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1:15:12

理想信念范文篇1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

1.问卷设计

我们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校区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被调查者的理想信念及其奋斗目标等。问卷主要为客观题;在需要被调查者提供更具体和充实的信息时,相关问题的答案全部采用半开放式的形式,以便更科学和详细的分析问题。

2.调查方式

由于校区人数众多,而且考虑到时间问题,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了300个调查样本,而且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我们采取到同学宿舍派发问卷的形式。

3.样本情况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3%。在回收的问卷中,从性别上看,男生175人,占回收样本总量的59.9%;女生则有117人,占40.1%。其中,有61人来自大城市,83人来自中小城市,63人来自城镇,还有85人来自农村地区,所以从来自的地区看,本次调查的样本在地区分布上较均匀。

而从年级分布看,2006级同学137人,2005级同学81人,2004级同学74人。在这被调查的三个年级中,有109位文科学生,占37.3%;86位理科学生,占29.5%;74位工科学生,占25.3%以及23位医科学生,占7.9%。

此外,在回收的292份有效问卷中,有36名党员(包括预备党员),25名群众,而团员则占了样本总量的大部分,有231名团员,占79.1%。从政治面貌看,本次调查的样本与校区的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而从是否学生干部上看,被调查者中不是学生干部与原先或者现在是学生干部的人数比例接近,都在50%左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理想信念方面

1.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

从右侧频数表我们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41.1%认为对其励志作用最大的是相关的影视和书籍之类。其后是朋友的鼓励、长辈的教诲以及学校的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等。通过相关测量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地区、政治面貌以及是否学生干部都与这一变量无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现在大部分同学的理想信念普遍都是在自己的经历和身边朋友老师的影响下探索和形成的。而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学生的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将近一半的同学通过自己看一些励志的影视作品或书籍来激励自己,但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界定这些学生心目中的励志影视和书籍的标准。如果学生所看的这些影视和书籍的价值观有偏颇的话,就不利于正确的、健康的理想信念的形成。除此之外,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人生价值

左图1显示,在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健康和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人数最多,分别占了38%和31%。这说明,我们校区的同学对金钱、名誉和权利有比较理智的思考。另一方面,列宁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而,同学们对健康的重视也就在情理之中。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重视,更凸显了中大学子的向上和积极的一面,正如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这一点在对“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什么”的调查中,也有很好体现和佐证。

有将近70%的同学认为人生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或者人格的高尚。而只有不到7%的同学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金钱的多少或者地位的高低。总之,从问卷的结果上看,这种现象是乐观正面的。这也说明整体上中大学生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中山先生的教诲)下大部分人是心怀社会,准备着为社会作贡献的。

那么应该如何去实现上述的人生价值呢?72%的同学认为应该以自己努力的为主,同时要结合别人的帮助。少有同学认为主要要靠别人的帮助或者全靠自己的奋斗。这说明,现在的学生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未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比较理性的,单靠自己的努力或想坐享其成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都是极其微小的。

3.理想信念

如下图3所示,有93.4%(271人)认同“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这个表述;不同意这一表述的同学只占样本总量的1.3%。而且,不认同“现在最重要的是考虑怎样赚钱,理想信念只是无意义的政治名词”这一观点的同学有201人,占总数的72.1%,只有11.8%的同学持相反态度。所以,由此明显看出,中大学生不仅很重视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树立,而且也意识到了理想信念对于自己的巨大作用。

但是,在被调查的同学眼中,现在的大学生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却不是很确定。有92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但另外还有120人则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这种理想信念。虽然大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较充分的认识,但对于自己身边同学的状态则似乎了解不多。

此外,由于处在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多元化的意识思想内容,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社会良莠不齐的东西感到了迷茫,甚至有73.1%的同学对社会的这种影响表示担忧。如何帮助他们辨别积极与消极的东西,如何使他们的判断能力和甄别能力逐渐成熟,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具体配合和落实了。

(二)奋斗目标

1.大学的目标

由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现在学习生活的状态,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状态并没有周围同学的状态好,比如认为自己现在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占36%,而认为周围的同学现在是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则有39%;认为自己现在目标不明确,找不到努力方向的同学占45%,但认为周围同学也是这样的状态的只有32%。从总体上看,同学们现在还处在较混乱的时候,清晰自己的奋斗目标的人也只有1/3强,这一数字还远不及认为自己目标不明确的同学的人数。而且,同学们对于周围同学的评价要比对自己的评价乐观和积极一些。

至于上大学的目的,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培养能力以回馈社会,这超过了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拿文凭或学知识的人数。而这刚好与上述多数人认为人生价值主要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吻合。此外,在被调查的同学中,上完大学之后准备工作、准备读研以及准备出国或者还无准备的同学各占了1/3。

2.择业观

如下图5,被调查者中只有39.8%的同学现在已经有了职业规划,也就是说还有差不多2/3的同学没有职业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是否接受过职业规划的指导有关系,因为只有22.8%的同学参加过职业规划的指导,在这些同学中,还有21.1%的同学不是通过校内的相关活动接受职业规划指导的。但是,虽然一些同学还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指导,也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是他们还是表现出了对未来的信心,有62.3%的同学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择业方面,被调查者最注重的是经济待遇、发展机会和兴趣爱好三个因素,分别有79.8%、66.1%和56.8%的同学选择了这些因素;而社会地位、地理区域等因素则相对次要。被调查者的这种择业观念是受到现时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的,对经济待遇的注重,侧面说明了现在社会人们对金钱利益的追逐,而且个人主义在社会的萌生和发展也导致个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所以,前文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大学生理

想信念的积极向上、而且还表现出了心怀社会的胸怀,这些的确有是令人欣慰和乐观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现时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一点也体现在最后一道情景假设题上,假如被调查者已经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国家需要他到欠发达的地区去服务时,有60.6%的同学不同程度的愿意服从这一安排,不知道做何决定的同学有19.0%,另外还有20.4%的同学不愿意到欠发达的地区去服务。

三、总结

理想信念范文篇2

一、党员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员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群众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和体现。但也必须看到,在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给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带来冲击,其中有少数人产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有的人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景认识不清,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实现信心不足。有的人价值取向扭曲、宗旨意识淡化,关注个人得失多了,考虑事业、全局和关心群众疾苦少了,追求享受多了,艰苦奋斗少了,还有少数人抵挡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不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有的人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生活和工作中回避矛盾,奉行实用主义,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归结起来主要有:第一,实践和现实的原因。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把握,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些还比较突出。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和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等。还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导致了理想信念的动摇。第二,理论和认识的原因。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特别是没有很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认识不准确,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与历史任务缺少认识,思想困惑。第三,复杂环境和教育的原因。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少数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敛聚财富。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诱惑,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蜕变,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由于教育工作中讲原则、概念和公式化的东西多,具体的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思想实际问题少,缺少针对性。

二、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的途径

必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应重点加深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经济制度的必然性。在这个基本经济制度中,应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我们一定要积极维护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关注个人的发展,为其积极性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其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从而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才能完全实现。我国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我们的起点比较低,因而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运动也要经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必将越来越完善。其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所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应是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即弃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形式和局限性,扬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合理内核,包括重视个人利益价值、有利于激发个人和社会活力的合理内核。要注意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服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克服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更具生机与活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理想信念范文篇3

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首要的基本要求。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单位十分重视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许多老同志说,像这样认真而郑重地学习党章,从理想信念这个基本问题入手,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机会十分难得。这样的学习,使广大共产党员更高地扬起了理想的旗帜。许多新党员说,思考我们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入党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集中学习教育,唤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的情感。绝大多数党员都感到,学习阶段时间不长,收获很大,是一次认识的提高,是一次思想的锤炼,是一次境界的升华。

回顾我们党80多年奋斗历程,广大党员认识到,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在艰苦奋斗中壮大,脱颖而出,由弱到强,成为执掌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最根本的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志存高远,立足现实,永远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畅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广大党员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无限光明的前程。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中国人民为此备感骄傲,备感自豪。实践证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言,广大党员认识到共产党员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好传统不能丢,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不能淡。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共产党人的队伍中英雄辈出,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站在前列,艰苦创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也应该看到,有的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廉洁自律。这些都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夫志,气之帅也。”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背弃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了;淡化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终生追求,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把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高扬理想的旗帜,砥砺奋斗的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理想信念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牢固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政治使命,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1]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当今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引导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认同。而把握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特点,对指导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同途径上表现为习得性和内省性的统一

1.认知进入阶段:习得性。所谓“习得”是指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自发和不自发的后天学习来获取知识、技能及价值观念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2](P524)后来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P76)。这些论述都从理论上指出了人的意识、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属于认知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人只能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教育养成。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甚至有海外留学深造经历,学习和思考的独立性、自主性较高,学习欲望和能力较强,在移动互联网普遍化、快速化发展的新时代,受到中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接触和学习到的新奇事物和思想观念更多。在这多种因素作用下,青年教师接收到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复杂,深刻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认同,习得性成为其认知进入阶段理想信念生成的重要特点。2.认同建构阶段:内省性。内省指对已获得的价值观念进行知、情、意、信、行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辩证运动的心理作用过程,这是心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人的思想运动是一个从理性认知发展到价值认同的逻辑理路,理性认知是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认同是理性认知的必然结果。人获得理性认知需要内省,从认知走向认同更需要内省,认同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所获得价值观念加以运用、比照和检验的心理过程,通过知、情、意、信、行的内省催化作用,价值认同得到逐步强化稳固。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4]任何价值认同都必须以一定的学识文化为基础。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文化程度高,接触的思想文化多元,往往面临着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内外价值观念激烈碰撞过程中,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理性分析与选择上,内省机制发生的作用更为明显和关键,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建构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把握认同途径上习得性和内省性的统一。高校青年教师在理想信念认同途径上表现为习得性和内省性的统一。实现理想信念认同,习得性和内省性是辩证统一、同向发力的过程,没有后天的学习获得,理想信念认同就成为无源之水,自我教育就缺乏外在的强化动力;反之,理想信念认同也离不开主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只有主体自身对外来认知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才能真正为主体所接受,从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认同。因此,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既要积极营造并改善有利于主流价值观念生长的社会环境和外部生态,保证其学习获得的信息资源和价值观念积极健康;同时又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调动其内省的能动性,积极引导其价值认同的正确方向。

二、认同考量上表现为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1.理想信念认同的外在现实性。理想信念本质上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内容,受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5](P82)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因此,当下面临的社会现实环境往往会对其理想信念认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年教师进校时间短,资历尚浅,职称低,其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他们刚参加工作,处于事业的打拼期,正面临着结婚、买房还贷、赡养双亲、抚养子女等现实问题,生活开销较大,因此,青年教师群体普遍承担着较大的经济生活压力。另外,他们不仅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且考虑到自身事业发展,不得不整日忙碌奔波于评职称、发论文、迎考核等其他事务,原本憧憬向往的高校工作舒适感严重下降,使其在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落差,甚至部分青年教师渐渐产生了趋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健全、房价物价上涨过快、腐败现象滋生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外在因素。2.理想信念认同的内在超越性。所谓理想信念认同的超越性,是指主体改造现实存在状态使其趋于理想目标的一种稳定持久的超现实性精神力量。“信仰乃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生存方式。”[6](P59)由于人的欲望追求应然性与现实世界实然性的永恒矛盾,人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实践中,理想信念往往寄托着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感需求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并在实践中给予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人们确立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理想信念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高校青年教师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独立理性思考能力较强,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不是社会现实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改造者,在对现实世界认知和判断基础上,往往生成超越现实、引导现实、面向未来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既体现了现实世界的存在基础,又彰显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关怀,并为青年教师确立人生方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力量。因此,人的理想信念形成,不仅是对现实的思考和判断,而且是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上,主观引导实践,实现对现实超越的自觉选择。基于社会现实而又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是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又一重要特性。3.把握认同考量上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着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共产主义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53)。这种理想信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严密逻辑论证下,科学地揭示和把握了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运动规律,是指导我们改造现实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具有深刻的现实超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精神支撑,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性。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有机结合,既要善于用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引领其思想和精神,还要立足现实,敢于回应其现实利益诉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凝聚共识,增进青年教师的情感认同。

三、认同状态上表现为易受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1.理想信念的易受性。青年教师在理想信念认同上表现为易受性,是指在主观与客观、理论与现实的多重影响因素作用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客观的优势和条件。首先,“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P55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家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有很好的生长土壤,这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经历了实践检验,历久弥新,到今天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这是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认同的理论基础;再次,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基础较强,且有一部分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受到严格的党性锻炼,对主流话语和价值观有更好的接受基础,这是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观条件;最后,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方面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以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这为其理想信念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现实根基。2.理想信念的可变性。所谓可变性,是指由于网络新媒体下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人们的理想信念认同越来越容易受到纷繁杂乱的价值观念侵蚀和影响,导致理想信念认同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论坛、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新技术快速崛起,自媒体生产盛行,每个人都是观点的者,人们的话语表达变得更加即时、开放和自由,庞杂的网络舆论下传递的信息更是纷繁复杂,区分难度加大,人们客观上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概率增大、频率加快、数量增多,主流理论话语往往容易在情绪化的网络舆论中被掩盖和稀释。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新自由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左派”、政治冷漠等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我国交织泛滥,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在接受各种价值观影响时呈现出快、浅等特点,人们对于主流核心价值观认同渐渐趋向于浅层化、情绪化、怀疑化的感性认同。青年教师学历高,善于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新技术,热衷于了解新奇事物,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在主流的、西方的、正确的、错误的价值观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其社会经验尚浅,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可能造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动摇和不信任感,这些因素又增大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认同的不稳定性。3.把握认同状态上易受性和可变性的统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力和掌控力明显增强,我国社会舆论环境有所改善。然而,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懈怠。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渗透一刻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会遇到新问题、面临新困惑,在思想观念上往往很快就会遭到其他各种观点的反对和质疑,因此,培养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极为关键。深刻指出:“教师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提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9]基于理想信念认同状态的易受性和可变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敏感和作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建立理想信念长效教育机制,不断培育和巩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认同。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0]。总之,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根本主题,结合其理想信念认同途径、考量、状态上的特点,综合分析、积极引导、辩证施策,使其融入高校青年教师的育人实践中,为实现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基固本。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1).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德]马丁•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1).

理想信念范文篇5

●要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始终不渝地坚信我们党所选择和坚持的道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信我们党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从当前来说,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上,体现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

坚定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但是,在社会转型、改革深入的新时期,面对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有的甚至产生了“信仰危机”。因此,中央在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来加以强调,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

要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必须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

和其他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也是按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发展的。当年苏共解体、东欧巨变后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潮时,邓小平同志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启示我们,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事实上,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不仅已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实践证实,而且也必将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化变革中得到证实。当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发展,但不是垂而不死,而是不可避免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所代替,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正以新的形式继续走向死亡。比如,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正不断冲击和改造着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股权高度分散、没有任何个人或家族或企业集团控股的、股东全球化的公众公司。股东数百万、千万计,生产资料公有,股东随着股市交易每天在变。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马克思曾经预言的“社会所有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一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不断予以某种否定的历史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共产党宣言》曾经指出,世界各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社会主义以无可辩驳的历史性价值,正成为无处不在的历史进程。

要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信我们党所选择和坚持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信仰基于现实,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创举,也是一条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照耀下的成功之路、胜利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坚决摒弃了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所决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内容,同时认真学习当代全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并与中国的国情实际相结合,不断发扬光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居同期世界各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之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成效显著,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从“温饱”跨入了“小康”,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这一伟大的跨越,举世瞩目,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一个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使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的幸福之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因此,共产党员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最集中、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我们党所选择和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走好这条道路的信仰不动摇,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从当前来说,就是要强调在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上,体现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应落实在这里;坚定共产党员的信念,着眼点也要在这里。

理想信念范文篇6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动力,是党员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通过推进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前提,而坚定理想信念则是思想建设的根本内容。党能否保持先进性,说到底,取决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取决于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如果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执政意识、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就会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谈不上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更重要的是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特别是理想信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其先进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从思想上建党的成功之路;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中央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之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更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工作。

思想上政治上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既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又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又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既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又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保持党的先进性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于而处于低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经济文化上的相对强势地位。于是,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这归根结底,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解决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有新进展。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新形势下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要抓紧抓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重要环节。要教育党员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虽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前进的。为此,全体共产党员既要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理想信念范文篇7

今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全军部队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从上到下,各级党委都十分重视。这是深入贯彻实践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学习和理解江主席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的重大行动,是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坚持不懈地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的具体步骤,希望全团官兵站在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理解和把握这次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这中央军委的决策上来。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党、我军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内在要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红旗落地”,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谷,人们在思想上对“红旗还能打多久”产生了疑虑;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企图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从未停止;为阻挠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殚精竭虑,这次中美撞机事件更充分地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狼子野心;国际格局多极化与单极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维护世界和平事业的斗争,此起彼伏;我国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我国处理国际事务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对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许多人缺乏全局高度性的认识。党中央、中央军委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做出了在全军开展以“赞颂党的业绩,强化军魂意识”为主题的信念教育的正确决策。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更高层次推进的客观要求。在迈向新世纪的征和中,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最终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改革中存在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引导官兵与党同心同德,与改革共命运,切实担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责任,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党的路线和党的理想的高度,去拥护和支持改革。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军队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思想政治领域,各种正确和错误的思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增加了官兵在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上的复杂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这种错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可怕。同时,世界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特别是现代化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军队面临着能否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重大考验。因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我军能否完成“两个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二、着眼解决问题切实把教育落到实处

这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回答和解决官兵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衡量教育落实不落实、成效大不大、,关键是看官兵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的怎么样。各单位要把这次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这是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

在坚定官兵对党的信仰上下功夫,尤其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我们国家多年来之所以在国内外风云宿变中保持稳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始终没有脱离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同志从我军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是枪指挥党。”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反复告诫我们:“军队是党的军队。”江主席则指出:“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保持军令、政令畅通。”这次教育活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坚定官兵对党信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

在坚定官兵对共产主义理想上下功夫,目前主要是引导官兵支持与拥护改革。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和人生追求,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目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引导官兵正确判断改革中的是非得失,让大家从部队的变化、家乡的变迁、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去感受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性,认清社会主义改革的光明前景,坚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在教导官兵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主要是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信念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也是促使我们在政治上日益成熟坚定的有力武器。江主席指出:“要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和组织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统一全军的思想和行为就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就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证,推进军队建设和改革开放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各级主官一定把这次教育活动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担负起抓教育的责任。政治主官要亲自抓教育的部署和安排、抓备课授课、抓突出思想认识问题的研究解记;军事主官要主动靠上去,密切配合,共同抓督促落实;机关各部门要形成抓教育的合力,深入到一线进行具体指导。

密切联系本单位实际,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对上级指示照本宣科,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对上级指示的最大怠工,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这次教育,各单位、部门要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找准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确保教育有的放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充分搞好集中教育,确保教育的有效性。这次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内容极为丰富。各单位要以军区印发的《熔铸强大精神支柱》为基本教材,针对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根据官兵思想实际,参阅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特别是各种贴近官兵生活实际,易于为官兵接受的典型材料,认真备课,在充分利用集中教育、课堂灌输主阵地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采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理想信念范文篇8

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在经历了一场重大考验之后,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我们党是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有了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有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就能够始终对党充满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责任,满腔热情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在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急就战斗在哪里,再一次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危难是考验理想信念的试金石。在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直面进与退的选择、公与私的取舍,最直接、最现实地检验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情,检验着价值取向和牺牲精神,检验着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可以说,危难时刻就是对党员理想信念最集中、最充分的考验。衡量一名党员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既要看平时的言行,更要看关键时刻的表现。每一名共产党员既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本职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要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危难考验中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

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一大法宝。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伴随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各种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终生的课题,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做到理想不灭、信念永存,为战胜困难打牢思想基础,积蓄精神力量。要勇敢地接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在危难考验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只要始终保持这种政治优势,我们就不会为任何困难所压倒,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理想信念范文篇9

关键词: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必要性;路径

在中共一中全会上指出:“理想信念是事业和生活的灯塔,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地位,也决定了我们的言论和行动。”在2014第三十个教师节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特质,其首要的就是要有理想信念。青年教师是当前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力”,在与大学生沟通上因为有着年龄优势更有亲和力、亲近感,更能易融入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直接,那么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1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以“post-80s”为主,包括一些“post-90s”。这一代的青年教师以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生长环境,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具有个性鲜明、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等特点,但同时,“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也导致他们有年龄小、阅历浅的特点,分析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不足,理想信念容易动摇。此外,这一代青年教师成长的时代正值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外来思想与我国文化、思想交汇的时期,市场经济以及文化多元也可能会对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树立产生一些负面影响。1.1政治意识淡薄。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关心时事政治,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国内、国际政治事务。当代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机会增加,接触西方文化、思想的机会增加,但因缺少国内实践机会,对我国实际情况不能作出客观而全面的判断,在对中西方意识形态比较、思考时,容易断章取义、有失偏颇,并进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或是言论。周卫东(2019)的调查显示,近21%的高校教师曾出国深造。他认为,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外来的社会文化和思潮,面对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冲击,很容易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1.2理想信念缺失。理想信念的缺失首先表现在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非党员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张霞、邓淑华(2016)发现,一些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淡薄,调查显示,37.78%的青年教师持怀疑态度或不相信马克思主义,22.22%的青年教师认为共产主义难以实现,然而,约14.44%的青年教师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毫无意义。青年教师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欠缺鉴别能力对我国主流文化缺乏深入认识,更易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此外,对理想信念认识不清,也是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缺失的一种表现。1.3价值观念弱化。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承担较重的科研、教学压力,同时因为青年教师工龄短、职称低,福利待遇相对较差而要承担生活的压力。对于刚刚参加工作,面临着买房、买车、成家、抚养孩子、赡养父母等巨额开支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消极的价值观念使部分青年教师丧失了价值抉择力,在课堂内外向学生灌输“金钱万能”的理念,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一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功利倾向。何祥林、吴长金(2016)发现,约17.5%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严重的功利问题。一些青年教师漠视教师基本道德准则,上课迟到、语言行为不文明,更有甚至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不践行。

2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自信心、理论自信心、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来说,首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2.1“四有”教师的首要特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年龄、思想及兴趣等方面与学生较为相近,这使得师生之间没有距离感,也使得学生不会排斥甚至容易接受、认可青年教师的思想、观点,青年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更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四有”好老师首要的特质,就是要有理想信念,对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更能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准。2.2培养的工匠精神内涵要求。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喜欢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有淡泊名利、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精神,更应是兢兢业业备课上课的态度、是一丝不苟、钻心科研的精神,是耐心对待学生、虚心继续学习的态度。这样的工匠精神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青年教师更是如此。面对外界诸多诱惑,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帮助能守住初心。2.3“课程思政”的需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头脑好、技能硬,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要选出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青年教师作为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倡导者,要更加注重思想道德的修炼和提升。“课程思政”要求青年教师文德兼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同时也是文德的最高体现,青年教师大多是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有者丰富的理论知识,它是教书的基础。但立德树人,才是育人的实质,也是教学的灵魂,将真、善、美,家国天下情怀融入课堂,传授做人做事方法,才是能真正诠释教书育人的真谛。2.4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并不是这份职业能带来多高的收入,而是因为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学做教师,像世界一样行事”,而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育效果和成长。只有德才兼备的高职青年教师,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保证教师不受消极思想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师风师德,进而在渗透在教学中,在学生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3.1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保障机制。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有着学历和知识储备的优越性,因此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会促进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回归教育的本质,因势利导才能让青年教师安心教学,甘于奉献。首先,培养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扩招的背景下,青年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日常工作和传道授业中时刻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另外在宏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要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工作环境、育人环境,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培养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念有效方法和途径。其次,优化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政治理念学习机制。历史、党史可考虑纳入到青年教师课外学习提升的范畴。二级学院可通过党员活动、学院工作部署议和教研室活动,增加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甚至可组成学习小组,一周一次进行学习汇报。高校还需设立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再结合当前主流的“课程思政”理念对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3.2拓宽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框架。针对青年教师精细设计教师职业成长规划与实现途径,在青年教师成长中,制定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大纲,多维度多层次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上不脱节不偏离,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信念;行动上敢想敢干,每半个学期通过短期个人规划监测职业成长规划,并深理解二级学院、全校的发展规划,使之相吻合,通过个人诊断,找到成长点和缺失处,付出行动,各个击破。教学上教育至上不打折扣,在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纳入到各个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不拘泥于常规打分,可从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思维等方面给予成绩认定,从而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理想信念科研上;实践上走出去增见识,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要及时走出去下企业,了解社会新动态,新标准和新技能。3.3紧跟理想信念教育时代步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拥有强大的信息化学习能力。理想信念教育的宣传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手段方法需与时俱进。第一,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让师德师风融入到青年教师的教学生活中。第二,利用新媒体软文推送理想信念教育“鸡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手段丰富,掌握着新技术新方法,要真正了解青年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借助网络聊天工具,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其他网络推送平台,制作软文推送理想信念教育“鸡汤”,挑选人群定时推送,便于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想信念教育学习。最后,将网络微课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随着网络资源日渐丰富,将网络微课与理想信念教育融为一体已是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大潮流,青年教师可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随时都可以学习查阅,不仅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也可解决青年教师集中授课引起的时间冲突问题。

参考文献

[1].谈信仰信念[EB/OL](2017-06-07)[2019-03-25].

[2]何祥林,吴长锦.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基于6所高校的实证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116-119.

[3]张霞,邓淑华.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60-63.

[4]郑建芸.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状况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3,(07):88-92.

理想信念范文篇10

一、信念的传承

信念的传承绝非理论知识的简单累加,就理论知识而言,从“五四”至今汲汲然数十年,我们时代的许多人在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其知识丰富程度与“纯粹”程度远甚于、陈独秀等前辈,然就其信念而言,有几人能望其项背?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又有几人能真正体味这句蕴藏了中国当代最伟大导师之一毕生情感的话语?

长期以来,由于受知识化的影响,我们将感情看作变化的、不可靠的,但是,信念本身不是一种对终极关怀的感情吗,不是一种精神皈依吗?并且,这里的情感可以归结为由本民族文化传统导致的心理积淀的显现。所以,我们在理想信念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陷于科学主义的框架。否则我们会陷于科学与信念的循环论证之中:一方面,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信念,因为它是科学的;而另一方面,它的科学性却因为我们信念它而无须论证。而事实上,笔者认为,科学化的知识与信念是两个层面上的东西,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正如掌握理想共产主义的理论知识与共产主义信念决不是一回事,我们可以将理想信念与“生命”作一个比较。求生作为人活着的一种本能,更是人类作为一个族群延续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生命不仅仅是一种目的,还是人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当这个基本义务面临来自精神上的本原性的追求,就必须要放弃这个目的乃至基本义务。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党员来说,“共产主义”比“活着”更为必须。显然,这不是某种科学论证的结果。可见,科学也许可以将一种理论凌驾于另一种理论之上,但是它无法让一种理论凌驾于生命之上。实际上,我们看到,当年共产主义为中国所接受并不仅仅因为它的科学性,更因为它能使中国独立、富强。同样的,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科学论证的结果,百年来我们的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会因为我们祖国的落后而抛弃她,也不会因为她不符合世界潮流而怀疑她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永远首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思考中国,这正是出于对祖国的感情而非理性分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与、邓小平等先辈的差距不在理论的丰富,就在于爱国的感情。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认识上存在很大的矛盾。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浪潮下,纯学术、纯思想性的研究无疑被边缘化了,换句话说,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现实了。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五四”时代的浪漫主义、爱国热诚、学术精神的向往却是深入骨髓的,可以说,在中国,只要谈到理想的大学时代必定是哪个学术争鸣、爱我中华的年代。显然,前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是理论上可以认识的,却也无法得出、导致信念,但后一点却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份认可,一种精神存在,从而是现时期信念产生的依据。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中必须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并且,这种教育必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情感上的而非科学分析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扮演一个精神导师的角色而不是管理者、推理者的角色(关于管理者角色扮演的错误与解脱下文将详细说明),这才是思想工作的落脚点。

二、信念的内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突现人的价值、发挥个体的创造性上,理想信念教育与人本主义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运用和发展。当然,这种内化有各种方式,在这些方式中,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便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此,我们即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讨论理想信念内化过程中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的成就(包括共和国的建立)源于我们所信念的思想(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但今天的社会现实是,我们信念的价值及其传播却需要有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包括许多软强制。笔者认为,这不是我们信念本身的问题,而是信念的传播方式,即理想信念的内化途径产生了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功能认识的偏差。以中国传统的伦理主义为源流,社会约束力往往交由道德力量而非法制力量来完成。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教育中,尤其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纳入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批评教育”在许多场合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代名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产生了不必要的对立性,这种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带有这样的潜台词:你不知道,所以我来告诉你;你错了,所以我来教育你。在这里,有一点需要重点说明一下,在高校中对制度约束的认可是很模糊的。一方面,如上所述,模糊了思想工作与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却对制度约束的教育意义有所忽略(当然,不是全部忽略),很多时候过于顾及制度惩罚留下的“痕迹”对学生成长(尤其是就业)的负面影响,而漠视法制精神的培养。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当时)态度的自由裁量,以及教育者自身认识的偏差都会导致一定的问题,从而掩盖了制度的本来意义,使许多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导致现实的“有法不依”。并且,我们发现,在这种形式下,教育话语本身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实际使被教育者认错或接受正确思想的工具是教育话语背后蕴涵的的某些事实。(譬如一个大学生被批评的当时和之后考虑的往往是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影响评优、评先进,甚至影响毕业等。)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没有发挥制度约束的辅助作用,而且还阻碍了制度的实施及其公正性。

显然,这种对立、冲突与理想信念的内化要求是不一致的,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也是不一致的。“人本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讲的不是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态度问题(是粗暴还是和风细雨),它首先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这意味着两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只有行为上的主动被动之分,而不存在认识上的对错、人格上的高低之分。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被教育者接受某种思想或提高对某种思想的认识,而是在以某种思想为建议或意见为背景,加强对自我(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说,目的是人而非物(思想)。笔者认为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真实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