个学习部分解决的是学生不同层次的问题,知识性学习解决的是学生“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型学习解决的是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信不信”、“有没有”的问题。道德教育者中普遍存在的“主知性教学”把学生品德的养成当成一种绝对性的知识进行传授灌输,解决的只是第一层面“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最重要的“信不信”、“行不行”这一层面的问题,导致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断层,从而进入“学而不知、知而不信、信而不行、行而不坚”的怪圈。

3.主知性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过于简约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道德不是科学,却用科学的思维关照自己,道德不是经济,却被视为经济助长的工具,道德不是知识,在道德教育中却被置换成知识教育。道德本是最具有独特魅力的两个字眼,却总是用科学现实世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颠倒了“自我”和“他我”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强调“知情意信行”,主知性的道德教育过于关注“知”的层面。而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主知性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层面仍然存在缺陷。首先,道德认知能力首要表现为道德认识能力,除此以外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主知性道德教育简约化了道德教育过程。将教师传授学生品德养成的一个过程变成教师传授一步到位,走完了学生道德认知的第一步即止步。被动性的知识教学在今天已经越来越被学者们所诟病和被学生所排斥。

三、高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从“主知”到“主德”的回归路径

(一)道德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知善不一定行善,善知也不一定善行。“知”和“行”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而高校道德教育对知识的追求和看重逐渐远离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向度,走向另一个反面“知识即美德”。以致于在道德知识越来越普及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道德人格的迷失和人生价值的困惑。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扭转主知性教学观念的价值取向,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将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落实在人之上,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教育人。道德教育的魅力和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品德,在涵养人性、秉承人性的前提下,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让学生获得一种真情实感的生命调养和生活受用,而不是仅仅给他们勾画一幅道德的空中楼阁。就像“知识原本是人们用以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但是目的与手段却被颠倒……把目的和手段再颠倒过来,使教育回归人自身,回归人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的出路。”[5]

(二)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转变

道德教育内容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关系的体现和反映。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空洞化。道德既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具有超越性,同时又是协调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具有现实性。因此道德教育内容应注重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导人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又能使人学会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6]。高校要以“两课”为切入点,有机沟通各类课程,挖掘课程中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大量搜集实例和材料,用生动的现实事例分析、讲授人生道理,增强了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善”和“美”。道德教育目标是主体在人的德性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个人需要的认识产生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依然价值的传承与总结,对未然价值的构想和预测。道德教育目标凝结着人们对价值的预期。道德教育目标的提出是道德教育活动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起点。道德教育如果丧失了对目标的设定和选择,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目标的偏设将会导致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受挫,从而出现价值“偏位”。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应然层面上过高、过大,过于口号化,而在实然层面上过于功利化。目标实然和应然层面失范和差距的背后是以大学生品德丧失和实效低下为代价的。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要求,兼顾理想和现实,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一方面以生活经验把握现在,一方面用信仰和理想憧憬未来。

(三)道德教育手段方法上的改进

人的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传统的主知性道德教育恰恰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点。道德教育要讲实效性,方法同样要讲实效性,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在于能否探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应该注意把道德教育要求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最主要方法是理论教育法,通常以“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写你记”的方式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摒弃那种成人式的说教,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是构成道德的三个主要内涵,育德者要转变仅仅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的做法,注重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层面架起一座桥梁,尽力克服“知行脱节”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师生沟通平台,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独立思想和自我价值追求,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渐强。高校道德教育教师只有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脱去“执教者”“灌输者”的身份外衣,多采用经验交流、学术讨论、热点辩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分享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从传统的“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写你记”到真正的“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行导人”。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意在使人了解掌握科学正确的知识,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而道德教育意在使人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其《教育论》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在离开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高校学生面临着成人和成才两项人生课题,高校教育则面临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重任。道德教育不能站在社会现实和科学技术的角度观望自身,而应该转变已有的“主知性”教学观念,真切地回归自身,回归人的生活。

本文作者:李菩菩傅新禾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第二篇

一、挖掘素材,彰显鲜明性

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非常重要。这是关系到推进社会文明进程、改革开放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事。同样的,学校是传播社会文明的场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主题应该非常鲜明。”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腐败、落后的思想。高职院校并不是一块净土,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必然会受到这些思想的侵袭。所以,高职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接受积极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道德教育素材,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剖析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比如,《欢乐飘扬在中国上空》虽然是一篇新闻稿,但它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烘托得活灵活现,渲染出梦想实现的激动之情,能够有效培养高职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雨中登泰山》这篇文章详细记述了作者在雨中登泰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使高职生产生了心灵共鸣;高职生能从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从而树立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伟大理想。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良好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高职生的人生修养。

二、更新形式,凸显实用性

21世纪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社会急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劳动者,更需要创新能力。如果在高职教育中一味照抄照搬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模式,就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力,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情绪。高职德育过程要注意教育形式的生动性和新颖性,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高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比如《再别康桥》、《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读并背诵这些课文,然后举办朗读比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他们体会我国母语的优美,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也可以组织高职生参观文化古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感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学生的情感和灵魂得到大自然的净化。高职生正处于花样年华,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话题组织高职生开展辩论赛,比如“早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将这样的敏感话题放到赛场上分析,可以让学生全面意识到人类情感的本质。

三、结合实际,突出针对性

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相反,需要教育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高职生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思维活跃但尚未完全定型,若正确引导则会让他们受益终生。而且,高职生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都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并不是一篇散文、一首古诗就能奏效的,关键是要贴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职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长期住在学校,所以饱受思亲之情,高职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给亲人写家信。虽然在当今社会中,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十分发达,但是一封承载着浓浓思念之情的家信更能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怀。教师可以借助节假日或者晚会,举办诗文朗诵比赛或演讲比赛,比如在端午节组织纪念屈原的文化活动,告诉学生端午节也是“爱国节”,虽然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糟粕成分,但是“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主题始终是其发展方向。这样的“爱国”节日还有很多,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此类节日契机,为高职生开展相关的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美好的心灵。同时,这些活动还能锻炼学生的口才,拓宽他们的视野,一举两得,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正所谓“润物细无声”,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熏陶,提升思想境界。另外,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契机无处不在,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方能见到明显成效。只有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提升了,才是真正造福学生,造福教育事业,造福全社会。

本文作者:周馨璐工作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

一、生涯规划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人结合其自身情况及当前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的适合当前发展的职业目标、方向,并积极为实现该目标而付出相应行动的一个完整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与思政教育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持,通过在道德上的教育,可引起大学生积极的强烈共鸣和内心体验,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自我,引发其更加积极的行为活动。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职业实践能力更优化,增强其与社会、人际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进而达至事业成功。第一,适应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形势的需要。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发展角度正确的引导学生将一定的社会职业道德要求不断内化为自我职业道德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已形成的职业道德认识外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在不断的将外化的道德标准内化为自我行动标准的同时,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我职业道德认知,并鉴定自我理想信念,通过不断的道德意志磨练,养成自我道德的习惯,实现“信”“行”和谐统一。第二,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的需要。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效结合,大力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功能,依据所设定的行业特点来把握职业道德教育方向,让学生清楚认识自己内部条件及优势,进而把握职业道德教育方向,培养自我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对自身做出合理规划,并坚定实施,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丰富和发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不但让我们更加科学系统的认识这两个学科,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从而使我们在进行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及实践中,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深刻内涵理论知识,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和实效性,进而丰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创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二、生涯发展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第一,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教育目标上一致,确定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过程。其核心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筹划自己的人生。把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共性教育为前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实现个人主观目标与社会客观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高度融合,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职业生涯探索期向确立期的过度,使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更加具体清晰。第二,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教育内容上互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指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而且是职业道德情感的形成,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价值、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道德决策技术等教育。生涯规划是以生命意义的探索为起点,在人生意义的追寻和生涯角色的认识之后,进行生涯角色的选择和生涯历程的实现。因此,生涯教育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和养成。第三,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辅相成、功能互补。首先,职业道德教育主体通过借助一些教育手段来给受教育者创设适合其职业道德认知、情感及行为生成的环境,并以此来引导、转变、巩固其职业道德,并最终形成较为完整健康的职业人格。其次,在职业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及西宁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因我国现阶段职业指导忽视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学生职业、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结合起来,进而转变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就业观,增强其自身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三、生涯发展理念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策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道德教育要科学地、有效地结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要全面体现、规划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从教师、学生自身、学校等多方位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作为主要施教者,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和教师自身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增强对企业服务的实际体验性,才能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也便于在授课时引入真实实用的案例。2.挑选优秀教师围绕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科研活动,提高理论水平。3.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高职学生思想水平已逐步成熟,教师细微的言行都会处在学生的严密监视下并进行模仿,因此教师的表率作用对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认知程度和践行能力。第二,改革教学模式,增强教育时效性。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多数教师依旧采用“说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而由于职业道德教育本身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过强,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小品剧、主题班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这种亲身体验中更能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自觉将这种意识贯彻到以后的工作中。此外,理论性学习的目的应是为实践而服务,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组织方式上,结合高职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可以选择以下三个方式相结合:1.理论知识竞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2.舞台剧、小品表演,编排。有学生自主编排和表演,服装、台词、剧情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从而使学生加强对每一个细节的认知程度。3.实战演练。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训练,一般来说最好可以随机抽取学生,为学生分定角色后,由学生自由发挥。这三种方式层层递进,互相结合,有效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提高。第三,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进行择业观教育。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能约束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求职道德。能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转变角色,激励他们在所在职业领域爱岗敬业。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能使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第四,加强校企合作,探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校企结合背景下,学校要保持与实习单位的紧密联系,掌握学生校外行为状况。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对教育本质的主体性进行突出,对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加以肯定。

教师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内在对自身道德建设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进行激发和引导。把教师教导的道德教育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成熟的品德心理结构,把外在理论真正内化到学生自己的道德能力中。学校在德育教育上可以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学生们的愿望与个性以合理的比重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把学生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对他们完善自我热情的激发有一定作用,唤起学生们自行学习和教育的欲望。实习单位方面要注意德育环境的营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协调和辅助。使学生在今后能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实习单位的好员工。

本文作者:宁林彬陈励工作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