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13

历史课堂论文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1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读书贵有疑,大疑大得,小疑小得,不疑不得。”可见好奇心对读书是多么重要。在哲学读本《苏菲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每个人求知的动力。每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学生均有着“十万个为什么”。他们从生活中获取了不同的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疑问,其中不乏有着对各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思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不停地向你请教。他们的这些问题在很多老师看来往往是幼稚可笑,甚至荒诞不经的。在一般情况下,老师可能会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问,以“这不是考试内容”为由搪塞了事。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打击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该科目的兴趣大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好能给学生作详细的解答,不能作答的也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即使是再荒诞的问题,也说明了学生对历史起码有一定的关注。我们可以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适当地引导他们去关注课堂内容。只有保持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入门的目的。

二、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人对于他所在群体的集体回忆。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期间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无论是辉煌或是失落,都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特别地注重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主义情感。像遇上“端午节”、“七.一”、“十.一”,“七.七”、“九.一八”这样的特殊日子,即便与当节课文内容无关,我也会抽点时间给学生讲述这个日子对于我们民族历史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明白“了解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意义,抓住一切时机告诉学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辉煌与耻辱的一幕幕事件,并联系今天的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由大到小,落到学生个人的行动上来。比如在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我会顺带提一下我们在建国初击败强大的美国的例子,告诉学生“骄兵必败”的道理,指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在讲工业革命时我会补充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并问同学们“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引导他们思考民族勃兴的道路。通过这些讲述,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学习历史将不再停留于“记、背、考”的层次上,而是用一种了解自己民族过往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讲述要形象,引人入胜

许多学生都会反映说: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历史学科却兴趣不大。其中的奥妙在于我们的教材编得往往会过于枯燥,如果教师又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故此,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讲得生动形象,是每个历史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从内容上讲,要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并不难,只要我们能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即可。我认为初中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主要的,即使用多点时间讲一些课外的历史趣事趣闻,少讲一点书本内容也很必要,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自觉投入时间去学习。譬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中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很多学生只有种模糊的印象,并不能有形象的了解。我举了一个例子说:“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士兵背的是两杆枪,一杆是打仗的火药枪,一杆是烟枪。”通过类似的例子,就可以使得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化枯燥为生动的目的。

四、要采用多形式的课堂教学

有教育分析家认为:一个人可以在嘈杂但单调的机械声中酣然入眠,却往往难以在无规律的较低声音中睡去。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单调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会昏昏入睡。故此,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采取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围绕着“中苏改革成败的原因?”的问题采用辩论赛形式;讲到唐朝民族关系时,我指导学生扮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历史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穿插展示历史题材的图片,有时可以播放有关历史的歌曲,如讲到改革开放时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讲抗美援朝时,可以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让学生在听歌中体验历史;有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备课,上台讲学的模拟课堂形式等等。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更灵活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既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更形象地使学生把握课堂的相关内容,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能在历史教学课堂中,以“好奇心”去引导学生,用“情感”去感化学生,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更为“形象”,并且利用多“形式”的教学去指引学生,则我们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入门,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功。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2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如讲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时,引如当前对外开放、外商投资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从而引起学生共鸣,认识到只有开放中国才有光明前途。

教学过程中适时补充史料,增强趣味性。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我从他的一幅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说起,学生兴趣盎然。同时,我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功能,合理使用图表、实物。我将《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等相关内容列成简表,让学生通过填表的过程来认识这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巧妙地使用“名著中的妙语”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如讲到必修一《鸦片战争》中的清朝战败的原因,其一是制度腐败问题,由于其政治制度的腐败,清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讲到这里,老师可以引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所说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在鸦片战争前就预言清王朝必然走向灭亡。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清王朝的必然走向灭亡不是形象生动得多吗?

讲到必修二专题八《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其中有“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以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这充分说明了欧洲的联合不仅对欧洲经济的发展有利,也对世界和平有利。讲到这里,老师还可以引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某些妙语,孟德斯鸠在反对民族仇杀时,借用了塔西佗所说的:“仇恨在一个自由的民族之中是最危险的。”再联系一下自近代以来法德两国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观点。而二战后法德等国的联合,不正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二、创造教学情境

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2](P.7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所上的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1](P1-2)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除遗址遗迹遗物可资证明,大量的保存在文字记述的历史文献中。历史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可以说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大困惑。单纯的文字信息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生动的历史场景靠语言难以再现。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记录片更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个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利用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把鲜活的历史信息呈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强烈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我在讲必修一专题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并同时播放资料“伟人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相关历史的基础上感受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来之不易。讲《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历史资料片,使学生就象是一个与会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从而更想通过看书理解这次会议的内容及意义。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在课件中穿插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这一悲壮惨烈的历史片段,只见同学们屏住气息、神情凝重:有的同学捏紧拳头、满腔悲愤,有的同学扼腕叹息、泪流满面……师生共同被民族英雄邓世昌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所深深地震撼。总之,这此影音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来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一种美的感官享受,这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讲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一课时,在上课之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脍炙人口的诗作《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从广播中传出来的那种带有磁性、饱含情感、富有节奏的男中音,以及屏幕上显现出来的中国地图和诗歌内容,一下子把师生们的思绪带进了一个远离祖国母亲、游离在外的游子的情感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新课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教学氛围。

三、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目前,有些教师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似乎沾上了“讲授”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他们崇尚的只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1、巧设疑问开启学生心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学生由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能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我在历史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如在上《》时问: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是随康有为、梁启超一同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哪种选择是明智的?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小组间很快展开了辩论。学生很自然地站在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角度去结合历史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番,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长远打算和短期效应、苟且偷生、个人奋斗和以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的天平上掂量,从而不仅能理性地分析三人物的抉择理由,更能够使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获取新的认识。

2、巧设开放的气氛使师生平等互动。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很难想象只有“教”或只有“学”的课堂,要么是“一言堂”式,要么是“放羊”式的了。那样的课堂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平等互动中交流沟通,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历史学科需要互动,依靠互动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学环境得以优化、教学凝聚力得以增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这种互动是一种“灵动”,是课堂的生命力。这种“灵动”,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重心下移,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实现。

比如讲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我设置问题讨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曾经有过怎样的发展?你能看出和邓小平理论的联系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所走的正确的道路吧!学生接到指令,开始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启发、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时,教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作鼓励性点评,让他们获得探讨的快乐。最后学生讨论的结果是:秋收起义时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后来,取得长征伟大胜利,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新中国,进行,完成三大改造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过的正确道路。我点拨:这就是思想!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容易知道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正确的路。师生间的这种平等互动使问题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解答了。

四、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积极推广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之一。但是,有不少教师在利用这一课程资源的问题上存在着误区,部分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大有代替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之势。我认为,现代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课程资源现代化了就是教学现代化了,也并不是有了新奇生动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提高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果从头到尾演绎网络资源的话,很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媒体利用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也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会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作出深入细致的思考,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这样一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实现了。

总之,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既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也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取决于教者是否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并学会参与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次尝试《历史教学》2005(12)

[2]施德明、刘燕华编著:激发潜能----中小学生学用心理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3

纵观目前的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有很多制约历史课发展的不理想现状,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教学观点上,偏重“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2.教学模式深受前苏联经验的影响,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缺乏跨学科相关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思维单一化、定向化,难以从事跨学科综合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职业适应性差。

3.教学方法呆板,“填鸭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教学手段陈旧,基本上还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的格局,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4.在考核方法上,侧重考查认知性、记忆性知识,忽视工具性知识(自我获取知识的知识)、创新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以概念性知识的多寡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因此倾向于死记硬背,而不是主动求知和创新。

5.在教学活动中片面追求形式,而不注意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摈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又没有很好把握的尴尬局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成了一种形式,简单地认为这种方式就是学生围坐在一起,“合作”就是小组讨论,至于学生是否运用这种方式解决了问题,学生合作的程度如何,是否每节课都需要这种形式,却关心得较少。

二、如何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教学

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高校历史教师应该针对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富有成效的措施,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教学。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高校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将着力点放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上。作为高校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弄清本课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内容需精讲,哪些可让学生自学,哪些可组织提问,哪些可组织课堂讨论等,在此基础上,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巧妙地安排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针对某个历史问题,让学生急骤联想,并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毫不迟疑地抛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不去考虑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结束后教师再进行评价。这种让学生自由联想和快速反应的训练,对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和培养思维的流畅性有很大作用;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从同一历史问题出发,让学生寻找多种手段和途径去解答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表现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上,而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教师可针对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引导学生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形成历史概念;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思维的规则和方法,逐渐形成集中思维能力。

2.改进教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和学生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导师”“服务者”的身份有效地组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并随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从根本上讲,教师不是“导演”,他不能完全按照设计好的一切进行程序化教学,而抹煞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也不是“演员”,而让学生成为被动的观众。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使学生具有求知的自信心和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并具有善于获取信息并加工创造的能力。作为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应积极与教师配合,多开动脑筋想问题,把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加强建设,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

首先,要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高校教师(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备课的内容增加了。除深入钻研历史教材外,还必须认真准备和熟悉有关各种电化教学软件的内容。二是教师的技能要求更多了。除能绘制各种历史图表外,还要学会制作历史幻灯软件、学会操作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另外,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结构、组织形式也要作相应的改变。为此,学校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加强对历史教师的技能培训。如怎样使用幻灯机,如何使用多功能教室和微格教室,如何将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学设备恰当地结合并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等。这些能力训练是历史教师熟练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先决条件。同时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虽然,许多教师都知道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可提高教学效率,但有的教师就不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去。为此,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他们乐于投身教学手段的改革。

其次,要加强硬件建设,更新教学设备(硬件),实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学校本身对现代教学设备的投入不够,也是制约高校历史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积极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除广泛添置一般性的电教设备,还应该建立高规格的电教室、语音室、实验室以及多功能教室、微格教室等,加速教学设备更新,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广大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现代教学手段真正走进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我们只有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高校历史课教学,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灵活的采取富有成效的的教法,才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高校历史课教学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富春.《谈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J].《历史教学》,1998,9.

[2]潘慧生.《关于高校历史教学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孙阳华.《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4

在讲授式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把更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极力压缩课堂互动时间以便于自己讲授。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众所周知,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讲授多少就能接受多少,相反是要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知识解构,然后再形成建构。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摒弃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通过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在创设问题情境中需要注意,问题是包含在情境中的,情境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要能让学生形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以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以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谈谈对的认识,然后用幻灯出示林则徐的照片,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由此而引入林则徐虎门销烟板块的学习。在这节课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向学生讲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历史,而是以林则徐这一人物为背景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阅读教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极大,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了向学生讲授知识,担心在课堂中让学生探究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其实,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摸索,才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这样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点,教师则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思路,以问题“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其次,在组织学生讨论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进行精讲。如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中对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的解析,要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它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应用丰富体验

历史课程和生活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多地向学生传授书面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也就很少将历史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的事情的,这就自然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而将历史和生活隔离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历史和生活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后应用历史去分析社会生活。以北伐战争为例,它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间的合作、生活中同伴之间的合作,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北伐意义出发来进行分析。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来分析历史。如在内战烽火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只有国家统一才是最大目标,也可由此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结语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5

1.讲解技能的含义

讲解是教师按着教材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历史情境,叙述历史过程、特征和线索,解释历史概念和阐明历史发展规律,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行为。从2500多年前孔子首创“私学”,到东汉贾逵为人讲经获取粟米为生,教书被称为“舌耕”,直至今天,讲解一直是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最广泛的方式。

从总体上讲,教师要以“讲”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讲,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知识结构必须“讲”清楚;谈古论今,熔知识、情感、哲理于一炉,必须“讲”透彻;释疑解难,点拨升华,必须“讲”到位;经过优化选择的各种教法的衔接组合必须以“讲”贯穿等等。总之,讲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没有一个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用讲解的方法。即使结合谈话、讨论、图示、直观演示等其他方法,但未改变讲解的基本形式,一般仍属于讲解型的教学方法。

2.讲解的优点与不足

讲解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即省时、省力。人人皆有口舌,使用方便,与实验、实物演示等教学方式相比,“省”是显而易见的。二是有效。由于教师充分准备、精心组织,信息传输的密度较大,就某些知识而言,可减少学生认识中的盲目性,因而有高速高效的效果。三是,激情。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能激发某种特定的情绪,收到德育渗透的功效。

当然讲解也有不足之处。其一是学生只顾听讲,独立思考不够。其二是仅凭听觉器官,信息保持率(记忆)不高。尤其是满堂灌式的讲解,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水平,加上信息本身的干扰,其信息保持率较低。据美国约瑟夫·特雷纳曼研究测试,讲解15分钟,学生会记住所讲内容的41%;讲30分钟,只会记住23%;而讲40分钟,学生则只记住20%。

其三,正如乔治·布朗所说:“好的教学和成功的教学不是同义语。”在历史教学中,以讲为主的教学,确能使学生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使教学获得成功。但经常单纯使用讲解法,学生会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难以及时交流和反馈,必然削弱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影响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从战略高度来看是不利于造就一代创造型人才的。

综上所述,讲解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它只能在其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必须要与其他方式合理搭配,才能取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解的功能

历史教学中讲解的目的是受到教学大纲的目的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的,三者理应保持一致。这就规定了讲解活动的方向。据此,讲解的功能具体有以下三项:

1.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历史过程,理解历史特征,掌握历史线索

(1)讲解历史过程。

①展现相对完整的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现行人教版教材,是用章节体例或课目体例编成的综合型通史。它表述了从远古到中共十五大的中国历史和《从金字塔的国度》到《世界格局新变化》的世界历史。可以说,教材向中学生展现了相对完整的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包括生产方式、社会形态、阶级关系、民族关系、政权交替、科技文化、意识形态、国际关系和人物活动等重大内容。在初、高中两个学段,历史教师将向学生讲解上述重大内容,从而向学生展示人类发展历史过程的全貌。

②展示特定历史阶段的演化过程。

人类社会当然离不开人,人的活动是做事,事又有演化过程。善于人事贯通去讲解历史阶段演化过程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以人带事或以事带人都可行,但运用教材时对人事结合的要求更突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法国拿破仑在政治军事舞台上活动了20多年,现根据初中教材示范如下(朱筱新主编,《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上图各框内的虚线上方为事,下方为人;人事一体,难以解分。纵向,依箭头所指顺序:其事,从土伦战役一步步演化为滑铁卢覆没;其人,从开始发迹一步步演变到流放孤岛,人事的对应结合,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历史过程。

③讲述某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例如,讲述中国古代史中的是淝水之战经过。教师首先讲了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大会群臣时,提出进攻东晋的想法,遭到他弟弟苻融的反对。苻融认为东晋虽然较弱,但还有一定的力量,不可轻图;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可是并不稳定,假若出兵远征,内部会发生叛乱。但苻坚却非常骄傲,他认为自己有精兵百万,资仗如山,定能胜晋,于是决定大举进攻东晋。进军途中,苻坚说:“我带领的军队这么多,只要把马鞭子投入长江,就可以截断江流。”前秦军队是一支多么狂妄的骄兵啊。

接着教师讲述东晋方面的情况。当前秦进攻的消息传到东晋时,朝廷上下十分恐慌,独有宰相谢安比较镇定。谢安派有勇有谋的谢石、谢玄和刘牢之率领8万军队迎敌。东晋军与前秦军夹淝水而阵。

当老师讲述淝水战争开始后的情形时,说:“谢玄要求前秦军队稍退,让晋军渡河决一死战。苻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可以乘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击,答应了谢玄的要求。不想,前秦军队一退,内部就大乱起来,再也不可收拾。晋军乘机渡河追击,秦军大败溃逃。秦军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军追来,昼夜狂奔,不敢停息。苻坚逃回北方,部下只剩下10多万人,东晋乘胜收复了黄河以南的许多地方。当胜利的捷报传来,谢安正在与人弈棋,为表示镇定,他仍然继续下棋,客人沉不住问他战报如何,他都轻描淡写地说‘小孩子们把敌人打败了。’可客人走后,谢安兴奋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入室时头碰在了门框上,鞋的木齿被门槛折断。”

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学生对淝水之战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了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形成历史表象。学生也比较容易记住这些史实。

又如,有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不是很重要,但学生理解有困难,也要依靠讲授。比如康熙帝派施琅打台湾,学生总和郑成功打台湾联系起来。郑成功打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是民族英雄。为什么康熙帝消灭郑氏政权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呢?学生不理解就可以补充些材料给以说明。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逝世,其子郑经治台。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台湾郑氏政权内部矛盾斗争激烈,已形成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台湾有被外国侵略势力重新占领的危险。康熙帝派施琅打台湾,并于占领后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和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务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讲述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从而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些历史知识。

(2)讲解历史特征。

所谓历史特征(特点、特色、特性),是指客观历史具体存在和变化的个性,经人们抽象概括而成,属于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例如,中国书法的特点、北京城的建筑特点、义和团运动的特点、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美国独立战争的特点、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等等。善于讲述历史特征,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

①展示历史人物的特点。

例如,袁世凯先后集“两面派”……“复辟狂”于一身,很有特点。通过讲解指明,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活动了近20年。在中,维新派要他保护光绪帝,他表面答应,暗中向荣禄告密,是个两面派;在义和团运动中,任山东巡抚,残暴镇压义和团运动,是个刽子手;辛亥革命中,他玩弄权术,窃取胜利果实,是个窃国大盗;辛亥革命后,他勾结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是个卖国贼和复辟狂;最后,在人民革命的风暴中绝望而死。

②发掘历史事件的特征。

历史是通过典型来表现的,历史教学更要注意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典型。例如,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历史瞬间之事,但却很典型,很有特征。一是它是一次成功的偷袭战、法西斯闪电战;二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点,美、日矛盾由来已久的结果;三是殖民主义者一系列争夺海洋霸权的典型事件之一;四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和美国参战的促进因素;五是偷袭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无论当前和今后都应记取。在典型中挖掘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

③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

历史过程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阶段特征是历史特征的突出表现。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阶段中,是有其特征的。讲解技能能够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

例如,学明清史后,教师这样提问:“如何从多方面来说明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引导学生用具体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进行思考,概括出下列特征:A.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大大加强,显示地主阶级统治的虚弱;B.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C.人身控制松弛了;D.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小说家,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抨击。经过这样从抽象到具体的论证,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突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④宏观概括时代特色。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其鲜明的特色就需要通过讲解提炼概括。并借助讲解引起学生的认同。示范如下:

主题——反帝反封,救国救民。

四性——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曲折性。

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斗争起决定作用。

规律——屈辱、探索、抗争、挫折,再探索、再抗争、直至最后胜利。

成果——缔造了人民的新中国。

启迪——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动力。

通过讲解,对跨度较大的阶段特征或突破章节界限的历史特征,从宏观上提炼概括,有利于帮助学生揭示历史变化的规律。

(3)讲解历史线索。

历史线索就是历史的联系。基本线索是历史过程的内在联系,也是人们理性认识历史和理性思维活动的一种结果。所以,会抓会用历史线索,尤其是基本线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技能。

①讲清国别范围的历史线索。

如讲述“希腊”一节,教材的线索是“奴隶制城市国家的出现、发展、繁荣和衰亡”。为了使学生认识和丰富“奴隶制国家”这一概念,必须紧扣这条主线提出问题:“梭伦改革对雅典奴隶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希波战争为希腊奴隶制经济发展带来了好处,为什么?”“希腊奴隶制城市国家是怎样衰落下去的?”教师抓住梭伦改革、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三个转折点提问讲解,既能给学生完整的历史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的主要线索。

②总结跨度较大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线索。

例如,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一节,跨时大约三年,涉及几大洲和作战双方的10多个主要国家、五个战场及多个重大战役,还有四次国际会议,10多位历史名人;大战是主要方式,关系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存亡盛衰,明确其基本线索就更显重要。那么什么是本节内容的基本线索,通过辨析,认为是“伟大胜利”。因为:

第—,“伟大胜利”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法西斯侵略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这一对主要矛盾的进一步展开和激化,反映出了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二战的演进和结局。

第二,本节内的时间、空间、事件、方式和人物,莫不依存于这条主线,并统率其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宏观上提挚了各个子目的主要内容。

第三,这条基本线索所贯通的历史过程和重点是:

A.战场上的形势:战略转折→根本转变(1943年)→决定性胜利→大战结束;

B.与战场形势相对应的是同盟国的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C.“战”与“会”共同作用于轴心国使之败灭的过程:意降、集团开始瓦解→德国溃灭→日本投降。

一条线索关联三个方面相统一的过程和重点,显示了基本线索对历史材料的整合作用。

第四,“伟大胜利”体现了本节在通章中总结性的地位,总结了整个二战史的趋势和归宿,揭示了历史曲折前进、正义战胜邪恶、人民主宰自己命运的真理。(杨子坤编著,特级教师点拨高考历史卷,学苑出版社,1998,p29。)

③展现特定时代的基本线索。

打开中国近代历史的画卷,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奋斗的曲折历程。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抗争史和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史,可配合如下图示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上)总体线索图示》

综上所述,历史过程是第一位的,线索寓于过程之中。过程、特征和线索,三者统一,相依相彰。讲述技能的第一个显著功能就是能很好地完成历史过程、特征和线索的讲解任务,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概貌。

2.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并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讲述,把典型的史实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有个深刻的印象,进而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揭示历史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及其联系,从而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获得规律性认识。

(1)讲解简单历史概念。这里指从史与论区别的角度,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中的前者。史实概念是对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依其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岳林,《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之我见》,历史教学研究通讯,1998年第四期。)

比如,初二义务教材讲义和团运动,提到“扶清灭洋”口号。就不能仅让学生懂得“扶清”就是扶助清朝,“灭洋”就是灭掉洋人。应引导学生得出以下认识:

①它是在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下降为从属地位情况下提出的,有强烈的时代性。

②“灭洋”是这个口号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扶清”是次要的。

③“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封建本质没有明确认识,没有看到“清”和“洋”的一致性。而其“灭洋”,又把帝国主义和“洋”混为一谈,是一种笼统的排外倾向,表现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④但这个口号总体讲是应该肯定的,适应了中华民族当时联合一切力量抗击外国侵略以挽救危亡的需要。

(2)讲解复杂历史概念,这里指理论概念,即对众多事件概念,主要是同类事件概念的共同特征做进一步理论概括。比较复杂的历史概念时常需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

比如,“国家”和“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概念。当第一次出现时,只能讲清其内涵,“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的机构”、“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封建制度的革命”,但对它的外延,则还不可能讲清楚,随着教学的进展和知识的积累,才能了解到有封建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等不同的国家形式。至于“资产阶级革命”则在不同国度不同时期有着许多不同的形式。经过多次反复、分析归纳,就会抽象概括出本质属性(内涵)和界限范围(外延)。

(3)讲解规律性结论。讲历史还要从历史现象中抓住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例如,陈胜起义为什么失败?陈胜称王后,一个过去与他一起做长工的人前来求见,几经周折,好不容易见到了。陈胜开始对他很优待,但这个人常常没有顾忌地直呼陈胜名字,还向人讲陈胜穷困时的事。陈胜很不高兴,认为损害了他的威望,竟把这个人杀了。从此老朋友们都躲得远远的,没有人敢再来亲近他。陈胜还任用朱房掌握人事,胡武纠察过失。这两个人作威作福,动不动就治将领的罪,使很多将领蒙受冤屈。由于陈胜信任这两个人,众将领都不愿再追随他,为他效力。陈胜起义失败原因,一是功成忘本,脱离了本阶级的群众;二是任用坏人,偏听偏信,脱离了共过患难的干部。这两条教训很深刻。今天我们也不能忘本不能脱离群众,这是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

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学生从感知历史现象发展到理解历史本质的认识过程,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生动的、富于情感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例如,讲到孔子,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理解孔子。可以孔子的身世为线索,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起,到“三十而立”私人讲学、51岁起从政、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68岁返鲁从教和整理文献,到最后的讲述“孔子73岁那年的一天清早,他给弟子们唱了一支歌:泰山要崩颓了,梁柱要折断了,哲人要象草木那样枯萎了。他一边唱一边流着泪,这是他最后的歌。7天以后,孔子离开了人世。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他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他的才学、道德和精神,赢得弟子对他深情的爱戴。不管孔子生前有多少不足之处,不管孔子身后有多少是是非非,他是我们的一位值得骄傲的先哲,是悠远而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道德的象征,因而他还受到朝鲜、日本、新加坡等东方各国人民的推崇,所以说,孔子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又如,讲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人民解放战争是正义之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一场人民战争。可将书上叙述“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巨大支援”的数据排列起来,并加以分析:

出动担架:十一万副;出动大、小车:八十二万辆;派出民工:五百三十九万多;支援粮食:九亿五千万斤;支援牲畜:一百零四万头。

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力量啊!单是车辆排列为四路纵队,就可以一辆接一辆从南京一直排到北京;单是粮食一项,用60吨的车皮,每列列车挂十个车皮,要用一千五百八十三趟列车来装。可见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援,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6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现象:

一、预备铃响了,按时进教室的学生为数不多,即使大部分学生进了教室,整个教室仍是乱哄哄地吵闹,没有在预备铃至上课铃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作好上历史课的有关准备,如准备好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具,静心等待上课。

二、上课铃响了,许多学生仍没作好上课的有关准备,有的学生甚至还在教室外面玩或者刚走进教室,教师却匆忙地宣布上课;上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极不严谨,如起立时,学生先后不一,弯腰驼背,有的甚至干脆不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时,学生声音不整齐、不洪亮,有的还怪声怪调;坐下时先后不一,桌凳弄得哗哗响。

三、授课中,学生或看窗外,或看其它的书籍,或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或打瞌睡,整个课堂象个茶馆或小圩镇。有时,学生的吵闹声甚至盖过教师的讲课声。

四、授课中,教师面对学生时,课堂还安静,教师一回头去板书,学生便趁机打闹。有的学生甚至坐到别人的位置上去,或者偷偷地溜进溜出。

五、授课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或不站起来回答,或站起来后却胡乱回答,随即自行坐下,而其它的学生或各玩各的,或起哄乱叫。

六、授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回答,不要求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叫喳喳。

七、授课中,表面上大家都在安静地听讲,实际上有些学生心在不焉,思想开了小差。

八、授课中,虽然大家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思维并不活跃,课堂提问一问三不知,课后自己提不出问题,课后作业一塌糊涂。

九、下课时间不到,不少学生却急于下课,人在心不在。说闲话者有之,早早地收起课本和学习用具者有之,敲桌凳者有之。

十、下课铃一响,整个教室立即沸腾起来,各种怪现象同时出现,下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道别)无法进行。

在中学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如此众多的散乱现象,随其自然存在和发展是不行的,强行压制,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也是不可取的,唯一的办法在于找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中学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散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谈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从学生方面来讲,课堂上之所以如此散乱,这显然与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组织纪律性不强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有这种情况: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年级里,同样一位历史教师上课,在班风好、学风浓、纪律性强的班级,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都较顺手,而在别的班级,由于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纪律性不强,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工作则十分吃力。

学生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散乱,这与他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明确,存在着重理轻文和偏科思想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有些班级里,数理化,乃至语文、英语等科的任课教师去上课,课堂上并无明显的散乱现象,而史地教师去上课,课堂上的散乱现象则非常明显,无疑,这与学生的偏科现象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初中升高中不考历史,高中升大学理工科也不考历史,虽然在初中有县级、乃至地区性的历史统考,高中有省级的历史汇考,但大都较简单,压力不大,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客体,又是获取知识的主体,他们的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纪律性差、偏科现象的存在、历史考试的压力不大,这些因素无疑会给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带来极不利的影响,这是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散乱的客观原因。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课堂管理工作的组织者,课堂管理工作散乱,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末,历史教师自身的哪些因素与历史课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有关呢?

第一,教师本身事业心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是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因种种原因“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安心教育工作,缺乏献身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态度不端正,工作责任感不强。许多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很不认真,从教几年,却拿不出一个象样的教案。有些教师则根本不备课,也没有教案。这样怎么能把历史课讲好呢?课讲得不好,又怎么来要求学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呢?

第二,教师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不扎实,业务能力差,这也是个重要原因。有的历史教师虽然是从大专院校历史系科毕业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历史专业理论和知识学得并不扎实,加上参加工作又不愿意花力气去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因此,在对教材的理解、组织和处理上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新教材,在许多问题上都是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在中学历史学科任教的,还有一大批非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他们中有勤奋自学、刻苦努力的,因而能胜任历史教学工作,但为数极少,多数是顶个编、凑个数。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张冠李戴,漏洞百出,学生在课堂上不乱才怪!

第三,教师缺乏课堂管理工作的必要知识,不讲究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这是导致历史课课堂管理工作散乱的直接原因。不少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散乱现象,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乱你的,我讲我的;或是哭鼻子、掉眼泪,向学生苦苦哀求;或是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或是瞪眼珠、拍桌子,继而中途一走了之。结果是课堂秩序一塌糊涂。师生关系极度紧张。

第四,教师不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因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或是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或是胡编乱造、信口开河;或是和尚念经,催人欲睡;或是夸夸奇谈、漫无边际;或是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或是埋头板书、不讲不练。教师在课堂上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当然就索然无味,乃至产生逆反心理了。

第五,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太封闭,这也是造成教师的课堂管理力不从心的因素之一。不少历史教师的教学态度是端正的,课堂管理工作也是很积极的,但由于他们只是自行其事,课堂管理中出现的许多事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若干现象,从不与其它人透露一丝半点,因而,也得不到别人的指点和帮助,孤军奋战,往往是事倍功半。

第六,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师不为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课堂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有些历史教师或是无端地训斥学生,或是与学生开一些毫无意义的玩笑,或是公开地着装怪异,或是背地里大发牢骚,这些行为举止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眼里降低了教师的形象,因而,历史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也没有威信。

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散乱,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开展,作为历史教师来讲,这是件痛心的事。然而,光痛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面对实际,积极奋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自己的课堂管理工作走出误区。那末,怎样做,才能使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走出误区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理解到:教育工作是培养一代新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工作。此外,还要看到: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既辛苦又清贫,但随着《教师法》的颁布和实施,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种条件和待遇会逐渐好起来的,其它行业其实也各有各的苦衷。只有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历史教师,才可能在怎样搞好课堂管理工作上下功夫。如果总是一心两用,这必将既误事又误人,扪心自问,于心何忍!

第二,要谨虚,勤奋,刻苦学习,不断加强和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加上现在的学生见识广、知识比较丰富,求知欲也较强,因而,历史教师光靠原有的知识去从事教学工作,就难以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途径加强和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很有必要。所谓“学高为师”,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拥有高深的学识。如果历史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讲课时错误、漏洞百出,怎么能赢得学生的敬仰?在课堂管理中怎么叫学生信服呢?

第三,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管理知识,力求课堂管理工作科学化。在班级授课时,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位具有不同性格。不同爱好和不同情趣的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管理,从而在需要的多样性中求得平衡,这是一门学问。要搞好历史课堂管理工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比如:上课开始,教师要扫视一下全班同学,看看学生到齐了没有,检查学生的历史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具准备了没有,学生安静了没有。如果个别学生还没准备好,要稍等一下,等他准备好以后,教师再讲课;授课中,个别学生在做小动作,教师可以走到他的面前,用手势或眼睛暗示一下,请他安静下来;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立即改变讲授方式,甚至恰当地插入一个有趣的情节或历史故事,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听课中来;指名发言时,不要总是点几名成绩好的学生。也要给中等生和差生以发言的机会,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让学生讨论问题时,要使他们精神放松,敢于发言,并让他们互相商讨;请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肯定成绩,多做表扬,即使回答不完整,或者是回答错了,教师也应补充或鞭策他进步;学生伏在桌子上听课,教师要走过去问清楚原因,如果是有病,可派其他学生陪他到校医务室去看病。如此方法,举不胜举。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它要求科学,也要求耐心细致,历史教师要想运用自如,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历史教师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则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或后患无穷。

第四,要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调整好教学方法。中学历史课堂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也不是单纯的组织纪律管理,它伴随着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而产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被课堂教学活动的成败所制约。历史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是否生动灵活,是否能吸引学生,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否安心,情绪是否稳定。因此,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教师讲课是要以课本为依据的,但以课本为依据并不等于照本宣科,教师还要对课本进行加工剪裁、组织处理,该描绘的要描绘,该引伸的要引伸,该启发的要启发,该概括的要概括,要做到主次轻重各如其份,前后左右各得其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课本上的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生动活泼,发人潜智,学生自然听得兴趣盎然,越学越爱学。相反,生动有越的历史课就会变成令学生头痛的“累死课”。比如,板书之重要,尽人皆知。板书设计必须讲究科学性,即正确、具体;必须具有实用性,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实际的需要,力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教材、整理教材、记忆教材;必须讲究艺术性,即注重板书的条理美、结构美、图形美、文字美、色彩美。只有这种板书,才能真正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相反,那种信手涂鸦、缺乏规范的板书,那种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板书,那种随写随擦、不留痕迹的板书,那种千篇一律、缺少变化的板书,只会给学生留下空洞、乏味、混乱的印象。板书如此之差,学生在课堂上怎么能坐得住呢?再谈谈语言问题,语言表达对一堂课的成败有极大的关系。语言表达以准确、干净、洗练、肯定、词汇丰富以及感情真挚为佳。交待历史概念,要清楚确切,歌颂英雄人物,要铿锵有声;描绘战斗场面,要激昂慷慨;倾诉失败受辱,要如泣如诉;叙述历史过程,要抑扬顿挫。如果几十分钟的课堂语言都是一样的语调、一样的音速、一样的无动于衷,恰似和尚念经,学生怎么不厌烦呢?

教学方法的调整,指的是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授课,或者是在某个班级授课,但中途出现了特殊情况而言。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里,他们在若干方面是存在着差别的,因此,历史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教学,要视各班的具体情况而定,应有所区别。至于说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授课,教学方法更不能雷同,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等特点,变换教学方法。有时,在某个班级里授课,突然发现准备讲的东西学生早就熟悉了,某个问题本来想略讲,但学生又想多了解一些,遇到类似的情况,教师有必要调整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忽视了这些问题,势必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第五,充分利用导言课和其它恰当的机会,在学生中进行历史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导言课又叫绪论课,一般在新学期第一节课或单元教材讲授之前进行。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导言课对学生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教师这样做了,但因为准备不充分,方法不恰当,因而效果不佳。要讲好导言课,除了备课要认真外,方法也应灵活。教师如果能用真挚的感情、浅显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讲述为何要学习历史、学历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学习历史与各科学习的关系、学习历史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关系等问题,效果要好得多。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相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寓学习历史的目的教育于三项任务的落实之中,努力使学生对历史学科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有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就不会阻力重重。

第六,教师在课堂管理的同时,加强与班主任、年级组长、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等人的联系,加强课堂教学,课堂管理信息的交流,力求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学校管理和社会管理挂钩。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历史教师的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单靠个人的努力往往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的,尤其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要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时甚至需要社会的智慧与力量相配合才能解决。因此,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课堂管理中的一些情况,包括好的和差的、积极的和消极的、长期的和暂时的、显露的和潜在的,都应利用恰当的机会向有关方面的同事、领导和学生家长反映。人是在集体和社会中生活的,中学生也不例外,集体的规章制度、社会的舆论和道德规范对中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教师要搞好课堂管理,应当让集体和社会的力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7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对教学起着指导性作用。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优化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1)全面性。历史是一门科学性、思想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历史教学目标必须由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目标三项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就是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培养学生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客观性。教学目标的客观性指的是目标的设计必须遵循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由理解到应用的认知规律。

我们设计历史教学目标,必须做到新旧知识联系,衔接有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帮助学生由掌握史实入手,逐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基础的“表征学习”上升到“发现学习”。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教师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根据上面两条基本要求,我把《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与争夺》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基础知识目标: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根本原因和条件,俄、英侵略扩张的地区和特点,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对世界侵略、奴役、掠夺的史实,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能力目标:

A组:1.通过对教材引用的几则材料的再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驾驭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B组:1、2同A组

3、通过对比英、俄对外扩张的目的和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能力。

4、通过概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样的设计,将知识、思想、能力的要求有机结合,而在能力目标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A、B两组,其中四项能力要求在难度上由低到高,学生根据各自的认识水平,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面向全体,分层施教,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主体性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符合学科的特点。教法的选择应考虑内容、学生知识水平、课时、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因素,不能生搬硬套,有时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为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多用启发式教学,如自学—讨论—辅导法。它的结构程序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通读教材,了解梗概,然后邻桌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疑难问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最后教师精讲,阐释学生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框架结构都有清晰的了解。它以启发学生自学为主,效果较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拥有较多的时间,有了更多的思考、讨论问题的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向交流,形成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全员参与的教学结构,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程序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教学程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规划,课前必须潜心做好准备,完善各个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体现完整性,从导入新课到总结反馈,各个教学环节前后联贯,环环相扣。我设计《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一课以讲述法、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讨论、投影演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设计教学程序时,主要分三步:(1)激趣引入。投影显示“同志头像”及“同志赴重庆谈判”照片,自然导入新课。(2)新课传授。这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在讲述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时,用投影显示材料二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再认得出蒋“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提高学生透过现象,认清本质的能力。在讲到中共面对蒋的两手策略是否赴重庆谈判的问题时,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最后由代表“去”与“不去”两种观点的代表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讲到中共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时,补充一首此役胜利后同志所作的诗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烘托气氛,突出主题。此外,还精心设计好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安排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3)总结反馈。通过课堂提问等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节。如传授《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课时,我在一个教学班采用这样的教学程序:从解释“相对稳定时期”导入新课;按顺序介绍英法意美日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特点;投影显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览表》,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总结新课。这种方法讲授新课过于平淡,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于是我在另一个教学班设计了新的教学程序。课前我就五个国家设计了五组思考题,导入新课后,让每一个小组重点准备一组思考题,然后由每组回答,若本组同学无法完成,由别组同学帮助回答,如战后英国,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人说一战后的英国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优势,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教材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这样的教学程序扩大了学生的活动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四、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与多样性

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既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整的教学程序,还包括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获取准确的反馈。教学反馈重在及时性。心理学家实验表明,及时反馈及勤于反馈与教学效果极为相关,反馈间隔越短,反馈次数越多,学生的成绩提高越快。从反馈的途径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如提问、观察课堂反应、当堂测试等等。为了加强反馈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教师既要着眼于“评教”,又要着眼于“评学”,即对教学双方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信息反馈,其内容可用下表简要表示:

评教评学评价项目评价等级评价项目评价等级

ABCDABCD教学目标听课表现教学方法课堂反应教学容量发言情况教学程序笔记情况教学效果测试结果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8

一、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对教学起着指导性作用。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优化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1)全面性。历史是一门科学性、思想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历史教学目标必须由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目标三项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就是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培养学生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客观性。教学目标的客观性指的是目标的设计必须遵循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由理解到应用的认知规律。

我们设计历史教学目标,必须做到新旧知识联系,衔接有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帮助学生由掌握史实入手,逐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基础的“表征学习”上升到“发现学习”。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教师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根据上面两条基本要求,我把《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与争夺》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基础知识目标: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根本原因和条件,俄、英侵略扩张的地区和特点,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对世界侵略、奴役、掠夺的史实,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能力目标:

A组:1.通过对教材引用的几则材料的再认识和分析,提高学生驾驭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B组:1、2同A组

3、通过对比英、俄对外扩张的目的和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能力。

4、通过概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样的设计,将知识、思想、能力的要求有机结合,而在能力目标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A、B两组,其中四项能力要求在难度上由低到高,学生根据各自的认识水平,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面向全体,分层施教,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主体性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符合学科的特点。教法的选择应考虑内容、学生知识水平、课时、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等因素,不能生搬硬套,有时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为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多用启发式教学,如自学—讨论—辅导法。它的结构程序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通读教材,了解梗概,然后邻桌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疑难问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最后教师精讲,阐释学生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框架结构都有清晰的了解。它以启发学生自学为主,效果较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拥有较多的时间,有了更多的思考、讨论问题的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向交流,形成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全员参与的教学结构,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程序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教学程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规划,课前必须潜心做好准备,完善各个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体现完整性,从导入新课到总结反馈,各个教学环节前后联贯,环环相扣。我设计《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一课以讲述法、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讨论、投影演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设计教学程序时,主要分三步:(1)激趣引入。投影显示“同志头像”及“同志赴重庆谈判”照片,自然导入新课。(2)新课传授。这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在讲述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时,用投影显示材料二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再认得出蒋“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提高学生透过现象,认清本质的能力。在讲到中共面对蒋的两手策略是否赴重庆谈判的问题时,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最后由代表“去”与“不去”两种观点的代表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讲到中共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时,补充一首此役胜利后同志所作的诗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烘托气氛,突出主题。此外,还精心设计好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安排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3)总结反馈。通过课堂提问等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节。如传授《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课时,我在一个教学班采用这样的教学程序:从解释“相对稳定时期”导入新课;按顺序介绍英法意美日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特点;投影显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览表》,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总结新课。这种方法讲授新课过于平淡,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于是我在另一个教学班设计了新的教学程序。课前我就五个国家设计了五组思考题,导入新课后,让每一个小组重点准备一组思考题,然后由每组回答,若本组同学无法完成,由别组同学帮助回答,如战后英国,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人说一战后的英国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优势,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教材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这样的教学程序扩大了学生的活动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四、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与多样性

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既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整的教学程序,还包括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获取准确的反馈。教学反馈重在及时性。心理学家实验表明,及时反馈及勤于反馈与教学效果极为相关,反馈间隔越短,反馈次数越多,学生的成绩提高越快。从反馈的途径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如提问、观察课堂反应、当堂测试等等。为了加强反馈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教师既要着眼于“评教”,又要着眼于“评学”,即对教学双方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信息反馈,其内容可用下表简要表示:

评教评学评价项目评价等级评价项目评价等级

ABCDABCD教学目标听课表现教学方法课堂反应教学容量发言情况教学程序笔记情况教学效果测试结果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9

1.“问题”的含义

什么是“问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那么,“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是否就构成了“问题”?请看下面一个事例:

某教师在讲完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后问: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清楚不清楚?答:清楚。问:好,辛亥革命为什么能赶走皇帝?答:(一时语塞)

这个事例中,教师提问了两次,第一次只是一般性的询问,第二次才提出了“问题”。显然,“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并非都是“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问题”?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作了这样的解释:“每当你碰到不进一步作心理上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当你需要组织新的信息,或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的信息项目以解决问题时,你就碰到了问题。”自然,吉尔福特的解释并非“问题”的至论,但“不进一步作心理努力”就能解决的决非“问题”,或者说,不具有思维性的提问不能称之为“问题”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据此,有的老师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提出具有思维性的“重要的提问”,而那些不具有思维性的提问则是“无效的提问”。

(J·P·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

2.提问技能的含义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作出反应的能力技巧和艺术。它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提问技能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提问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

据一些学者对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证明,提问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仅次于讲述法,居第二位。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提问技能的功能

提问是贯穿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教学环节不同,提问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如导入提问,目的是巩固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及集中学生注意力使教和学保持一致和同步;在变换讲授主题时的过渡提问,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在放映音像时提问,意图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讲授知识过程中的提问,是要使学生从局部认识发展为系统完整的规律性的认识;在课堂讨论过程中的提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结束时的总结提问,为巩固、升华新知识,或为下节课设下伏笔,或为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以便正确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等。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提问,其共同的功能是:

1.集中定向

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某一个问题(或课题,或专题,或概念)上,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反馈检查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认识水平,诊断阻碍学生思考的困难所在,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疑点,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把握住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3.交流沟通

师生的问答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它沟通了感情,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形成民主合作的教学风气。还可促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树立“能问倒老师是自己的进步”、“能难倒老师的学生是好学生”的教学观念。只有确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才会敢于、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4.发展思维

古人说:“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道之理,皆可谓之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就要通过提问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有疑”到“无疑”以求得学业上的不断进步。

组织学生参与学习,主要是指思维的参与,设计好课堂提问,是促进形式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如何设计好课堂提问,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所提问题要与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和事实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能被学生所“感觉到”。二是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经过一番苦心思索,才能在对它们联系的分析之中探索到答案,每当提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情绪就明显活跃起来,思考的积极性很高,也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

5.探究规律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历史教师要围绕重点提出环环紧扣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维路线激疑、释疑,探究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1.按认知水平的分类

按照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布鲁姆·特内的提问设计模式,教学提问被分成由低到高的六个不同水平。每个水平的提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相联系着。

(1)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知识水平的提问是最低层次的提问。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以达到巩固或检查的目的。

①最简单的回忆提问,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属于两者择一的问题。

如:三保太监郑和是回族人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吗?这类问题有50%的猜测的机遇,所以不宜多用。

②另一类知识回忆性问题,是直截了当地发问。如:“《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等等。这种提问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适用于低年级教学。

③比较复杂的知识性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较多史实的基础上来回答,并能进行思考得出新的结论。

例如,教师在讲完“明初经济恢复和发展”后可向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第一,明初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答:休养生息政策。一是社会不稳定,百姓还很贫穷;二是朱元璋要巩固统治,增加收入,农民必须有时间,有土地。

第二,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答: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行植棉,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新课,让学生回忆当堂学过的知识,同时通过史实加深对明初休养生息政策对经济恢复发展的作用的认识。

(2)理解水平的提问。

如果说,知识性提问是问学生这件事“是什么”,那么理解性提问则是问学生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的”。前者是检查学生的记忆力,要教会学生知其然,后者是检查学生的判断力,要教会学生知其所以然。

①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使学生理解战争的性质这个重要的问题,就必须提问学生:“德、英、法、俄等国,为什么要参战?”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教师可启发学生回忆大战前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略作点拨,如俄国参战主要是因为它对巴尔干一向怀有扩张野心,不能容忍奥国征服塞尔维亚而使自己的地位削弱。接着,应进一步提问:“意大利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为什么却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是否为了维护塞尔维亚的主权和独立呢?”学生回答:“不是,意大利是因为考虑到利害关系。”教师追问:“什么利害关系呢?”因课本上未写,学生难以弄清具体情况,教师就应补充一句,这个“利害关系”指的是1915年4月,英、法、俄在伦敦同意大利签订了秘密条约,保证战后在分割奥匈和土耳其的领地时,满足意大利的领土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史实以后,就可能作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这个结论了。

②再如,在学习汉武帝大一统时,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而对盐铁官营体会不深。教师就从盐、铁在古代的重要性说起,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政府要把这二项权力收归中央?”

生:汉代生产越来越多采用铁制工具,而且人不吃盐不行,盐铁都是生活生产必需品,需要量很大,经营盐铁获利多。

生:商人掌握很多盐铁却不卖,导致价高,使得国家收入少。

生:专门经营盐、铁的商人经济力量雄厚,可以买土地田宅,组织军队,像一个小诸侯国,长久下去,会威胁国家。

生:价钱太贵,老百姓吃不起盐,买不起铁制工具,不满情绪增长,引起造反暴动,影响政府统治。

生:实行盐垄断,对军队的士兵影响最大,吃不到盐,没有力气,身体素质差,战斗力下降。

生:冶铁集中到商人手中,兵器和生产工具都少,对作战和农业生产不利。

生:经营盐铁需要很多人,聚集在一处,又拥有经济、军事实力,有可能发展为豪强势力,与中央政府对峙。

师:大家说得很好。盐铁私营对政府有这么多不利影响,所以要收归中央。那么盐铁官营有什么作用呢?

生:不仅经济上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抑制商人势力,削弱豪强力量,稳定汉朝的统治。

(3)应用水平的提问。

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历史情境,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①教师特意设置某一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判断,指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例如,在哥伦布出世以前,法国巴黎的一家饭馆里,厨师开了如下一张菜单,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请说明理由。菜单是:

蕃茄汤炸牛仔带煎泽芋(泽芋指土豆)四季豆子什

锦面包(小麦、玉米、裸麦)凉拌菠罗蜜可可、牛奶加糖。

答:假的。蕃茄、四季豆、泽芋、玉米、菠罗蜜、可可全是后来从“新大陆”传来的,哥伦布出世以前,欧洲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糖在当时欧洲也没有,甜食用的是蜂蜜。

②教师对所需解答的问题采取变换情景或角度的方法进行提问。例如,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后,有位教师设计提问时,列出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某地方官下令,今后每户都必须按土地多少缴税,任何人不得例外,不得隐瞒土地;

二是为了减轻政府负担,有人提出,今后农民在青黄不接时,一切借贷均由民间自行解决;三是大地主王力想逃避服役,又不愿缴免役钱,就叫佃户赵正去顶替;

四是有一保长抽出500名青壮年,作为专职武装队伍,不论农闲农忙,都进行训练,军费开支向国家申请。

然后要学生判断王安石对上述四种情况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讲清王安石的态度是根据哪一条变法内容?变换情景的提问设计,能推动学生思维的波澜,加深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理解。

③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升华历史认识。

一是例如,讲完明长城以后,有位教师设计这样问题:

师问:今天当你参观了座落在北京八达岭的古长城之后,有什么感想?

生1答:建筑雄伟、坚固,历史古老、深沉,它像一条飞动的巨龙婉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中华民族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生2答:长城能防护骑兵的突袭,但不能泯灭贪婪者的私欲。只有用民族大团结凝聚起来的“心的长城”,才能捍卫祖国的独立。今天,长城内外的中国人民已在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中觉醒过来了。

生3答:元帅曾赋诗:“八达岭上望天缈,长城逶迤万峰小,如此江山真美好。”长城崭新的风貌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景点,成为中国人民和外国朋友友好交往的纽带。

生4答:长城上吹来的风,夹带着无数孟姜女的哭声;长城边上裸露的石头莫不是筑城者留下的白骨;满山遍野的花朵莫不是筑城者点点的血滴。长城是中国古代无数劳动人民血和泪的结晶。

教师小结:历史由后人评说。同学们对长城的看法直抒己见,又各有高见。只要说得在理,各种见解都可并存。

二是又如,讲天宝危机时,教师问学生:“你们读过《长恨歌》没有?谁写的?”

学生回答:“读过。是白居易写的。”

师:回答正确。谁能背诵其中的一两句,说明玄宗庞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呢?

生:“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师:答得很好,宠爱杨贵妃及不理朝政的两个方面都回答出来了。听说过“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吗?

生:人们说李林甫是“口蜜腹剑”。

师:回答正确。李林甫为相时,对朝政的影响如何?

生:以李林甫为代表的一群小人堵塞言路,把持朝政。

师:回答正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时的唐玄宗,重用一批小人,天宝危机,势在必然。这是应用学生储存的相关文学信息巧妙设问的例证。

(4)分析水平的提问。

分析式提问旨在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以便得到新观点、新认识。

①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就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提出一连串问题:一是“表现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高潮是什么?”二是“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是“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四是“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结论,因而这一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清问题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本质。

例如,“鸦片战争”一节,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学生会有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经过短暂讨论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阅读“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使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这时,教师应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逐渐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明确点明的“新”结论,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这时教师应提出第四个问题:“落后是不是一定要挨打?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证明你的观点。”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析,重组已知的知识,得出新结论。可能出现不同观点:A.落后必挨打,证明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落后不一定挨打,证明是当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挨打;C.落后也能打先进,证明是辽、夏、金之打北宋,金、元之打南宋;D.落后抗击先进,最终打败先进,证明是中国的抗日战争;E.落后与先进和平共处,平等往来,证明是唐朝同吐蕃、南昭、回纥、渤海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等等。在提问总结时,教师不必要作评判式结论,但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肯定其提出新观点是可贵的,还要指出各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5)综合水平的提问。

综合水平的提问常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回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

①综合水平的提问主要是培养聚合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如“概括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这一提问在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全面内战爆发到三大战役胜利的史实中,分析、归纳和概括,聚合出答案要点: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战略思想;党中央制定了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的作战方针;国统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战线的形成;派同集团决裂,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解放区的运动;党中央抓住有利战机及时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等等。

另如: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将它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为剖析该内容,有的教师精心设计以下四个提问:

一是孙中山为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答:孙中山总结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之后,他认识到军阀打军阀是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所以他顺应了革命发展的潮流,不断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理论。共产党直接参与制定纲领,孙中山接受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二是“新三民主义”“新”在哪些方面?教师启发说:第一背景新: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孙中山得到了中共和苏联的帮助。第二内容新: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使三民主义有了崭新的内容。第三性质新:新三民主义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体系,但它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体系。第四作用新: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是新旧三民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答题的思路将问题“二”与旧三民主义进行比较)四是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综合上面三个问题,学生便知道这是因为:第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二它同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探究,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以上实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开拓出新结论,难能可贵。

②教师还可以围绕同一性质或类别标准提问。让学生将相关、相似概念清理罗列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如何发展变化?”“亚洲觉醒时有哪些重大的民族独立运动事件?”“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其纵横交叉,线网成形,是建立知识框架的基础。

(6)评价水平的提问。

评价水平的提问主要用在对历史人物和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评价和评论上,这种提问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①评价历史人物的提问,可以选择功过兼具的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唐玄宗、康有为、俾斯麦、拿破仑等等。

如讲“法兰西第一帝国”,有位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后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语言都离开了英雄的界限,要归入疯子一类。”请结合拿破仑的事迹,评述鲁迅的史学观。此题中,拿破仑事迹是知识性内容,结合问题分析帝国对外战争影响具有启发性,得出的结论又具有思想教育性。

②评价历史人物的提问,应选择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一类是课本上虽未作明确评价,但历来就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如武则天、曾国藩、左宗棠等;另一类是岳飞、文天祥这些家喻户晓的英雄。

例如,讲《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一课,评价岳飞时,教师提问:有人说岳飞是抗金将领,有人说岳飞是民族英雄,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接着指导学生进行评价:A.阶级的观点。岳飞属于统治阶级的成员,维护的是南宋的封建统治,镇压农民起义是必然的。B.全面的观点。岳飞一生中的主要事业是进行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受到人民的尊敬。C.中华民族与国外民族和国内民族间关系相互区别的观点。由此,岳飞是抗金名将,而不是民族英雄。这样,就将学生从一般的社会认识统一到教材的科学结论上来了。

又如讲《中国边疆的新危机》时,组织学生评价左宗棠。有的学生说他是刽子手,也有的说他是爱国主义者,也有的说他是洋务派的代表。教师不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作全面的分析: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左宗棠残酷地镇压了浙江的太平天国运动;他又是洋务派的代表,兴办过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起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作用;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他粉碎了俄英帝国主义利用阿古柏伪政权来分裂我国新疆的阴谋,所以应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左宗棠。学生们还发现:从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来分析,左宗棠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抗击俄英侵略,收复新疆之举,难能可贵,是民族英雄。

③评价重要历史事件的提问,最好选择有争议的历史事件,“焚书坑儒、”“总理衙门的设立”、“洋务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苏联建‘东方战线’”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有利于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例如,讲焚书坑儒,师生展开了如下的评价:

师:焚书坑儒可以做出多种评价,请你们想一想,到底可以做出哪些评论?

生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封制,应该禁止儒生引用《诗》、《书》来借古讽今,扰乱人心。焚书坑儒是用严厉的办法镇压反对派,在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上,它的出现有历史的必然性。

生2:杀人、烧书的办法只能得逞于一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儒生暂时不敢议政了,但对政府也更加离心离德了,结果短期内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焚书坑儒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生3:书是文化,儒是掌握文化的人,一个烧了,一个活埋了,只能摧残文化,摧残人才,是一场全国性的灾难,充分暴露了专制主义统治的残暴。

生4:可否有一种折中的说法呢?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说,主观动机是对的,值得肯定;从发展文化的角度说,客观效果不好,应该否定。

师:同学们说的几种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到底哪一种评价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呢?

生5: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繁荣了文化和学术,我们是肯定的。秦始皇严禁私学,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进而把书烧了,连学习文化的工具也没有了。把人活埋了,连生存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书毁人亡的办法不管什么人来做,都应该全面否定,不能有一点肯定。

师:焚书是摧残文化,坑儒是草菅人命,结果是削弱和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焚书坑儒的客观效果,造成了秦王朝“帝业虚”,在“山东乱”中被“不读书”的刘邦项羽灭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焚书坑儒的实践效果很坏,所以对它要全面否定。

历史课堂论文范文篇10

“三环十步一反馈”目标模式的基本程序如图所示:

附图{图}

以新授课为例,提出这一模式的操作要求:

(一)制定教学目标

课前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分三步操作,其要求是:

第一步,确定知识目标。教师统揽教材,学纲,弄清所授课(含章、节,下同)的知识点及其在学段

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及所授知识的目标独立性,按课后习题要求,确定若干知识点,作为所授课的知识教学目标。

第二步,确定能力目标。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所授课在认知领域的目标,细分为不同层次(即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再依据这个划分标准,确定学生知识学习的能力层次,对每一学习

能力层次的活动形式,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用可以观测的外显行为方式描述出来。

第三步,确定思想目标。挖掘所授课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找出思想教育点,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

论中的情感领域目标,细分为“接受”、“确信”、“性格化”三个水平层次,定出具体的思想教育目标。

(二)实施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目标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分四步操作,其要求是:

第一步,前提诊断测评。在学习历史新课前,对学生应具备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性进行诊断测评,

看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历史新知识的技能基础和思想情感基础。前提诊断主要是通过测试、问卷、谈话、提问等

形式对学生进行诊断摸底。诊断的内容要紧紧围绕那些与新授教学目标有关的旧知识。测试后,教师要迅速作

出订正、指导和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然后转入新课。

前提诊断测评,不是每一节课前都要作这一步工作,仅是新授课开始时,或遇到重点教学目标内容与有关

学科的知识存在密切联系时,或与重点教学目标有关的旧知识已学过较长时间时实施。这一步所用时间一般在3—5分钟。

第二步,教学目标认定。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教学目标,采取适当方式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使学生带

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学习,教学目标认定方式要灵活多样。就认定的时间和层次而言,有课前认定

、课中(终)认定,有一次性整体认定,有教学过程中分层次逐步认定。教学目标的认定不仅应让学生知道学

什么(知识点),而且应先告诉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认知水平),还应让学生知道怎么学(达标方式)和最后

要达到的学习结果(预期达成度)。教学目标认定的时间一般在1—2分钟。

第三步,指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根据教学

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使用教学媒体,组织教学活动。这一步的实施主要策略有三:

其一,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活动情景和问题情景。转化为活动情景,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

学生口、脑、手并用的智能活动。例如《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使学生接受德国赔款问题既是战胜的协约

国对德国人民的肆意掠夺,也反映出和平时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对欧洲霸权上的激烈争夺这一思想教育目标

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导入活动,学生回答“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赔款问题是怎样规定的?遗留下哪些悬

而不决的问题”后,教师指出:英、法、美、德等有关各方都想使这些问题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因而

使德国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为错综复杂的难题,然后导入本目内容。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景,关键在于提高问题的质量。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的教学目标

之一,“说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具体内容”可转化为以下问题群:秦始皇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了哪

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体现“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经济、文化上又是怎样统一的?

统一前与统一后有什么不同?思想上进行了哪些强制统一?后果怎样?学生经过思考,一定会产生疑问。然后

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书、思考和讨论,课文知识就容易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具体的能力。

其二,对教学重点目标,教师要精讲点拨,增加信息强度。讲解要突出重点,关键处可加重语气,放慢速

度,增强语气信息;设计板书要突出重点,直观演示要体现重点,使用好教具,增强形象信息强度;指导自学

要指出重点,充分利用教材(包括小字部分),让学生对重点内容反复读,增强文字信息强度;提问和练习要紧扣重点,并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强度。

其三,分层达标。有人把课时认知目标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主张低级目标引达,中级目标导

达,高级目标助达。所谓低级目标引达,就是对“识记”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开导、点拨下,学

生经过阅读、预习、讨论等方式达到迅速掌握。所谓中级目标导达,就是对“理解”、“应用”层次教学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式讲解、引导、探索、质疑等教法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逐步达到目标。所谓高级目标助达,

就是对“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欲通而未达时给予帮助,在学生口欲言

而未能时给予指点。对于课时情感目标实施诱达。要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于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作用,

主要靠教师“以史为据,情从史出”,以情动情,有机渗透,自然联系,逐步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品德个性的养成。

指导学生达标的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

第四步,教学目标测试。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成性测试不断检测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及

时调控教学活动。教师对应课时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编制两套形成性测试题,题目考查的内容要覆盖全部知识

点,又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对“理解”以上水平层次的知识点,要编制不同形式的题目,从各个角度

测试。为了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水平的需要,可设计A、B两组预测题进行测试。每节课在教学目标按

学习进程进行完毕之后,在当堂课运用形成性测试题,花5—7分钟时间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可采取测试与课堂作业的形式以提高测试的效果。

(三)评价教学目标

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掌握学习”的重要策略。这一环节分三步操作,时间一般为3—5分钟,其要求是:

第一步,目标测试评价。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形成性测试后作出正误判断。根据对每个学生当堂测试

有80%以上学生达成作为标准,找出未达标学生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问题分类,确定学生的问题是共性还是个性,为矫正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步,知识矫正补救。对目标测试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再次进行知识矫正补救教学。对少数学生

某些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教师要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还可以通过学生重新看课本的某一部分

或指定的有关材料自我矫正。对大部分学生都未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新的策略进行

集体矫正补救,对学生历史知识补救情况进行第二次形成性的测试评价。

第三步,课堂达标小结。为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依据板

书回扣教学目标,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尽量把课时的目标整体化、结构化,以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

二是总结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肯定成绩,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三是对与下节课有关的重点内容,拟成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反馈”,就是反馈调控课堂教学。它应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始终。前题诊断测评反馈,以便教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