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4:03:58

历史培训总结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1

十天的学习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前三天由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组织进行通识培训,后七天主要由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织进行学科培训。在这十天的学习中,有许多的专家与教授对我们进行精彩的讲座,蒋平教授的《阳光心态与幸福生活》讲座既充满趣味又富有内涵,许锡良教授的《人性、人权与教育》讲座让我们大开眼界,王红教授的《中美基础教育的考察与思考》让我们认识与了解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美国基础教育,刘良华教授《教育研究与教师写作》既有激情又非常实用,左双文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前沿问题与研究》、张庆海教授《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问题》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研究的前沿,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宋德华教授《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方法概论》让我们知道历史研究论文的选题、规范、有效,黄牧航教授《历史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对我们进行指导,让我们知道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现将十天的学结如下:

一、接受了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得,但抬头望头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高广方教授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讲座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的教育为的是什么?她提出了四个观,即:生命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从几方面对中学教学提现了新的发展方向,最后得到结论: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教书。此报告无疑是对当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钟,更是对一线教师理念的一次纠正。

二、完善了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了历史研究的前沿问题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历史老师,应是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尤其是左双文教授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前沿讲座,让我们有种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张庆海从一些新的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三、学习如何成为了一个专家的型的教师

中学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应该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而这一点正是当今我们大多数中学教师所不具备的,我们更多的是实践,但不会总结,将这些实践形成文字,变成论文只更是我们所不善长的,这次培训有三位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分别是刘良华教授,宋德华教授,黄牧航教授,通过这些教授的讲座,使我们了解了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准备、写作的基本步骤、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写作的常见的问题与纠正。黄牧航教授则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讲座,让我们了解中学教师如何进行一些相对实用的课题研究方法、步骤。公务员之家

四、认识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2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以及倾听了宋裕生主任和许亚平专家的报告,实实在在,使我收益匪浅,深受启迪。

宋主任的讲座中列举了许多我们身边的事例,其实这些例子也有部分与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有几分相似。但是我们并没有重视或者注意,草草处理解决。宋主任说得好,我们应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如果因循守旧不一次一次地好好备课、备学生,总用过去的老教案、老方法去面对学生,是坚决行不通的。今年的中级职称考试中大部分都是案例分析,都是我们工作处理中容易遇到的,如果不重视平时遇到的问题处理,问题的回答还有一定的难度。

同样许专家的报告中给我们例举的浮力问题的讲解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其实,我们在课后也埋怨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学习效果上不去,听许亚平专家这么一说,再回忆自己平时的做法。确实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学生的问题,学生要接受一个新知识还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在学生拥有了相关的原有知识后学习,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学习。

两位专家的报告都在提醒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仅仅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应更多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己讲课的艺术和更科学的讲课方法。

前天学习的文章《当教育作为一种信仰》中不也提到“每个教师首先是个语文教师”,语言是最重要的教育工具,作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才能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高度的精神修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进而赢得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确实,当我们教师一开口说话,就能让学生感到这老师有才华,跟这样的老师学知识肯定能学好,在学生心里会崇拜这位老师,也会暗暗地树立学好该课程的信心。其实我们自己在做学生时不就这样想也这样做的吗。

同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老师,上课时不但老师自己讲课很容易,学生听课也很轻松,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会感到太疲劳,一直处于精神饱满状态。那样的课堂效率自然也会高了。

作为现代新课改下的教师,不仅仅只是上好自己的课,教好自己的学生,课后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系统性地总结,与别人一起进行研究。只会教不会反思总结的老师,不就象材料中的那个化学教师,教学很好,但不擅与写作,最后而不了了之。这深深地给我敲响了警钟,现在的我应该拿起笔了,促进自己更快地成长。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静下心来,抛弃浮躁,安定自己的内心世界,好好的看点书想点东西写点东西,经常开展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努力学习。善于与他人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

这次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智慧型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暑假培训个人感悟5则(暑期培训后的点滴体会)

尊敬的领导、老师:

经过几天来的专家洗脑,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想做一个好语文老师,必须先做好一个语文老师。如何做好一个语文老师,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对学生有爱心,对同事懂合作。

先说“对学生有爱心”

常言道:“仁者无敌”,其实它的含义就是要求我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对学生宽容就是把一种信任、一种责任去交给我们的学生。学生会根据这种责任和信任努力去自觉地改正自己的过错,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老师就不需要蹬大眼睛、张开喉咙去教育有过错的学生。大家知道,脾气暴躁的任伟转到我班后,我对他的犯错,一般就是采取的“冷处理”,若过分的施压责备,难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有时可能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旦学生犯错,就让学生首先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危害的严重性,然后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那必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说“对同事懂合作”

过去的一年是我从教20多年来感受变化最大的一年。不论是孟夫子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范晖的“同舟共济,患实共之”,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协作,可见“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初三年级组来看,在朱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有张有弛。工作上出了问题,或者临时有任务,大家都能帮忙,不推诿,更不使坏,彼此之间从来没有红过脸。从整个学校来看,在卢校长提出的“你走出去就是白中”“学校好大家才好,大家好学校就好”等口号的引领下,社会对学校老师的美誉度不断提升,一个“团结奋进,敬业奉献”的教师团队初步形成,打造“活力白中”、“魅力白中”已初见成效。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想做好一个语文老师,怎能不继续高举“团队协作”这面大旗,怎能不继续将团队协作精神发扬光大?

二、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

听了师专李教授,省特级教师许老师,市局教研室宋主任、窦主任以及王督学的一系列报告后,我们语文组的同仁更加认识到当前教育形势的逼人,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我们一定要将教科研活动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中去,于公于私都不能忽视,因为它已与学校工作的考核、教师职称的评审挂钩了。我们语文组也已向学校教导处申请了“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关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一旦获得批准,我们就尽快认真实施,争取早出成果。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教育部一位负责人的发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新一轮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将是我们老师心中的奋斗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成为我们老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实施愉快的教与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语文老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别让中考统治我们的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起来,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根本任务。

暑假培训个人感悟5则(暑期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布署,月20日至29日,我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严密,领导得力

学校对暑期教师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很好的贯彻市局关于校本培训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专门召开了校务会,成立了以丁校长为组长,钱校长为副校长,由教导处、教科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整个校本培训工作统一领导,整体设计,形成校长亲自抓,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分头实施的校本培训管理机构。

二、制定了详细可执行的培训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全校教师暑期培训班,如何让每位教师在十天的培训中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进步,授课人的选定,授课内容的选择都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本次培训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实际,讲求效果。尊重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坚持既有理论方面的课程指导,又有来自教学一线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还有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多媒体的操作培训等等,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三、加强过程管理,确保计划实施

认真细致的管理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为了行之有效地开展好本次培训工作,开班仪式上丁校长讲了暑期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钱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五个一”的要求,即:交流一点、学习一点、记录一点、体会一点、总结一点。使参培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此培训不是来与不来都可的培训,从而在思想上让各位老师引起了足够重视。其次,坚持每天点名制度,教师有事一律向丁校长请假,这一措施确保了参加培训教师及时到校培训。

四、讲究培训方法,注重学习效果

学校在严肃、务实的同时,力求避免学习的单调性,讲究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一是以“远”“近”学习相结合,“远”是请市教研室宋主任来校讲座,宋主任用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确定教师的身份,如何对待学生,以及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使大家深受启发。“近”是组织学习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相关文件,重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评选本校师德标兵,并请本校市优秀班主任获得者郁老师作专题报告。二是把培训学习与总结工作查找解决问题相结合。全校教师对过去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自我剖析,扬长避短。

通过此次暑期校本培训必将带动我校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引进活水,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校也将继续以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新校本培训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成长,追求卓越”,以智慧和勇气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

暑假培训个人感悟5则(新课程远程培训心得)

今年暑期教育部组织我们参加了为期12天的远程培训。通过这12天的学习,我对新课改满心期待而有心怀不安。

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但要把这个口号化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困难重重,压力很大。作为一线教师我今年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工作:

1.转认真学习课改理论,变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现在的教学之中,为明年到来的课改做准备

2.加快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明确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者。

3.学科知识的储备:新教材里有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教师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学过或者没有重点学过,还有些知识是我们本来就已知的,甚至是很熟悉的,但是由于对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化,有些史实或者对有些史实的观点有了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一些新的提法和传统的提法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绝然相反的,这也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更新我们的知识内存,今年教学工作十分繁重,很难有大块时间的空闲,去阅读大块的专著,那么利用小段的时间去了解一下历史专业科研前沿的信息我想是可以的。可以通过阅读《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史参》、《历史学习》等杂志,还可以登陆《中国史学网》、《历史在线》、《历史纵横》、《史海泛舟》《史海弄潮》等网站去学习去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

4.取长补短,认真向同行专家请教,及时获得新思想。

对新的课程改革浪潮,我们肩负重任,就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语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暑假培训个人感悟5则(新课程培训反思)

不知不觉,这次为期14天的新课程培训就要结束了。从当初抱着怀疑的态度到如今的不舍,14天里我们经历了耕耘和收获。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前辈们的心得和经验。

从教学方面,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深的感悟,无论是教学设计、有效性教学还是对学生评价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特别是专题为体例的教学内容,不仅对学生是一次考验,对于老师来说意味着更深的发掘和付出。改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创新,这次培训中大量的教学案例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新课程下历史教学课堂,更展现了在新课程下优秀历史老师的不断探索,特别是钟老师的课,当了解到她花三年工夫备一课时,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不得不问自己能做到吗?的确,新课程培训不仅是带给了我们经典的理论,更多地是用教学案例实际地给我们展现着新课程的思想。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3

目前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的时代,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给档案管理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目前,很多初中学校都在进行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多媒体技术、电子平板、乐教乐学等信息技术已经引入了多种学科的课堂,走进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世界。学校目前的档案管理总体上说,还不够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许多应该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完善细致科学有效的管理。比如教师的基本信息管理和年度工作管理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学校还使用老旧的档案袋子进行各种材料的管理,既浪费了纸张又挤占了空间。查找利用都不方便,还有一些档案甚至出现丢失、损毁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的安全管理。

2.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案和学案,学校各个学期的各种计划与总结,开展的一些大型的教研活动的照片与实物资料、学校开展的规模较大的文艺体育等课外活动等等,缺少专门的分类整理。有人拍照了,记录了,但是,却没有专人对此上升到档案的层次进行整理归类,没有认识到这些实物与照片是学校一个时期历史发展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认识到了它们的价值,已经残缺不全或者散失掉了。

3.学校“志史”编写缺失

一所学校从诞生到今天的发展,期间经历了很多的波澜,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很多经验总结;既有沉淀的文化内涵,又有厚重的精神传承;既有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又有内容详实的各种文献资料。从不同时期的办学理念到办学规模,从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到各个年代学生的成长变化,从学校硬件建设到软件的开发,教科研的成果到学校班子成员的变化,从名师成长到学校取得的各项成绩,从点点滴滴的教师自身成长的回顾,到学校发展历程的岁月影像,等等,都值得抒写与分类整理成“志史”的。这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档案整理,更有价值与意义。目前初级中学的档案管理大多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

4.档案管理观念落后

一些学校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与当前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严重脱节。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事关学校的发展与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一个单位的历史遗存都丢失了,文化的传承,精神的接力何在?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必然跟不上时展的脚步。

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对策

1.加强初级中学教师档案理念的培养

初级中学的档案管理要以各项合理有效、科学易行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与方法作为基础,不可动摇。学校应该在每一年的学期初工作会议上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学校的各种工作安排之中去,上升到学校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中来认识。不断对于教师进行档案管理重要性的思想引导与科学培训,以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通过档案工作布置。使全体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收集整理教育教学等各种档案,还要重视并实施对于档案人的管理培训,可以采用请进来或者走出去的方法,去实行档案管理优秀的学校进行参观取经,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还应该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年度考核当中,作为一种项目实施,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扭转档案管理落后的被动局面了。学校要重视并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引进档案管理系统与设备,对相关教师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信息档案管理的意识与行为,及时整理以电子文本或者图片等形式的档案并且定期分类上交,还要在每一年度进行总结表彰,发挥档案管理先进个人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2.加强初级中学校志编写工作

关于校志的编写,可以组织单位具有档案管理业务特长的专门人员或者聘任校外人员,以年度形式撰写,对于学校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组织老教师与老领导召开专门的会议,做好口述与书面形式的回忆,并认真撰写相关文字材料,有照片和其他实物的,给予征用落实或者借用拍摄留存。查找学校现存的各种档案文件,进行年度或者内容上的分类编写。

3.将档案管理作为一种文化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4

一、教材培训实效化

以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实施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培训工作,注意培训的实效,把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时,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管理为保证,以质量为归宿”。忠实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建设好校本课程,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完整性;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课必中的问题,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规程;加强管理,能把课程理想转变为理想课程,把政策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习得课程;按规律,扎扎实实抓好质量,使课程改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学骨干的培养,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课改工作研究化,课改研究过程化。

二、教研工作课题化

历史教研活动要立足于为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奠定基础,立足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立足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基于这三方面的认识,寻找历史学科师资状况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课题研究,重视经验的提升和规律的总结推广和应用,真正实现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要求。本学期我们要结合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通过专题和课题研究,来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这样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水平。为使教研工作课题化,我们确

立工作目标是:

①继续以苏州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将课题研究方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教学时空,增强实践性,力求突出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②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结合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要求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人必须确立或参与一项教研教科专题研究,将课题由课题组辐射到全体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来带动本校本组学科教研工作,从而形成校校有课题,教师人人都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课题化有一个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我市历史教研成果显著,新人辈出。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将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水平的课题成果或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供全体历史教师学习和参考。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专题,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改革、实践性课题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教研活动专题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学习教育新理论,不管是哪一级的教研活动,教育理论学习是必备内容之一,尤其是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名家经验、多媒体网络资料等,要创设学习研究的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和研究。

②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加强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新课型的研讨课、录像观摩课的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本学期将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之一,一是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处;二是本堂课有哪些不足之处;三是你认为本堂课最好的教法是什么?

③教研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作用发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较适当的教学目标,毕业班确立知识能力坡度,加大综合应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课上好的基础上处理好“问题探究”的环节,加强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④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结合本市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使课堂教学模式走“模仿——创新——实效”之路,完善提高吴江市原来三种教学模式,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师个个都参与,在此基础上,形成吴江历史教学研究的特色和风格。

四、教师培训能力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发挥群体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体化地规划教研网络,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本学期要组织和协调好学校历史教研组、中学历史教改协助组、中学历史课题研究组、历史教学研究中心组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群体力量,搞好历史师资队伍建设。

①本学期要将教研组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指导教研组的业务工作,特别是在怎样开展好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进教学,对新教师多听课多鼓励,注重师徒对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实。

②“中学历史教改协作组”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摇蓝,由于目前我市部分学校规模原因,跨年级上课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往往“单兵作战”。本学期我们把上岗三年左右、业务水平基础好的教师全部组织起来,确立学习和研讨的主题,结合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组织集体备课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经验,创设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给他们压担子,创机会,让他们更快成长。

③继续以中学历史课题研究组为骨干力量,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围绕课题研究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组老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求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成绩评价这两个方面积极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整体水平。

④“历史教改中心组”要发挥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让他们加入名师、特师后备的行列,同时把他们的教学经验推广到各个学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精心准备和布置好高三历史复习计划,提出在3+1+1考试模式形势下,历史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2月底)

2中学历史课题组课题活动。(2月底)

3.高三历史中心组活动。(3月)

4.初中历史评优课(3月)

5.高中历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月)

6.初三历史教学研讨活动。(4月)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5

一、认真把握党史学习教育总体要求

(一)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对于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党史学习教育指导思想

在全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学习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党史学习教育基本要求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学史明理,树牢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坚持学史增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坚持学史崇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学史力行,大力讴歌党的主旋律、弘扬党的优秀品质,做好党的传统教育活动,普及党的基础知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认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四)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

是一个有着革命故事地方,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有着地方党史学习教育资源。要结合地方党史,通过扎实开展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要以史为镜,知党爱党,知行合一。要教育好全镇广大党员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彰显担当。要以大历史观深刻认识的时代坐标、从新格局中准确找到的发展方位。要以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着力在“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作示范,在全镇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进而推动全镇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站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二、突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重点

(一)深刻学习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战胜各种考验,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伟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断增强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深刻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

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刻认识我们是为中国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地方,更应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感,以“赶考”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答卷。

(三)深刻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深刻认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实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让镇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四)深刻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全面准确把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真谛真义,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五)深刻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要通过学习,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努力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六)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要通过学习,坚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坚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严格明确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步骤

(一)时间安排

按照党中央部署安排,党史学习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突出学习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学习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动员大会开始至“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第二阶段,从庆祝大会到总结大会,重点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党的历史和系统把握,明确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启动时召开动员大会,结束时召开总结大会。

(二)内容安排

1、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1)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2)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3)召开专题研讨会辅导报告会。

(4)认真研读理论书籍。及时征订购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资料和《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重要参考资料,供党员干部学习。

(5)深化主题党日。各村(居)各单位各部门基层组织要采取“”和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各个党支部结合实际工作和支部特色,年内需至少安排4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使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基层党组织全年组织生活始终,进一步提高站位、锤炼党性、深化教育。

(6)举办专题党课。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除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一场全镇党员干部参加的大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外,各级党组织书记需安排至少1堂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专题党课,认清历史事实,厘清历史脉络,把握时代脉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7)开设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精心设计课程,统筹安排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各个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或现场参观,重温入党誓词。

(8)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征文比赛,党员撰写党史学习心得,并进行评选。引导党员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发表学习见解,抒发爱党爱国之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各党支部也可定期举办“党史”阅读沙龙、诗词歌会等,为增进党员交流、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创建平台。

(9)举办“学习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学习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以部门为单位组队参赛。以“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为主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10)实施以考促学。为考察党员对“党史”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一次考学活动。通过组织专题测试,发动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定期推送的相关答题活动,以考促学,以学促干。

2、组织专题培训

(11)组织参加上级安排的学习培训。根据统一安排,组织参加上级集中学习会和专题培训班。

(12)组织集中学习培训。通过观看红色电影、集中学习、线上专题学习等方式,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确保党员全覆盖。

(13)抓好线上学习培训。各部门督促所属人员按要求结合“学习强国”和各种专题学习。

3、抓好实践活动

组织党史宣讲。上半年,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农村村落巡回宣讲;下半年,由镇党员领导干部重点结合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到所在负责指导的基层党组织进行党史宣讲,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同时,并结合全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好一批群众所盼、所想的难事、好事。推动本地本村、本单位部门、本身岗位工作落实落,细抓实抓好,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基层党组织。

4、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在12月份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一起学习讨论、交流心得、接受思想教育。

四、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领导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健全组织机构。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在镇党委领导下,由宣传部门牵头负责,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每个党支部都要结合实际,对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具体安排,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亲自谋划和审定学习教育方案、亲自部署和参加学习教育活动、亲自总结和提炼学习教育成果,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

(二)注重宣传引导。要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LED荧屏、依托互联网微信、村村通广播、开辟党史学习宣传栏等,大力营造学党史、知党史、明党史的良好氛围。要结合工作实际,挖掘身边的革命历史、建国奋斗事迹、改革不凡经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创帮带作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红色能量。要广泛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每个党员和每个支部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学得全面、学得深入、学得辩证、学得实在。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6

我院学生党支部在院党总支的领导下,组织了此次数信学院分党校的培训。此次培训由党总支书记、数信学院分党校校长汤发明书记总负责,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蔡亮老师主持。

数信分党校党课培训于200*年11月13日开课,11月20日考试并结束全部课程。本次共有106名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了分党校的五次集中学习。数信学院党总支书记汤发明,原中共甘肃教育学院副书记、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谭发科,数信学院副院长贺志军,学生党支部书记蔡亮老师为学员上了党课。

党课全部课程分为四个专题,内容涉及到中共党史、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党员的发展程序和党员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等几个方面。总支书记汤发明负责教授党的基本知识。汤书记引导同学们学习了中共党史和《党章》的主要内容,为同学们介绍和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共党史上对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几个历史事件,对各时期党的重要政策做了重点讲解;贺院长为大家就党员发展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做了讲解,并详细回答了同学们在入党方面比较关心的问题,以及怎么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谭书记重点讲解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党的重要理论,并对党的历史上的几次理论承接关系做了重点讲解,谭书记还为大家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蔡老师为大家做了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四个专题结束后同学们按照要求就每个专题所学内容分组进行讨论。同学们在讨论会上踊跃发言,积极探讨,每组组长在讨论结束后进行了总结,并把讨论报告上交党总支存档。

这次培训由党课讲解和闭卷考试两部分组成,培训老师都是资深的共产党员,并聘请了原中共甘肃教育学院副书记、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谭发科讲课。院党总支要让每一个培训学员认识到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美德。

本次参加培训的人员共有106人,都是各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是各班的佼佼者,为我们党的建设选拔优秀的人才。在培训的最后一天,进行了小组考试并让各组长发言,探讨自己对党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考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单人单桌考试,104人共4个考场,共由8名预备党员监考,在考试过程中由汤发明书记和蔡亮老师全程巡考,考试气氛严肃,有序的进行。

考试的结果,应参加106人,实际参加104人,参加的比例为98%,其中优秀12人,17人未及格,对未及格人实行补考,并采取单人单桌考试。最终共有98人合格,合格率为94.2%,

培训结束后每位同学都写了思想汇报。通过分党校的学习,学员们对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方针路线和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对于目前的形势和政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心。学员们表示,将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7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3.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学普遍班额大,历史教师又缺乏,教师授课任务重,按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史地生等学科教师任课要达到每周15或16课节,教师疲命于常规教学及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很少能留出时间去给自己充电,加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从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去实践运用了。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的学校甚至长期没有历史挂图,没有幻灯、录相器材,就算现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帮助下,个别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科目的教学。所有这些,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改,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积极应对才能使新课改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使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使自己由“教书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复合型”、“学习型”人才过渡。

三、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因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而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不能因教师的知识面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能因教师的历史素养而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首先,教师应重视自我学历的提高,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学历教育,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做后盾,那就谈不上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其次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教师应订阅相关教育刊物,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杂志,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新特点,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多给基层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加各级培训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参加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

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参加校本研究活动,主动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教师应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和实践学习策略的教学,在丰富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的同时,还要研究策略性知识,探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从而为学生提供策略上的咨询和指导。

(四)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推动者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8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历史学科地处边缘

目前,农村的初中还存在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从领导阶层管理到班主任的引导,都存在一定的认识问题,认为相比语数外这些主科来讲,历史是“边缘学科”。并且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点相对保守、落后,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分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语数外”等占中考分数比重较大的科目自然受到重视,历史作为“小科”相对被忽视,这不仅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

(二)教师资源匮乏,专业素养相对不足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起始学历普遍不高,而且大多又是非历史专业的毕业生,有些“半路出家”的初中历史教师因为对历史学科的认识相对不足,在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和偏见,缺乏历史科目的教学技巧,仅靠课堂上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和积极性。由于农村地区很难吸引年轻人才,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着教师老龄化的现象,尤其是像历史这种边缘化的“小科”,教师的老龄化就会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保守落后,阻碍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缺少教学资源

农村初中因为资金条件的限制,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部分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完善的图书馆和多媒体设施,相关的教辅资料也存在很大欠缺,这导致历史课堂上,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本教科书,画画条条框框来完成教学任务。这造成历史课呆板、生硬,学生没有听课的欲望,教师没有讲课的激情。

(四)教师科研活动参与较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历史教师只有掌握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才能及时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而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由于对历史专业人士的浅薄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少关注历史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且农村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师也很少参与教科研活动,这使得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难以总结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

二、改善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认识并重视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

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与其他学科公民教育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它不是完全针对公民的知识的教育和公民技能的训练,而是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公民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要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首先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历史学科的教育,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渗透教育,对他们进行宣传,改变他们陈旧的观念,灌输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价值观。

(二)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引导和资金投入

首先应大力引导、广泛提倡,在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上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优秀的年轻历史教师到农村初中。其次,让学校有充足的资金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有文化的氛围,图书和相关教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新课改下,教师需要不断充实知识,增加文化底蕴,才能将历史课变成思维的盛宴。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要有大量的阅读,如果教师自行解决购买图书的费用,这将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挫伤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和教辅资料上加大资金支援,以确保农村历史教师的教学和进修的基本硬件条件。

(三)推进继续教育,加强对农村历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9

这次学习培训让我意识到对待党的基本理论切勿纸上谈兵,而应该真正把握其内涵。

在高中的历史政治课上我就已经学习了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但当时只是为了考个好成绩,对它们做着机械记忆,认为这只是一些大而不当的空头理论,所以后果是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没能意识到其严肃性及其内在合理性。而这次党课上,教授们以严谨的态度﹑生动的事例为我们讲解了党的一些重要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核心内涵。这使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党任何理论﹑政策制度的提出都有其历史必然性,都是我们党审时度势坚持与时俱进的结果,都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理论政策并不是如我以前所想象的在坐而论道,而是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最终指导着实践。为了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加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表述乃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和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深入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完整体系,观看了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专题片,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辅导报告,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党性修养,入党动机等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实际的讨论,这些都让我受益非浅。尽管一段时间的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但已足以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以下是我这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其一,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二,这次学习培训加深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但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其三,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入党的动机,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其四,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十分地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者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凸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地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了时展进步的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多年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作为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大学生,我渴望加入到这个光荣的组织中,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统一结合起来,把对党、对祖国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成绩。

以下是我这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

第一,关于理论知识上的一些新认识,在这方面,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我对党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我从心底承认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吾甫的本领;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对其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行为准则,用一句话高度概括,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一,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其二,这次学习培训加深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但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通过认真学习,我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党的重点发展对象,更应该在生活中时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事项。

其三,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入党的动机,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第二,我对思想上入党和组织上入党的关系问题上有了一个更加明确和深刻地认识。所谓“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思想上入党是终其一生需要努力的事情”。组织上入党是指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考察,经批准加入党的一个组织,我们现在参加的积极分子党课培训就是组织上入党的一个程序;思想上入党则是一个人不论其是否成为一名党员,都能够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听党的话,与党保持一致,并勇于承担积极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思想上入党是根本要求,组织上入党只是一种形式,思想上入党的人要争取在组织入党。一方面,组织上入党并不等于思想上完全入党,思想上入党是比组织上入党更加高层次的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后,还必须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加强党性的锻炼。

历史培训总结范文篇10

说来比较幸运,我还顺利通过了预备党员培训。现在获得了发展对象学习培训班学习的机会。机会难得,据说有五十个通过考试的,只有十五个同学有机会参加这次党校培训。我还算幸运的。昨天,我们开始了第一个讲座:关于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现总结如下:

我们的目标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理论素养,提高对党的认识,提高党性修养。努力做到"进头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思想概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004年8月,中央第16号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2月具体了7个文件。编辑四本教材:《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律意识》。

(一)、思想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九四五年四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多方面对的正确指导作了充分肯定,一九四五年六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至此,思想的指导地位得到了正式确立。

(二)、思想的科学内涵:

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体来讲:

1.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必须遵循的普遍真理,中国革命和建设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但是,如果不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中国革命与建设同样不可能取得胜利。思想恰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并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最显著的特点。

2.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思想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阶段,因而其内容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思想,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思想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其正确性已被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

3.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作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着全党的智慧,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其贡献最为杰出,他是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思想主要是的思想,因而以的名字命名。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思想形成理论体系

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思想科学体系的科学概括有两次。一次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从九个方面概括了思想的基本内容,这就是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第一次构建了思想的理论体系。另一次是在邓小平主持下,1981年6月由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思想科学体系的新概括。这个概括包括了思想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六个方面: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学说。

(四)、科学认识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正确认识晚年的错误1.明确错误的性质:晚年错误是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的晚年错误是政治错误;的晚年错误是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错误。2.将晚年的错误与思想区分开来: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思想的科学体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个人的思想和思想不是一个概念。个人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思考、认识和理论属于思想的科学体系。但他在晚年的错误认识则不属于思想的科学理论。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脱离了中国实际,是个人思想的一部分,不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充分肯定思想的历史地位:1.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2.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3.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理论:

(一)、形成和发展

(二)、科学体系

(三)、与毛概的关系:既一脉相称,又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7802005年考研政治之毛概讲义

/Data/20045/75122.html思想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