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2:10:32

历史建筑论文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分析了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探讨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紫线规划,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1)原则上要考虑历史建筑的观赏视线要求,避免新建建筑对历史建筑的视觉干扰,尽量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环境格局和风貌。具体划定时,要结合现状地形地物,提高可操作性,为严格规划管理创造条件。2)由于历史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周边大多是危旧平房区,综合考虑历史建筑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一些具体地段,将风貌协调区划分为A,B两区,并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A类地带:是为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地带内只准进行绿化、小品建设及修筑消防通道,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对现有违章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但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B类地带:地带内建筑物的形式、体量、色调都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历史建筑高度。地带内邻近历史建筑一侧的建筑物和通向历史建筑的道路、视觉走廊两侧的建筑物,其形式、体量、色调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3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1)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将来制定《太原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加强了对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画条紫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要求、丰富了保护内容、完善了保护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城市传统文脉,构建太原城市特色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2)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根据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对每个单位进行深入地现状调查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区域、街道、院落、建筑各个层次,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保持风貌的整体性。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历史建筑建筑改造建筑保护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改造和其不断拓展绘就了一幅恒久变幻的建筑史画卷,随时间的脉搏……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风格各异的种种建筑形态。历史的变迁促使文化不断的趋于成熟,建筑当然也就随之不断出现新的时代风格,而曾经的时代产品就成了所谓“历史建筑”。它们跨越时空,饱含着逝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凝固的历史。就建筑这个概念而言,与新建筑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因而关注维护和改造已保留历史建筑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上海展览中心就是其中一例。

一、背景情况

上海展览中心原名“中苏友好大厦”,建成于1954年,是市中心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80年至1990年代初,上海展览中心在其北面建造了当时上海的高度之最——上海展览中心北馆(建成后一般称“上海商城”)。

机缘巧合,我搬到上展中心附近,频繁的接触使我对这个建筑产生浓厚兴趣,并有更深入了解他的冲动。古典味十足,高挑的塔顶,温和的土黄色调,端庄的外观,是我对这个建筑的第一感觉。但毕竟随着岁月的流逝,上展中心的沉降、倾斜、裂缝等现象已十分不均匀,且日趋严重。情况最不乐观的要属序馆,沉降达1.9米。另外,由于上展中心承担了繁重的会务和展出业务,原来的停车场地已经不堪重负,根本不能满足场馆的要求。

鉴于以上情况,在2001年初,市政府决定对上海展览中心进行全面的加固大修和局部扩建,并根据上展中心建成与发展的历史情况与使用要求,提出了“修旧如故”的改造原则。工程的重点任务,是调整,改善功能布局、结构加固和设备更新等。改造设计结合上海展览中心周围城市景观的改变,充满想象力地提出了将上海展览中心部分抬高8米的初步构思。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构思最终没能实现。

二、上展中心的特色改造

1.总体功能改造

上海展览中心是在解放后不久建造的,由于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上展中心遵循了向苏联学习的原则,设计由前苏联中央设计院主持,将其功能主要定位为展览和会务。序馆作为展览空间的核心,是整体建筑群的精华所在,但其上部空间却设置了对外出租的友谊酒家,不仅两者使用与管理上互有不便,而且与上展中心的形象不符;喷水池广场两边对称布置的东西两馆为展览的主要空间,然而原西一馆底层却以小房间的办公室为主,不仅其功能与展览区混杂,而且在展览主要流线上形成障碍。

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必须对其在功能布局上重新定位,理顺内部交通,以避免在流线上的交叉。由此,设计人员更加明确了“南展北会”的功能分区原则,将原来西一馆底层小开间办公室的所有隔墙全部拆除,改造成如同东一馆的展览大厅,并与之相通,理顺展览流线;展览馆的功能分区被重新理顺,西面两馆的展览大厅设计了连廊相联系,以适应扩大展览空间的需要;又将序馆上面原来的友谊酒家部分改造为展览会服务的办公楼层等等。这样既增加了展览面积,又使参观流线简明,流畅。

2.消防改造

由于上展中心建筑年代久远,其消防设计根本不符合现行的消防规范。当时设计时也没有考虑防火分区、大部分疏散楼梯的构造不符合防火的要求,并且使用的材料也没有按照规范进行防火处理。而且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建筑特别是象上展中心这样的公共建筑都要设置现代化的火灾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对消防的忽视,使得上展中心发生了好几次大大小小的火灾,与其应有的形象、地位极不相符。

针对这样的状况,必须对威胁防火安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造处理。其中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按现行规范控制的面积指标将上展中心的防火分区重新进行划分。按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来看,展览建筑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如果建筑内部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原来采用的一些未经防火处理的钢楼梯、木楼梯,考虑建筑均有减负要求,改造中有的保留了下来。原建筑没有设置的火灾报警、自动喷淋与防排烟设备系统均在改造中得到完善的布置。

为了保持上海展览中心原有的文化特色,这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由于上展中心所处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如果要让这个历史建筑在这个城市中站住脚,给她定位变得由为重要了。在其周围耸立着的都是美国、新加坡等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这些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玻璃包围了上展中心,不同风格、富有生命力的建筑使得上展中心更显老迈。到底是加入一些现代建筑的元素呢?还是维持原有的风貌?曾经在维持原建筑立面总体风格的框架下,将面对中央大厅的两个立面设计成柱廊,靠柱廊的外墙则采用当时流行的深绿色玻璃幕墙,似乎想借此拉近历史建筑与时代的距离,然而建成后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里,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上海展览中心是在历史进程中的幸存者,它经历政治、经济和自然界的沧桑之变仍能存在,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这一形象并不可能以一些表面形式与材料的变化而更改。遵循这一原则,最终确定了延续其文化内涵为改造的主要方向,即对历史建筑采用一分为二的分析判断方法,对建筑群中极有价值的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整体形象和细部特点给予妥善保护,尽可能的保留其原汁原味,这是令人欣慰的一点。

3.特色改造

另外,改造工程在技术上也有其独一无二的措施。那就是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采取了辨证的方法。上展中心中仍有价值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应当受到重点保护,如花样繁多的内部装饰等。相反的,建筑中一些没有特色的辅助建筑构件,类似这样的将毫不留情的被拆除。上展中心在最初的建造和后来的加建中使用的一些技术与材料从当前来看是比较落后的,所以采用了最新科技成果的建筑技术与新材料。

三、历史建筑的改造

对历史建筑的改扩建工程总是比新建工程往往更方便、更经济,但这些还不是保护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建筑本身的文化、经济、建筑等各个方面的诸多价值是人们保护其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保护最好的结果是将这些建筑更好的融入现在都市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建筑保护的根本原因和长远意义所在。

认识了到了这点,人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的逐渐扩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被纳入保护和改造范围,保护目的或保护任务不完全相同,保护和改造工作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所以对不同的历史建筑需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与改造策略。而如何针对不同的建筑制定出不同的适合而可行的方案,关键在于要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观要有个合理的判断。比较有名的改造工程诸如:卢浮宫的改造,煤气包的改造等等。

四、个人观点

我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也有点小小的认识。我们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保护工作围绕其生存而来。而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应仅仅看作是对过去的单纯回忆,而应看作是在一定保留基础上协调现代生活的一种再创作。历史建筑特有的岁月余味是它们经历变迁而保留下来的,也成为他们存在的必然因素。历史建筑的生存与否取决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对其进行的改造工作,实现不断创新是历史建筑生存发展的动力。因此,从历史建筑保护的长远意义和保护目的来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造二字成为必然。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焦点和难点,在“十五”期间,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应当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确立保护原则,利用市场机制,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同时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以便为夸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为后人留下资料

1面对“第四次浪潮”的挑战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走过曲折而艰辛的历程,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受到过四次大的冲击。虽然在50多年前北京的和平解放使这座古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但由于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缺乏文物保护的观念,没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北京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一度遭到较大的破坏期间,为大炼钢铁形成冲击金属文物的浪潮,许多珍贵文物消失在冶炼炉中。初期掀起对“封资修”文化的批判,文字的和图案的文物、街景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碑刻、雕刻、经卷、书画毁于一旦,许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受到极不合理的使用,形成以破坏文化标志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浪潮”。在此期间被当作封建帝都标志的城墙被最后拆除,北京的历史风貌受到很大破坏。“”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出现了以破坏文物建筑本身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王府大院内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和各处对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从9o年代初期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城市的开发方式发生变革,由对单座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演变成对成片街区的剃头式改造,许多文物建筑被拆除,一些很有保留价值的街区化为乌有,“第三次浪潮”演变成为“第四次浪潮”,即破坏历史文化区域的浪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受到严重挑战。

在北京的历史风貌经历一次次破坏的同时,人们为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的努力也在加强从1957年北京确定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作为对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许多重要的古迹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在80年代,保护历史区域的观念开始流行,1982年北京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0年北京公布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在2000年完成了保护区的详细控规。人们不再满足于文物的点状保护,而要实现历史文化区域的面状保护,历史风貌保护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如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任务却仍然十分艰巨,“第四次浪潮”正袭面而来,严峻的挑战并未结束。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

实际上“第四次浪潮”造成的挑战不仅表现在北京,在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地方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都在消亡之中,它是一个时期的现象,是当前历史风貌保护问题的争论焦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北京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保存最多、其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城市,它的重要性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也有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它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成为全国的表率。北京虽然完成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并升始制定相关的法规,但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仅仅保护现有的25片街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街厩和更多的建筑得到保护,需要在那些无法保留的街区中留下必要的标志性建筑.以便尽可能保持和延续古都的历史风貌。

目前北京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房屋的自然老化在不断侵蚀着古都的风貌,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与更新机制和超负荷使用,使许多百年老屋濒临危境。另一方面,在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仍未提到应有的位置。在90年代初开始的旧城危旧房改造中,在没有对危旧房与历史风貌作出明确界定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形成大面积剃光头式的旧城改造局面尽管这次大规模改造由于成本过高.在1997年以后减缓下来,但大片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已被拆除,众多文物遭到破坏,北京的古都风貌受到严重影响。

晟近北京市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危旧房改造”的目标,同时降低了拆迁补偿标准,如果一切顺利.5年后,除“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其他古老的街区、院落,以及那些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都将不复存在,一些有保留价值的文物、四合院和街区可能会在我们尚未认识它的时候就被匆匆拆除,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北京历史风貌的保护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保护工作艰巨而紧迫,北京能留下多少历史风貌,关键就看今后的5年。

3确立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基本原则

要在今后5年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尽可能多的历史风貌得到保护,不但需要转变过去点状保护的观念,树立区域保护的意识,而且要确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坚持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将街区整体保护与个体文物保护相结合。因为只有个体保护,没有整体保护,就留不下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风貌。整体保护包括保留城市的基本轮廓、格局和街道、胡同系统。

第二,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北京旧城范围内,开发建设应以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文物古迹为前提。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以及城市道路改造、商业中心建设等各项详细规划都要体现这一原则.应将其做为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加以确定:

第三,坚持文物原地保护的原则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本身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它还是原有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体系的标志物。离开了原有的空间.它的文化价值将大大降低因此不论是新建建筑还是道路.在规划设计上都应尽可能绕开文物,个别实在绕不开的.只可在原地做短距离的整体移动,不可做长距离的搬迁。

第四,确立保留历史标志物的原则。对于旧城区的改造,应摈弃简单的“剃光头”式的改造办法,在不得不拆除的旧街区内,应规定老建筑的最低保留数量,保证在原地留下少量标志性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包括保存较好的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其他标志性物体,如四台院、会馆、衙署、小庙、碑刻、水井等,以保持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延续性

第五,实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的原则。在旧城区内,不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历史文化保护区,都是北京城市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保护应与使用相结合,尽可能加以开发利用,通过利用实现保护。

4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机制

目前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争论和冲突最大的,是旧城改造中实行的剃头式改造,用舍弃历史风貌的代价换取市民住房的解困,从而陷入解困必拆房的窘境。然而,市民住房解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之间并非是绝对排斥的关系,能否找到既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又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是当前北京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北京过去数百年来城市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出,大量的住宅建筑在数百年问维持不衰,甚至能为我们今人服务,主要不是靠官府资金的支持,而是由于有大量民问资金的投入,有一套自我更新的机制。解放后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房屋所有制形式和低房租政策,使得大量四台院失去了自我维持和更新的机制,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今天要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四合院,就应该利用市场机制,利用灵活的政策,吸引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外省市乃至海外的资金,投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中来,使历史街区走上有机更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从而摆脱解困必拆房的怪圈。

目前,将四台院投人市场的条件已渐趋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扑始对传统建筑产生兴趣,看作是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欲将其作为未来可以保值增值的财富。为此,可有步骤地进行公有四合院的改制试验,将房管部门改为房地产公司,将四台院投入市场,在不改变其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出售,同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人们投资于四台院的修缮和保护。为配台四台院的改制,可设立一个政府出资为主的历史文化区整治基金,例如在”十五“期间每年可投人2亿元,5年共投入10亿元,专门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居民的外迁和历史建筑的修缮。然后将修缮好的或实现原住户迁出的房屋出售或拍卖,以收回成本。对于私房应积极帮助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帮助一些占房户搬迁,逐步提高房租,准许自由买卖,使房屋所有者有能力对房屋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刚应将重点放在街区内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上,为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为保证在房屋买卖中历史风貌得到有教保护,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法规,对房屋买卖和使用过程中的文物与历史风貌保护做出严格规定。公务员之家

5对城历史街区进行全面的调查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速度日益加快,大量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在没有来得及做全面记录的情况下已转瞬间化为平地,这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十分不利。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许多与历史风貌保护有关的争执,都与历史街区的家底不清有关何况,对于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也应该有一套精确的档案记录,以便于后人的研究为此应尽快展开对历史街区的全面的调查,以便摸清家底,留下资料。

历史街区的调查不同于以往的文物调查,它的调查范围应包括每一座房屋.涉及每一座房屋的建筑历史、建筑形制、建筑布局、原有的内部装饰、使用状况、居住者状况、相关的历史事件、口述史料民间传说等,同时也包括胡同、街道的立面景观特征,通过文字记录、照片、录像和图纸等形式记录下历史街区和建筑的洋细资料,进行全面的调查,还可以发现一批新的文物和有保留价值的历史街区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提供依据,并弥补以往文物调查的不足调查可以分区、分阶段地进行,首先调查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外的街区,尤其是那些马上就要拆除的街区。调查经费在初期可完全由政府承担今后则应要求开发单位在进行改造项目的设计之前,先要对该街区进行详细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供调查报告,这应成为旧城改造工程的必备程序。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4

五大道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称号。整个历史文化片区的面积128hm2,包含全长共17km的22条街道,其中以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以及马场道最为著名,街区内共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花园洋房2000余幢,包含了当时各个殖民国家的建筑风格,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00余幢建筑中,包含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1]。

2PPIS建筑保护利用模式及其实践

2.1PPIS模式的内涵

PPIS建筑保护利用模式是在四个试点项目改造过程中逐渐完善形成的标准模式,作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导则保证了试验区建筑策划设计、保护修缮、腾迁整理、招商运营、后期管理和服务等过程的实施,是结合历史建筑、社会人文、未来发展潜能等多方面的综合保护利用模式。推模式(Push):基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等级确认原则》对历史建筑做出的等级评定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针对不同类别保护建筑的修缮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对试验区内的建筑资源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得资源得以高效整合。拉模式(Pul):与“推动模式”相对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通过对每一栋建筑简历信息档案保证建筑历史的原真性,合理确定每一栋建筑的详细整修方案,从而保证试验区整体功能和历史价值的回归。交互模式(Interact):通过建立交互信息平台,并使区域内功能布局、品牌落户进行双向交互选择,打造高端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服务模式(Service):是指服务区能够为周边居民、市民、游客等多种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提升试验区的社会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2]。

2.2“民园西里”项目改造

民园西里始建于1939年,由两幢联排式住宅形成里弄,由17个分户单元连排组成,每个单元设前后小院,建筑内部有独立的厨房、卧室、佣人房、餐厅等功能,为当时的中产阶级住宅。建筑改造过程中给保留了外檐硫缸砖、内外檐门窗样式、多坡屋顶、内檐灰线式样、条形地板、趋脚板式样以及木楼梯等历史风貌特征(图1)。在功能方面,民园西里被定位为创意文化街区,汇聚了众多从事创意行业的年轻人,成为五大道的文化艺术聚集地[3]。业态上引入代表西方文化的咖啡厅、红酒窖,中西合璧的精品餐厅以及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沉香博物馆、古琴社等,共同打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创意街区。

2.3“庆王府”项目改造

庆王府是清末庆亲王载振在天津时居住的府邸,属于特殊保护建筑级别,在针对庆王府建筑的保护性修缮主要是为了保证历史的原真性,不论是建筑细节还是内部结构,甚至是室内装潢家具陈设,都以历史资料为参考进行复原。功能方面,该项目在保留原有平面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功能微调,恢复部分历史功能,开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模式初探APreliminaryStudyontheProtectionandUtilizationModeofTianjinFifthAvenueHistoricalandCulturalDistrict图1 改造后的民园西里(图片来源:作者自摄)放了一楼的宴会厅、会客厅、多功能厅等历史功能,凭借自身优势承办各类国际高端商务活动;另外王府门房处通过改造成为展厅、西餐厅等功能厅。在建筑保护方面恢复原有造型及室内效果、加固结构等。业态方面,王府西侧的“山益里”小区与庆王府联合引入精品酒店项目,同时中西式结合的王府花园可以作为容纳百人的婚礼场地,综合的运营模式使庆王府不再是功能单一的生活陈列馆,而是成为了以展览为基础功能的文化综合体。

2.4“民园广场”项目改造

民园广场的前身是租界地区的体育场(图2),改造后,民园广场仍然保留跑道、草坪等基本特征。功能上除了为周边居民提供运动场所,还是五大道的游客集散中心和商业中心,体育场周边的环形拱廊成为了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拍照地点(图3)[4]。2.5“先农大院”项目改造该项目“PPIS”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功能方面,通过文化、旅游、商业、居住的动态平衡激活片区活力;在空间方面,整合重塑公共空间,丰富活动场地;在建筑保护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街区历史风貌;在业态方面,结合区域历史背景引入相应业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为街区带来新的活力。

3PPIS模式的局限性及原因分析

3.1试点项目使用现状

目前距离首个试验改造项目“民园西里”投入使用已有十一年,而距离最后一个改造项目“先农大院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也已过去七年,在褪去新鲜的热度后,这些历史街区却未能保持活力和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项目改造后呈现出二次“衰败”迹象,将会使历史建筑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3.1.1业态定位不准确历史上五大道地区功能为高级居住区,定居此处的人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居住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且有着保护条例的明确限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不能对建筑造型任意修改。因此目前建筑仍然呈现出围合性与私密性的特征,不能满足改造后餐饮、休闲、购物等功能,以及对于空间开放性、公共性的需求,造成建筑形式与功能定位不匹配。3.1.2品牌定位过高先农大院以打造综合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综合商业街区为目标,然而就实际情况来说,园区的商业承载能力并不足以支撑定位。由于建筑单体的独立性,一栋别墅只能入驻一个商业品牌(图4),目前偌大的园区内也只有14家店铺,虽然商业种类丰富,但缺少集中效应,不能吸引游客。3.1.3客群定位失衡由于五大道具有历史传承、文化展示的功能特质,且在区位上靠近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学府,其游客构成中大学生占比一半以上,其消费能力不匹配高端娱乐、精品商店的业态定位。

3.2PPIS模式推广的局限性

PPIS模式作为五大道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标准模式,对该地区的建筑保护起指导作用,然而五大道地区目前存在功能混杂、产权不清等问题,可能会对PPIS模式的推广产生极大的阻碍。

4PPIS模式的提升与推广策略

4.1五大道历史街区PPIS模式的提升策略——OPPIS

精确定位(Orientation):通过对建筑环境和使用者需求的分析,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对引进商业品牌进行筛选,品牌之间是否能够产生连锁效应作为判断的标准,这样能够使品牌之间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应该形成对入驻品牌的帮扶机制,品牌落户后不能任由其自生自灭,稳定和平衡的业态才能树立商业文化形象,才能促使使用者形成场所记忆,从而提升项目整体的社会地位。

4.2历史街区PPIS模式的推广策略——IOPPR

整合模式(Integration):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将产权回收并整合建筑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和定位,如拆除院落局部围墙,开放院落。这样不仅有利于经营管理,还可以为原本街道提供公共空间节点,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街道没有休息空间、无法停留的普遍问题。出租模式(Rent):经过整修后再将其出租,私人经营、统一管理,确保业态百花齐放。

结语

建筑遗产保护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在众多保护实践当中虽然也不乏优秀案例的身影,但目前仍然处于试错的阶段。如何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真正活化利用建筑遗产,发挥历史建筑遗产的社会职责,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汝为.天津五大道与租界文化[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52-57.

[2]朱一航.天津市五大道保护试验区实践模式浅析[J].中国房地产,2016(10):71-76.

[3]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获全国首例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詹天佑奖”[J].中国房地产,2016(13):14-19.

[4]李雪,洪再生.基于人群游憩行为的天津民园改造效果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11.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东梓关;安置区;建筑文脉

一、东梓关村基本概况

东梓关,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二年《富春县志》载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朝廷在东梓浦设立巡检司,并派有军队驻守,为东梓塞,因此改名东梓关,是杭州境内颇有名气的古埠名镇。2015年,东梓关村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同时还是杭州市“新杭派民居”示范点。东梓关现存清末民国初的历史建筑约百余幢。具有代表性的像许家三房的“许家大院”、“许春和大药房”,安雅堂,许家二房、四房、五房、六房,越石庙、朱家三房堂楼和长塘厅等,都是留存下来知名的历史建筑(如图1)。

二、建筑文脉定义

关于文脉,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更确切点,是指在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1]。对于建筑文脉,邹德侬认为“建筑文脉是指建筑与周围事物的外在和内在的时空承接关系。这里所说的周围事物包括通常所说的环境及相关的种种文化因素”[2]。通过检索知网30篇的专业论文,笔者认为,建筑文脉可以理解成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一种联系,个体与整体的一种联系。对于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区而言,建筑文脉更多地表现在安置区与传统建筑的关系(如表1)。

三、浅析东梓关村建筑文脉

笔者对东梓关村进行现场实地调研,为了更好地体现建筑文脉,下文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顺序,从村落规划、组团形式、庭院空间、造型、色彩、材质六个方面,对东梓关村搬迁安置区的建筑文脉进行梳理分析。(一)村落规划1.空间结构:根据富阳区梓关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东梓关村结构为“一轴一带两心三片区”(如图2)。一轴:以沿江公路为基础的,作为连接东梓关新、老村中心纽带的村落保护、展示利用主轴线。一带:东连孙权文化公园,西接梓桐洲的富春江景观带。两心:以东梓关原村委为核心的老村中心和承接东梓关未来发展的新村中心。三片区:记录东梓关村1000多年发展的历史文化村落核心片区,满足核心区保护需求和承载村落未来发展希望的新村片区(杭派民居农居安置区),以及连接两者的老村片区。2.安置规划: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改善村落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之一。现状保护区内人口密度较高,部分古民居有倒塌趋势,古民居内居民生活条件较差;规划建议对古民居修缮的同时,外迁部分人口。根据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规划,为安置拆迁和搬迁的农户,在东梓关村东南角设置杭派民居安置点,用地面积为19277.6平方米,一期共有4种户型,拼成13栋楼,共46户。二期新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以及回迁一栋古民宅改造作为乡村书院;地块总建筑面积15806.98平方米,共46户。按照杭派民居的风格在村西南角增加农居安置点,用地面积为7933.9平方米,共可安置23户,每户用地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规划较好地利用地块内现有水塘,做成整个安置区块的公共中心,同时根据景观、地理优劣势,安置不同户型,安排不同功能类型。(二)组团形式:在一些地形较复杂的较大村落,因为自然地形的限制条件,常出现组团式村落肌理[3]。所以东梓关安置区在设计时,从基本单元入手,将宅基地轮廓边界与庭院整合同步考虑。在总占地面积不超标准的前提下,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和小进深大开间两种形态的基本单元,然后由两个基本单元演变出四种基本形体类型,进而通过庭院组织方式形成一个富有变化层次的规模组团,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组团的有序生长衍生便能逐步发展生成有机多样的聚落形态,这种单元生长聚落的模式也为未来的推广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图3)。(三)庭院空间:中国的传统民居布局大多是合院式的,尊卑有别,主次有序,建筑的组合形成浓郁的阖家团聚的格局[4]。宗族意识较强,建筑相互组合,依靠公共庭院空间,将整个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东梓关村作为新杭派民居示范区,考虑到建筑文脉的延续性,又要最大化降低成本,所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庭院空间,通过基本单元形成的庭院空间将整个组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照顾到农户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又从空间上,使得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联系,延续了传统的建筑文脉(如表2)。(四)造型:东梓关作为典型的传统江南民居,其魅力主要体现在粉墙黛瓦所体现出来的气质,就如同吴冠中先生的国画,微曲而优雅的屋顶线条与实墙,描绘出独特的江南水乡意境,抽象中渲染出江南人家的隽秀。因此在设计中,将吴冠中先生国画中江南民居的曲线屋顶这一要素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将国画与传统建筑屋顶造型相结合,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重构,形成连续的不对称曲面屋顶,营造出的江南水乡意境,使人仿佛置身吴冠中先生的国画。中(如图4、5)(五)色彩:建筑色彩设计对历史文化村落建筑文脉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建筑外观的色彩处理方面,或白色粉墙,或用灰砖砌筑,配灰黑色瓦,深栗色的油漆涂饰木构部分。一般情况下,都把装饰色分成相近的两级明度来处理,令其平淡中又看变化[5]。从色彩上来看,东梓关村还是清末民国初的味道。运用黑、白、灰的三色基调,屋顶代表黑色基调,白色粉墙代表白色基调,木制感栅格代表灰色基调,三者相互呼应,形成了强烈的黑与白、白与灰、线与面的色调构图关系,使得传统与现代产生联系,延续村落传统建筑的色彩文脉,新村和老村实现了有机融合。(六)材质:村落城市一样具有包容性,东梓关在设计中并不是以建筑师个人情趣为主导,而是以当下流行的“乡愁”建筑材料为重点[6]。东梓关建筑文脉在材质中的体现,表现在材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各种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得安置区与传统建筑和谐统一。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6

1杭州两大古都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有5000多年文明史,有2200多年建城史(公元前221年秦置钱唐县),杭州称“大古都”,因为杭州是纳土归宋的吴越国与偏安一隅的南宋两朝的都城。五代吴越国与南宋定都杭州期间,是古代杭州城市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时期。在清代,杭州还是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驻跸的行宫地。从良渚文化一直下来,到近代革命文化,杭州文脉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诸文化中,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是杭州两大古都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研究的重中之重。

1.1吴越国首府杭州

杭州作为帝王之都,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唐朝末期,军阀混战,北方出现五个小王朝,南方建立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建立的吴越国,便是十国之一。唐光启二年(887年),唐禧宗任命钱镠为杭州刺史。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钱镠任镇海、镇东军节度使“还治钱塘”,升杭州为都督府。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王。到梁龙德三年(923年),又被封为雄踞江浙的吴越国王,定杭州为吴越国首府。钱镠只认“王”,不称“帝”,不与中原政权相对抗。经过三世五帝,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王钱弘俶“归宋”,至此,吴越国历时72年(从钱镠任节度使算起有86年)。吴越国地分十三州一军,定都杭州,加名西府,或称西都。当时杭州成为全国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有美堂记》评价:“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杭州有个钱王祠,祭祀吴越国几代君王。钱镠是一位对杭州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吴越国时期,主要功绩:①治西湖:912年,梁朝皇帝朱友珪加封钱镠为尚父,允许杭州扩建牙城(王城),当时有术士(风水先生)向钱镠进言:“王若安居城中,有国仅只百年,若填掉西湖而筑城,有国可千年。”钱镠答:“西湖乃天下名胜,安可填平?百姓藉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无民哪有我王;历史上五百年必有王起,岂有千年而天下无真主者乎?!有国百年,事愿足矣!”这一明智决定,为杭州保留了一个美丽的西湖!②筑海塘:为消除钱塘江潮对杭州城的危害,钱镠组织民工用石笸法兴建一条从六和塔至艮山门的江堤,称“钱氏捍海塘”,“钱塘富庶,由是盛于东南。”③造佛寺(塔):当时有300多座佛寺,号称“东南佛国”,还建六和塔、白塔、保俶塔(1933年重建,用的是实心塔)、雷峰塔(系钱弘俶庆贺王妃黄氏生子,称黄妃塔,1924年坍,现已复建)。④筑城池:先筑新夹城,后扩建罗城(外廊),周围七十里,成腰鼓城,城门十座,不是现在十门,东到盐桥河,有盐桥门、北关门(在夹城巷)等。吴越时期,奠定了杭州发展的基础。唐末,陈桥兵变,赵匡胤立宋,要统一国家,请钱俶到京朝见,款待几日,临走时,封了一箱东西,叫钱俶回去在路上拆看,他出了京城,打开一看,箱里所装的都是大臣们的建议,要赵扣留或杀了钱俶,但赵不扣不杀,叫他安心回去。其意是要他老老实实奉献吴越国,乖乖归顺,钱俶懂得很深,也很清楚当时的情势,后来他学范蠡功成身退,奉表称臣,史称“纳土归宋”。之后,北宋将杭州改置钱塘、仁和两县。到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任杭州知府,宋仁宋赠诗:赞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1.2南宋都城临安

南宋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最尖税的时代。1127年3月,发生“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钦宗之弟康王赵构,领兵在外,不在京城,由抗金名将宗泽等一批大臣拥立,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宋高宗”,改元号为“建炎”,史称“南宋”。当时金兵步步进逼,宋军节节败退,赵构在应天府仅呆五个月,弃城出走,先到扬州,后到镇江,再议迁都,大臣王渊提出“请幸杭州”。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到杭州,“诏令”改州治为行宫,因发生“苗刘兵变”,高宗暂留建康(南京)。但军事形势越来越紧,是年7月升杭州为“临安府”,准备移跸迁都,可是金兵尾追不舍,高宗再逃,到越州、明州、温州船上,又返越州,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行都,改年号为“绍兴”,一年后迁往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以临安为“行在所”,正式定都临安(今杭州)。南宋自建炎元年(1127年)到祥兴二年(1279年)灭亡,历8帝,共153年。在杭定都,从1138年算起,到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有139年,如从1129年诏令为行宫,就有148年了。我们研究和保护杭州南宋文化,必然要涉及如何看待、评价南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南宋军事上妥协投降,苟且偷安,政治上腐败成风,奸相专权;经济上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文化上纸醉金迷,纵情声色,总之,南宋王朝是一个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偏安小朝廷。近现代有不少海内外学者提出要重新评价南宋。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多年来,组织专家、学者和研究者对南宋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宣传,对南宋有了比较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研究认为,南宋不仅仅指南宋王朝,而主要是南宋这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毕竟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要充分肯定南宋的历史地位与历史影响。在政治上,既要看到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外患十分严重的情势下,以宋高宗为首的主和派,积极议和,消极抗战,苟且偷安的一面,更要看到南宋时期涌现了岳飞、文天祥两员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一大批爱国将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这是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南宋军事力量虽然较弱,但由于它的文化软实力强大,这种软实力在抗击金和蒙古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南宋不仅与蒙古一起,灭亡了金朝,一报“靖康之耻”,而且抗击蒙(元)的战争坚持了45年之久,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从政治制度看,南宋实行军政、民政、财政“三权分立”,加强中央对政权、财权、军权的全面控制与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用人制度上,推行“崇尚文治”、“寒门入仕”政策,有力推动了宋代思想、学术、文化的大发展。在经济上,既要看到南宋连年向金朝贡,赋税沉重的状况,更要看到整个南宋时期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一面。如:南粮北调,农商并重,出现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青瓷制造,海外贸易发达(60多个国家与地区)等。在文化上,既要看到封闭保守,颓废安逸的南宋遗风,更要看到南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以文学艺术为例,有宋词的兴盛、宋诗的繁荣(与唐诗为双峰并峙)、话本的兴起、南戏的出现、绘画的高峰(山水画最突出,西湖十景)。在科技上,既要看到整个宋代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地位,也要看到南宋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梦溪笔谈》的沈括,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都是钱塘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南宋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开始大规模应用。在社会上,既要看到南宋一些富家官绅生活奢华、挥霍淫乐的一面,更要看到南宋政府关注民生、注重民生保障的一面,如确定“士、农、工、商,皆百姓之事业”,各阶层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很大的提高,还有赈灾、养恤等善举。在历史地位上,既要看到南宋在当时国际国内的地位,也要看到南宋对后世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南宋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一是儒学文化传至东南亚,形成“东亚儒学文化圈”;二是“三大发明”的西传。马克思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和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另外,西方人称两宋科举制度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南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大,它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经济形态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内陆型经济向海陆型经济的转变,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具有路标性意义的重大转折。对杭州发展的影响更直接,杭州从州府上升为国都,这是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杭州由此进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人口多达一百万的大都会。今日杭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宋定都后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我们讲保护杭州古都文化,自然不能少了南宋文化,而且要着重保护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南宋优秀文化。

2保护杭州古都文化的几个实例

近年来,杭州在综合保护西湖、运河、西溪等方面成就突出,以下列举古都文化研究会的同仁们,也是我亲身参加了的几件保护古都文化的实事。

2.1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

南宋文化最重要最主要的标志物是皇城、皇宫。但元军攻下临安,皇宫被焚过半并改为五座庙,之后又强拆城墙,所以历经几百年,地上建筑几乎荡然无存,除了御花园的个别景物,如月岩、摩岩石刻等。皇城遗址深埋在地下。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遗址保护,特别是军区仓库存在,使之未得开发破坏。2011年初,我们发现南宋皇城(东宫)遗址上大建“御园”豪宅房产项目,十分震惊。2月22日组织专家踏看,呈送“十万火急书”,并撰写论文,阐述南宋皇城遗址范围及其保护价值;3月28日,给市、省和国家文物局紧急报告;4月21日,无奈向媒体投书,全国多家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连续报道,并得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未批系违法施工;5月10日,市政府宣布“暂时停工”;5月15日,第二次紧急报告市有关部门,要求面谈或召开论证会;9月,我们携《我们的历史责任——南宋皇城遗址保护论文集》、《出土器物见闻录》参加所谓“项目评审会”,据理力争。御园房产工程此后停工4年多,我会专家学者坚持不懈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走访省、市文物局,御园房产公司趁机抓紧施工,地下文化层破坏殆尽。目前正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中。这里,一是南宋皇城的东墙在哪里?据此来确定“御园”是否在遗址上。二是这地块派什么用,搞房产项目还是建“遗址公园”?南宋皇城有多大?皇宫内侍陈随应《南度行宫记》中说:“杭州治旧钱王宫也,绍兴因以为行宫,皇城九里”。九里指周长,宋代二种尺,普通尺(1尺=0.3072米),九里为4147.2米,营造尺(1尺=0.329米),九里为4441.5米。查阅历史文献,都肯定“皇城九里”。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四至范围:南(笤帚湾即宋城路)、北(万松岭,即万松岭路南)、西(凤凰山山腰、东麓)圣果寺遗址附近有“皇宫墙”三字刻石,由此经将台山、凤凰山(东、西二峰)到万松书院一线,而对“东界”几种说法:馒头山脚边,馒头山东麓,中河西岸。明史学家徐一虁考证:“东沿中河南段之西岸”。省考古所前所长王士伦同意此说,皇城东界即今凤山路一线。2002年3月,市园文局立碑“凤凰山一带,是南宋皇城所在,皇城(内城)周围九里,南起笤帚湾,北至万松岭,东沿中河南段之西岸,西达凤凰山东麓。”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里,明确写道:“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保护范围北起万松岭,南至梵天寺路,西至将台山,东至凤山路。”照理这个已不成问题,后来却成了问题。现御园工程地块,原是米厂旧址,十多年前我会专家认为解放初建的粮仓标志性历史建筑物应予保留,上城区却提出“为了保护皇城遗址”,把米厂历史性建筑拆除了。后来市考古所出于某种目的,却定“皇城东墙与米厂西墙一致”,若据此,皇城周长不足五里,过了二年,为了开发,就说“皇城东以中河高架为界”,把“御园项目”地块划到界外,市考古所还出了证明,“此地没有保护价值”,结果土地拍卖搞房产,九亿成交成“地王”。据有关文献与考古记录,我们判定,在馒头山东,存在四道墙:第一道墙——馒头山东麓(山脚),长390米,宽8.8~12米,土层厚15米,应是“吴越王宫城墙”,也是南宋初用之宫墙。第二道墙——皇宫东苑与东宫之间的隔墙,即米厂西墙一线,大致在中河高架线。第三道墙——中河西凤山路一线,即米厂东墙一线,这是高宗下旨拓建后的皇城东墙,也是许多历史文献和本会专家认定的皇城东界。第四道墙——绍兴28年(1158年)因扩大皇宫,开拓东南府城,东拓到今江城路一线的临安城东墙。我们认定,南宋皇城东墙在中河西岸(今凤山路一线),按此皇城“四至”,南长1400米,西长1000米,北长1100米,东长700米,加起来为4200多米,与文献记载“皇城周长九里”基本相符。而且实证就是“御园地块”上挖出了许多南宋宫廷器物。人证(记载)、物证(实物)俱在,怎么能说不是皇城遗址?我们坚持要认真研究文献,并与全面考古发掘相结合,以“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依法保护南宋皇城遗址。不能建房地产项目,也不能建与皇城遗址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应建遗址公园(或南宋皇城遗址国家文化公园)。另外,如南宋德寿宫(宋高宗颐养天年处所,称“小内”)遗址,经古都研究会专家们呼吁与坚持,原地块拍卖被取消,现暂作停车场,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正在研究中。

2.2历史建筑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旧貌换新颜”,但这个“新颜”的取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上世纪末所谓“旧城改造”中,由于某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经济利益驱使等人为因素,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开发方式,使许多人文信息积淀丰富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不少文保单位也屡次发生被拆迁和破坏的事件,造成了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十年前,张建庭副市长在杭州“世界文化大会”讲到: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杭州初期受到“拆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影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一段时间弯路之后,市政府用科学发展的思维,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城市发展问题,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保老城、建新城,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留下了空间条件,从而科学理性地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这番话,可以说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典型实例是孩儿巷98号古建筑的保护。孩儿巷98号是一幢二层楼木结构三开间五进走马楼。格局是南北中轴线,东西侧建筑对称,门窗、梁柱雕刻精细,既有横梁上24条龙8只凤,还有江南民俗风情浮雕,更有富裕人家才有的蠡壳窗。环境氛围也是古典幽雅。可惜第一进轿厅、第五进生活用房已被拆除。这样的建筑以前在杭州也有不少,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旧城改造”中,基本上都被拆毁了。到1998年,历史名巷孩儿巷里只剩这一栋,也面临拆除的危险。住户希尧老人提出,这是祖父钱启翰(清崇明县令)托友人郁达夫代为买下,说是陆游住过的宅基地,找到我们,致信市领导要求保护,不同意拆。由此联想到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王安祥先生在省政协联谊报上发表《陆游小楼今安在?》一文。到年底,拆迁单位实施拆迁(对外理由是扩建中学操场)。我们积极呼吁,1999年5至6月杭州日报连续发表四篇报道,于是由媒体拉开了保护序幕。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拆迁单位暂缓拆除。其后二十天里,2000多市民留言签名呼吁保护,我们整理后呈送给仇保兴市长,专家论证会上,他采纳专家意见,亲批“停止拆除”。陈继松副市长到孩儿巷98号宣布“这幢古建筑保护下来了”。此时,省文物局发文给市建委,“孩儿巷98号是一组由三进院落组成的传统建筑,具有杭州地方建筑特色和面貌,而且保存相对完整。在以往的旧城改造中,杭州城已经拆了不少诸如此类的古建筑,杭州作为一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留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要求保护这幢古民宅。市政府在2001年9月30日复函给省文物局,说听取市文保部门汇报,召开专题会议认为,98号既非陆游故居,也非宋代建筑,而是晚清传统建筑,因韶山中学扩建需要,由区政府加快动迁,对建筑构件编号,择地移建或用于类似建筑修缮。这样,是拆是保,又起风波。2002年4月16日,拆迁单位将钱希尧老人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10天内腾房拆除”。这场官司惊动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省文保所所长张书恒先后来到98号考察,表示古宅不能拆;本会专家林正秋、周复多、陈珲等到现场考证,并请来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主任、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带了一批学生赶到98号,认为古建筑弥足珍贵,文化含量大,绝对不能拆,要好好保护,一方面接受媒体采访,另一方面写信给市领导表明自己观点。这时,原全国人大常委、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省文物局老局长、浙江大学毛昭晰教授也来到98号,力挺保护。全国近百家媒体相继报道,呼吁为后代留下这笔珍贵遗产。上海的陆游后人,以及在纽约的郁达夫后人都支持保护。到2002年7月,专家、市民支持钱希尧上诉,特别聘请民建的熊辉伦律师,听取本会专家学者意见,通过市人大常委周蕙向市委市府以紧急建议的形式,建议有关部门停止“拆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后来在几方合力下,市主要领导发话,市房管局正式决定停止拆房,9月5日法院二审,钱希尧胜诉,“古宅不能拆,要按原貌修缮”。古都文化研究会及时召开“陆游与杭州”大型研讨会,与会人员一致呼吁把陆游纪念馆设在98号,并向市委市府递送正式建议书,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赞同。现在,孩儿巷98号的保护与利用成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成功范例。孩儿巷98号这件事,可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推动了杭州“50年以上有价值的老房子应予保留”,《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的出台。既保留街坊活态场景,又改造整个生活环境,从而勾连历史记忆,实现自然栖居。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杭州有世界级非遗三项(中国蚕桑丝绸技艺、中国篆刻、古琴艺术)。非遗项目是特殊的,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对非遗的保护也是特殊的,要活态保护,让它融入生活,“让非遗活起来”。比如,浙江是越剧的故乡,越剧是从嵊州到杭州,再到上海及全国的。相对于其它剧种,情况还比较好,杭州有浙江小百花、杭州越剧院,还有许多民间剧团,但也存在传承与发展的新问题。笔者作为创始人之一的90民间社团——杭州越剧艺术研究会成立22年来,把研究与演出相结合,每年坚持为城乡群众演出近100场,排了30多个折子戏,8台大戏,得各项大奖30多个,而且深入到小学、大学,培养、建立越剧社,会员自掏腰包,发扬奉献精神,图什么?把越剧艺术保护下来,传承下去。非遗的传承,关键在传承人,看“越女争锋”全国青年演员大赛、全国京剧青年少儿大赛,感触特别深,这就是未来与希望所在。在城市道路有机更新中,挖掘重拾历史文化碎片。我们研究会参与了“一纵三横”道路重拾112处历史文化遗存点,“五纵六路”道路陈列38处历史文化碎片,西湖区“二纵三横”24个文化节点的展示,还编辑“城雕背后的故事”一书;在61条整治的河道中,挖掘与整理历史文化33处,比如:中东河八景的评选,还有西湖新20景,西溪8景的评选与诗文,古都研究会都参与其中。关于“花朝节”,这是古都文化研究会建议恢复的。花朝(五更时分)节,是古人休闲游乐的重要节日。自唐始,二月十五花朝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同为三大民间节日。这个习俗自唐传到宋代,南宋尤盛。吴自牧《梦粱录》:“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习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临安京城内外活动丰富,不仅皇宫后苑有赏花踏春,佛寺、道观斋会为君臣、百姓祈祷,这是一个君民同乐的节日,一个春季到来,百花盛开的时节。花朝节盛会,也促进了花艺业和花市的繁荣,花市以官巷口花市最有名,城西(马塍)、城东(江干)最兴盛。到明清,杭州有两座花神庙,一是清咸丰年间在城北花园岗,有花皇殿、祭颛顼帝及十二花神,有花神庙、花木集市;二是清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在西湖苏堤北跨虹桥西新建一座花神庙,祭十二月花神和四个催花使者(历史人物),到光绪十二年(1886),一半作浙江总督李文襄公祠,一半是花神祭地,改名“湖山春社”(现岳庙西南面“竹素园”)。清学者俞曲园补书楹联:上联为“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为“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反映一年四季百花齐放的盛景。这个习俗一直到抗战爆发中断。我们在挖掘传承杭州民俗节庆时,觉得“花朝节”最有意义,也最贴合杭州。在2009年7月28日给市领导写报告,要求恢复。同时先后与拱墅区政府(因有花园岗南宋花木基地)、西湖区政府商谈,后在西湖区西城广场塑立花神像与十二花神浮雕,并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本会开专题研讨会,又正式书面向市委、市政府建议恢复花朝节,市领导赞同,我还获“杭州市人民建议金点子奖”。最后落实在西溪湿地公园,已连办六届,社会影响与效果比较好。

3在保护古都文化的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3.1古都文明的感染力不容忽视

古都空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自然的实体空间(城廓),二是基于人文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空间。现在,古都所依存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实体空间城廓大多数不存在了,可是某种历史古迹、历史建筑、精神文化的传统依然存在。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杭州似乎最难找到古都的影子,也是古典建筑的地表遗存最少的,吴越国王城、南宋皇城遗址都已被埋在现有城市地面三四米以下。但是,这座城市的文明(古都文化)却极具感染力。一个是生态,一个是文化,而杭州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吴越文化,保境安民,一个是南宋文化,偏安富民,最简单概括,可以讲“包容、和谐、从善、风雅”,是这个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的普世价值观。古都文化宛如涓涓细流绵亘久远,历经千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保护与利用,必须坚持、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人用诗般语言说“这座城市的悠久文明,犹如观音菩萨用柔软的柳枝从玉净瓶中蘸出的一滴甘露,早已溶解在杭州人的日常言谈举止之中”。

3.2保护古都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要保护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同时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一个重要方面是优秀人文精神的弘扬。现实生活中,许多令人惊心愤怒的事件一再发生,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受到这些罪恶的撞击,确已到了无法再退的地步了。个人也好,社会也好,总要有一个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作为约束。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力度,加强法制建设,用健全的法律来规制社会(规矩),另方面也必须加强教育,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与人文精神,用公序良俗来温暖人心,也就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训是一个重要内容。古都文化研究会有一些专家,也是钱镠研究会的成员,钱镠的后代,他们积极推动了每年“钱王祭”,还公布了吴越国的《钱氏家训》,是钱镠后人把其平时言行整理而成,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应当传承与弘扬。

3.3理清建设“和谐美丽”杭州与保护古都文化的关系

近日,杭州西湖博物馆“镇馆三宝”之一: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的杭州西湖导览图——《西湖•清•行宫图》与普通老百姓来了一个“亲密接触”。这幅图,是因乾隆皇帝喜欢下江南,为了方便他游览,宫廷画家专门给他画了一幅非常详细的西湖游览图,足有10米长。六年前,西湖申遗时,国际申遗专家特地到西湖博物馆,来看这幅原图。看过这幅图,知道西湖除了一些小地方,大的格局和主要景点,在这几百年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专家们非常感慨西湖保护得那么好,这幅图,便成了西湖申遗成功重要的一件物证。杭州城市格局特色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古城与西湖,可说珠联璧合。现在呢,西湖更美了,城市也发生很大变化,老城被改造了,古城的意韵淡化了。从杭州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杭州的城市主题,不应当是工业化城市,也不应是什么现代化大都市,而应当依托更要烘托西湖山水,它是一个山水型城市。南宋时的杭州很像19世纪之后的巴黎,咖啡馆是巴黎的象征,茶馆是杭州的主色调,今日巴黎,已成世界性浪漫品质生活之都,而杭州有点“杂乱”。现在提出建设“东方休闲之都”、“东方品质之城“,笔者以为是正确的。尤其是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和重大成果,一方面因有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创新活力之城之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城市就是一个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来文化,既有现代文化,又有传统文化的多种文化共存的生命体。不仅要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还要有对新城市文化的开拓与创造。这方面,扬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对于古城,以文昌阁尖顶为城市天际线来控制建筑高度,整个老城建筑风格保持古朴典雅,与瘦西湖景观相协调。而新区建设则是另一番风景。仔细想想,从良渚始,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是美丽杭州的基因与气质,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体现,离开这个,谈不上什么美丽。所以,保护、传承杭州古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应是建设和谐美丽杭州,也应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3.4要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那样保护人文生态环境

遵循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城市也应该是全体市民群众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的珍贵财富,也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当现代化建设大步推进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三强调要重视和发展文化软实力,要充分认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但在不少地方领导认识与实际工作中常常打折扣,而人民中的历史文化研究者与文化遗产保护者又会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形下,当地领导的认识与作为尤为重要,同时依法执政的力度,必须切实加强。从实践中笔者感觉到,政府与法制要更多地关注“弱势”,正确认识与把握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要把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视作同生态环境一样重要的人文环境,要象依法保护生态环境那样来保护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乡愁”,延续文脉,要支持人民群众出于历史责任感的履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包括公益诉讼权,要动真格来整治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行为,确保中央的指示、政策贯到基层“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至此,我们可以静心思量:历史并非深处的东西,而是从高处逼视着当代,看我们往何处去。我们的走向符合不符合先人的期待与希望,符合不符合今人的期待与希望?又如何架设先人与今人之间的路桥?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当三思再三思,努力再努力。“两个一百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既定,路在前方,吾辈自当勇往。

参考文献:

[1]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文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学情分析

结合多年教学总结与学生实际情况,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主要面临“教师讲授全与精的矛盾”“理科生文学素养欠缺”“学生培养扁平化”三个方面的实际难点。

(一)课内教学时数难以支撑知识全覆盖

中国建筑史课程共40学时,教学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在压缩学时背景下,课内学时不足,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整覆盖各知识点。横向观察多数院校,该课程在48~56学时仍感时间紧迫,教师一般选择传统讲课模式,力求通过课内高强度灌输,实现知识点全覆盖。这种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望和兴趣,又使得课程教学扁平化,重点知识不够精,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二)理工科学生哲学、历史学、美学素养薄弱

当前本专业招收理科生较多,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历史类理论课,对课程缺乏了解,主观重视不足,认为理论课、历史课主要依靠记忆与背诵,有一定畏难情绪。课前学生普遍欠缺哲学、历史学与美学基本素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课程中若直接涉足理论体系或具体案例讲解,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跟不上节奏后易产生疲惫与厌倦感,教学效果较弱。

(三)学生培养扁平化

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完成常规教学易造成培养层次单一,对优秀的同学欠缺相关实践与应用环节的进一步支撑,各级学生间缺乏稳定的交流平台,不易形成学术“传、帮、带”的氛围,导致学生培养扁平化,缺乏冒尖者。

二、课程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方式

自孔子杏坛讲学以来,“教”与“学”的本质一直未变,即知识的有效传承与发扬。近年来流行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OBE等模式、概念均是解决教学某一处问题的手段之一,而非教学本身,两者之间是“器”与“道”的关系。盲目跟风热点将课堂与之对应,并不一定能“真”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制造更多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教师立足教学本质,紧紧围绕“真”字,通过课程“真改”实现学生“真受益”。

(一)创新理念

学生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课前意见征集与资料下发为先导;以课中体系搭建、课内实践操作、镇江地域认知、中西方对比为核心;以课后意见反馈、专家讲座、参与教师实践为辅助,同时与“LR.studio筑艺工作室”及历史类、设计类课程群相互支撑,构建“课前初识,课中精讲,课后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与多维度的过程评价体系。文化自信:课程注重将思政和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增强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引导其树立具有中国建筑精神的创作观,从专业角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二)创新举措

1.基于课堂实际需要的教学资料梳理与重构本课程内容时代跨度大,知识点繁杂,其中的海量信息难以在短学时的课内完全讲授。因此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梳理与重构:(1)依据与核心知识体系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分为核心知识与非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分层级的参考资料。(2)选取现有名校名师教学资源中上述核心知识部分,梳理为小知识点,以短视频形式出现。(3)选取学生喜爱的涉及历史、文学、思想、艺术等相关领域切实有益且有趣的资源,拓宽学生信息广度。2.基于“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优化(1)体系搭建。针对中国建筑史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对传统文化欠缺了解的问题,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入教学,通过课前教学助手征集、资料下发、意见征集;课中体系讲授、斗拱组装实践、镇江城市专题讲解;课后意见反馈、专家讲座、实地参观、教师实践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上课内“精干”,课外“广博”。构建中国建筑史“三位一体”课程创新体系(图1),满足不同学生多层次教学深度需求,在不同模块中由点及面,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2)课堂教学。课程理论体系讲授时,以课前学生意见与回复、核心知识点介绍和配套教学资料下发为先导,课中进行理论体系搭建,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期待听课。在“建筑类型评述与中西方对比”部分,选取部分合适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导向,审慎采取翻转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助手组织学生课前研习、课上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例如“中国传统民居”部分,将知识点分为若干专题并引入课本中没有的镇江民居,提前将资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课前研究,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现场引导并进行总结点评。3.基于教学助手的LR.studio筑艺工作室(1)教学助手课堂辅助。教学助手辅助教学主要反映在三个阶段:课前意见收集与课程设计、课中讨论交流和课后意见反馈[4]。对于意见征集与反馈,一味强调全员参与往往效率较低,多数学生意见重复且描述不清,既占用大量时间又增加学生工作量,反而导致其学习兴趣降低。通过教学助手收集并汇总各项建议代表同学集中提出,既减少工作量,又提升教学助手对课程的了解与文字组织能力。对于课内“讨论式”翻转课堂或课内实践环节部分,如直接进行,学生或因害羞而沉默不语,或陷入无目的讨论,或对实践内容无从下手。如抓好关键少数,在课前让教学助手一同参与课程设计与备课,在课堂中由教学助手作为每组讨论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发起者,教学效率将得到提升。(2)教学助手实践提升。课后教学助手参与到教师相关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实际研究或工程项目,进一步对课程知识进行提升与拓展。通过数年发展,教学助手制已发展为“LR.studio筑艺工作室”模式,各级教学助手在工作室中以老带新、互帮互助,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4.百川汇流、共建课程校外教学资源的拓展与利用是对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部分优秀教师作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镇江设计艺术家协会青年理事、镇江勘察设计协会专家,积极为学生拓展镇江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资源。先后与市住建局、市文联、市规划展示馆、市博物馆、市西津渡开发公司、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建立联系与合作。同时学校聘请江苏省勘察设计大师一同参与本课程资源建设并定期为学生提供专家讲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5.课程联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最大化实现课程价值,中国建筑史注重同其他相关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关课程群的有效联动,既为学生建立传统建筑理论体系,又为建筑设计类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提供引导[5]。例如建筑设计课程设置历史建筑改造相关任务,毕业设计对历史风貌区建筑更新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将历史建筑的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实现历史与设计无缝对接,形成课程间有效联动,使设计课程成为建筑历史学习的有机延伸。同时,本课程还着力推动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于建筑调研、古建筑测绘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6.地域特色、融入城市江苏科技大学位于江苏镇江,镇江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文脉的形成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南北文化交流的交通港口城市特性。镇江是鸦片战争后较早对西方开放的城市,其建筑表现出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开放性与多元性。镇江建筑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依山傍水,城市山林;南北融合,雄秀合一;中西交融,民国风韵。笔者在课程授课时结合知识体系中相关知识点,如“城市”专题、“住宅”专题、“宗教建筑”专题,依托所处镇江城市与建筑特有的风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三位一体”课程培养体系中通过课内、课外两个时段,校内教师理论教学与校外专家现场指导两种模式对地域特色进行讲授[6]。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高校所在城市的建筑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关注城市发展的建筑文化传承问题。7.多维度、多层次综合评价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注重过程(图2),课程考核体系主要由平时表现、期末考核、意见反馈三部分的八个模块构成,从课前教学助手(部分学生)、平时课堂出勤、课堂突出表现(部分学生)、课内作业、课内实践表现、校外实践情况、期末考核、课后意见反馈八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表现。

三、课程创新成果及实效

通过教师不断实践,中国建筑史课程逐步形成学生“真心”参与,课内外“真实”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消除了工科生对历史课、理论课的认识误区,调动了学生对建筑史学习的强烈兴趣,激发出课程应有活力。依托课程教学助手创造性地建立了全校本科生独有的“LR.Studio筑艺工作室”,形成了“学生助教,学生收获,学生反哺”特色。

(一)专业教学成效

1.该课多年学生评教满意度高,在学生中颇具知名度,课程授课常吸引其他专业学生旁听。2.LR.Studio筑艺工作室历届教学助手多保研或升学至国内外知名建筑学高校。3.工作室学生获江苏省优秀三好学生1人,发表古建筑论文3篇,历史建筑群类毕业设计课题获校优秀毕业设计2项,设计竞赛获国际级优胜奖1项,市厅级奖4项。4.工作室作为各级教学助手交流平台,在其他课程中亦发挥积极作用。5.对理工科学生历史类、理论类课程教学具有示范作用。本课程作为江苏科技大学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4+0”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示范课程,与其开展了共享专家讲座,校外联合教学等合作。

(二)课程思政与劳动教学成效

中国建筑史既是一门课程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程结束并非终点,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经常令师生相遇、相聚。学生表现出对该课程的持续兴趣及对母校的感情,对专业实践的渴望,均反映出该课程对学生思想及心灵的触动与启发,体现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之于学生的影响。1.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镇江市乡村振兴劳动实践5项,参与撰写古建研究报告1项,通过对设计单位的走访了解,普遍反映江苏科技大学建筑学学生对古建了解较深入,实践能力较强。2.依托LR.Studio筑艺工作室,师生一同捐书共建、共享图书角,当前藏书300余本,借阅率高。3.工作室中形成浓厚的老带新、互帮互助氛围,毕业生积极通过返校指导、定向资助等方式反哺课程教学。4.将课程思政延伸至课外,功在平时,通过一届届的毕业生将优良品行、专业精神代际传递。

四、结语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8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始于1982年。30多年来坎坎坷坷的实践探索,既抢救了一大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保护了各类文化遗产,也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巨大代价。1.1文物领域拨乱反正催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国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比较晚,缘自文物保护单位向历史遗存的古城的扩展。早在北平解放前夕,主席就亲自起草中央军委电报,要求各攻城部队必须做出精密计划保护这座古都,并把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作一项纪律执行。解放军代表还特地登门拜访了梁思成先生。不仅如此,又将梁思成拟出的《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印发南下部队,用于各地作战和接管时保护古建筑。中央人民政府刚一成立,1950年很快政令,作出《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批示》,颁布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关于地方文物名胜古迹保护管理办法》和《关于征集革命文物的命令》。国家在组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础上,先是于1958年将“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规定正式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继而于1961年国务院依据宪法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从此为建立中国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然而,反观我国古代和近代遗存的古城,却远没有文物那么幸运。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弃城到保城的长期阵痛过程。由于意识形态桎梏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最初这些古城被视为统治阶级聚集的“消费城市”,具有剥削性质,被打入另册“彻底革除”。建国后30多年,大张旗鼓掀起的拆城墙、改旧城的风潮曾经席卷全国,直到“”结束,邓小平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拨乱反正”中,组织全国政协对劫后余生的各地文物破坏状况进行了调查,随即通过政协提案,建议抢救文物,加强文物保护,并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从而促成了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发出保护我国历史文名城的通知。同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由此可见,没有文物保护,就没有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延用文物保护思维模式。《文物保护法》赋予了历史文化名城法律地位和法定概念,也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顺理成章纳入了文物保护范畴,采用了文物保护的模式。《文物保护法》公布以后曾经做过6次修正。其中1982初版和1991修正版均在法律第八条把历史文化名城界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的修正版均在第十四条又将历史文化名城与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迄今历史文化名城始终沿用着文物的概念。既然属于文物,就应当适用《文物保护法》“原状保护”的原则,无论古城本体,还是依存环境,都要保持原汁原味。这对以人群为主体、满足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和起居生活需要、活态传承历史文化的物质综合体,显然根本无法做到。因为“原状保护”不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存续演化的内在规律。对于文物保护采取原状保护无可厚非,非如此不能保持文物的原真性及其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为充分彰显文物的价值特色,使其物有所值,古为今用,近些年来文物保护思维也从守成封闭模式向多元开放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切实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探索文物合理利用,创新发展取得了丰富经验。最具影响力的故宫保护就是杰出的范例。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却未形成清晰的思路。一直以来,受文物保护思维支配,历史文化名城被当作静态保护的对象,采取和文物保护单位同样的模式,在历史城区划地为牢,通过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定禁区和限制区实施管理监控。即使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行政法规也只能在《文物保护法》的架构下对法条规定略微调整,适度深化,不能与行政法抵触。组织编制保护规划,核心内容不外乎三部曲:一是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二是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范围;三是对保护范围的现状建筑实施分类保护整治。这种在平面二维空间上实施的静态保护的规划措施,虽然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制约作用,防止出现更大破坏,不过由于保护规划对分类保护整治的措施仅限于提供范式化导向,达不到导则深度,遑论针对具体现状建筑和环境进行详细设计,故而实操性差,常被诟病为隔靴搔痒,不接地气。加之规划编制内容对于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具体明确要求,缺乏功能业态更新和环境生态提升的规划引导以及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撑,因此很难使历史文化名城既能保下来,又能活起来。毋庸讳言,三十多年来我国所有历史文化名城都曾不止一次编制和修订过保护规划,却未能行之有效地遏制发生在保护范围内的违法破坏,千城一面的趋势仍旧继续蔓延。于是保护规划变成了敷衍检查的应对之策,束之高阁弃而不用。1.3长期以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理念缺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主要依靠编制和实施保护规划。这固然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保障,舍此不可。通过保护规划将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挖掘出来,确定为保护对象,按照本体及其遗存环境合理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在保护范围内的建设行为和活动加以规范,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现状不协调建筑,分类实施保护、保留、修缮、改善、更新等不同的整治措施,达到整体保护传统格局、空间肌理、历史风貌的目的。特别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管控,保护规划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也应看到,保护规划落实在各类建筑的保护整治上,成效并不乐观。需要指出,保护规划作为一项专业技术手段,并非名城保护工作的全部,不是说只要编制一个好的保护规划,就一定能够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毕竟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传承文化遗产,而且关乎改善社会民生,不能将名城保护等同于文物保护,不宜机械地照搬封闭的文物保护模式和套路,仅靠划定几条“高压线”就能管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旨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不是单纯为了保护原状形态,更不是把形态保护恢复到某个历史年代。审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保护制度建立30多年,思想理念隐含两大缺失。一方面在宏观上,过于专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形态与实物形态,划地监管,忽视攸关改善社会民生的功能更新,没有意识到妥善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才是问题的根本;另一方面在微观上,编制保护规划止于范式化导向,确定规划措施空泛通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缺少了过渡到落地实施阶段的有机衔接,结果为偏离保护规划,重新委托保护整治设计和建筑设计留下了自由裁量空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缺失给城市设计介入设置了藩篱。众所周知,文物保护思维的基本模式是守成。秉持守成思维模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在因素干预,保护和维持原状。因而似乎没有必要运用城市设计手段,担心城市设计属于创作性思维,会追求审美景观的形象塑造,给历史文化名城带来破坏。这是城市设计较少介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症结所在,也是导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理念偏见。孰不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因为在守成封闭的惯性思维支配下,停滞在粗放模式,摒弃了精细雕琢,才随着城市发展的趋同化,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个性化特征,变得千城一面。如今除了平遥、丽江、苏州、绍兴、阆中等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完整外,绝大部分名城整体格局、历史风貌已不复存,只能由保城退守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最后防线,不得不令人深刻反思。

2城市设计之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作用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只有秉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正确理念,才能客观认识历史文化名城存续规律,把管控和疏导有机结合,刚柔并济,展现出多元包容和适度弹性,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品牌特色。2.1动态传承体现着历史文化名城存续的固有特征。历史文化名城较之文物,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空间和社会载体的概念,有着内在的属性特征,包括存在于一般城市的普遍共性,以及属于自身的鲜明个性。任何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的古城形态渐变演化而来,经历了渺远的时空岁月雕琢。它们毫无例外地积淀叠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遗存,或多或少保留着逝去的印痕与记忆。无论古城始建于哪个地域或者哪个年代,都会随着时代变迁,生命体不可避免地出现式微衰败的老化现象,空间形态和实体形态也会发生变化,都要在不断代谢的新旧更替中,满足当时居住人群的生存与生活需要。但是物质形体的消长简繁,建筑材料及建筑技艺的改进,并不影响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纵观名城演化轨迹,大量重要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代有倾圮坍塌,却又不断重建完善。这是一个自我更新的动态传承过程,也是一个适者生存的进化提升过程。由此可见,历史文化名城与文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作为有机的生命载体,必然按照自身客观规律可持续发展,而不能一成不变地始终原状保存,也不能人为定格在某一历史时期或者历史阶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在保护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的历史遗存信息,通过各种物质化的形态载体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认识历史文化名城存续规律及其固有属性特征,应当在真实保护、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动态传承。要善于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汲取适应现代社会的富有生命力的基因,不断为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2.2城市设计是历史文化名城动态传承的重要手段。城市设计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城市规划建设从大规模的粗放型外延扩张转向集约化、精细化和人文化发展。随着土地增量利用向土地存量盘活转型,越来越注重提升城市的高品质,创造高效的活力环境和优美的景观环境,彰显和传承历史文化,也将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摆到了突出位置。在这一转型发展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和方法,能把更多的历史文化保护下来。我国经历了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城市房地产的过度开发肢解了传统格局,撕碎了历史风貌,蚕食了文化遗产,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迄今真正完整保存着原状的历史文化名城已是凤毛麟角,其他整体保护状况大都不佳,空间网络碎片化,文化遗产零星散布。有鉴于此,保护规划将传承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相对较好、历史遗存建筑比较集中成片的地段作为保护对象,划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其他需要保护、控制地区的保护范围,并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三个保护层次,确定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框架。在整体保护控制的同时,重点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现状建筑实施分类保护整治。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绝大部分空间和地段,因空间网络碎片化,无法划入保护范围,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信息难免有所疏漏。针对历史文化名城这种普遍状况,城市设计大可用武,作为保护规划的最佳搭档。城市设计上可承接保护规划,下可指导建筑设计和塑造名城特色风貌。其重要性在于运用城市要素整合的思维,对古城和老街形态进行空间组织,在三维空间的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弥补因划定各种控制线对城市要素产生的分割。这与保护规划和详细规划有很大不同。保护规划划定管控范围,确定保护内容,规划保护整治措施。详细规划控制建筑的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技术数据,针对建筑、道路和绿地空间布局、日照分析、交通组织、工程管线综合、投资效益分析等等。两个不同层次的规划都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范畴内所做的数据平衡。相比之下,现代城市设计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更强调三维性、整合性和创作性。它以视觉秩序为媒介,容纳历史积淀,可以把更多散落在保护范围以外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信息囊括在内,铺垫地域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在现代城市设计中,通过研究分析古城和老街的行为活动模式,围绕彰显历史价值与文化特色,处理建筑、街道广场、水系、绿化、环境景观等城市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运用形体和色彩构思,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有机织补,塑造空间形态,修复易于识别的古城和老街意象,达到空间形式上和谐完美,社会生活上有机协调,综合效益获得最佳优化。

3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活力

城市规划的方法是对土地使用的二维空间布局。主要体现在平面范畴合理使用城市建设用地和运用城市控制线,具有公共管理的属性。城市设计的方法注重城市空间要素三维形态整合,使城市机能更加合理高效,景观形象更具特色,营造聚合人气的氛围与审美效果,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现代城市设计的专业优势,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和活力提升至关重要。3.1城市设计着力历史文化名城三维空间要素整合。《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这样定义:“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目标而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说明艺术创造是城市设计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把最初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的城市设计,上升到了针对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和环境景观构思的现代城市设计阶段,指出:“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美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历史文化名城也同其他城市一样,需要通过对城市空间、形体、环境和个性特色的塑造,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即使在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也不例外。虽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但其营建过程并非随意所为,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儒道文化和建筑风水为魂,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和年代的生产力水平,经过匠心创意,整合自然人文资源,才造就出各式各样的城与街。这些城与街的形象有着空间性、形体性、序列性特征,结构严谨,疏密相间,高低错落,建筑婀娜多姿,在追求古典审美中使人们产生各种艺术感受,成为那个年代最具人气和活力的地区。实际上早在古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并且运用了城市设计的思维方法,对于营城布局、街巷肌理、空间组合、体量比例、视觉对景等都进行过精心设计。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属性的古城老街作为独立的空间单元遗存至今,和现代社区、商贸区、CBD、中心广场、绿地水系等相映成辉,更需要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空间载体的形象特色。这恰恰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专业优势。尤其通过渐进式更新,在古代与现代历史文化脉络传承,织补残缺破碎化的空间网络,修复失去记忆的意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面,非现代城市设计莫属。3.2现代城市设计为历史文化名城建构特色活力区。现代城市设计之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应当服务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在推进特色活力区建构,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活力方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力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自我更新发展能力,也是衡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品质的一项主要标准。城的本质是人的集聚。其活力涵盖了社会、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社会活力是历史文化名城活力提升的核心,主要表现在激发人的活动激情和构建良好互动的关系,包括通过公共空间精细化组织,营造多样的社会活动、开放的交流平台和良好的社区布局结构。经济活力表现在增强土地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空间的集聚和转型,包括物质、能量流的集聚和活动行为的集聚,构成了活力提升的基础和驱动力。如今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既要完善消费空间,也要重视空间消费,加快传统的购物消费向文化、休闲、健身、体验的转化。相较于社会活力和经济活力,文化活力能够激发人的思索、记忆和共鸣,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读性和识别性。借助现代城市设计的三维构思,比单一实施空间规划管控,更有可能达到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活力的目的。美国著名的城市设计学者林奇在《好的城市形态》(GoodCityForm)一书中将“活力”作为评价城市形态质量的五个基本标准(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和管理)之首。设计者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忽视活力培养,追求形式的审美效果,必然步入偏爱视觉景观的误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尤其要避免出现这类问题。现代城市设计应当以保护规划为基础,运用新旧共生理念,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中进行精心构思创意,适当融入现代建筑元素,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对于大量空间形态和实体形态破碎的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有机织补修复,完善历史性标识以及古城和老街意象特征。运用现代城市设计,切忌急功近利,简单浮躁地堆砌仿古建筑,而应着眼于增强古城整体功能,建构特色活力区。特色活力区是由功能交混的城市要素紧凑集聚,以步行为脉络、公共空间为骨架组合而成,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环境特色,既是名城中的活力单元,又是名城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特色活力区根据公共空间的特征至少可分三类,一为广场型结构,即以广场将活力区的城市要素整合成有机体;二为自然生态型结构,即以绿地、水体等整合城市功能要素。三为步行街型结构,即以地面的步行街区和空中步行街作为公共空间有机整合。在这一方面,国外不乏成功的实例,我国在现代城市设计的探索过程中,结合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法国巴黎罗浮宫入口金字塔设计、日本东京惠比寿广场城市设计、新加坡河克拉码头城市设计、上海新天地和提篮桥中心、郑州二砂文创广场城市设计、大同古城小校场历史地段城市设计等等,从不同类型的历史城区和历史地段,体现了在历史名城中现代城市设计的趋势和特征。

参考文献:

[1](美)E•D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英)Matthew,等.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M].冯江,等,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卢济威.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美)K•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美)K•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等.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曹昌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R].2012城市规划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9

中国城市规划正处在多规合一的发展时期,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保护区论保护的措施,忽略了保护区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阻碍了二者之间历史文化脉络格局的交融,使得保护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由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工作中各部门间频频发生纠纷,管理不善、过度开发、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名城保护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往往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不能很好的发挥指导作用。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济宁为例,探讨多重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

2济宁市城市文化特点与现存问题

2.1简介。济宁市属于山东省内的一个城市,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济宁市还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境内不仅有三府、国家森林,还有国家历史名城——邹城市,使得济宁市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2.2济宁市城市文化特点。2.2.1独具一格的古城风貌。济宁市称为“运河之都”,运河不仅对济宁的经济产生影响,还对济宁的精神、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北方城市中,济宁河流最多,为济宁带来了信息、技艺和人才,称之其为“江北小苏州”再合适不过。城区内任城河、洸河、府河等交错纵横。城区含有陆路和水路,使得居民楼和商业区联系更加紧密,也把济宁水乡城市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济宁作为运河的中间枢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西华宗教文化的熏陶,使得不同的文化要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风采。2.2.2积厚流光的京杭运河文化。济宁倚靠京杭运河,作为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积极做航运事业、积极建设,从此不断走向繁荣。运河文化从此也成为济宁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显现出济宁市的整体精神面貌,更是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运河文化在济宁市的兴盛,加之运河的航运作用,使城市逐渐沿着河道形态发展、扩大,街道沿着运河延伸,湿地也融入城市,构建出南北城市融合的风貌和富有特色的运河文化。2.2.3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的地理条件和浓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风景带。济宁又享有“曲乡艺海”的美誉,至今为止已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1个项目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现存问题。济宁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依旧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古城中的建筑特色趋向模糊,城内存在的历史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吞噬;(2)过度进行城市开发,运河环境遭到破坏,历史城区附近也被居民楼所占据,使得水利工程受到破坏;(3)人们活动轨迹增多,部分文物受到损害;(4)缺乏保护措施,历史古巷与现代交通相冲突,古巷感日益消散。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多重路径与方法探究

新时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方式,应从区域着手,进行小背景契入,进而考虑整体发展与保护;而后运用全方位的视角,对历史名城进行合理规划;进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时,应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以确保规划顺利开展;对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从建筑视角出发,进行合理规划与实施。3.1区域角度。3.1.1文化与环境特点。从大范围讲,济宁市处在中国东西文化不同的交汇点上,如西安到洛阳、北京经曲阜到杭州等,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站点。从整个山东省讲,我国儒家文化思想、炎黄先祖文化带以及运河文化带都汇集此处,使之成为富含优秀文化资源的地区。纵观历史长河,京杭运河已存在几千年,实属世上古老运河的其中之一。它流入济宁内,以此向外延伸,流入南四湖,形成东西、南北轴相结合的运河文化带。济宁作为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的集结区,其目标为建设南北黄金水道之枢纽。3.1.2协调与保护共进分析。(1)从整体上保护文化环境。调和田地、林地和生态湿地等生态保护区与由运河、历史城区、古代街区而形成的历史风貌区和城市新城形成的现代城市风貌区的关系。保护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出入口、景观区、部级森林公园、广场等主要开放场所。(2)保护城市水系、合理利用水系。将市内内外水系相连,生态湿地镶嵌,融合城市整体水系,重点保护、强化市内梁济运河和古运河的整治,对沿河文化遗址、水利工程和两岸用地进行监管与保护,强化河道各自的主题、特色以及防护手段。(3)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格局。建立两个不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系统,依照运河文化设立历史文化格局。建设古运河文化带、梁济运河文化带,划定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4)保护古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对古树的登记,强化对济宁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3.2整体方面。3.2.1古城区的保护措施。3.2.1.1从整体范围进行保护。依据城区的道路建设、河流分布、建筑范围以及分布状况进行剖析,根城区形成“一带三区多点”的结构。加强对历史城区路网格局的保护,在保证城市干道通畅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护历史城区的路网布局,维护原本城区的历史风貌。历史街区应保有原有古巷的建造方式及步行要求。可采用增建停车场不同的形式,减少进去历史街区的汽车数量,以此推动步行工具的发展。3.2.1.2维护水系、增强绿化。应注重疏通河道,还原原本的城河风光。而后不断增强流域间的连接,建造完整的水域体系。注重环境质量的改善,加强沿路绿化的建设,使道路林荫化。3.2.1.3建筑高度的控制。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控制建设总体高度。对处于历史街区的建筑物,高度应限制在12m之下,以此符合对视廊的要求。洸河、府河、越河滨河区沿岸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8m以下。3.2.1.4景观视廊控制。按照地形分类,济宁属于平原地域。而对廊道视线的控制主要指的人工建造景观中的视线走廊。铁塔、太白楼、智照禅师塔、文化广场、东大寺之间都要留互为相等的视线廊道。3.2.1.5景观风貌控制。历史城区内主要有文化展览区和太白楼两条不同的景观线,交融形成历史区、文化区、景观区等不同的风貌。3.2.2保护古运河的方式。3.2.2.1划为不同区段。使运河整体划分为河西、古运河城区、古运河滨湖三段,对其进行保护。河西段以展现运河历史为核心,着重保护古运河的流经区域,河上的水利工程、以及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古迹。古运河城区段,着重保护运河气韵、依附在运河两岸的建筑、小街小巷和古代遗迹。古运河滨湖段,着重保护运河生态环境、河道完整性,展现出济宁路段运河的魅力。3.2.2.2合理利用区段运河线。感知文化、体验文化主要放置老城区段,以古风建筑为核心,打造运河两岸自然风景;感知生活、休闲娱乐主要放置新城区段,绿化建设要融合周边环境,使现代城建中融入自然风光。参照文物部门划定的保护范围与建设进行相应管理;严控对大运河古迹周围的土地进行开采,加强对日常生活中用水概况的监测,并树立警示标识。3.3管理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管理保护时,需有全面的管理体系,以致能够有效保护历史古迹。管理体系应主要从地域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城区出入口、步行工具等不同角度制定,居住人口、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引导性方案,协助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3.4建设角度。针对现存城市内的优秀文化、历史古迹、村落,应合理有效划出保护区域,提出相应的保护手段,且对城市内的建筑、绿化、路段、河道都进行相应的管理与布局。

4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给予了更多关注,区域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逐渐步入正轨。整体发展方向也趋向多元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在更多层面、不同视角进行综合考虑,寻求保护的空间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培阳.区域视角下的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D].中国名城,2012(5).

[2]柳秋英.基于“整体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

[3]孙翔,李光旭,王朝晖,姚燕华.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探讨——以广州市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

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街区式

一、项目建设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商业综合体的模式有着鲜明的功能特色和资源共享的优点,已经成为了实现城市各项功能的新型载体,一系列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出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和城市的面貌。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收益,腰包鼓起来的深圳人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享受,商业综合体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吸引大量人流,成为商业综合体能否取得成功的重点。而商业综合体仅仅充斥着商业元素是文化品味缺失的体现,长此以往,对于建设人们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感都不利。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片区被定位为中国的“曼哈顿”,其未来商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其竖向景观应当独具特色,结合前海合作区的特有环境资源和发展方向,创造现代化、生态化、宜人的山、海、河及都市景观形象,因此需通过对前海某地块的场地规划分析和政策解读,归纳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的要点问题,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在设计中,为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二、我国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发展研究现状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建设容易忽略自身文化特色,从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到景观环境设计,都表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这种文化品质的缺失使整个商业空间充斥着空虚感。长此以往,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会使人们失去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对于传统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脉的表达和传承,是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因此在景观设计的探索中,历史文脉的表现与传承成为了设计的重点。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地域文化的表达中,街区的设计尤为重要。在近年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也不乏对街区与文化融合的设计,其中以成都远洋太古里和上海新天地为代表,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将原有历史街区、地域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进行了完美结合。成都远洋太古里的设计保留了成都古老的街巷和部分原有历史建筑,实现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激活。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再融入2~3层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建筑,以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市空间。景观节点的设计上,满足了对传统寺观园林空间与现代时尚街区空间的结合,恰到好处的景观广场的设置,使之作为整个街区的中心景观,让这个广场在节庆活动之日成为良好的视觉中心,景观小品的设计也都充分结合了历史文化,通过这些小品的点缀,使商业空间中的艺术气息更为充足。上海新天地则是融合海派地域文化的城市商业项目,海派文化的开放性与里弄文化的狭小空间形成新旧的强烈对比。石库门是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新天地为了延续这一文化,在旧石库门建筑老区内拆旧建旧、修旧如旧,赋予其餐饮、娱乐、休闲、历史、文化等内容,将石库门符号完美融入景观设计中,将旧材料使用于新的景观小品之上,利用水景的表达与景墙的设置,使传统的地域景观符号出现在景观节点设计中,利用传统建筑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使旧有的建筑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使狭长的里弄空间呈现出多层次分布的效果,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展示了上海包容、有活力的一面。

三、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概况

(一)场地概况。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前海深港合作区妈湾片区的核心位置,是“珠三角湾区”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项目是集现代办公、商业、居住等各功能和谐统一的城市综合体,本文重点研究其商业地块部分。地块北侧为以丝路长廊为设计理念的商业文化聚落,西侧为办公区,分属多家开发商,共规划了七座百米以上的办公楼,南侧为规划公园,是丝路的起点。商业地块结合北侧的丝路长廊共同构建景观长廊,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以“打造公园中的城市”为目标。(二)山水森活概念解读。在考虑地域文脉的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简洁、雅致的设计语言,结合“丝路长廊”的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链接、人文、弹性、品质四方面,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绚丽的现代化商业空间。链接,即引入自然景观,呼应城市山海通廊结构。利用场地西侧水资源及前海湾形成“水”为主题的水院,引入大南山的绿,结合建筑各层营造高低错落的“山”景,构筑“山院”“水院”,周边界面以自然“森林”和河道向周边渗透,外街打造生态休闲街区,内街打造活力街区。通过增加连廊,丰富交通系统,形成多层立体连廊体系,商业二层形成无障碍连接环线。人文,即通过建筑及连廊构建厅(城市公园)、街(商业街)-巷(巷道)的人文空间格局,并基于精准人行动线设计人性化的风雨连廊庇护系统,在重要节点及院落融入人文艺术装置,提升商业气氛,使传统内核通过现代手法表现。弹性,即通过不同时期对户外场所的需求适应性,使景观价值达到最大化。日常的穿行休憩、周末的公益活动、节庆的文化集会、公司的产品,融入文化与美学的生活场景在此展开,根据季节不同,夏秋避暑纳凉,冬春沐浴阳光,设置智慧的雨水管理系统,打造街区型和公园型雨水花园,结合北侧河道形成海绵体系。品质,即精致工艺,精致布景。因场地功能需求,绿化组团面积偏小,但植物配置需精细化、情景化。材料的选择上以及细节的处理,均以高品质、精工要求。结合人行动线,营造一步一景、曲径通幽的院落空间。从下沉广场的叠水山谷,到地面林下空间,再到二层连廊及屋顶花园,构建四重开放空间界面。(三)方案分析。1.建筑形式。项目的建筑形式为现代中式主义风格,将传统村落的广场、巷里、庭院、屋檐等形态抽象、重组及三维的转化。商业建筑由通透的玻璃及砖饰面、仿木格栅作为主要立面材质,凸显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气质。建筑中式纹理和空间布局形式给景观设计提供灵感,同时建筑丰富的叠层空间也给竖向景观设计提供延伸空间。2.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形态则来源于传统村落的空间脉络,街、廊、巷在商业庭院之间动线迂回,叠层多变,互相渗透。人们的各种活动,如购物、进餐、休息、娱乐等融合在一起,加强了人们活动的参与性。周边的人群被其特色的街道空间所吸引,不断进入院落围合的建筑空间探索,通过院落空间进入下沉广场和首层庭院,穿梭于商业综合体的廊、巷,感受建筑空间的布局魅力。商业设计强调对街道空间的塑造、景观节点的选取、步行连廊和天桥间的联系。通过对街道比例的人性化调整,形成了现代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形式。通过对街道的弱化,庭院得到了强化,传统的街道和院落形态与现代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得到了有机结合,同时,商家的店面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延展。3.景观元素设计商业地块景观设计要素分为入口广场、植物营造、道路铺装、景观小品、标识系统五方面,通过将景观绿轴与商业院落形态建筑有机结合,强调了街道空间的景观塑造与变化,再将聚人气的商业广场、街、巷、二层连廊,通过景观的设计与各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活力的社区特色商业景观。入口广场:该项目的入口广场连接了地铁出入口,在广场入口处设置风雨连廊,提取传统建筑的屋顶元素,打造林中“树屋”的形象。底部采取艺术支撑的形式,并将地铁出入口的上盖种植植物,将其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入口处运用大体量的、能突出项目特征的雕塑小品汇聚人流,并提供开阔的场地和丰富的林下空间,打造“林气”商业。并考虑广场铺装的引导性,通过铺装进行分区。在地铁出入口和公交场站的交通环境较复杂的入口处,尽可能做尺度较大、较空旷的广场。同时又因广东地区气候炎热,广场内的遮荫设施设置十分必要。植物:商业区的植物采用遮荫乔木配合野趣花境的组合方式,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自然风景,选用本地乡土树种,上层结合遮荫功能种植乔木,以冠大荫浓的大香樟列植于广场的主轴线,保证广场常年的绿荫,并以凤凰木为广场的主景树,其在盛花期满树红花,无论走在下方还是从二层平台观赏,效果都十分震撼。下层地被选用狼尾草等观赏草类与紫娇花等开花地被搭配打造自然野趣、层次多样的植物空间。中庭空间选择观赏效果独特的植物孤植于中庭节点,如华南五针松、大腹木棉,并在巷道中种植挺拔舒朗的乔木,如小叶榄仁,使中庭景观更具有标识性,场地特色更鲜明。中庭区域的地被以草地为基调,点缀形态自然的低矮灌木,如天门冬、银边草、麦冬、栀子花等,与山石结合,形成自然生态、富有韵味的地被景观,呼应“自然感”的设计主题。屋顶花园则选用芳香植物和可摘采植物,如紫薇、茉莉、石榴、金桔等,可消除人的疲劳感,或配以蔬菜种植,与餐厅外摆配合,增加趣味性。垂直绿化选用色彩丰富的植物,如肾蕨、彩叶草、花叶络石等,体现生态性和可持续性。道路铺装:地面铺装以石材和陶瓷透水砖为主,次铺装为高耐竹和原石,收边则采用树皮和砾石,整体简洁大气,通过规格变化及面层变化丰富层次,局部点缀自然材料,增添文化气息。项目位于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区,在铺装的选择上也应选择有防滑作用、吸水性强的材料,并满足海绵城市的相关设计要求,保证铺地透水性。收集广场雨水,场地径流通过线性暗井汇入生物滞留池,达到下渗、净化、回用。选用的高耐竹具有高级硬木的质感,高硬度,强耐腐,不变形,成本低,绿色环保;选用的PC砖采用回收废石材制成,高强度,抗冲击,颜色丰富,耐久耐磨;选用的有机覆盖物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灌溉量、抑制扬尘、吸收粉尘、过滤雨水、隔热保暖。景观小品:场地内的景观小品应满足片区景观设计的初衷,增强景观设计的体验感。通过融入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儿童的同时也能吸引到大量的成年人。具有标识性的景观小品设置在广场的入口处,比较醒目,可以吸引行人停留或进入。在艺术小品的内部或周围设置可供人倚靠或休息的台阶和栏杆,则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人们可以进入雕塑小品营造的内部空间去触摸小品,感受不一样的空间氛围,可发声和能散发气味的小品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系统,让人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是这个空间内的演员而不是观众,这种参与性是其他任何空间和场所都不具有的,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标识系统:共分为三级标识系统。一级标识牌布置于城市界面主广场,以雕塑形式或结合雕塑进行设计,包含企业LOGO;二级标识牌主要布置于城市界面主广场,标示的内容包括主楼信息、场地地图、区域重要地名等详细信息;三级标识牌则位于站牌和车库出入口,主要标识车站信息及附近目的地指向等。在标识牌的设计上本着清晰简明同时要体现项目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原则,独具匠心的标识牌设计有助于烘托商业气氛,提升整个城市综合体的环境品质,吸引消费者进入城市综合体,促进消费。

四、结语

在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中,既要满足与周边地块的良好关联,又要诠释地块区域内的特色,用现代的理念和共生的概念赋予地块具有历史性的设计,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园林的设计语言。文章通过对商业景观的地域文化处理和对生态系统的构建,打造极具特色的体验式商业,通过加强对细节的设计,营造充满艺术感与趣味性的空间,通过对室外商业环境的塑造,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通过景观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强调景观与建筑间的共生关系。这样的商业景观设计,也同时满足了商业运营的主题,使消费者体验一种除家庭与办公环境外的轻松生活场景。

参考文献:

[1]汤志勇,苗凯.商业环境空间布局的浅析[J].内江科技,2011(8).

[2]刘桂禄,韩刚团.填海综合功能区竖向规划设计思路探析:以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韩晨.传统商业街区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与传承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13.

[4]李亚茹,胡昂.从街道的美学浅析成都太古里商业步行街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