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段考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8:06

历史段考总结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1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三、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四、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优化;初中历史;合作学习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思想价值观的变革有着深层的价值,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求时代的承载者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对自身进行主观层次的改造,这种改造对象不仅针对学生,也包含了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对初中历史学习的优化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以及反思,完全符合思想价值观变革这个重要主题。初中历史教师一方面承担着将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本身对历史教学的行与思是作为历史教师这个职业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学习现状为切入点,对优化初中历史合作学习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初中历史学习现状

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初中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现阶段初中历史学习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与学习评估两个方面的特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方式是通过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1]。这种一言堂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的过程中过多的依靠自己本身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造成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初中历史的思考没有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在价值观理论中主要表现为历史知识本身的价值在承载者中没有得到有效地实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学习评估主要体现为初中历史的各阶段考试,考试内容的设计结构不合理是教学目标低于预期的重要内因。因此提高历史学习的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学习中有着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二、优化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引导是优化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思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个过程中普遍可以采用以故事、诗歌为引入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初一历史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79.3%的初一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偏向以故事为引入的形式。历史知识的以诗歌为引入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初中历史有深厚的诗歌文化底蕴,历史与诗歌的内在关系决定了诗歌本质上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因此以故事和诗歌为引入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起到积极引导学习历史的作用。此外以实物为表征的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内容中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和收集历史文物模型、图片等实物,在课堂中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2.优化合作学习的手段。对个性化历史知识的设计在调动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知识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突出表现为将历史知识与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历史知识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积极地采取讨论会、互问互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2]。优化初中历史合作学习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备课中体现合作学习的内容,例如,角色互换的形式便是普遍采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合作学习的范例,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互换角色的行为方式让学生自己来备课、讲课,历史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听取学生讲课的内容,在课堂结束后,通过对学生在课堂讲课中的一些不足进行总结。这种方式的应用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是通过让学生对历史话题发表自己的认识,这样便可以积极地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不断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同时在历史思维的思考中探索价值观的表现,此外合作学习的应用在培养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分析能力、教学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历史学习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合作学习的应用不仅体现在知识考核中,其本质上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因此初中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应用合作教学中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文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6.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3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窗口”,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成本管理直接制约着项目的经营成果。

项目成本管理是承包人为使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它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工程,从项目中标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每个环节,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二、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控制投标费用。随着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报价成本高,就意味着生产费用高,使企业在投标价格上丧失竞争优势,如为了中标而盲目压价,则会使项目的耗费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致使企业亏损。有时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造成项目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再者,由于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尚不规范,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入和产出效益不一定配比,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二)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需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如果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工人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造成人工费的浪费;如果材料管理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搬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工程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的误区,就不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另外,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宏观、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习惯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来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在施工企业内部形成只要完成任务、质量达标,就可以评先进、树榜样,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

(三)资金管理缺乏预算控制。工程项目前期资金宽松时,没有预留储备资金,花钱大手大脚,工程中期盲目促生产赶进度,忽视工、料、机计价与拨款程序,甚至出现超拨款现象,工程后期尾款与质量保证金追讨不力,变更补偿及材料补差工作不及时,整个项目及建设期间资金使用缺乏与工期配套的供求预算,资金使用往往前松后紧,使用成本较高,财务费用上升。

(四)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的主动权绝大部分在项目经理手中,但目前成本管理模式中项目经理的责权利没有充分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最终实现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与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无直接关系,因此项目经理不可能在直接关系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去节约和控制,责任指标与工作职责不对应。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将整个项目材料费节超与材料供应部门人员挂钩,而材料供应部门人员根本管不了现场施工时的材料节超,其结果是受奖和受罚稀里糊涂,受奖别人不服,受罚本人也不服,这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点。

成本管理的考核与薪酬相挂钩,考核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能否调动各类人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因为责权利不相对应,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如果没有事先确定奖惩办法和指标,每一年度或项目完工后“酌情”进行奖励,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是否拿到奖励、能拿多少奖励,取决于上级领导的看法。特别是一些长期受大锅饭思想影响的施工企业,赏罚不明更为突出,对于重奖的人往往只是意思一下,对于需要惩罚的人,由于碍于情面批评一下了事,奖惩不到位,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三、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一)降低投标费用,加强投标报价压价管理。首先,对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切忌听到信息就追,四面出击,做无效花费;其次,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再次,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二)提高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施工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可以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名牌工程,创最佳效益”等,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和支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将项目成本管理贯通到施工企业的全过程,用制度管理企业。各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自抓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主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成本管理工作很难做好。

项目成本管理不能只注重事后核算,要将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齐重。提高工作人员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不能将项目成本管理简单地理解为节能降耗、减少支出等,要给成本管理以准确的定位。

(三)加强项目成本预算动态控制机制。成本管理要坚持规范化建设,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要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和资源配置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调整、材料涨价、工程量清单的变更等会引起项目成本预算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做出相应规定,及时调整责任成本预算,防止活方案对死预算现象的出现,使责任成本预算成为动态预算,但调整责任成本预算时应慎重,保证责任成本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持施工方案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建立成本管理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将责任成本预算与工程进度相结合,定期将成本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协调,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总结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控制成本支出,保证责任成本计划的实现。

责任成本的动态控制要保证各项配套措施到位,在人员配备上要因事设人,定岗定员,对工程内包队与外包队要公开竞标,择优录用,在材料、设备采购上要坚持比价格、比质量、比信誉采购,对需求量较大的主材、地材要创造条件实行招标采购。适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随时监控和反映整个项目以及各工程队的财务状况、成本水平和财务成果,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及时纠正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偏差”提供依据。

(四)适时考核,奖罚到位。责权利明确以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企业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作出规定,按时间分阶段考核,可根据分析期末成本报表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多退少补。

(五)加强质量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质量成本的综合值达到最低。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然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4

一、关于考试(考查)科目

根据《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小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考查科目为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初中阶段考试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关于考试(考查)时间及内容

中小学期末书面考试(检测)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放假前一周内进行。初中期中测查各校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自主组织实施。

各学科分项考查,应在书面考试前完成,侧重考查书面考试(考查)不易体现的内容要求,如语文的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积累、综合性学习,数学的算法算理、估算、生活应用、综合实践性学习,英语的听力、口语交流,科学的观察、实验探究等等。学生素养分项考查由任课教师随堂安排,教师教学情况由单位组成考查小组统一组织抽测考查,不得放任自流。

建议将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的观察、试验操作考查纳入期末分项考查内容。学生观察、实验素养考查由任课教师随堂进行。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小学的音乐、美术、体育(体育与健康)期末质量考查,应全面关注学科基本常识、基本技能、学习兴趣、方法习惯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得套用书面考试方式将期末评价简单化。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列入期末课程实施质量评价范围,应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鲁教基字〔2002〕23号)、《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有关要求,通过活动过程资料、作业成果、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态度情感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并注意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关于命题及质量分析

期末书面考试(检测)由学校自主命题并组织实施,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考察各科课程实施目标、要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引导教师平时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各校要及时进行命题质量分析,及时写出命题质量分析报告,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

区教研室将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负责对学校命题的指导、审查、监督和管理。

四、建立区级常规质量监控制度

区教研电教室将在每学期对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单项抽样测查。第一学期对二、四、六、七、九年级进行部分学科单项抽测,下学期对一、三、五、八年级进行部分学科单项抽测,单项抽测由学校、区片、学科中心组组织并为学校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多元化艺术教育模式;教授学术负责制;混班教学;测评机制

一、入学考试

德国可以说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地,1810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捐出自己的王子宫殿作为大学校舍,由教育大臣威廉•冯•堡来筹建的柏林大学被视为现代大学的标志。学生可以自由选学各种课程,学生亦可以选择教授,也可以随意转到别的大学去学习。例如,马克思一年级在波恩大学,二年级在柏林大学,三年级在耶拿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德国艺术类院校教育至今仍在教与学两方面都保有极大的自由。以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卡尔斯鲁厄国立美术学院为例,这是一所纯艺术学院,已拥有150多年的历史,其从传统到当代的多元化艺术教育模式的转变非常具有典型性。让有“天分,热爱艺术的人自由发展”是其教学方向,招生简章里明确写到“既不要求考生有风格化的熟练技巧,对作品创作也不规定前提”。该学院的入学考试对考生没有任何的限制,题材自由,可使用任何绘画材料及手段,考试时长5个小时。在考试期间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场,在大厅或走廊,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创作,装置、绘画、综合材料等表现形式不拘。考试现场也没有考官监督,但间或有好奇的教授来观望一番。这样看似松散随意的招生考试制度却有着严格的选择机制。考试后第三天进行口试,由多位教授组成的评审组根据考生的作品进行现场提问。有些问题看起来似乎与作品无关,比如“你喜欢哪位当代艺术家”“你怎样理解行为艺术”等,教授们一边“漫不经心”地问着各种问题,一边仔细观察考生的综合表现,并在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要把该考生收入自己班里。经过这样的考试得以进入该学院的学生,大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并真正对艺术的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择生标准的多元化也就意味着教学样式的机动变化和未来丰富的教学结果的呈现。在以媒体影像、装置、行为等为主流的当代艺术门类中,单纯展示绘画技法风格的作品已经失去自己的分量了,艺术类的入学考试当然就要有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来应对,而不能使用单一的传统造型的标准来评判。这也是国内艺术类院校可以借鉴的一个方面。

二、教授负责制的教学方式

当学生进入学院后,会被选入教授各自的班级中进行学习。德国美术学院实行的教学体制通常为教授学术负责制,教学进程完全由教授来规划。学生上课不按年级划分,只看属于哪位教授班上的,实行的是混班教学的方式。教授授课一般两周一次或自主掌握。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个人的艺术实验。授课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由学生自己来讲述其创作动机和过程,其余人间或提出问题,由个人回答或者共同讨论。教授在这类讨论中往往会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以此引导话题向艺术的核心靠拢。教授讲评学生作品时,强调学生作品多元化艺术教育模式的建构——德国当代艺术教育解析文/孙鹏的观念及独创性,不会把自我经验以及个人创作的技巧直接传授学生,也不负责技法方面的教授,少量的技法必修课学生要在与此相关的工作室进行学习,由专业的教授来讲授相关技法。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预约工作室学习自己需要的技法。每学期结束,教授会和学生单独谈话,对学生进行学期总结。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及下学期的创作计划,并交作品给教授评判,得到教授在学籍手册上的签字后,即可进入下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同一个教授班上直到毕业,也可以依据个人的愿望从下个学期开始选择其他教授。这种典型的个人学术负责制对学生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持续关注,可有效地促进教育成果的形成。

三、关于考试

宽进严出是德国大学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学生在进行最终的学位考试以前要经历两次考试(专业审核),入学后的第二学期进行Zwischenprüfung(阶段考试),通过阶段考试后再过五个学期进行第二次考试——Vordiplom准硕士学位考试。考试一旦不合格者就无法继续学习下去。这也许是德国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动力所在原因之一。在学满10个学期后进行最终考试——Diplomprüfung(硕士学位考试),需要评判学生专业创作水平与对艺术史的了解和理解。专业创作方面的考核:学生像办一个小型个展一样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考核不止对于作品本身,还针对学生对空间理解和使用的综合能力,以及通过对其作品的择选展现学生的创作思路和个人风格的塑造能力。艺术史的考核会提前一年就给出题目:如选8位艺术家,每位选其作品5张(幻灯片),在考试前交由考委会。届时教授会随机抽取几张所提交的艺术家作品的幻灯片播放并向学生提问,此外,考官还会准备一张“Überraschungsdias”(意外幻灯片)来考核学生对艺术史了解的程度。这样的考试往往需要学生提前一年就进入图书馆进行海量的艺术史的研读学习。挑选艺术家要呈现艺术史的跨度;每位艺术家仅选取5张,必须是其创作风格形成各阶段具代表性的,这又体现了其对艺术史深度的了解程度。因此,学院并没有专门教授艺术史的课程,对艺术史的学习是完全靠自学的。而实际上对于艺术史部分的考核在学生提交所选的艺术家名单的时候就完成了,考试只是一种形式,通过考试机制促使学生了解艺术史才是考试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考试只有经过扎扎实实的学习才能通过。

四、学院艺术与社会大众

对艺术的理解在每个时代都不同,一成不变的艺术教育模式也会被时代背弃。19世纪欧洲学院艺术在与自由艺术家的争执和冲突中落败后,学院沙龙一度无人问津。直到约瑟夫•博伊斯引发的由学院延伸至社会各层面的对艺术教育的深度革新后,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才成为趋势。学院艺术更是与社会大众密不可分。卡尔斯鲁厄国立美术学院每年都会有开放日,市民可以走入教室欣赏学生的作品甚至购买。每年学院还会举办两次大型的展览——夏季展览和冬季展览。此类展览如同一个当代艺术展的缩影,学生们被艺术投资人或画廊选中是极有可能的。学院通过办画展来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这也是一种向社会推介自己学生的方式。此外,艺术考察也是学生走出去,主动去参与社会联系的途径。艺术考察的内容除了看博物馆、画廊等常规项目,还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政治、社会风俗。德国艺术学院的教育方式就是尽最大的限度强调学生个性的塑造和发展,对艺术问题有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会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并热爱艺术、勤奋地进行艺术创作的学生才会被贴上“天赋”的标签。这是一种“天才”式的教育。入学考试和学院学习都依靠“天赋”,实际就如院长格罗斯前面“种子和土壤”的比喻。学院不能保证每颗种子都得到良好的发育,关键要看是不是颗好种子。这物竞天择般的冷酷现实,才是掩藏在所谓宽松教育制度下的实质。在呼吸学院自由空气的同时,有时也许会自问:在德国学艺术会不会是选择了一条冒险的道路呢?然而,学习艺术就像行驶在单行线上,没有回头路,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结语

回顾自身,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芽,与国外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只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目前的艺术教育早已突破20年多前的“美术”范畴,融合了影像、装置、行为、新媒体平面设计等多种艺术方式,形成立体多元的艺术生态。这些新兴的艺术方式受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制动,并自然地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变革相结合,其教学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使得以往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不再能够适应艺术观念及艺术表达的多样化态势,艺术教育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构建,以适应当代艺术的模糊性、自由性、个体性的特点。德国艺术教育的革新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至今已建立起系统的模式,围绕着培养创作型人才的内核,选材机制、教学机制、评判机制与社会需求的检验的四个环节有着紧密相连的内在逻辑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考试方式;多元化考核;学风建设

考试是引领学风和教风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学业水平评价是促进学风和教风建设的导向标,不同学业评价方式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植物学”课程考核方式的历史与现状

(一)“植物学”课程考核历史与现状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学”课程几十年来一直采用期末考试以闭卷为主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学校教务处及学院教学办历来非常重视期末考试工作,教务处负责安排考试教室,组织试卷的印刷发放及收集装订;学院教学办负责收集整理课程的统一A、B卷命题并交由教务处印刷,还要负责为每个教室配备两名监考教师。期末闭卷考试的学生集中定时答卷后由监考教师统一收卷并密封,然后交由任课教师制作标准答案后集中流水阅卷(十多名任课教师每人只阅一个小题),最后由任课教师拆封试卷登记学生的卷面成绩。随着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植物学”课程考核总评成绩也由20年前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变革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笔者在20多年承担大一新生“植物学”课程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尽管加入了平时成绩来评价课程学业,但学生们对“期末考试”环节还是特别重视,从第一堂课“绪论”到以后的每一次课,总有学生问及关于课程考试内容的问题,不少学生甚至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学试题集”向任课教师要“标准答案”。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应试教育给学生留下的深深烙印,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如何通过完善课程学业评价方式来适应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二)一次期末考核评价学业水平的利弊。考试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每到期末考试前,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们抢占教室和图书馆座位、夜以继日埋头复习的场景。期末考试是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这种同一时间考试、统一命题、统一标准阅卷的考试方式较好地保证了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考核结果比较客观公正。但用单一的期末一次性考试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水平,容易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一次性期末考试不能及时反映学生对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出现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又来不及弥补就结课了的遗憾;一次性期末考试更让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考前突击“背答案”就能过关,不重视课堂学习的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和“逃课”,这些不良学风导致近年“植物学”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不及格率偏高,如笔者2015年秋季承担草业两个班的植物学考试时,学生卷面成绩不及格率分别高达22.2%和23.1%。这与10年前班级不及格人数相比增加了一倍多。对这部分接近班级人数1/4不及格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得知,他们的学习目的就是“60分万岁”,不去争奖学金,也不打算保研,其中不乏平时有缺课或者不注意听讲的“问题学生”。笔者课间抽查还发现,部分学生的教材“干净”,有的学生到期末考试前才开始看书,有的甚至依靠考前背“习题集”答案应对期末考试,一旦考试题换个问法就不知道答案了。面对逐年升高的不及格率,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提高课程学业评价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比例。(三)增加平时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以考勤、作业和课堂提问等方式作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总评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不及格率,还督促了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有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通过平时考核,授课教师可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并与学生所在院系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及早联系,课堂内外联合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督促,避免了期末考试后发现问题“来不及”弥补的遗憾。面对近年来逐年升高的卷面不及格率,教研室逐渐提高了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明确“植物学”课程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由以前的10%—20%提高到了目前的30%—40%。目前“植物学”课程的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主要由上课考勤(10%)、作业(10%—20%)和临时提问(10%)组成,其中考勤起到了督促学生不逃课的作用,但不能保证自律性差的学生课堂能注意听讲;课堂提问虽然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但由于“植物学”课程是公共基础课,授课学生人数多,课堂提问每个学生需要的时间较多,导致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给出,而植物学课程的识记内容较多,实践证明,学生作业成绩难以拉开差距,甚至有的学生还存在抄袭问题。由于平时成绩的给分标准难以标准化,因此会出现成绩不够科学、给分普遍偏高的现象,导致部分卷面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抱有侥幸心理,想依靠抄写作业等获得极高的平时成绩来通过课程考核,事实也证明,个别学生即使卷面成绩在40~50分,也可以通过较高的平时成绩通过考核,这样在无形中降低了“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给课程质量带来了“注水”嫌疑!更重要的是这种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目标,也不利于良好学风和教风的建设。为此,近十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用多元化考核来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方法,改革单一用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评价课程学业水平的弊端[1-5]。目前,多元化评价方式在中学普遍应用,甚至已经开始应用到大学入学考核选拔中,而在大学的课程考核中则应用较少[6-8]。

二、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评价课程学业水平

针对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建议对“植物学”课程引入分章节考核、随课堂提问、网络互动交流、完成小论文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的课业水平。(一)分章节考核。采用类似于中学月考方式的每章节阶段考核,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又可以督促其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注意提高成绩,较好地避免了期末一次考试失误就要造成一次“补考”记录的遗憾。这种分段考核方式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教师而言,在每章节考核后都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教师随时反思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状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当然,这种分章节多次考核增加了教师命题和阅卷次数,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劳动。(二)加强随堂提问讨论。随堂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减少课堂“低头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复习和预习的良好习惯,有助于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复习的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随堂随时提问有助于教师尽早发现“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当然,任何改革都需要付出,如何将授课班级的60多个学生都能提问到需要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科学安排课堂讲授和提问的时间比例,采用重点内容细讲、非重点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等方法,挤出课堂提问讨论的时间。如何让教师“少讲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来避免“满堂灌”,这是新时期培养目标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挑战。(三)充分科学地利用网络互动。在第一堂课开始就建立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学习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布置作业,学生则可以一对一提交答案,避免了一次性交作业不易批改及学生抄袭等问题。这种QQ或微信群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随时和教师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探讨课程问题,还可以交流课程以外的问题,既增加了师生情感,还引导了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如可以结合植物分类学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记录鉴别校园植物”的课外作业,学生通过QQ或微信群上传其拍摄到的植物图片及植物特征记录,教师据此给出学生作业成绩。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学生照抄作业的问题,还引导了学生正确利用手机和网络,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四)完成小论文。建议结合课程内容,适当给学生一些研究性小题目,如“比较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结构差异”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完成文献查阅,并练习归纳撰写文献综述;还可以进行试验设计、结果记录与分析及小论文撰写。这些类似于科研训练方式的课外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多元化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建设,需要任课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更多的投入去实现。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实施更需要学校和学院各级部门领导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在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改进考核方式,探索与新形势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持久的学术兴趣与创新动力,从而促进学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媛甜,汪存友.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学业的多元评价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

[2]孙忠芳.如何确立新型的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J].教育情报参考,2005,(7).

[3]齐九颖,王奇,刘利.高校学生课程考核多元化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6,(23).

[4]陈京.简议高校学生学业的评价功能和方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9,(6).

[5]李俊刚.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讨———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2).

[6]褚慧玲,贾林芝.澳大利亚南澳州生物学课程学业评价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1,(9).

[7]张勇,张克龙.高中生物学业评价有效性的探讨[J].中学生物教学,2014,(6).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7

从偏重经济建设考核向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考核转变。一个时期以来,在对各级干部的考核中,过分注重对经济建设方面的考核,忽视了对社会建设等领域的考核,容易造成干部在工作中只重视抓经济建设,导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因此,无锡市着力健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四大类39项指标,其中20项为核心指标。在核心指标中,经济发展类只有3项,占15%;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类有17项,占85%。把考核侧重点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从偏重GDP考核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生指标考核转变。在以往的考核中,存在着以GDP考核代替经济建设考核、以GDP排座次论英雄的弊端,导致一些干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锡市着力抓了“一淡化一强化”,即淡化GDP考核、强化民生指标考核,使考核从单纯注重GDP转向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促使各级干部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偏重短期效应考核向突出长期效应考核转变。一是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设置万元GDP能耗、工业集中区亩均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等指标,促使各级干部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增加对科技创新的考核,设置与自主创新、科技创业有关的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更加关注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环境保护指标考核,引导各级干部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从偏重一刀切、齐步走考核向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考核转变。各地发展条件、工作基础不尽相同,干部考核不应整齐划一。无锡市在考核中注重体现差别性、把握时序性、鼓励创造性,在具体指标值上不搞一刀切,在达标进度上不搞齐步走,而是实行分类考核、分时段考核,鼓励各级干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8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协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深化“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水平”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市政协机关的全面建设,市政协党组研究决定,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市政协机关干部培训班。在前期认真筹备的基础上,培训班今天正式开学了,我谨代表市政协党组向培训班的开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承担这次培训任务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徐州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以及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这期培训班主要任务是学习机关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围绕“提高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这个主旨,通过学习培训,学到真技能,增强真本领。培训通知和编班分组名单已发给大家,具体安排不再重复。下面,我就办好这次培训班讲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学习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是事业进步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为获得全面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生活方式。去年,政协党组决定在政协机关中开展了“双提”学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赋予具体实在的内容。在去年集中学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先后举办了专委会工作研讨会、机关部门副职工作交流会和系列专题讲座,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今天开始,我们委托徐师大成人教育学院按照规范的培训方式,对机关50岁以下的干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这些举措在市政协机关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政协党组和主要领导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就是期望通过这些措施来不断地提高大家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履行职责,树立形象,成就事业。因此,大家一定要不辜负政协党组和领导的殷切期望,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防止和克服“无所谓、走过场”以及“学不起来、学不进去、学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讲究学习的方式方法

在当前各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下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同志们珍惜这一难得机会,切实端正学习态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好学风,掌握真本领。

一要深入钻研,勤于练习。两门功课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理论容易听懂,但要真正熟练掌握,得心应手,不付出艰苦努力是不行的。因此,要真正扑下身子,静下心来,多写多练。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快提高。徐师大成教院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根据机关培训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将讲课和练习设计为一比二,突出实践和练习这个重点,精心挑选安排富有经验的授课老师,这对于取得培训的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要注重总结,不断提高。同志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日常学习中悟出了不少心得体会,很有必要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加以总结和交流,使之成为做好工作的有益财富。希望大家结合部门工作和自身实际,认真总结回顾,带着问题学习,使培训的过程成为扬长避短的过程、开阔思路的过程、增长才干的过程。

三要学以致用,搞好转化。学习只有完成转化,才能取得实效。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要使基本技能有一个大的提高,而且也要使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有明显提高,使精神状态更加昂扬,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艰苦性、扎实性、创新性,取得工作水平和思想作风“双丰收”,从而为推进我市政协工作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三、要严格要求,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这次培训班时间相对较长、学习任务较重,希望大家要处理好学习培训与正常工作的关系,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从严要求,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培训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党组研究,整个培训班由办公室和机关党委具体负责,抓好落实。办公室负责培训课程、时间的调度安排,负责与徐师大成教院的联系沟通以及日常教学服务等工作,要根据政协整体工作安排,搞好统筹协调;机关党委负责对参学人员的考勤、考试(核)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各部门在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上要为参学人员创造必要条件,切实落实上午工作,下午学习的总要求。培训期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为本部门同志创造良好的参学条件。班、组长要切实负责,以身作则,对参学人员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整个培训班结业后,办公室和机关党委要向党组作专题汇报。

二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要建立考勤、考试(核)和请销假等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学籍档案,每次阶段考试(核)后,都要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记录到学籍档案中,结业考试合格的,由成教院发给证书,不合格的,要补课。教室中要定人定位,方便点名和考勤。计算机练习课可在各自办公室进行,公文写作练习课一般要在教室中进行。每次上课和练习前,由班长或值班组长清点人数,向老师报告,并登记在册。无特殊情况不要请假,严格按规定时间到课。要坚持请假制度,逐级请假,由组长向班长提出后,报秘书长批准。要自觉维护教学秩序,在教室中不做与培训无关的事情。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讲,服从管理,自觉规范言行,注重政协机关干部的自身形象。公务员之家:

三要开展互学互助及各项竞赛活动。能者为师。在虚心听讲,认真学习,刻苦练习的同时,要向水平高的同志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成效,计算机课设置了两名技术较好的同志任辅导员(史先强、徐智勇),在练习课时间为大家提供学习辅导。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要展开学习竞赛和互学互助活动,看谁学得好,看谁掌握得快。要适时组织作业讲评和展评。要组织评比优秀学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促进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9

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协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深化“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水平”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市政协机关的全面建设,市政协党组研究决定,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市政协机关干部培训班。在前期认真筹备的基础上,培训班今天正式开学了,我谨代表市政协党组向培训班的开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承担这次培训任务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徐州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以及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这期培训班主要任务是学习机关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围绕“提高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这个主旨,通过学习培训,学到真技能,增强真本领。培训通知和编班分组名单已发给大家,具体安排不再重复。下面,我就办好这次培训班讲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学习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是事业进步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为获得全面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生活方式。去年,政协党组决定在政协机关中开展了“双提”学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赋予具体实在的内容。在去年集中学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先后举办了专委会工作研讨会、机关部门副职工作交流会和系列专题讲座,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今天开始,我们委托徐师大成人教育学院按照规范的培训方式,对机关50岁以下的干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这些举措在市政协机关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政协党组和主要领导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就是期望通过这些措施来不断地提高大家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履行职责,树立形象,成就事业。因此,大家一定要不辜负政协党组和领导的殷切期望,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防止和克服“无所谓、走过场”以及“学不起来、学不进去、学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讲究学习的方式方法

在当前各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下决心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同志们珍惜这一难得机会,切实端正学习态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好学风,掌握真本领。

一要深入钻研,勤于练习。两门功课内涵丰富、可操作性强,理论容易听懂,但要真正熟练掌握,得心应手,不付出艰苦努力是不行的。因此,要真正扑下身子,静下心来,多写多练。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快提高。徐师大成教院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根据机关培训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将讲课和练习设计为一比二,突出实践和练习这个重点,精心挑选安排富有经验的授课老师,这对于取得培训的实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要注重总结,不断提高。同志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日常学习中悟出了不少心得体会,很有必要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加以总结和交流,使之成为做好工作的有益财富。希望大家结合部门工作和自身实际,认真总结回顾,带着问题学习,使培训的过程成为扬长避短的过程、开阔思路的过程、增长才干的过程。

三要学以致用,搞好转化。学习只有完成转化,才能取得实效。通过这次培训,不仅要使基本技能有一个大的提高,而且也要使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有明显提高,使精神状态更加昂扬,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艰苦性、扎实性、创新性,取得工作水平和思想作风“双丰收”,从而为推进我市政协工作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三、要严格要求,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这次培训班时间相对较长、学习任务较重,希望大家要处理好学习培训与正常工作的关系,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从严要求,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培训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党组研究,整个培训班由办公室和机关党委具体负责,抓好落实。办公室负责培训课程、时间的调度安排,负责与徐师大成教院的联系沟通以及日常教学服务等工作,要根据政协整体工作安排,搞好统筹协调;机关党委负责对参学人员的考勤、考试(核)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各部门在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上要为参学人员创造必要条件,切实落实上午工作,下午学习的总要求。培训期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为本部门同志创造良好的参学条件。班、组长要切实负责,以身作则,对参学人员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整个培训班结业后,办公室和机关党委要向党组作专题汇报。

二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要建立考勤、考试(核)和请销假等教学管理制度。要建立学籍档案,每次阶段考试(核)后,都要将每个人的考试成绩记录到学籍档案中,结业考试合格的,由成教院发给证书,不合格的,要补课。教室中要定人定位,方便点名和考勤。计算机练习课可在各自办公室进行,公文写作练习课一般要在教室中进行。每次上课和练习前,由班长或值班组长清点人数,向老师报告,并登记在册。无特殊情况不要请假,严格按规定时间到课。要坚持请假制度,逐级请假,由组长向班长提出后,报秘书长批准。要自觉维护教学秩序,在教室中不做与培训无关的事情。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讲,服从管理,自觉规范言行,注重政协机关干部的自身形象。

三要开展互学互助及各项竞赛活动。能者为师。在虚心听讲,认真学习,刻苦练习的同时,要向水平高的同志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成效,计算机课设置了两名技术较好的同志任辅导员(史先强、徐智勇),在练习课时间为大家提供学习辅导。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要展开学习竞赛和互学互助活动,看谁学得好,看谁掌握得快。要适时组织作业讲评和展评。要组织评比优秀学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促进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历史段考总结范文篇10

盘龙山下,菁菁校园,蕴天地之灵气,纳四方之英贤。

确山二中,作为确山县城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学校,近年来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体教师凭着一股拼搏的韧劲和工作的钻劲,不仅培养出了众多优秀学子,而且创造了确山县中招个人总分“三连冠”的佳话,一时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确山二中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出“四模块三环节”课改之路,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教育界同仁钦佩的目光。

2006年,确山县在确山二中召开了全县校本研修现场会后,市教育局、市教研室对二中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重视,并多次派领导、教研员到二中调研、指导。

2007年12月11日,那是一个令二中全校师生无比激动难忘的日子,全市初中教学暨课程改革研讨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市教育局局长彭化杰、副局长苗炳启、确山县政府副县长边镇西、确山县教体局局长邢建平及全市各县区主管业务的副局长、教育股长、教研室主任、部分校长代表等100余人到二中观摩了课堂教学,参加了研讨会,对该校新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高度评价。研讨会在县级学校召开,在全市是史无前例的,足以说明确山二中的魅力所在。

峥嵘的岁月

2006年之前的几年里,尽管确山二中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容校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学校为此却欠下了百万元的债务,教师严重不足且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校的快速发展与硬件需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2006年8月,以舒国顺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特色建设为着陆点,着力提高学校品位,创办品牌学校;他们以作风建设、新课程改革和“三自三心创三园”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为策略,以教会学生学会“生活、感恩、自律、勤俭、孝顺、审美、文明、礼貌”为目标,以实施“理想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工程为出发点,竭力营造书香型校园,培育新型二中人,全方位打造天中品牌学校。

舒国顺参加了教体局组织的参观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先进教学模式归来后,及时召开校委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了杜郎口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感受,在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教师们纷纷要求学习和使用这一模式。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先后派出31位教师远赴山东,认真听课、观察、询问、交流。

观念的嬗变

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是该校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该校大胆践行“四模块三环节”教学模式。“四模块”即互动课堂,“二合一”学案,合作学习小组,全负受益的“三清”活动;“三环节”,即互动课堂的自主预习环节、交流展示环节和反馈达标环节。

为把此模式有效地推行下去,学校进行了“四级培训”,即课改教师培训、教研组长培训、课改班主任培训、课改班级学生培训。通过层层培训,使参与教师和学生彻底改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通过不断的摸索,进一步完善了各学科操作流程和规则;完善了班级管理模式,学生操作有序,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完善了学案设计,使之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习目的、任务、方法和过程等,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挖掘、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检测才见分晓。除学校安排的常规考试——月考、段考、期考外,该校更注重“日日清”和“周周清”,要求教师课堂精讲精练,课下作业布置适量,每班两块小黑板,分文理科,明确作业内容,提醒“清”的任务;走读班在家自主清理,统一采用“日日清”专用记录本,由教师或家长检查签字;教务处不定时、不限方式进行督促检查评比。

管理的定位

课改的成功还要缘于该校领导班子对管理的定位。他们能正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榜样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四种意识,坚持“和、严、实、勤、公、恒、主、新”八字方针,严格做到谨慎、诚信、威信,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为增强竞争意识,该校实行了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他们及时召开教代会,调整部分管理制度和考评考核量化方案,做到公平、公正评价每一位教职工;尽可能地在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一线倾斜、向班主任倾斜、向成绩优异者倾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的责任心。

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学校领导采用“推门听课”的办法,听课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为把握课堂教学这一提高教学质量主渠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各班每周评选出1位最满意的老师,在校集时进行表彰,期末评出10位学生最满意的老师给予奖励。

另外,学校加强了对各年级备课组平时的单元测试,由备课组长组织命题测试,分数册报教务处存档,纳入教师量化;对于月考、中考、期末考试中涌现的学习标兵,学校及时召开总结大会,给予大力表彰,给家长和学生佩戴大红花,发喜报和奖品,让先进更先进、落后变先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还成立了领导小组、教科研中心,负责指导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通过结对子帮扶活动,实行承包协议,由领导班子带头课、高级教师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结对子教师汇报课等积极开展“五类”赛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锻造出一支教学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余永海、赵玉山被评为市首届天中名师,韩红梅被评为确山名师,舒国顺、陈军荣、李月玲、吴东海被确定为省级骨干教师、艾玉焕获省电教优质课一等奖……

名校的品位

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教师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实现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