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33

理想教育论文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1

一、全面地把握社会理想的构成,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观

社会理想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涉及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解歧义颇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社会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宏观把握应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核心,即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和社会成员对此设计的奋斗目标的共同追求。社会理想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理想所属的对象(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的理想和个人的社会理想。

社会的理想对个人来说,是前进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社会来说,则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离开了未来社会的理想,个体的理想追求就会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离开了个体的理想追求,社会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社会理想是社会的设计与个体的追求的统一,亦即社会的理想与个人的社会理想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社会理想仍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它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是并列的关系。那种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割裂开来甚至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理想无论是社会的设计,还是个体的追求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理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理想却往往仅指政治理想这一方面,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的把道德理想仅仅看成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政治理想在社会理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也不否认道德理想在社会理想中的重要意义,但我们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等同整体。

我们探讨社会理想的构成,是为了确立全面的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科学的社会理想观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二是社会理想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成为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共识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一定社会、阶级的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设计的认同和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就凝结成为一种共同的理想。我们今天所说的对青少年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特指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一共同理想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涉及到社会理想的各个方面: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富裕、科学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等等,并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线,贯穿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在于通过这一共同理想的教育,把社会的理想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使自身的精神需要和追求目标调整到社会理想的轨道上来,使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社会理想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有理想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见端倪。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青少年将是被争夺的主要对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来。因此,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否定社会理想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以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理想教育实践逐步加以澄清和解决。

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我们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就是我们党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现阶段我们所进行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要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去动员和鼓舞青少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去,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社会理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性的预测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社会理想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中,既要坚持社会理想的科学性和原则性,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不能因为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产生怀疑,更不应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丧失信心。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注]。对我们来说,可谓语重心长。

三、从青少年的理想特点出发,提高社会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社会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社会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首先必须科学地确立社会理想教育的目标。社会理想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遵循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的发展规律。我们要通过社会理想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理想教育根本目标之所在。当然,社会理想教育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层次化。青年和少年有不同的要求,工人、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也有不同的社会理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要愿意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必须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握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经济利益、不同职业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社会理想观。就是处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理想也不尽一致。在我们的社会中,能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只是少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则是全体人民都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它本身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基矗。因而,在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用共同理想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不同思想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侧重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关途径,即借鉴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网络教育论坛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再是无知者,渊博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权威地位以及话语权的资本。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并且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学科的知识与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知识的创造与开发,把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自身的最新研究过程与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并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整合等,达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相长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识以及自己经过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指导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教师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这又会激励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投人教育事业。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师在有组织的、系统培训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化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谋求自主培养、自主发展在当前来说会是一条很好的发展出路。当然对于不具备一定信息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师来说在开始时会是艰难的,但就像计算机不是全学会了才能开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使用计算机一样,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适合走“做中学”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具有终身学习和研究能力并自主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习得的性能,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在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反思范式”正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师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是应对能力发展艰难的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广泛采用的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是两种非常强调反思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对高校教师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网络教研是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目前高校教师如果能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网络教研密切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必将非常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发展。

1.两种教学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法指教师通过记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况、教学事件来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博客)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第二,通过合作研究,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第三,以叙事研究的方式表达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公开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都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在网络教研中可采用的技术形式

(1)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可以作为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电子记录本,可以随心所欲地、有详有略地自主记录教学中发生的教学故事、教学事件并进行教学反思。和传统纸质记录本相比高校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博客中的内容,比如增添、更新、分类、保存、备份、共享等。另外,教育博客依托网络技术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也是传统纸质记录本望尘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或群体开展合作研究。

(2)网络教育论坛。网络教育论坛可以帮助教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话题、专题,及时地展开讨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活动以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目前网络教育论坛形式非常多样,比如有的以独立主题出现,有的分布在综合类教育网站中或在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中,有的由个人自发主持,有的由官方组织机构主持,等等。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教育论坛参与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参与论坛的创立,成为论坛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的主要优势

(1)网络教研能更好地突破时空的限制。一般来说,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随时进行教学研究。这种自由性、自主性对高校教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容易持续激发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3

[摘要]:

本论文在前期对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发展进程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总结探索目前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困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理论上的困境。“拿来主义”的西式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在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环境中“水土不服”。其二、实践中的困境。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不仅指提高受众媒体素养的教育实践,而且包含着构建健康媒体环境的实践。前者的困境主要在于完整系统教育规划的缺乏;后者在困境在于党、政、军力量退出媒体与媒体公共化的搏弈困局。

ABSTRACT:Consideringthespecialenvironment,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inTaiwannotonlydeemedtheimprovementofaudience’sliteracyasthebasicobjective,butalsoputmuchmoreemphasisonthetransformationofadversemediaenvironmentandtheconstructionofhealthymediaenvironment.However,because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wasbasedonthetheorieswhichderivedfromwesterncountries,ithasturnedouttobesomethingunsuitableinTai-wan.Thepracticebasedonthesetheoriesinevitablyhadagreatimpactonthecompetitivestructureofpoliticalpartiesandgroupsandthevitalinterestsofcapitalforces,whichwerehidingbehindthemediaecologyinTaiwan.Allinall,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inTaiwanfaced,faceandwillfaceupwiththestrongobstructionandchallenge.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Theory;Practice;Dilemma

从1993年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学者吴翠珍发表《解“毒”电视?解读电视——谈媒体教育中的电视识读》一文开始,到今天台湾学术界和民间团体开始着手推进媒体素养教育融入九年一贯制的教学规划,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已经走过十余载的历史。十多年来,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在教材出版、师资培训、节目制作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过,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却一直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笔者认为,当前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存在诸多困境:第一、理论上的困境。拿来主义的西式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在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环境中“水土不服”,并导致实践中的迷失。第二、实践中的困境。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包含两个方面:提高受众媒体素养和建构健康媒体环境。前者的困境主要在于缺乏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后者在困境在于党政军退出媒体与媒体公共化的难题。二者的交集在于媒体近用权。

一、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困境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渊源有二:其一、台湾社会对媒体的批判而带来的对媒体“第四权”和公民传播权的反思;其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关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此二者,对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当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出现困境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其理论做一番重新的审视。

Ⅰ.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批判性思维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因其诞生在台湾畸形媒体生态及其恶质内容的环境中,因而先天就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于充满低级趣味、凸现性腥的报纸,民众怒斥为“暴纸”;对于煽动政治对立的电视,学界直呼“关掉电视救台湾!”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的基因。

这种根本基因对使得后来的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始终带来强烈的批判性。在台湾学界提出的媒体素养教育的五大内涵中(即:了解媒体讯息内容;思辨媒体再现;反思阅听人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影响和近用媒体)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影子。为了实现学界和民间团体改造媒体环境的相关理念,2002年台湾教育部门颁布的《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当中重点提出了“健康社区”(HealthyCommunity)理论。尽管该理论已经摆脱了纯粹的“批判”思想,而使用“建构”的思维方式,但其理论的预设前提,显然还是“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其仍然是与批判性思想一脉相承的。

这种批判性的思想自然有其自身的渊源。不过,英国媒体教育学者Bazalgette(1997)的研究却能给我们某种启示。他在回顾英国媒体教育的发展时,就批评早期“免疫式”的媒体教育是“灾难的开端”,因为“责难媒体”的媒体教育连带地产生“否定媒体”的误解。[1]

反观台湾,这种对媒体极端不信任的态度致使媒体教育与媒体批判划上等号,“‘否定媒体’的媒体教育的概念局限性过大,以致于媒体教育核心价值无法突显。检视台湾目前相关文献与资料,的确反映出从学术论述到社会实践的媒体教育大都落在以媒体教育来‘教育媒体’的困境。”[2]

笔者以为,对媒体的认知与对媒体的反思无疑应成为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问题就在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批判性思想,使得阅听人与媒体组织完全隔离开来,使得民众完全地与媒体对立起来,这就导致台湾民众难以全面地认识媒体素养教育的内涵,尤其是忽视了受众自身接近和使用媒体表达自我的权利。

台湾李承宇在其硕士论文《阅听人思考的变革:媒体素养意函新探》中也指出,“现今的媒体素养的思考中,充斥着拒绝式的思考、对立式的思考、预防注射式的思考,以及只靠常识的批判思考;而这种种的思考方式都视媒体与阅听人为两个不相干的对立角色。”其研究认为,“这些思考方式不仅无法解决媒体问题,更有可能局限了阅听人的媒体思考观,甚至形成更多的媒体问题。”李承宇认为,应该“主张阅听人、媒体与讯息三者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阅听人的思考媒体问题时,应该打破阅听人与媒体间的界线,而从整体、系统的观点看清媒体问题的结构面,以追求阅听人与媒体双赢。”[3]这种观点,或许才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中所需要的。

Ⅱ.尚未本土化的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

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理论,是拿来主义的舶来品。英、美等西方国家有关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台湾有着重大影响。西方国家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根源于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及对公民传播权的重视,因而其理论中始终蕴涵着一个自由、民主、权利的信息。

台湾媒体素养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带上了这些基因。台湾大学张锦华认为,媒体素养的意义包含几个重要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自由主义思想做基础,就是希望每个人希望追求一种自由自主的生活,他也不希望被广告或是媒体这样强势的传播影响。第二个理由,是基于公民共和主义的假设,公民共和主义是假设社会里面的公民会希望追求一个共同的善,对社会影响的目标,所以他们看到比方说新闻里面不好的内容,暴力色情的内容,他们会觉得不好,他们会希望新闻应该报道社会公义,这样对社会才是好的。第三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会希望,弱势族群的权益不会被媒体的刻板形象所破坏或减损。”[4]

从上述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媒体素养理论亦宣扬着“自由”、“共和”与“多元”的价值观。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些论断在台湾畸形的媒体生态下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尽管台湾的政治体制与西方相类似,但台湾的政治生态与西方的政治生态却大相径庭——台湾的党派政治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台湾的媒体环境与西方国家的媒体环境也不尽相同——台湾缺乏公共媒体生存的空间。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台湾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却大都从西方直接复制过来,这种尚未本土化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便使得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

陈世敏也指出,台湾“传播学在学术上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教学跟研究方面,都是移植美国新闻传播的教学跟研究,缺乏本土的思维。”他认为,“其实媒体和有关传播学的学术问题,跟社会脉络有非常大的关系。美国所发展出的大学以及新闻传播学教育,有自己一套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可是台湾沿袭了美国传播学的教学跟研究,缺乏本土的思维,没有体验到我们民众的主体性问题。”[5]当然,陈世敏教授在这里提出的“社会脉络”和“社会文化背景”说得比较宽泛与模糊,笔者认为,这主要指的是媒体素养教育背后的台湾政党割据、资本盘踞的媒体环境。没有从这一点实际情况来考虑,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必然面对重重困境。

二、提升受众媒体素养的困境

系统内的提升受众媒体素养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最基础的实践。媒体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使其成为“耳聪目明的阅听人”。十多年来,尽管台湾在提升受众媒体素养方面,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师资培训到出版教材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在提升受众媒体素养的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众多尴尬与困境。

Ⅰ.受众媒体素养教育意识的缺陷

生活在台湾畸形媒体生态及其恶质内容下的台湾民众,对于媒体大有深恶痛绝之感。他们认为媒体是社会的最大乱源,是媒体把台湾社会弄得乌烟瘴气。

然而,如前文所述,由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一度有把媒体素养教育等同于媒体批判的思维倾向,因而受众往往只从批判媒体这一单向度思考台湾目前的媒体环境问题,却尚未意识到提升自身的媒体识读能力对建构媒体环境的重要性。此前,饶淑梅的研究结果已显示,“学生已认同电视素养的重要性,但不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电视素养的课程,显示学生可能高估自已的电视素养程度。”[6]林爱翎在其论文也指出,“让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在现有的体制下使用与管理媒介,对媒介本质、管理媒介的物质基础与结构、以及自身相对与媒体的自主性有所觉醒与认识。但这样的概念尚未在台湾成熟,尚在萌芽阶段。”[7]

笔者认为,这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兴起的背景不无关系。对畸形媒体生态带来的媒体恶质内容是台湾社会批判矛头的一致指向。问题就是,一般的台湾受众只是形成了媒体批判的观念,认为只要消除媒体中的不良内容即可,而并没有反思自己的媒体接触行为,也没有上升到媒体素养的高度。

因而,即便学术界和民间团体积极推广媒体素养的观念,却“只有少数学院里面或社会上的人,体会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却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更不能得到媒体的认同。”[8]这对于生活在一个畸形的媒体生态下的民众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Ⅱ.完整系统地教育规划与设计的缺乏

青少年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人群,因其主要尚在学校学习,所以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这一正规系统的方式来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不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其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尽管台湾教育当局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已提出相关构想,把媒体素养教育融入九年一贯制教学中,然而,几年过去了,媒体素养教育仍迟迟未纳入九年一贯制教学体系中,缺乏系统教育规划的媒体素养教育,在台湾学校实施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首先,媒体素养教育始终游离于学校正规课程之外。因媒体素养教育尚未纳入升学或其他考评系统中,那么该课程的重要性与课程安排必然受到其他主要课程的冲击。大多数学校只能看自身是否有相关的教学资源来决定是否进行媒体素养教学,而大部分学校都尚未重视媒体素养教育,也未开设相关课程。

其次,也正是因为尚无具体教育政策的出台,学校对媒体素养教育的师资也就并无太多关注。诚然,学校教育是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学校教育的核心又在于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但正如学者所观察,“台湾尚缺乏媒体教师的职前养成体制(pre-servicetraining),因此没有“媒体教师”一职(mediaeducator)。过去仰赖学术界与第三部门(non-profitorganization)从在职训练(on-jobtraining)中提供附加的媒体教育智能,不仅教师(trainer)人力不足,物力也匮乏。”[9]台湾对媒体素养教育师资的培训主要由一些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所举办,参加培训的教师往往是出于“有兴趣”而参加研习,因此培训的涉及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同时,缺少一套(本)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也成为制约台湾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介素养教材的缺乏,带来了教学工作的诸多不便。尽管台湾学界和民间团体已经出版了相关的媒介素养论著,它们尚可作为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但并不适宜作为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通用教材。

Ⅲ.社会成人媒体素养教育的缺失

笔者在对1993年至2005年的台湾有关媒体素养教育的硕博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在全部的54篇硕博士论文中,共有23篇是对媒体使用与媒体素养状况的调查评估论文。不过,台湾媒体素养教育调查和评估的对象却主要围绕校园而展开,而关注社会成人(除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外)的媒体素养状况的调研评估非常欠缺,仅有1篇。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成人媒体素养教育实践的缺失。

资料来源:台湾“国家”图书馆硕博士论文资讯网笔者制表2006年5月

笔者认为,鉴于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并且他们具备学校教育的客观优势条件,因而把提升青少年的媒体素养作为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勿庸置疑的。不过,应该要考虑的一点是,其他远离学校的社会成年人的媒体素养需要关注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个很重要的论据就是,目前台湾的媒体素养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尤其在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上强调“亲子共视”,即由孩子家长和孩子一道观看电视,接触媒体,使媒体素养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年人的媒体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媒体素养水平。

同时,在目前台湾这个选举社会中,政客操纵媒体议题,资本力量推波助澜,各种“民调”层出不穷,蓝绿阵营媒体严重对立。在这样一个背景中,调查社会成人的媒体素养状况,探讨如何提高台湾社会中成年人的媒体素养,对于台湾社会趋于理性地对待政治与媒体的教唆不无裨益。

Ⅳ.商业性媒体的缺席

陈世敏指出,“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大问题是,缺乏业者的积极参与。”[10]的确,解铃还需系铃人,媒体素养学界所期望的媒体恶质内容的改善与提升还需业者的参与。然而,业者为何缺席呢?笔者认为,“缺乏业者的积极参与”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媒体素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提高受众的媒体素养,使受众能够辨识媒体的各种讯息,反思自己的媒体接触行为,从而成为一个主动积极、不易受媒体摆布的阅听人。从这一点来看,业者会积极主动参与媒体素养教育中来吗?商业性媒体希望自己的受众变得聪明而理性吗?似乎在逻辑上说不通。

这种情况不仅是台湾,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传播媒体工业在媒体素养教育推动的这些发展中角色并不明显。事实上也曾有商业公司发起自己的媒体素养计划或者赞助一些媒体教育者,但企业赞助的经费一直是媒体素养界主要的争论问题之一。这些企业包括ABC、NBC、DiscoveryChannel与备受争议提供学校教室新闻和广告的商业频道ChannelOne,这些商业媒体都赞助不少媒体素养计划。媒体素养计划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多少都有些威胁到企业的利益,因为在企业的观念里具备媒体素养这类明智的阅听人的人意味着比电视周刊的读者要不受欢迎。

其二、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来看,在过去台湾很长的历史中,一谈到媒体素养时,似乎就是跟媒体站在一个对抗的位置,觉得民众应该站起来,如何能骂媒体骂得好,这好像称为素养的一部分。事实上,这种“历史原因”造成了媒体素养教育与商业性媒体相互对立的局面。

不仅如此,根据笔者之前的论述,台湾媒体素养不仅要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更重要的是改造媒体、建构健康媒体的环境,即要改造当前商业媒体的媒体内容以及更层次的媒体生态。试问,商业性媒体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商业媒体处于台湾畸形媒体生态的环境中,极度饱和的市场客观上对商业媒体施加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一种脆弱的食物链的平衡中,私人资本主导的商业媒体并不愿意“大公无私”地为社会整体利益而“损己利人”。

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中,台湾学者根据台湾《广播电视法》第四条“广播、电视事业使用之电波频率,为‘国家’所有”——认为,“该法条说明电波为全民所有,属于公共财产,不管商营或公共媒体,皆须贯彻媒体为社会公器的角色。”因而,“媒体业者作为促成媒体教育实践的一环,应提供设备,资源与人才,积极参与媒体素养教育。”[11]在笔者看来,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为全民服务这是台湾媒体素养学界在理论上始终强调的一点,而这正是目前台湾媒体的症结所在:媒体是牟取政党利益的工具和商业利润的工具,已非社会公器!要媒体业者积极参与媒体素养教育在目前来说恐怕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构建健康媒体环境的困境

台湾关注媒体素养的学术机构和民间团体尽管各自的工作重点不一样,但有一点共识就是:台湾媒体素养教育实践包含两个基本点是——系统内的培养受众的媒体素养和系统外的改造媒体环境。此二者在台湾媒体素养教育中相辅相成,共同汇聚成台湾媒体素养实践的主要内容:媒体环境的恶劣使培养受众的媒体素养成为必要,而欲真正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媒体环境的改造亦势在必行。

培养受众的媒体素养和改造媒体环境在实践中基本是齐头并进的。但学界和民间团体对媒体素养教育认识越深刻,他们就愈发感觉系统外的改造媒体环境对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媒体环境中难以让民众真正看清媒体素养教育的真正面目。因此,媒体改造和建构健康媒体环境也就成为台湾媒体素养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台湾社会所推动的“媒体改造”主要是要求党政军力量推出媒体,进而实行媒体公共化。然而,学术界和民间团体欲改造媒体环境进而构建健康媒体环境的理想却是困难重重。

Ⅰ.党政军退出媒体的困境

台湾学界和民间受西方政治理论的影响很深,认为媒体应替人民监督政府,作为人民和政府间的媒介,让民意可以表达,政策可以透明,实践所谓“主权在民”的民主理念。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就必然要求党政军退出媒体。然而,学术团体和民间机构诚恳的呼声——“党政军退出媒体”只是成为政党保全政治利益以及相互博弈的一个工具罢了。

以民进党执政前后为例。民进党在成为执政党前手中握有的媒体不多,因而在2000大选中将“党政军退出媒体”作为竞选口号,以吸引选民。而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的媒体更是大肆宣扬,指责国民党旗下的媒体不支持“新政府”,呼吁媒体中立。尤其在电视媒体方面,民进党人士异常积极地推动无线电视台“公视化”,而其真正目的在于削弱甚至剔除国民党在中视和华视的力量。

而民进党自身对于退出媒体却显然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意。2001年秋,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陈水扁在其新书《世纪首航》中声称尊重言论自由、维护新闻自由,希望台湾媒体走“新中间路线”,但必须“固守国家安全”。“寄望媒体不只是做报道痛苦的乌鸦,也要做报道欢喜事情的喜鹊。”不过该“新路线”一出炉便遭到各界人士的质疑。有学者指出,“政治人物与媒体的关系一向爱恨交织,执政当局尤其如此。对于媒体报忧不报喜的批评自戒严时期以来,始终不绝于耳。这类批评之所以难昭公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政治人物在进行媒体批判时,从未真正放弃操弄媒体。”陈水扁“近来一连串以出书方式披露政权移交过程中的黑幕等动作,基本上也不脱为政治目的在操弄媒体、制造舆情的性质。”[12]

正如学界的分析,实际上,陈水扁当局所提出的“党政军退出媒体”和“媒体中间路线”等政策,只不过是唬弄舆论、打压国民党的一种手段,这些口号,一开始没有、最终难以真正付诸实施。相反,陈水扁执政后,更是不顾各界反对,将李登辉的女婿赖国洲安插进入台视,并担任董事长一职。一批民进党骨干也被安排到台视的重要职位上。与此同时,对于与民进党“不和拍”的原民进党文宣部长、民视董事陈文茜,也在台视中被“清理”。

在这事件中,陈水扁当局控制媒体的野心昭然若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界所提出的“党政军力量退出媒体”在台湾这种媒体生态制约下,实行的难度非常之大。有台湾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老三台’改革的最大阻力永远来自执政者。对执政者而言,媒体不只是非常方便的酬庸、利益输送管道;最重要的,台湾岛内政治对立激化,朝野几无互信,掌握媒体,就掌握了优势,政治人、媒体人,没有几个相信会有执政党心甘情愿把这个优势交出去。陈水扁参选时,整天叫着‘媒体改革’,当选后,不但‘公共化’越喊越小,其他媒体更普遍感觉到民进党政府压制媒体、掌控媒体的嘴脸丑恶、手法赤裸,‘白色恐怖’气氛,比国民党有过之而无不及。”[13]

Ⅱ.媒体公共化的困境

构建健康的媒体环境不仅要求党政军力量推出媒体,而且进而要求实行媒体公共化。即便党政军力量退出媒体,若是由资本力量替代前者的位置,台湾媒体环境同样无法逃离暴力、色情、低俗的阴影。因此台湾媒体公共化的舆论甚嚣尘上。

台湾“媒体公共化”的进程以台湾公共电视台的建立为一个里程碑,而后学界和民间团体又提出台视、华视的公共化。不过,从提出组建公共电视台到1998年7月1日公共电视的开播,其间18年,诞生过三个版本的《公共电视法》草案:“学者版”(1991年6月)、“行政院版”(1992年9月)和“谢版”(1993年3月谢长廷等人提出)

笔者认为,从上述三个版本的诞生过程可以看出公共电视诞生背后复杂的政治博弈:“学者版”草案是建立在学界对公共电视的美好构想上,期望公共电视能脱离党政力量的干预,真正独立地为全体公民所制作优良的节目,突出公视的独立、超然、理想的特征;不过,“行政院版”的出台,猛然惊醒了尚处美好传播理想中的梦中人。“行政院版”强调公视主管机关为新闻局、新闻局主导公视经费运用。这种干预“公共电视法”草案的举动,说明公共电视无法在一个没有政治力量的真空中建立,台湾当局仍要对公共电视进行控制。而分析“谢版”草案,尽管其表面上趋向于学界的观点,表现出一种反对政治力量控制的意思(如将公视的主管机关从“新闻局”改为“文建会”),然而,“谢版”背后的民进党的真正意图,显然是希望借学界的力量继续牵制国民党,以使自身在媒体控制上不至于更处于弱势地位。

从这样看来,公共电视的诞生是在学界与党派之间、党派与党派之间的博弈的结果。它诞生的过程就说明了其无法摆脱政治力量的控制与影响,无法做到台湾社会所理想中的“公共”电视。因而,台湾公共电视台只能在踉踉跄跄中孤独前行。

经费困难是公共电视生存的最大困难之一。一般认为,如果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进入媒体,必然使媒体受制于意识形态和利益团体,并不顾社会责任而追逐利润。因此,在最初规划公共电视的经费来源时,学界认为,公共电视的经费不能来自于党派、也不能来自于广告,即不播商业广告,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以及捐款等。在1998年公共电视开播时,公视基金会是得到政府捐助的十二亿新台币,并自筹款三亿元。依据公共电视法,政府捐赠的金额逐年减少百分之十,至第六年以后应为第一年政府编列预算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而屈指算来,今年(2006年)是公共电视开播的第9年,公共电视所能够获得地捐赠仅为4亿新台币,这对于一个被学界和民众曾寄于厚望的电视台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

因为经费困难也给公共电视台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2000年,新闻部人员流失率达26.19%。到2001年,公视专职和聘用人员为500人,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流动。一个频道每天播出不到20个小时,自己制作的节目不到播出节目的一半,其中许多是转播。“媒体素养”或称“媒体识读”被公共电视董事会列为重点节目,其本来的目的是要帮助民众认识和鉴别媒体及内容有害还是有益,不过,台湾舆论认为,“公视制作节目的部门却做成了如何做小记者的儿童节目……难以吸引收视。”[14]

有研究者指出,“公视背负着相当一些民众和学者的理想,但公视却要进行在台湾极其艰难的媒体环境中,因此,在三、四年之后,公视在台湾民众中给人的留下的印象不深。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恐怕除了像《人间四月天》这样的连续剧,或马友友的音乐会外,难有其他具体的联想和认知。”[15]如此看来,公共电视法草案中最初所建构的美好理想:公视的节目应是“有水准的节目”、“高尚的风格”、“重视艺术节目”、“经常考虑观众的‘需要’而非‘喜爱’”、“以加强电视之社教功能”在台湾污浊的媒体环境的蹂躏下已是面目全非!

概而述之,正是在台湾畸形的媒体生态及其恶质内容的大背景下,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界把媒体改造和建构健康媒体环境也作为媒体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学术界和民间团体所推动下的媒体素养教育是以“媒体改造”为外在诉求和外在表现行动,而以培育受众的媒体素养教育为内在努力方向。因而,在很多人眼里,“台湾在推动媒体素养教育时,是采用一种社会运动模式。”[16]而这种模式事实上展现了媒体素养教育与台湾政治、资本因素之间的博弈(见图2)。

事实上,不管是理论上的困境还是实践中的困境,笔者认为,其矛盾的焦点归根结底不在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本身,而在于台湾媒体生态之外的政治体制及其直接影响下的传播制度。正是岛内盘根错节、愈演愈烈的党派政治之间的权力争斗以及过度自由化的商业媒体恶性竞争带来了媒体素养教育的重重困境。无怪乎陈世敏教授叹言,我们在对抗一个很大的巨人,一个很大的体系。”[17]

总而言之,媒体素养教育是在一定的媒体生态环境的影响下而进行的,而媒体生态环境则受传播制度的制约,即受政治、资本力量的控制,媒体素养教育无法超脱台湾的传播制度而在真空中进行。见下图:

[注释]

[1]吴翠珍.媒体素养与媒体教育的流变与思辨[A].翁秀琪.台湾传播学的想象(下)[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出版,2004.P837.

[2]同①.

[3]李承宇.阅听人思考的变革:媒体素养意函新探(摘要)[EB/OL].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2006-5-16.

[4]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2秋季中日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5]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4春季中日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6]饶淑梅.国民中学实施电视素养课程之研究(摘要)[EB/OL].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2006-4-17.

[7]林爱翎.媒体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摘要)[EB/OL].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2006-4-17.

[8]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4秋季中日媒体素养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9]吴翠珍.媒体素养与媒体教育的流变与思辨[A].翁秀琪.台湾传播学的想象(下)[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出版,2004.P836.

[10]政大媒体素养研究室.2004春季中日媒体素养研究与教育论坛记录[EB/OL].www.mediaed.nccu.edu.tw/resource.htm,2006-3-26.

[11]台湾“教育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Z].台北:“教育部”,2002.P18.

[12]林鹤玲.媒体如何摆脱政治纠葛?[J/OL].媒体观察电子报..tw/,2001-10-31.

[13]唐湘龙的观点.转引自王文昌.透过电视看台湾[M].香港:未来文化出版,2003.P163.

[14]王文昌.透过电视看台湾[M].香港:未来文化出版,2003.P204.

[15]同14.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4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把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爱好和提高课堂的工夫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经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搜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爱好,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活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更有助于学生的爱好、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详细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轻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运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朴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浸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怀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想象方案获区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5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20**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6

文摘首页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范文英语学习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幼儿教育故事大王教育论文高考专题节日庆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教育文摘>化学论文>教学内容CAI课件的设计_化学论文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410:24:06人:yujklj68kfg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教师已经尝试计算机辅助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CAI软件一般由教师自己设计、编制,编制时必须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科学性、艺术性,同时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工作。

◆课件结构

课件结构应采用超媒体结构。超媒体是基于超文本支持的多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可使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为丰富,由多媒体和超文本结合发展而成的超媒体系统目前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知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CAI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字、声、图的设计

1、文字的设计

CAI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

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2)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4)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以下列出几种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文字颜色/背景颜色白色/蓝色白色/黑色白色/紫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黄色/黑色黄色/红色

2、声音的设计

CAI软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人声主要用于解说、范读、范唱,在CAI软件中应用较少。软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时应注意: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2)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3)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

3、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设计

CAI软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

(1)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3)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

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最好设计重复播放按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重复播放。

◆注意事项

(1)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

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颜色要分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2)尽量加入人机交互练习。

设计CAI软件时,适当加入人机交互方式下的练习,既可请同学上台操作回答,也可在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操作;这样做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7

该同志在思想政治方面,能拥护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尤其是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党性立场是坚定的;注重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处理解决问题;大局观念牢固,也具较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敢说真话实话,坚持真理,勇于自我批评,能团结关心群众,注意做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建和行政教学工作中是取得一定成效的,也受到教职工的好评。

该同志较为注重自身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做到学习有计划、针对和实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参加市委党校和00师大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力求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各个时期党的大政方针,时事政治、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现代科学以及市场经济等知识有更深认识理解,不断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提高政策理论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以及业务工作能力。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该同志能自觉认真学会报告和有关文件,抓住大会的主题、灵魂、精髓、目标等要点全面领会、把握大会精神,增强党性,进一步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加深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加深对党的性质、根本任务和根本宗旨再认识,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无论在党的组织生活、学习讨论,还是在其任课教学中,都能结合实际发表学习心得和融会贯通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内容,与同事同学们共同提高。

在行政工作方面,该同志在原岗位上有明确工作定位思想,注意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和威信,执行各项集体决定,做好“助手”角色和协调工作。以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自己的工作,注意原教育学院内外纵横向的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学校招生工作;对涉及全校性的活动,均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进行周密组织和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该同志还具有较好的工作主动性和敢于负责的精神,所分管的原教育学院后勤总务工作,强调以“服务”思想第一,“群众满意”至上规范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张少说多干、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踏实工作受到教职工的好评。为整个学校后勤的行政对外协调、各项大小活动、房改房管、校产管理、治安保卫、财务管理、医疗保障理赔、膳食供应、美化环境以及各种采购(包括政府采购的报批招标)、大小修缮的等纷繁复杂琐碎后勤事务默默忙碌,为学院的正常运转尽了应有的职责并取得明显的实绩。

该同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利益为最大利益,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工作准绳。注意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经常以普通群众一员与群众融为一体,团结、关心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就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安全保卫和膳食问题,能经常深入教师办公室、学生学习生活区等基层检查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涉及其本职外的群众问题也能尽力而为,只要能帮上忙的,都乐意为师生们办实事好事、解决难题。

该同志还注意严于律已,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从不以权谋私,不违规办事;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从不以付出而向党和集体索取任何回报;经常的加班加点而也从不算计报酬;有较强的原则性,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勤奋工作,在教职工、党员中有着良好的形象。

在教学工作方面,该同志还不忘教师本职,为教学尽力。无条件服从学校教学安排,有牢固的专业服务思想,勤恳踏实、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和得失;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地做到了学院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两不误。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8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9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进行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

思想上我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和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经常读书阅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加强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了热爱本职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不断强化我作为教师的德育主体示范教育的角色意识。因为我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如;我每天都是提前上班,从不迟到,与同志和睦相处,尊敬领导,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生生病了不光带他看病还帮学生垫付医药费,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决不敷衍了事等。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感染着学生,自觉树立高尚的道德观。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着德育观。

首先、利用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爱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在讲述初二政治“公民有依法维护国家的统一的义务”时,给学生讲述在“中美撞机事件中牺牲的我优秀飞行员王伟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感悟了王伟的拳拳爱国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了培养爱国情操的教学目的。

其次、要求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加之受各个方面的不良影响,往往缺乏远大的志向,为此,在教学中我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如;在讲述初三政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中国历史知识,并把新旧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使学生深深地体味到国家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学习。

再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优秀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已经被青少年所淡忘了。作为政治教师我有义务也有责任,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让青少年继承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述初二政治“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内容时,我用“冠生园月饼事件”和“同仁堂的百年金字招牌不倒”进行对比,突出了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现在社会中的诚信缺失已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大问题,诚信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树立诚信意识非常必要。

第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方式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如,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实用主义严重,在学习心理存在某些障碍,校园存在着欺凌弱小,打架,抄作业,考试作弊,不尊敬父母,上网吧,吸烟,离家出走,公共场所不讲文明,哥们义气,少数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吸毒、和敲诈,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导致青少年的行为出现严重偏差。在针对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光靠惩罚和训斥是达不到效果的,反而会招致其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为此我通过社会调查、辩论赛、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抓住时机,创设融洽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经验表明,高尚的感情、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经验同样适用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既要向未成年人讲道理,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既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又要让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如;在学习初二政治“依法保护我们的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校园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分析成因时往往又和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在调查报告中,不少同学都提到了改变随手丢等不良行为习惯保护我们的环境。又如;在学习初二政治“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针对学生中存在厌学思想、不良学习习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受教育是个人的私事,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的观点对吗?在其嘴八舌的热烈讨论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纷纷表示改正不良学习习惯,为国家,为民族、为个人都应端正学习态度,扭转厌学思想。

第四、创新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利用漫画、小品表演、音乐、诗歌、讲故事、重大事实新闻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能力,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其有深刻的体验,以达到情理交融,因为,有些观念必须借助情境教学,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如;在初一思想政治讲述第五课“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中,把握“要有正确的方向”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时,我适时讲述了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第一次把我国自己的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振奋了人心、弘扬了民族精神这一重大事件,从中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第五、利用多种渠道,延伸课堂,加强德育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效用,我除利用课堂教学深抓德育工作不放松以外,还利用辅导、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以次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如;我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时事资料,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大事,从小树立“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理想教育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中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我国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智慧源泉。在积极推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相融合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

一、在高校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的学习宣传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每一次传承和发展,都表现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只有先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人。高校要加强宣传和倡导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并尊重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引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结合高校具体实际,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高校中定期举办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或者大讲堂。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和“国学”大讲堂等,这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传承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得这类的讲座和大讲堂成为了高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入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2)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课堂。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线课堂在内容的设计方面要从高校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比如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历史人物典故和历史故事,巧妙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和贯穿其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课堂的开设,一方面打破了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的方式与课堂授课相比较而言,对学生的覆盖面要大得多,对学生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有利于高校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的实践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长期摸索和积累而形成的,它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就是中国人民社会实践的结果[4]。我们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神融入到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是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对高校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以下几种方式:

(1)组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进行参观和考察。中华大地秀美的自然山水和蕴藏其中的历史遗存,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都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和考察,对提高高校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认知有重要的意义。

(2)鼓励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可以在平台上开展主题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调查活动。通过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暑期调研活动等,组织高校学生深入考察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以此来深化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水平。

(3)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去拜访、探望当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杰出代表。这些代表所具有的高尚道德和忘我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践行,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能够有幸近距离的去拜访他们,接触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能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提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意义。

三、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拥有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

大学生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同时,他们也承载着他们各自家庭的希望,所以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举办“唱红歌”和“诵读经典”等文体性比赛,开展双创教育计划,构建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等,从而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管,坚定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品质。无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还是积极开展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但是要想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并且运用,是一个系统的大课题,许多的研究、方法、实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本人在这篇论文中的思考和研究尚不深入,恳请得到专家们和学者们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廖金香,陈少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45~47.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