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4 10:20:13

连锁经济管理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点;专业教材建设

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及专业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课程,优秀的课程需要优秀的教材。专业建设是为了适应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机制改革的要求而进行的,专业建设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符合市场需求,紧贴用人实际,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教材建设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既要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又要创新;既要符合经济潮流,又要符合用人实际;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务实性。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

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各类专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就业工程,对专业人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造,注重突出实践技能,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与岗位技术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教学必须单独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岗位技术课程(即实践课程),而且要单列教学计划、安排专用教学设施、并保证1∶1的实践操作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服务。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全面渗透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因此,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突出实操性,教会学生就业的本领,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上进行改革。

社会经济管理类相关书籍的现状

根据市场调查和统计,目前社会经济管理类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著目前出版的一般是单行本,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普通读本这类书籍基本上延用了专著的体系结构,只是没有专著那样精深。很多这类读本给人的感觉既没有理论深度,又缺乏通俗性。

普通高校教材特点大同小异,理论分析较多、较深,不适合高职学生阅读,也不适合自学者阅读。

高职教材为了使广大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陆续编写推出了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材。

编写教材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性

以往许多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产生脱节或偏差,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写教材时过于封闭,一方面是人员的封闭,另一方面是编写过程的封闭,从编写到审核、定稿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不接受社会的检验。

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参与性。首先,应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的具体要求,掌握毕业生定位;其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再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加教材的审定。实践证明,加强教材编写的社会参与性,有利于教材体现高职特色。

在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出版社联系,询问合作事宜,与主编进行接洽,谈出书的意义,谈书的市场前景,谈双方的合作预期。教材的编写需要一个团队,笔者曾先后与学校、企业、组织、机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指导。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沈阳职业技师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西安电子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石景山业余大学、朝阳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等。企业界人士主要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老家肉饼、马兰拉面、物美集团、全聚德集团、凡佳诗公司、凯思伯朗市场调查公司、汇源集团、天元汇中营销公司、金三元餐饮集团等。

教材读者群的定位

高职学生高职学生是最广大的读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高职院校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这会为我们的教材带来众多的使用者和读者。

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普通读者我国已加入WTO,纳入国际经济循环。面对我国更加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将有更多的人群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类方面的知识。

企业各类人员目前我国企业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缺乏系统的知识,这些人需要通俗易懂的、实用的教材。身处一线的管理者需要框架整齐、脉络清晰、深入浅出的教材,使自己的实践得到理论的指引。如《人际沟通与交流》就是面向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编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流与人际沟通技巧在市场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做任何事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人,相关人士越发感到交往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教材的学习,可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交往和沟通的思维框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现代化的产业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与其他产业一样,零售业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况。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经验在不断积累,但鲜有受过系统零售专业培训的人员,因为高等院校很少有零售专业的设置,也很少有针对实践需要的零售教学,因此学校教育应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零售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教程》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编写的,具有显著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作为高职系列教材之一,遵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特征,定位于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对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取证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教材的特色与创新

我们编写的教材主要有:《连锁经营管理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技能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谈判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出版;《特许经营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管理理论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企业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实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际沟通与交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与现有同类教材比较,上述教材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设计新的内容体系

教材编写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力求在体系上系统完整,内容上通俗易懂,表述上清晰精炼。

由于营销专业的定位重点在“营销”,提升靠“策划”,特色是“连锁”,使《营销与策划》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因此,《连锁经营管理教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由全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作序,已投入教学中使用)结合专业特色及连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编写,构建了教材的内容体系。从战略管理、商品管理、店铺设计与布局,到商品陈列、物流系统、营销管理、内部组织管理、分店管理,对连锁企业管理中的诸多环节进行了有理论、有实践、有系统的探讨,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连锁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目前已在各专业教学中使用)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按照高职高专学制缩短、课程改造、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等具体要求,采取集成式编写方式,将人际关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商务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在注重知识体系的同时,减少理论部分,加强技能与实践,探讨如何将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的统一。教材回避了人际关系学及心理学中深奥的理论论证,直接传授交流与沟通的具体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很有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流程,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逻辑结构,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知识内容。教材全面渗透了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了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了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

国内现有的特许经营法律教材主要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出版的内部资料《特许加盟法律与实务》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特许经营法律实务》。与其相比,我们编写的《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体例编制上有所创新。教材体例采取结合特许经营企业发展加盟商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方式,达到法律与特许经营二者的有机结合,将特许经营和涉及的基本法律系统组织起来,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适用对象定位准确。可以作为高职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特许企业从业人员的操作手册。

(二)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编写尽量做到减少理论推导,设计方法论证。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以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连锁经营管理教程》为突出实用性,采用了我国大量连锁企业的上、中、下三层经常运用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技巧,运用各连锁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体现了可操作性。学生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办连锁店、经营连锁店、拓展连锁店。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在编写中较少进行理论阐述,更多是提供实用方法,介绍现实中的沟通经验和教训,使读者学会沟通的技能技巧,掌握有效的交谈策略,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注意结合不同行业特许经营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务研究,对特许企业开展特许经营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可以成为企业和加盟者防范特许经营风险的帮手,达到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三)教材编写强调案例教学

首先,案例丰富。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目的,使学生在接触理论的同时,通过案例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紧贴市场经济实际,注重时效性,时代感强。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许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从实用角度将这些最新的信息纳入教材中。紧贴市场经济的实际,从多行业、多角度进行阐述,所举案例主要来自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企业生产实际,并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与本章相联系的案例,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参考运用。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详细介绍了中外企业的历史沿革、最新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学生充分了解中外企业的发展历程、区别、差距和特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列举了22个中外连锁经营的案例,如我国家电连锁三巨头——国美、苏宁、大中,兰州马兰牛肉面、汽修爱义行、中式快餐——老家快餐等,使学生在课后进行案例阅读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加以运用。在编写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外最近几年连锁经营的研究成果,对新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行业加重了笔墨,以体现新时代、新世纪的特点。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每一节都是从一个案例引出问题进行编写的,而且每一章结束后附了两个案例供读者分析,以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点。理论阐述上较简洁,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结合案例分析,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都较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很难把握企业对教育、对人才的确切要求,很难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标。因此,要避免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必须改变教材编写的封闭式方法,实施开放式方法。应立足于职业岗位的需要,从岗位技能要求入手,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力求理论够用,突出技能,注重传播技能与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王丹.人力资源管理实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点;专业教材建设

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及专业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课程,优秀的课程需要优秀的教材。专业建设是为了适应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机制改革的要求而进行的,专业建设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符合市场需求,紧贴用人实际,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教材建设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既要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又要创新;既要符合经济潮流,又要符合用人实际;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务实性。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

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各类专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就业工程,对专业人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造,注重突出实践技能,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与岗位技术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教学必须单独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岗位技术课程(即实践课程),而且要单列教学计划、安排专用教学设施、并保证1∶1的实践操作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服务。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全面渗透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因此,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突出实操性,教会学生就业的本领,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上进行改革。

社会经济管理类相关书籍的现状

根据市场调查和统计,目前社会经济管理类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著目前出版的一般是单行本,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普通读本这类书籍基本上延用了专著的体系结构,只是没有专著那样精深。很多这类读本给人的感觉既没有理论深度,又缺乏通俗性。

普通高校教材特点大同小异,理论分析较多、较深,不适合高职学生阅读,也不适合自学者阅读。

高职教材为了使广大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陆续编写推出了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材。

编写教材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性

以往许多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产生脱节或偏差,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写教材时过于封闭,一方面是人员的封闭,另一方面是编写过程的封闭,从编写到审核、定稿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不接受社会的检验。

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参与性。首先,应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的具体要求,掌握毕业生定位;其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再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加教材的审定。实践证明,加强教材编写的社会参与性,有利于教材体现高职特色。

在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出版社联系,询问合作事宜,与主编进行接洽,谈出书的意义,谈书的市场前景,谈双方的合作预期。教材的编写需要一个团队,笔者曾先后与学校、企业、组织、机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指导。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沈阳职业技师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西安电子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石景山业余大学、朝阳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等。企业界人士主要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老家肉饼、马兰拉面、物美集团、全聚德集团、凡佳诗公司、凯思伯朗市场调查公司、汇源集团、天元汇中营销公司、金三元餐饮集团等。

教材读者群的定位

高职学生高职学生是最广大的读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高职院校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这会为我们的教材带来众多的使用者和读者。

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普通读者我国已加入WTO,纳入国际经济循环。面对我国更加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将有更多的人群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类方面的知识。

企业各类人员目前我国企业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缺乏系统的知识,这些人需要通俗易懂的、实用的教材。身处一线的管理者需要框架整齐、脉络清晰、深入浅出的教材,使自己的实践得到理论的指引。如《人际沟通与交流》就是面向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编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流与人际沟通技巧在市场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做任何事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人,相关人士越发感到交往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教材的学习,可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交往和沟通的思维框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现代化的产业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与其他产业一样,零售业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况。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经验在不断积累,但鲜有受过系统零售专业培训的人员,因为高等院校很少有零售专业的设置,也很少有针对实践需要的零售教学,因此学校教育应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零售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教程》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编写的,具有显著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作为高职系列教材之一,遵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特征,定位于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对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取证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教材的特色与创新

我们编写的教材主要有:《连锁经营管理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技能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谈判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出版;《特许经营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管理理论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企业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实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际沟通与交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与现有同类教材比较,上述教材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设计新的内容体系

教材编写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力求在体系上系统完整,内容上通俗易懂,表述上清晰精炼。

由于营销专业的定位重点在“营销”,提升靠“策划”,特色是“连锁”,使《营销与策划》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因此,《连锁经营管理教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由全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作序,已投入教学中使用)结合专业特色及连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编写,构建了教材的内容体系。从战略管理、商品管理、店铺设计与布局,到商品陈列、物流系统、营销管理、内部组织管理、分店管理,对连锁企业管理中的诸多环节进行了有理论、有实践、有系统的探讨,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连锁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目前已在各专业教学中使用)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按照高职高专学制缩短、课程改造、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等具体要求,采取集成式编写方式,将人际关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商务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在注重知识体系的同时,减少理论部分,加强技能与实践,探讨如何将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的统一。教材回避了人际关系学及心理学中深奥的理论论证,直接传授交流与沟通的具体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很有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流程,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逻辑结构,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知识内容。教材全面渗透了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了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了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

国内现有的特许经营法律教材主要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出版的内部资料《特许加盟法律与实务》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特许经营法律实务》。与其相比,我们编写的《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体例编制上有所创新。教材体例采取结合特许经营企业发展加盟商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方式,达到法律与特许经营二者的有机结合,将特许经营和涉及的基本法律系统组织起来,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适用对象定位准确。可以作为高职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特许企业从业人员的操作手册。

(二)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编写尽量做到减少理论推导,设计方法论证。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以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连锁经营管理教程》为突出实用性,采用了我国大量连锁企业的上、中、下三层经常运用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技巧,运用各连锁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体现了可操作性。学生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办连锁店、经营连锁店、拓展连锁店。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在编写中较少进行理论阐述,更多是提供实用方法,介绍现实中的沟通经验和教训,使读者学会沟通的技能技巧,掌握有效的交谈策略,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注意结合不同行业特许经营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务研究,对特许企业开展特许经营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可以成为企业和加盟者防范特许经营风险的帮手,达到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三)教材编写强调案例教学

首先,案例丰富。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目的,使学生在接触理论的同时,通过案例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紧贴市场经济实际,注重时效性,时代感强。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许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从实用角度将这些最新的信息纳入教材中。紧贴市场经济的实际,从多行业、多角度进行阐述,所举案例主要来自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企业生产实际,并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与本章相联系的案例,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参考运用。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详细介绍了中外企业的历史沿革、最新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学生充分了解中外企业的发展历程、区别、差距和特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列举了22个中外连锁经营的案例,如我国家电连锁三巨头——国美、苏宁、大中,兰州马兰牛肉面、汽修爱义行、中式快餐——老家快餐等,使学生在课后进行案例阅读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加以运用。在编写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外最近几年连锁经营的研究成果,对新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行业加重了笔墨,以体现新时代、新世纪的特点。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每一节都是从一个案例引出问题进行编写的,而且每一章结束后附了两个案例供读者分析,以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点。理论阐述上较简洁,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结合案例分析,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都较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很难把握企业对教育、对人才的确切要求,很难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标。因此,要避免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必须改变教材编写的封闭式方法,实施开放式方法。应立足于职业岗位的需要,从岗位技能要求入手,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力求理论够用,突出技能,注重传播技能与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王丹.人力资源管理实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点;专业教材建设

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及专业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课程,优秀的课程需要优秀的教材。专业建设是为了适应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机制改革的要求而进行的,专业建设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符合市场需求,紧贴用人实际,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教材建设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既要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又要创新;既要符合经济潮流,又要符合用人实际;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务实性。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

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各类专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就业工程,对专业人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造,注重突出实践技能,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与岗位技术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教学必须单独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岗位技术课程(即实践课程),而且要单列教学计划、安排专用教学设施、并保证1∶1的实践操作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服务。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全面渗透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因此,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突出实操性,教会学生就业的本领,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上进行改革。

社会经济管理类相关书籍的现状

根据市场调查和统计,目前社会经济管理类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著目前出版的一般是单行本,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普通读本这类书籍基本上延用了专著的体系结构,只是没有专著那样精深。很多这类读本给人的感觉既没有理论深度,又缺乏通俗性。

普通高校教材特点大同小异,理论分析较多、较深,不适合高职学生阅读,也不适合自学者阅读。

高职教材为了使广大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陆续编写推出了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材。

编写教材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性

以往许多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产生脱节或偏差,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写教材时过于封闭,一方面是人员的封闭,另一方面是编写过程的封闭,从编写到审核、定稿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不接受社会的检验。

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参与性。首先,应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的具体要求,掌握毕业生定位;其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再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加教材的审定。实践证明,加强教材编写的社会参与性,有利于教材体现高职特色。

在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出版社联系,询问合作事宜,与主编进行接洽,谈出书的意义,谈书的市场前景,谈双方的合作预期。教材的编写需要一个团队,笔者曾先后与学校、企业、组织、机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指导。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沈阳职业技师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西安电子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石景山业余大学、朝阳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等。企业界人士主要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老家肉饼、马兰拉面、物美集团、全聚德集团、凡佳诗公司、凯思伯朗市场调查公司、汇源集团、天元汇中营销公司、金三元餐饮集团等。

教材读者群的定位

高职学生高职学生是最广大的读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高职院校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这会为我们的教材带来众多的使用者和读者。

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普通读者我国已加入WTO,纳入国际经济循环。面对我国更加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将有更多的人群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类方面的知识。

企业各类人员目前我国企业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缺乏系统的知识,这些人需要通俗易懂的、实用的教材。身处一线的管理者需要框架整齐、脉络清晰、深入浅出的教材,使自己的实践得到理论的指引。如《人际沟通与交流》就是面向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编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流与人际沟通技巧在市场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做任何事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人,相关人士越发感到交往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教材的学习,可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交往和沟通的思维框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现代化的产业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与其他产业一样,零售业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况。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经验在不断积累,但鲜有受过系统零售专业培训的人员,因为高等院校很少有零售专业的设置,也很少有针对实践需要的零售教学,因此学校教育应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零售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教程》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编写的,具有显著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作为高职系列教材之一,遵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特征,定位于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对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取证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教材的特色与创新

我们编写的教材主要有:《连锁经营管理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技能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谈判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出版;《特许经营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管理理论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企业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实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际沟通与交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与现有同类教材比较,上述教材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设计新的内容体系

教材编写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力求在体系上系统完整,内容上通俗易懂,表述上清晰精炼。

由于营销专业的定位重点在“营销”,提升靠“策划”,特色是“连锁”,使《营销与策划》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因此,《连锁经营管理教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由全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作序,已投入教学中使用)结合专业特色及连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编写,构建了教材的内容体系。从战略管理、商品管理、店铺设计与布局,到商品陈列、物流系统、营销管理、内部组织管理、分店管理,对连锁企业管理中的诸多环节进行了有理论、有实践、有系统的探讨,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连锁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目前已在各专业教学中使用)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按照高职高专学制缩短、课程改造、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等具体要求,采取集成式编写方式,将人际关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商务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在注重知识体系的同时,减少理论部分,加强技能与实践,探讨如何将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实现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的统一。教材回避了人际关系学及心理学中深奥的理论论证,直接传授交流与沟通的具体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很有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务流程,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逻辑结构,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知识内容。教材全面渗透了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了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了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

国内现有的特许经营法律教材主要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出版的内部资料《特许加盟法律与实务》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特许经营法律实务》。与其相比,我们编写的《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体例编制上有所创新。教材体例采取结合特许经营企业发展加盟商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方式,达到法律与特许经营二者的有机结合,将特许经营和涉及的基本法律系统组织起来,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2)适用对象定位准确。可以作为高职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特许企业从业人员的操作手册。

(二)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编写尽量做到减少理论推导,设计方法论证。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以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连锁经营管理教程》为突出实用性,采用了我国大量连锁企业的上、中、下三层经常运用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技巧,运用各连锁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体现了可操作性。学生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办连锁店、经营连锁店、拓展连锁店。

《人际沟通与交流》教材在编写中较少进行理论阐述,更多是提供实用方法,介绍现实中的沟通经验和教训,使读者学会沟通的技能技巧,掌握有效的交谈策略,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教材注意结合不同行业特许经营的特点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务研究,对特许企业开展特许经营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可以成为企业和加盟者防范特许经营风险的帮手,达到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三)教材编写强调案例教学

首先,案例丰富。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目的,使学生在接触理论的同时,通过案例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紧贴市场经济实际,注重时效性,时代感强。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到许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从实用角度将这些最新的信息纳入教材中。紧贴市场经济的实际,从多行业、多角度进行阐述,所举案例主要来自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企业生产实际,并在每一章的后面加入一个与本章相联系的案例,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参考运用。

《连锁经营管理教程》详细介绍了中外企业的历史沿革、最新现状及未来趋势,对于学生充分了解中外企业的发展历程、区别、差距和特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列举了22个中外连锁经营的案例,如我国家电连锁三巨头——国美、苏宁、大中,兰州马兰牛肉面、汽修爱义行、中式快餐——老家快餐等,使学生在课后进行案例阅读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加以运用。在编写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外最近几年连锁经营的研究成果,对新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行业加重了笔墨,以体现新时代、新世纪的特点。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每一节都是从一个案例引出问题进行编写的,而且每一章结束后附了两个案例供读者分析,以巩固前面介绍的知识点。理论阐述上较简洁,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结合案例分析,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都较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很难把握企业对教育、对人才的确切要求,很难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标。因此,要避免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必须改变教材编写的封闭式方法,实施开放式方法。应立足于职业岗位的需要,从岗位技能要求入手,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力求理论够用,突出技能,注重传播技能与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王丹.人力资源管理实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特点专业教材建设

一、编写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及专业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课程,优秀的课程需要优秀的教材。专业建设是为了适应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机制改革的要求而进行的,专业建设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符合市场需求,紧贴用人实际,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教材建设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既要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又要创新;既要符合经济潮流,又要符合用人实际;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务实性。教材的编写正是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

高职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各类专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就业工程,对专业人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造,注重突出实践技能,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与岗位技术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教学必须单独设置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岗位技术课程(即实践课程),而且要单列教学计划、安排专用教学设施、并保证1∶1的实践操作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服务。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全面渗透岗位技术教育的相关技能,压缩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知识集成,形成独具高职特色的教材。因此,高职教学的特点就是突出实操性,教会学生就业的本领,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上进行改革。

二、社会经济管理类相关书籍的现状

根据市场调查和统计,目前社会经济管理类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著目前出版的一般是单行本,适合专业人士研究使用。

普通读本这类书籍基本上延用了专著的体系结构,只是没有专著那样精深。很多这类读本给人的感觉既没有理论深度,又缺乏通俗性。普通高校教材特点大同小异,理论分析较多、较深,不适合高职学生阅读,也不适合自学者阅读。高职教材为了使广大高职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陆续编写推出了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材。

2、编写教材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性

以往许多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产生脱节或偏差,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写教材时过于封闭,一方面是人员的封闭,另一方面是编写过程的封闭,从编写到审核、定稿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不接受社会的检验。

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参与性。首先,应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的具体要求,掌握毕业生定位;其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与教材内容的讨论;再次,应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人员参加教材的审定。实践证明,加强教材编写的社会参与性,有利于教材体现高职特色。

在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出版社联系,询问合作事宜,与主编进行接洽,谈出书的意义,谈书的市场前景,谈双方的合作预期。教材的编写需要一个团队,笔者曾先后与学校、企业、组织、机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指导。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沈阳职业技师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技师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师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西安电子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石景山业余大学、朝阳社区学院、宣武红旗业余大学等。企业界人士主要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老家肉饼、马兰拉面、物美集团、全聚德集团、凡佳诗公司、凯思伯朗市场调查公司、汇源集团、天元汇中营销公司、金三元餐饮集团等。

3、教材读者群的定位

高职学生高职学生是最广大的读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高职院校将会得到不断发展,这会为我们的教材带来众多的使用者和读者。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普通读者我国已加入WTO,纳入国际经济循环。面对我国更加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将有更多的人群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类方面的知识。

企业各类人员目前我国企业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缺乏系统的知识,这些人需要通俗易懂的、实用的教材。身处一线的管理者需要框架整齐、脉络清晰、深入浅出的教材,使自己的实践得到理论的指引。如《人际沟通与交流》就是面向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编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交流与人际沟通技巧在市场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做任何事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人,相关人士越发感到交往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教材的学习,可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交往和沟通的思维框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现代化的产业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与其他产业一样,零售业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况。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经验在不断积累,但鲜有受过系统零售专业培训的人员,因为高等院校很少有零售专业的设置,也很少有针对实践需要的零售教学,因此学校教育应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零售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教程》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编写的,具有显著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作为高职系列教材之一,遵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特征,定位于高职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对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取证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教材的特色与创新

我们编写的教材主要有:《连锁经营管理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实务·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技能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谈判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连锁经营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出版;《特许经营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管理理论与技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企业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实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市场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际沟通与交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与现有同类教材比较,上述教材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互联网+;经济管理学院

1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概况

经济管理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历史经验,在这一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办法和特色,通过学院总体规划、以赛促教、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成立创新创业小组,教师引导等多种途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了2016年陕西省“互联网+”大赛三等奖、西安高新“挑战杯—彩虹人生”陕西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三等奖、淘宝创业工作室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若干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改革等成果。

1.1淘宝创业工作室

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早在全民创业之前就意识到了线上经营的潜力和市场,因此在2012年就与淘宝进行了校企合作对接,成立了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淘宝创业工作室,由学院多个专业学生参与,工作室利用淘宝网上创业的真实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融入企业文化的淘宝创业实验室学习平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网上开店实际操作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为学生创业与成才开辟新渠道。为了淘宝创业实训基地的成功建立和正常运行,并实现基地运营目标,淘宝网作为项目的服务支撑单位,还根据学院及当地实际条件,整合一系列配套服务。淘宝创业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校内顶岗实习岗位,同时淘宝网通过联合阿里巴巴会员企业和淘宝网会员企业,为参加淘宝创业实训基地实训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淘宝工作室从成立以来,已经有三届共计五百余名学生开设了自己的淘宝网店,其中有一百余名学生均实现了网店的真实经营和盈利活动,甚至很多学生因为在校期间的出色创业活动和经验,在企业得到了重视和培养,能够全权负责企业的线上经营业务,还有很多学生利用网店的经营成功的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1.2以赛促教出成果

1.2.1沙盘模拟大赛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经济管理学院在近年来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沙盘模拟训练已经成为我分院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工具,学生利用沙盘模拟软件,提前进行企业的模拟经营管理、市场的模拟销售操作和电商环境下的真实企业构建及模拟网店运营,让学生初步具备了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近几年的全国企业管理沙盘大赛、市场营销沙盘大赛和电子商务沙盘大赛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2016年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市场营销沙盘大赛,让学生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1.2.2“互联网+”大赛直接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互联网+”大赛的开展,真正将学生的创业热情点燃,而学院则充分利用大赛的平台,一是在近两年内选优秀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能力专项培训课程,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时加入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素质规划内容,三是利用学生社团、学生兴趣角、行业协会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沟通途径和学习方法的更新,四是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大赛,在近年来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是在2016年陕西省“互联网+”大赛上获得奖励的“互联网+智慧养老”创业案例。

2“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互联网+智慧养老

作为经济管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来说,过去是没有交集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们着重于研究连锁门店的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门店的标准化操作、连锁企业如何通过规模效应获取盈利等问题;而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学生则着重于学习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老年群体的服务偏好,常见老年病及老年人的保健护理的专业知识,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两个专业的学生走在了一起。

2.1想法初成

2015—2016年,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学生走进了西安市各大养老院进行老年保健知识宣传,同时在西安几家大型企业的社区进行了退休职工的社区养老行为调查,在这几次宣传和调查中,学生发现了老年人的需求非常丰富,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中国老人,居家养老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而面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子女未在老人身边的情况下,很多老人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采购都无法完成,更无法说去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学生将这些问题带回了学校,刚好与连锁专业的学生在交谈中提及,而作为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伙伴西安唐久便利店正是广泛存在于西安市的各大片区之中,两个专业的学生初次走在了一起,将他们的想法告知了老师,老师和学生们反复的讨论推敲,觉得利用身边的便利店来为这些社区老人服务,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初步有了为老人提供便利服务的点子。

2.2调研取证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想法进行了梳理,首先进行了市场的需求情况调研和统计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15年底我国60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6.1%和10.5%,远远超过联合国的人口老龄化统计指标。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将达到2.43亿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生活问题已经引起的高度重视。切实关心这部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健康快乐度过自己的晚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生活总体达到富裕水平。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年人消费支出的主要差别集中在居住、交通和通信费用等方面。基本生活达到富裕水平,这是社区老人的现有的生活状态。而通过调查,西安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达125万人之多,其中80岁以上老人也占有百分之十四。西安市人口老龄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进一步加剧。老年人生活保障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介绍,目前在西安市的老人多数以家庭养老为主。现在的生活中老人在家,儿女都在外工作。老人独自在家生活这便面临更多的问题,如现在所说的空巢老人,他们只是希望得到关心和有人照顾,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安全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西安市几个成熟社区的退休职工、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和老年大学的抽样调查,学生统计了项目所需信息。受篇幅所限,具体信息不在此列举。

2.3方案出炉

通过前期的调查分析,学生们最终形成了产品的核心:在APP线上负责与老人和儿女的对接,和对服务企业的审核。主要有以下几个服务方面及内容。①选择可靠的蔬菜供应企业进行以小区为单元的果蔬配送。老人使用APP或者智能手环网上下单,第二天由果蔬公司专人配送到社区。②选择有资质的出租车公司如“滴滴打车”这样可以让老人用手环选择出行路线然后下单,由企业为老人服务。当老人迷路儿女找不到老人时线上锁定老人手环GPS定位找到老人。③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让同一个社区的老人互相了解进行帮扶养老,智能手环或者遥控器都有紧急救助按钮保证老人在第一时间可以得到医院和社区朋友的帮助。如果老人需要保健和检测服务也可以下单做私人订制服务,可以让儿女用APP链接老人智能手环了解老人身体,也可以自己为老人选择服务,帮助父母疗养等。④为老人搭建桥梁,做辅导公司调查选择有资质的教育机构或者组织大学生为老人服务,老人通过手环下单,利用APP了解孩子的位置和学习情况。⑤选择一些合适的企业在APP上做销售,满足老人的独特需求。日常生活用品可以用智能手环用语音的形式来进行,然后货到付款。

2.4项目实现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细分市场;并购

经济型酒店目前已成为中国酒店行业的全新增长点,在行业内客房平均出租率仅为50%的情况下,如家却能够达到90%以上,而三星级酒店客房空置率相当高,有些甚至达到70%。创立于2002年的如家,在短短几年时间,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发展了547家门店,在经济型酒店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其营销战略的选择是促使其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一、如家的营销战略特征

(一)市场定位精准

豪华的星级酒店价格偏高,廉价的旅馆又不够舒适,因此满足高端商务需求的五星级以下酒店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而面对低端消费人群的小旅店始终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价格、舒适对顾客来说同样重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就能提升酒店服务的性价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如家就是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找到了这个点。如家把目标顾客定位为中小企业客户,并为其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房价介于159~299元,远低于星级酒店,同时为了保证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剔除了豪华酒店当中的桑拿、KTV、酒吧等设施,装修风格简单温馨,不追求奢华。其所倡导的“五星服务,四星大堂,三星品质,二星价格”深深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目前如家已拥有150万个会员,且忠诚度极高,会员对总利润的贡献达到了52%。这种对自身的定位方式类似西南航空公司运用蓝海战略进行的战略布局,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额的回报。

(二)门店扩张速度惊人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门店数量决定了企业销售网络的成熟程度,也直接关系着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酒店经营具有投资大、回报慢、风险高等特点,想实现快速增长并不容易。实际上,创立于1997年的锦江之星是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但因其扩张速度不够迅速,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已被如家稳坐。

从最近5年的发展规模看,如家的门店扩张速度已超过锦江之星,后来者居上,这主要归功于多种经营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如家的体系内同时存在着直营店、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和市场联盟四种方式,由于直营店占有资金过大,不利于迅速扩张,如家从一开始就引进多种经营模式,利用外部资金迅速增加门店数,而锦江之星在达到80家门店的时候才开始考虑特许加盟。而更多的竞争对手虽力图迅速扩张,却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瓶颈制约。

(三)以情感营销取胜

如家的情感营销不仅体现在品牌命名,也渗透到每个服务细节。“如家”就是要让顾客感受到“家”的温馨、整洁与舒适,这种命名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同时,如家对细节的关注,也让顾客时时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例如,如家推出的“书适如家”服务,在客房摆放精心挑选的畅销经济管理类书籍,顾客可以随意翻看,如果喜欢还可以购买,如此贴心、周到的服务特别容易获得顾客的认可。再比如,卫生间的毛巾、牙刷等洁具是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使得同时入住的两位顾客能够轻易区分,避免混用。

独特的营销战略使如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阶段国内的锦江之星、7天以及国外的速8等竞争对手也在加紧扩张,如家面临的困境和危机不容忽视。

二、如家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一)行业标准缺失

经济型酒店并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都属于非星级酒店,这就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大批的小旅店改头换面自称经济型酒店时,消费者难以区分,长此以往会破坏经济型酒店物美价廉的形象,成为廉价品的代名词。作为行业内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如家,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二)可复制性极强

如家的经营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定位于中小企业客户、低成本、多种经营模式下的迅速扩张以及电子商务的运用,然而这些方式极易被模仿、复制。成立于2003年的莫泰168、成立于2005年的7天、汉庭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扩张到了200多家门店,他们成功地复制了如家模式,并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

(三)新品牌的干扰

2008年12月如家为了扩展利润空间,推出了新品牌“和颐”,虽然一开张就获得了“金枕头”殊荣,但新品牌对如家的冲击仍不可忽视。如家旗下的和颐面对中高端人士,采用四星级标准,定价在600~900元之间,这恰恰冲击了如家惯有的形象,撼动了如家赖以生存的根基。如起初只在楼宇电梯口安放液晶屏,90%以上的人都会观看,而当学校、医院、商场都挂满了液晶显示器之后,就没有人再看了,由于没有认清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新品牌极有可能毁掉消费者最初对如家的美好品牌联想。公务员之家

三、如家营销战略的相关建议

(一)市场细分精细化

如家的精准定位使它取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但随之而来的跟随者竞相模仿,使它所针对的细分市场被大量竞争者瓜分。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如家必须进行创新,将市场细分的工作做精、做细,继续挖掘新的细分市场才可能在下一轮战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中青旅“山水酒店”、江苏“书香门第”连锁主题酒店、广州“我的部落”原生态艺术主题酒店都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家必须格外重视市场细分的精细化运作。

(二)网络营销深入化

网络营销对如家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网上预定系统使客户能够在异地快捷地实现房间预订,但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并不足够,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已经在网络营销方面走在了如家的前面。比如速8,它除了拥有如家的预定系统之外,还设专门的顾客BLOG,顾客可以自由讨论在速8的感受,而速8可以更直接地了解顾客的意见,迅速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在这一点上,如家需要虚心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扩张方式并购化

如家早在2007年10月就以3.4亿收购了七斗星,大规模的并购可以使如家获得更强大的扩张能力,“以并购换时间”能够使如家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如家运用风险投资的能力是其他竞争者不可奢望的,2003年IDG向如家投资200万美元,到2006年如家上市,IDG变现3560.78万美元,翻了17.8倍,风险投资者都非常乐于向如家伸出橄榄枝,这也是建议如家充分运用并购方式实现扩张的原因所在。目前,汉庭、7天都遭遇了投资方变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来说,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并不现实,如家可以利用这种资金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金丽娇.如家酒店品牌战略读解[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50-52.

[2]李平生.资本的力量——如家快速发展的其实[J].酒店连锁,2007,(7):24-25.

[3]吴凯,李治国.如家酒店:拓展连锁经营新路径[N].2008-02-16(7).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7

(一)市场定位精准

豪华的星级酒店价格偏高,廉价的旅馆又不够舒适,因此满足高端商务需求的五星级以下酒店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而面对低端消费人群的小旅店始终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价格、舒适对顾客来说同样重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就能提升酒店服务的性价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如家就是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找到了这个点。如家把目标顾客定位为中小企业客户,并为其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房价介于159~299元,远低于星级酒店,同时为了保证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剔除了豪华酒店当中的桑拿、KTV、酒吧等设施,装修风格简单温馨,不追求奢华。其所倡导的“五星服务,四星大堂,三星品质,二星价格”深深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目前如家已拥有150万个会员,且忠诚度极高,会员对总利润的贡献达到了52%。这种对自身的定位方式类似西南航空公司运用蓝海战略进行的战略布局,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额的回报。

(二)门店扩张速度惊人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门店数量决定了企业销售网络的成熟程度,也直接关系着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酒店经营具有投资大、回报慢、风险高等特点,想实现快速增长并不容易。实际上,创立于1997年的锦江之星是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但因其扩张速度不够迅速,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已被如家稳坐。

从最近5年的发展规模看,如家的门店扩张速度已超过锦江之星,后来者居上,这主要归功于多种经营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如家的体系内同时存在着直营店、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和市场联盟四种方式,由于直营店占有资金过大,不利于迅速扩张,如家从一开始就引进多种经营模式,利用外部资金迅速增加门店数,而锦江之星在达到80家门店的时候才开始考虑特许加盟。而更多的竞争对手虽力图迅速扩张,却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瓶颈制约。

(三)以情感营销取胜

如家的情感营销不仅体现在品牌命名,也渗透到每个服务细节。“如家”就是要让顾客感受到“家”的温馨、整洁与舒适,这种命名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同时,如家对细节的关注,也让顾客时时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例如,如家推出的“书适如家”服务,在客房摆放精心挑选的畅销经济管理类书籍,顾客可以随意翻看,如果喜欢还可以购买,如此贴心、周到的服务特别容易获得顾客的认可。再比如,卫生间的毛巾、牙刷等洁具是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使得同时入住的两位顾客能够轻易区分,避免混用。

独特的营销战略使如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阶段国内的锦江之星、7天以及国外的速8等竞争对手也在加紧扩张,如家面临的困境和危机不容忽视。

二、如家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一)行业标准缺失

经济型酒店并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都属于非星级酒店,这就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大批的小旅店改头换面自称经济型酒店时,消费者难以区分,长此以往会破坏经济型酒店物美价廉的形象,成为廉价品的代名词。作为行业内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如家,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二)可复制性极强

如家的经营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定位于中小企业客户、低成本、多种经营模式下的迅速扩张以及电子商务的运用,然而这些方式极易被模仿、复制。成立于2003年的莫泰168、成立于2005年的7天、汉庭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扩张到了200多家门店,他们成功地复制了如家模式,并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

(三)新品牌的干扰

2008年12月如家为了扩展利润空间,推出了新品牌“和颐”,虽然一开张就获得了“金枕头”殊荣,但新品牌对如家的冲击仍不可忽视。如家旗下的和颐面对中高端人士,采用四星级标准,定价在600~900元之间,这恰恰冲击了如家惯有的形象,撼动了如家赖以生存的根基。如起初只在楼宇电梯口安放液晶屏,90%以上的人都会观看,而当学校、医院、商场都挂满了液晶显示器之后,就没有人再看了,由于没有认清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新品牌极有可能毁掉消费者最初对如家的美好品牌联想。

三、如家营销战略的相关建议

(一)市场细分精细化

如家的精准定位使它取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但随之而来的跟随者竞相模仿,使它所针对的细分市场被大量竞争者瓜分。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如家必须进行创新,将市场细分的工作做精、做细,继续挖掘新的细分市场才可能在下一轮战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中青旅“山水酒店”、江苏“书香门第”连锁主题酒店、广州“我的部落”原生态艺术主题酒店都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家必须格外重视市场细分的精细化运作。

(二)网络营销深入化

网络营销对如家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网上预定系统使客户能够在异地快捷地实现房间预订,但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并不足够,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已经在网络营销方面走在了如家的前面。比如速8,它除了拥有如家的预定系统之外,还设专门的顾客BLOG,顾客可以自由讨论在速8的感受,而速8可以更直接地了解顾客的意见,迅速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在这一点上,如家需要虚心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扩张方式并购化

如家早在2007年10月就以3.4亿收购了七斗星,大规模的并购可以使如家获得更强大的扩张能力,“以并购换时间”能够使如家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如家运用风险投资的能力是其他竞争者不可奢望的,2003年IDG向如家投资200万美元,到2006年如家上市,IDG变现3560.78万美元,翻了17.8倍,风险投资者都非常乐于向如家伸出橄榄枝,这也是建议如家充分运用并购方式实现扩张的原因所在。目前,汉庭、7天都遭遇了投资方变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来说,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并不现实,如家可以利用这种资金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金丽娇.如家酒店品牌战略读解[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50-52.

[2]李平生.资本的力量——如家快速发展的其实[J].酒店连锁,2007,(7):24-25.

[3]吴凯,李治国.如家酒店:拓展连锁经营新路径[N].2008-02-16(7).

[4]李光斗.如家亏损:品牌忠诚度之殇[J].经济人,2008,(7):88-89.

[5]梁振鹏.如家推新品牌“和颐”进军中高端市场[N].2008-10-27(2),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8

[论文摘要]连锁经营在我国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其优越性已经逐步显示出来。但由于我国的连锁经营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在连锁规范、规模效应、物流配送体系以及连锁拓展模式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本文探讨了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目前,国内的零售市场一直都被外资企业占领着较大份额,但本土零售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中国零售业中,国内一直是本土企业的主要战场,随着中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受欢迎的程度越来高,中国零售企业也开始开拓外国市场,把营销网络触角伸向国外!在零售业日益发展的过程,连锁经营这一先进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被得到广泛的应用,连锁经营实际上是复制思想在经营层面的应用,可以迅速实现企业规模的膨胀,抢占市场份额,最后托起企业的品牌。

一、我国零售连锁经营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连锁店组织力不强

连锁经营要求“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的零售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地追求连锁店的数量,把门店数量多少当成连锁经营规模的标准,这是一个很片面的观念。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已经强大的资金后盾,门店快速增加往往导致店开到一定程度时流动资金和商品资源严重不足。连锁经营强调企业在产品、渠道、价格、促销等各方面保持标准一致的形象,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表明,我国很多的连锁企业都没有运营手册,即使有运营手册,往往也没有很好的执行,以致出现企业连而不锁的局面,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此外,规模太小,费用太高,连锁公司的电子信息系统都没有建立起来,集中促销的优势也无从谈起,这些都极大制约了连锁经营优势的发挥。

(二)分支机构管理不善

连锁企业由于在规模上较传统零售企业结构复杂,所以在管理上也极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连锁企业的“连而不锁”与企业的分支机构管理体制有关,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明、总店和分店的关系复杂,责权利不清晰,连锁公司对连锁经营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规律缺乏深入的专门研究,未能形成统一的经营规范,我们通常会在一个企业的不同连锁店里感受到不一样的服务气氛,这种情况就使企业未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种标准的形象。另外,企业照搬单体商店管理模式,企业内部人员,组织的分支管理不够完善,也难以满足连锁经营多分店发展的需要。

(三)与供应商关系紧张

从表面上看,零售业的竞争是价格的竞争,究其本质来看是渠道的竞争,尤其是在如今生产力发达、市场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零售商赚的是供应商的钱,而不是消费者的钱”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一方面,很多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通路费用,包括进场费、促销费、店庆费等,以家乐福为例,它的新供应商进店是每家分店1万元,要想进入全国的家乐店,那么数目就可想而知了,交的钱越多,享受的优惠也就越多,如果愿意每个店花5万元,你的产品就可以进入绿色通道,不管产品好坏,都可以直接上架;另一方面,零售商习惯于拖欠供应商欠款,利用供应商的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供应商为寻找销路不得不作出让步。

(四)物流配送效率不高

人力资源的不足、经营资金的短缺、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效率的低下,阻碍了连锁经营的发展。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目前尚缺乏高效成熟的物流系统,商品信息传递慢,配送速度慢,致使店铺经常出现缺货、断档现象,商品管理水平低下。而在发达国家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背后,都有一整套强大的物流支撑系统。这种物流支撑系统,要么由连锁经营企业自己拥有,要么由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向连锁企业提供。发达的连锁企业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而我国多数连锁企业的经营门店目前只是采用电子收款机,商品实时管理系统还未建立,大部分连锁经营企业没有真正建立与其经营相适应、保证其高效运转的配送中心,即使部分企业已有配送中心,但自动化水平很低,在和供货商直接联网方面,基本处于空白。

二、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对策

(一)统一品牌形象

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战略规划,控制连锁的规模,切忌不可盲目追求连锁店的数量,充分搜集市场信息和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确定合理的连锁分店选址,分店大小。其次,建立一套标准的连锁经营规范,做到切切实实的连锁,每家分店提供相同的产品、相同的设施和布局、相同的服务,保证每个分店都给顾客一种标准正规的感觉,让顾客无论走到哪里都享受一样的服务感受一样的氛围,这样有利于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最后,在公司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候,要扩大企业规模,增大企业网点布局,因为只有扩大规模才能享受到统一管理和集中进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

(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针对连锁企业的内部分支机构管理制度的缺陷,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标准化管理,连锁经营首先就要求企业从产品到服务到管理都应该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离开标准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不可能产生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因此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对总店和分店的权责进行明确规定。其次,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对于连锁企业,传统的单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规模的需求,运用信息网络能增强企业的协调、管理能力,可提高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有助于加强同供应商的联系等功能。最后就是加强人才培训,连锁企业的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的懂经营动管理和掌握先进的设备技术的高素质人员,因此开发人员培训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

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大的零售商往往通过其庞大的市场终端来控制渠道,制造商为其产品寻找市场销路往往不得不被迫作出一些让步。而零售商如果不能在经营产品、价格、服务、环境上突出自己的优势,不被消费者所认可,最终就会被制造商所抛弃,两者是相互倚赖同时也是相互制约。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制造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作为连锁企业应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应当争取与制造商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建立共享利益的愿景,确立共同发展目标,才有利于合作关系的发展,才能在合作过程中强化各自的竞争优势。

(四)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21世纪零售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需通过节约中间环节的费用来实现。具体是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将企业的物流环节的业务外包出去,将企业的资源集中用在能给公司带来最大利润的地方,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仅仅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其优势却已经充分的显露出来,连锁经营是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都需要我国企业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它们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在连锁经营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从而推动我国零售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强大。

参考文献

[1]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周传龙,我国商业连锁经营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05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医药;连锁经营;WTO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有关条款,中国将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外资的进入,这对中国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外资进入的冲击,我国医药流通企业都在探索合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流通速度快、节约成本的连锁经营就成了众多医药企业的选择。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中国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我国医药连锁经营市场,既有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医药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在过去的两年中,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前后,全国大约有200多家医药连锁企业,5000多家连锁医药零售商店。由于医药零售点高达20%—40%的毛利率,许多投资者在等待市场进入的机会。另外一个特点是医药连锁经营市场出现了制药企业、老牌医药流通企业、原有医药批发企业共同竞争的现象,更多的制药企业倾向于建立自己的连锁店。

如果我们把2001年称作医药连锁经营的元年的话,2002年可以称得上是扩张年,一些制药企业和纯粹流通企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扩张势头。三九医药集团作为50家可以跨省连锁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200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行动神速、不事张扬的收购了国内400多家零售药店,并且计划要花13亿元在3年内开8000家连锁要点,力争占领国家不低于5%的零售市场份额。深圳万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五年内投资20个亿在全国建立1000家药店,每年达到10几个亿的销售额。同仁堂要在2003年前建500家分店。一些纯粹医药流通企业也开始了扩张,北京金象大药房大规模吸纳特许加盟店,打算在未来3年内北京及全国范围建立500家连锁店,其中北京地区200家,预计销售额将达10亿元。

医药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1.连锁经营数目虽然多,但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我国现有医药连锁经营企业200多家,拥有门店5000多家,但其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在较为成熟的美国、加拿大市场,前10家药店就占了整个零售市场的50%,但中国最大的200家连锁药店加起来只占了市场的15%,市场覆盖面小,不能承担起分销的重任。

2.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区域限制,影响了医药连锁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是医药连锁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级医药公司的存在,许多医药连锁经营企业仅仅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部门分割造成的“小商店林立”现象,虽然国家药品监督局已经允许一些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跨省经营,但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开办连锁经营的申请拖延或人为设置障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3.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医药连锁企业仍然为实现标准化经营,未能实现管理上的集权化和一致性。企业只注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许多连锁店只是挂上了总部的牌子,其原来的单体店经营模式改进很少甚至照搬,根本没有达到连锁店在进货、广告、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的独特要求和内在规律的统一,而且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协调缺乏科学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化优势和价格优势。

4.配套政策和法规滞后。我国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药品监督局为了规范药品零售市场,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我国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化和统一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还没有成熟的针对连锁经营的法律法规,使主管部门对于连锁商业中出现的假连锁等现象束手无策,极大的制约了整个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我国医药连锁经营的框架构建思路

1.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

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先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然后通过优化整合,逐步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也可以考虑加盟店,待时机成熟进行收购转化为直营店。

(2)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有着丰富的医药连锁经营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医药流通中有品牌效应,应该采取特许连锁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加盟店的质量,防止假连锁和不规范连锁。

(3)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3.整合现有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其竞争力,为迎接外资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连锁经营的最终目的市取得规模效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分店数量才能充分发挥连锁总部的物流配送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中国目前有200多家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面对即将来临的外资冲击,迅速改变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运用整合甚至是医药联盟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4.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地域限制,为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出台针对医药连锁企业的法律法规,使医药连锁经营在我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国家药品监督局应该加大放开的力度,特别是取消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限制,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连锁经营的地区、跨省经营扩张扫除障碍,同时加强对医药连锁经营审批的管理,使医药连锁企业的扩张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5.实现保持统一和有效激励的充分结合。保持店面、广告、物流等方面的统一,是连锁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连锁经营的价值所在。在总部和分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只注重统一而忽视了对分部的管理,否则不能达到整体的有机结合。

6.降低药品价格,实现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逐步放开,特别是OTC(非处方药)的放开,医药连锁形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资本大量流入使竞争趋于激烈,药品的价格下降已经是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尽快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只有将最终顾客作为上帝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7.连锁分店的设置应该以便民为原则。医药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它的销售也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方便、快捷的需要。医药连锁企业药店店址应尽量选择在居民区、商业区中,使人们方便购买。在这方面医药连锁企业可以借鉴日常商品连锁店和超市的网点设置,而且可以考虑与它们平行设置。

8.提高医药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传统观念认为,药店只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但是,随着OTC药品的普及,老百姓已经将药店当作了小医院,常常会提出一些与药品疗效有关的问题。医药连锁企业必须重视,提高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出现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笔者相信,只要充分利用发展机会,遵循科学的医药连锁经营框架构建思路,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还是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世谦:《连锁店经营管理实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牛海鹏:《特许经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3]杨文杰:“加快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商业经济研究》1998,(6))

连锁经济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医药;连锁经营;WTO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有关条款,中国将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外资的进入,这对中国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外资进入的冲击,我国医药流通企业都在探索合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流通速度快、节约成本的连锁经营就成了众多医药企业的选择。2001年和2002年两年间,中国现代医药流通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我国医药连锁经营市场,既有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医药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在过去的两年中,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前后,全国大约有200多家医药连锁企业,5000多家连锁医药零售商店。由于医药零售点高达20%—40%的毛利率,许多投资者在等待市场进入的机会。另外一个特点是医药连锁经营市场出现了制药企业、老牌医药流通企业、原有医药批发企业共同竞争的现象,更多的制药企业倾向于建立自己的连锁店。

如果我们把2001年称作医药连锁经营的元年的话,2002年可以称得上是扩张年,一些制药企业和纯粹流通企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扩张势头。三九医药集团作为50家可以跨省连锁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200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行动神速、不事张扬的收购了国内400多家零售药店,并且计划要花13亿元在3年内开8000家连锁要点,力争占领国家不低于5%的零售市场份额。深圳万基的目标是在未来三五年内投资20个亿在全国建立1000家药店,每年达到10几个亿的销售额。同仁堂要在2003年前建500家分店。一些纯粹医药流通企业也开始了扩张,北京金象大药房大规模吸纳特许加盟店,打算在未来3年内北京及全国范围建立500家连锁店,其中北京地区200家,预计销售额将达10亿元。

医药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1.连锁经营数目虽然多,但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我国现有医药连锁经营企业200多家,拥有门店5000多家,但其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在较为成熟的美国、加拿大市场,前10家药店就占了整个零售市场的50%,但中国最大的200家连锁药店加起来只占了市场的15%,市场覆盖面小,不能承担起分销的重任。

2.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区域限制,影响了医药连锁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是医药连锁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级医药公司的存在,许多医药连锁经营企业仅仅局限于某一城市或地区,部门分割造成的“小商店林立”现象,虽然国家药品监督局已经允许一些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跨省经营,但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开办连锁经营的申请拖延或人为设置障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3.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医药连锁企业仍然为实现标准化经营,未能实现管理上的集权化和一致性。企业只注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许多连锁店只是挂上了总部的牌子,其原来的单体店经营模式改进很少甚至照搬,根本没有达到连锁店在进货、广告、物流、形象设计等方面的独特要求和内在规律的统一,而且内部管理分工不明确、协调缺乏科学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化优势和价格优势。

4.配套政策和法规滞后。我国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药品监督局为了规范药品零售市场,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我国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化和统一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还没有成熟的针对连锁经营的法律法规,使主管部门对于连锁商业中出现的假连锁等现象束手无策,极大的制约了整个医药连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我国医药连锁经营的框架构建思路

1.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

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先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然后通过优化整合,逐步探索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应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也可以考虑加盟店,待时机成熟进行收购转化为直营店。

(2)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有着丰富的医药连锁经营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医药流通中有品牌效应,应该采取特许连锁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加盟店的质量,防止假连锁和不规范连锁。

(3)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3.整合现有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其竞争力,为迎接外资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连锁经营的最终目的市取得规模效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分店数量才能充分发挥连锁总部的物流配送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中国目前有200多家医药连锁经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面对即将来临的外资冲击,迅速改变我国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运用整合甚至是医药联盟的方式提高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4.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地域限制,为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家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出台针对医药连锁企业的法律法规,使医药连锁经营在我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国家药品监督局应该加大放开的力度,特别是取消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限制,清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连锁经营的地区、跨省经营扩张扫除障碍,同时加强对医药连锁经营审批的管理,使医药连锁企业的扩张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5.实现保持统一和有效激励的充分结合。保持店面、广告、物流等方面的统一,是连锁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连锁经营的价值所在。在总部和分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只注重统一而忽视了对分部的管理,否则不能达到整体的有机结合。

6.降低药品价格,实现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逐步放开,特别是OTC(非处方药)的放开,医药连锁形式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资本大量流入使竞争趋于激烈,药品的价格下降已经是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应该尽快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只有将最终顾客作为上帝的企业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7.连锁分店的设置应该以便民为原则。医药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它的销售也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方便、快捷的需要。医药连锁企业药店店址应尽量选择在居民区、商业区中,使人们方便购买。在这方面医药连锁企业可以借鉴日常商品连锁店和超市的网点设置,而且可以考虑与它们平行设置。

8.提高医药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传统观念认为,药店只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但是,随着OTC药品的普及,老百姓已经将药店当作了小医院,常常会提出一些与药品疗效有关的问题。医药连锁企业必须重视,提高销售人员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

医药连锁经营在中国出现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笔者相信,只要充分利用发展机会,遵循科学的医药连锁经营框架构建思路,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还是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世谦:《连锁店经营管理实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牛海鹏:《特许经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3]杨文杰:“加快发展我国连锁经营的对策”(《商业经济研究》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