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36

粮食安全论文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1

有人问: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粮食保护价政策影响何在?要精确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模型计算。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按保护价但不是敞开收购,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说市场粮价的回升点可能会出现得早一点。但就目前农产品供求总体状况看,农民要想从农业获得更多的收入非常困难。

这些资源如果不种粮食而种其他农作物会不会使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入?这其实很不确定。现在有些人认为,过去几年的粮食政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无效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这种认识隐含的前提就是粮食生产浪费了部分资源。

那么,是不是“不浪费”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要看其他农产品是否存在短缺现象。现实情况是,除粮食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也基本没有短缺,而且绝大多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以,即使这几年少种一点粮食、改种其他农作物,问题依然存在。

我大体的经验判断是:根据目前粮食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大体上需要保持在16.5—17亿亩之间。低于16.5亿亩,当年生产的粮食就难以满足需求,粮价会上涨;超过17亿亩,则会供过于求,粮价下降。因此,从总供求的角度看,粮食播种面积也就只有5000万亩左右的调整余地。

这几年粮食库存多了,确实可以适当减少粮食生产。估计粮食播种面积在一两年内低于16.5亿亩问题不大,因为有库存;但连续3年以上我认为就会出问题。

这还只是从粮食这一个角度考虑,进一步要考虑:调减下来的粮食播种面积去种其他农作物,农民是否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比如棉花、蔬菜等已是供过于求。所以抑制农民增收的基本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制约和农民就业不充分。现在有些地方出现“抛荒”现象,就反证了这一点。

我认为对“抛荒”不必过分担忧,首先,“抛荒”面积在总体上很有限;其次,要看到“抛荒”是在粮食暂时供过于求、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并不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实际上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移投入的一种应对措施。马克思说过,农产品价格是由劣等地上的生产成本决定的,出现供过于求时,劣等地退出生产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当然,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引发“抛荒”的原因很复杂,农民种地的负担过重是诱因之一。但无论如何,“抛荒”没有导致供给短缺,这表明它主要是市场引导的结果,多数农民在当前确实难以靠农业来增收。

◆农产品过剩非农产品也过剩

农产品的需求约束非常严重。比如全球粮食价格下跌自1996年初始,迄今已逾5年,仍处于低谷,很多品种目前的价格和最高价相比已跌去近50%,这似乎是全球性的粮食过剩。但从需求角度看,全球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甚至饿死,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支付能力。所以讲目前农产品过剩,只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

但粮食有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它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重要产品,对它的判断仅仅依据人们有无支付能力是要出问题的。显然,如果完全从经济学判断,全球的粮食生产都应减少,更不用说中国的粮食生产应减少;但是从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安全”概念来讲,目前全球的粮食生产未必能满足需求。因此,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仅按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

经济发展到今天,从平均消费水平看,粮食市场已经饱和,似乎应该减产。但是平均水平背后掩盖的矛盾非常大。比如说中国,拿城里的4亿人口和农村的8亿多人口比较,两者需求结构的差异非常大。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农民的食品支出仍在继续上升,尤其是肉禽蛋鱼这些动物性蛋白食品。

这说明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虽然整体上已经进入小康,但由于存在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差距在扩大,这样的市场就很难对付。生产出来的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早已满足了,而没有满足的人却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一个是农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城镇居民,已经进入食品支出比重下降阶段,他们的支出将转移到新兴消费如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之类的行业。另外一个是,城市消费的发展非常快,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消费基本与农业无关,比如城市高楼、轿车都和农业无关。

所以尽管城镇在快速扩张,城镇居民的消费在继续增长,但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弱,很多农产品的消费不出现负增长就不错了。从这个角度看,农民再努力也没用,因为没有市场,这是个最大的制约。

但这个制约最终不只影响到农民,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的困难就在这里。按农业的生产能力来说,足以保证4亿城里人吃饱吃好。但问题是有限的城里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有限,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过剩,这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收入上不去。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2

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农业稳定与农民增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这足以说明中央对三农的重视。在价格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粮食产量增长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保障国家的粮食稳定与安全。(二)是适应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人口如能控制在15亿,人年均粮食消费量如能控制在500公斤,则需要粮食7.5亿吨,与现有产量相差1.8亿吨,这也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家非常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新研制的超级水稻亩产900公斤,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三)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粮食充足了才能使人们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才能保障市场物价的稳定,可见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要保证一国的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四)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民以食为天”,这是古人对粮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今天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只有粮食充足了,每个人有饭吃,人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所以,粮食又是社会赖以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供给。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300万,城市下岗失业、收入水平低、需要救助的人口近2200万。这些弱势群体收入低,食物时常得不到保障,这与那些高收入富裕阶层相比形成明显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弱势群体食物供给的不安全不仅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而且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应实行粮食救济措施,满足其基本需要。所以,为了满足人民的第一生活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严格保护耕地,这也是贯彻中央一号文经济/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严格保护耕地要从两个内涵上理解,其一是保护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关心耕地的质量。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为了高产,用地而不养地,以至于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二是耕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和林地、草地一样,国家应对耕地实施动态监测,应该对耕地土壤在多年没有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二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很薄弱,靠天吃饭这个局面也很难改变。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粮食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不足47%,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预算内的资金和国债投资对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农业组织方面的建设,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就总体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的能力不强仍是一个突出问题。由此不仅会增加农产品成本和农业经营风险,还会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妨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大省吉林为例,该省现在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目前,全省灌区骨干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三是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低,激励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能够因为目前粮食形势的好转就对我们国家长远的粮食安全掉以轻心。尽管国家多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但目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还是不高,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增加,种粮比较效益将进一步下降。例如河南省———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据该省统计局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360个农户的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状况的调查,2009年农民种植小麦的亩均成本为590.8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长7.7%。按全省平均单产387公斤/亩、均价1.7元/公斤计算,每亩小麦的主产品产值为657.9元,比上年增加77.4元,亩均收益约为232元(主产品产值扣除生产成本加种粮补贴,下同)。依据同样的计算方法,2009年河南农民种植玉米的亩均收益是279元。按目前河南农民户均承包5亩耕地计算,若两季只种小麦和玉米,户均年种粮收入为2500多元,仅大致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两个月的收入。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3

一、相关文献回顾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粮食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何为“粮食安全”?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粮食安全就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他所需要的食品”。国内对粮食安全的研究集中在1990年代,尤其是继1994年莱斯特·布朗[1]在《世界观察》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后,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粮食的消费量、储备量、贸易量、生产量及特定背景下(如退耕还林)粮食安全等几方面。

在研究粮食消费时,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首先是口粮安全。李成贵[2](2001)强调,粮食安全是口粮安全,应与国际市场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以解决其粮食缺口问题。当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口粮的人均消费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使得食物来源多样化所致[3]。

粮食进口的增加是否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倍受关注。已有大量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到的结论是:粮食生产相对缩减是长期趋势;与自给自足相比,放开粮食贸易是更为经济合理的政策选择,它不但不会损害我国的粮食安全,反而会在更低的成本下加强粮食安全[4]。

对粮食生产的研究比较注重对供给能力的分析,其研究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以预测为主,且各种生产预测之间的差距要比对应的消费预测之间的差距大得多[1,5]。虽然这些分析的结果并不一致,但所有结果均表明中国未来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必然趋势。第二,均强调保护粮食的生产潜力。侯东明[6](2002)指出,粮食安全保障与农业常规发展战略分家是世界上具有资源制约农业特点的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加强战略粮食安全要通过保护耕地及土地的粮食生产潜力的方式实现。李成贵[2](2001)也指出,未来中国粮食增产的可能选择是藏粮于仓不如藏粮于地。

退耕还林是提高粮食生产潜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7]。农业发展环境与粮食安全之间呈双向反馈关系,即没有粮食安全,农民势必要继续毁林开荒,从而加重环境恶化,并形成环境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恶性循环。因此,没有粮食安全就难以保护环境,同样粮食安全如不注意保护环境,也难以实现粮食的持续安全[8]。虽然人们也非常担心大面积退耕会造成粮食总产量减少,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不能把维护粮食安全简单地理解为增加粮食总产量,退耕还林的生态功能是增加耕地的生产潜力,因此可以在一个更良性的环境下维护粮食安全[9]。雷玉桃等[10](2003)分析了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协调机制,她指出,退耕还林有正的外部效应,如治理生态等;但也有负面效应,即,使我国粮食供应缺口增大。协调好这两种效应需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粮食生产的自律机制、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及相应的协调机制。对于退耕还林是否会造成粮食供应短缺并影响其价格,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所①(2004)对退耕还林对于粮食价格上涨做了定量研究,结论是: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及价格的影响非常微弱。谭晶荣[11](2003)也指出,退耕还林并不是导致2000-2003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的原因。

以上从粮食生产、消费、进口及环境等几方面回顾了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与粮食生产、消费、进口等方面的研究相比,结合特定背景(如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粮食安全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将以此为背景,结合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退耕还林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

二、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短期影响的评价

粮食安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标准。FAO、世界银行以及各国学者普遍采用的计量指标有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及间接粮食消费在粮食总耗用量中的比重等。国内研究与国外雷同,朱泽[12](1996)、程亨华[13](2002)等选择了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或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库存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人口的粮食供应水平等指标来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中选取了粮食总量安全系数、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度和粮食储备四个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供给总量的影响。

(一)粮食总量安全系数

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根据我国卫生部门推荐的标准[14]:我国居民三大基本营养素的全国平均需求量为每日2400千卡热量、70克蛋白质和65克脂肪。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颁布的食物营养成分(如表1),可大致推算出满足基本营养及生存所需的粮食数量。

表1食物营养成分[15](每100克含量)

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谷物(千卡)(克)(克)(克)

玉米3447.93.370.2

大米3467.40.877.2

标准粉34411.21.571.5

其它粗粮3529.52.366.5

从表2中的最低需求量中取数字最小的一个作为满足营养需求的最低标准,即“其它粗粮”中的0.681公斤作为我国一个标准人、每日维持生存的最低粮食需求量,那么一个标准人每年最低消费粮食量为248.56②(0.681×365=248.56)公斤(其中也有部分脂肪和蛋白质)。只要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够保证每人最低248.56公斤的粮食需求(这个粮食消费量仅指口粮消费量),就能保证每个人的生存安全,但此时的营养水平将绝对低于卫生部门推荐的标准。若粮食人均供给量低于248.56公斤,则肯定发生了绝对的粮食危机和饥荒。

表2人均生存谷物总需求量[15](公斤/日)

谷物热量标准脂肪标准蛋白质标准最低需求量

玉米0.6971.970.8860.697

大米0.6934.091.010.693

标准粉0.6973.170.6690.697

其它粗粮0.6811.410.7890.681

计算结果如表2:

设π为粮食总量安全系数[16],则:

π=q/s公式1

s=248.56,q为粮食人均产量

“1”是粮食安全的起点。π越高,则粮食总量安全系数越高,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亦然。附表1显示了自1952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系数的变化。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①在绝大多数年份,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是大于1的,表明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人民的最低营养需求。但1962年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低于1(仅为0.97),1960-1962年恰逢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中国境内发生了绝对饥荒。②1979年以后,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很快,1984年粮食总量安全系数达到1.5;1985年国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85年国内粮食总量随之下降,当年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从1984年的1.58降至1985年的1.45,社会上出现了抢购粮食风潮;1988年前后出现的情况与此类似;因此,大家普遍把粮食总量安全系数“1.45”界定为粮食安全的经验转折点或粮食的经济安全点。当总量安全系数接近或低于1.45时,价格机制与经济系统可能发生紊乱,社会将出现恐慌。③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后,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一直在下降,从1999年的1.63降至2003年的1.34,于是,2003年国家发生了粮价大幅度上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粮食总量安全系数的下降虽然引起了政府及民众的普遍关注,但并未发生社会性恐慌与抢购,这固然与人们日益增强的购买能力密切相关,但国内日益完善的粮食市场购销体制也功不可没。尽管如此,国家还是有意识地缩减了2004年度退耕还林的规模,原因是随着退耕还林进程的推进及国内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国内粮食供给量将随之下降,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也将继续下降;而作为政府,有必要保持最低限度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1.45),才不至于影响国家社会秩序及粮食市场的稳定。

附表11952-2003年粮食总量安全系数变化

年度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粮食总量安全系数(%)

1952288.131.16

1957306.011.23

1962240.320.97

1965372.001.09

1970293.241.18

1975310.481.25

1978318.741.28

1980326.691.31

1984392.841.58

1985360.71.45

1987371.741.50

1988357.721.44

1989364.321.47

续附表1

年度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粮食总量安全系数(%)

1990393.11.58

1991378.261.52

1992379.971.53

1993387.371.56

1994373.461.50

1995387.281.56

1996414.391.67

1997401.741.62

1998412.41.65

1999405.51.63

2000364.781.47

2001354.731.43

2002355.691.43

2003333.351.3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计算而得。

(二)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粮食产量对粮食安全具有决定作用,但受天气、播种面积、生产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总会出现波动。我们采用简单的趋势回归方法,计算出各年相应的趋势产量,当实际粮食产量与趋势粮食产量偏离较大时,说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较差,粮食安全水平较低;反之,当粮食的实际产量与趋势粮食产量偏离较小时,则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较高,粮食安全水平较高。需要说明的是:①由于建国后一段时间内统计机构不完善,“”期间国家统计局被撤消,同时,1958-1962年又是非常时期,因此对粮食波动影响的研究选择从1963年开始。②国家在1999年开始试行退耕还林政策,并在2000年在大部分地区推广,作为一项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政策,如果不与其它年份区分,势必影响预测结论。因此,本研究设定了年份的虚拟变量,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从1963年到1999年,我国粮食大约每年增产955万吨。从2000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减产900万吨(需要说明的是,2000年至2003年只有四年时间,回归的可信度稍低)。据此测算出各个年度粮食总产量的变异率③(RatioofVariation)。其波动幅度用公式3表示:

从计算结果看(见附表2):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异率绝大部分保持在±5%的范围内,但个别年份变异较大,增产幅度最大的年份是1984年,增加了11.12%;退耕还林前,减产最大的年份是1977年,减幅为4.2%;退耕还林后,减产最大的年份是2003年,减幅达到3.12%。如果我们对附表2中的变异率按时代划分为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前期,并对它们的变异率进行简单平均,可以看出,1960年代的粮食变异率平均为5.14%,1970年代为1.86,1980年代为3.28%,1990年代平均为1.3%,2000-2003年平均为-1.58%。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行之前,粮食变异率均为正数,说明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之间呈正向偏离,但该数值一直在下降,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说明粮食产量年度间变异率在缩小,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较高;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之后,我国的粮食平均变异率为负数,说明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之间呈负向偏离,但偏离幅度并不大,说明退耕还林的推进虽然减少了国内粮食供给量,但这种减幅并不大,这也是我国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依据所在④。

附表21963-200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值单位:百万吨

年份实际粮食产量趋势粮食产量趋势值与实际值之差变异率RV%

1963166161.184.822.90

1964188170.7317.279.189

1965195180.2814.727.55

1966214189.8324.1711.29

1967218199.3818.628.54

1968209208.930.070.03

1969211218.48-7.48-3.55

1970240228.0311.974.99

1971250237.5812.424.97

1972241247.13-6.13-2.54

1973265256.688.323.14

1974275266.238.773.19

1975285275.789.223.24

1976286285.330.670.23

1977283294.88-11.88-4.20

1978305304.430.570.19

1979332313.9818.025.43

1980321323.53-2.53-0.79

1981325.02333.08-8.08-2.49

1982355.5342.6312.373.48

1983387.28352.1834.828.90

1984407.31361.7345.2711.12

1985379.11371.287.832.07

1986391.512380.8310.682.73

1987404.733390.3814.353.55

1988394.08399.93-5.85-1.48

1989407.549409.48-1.931-0.47

1990446.24419.0327.216.10

1991435.29428.586.711.54

1992442.66438.134.531.02

1993456.49447.688.811.93

1994445.1457.23-12.13-2.73

1995466.62466.78-0.16-0.03

1996504.54476.3328.215.59

1997494.17485.888.291.68

1998512.3495.4316.873.29

1999508.39504.983.410.67

2000462.18471.15-8.97-1.94

2001452.64462.15-9.51-2.10

2002457.06453.153.910.86

2003430.695444.15-13.46-3.1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计算而得。

(三)粮食外贸依存度

通过对粮食总量安全系数和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退耕几年来,我国已逐渐显示出粮食总产量下降的趋势。今后随着退耕规模的扩大,粮食供需缺口还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粮食供需之间的缺口全部由进口弥补的话,就需要考虑粮食外贸依存度这个指标了。

所谓粮食外贸依存度,即假设粮食供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时,粮食缺口占总需求量的百分比。一般认为,粮食外贸依存度在5%以内,表明一国粮食自给;在10%以内,表明粮食基本自给[17]。从附表3中可以看出,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粮食外贸依存度一直在±4%之间波动(即使是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的几年里),表明我国粮食能够自给。值得注意的是,从1999年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状态,尤其是2003年,出超更为明显,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由于退耕而造成供求缺口,从而出现大量粮食进口的情况。这似乎与我国的现实不符,2003年是我国粮食供求矛盾最突出的一年,当年粮食总产量43069万吨,总需求量48500万吨,明显属于供小于求,但却出口了1992万吨粮食。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①进出口的品种不同。②可能源于我国外贸进出口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时滞所致。③我国消化库存的种种举措使然。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退耕还林实行后的几年里并没有造成我国粮食大量短缺。

附表3中国粮食外贸依存度状况

年份粮食总产量(万吨)粮食总需求量(万吨)净进口(万吨)粮食外贸依存度(%)

1981325023448913493.91

1982354503591215344.27

1983387283738212383.31

198440731388217221.86

19853791137909-327-0.86

19863915139628-169-0.43

198740298401718912.22

198839408402468152.03

1989407554123210022.43

199044624424507891.86

199143529425482590.61

19924426641684-189-0.45

19934564942659-783-1.84

19944451042385-425-1.00

1995460624314319674.33

199649000440649592.18

199749417494504160.84

19985123050049-500-0.99

19995083950364-399-0.79

20004621847710-1063-2.23

20014526448450-532-1.1

20024570648000-11982.5

20034306948500-1992-4.11

注:负值表示出口依存度,正值表示进口依存度。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鉴》(198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经计算而得。

(四)粮食库存水平

粮食库存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根据FAO的定义,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库存粮食占本年度粮食消费量的17%即为粮食安全系数。那我国国有粮食部门究竟应保有多少粮食库存量才是最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长期被看作机密信息,库存数据也通常不公开发表。但仍然有很多学者从各种渠道、各种信息综合地做出自己的判断: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粮食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已达34.8%。而世界粮食安全系数1996-2000年平均仅为16.5%[13]。为缓解这一局面,我国自1999年下半年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加大了陈化粮的处理力度,再加上近两年来有意识地减少收购、增加销售,国家粮食库存明显减少了,但我国粮食保障水平仍然很高。根据测算,2003年末我国国有粮食库存18000亿公斤(粮食安全系数仍超过30%),农户人均存粮506公斤,全国农民存粮达38900亿公斤。如果将国库粮食和农民存粮合计起来为56900亿公斤⑤。

如果按照粮食年消费量49000亿公斤计算,2003年末的粮食库存水平超过消费量,粮食保障水平仍然较高。需要说明的是,从2001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结转库存量的统计口径有所变化,不再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作为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标准了。因此,该系数的高低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已不再如过去那样重要了。

以上通过宏观粮食安全的四个指标考察了退耕还林前后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1999年试行退耕还林政策至2003年四年里,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幅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暂时没有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但由此判定退耕还林政策并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为时尚早,这是因为,自1999年至2003年里我国一直有比较雄厚的粮食储备作为后盾。而今后,随着退耕还林规模的继续扩大,我国的粮食库存和粮食供给将继续下降,这是否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粮食供给从而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后怎样的退耕还林规模才是最适度的呢?

三、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恶化已构成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瓶颈。要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停止毁林开荒,实行退耕还林。但退耕还林需要粮食供应的支持,只有国内粮食供应稳定增长,才能减少退耕还林地复耕的可能。因此,从长期看,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处理好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解决好怎样退、退多少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选择和指标确定

1.预测模型(GreyModel,GM)的选择

预测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不确定事件的科学推测,是对客观事物未来的预先推测。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1种灰色模型,它是由1个只包含单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

2.指标的确定

退耕还林工程应该在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并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下进行,因此应确立科学的退耕面积及退耕进度。本研究根据灰色预测系统、选择人口、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人均最低消费量4个指标建立GM(1,1)模型,对未来10年全国的人口、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最低消费量进行预测,并根据模型求出人均粮食最低消费增长率(P)和人口增长率(r),导出退耕还林面积公式,进而计算出全国各年的退耕面积[18]。

(二)全国各指标的GM(1,1)模型的建立

1.人口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全国1990-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建模原理,可得到我国人口预测模型如下:

R(t+1)=11130533.03e0.01±11016200.03

公式6

2.粮食总产量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全国1990-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建模原理,可得到我国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如下:

D(t+1)=1913628.9e0.022±1869004.93

公式7

3.粮食单产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全国1990-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建模原理,可得到粮食单产预测模型,如下:

L(t+1)=206509.68e0.019±1869004.93

公式8

4.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建模原理,可得到人均最低消费量预测模型:

G(t+1)=31900.57e0.012±31507.47公式9

根据以上人均最低消费预测模型可得到我国人均粮食消费增长率为1.2%,人口增长率为1%。

(三)最大退耕面积的确定

设退耕年限为a,直到a年为止使退耕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恰好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根据上面得到的GM(1,1)预测模型,可以求得第n+i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粮食最低消费量,那么可得到第n+i年的人均粮食最大剩余量△(-)。因此可得到第n+i年最大退耕面积,等于△除以第n+i年粮食单产,再乘以总人口,除以a年进行平均分割。其公式如下:

: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最低消费量预测值;:粮食产量;人口增长率。

根据以上公式的初算结果对1990-1999年可能的、可供退耕的土地面积进行GM(1,1)模型预测,得到以下结果:

对当前模型的评价:C=0.3471很好p=1.0000很好

附表4的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很好,因此可以用其来预测到2010年为止各年最大的退耕土地面积(详见表3)。通过公式10得到了到2010年时,人均粮食占有量恰好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需要时,我国最大的退耕还林面积。

附表4最大退耕面积模型的验证表

单位:万公顷序号观察值拟合值误差%

X(2)43.2332743.36517-0.1319-0.30509

X(3)45.8570544.4631.394053.03999

X(4)45.4811445.58862-0.10748-0.23632

X(5)44.6969446.74274-2.0458-4.57704

X(6)46.7877947.92608-1.13829-2.43288

X(7)50.8993849.139371.760013.45781

X(8)50.7874250.383380.404030.79554

X(9)52.4738851.658890.814991.55313

X(10)52.0444152.96668-0.92228-1.77209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而来。

表3我国2000-2010年每年最大退耕面积

单位:万公顷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退耕面积53.3155.6857.0958.5460.0261.5463.164.6966.3366.368.01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从表3可以看出,从长期看,在保障国家人均粮食最低消费的基础上,到2010年为止中国最大退耕面积累计为675.61万公顷,每年的退耕规模应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做小幅度调整,不应该出现大幅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因为无论是大幅度增加还是减少,都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如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财政负担加重等。

四、结果及讨论

(一)从短期看,退耕还林的实施并没有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通过对宏观粮食安全评价四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总量上看,退耕还林实施后几年来,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一直在下降,2003年尤其低,仅为1.34,明显低于国家粮食经济的安全点,国内的粮食供应一度处于短缺状态,但我们并不能将这一切完全“归罪于”退耕还林的实施。一个比较可信的数据是: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了500亿公斤,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而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主要原因,而因退耕还林减少的粮食产量所占比例很小。1998-2003年,没有退耕任务的江苏、广东和福建三省粮食产量减少300亿公斤,占全部减产产量的60%⑥。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虽然为负数,但波动系数的幅度并不大,说明虽然退耕还林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粮食产量下降,但产量变动在可接受范围内;粮食外贸依存度上的考察更加验证了这一结论:即退耕还林后,粮食出口反而比以前增加了,这虽然有些奇怪,但至少证明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并没有导致国内粮食供求短缺;粮食储备的变化也证明,即使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的几年后,我国的粮食保障程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以上四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退耕还林从短期看并没有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这并不说明退耕还林工程以后也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因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继续推进,国家粮食库存及国内粮食生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存在。因此,依据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今后退耕还林进程调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从长期看,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的速度有些偏快,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

灰色预测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10年,在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的基础上,我国所应完成的、最大的退耕还林面积为675.61万公顷。而根据我国退耕还林的设计目标,到2010年,我国需完成退耕地造林1466.67万公顷。这与我们的预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差距呢?我们认为有二点原因。

1.目标设定值过高是造成预测值与实际值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以第一阶段任务为例,国家计划到2005年完成退耕地造林1133.33万公顷,到现在为止计划完成得怎样呢?1999年是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试点年,国家率先在陕、甘、川三省试行;2000年扩大到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为重点的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1年试点进一步扩大到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年来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20.61万公顷;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全年共安排退耕地造林任务264.67万公顷;2003年,国家安排退耕地造林336.67万公顷⑦;当年国内出现了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于是,2004年国家大幅度地收缩了退耕还林规模,当年仅安排退耕地造林任务66.67万公顷;2005年略有提高,完成退耕地造林84.59万公顷⑧,这样,从1999年至2005年,我国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73.21万公顷⑨,这与第一阶段完成退耕地造林1133.33万公顷的目标也还存在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退耕还林中的确存在设定目标过高而造成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

2.研究的前提假设不同是造成预测与实际值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二。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在粮食总产、单产、人均粮食最低消费及人口变化基础的模拟结果,而国家制订的目标是以现有坡耕地数量全部退耕为基础制定的,二者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可能的。

尽管如此,在国家财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国家希望将所有的坡耕地退出耕种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那么可以通过延长退耕年限的方法将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到底。

注释:

①本结论是黄季焜在2004年11月7日在“小农户、大市场与全球化”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②这个标准是依据1990年中国预防医学会的标准计算而得,这个标准仅指维持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因此它低于1993年通过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的“每人每日2600卡热量、72克蛋白质和72克脂肪的标准”。

③变异率是经济实际观察值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偏离的幅度越远,经济的波动幅度就越大,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就越低。用变异率指标可以大致反映特定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稳定程度。

④坡耕地粮食产量比较低,对全国粮食产量影响不大。全国大于150的坡耕地平均亩产仅118公斤,遇上干旱等自然灾害,很多地方连种子都收不回。因此,坡耕地和沙化土地退耕对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影响并不大。

⑤数据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湖南统计局”,2004年10月28日。

⑥该数据引自2004年10月14日国务院西部开发论坛记者招待会:李子彬答记者问。

⑦这组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在2003年8月1日退耕还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⑧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新华网北京2006-03-11电。

⑨这个数据是1999-2005年退耕地造林面积的加总,乃作者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谁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60-75.

[2]李成贵.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成因和影响[J].教学与研究,2001,(4):5-11.

[3]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M].1999.20-35.

[4]黄益平.中国粮食政策的第三种选择——兼评立足自给自由贸易策略[J].农村经济文稿.学习资料,1999,(60):33-42.

[5]世界银行.中国的粮食安全:长期问题与可选方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32-74.

[6]侯东明.寻求战略突破——破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150-180.

[7]胡靖.中国粮食安全:公共品属性与长期调控重点[J].中国农村观察,2000,(4):24-30.

[8]刘景辉等.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改善农业环境途径[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1,(4):33-37.

[9]李育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回顾与总体思路[J].林业经济,2001,(5):30-31.

[10]雷玉桃等.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浅析[J].农业现代化,2003,(5):23-25.

[11]谭晶荣.退耕还林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J].粮食经济问题,2003,(1):6-8.

[12]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5):5-10.

[13]程亨华,肖春阳.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J].财贸经济,2002,(12):70-73.

[14]国际食物、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讨论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国际食物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1-94.

[15]中国预防医学院、国家统计局.1990中国七省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状况[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82-105.

[16]江东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2000.13-14.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4

粮食是人民群众生存和生活必需品,是特殊商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粮食安全是关键。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粮食安全,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乐清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县市,应该认真对待粮食问题。“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确保粮食安全任重道远。乐清市存在着“人增、地减、粮食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化趋势,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大量外地来乐务工的人口流入,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全市粮食购销工作就会陷入被动,120万人民有饭吃、吃好饭就难以保障,就会影响全市社会发展和稳定。所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二、乐清市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量减少,粮食消费剧增,产需缺口扩大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建设的加快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乐清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由于种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比种粮的经济效益成倍提高,于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城镇扩容和流动(旅游)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日益扩大,按人均日消费成品粮0.3公斤计算,净增1万人口,年净增原粮消费110万公斤。即使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重视、巩固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销缺口仍逐年增大。预计“十一五”未全市粮食总产将低于15万吨,总需求为35万吨,需求缺口将达到20万吨。虽然通过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不确定因素很多,粮食安全仍是乐清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本地粮源缺乏,外购困难多,储备粮源不稳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本地无粮收购。外购粮食,粮源紧、价位高、损耗大、成本高。2007年,由于全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产地早籼谷价格大幅上升,乐清市到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采购的早籼谷价格由最初的88元/50公斤,上涨到95元/50公斤。同时,外购粮食不确定因素多,遇到粮食趋紧,交通瓶颈制约和地区间相互封锁,会导致应急状态下粮食流通受阻,影响或加剧县域粮食供应安全。因此,乐清市的储备粮源存在着不稳定性。

(三)储备粮规模小,缺乏粮源基地,宏观调控能力偏弱

乐清市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粮食基地,与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及我省周边县、市等粮食产区虽有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但缺乏稳定性,这对弥补本市粮源不足,造成被动。与此同时,纵观全市的仓储和储备粮状况,仓储条件薄弱,储备粮规模偏小。除中心粮库外,其他粮库设施陈旧,已经不很适合储藏粮食。全市县级储备粮只能保证3个月的口粮销量,根本不足国家规定的销区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明显不适应全市经济发展。而且,储备粮食均以原粮形态保管,且品种结构单一,再加上全市只有一家大米加工厂,无法直接控制的粮食加工能力和供应条件,缺乏应对突发情况和自然灾害确保粮食有序供应的有效手段。

三、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强调行政领导对粮食生产负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守住淳安县17万亩耕地,依法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三是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步建立可靠的本地粮源。

(二)依法管粮,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一是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扩大调控粮食供应渠道。加大粮食购销的对外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产销协作模式,不断延伸和完善合作领域和机制,积极探索粮食产销合作新思路,争取在主产区建立收购点参与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和调运,用于储备粮轮换或本县市场供应。二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工商、物价、质监、粮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粮食市场动态,超前分析、科学预测、宏观调控,保障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对粮油质量的监测,防止以次充好;在粮价波动时期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以规范粮食市场。

(三)奠定调控物质基础,提高粮食调控能力

一是加强储备粮管理。粮食收储公司是地方储备粮食的“蓄水池”,不仅需要引活粮源“收得进”,更需要保质保量“储得好”。同时,适当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按照国务院“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和外来人口增长因素,逐步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二是加快市中心粮库扩建工作。扩建中心粮库是走“建仓引粮”之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心粮库扩建工程建设资金,抓紧上马工程,确保储备粮在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做好应急大米加工厂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根据《乐清市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要求,评审几家资质高、信誉好的粮食经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及供应点,常年保持一定数量的周转库存。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要及时监测市场动态,研究市场行情和出台一些调控举措,进一步落实应急加工,供应,运输网络。组织实施粮食应急预案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社会危机意识。

(四)强化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今天,乐清市粮食供求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全市60%以上的人口都将“米缸”建在市场上。要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控制风险,考虑储备适当的成品粮,以防应急。粮食批发市场是一个流动的大粮仓,可称为“动态储备粮库”。要繁荣农村粮食市场,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扶持粮食企业拓展农村粮油销售业务,提高农民的粮油消费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5

本文作者:唐和宝夏书娥臧丽娟工作单位:丹阳市农业委员会

目前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瓶颈

要保障粮食安全,依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是根本不可能的。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三废”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养分平衡失调、有机质老化、土壤缺钾愈加严重。据我市土壤监测资料显示,我市土壤缓效钾、速效钾分别比1983年土壤普查时下降131mg/kg、7mg/kg,原来不缺钾的沿江圩区已成为缺钾严重地区。土壤基础地力产量由80年代的70%下降为50%上下。粮食高产优质新技术的推广落实难度大作者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几十年,深感目前农业科技的推广难度很大,尤其是粮食高产优质生产新技术的推广落实难度更大。究其原因,一是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多为老年人或外来人员,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二是农户种植规模小,粮食比较效益低,缺乏追求更高产的积极性;三是农技推广体系(网络)线断网破,尤其是镇村两级的农技人员编制少,杂务多,有的甚至还要挣钱养自己,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上。

坚持农业科技创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纵观我市粮食生产发展史以及目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现状,毫无疑问政策与科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两大主因素。政策在确保粮食安全问题上,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在一定红线范围内的粮食种植面积,二是确保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应措施为之保驾护航。而真正在一定粮食种植面积红线范围内,要不断提高产量来确保粮食安全,其根本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完成,在粮食生产的科技应用和创新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在粮食品种选育和推广上求突破品种更新对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十分巨大。有资料表明,品种对粮食高产的贡献率约在40%左右,居所有技术之首。因此,在品种选育上求突破,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目前我市的主要粮食品种,其产量潜力水稻约700kg、小麦400kg,均处于较高水品。今后的目标是引进每667m2产量900kg以上的超高产优质水稻和500kg的优质或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加大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推广力度,在良种覆盖率上下功夫。在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力上求突破首先,要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基本设施,尽快修复因国家和地区建设毁损的排灌系统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其次,要及时进行农村拆迁土地的复耕,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用高科技使之及早恢复和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第三,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粮田,使之逐步覆盖全市各主要产粮区。第四,要综合运用耕作、生物、平衡配方施肥等技术,全面提高土壤养分和耕地质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粮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上求突破改变重稻轻麦观念,促进稻麦双丰收。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稻麦新品种,集成应用粮食高产高效栽培、精确定量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现代农机装备、农业信息化等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加大新材料、IT、生物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开发应用,使粮食单产再现大飞跃。适时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在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上求突破要逐步解决“分”得太多,“统”得不够等问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提高粮食产业化生产水平。加强和稳定农技推广体系,在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上求突破全面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和稳定县镇两级农业技术队伍,健全村级农机推广网络,彻底解决农技推广“最后1公里”问题,为三农提供畅通的优质技术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6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是本世纪继1931年和1954年后,长江发生的第三次相似规模的流域性大洪水。这场洪水是天灾;但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对加重灾情起了帮凶的作用;而人类活动在其中则扮演了双重的角色,既有挤占河湖、毁林开荒,加剧水患的一面,也有兴修水利、抢险救灾,抑制水患的一面。

今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水系与洞庭湖水系)地区大范围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江西、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降雨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形成洪峰之多,是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由于长时间高水位洪水浸泡,千里长堤险象环生,加大了严防死守的风险,全国人民为之忧心忡忡。防洪标准较低的支流,洪水泛滥,江洲民垸大量溃决,共有5600km2土地受淹,数百万人家园毁于一旦,数千群众和抗洪军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电力、通讯、商贸、金融等网络结构的扩展,水灾损失急剧增长、影响范围远远超出了受灾的区域。整个夏季,中华大地上,数亿人口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据估计,今年长江流域中、上游超额洪水的水量约为1954年特大洪水的一半;但是,今年淹没面积不到1954年的1/5左右,因溃堤而分滞的洪水水量不到1954年的1/10。如果说,1954年是以溃堤、分洪淹没30000km2土地为代价,换得保卫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抗洪胜利的话,那么,1998年则是依靠多年兴修的水库、加固的堤防、建立的洪水监测预报系统与百万军民的严防死守,最大限度利用了河湖水面来调蓄、输送超额洪水,尽力减少了淹没的范围,也避免了分洪的损失和后患。

长江的防洪能力是按1954年实际洪水设防的。今年干流在洪峰流量被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水位连创新高,引起举国上下的震动。就长江流域而言,与1954年相比,生态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塞挤占、分蓄洪区启用困难,无疑对今年加重水灾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水之后,群情激奋,全社会水患意识、环保意识极大加强,治山治水呼声空前高涨。国务院迅速出台32字方针,在治国安邦的大业中,前所未有地加大了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力度。

洪水与水土流失都是恒古就有的自然现象,但是洪灾损失急剧上升与水土流失面积急速扩张,则是近代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加大和流域中大规模开发活动的产物。今年灾情最重、严防死守压力最大的地区,历史上大多都是起天然调蓄洪水作用的湖区与河滩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洪水高风险区的开发利用,有缓解人口与粮食需求压力的积极作用。这些地区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如湖南的洞庭湖区,受堤防保护的面积有1.02万km2,人口1008万(其中蓄洪区与一般圩垸有270万人),工农业生产总值约占湖南全省的1/3。这就必然提出了如何提高其安全保障标准的问题。从长远看,如何为21世纪16亿人口创造有安全保障的国土环境,如何削弱重大水旱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是值得深刻研讨的问题。中国的发展,要冒一定的风险是必然的,关键是处理好开发、保护与治理之间的适度关系,坚决制止恶性的循环。只开发不治理,或只治理不开发,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2、长江不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但是问题更为严峻

98大洪水期间,从新闻传媒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告戒,长江正在变成第二条黄河。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唐宋以前约为60%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已降到20%以下。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36万km2增加到57.3万km2。然而,事实上,长江不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但是问题更为严峻。

黄河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之后,含沙量才陡然增加,河水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m3,一般支流达300~500kg/m3。平均每年10多亿吨的输沙量,相对43万km2的水土流失区而言,平均一年不到2mm深,相对数百米厚的黄土层,可说微乎其微。但是长江则不同。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宜昌站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5.3亿吨,含沙量为1.20kg/m3,水沙关系较为稳定,有观测资料以来,至今没有发现明显的增减趋势,见表一。

表1宜昌站、寸滩站流量、含沙量变化

时期(年)寸滩宜昌

迳流量(×108m3)输沙量(×108t)含沙量(kg/m3)迳流量(×108m3)输沙量(×108t)含沙量(kg/m3)

1950-195935705.261.4744305.201.17

1960-196936904.811.3045405.491.21

1970-197932603.771.1641504.751.14

1980-198435004.761.3644405.491.24

1984-198935004.601.3143905.231.19

1990-199542084.421.05

引自:韩其为,长江中游1998年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值原因分析,1998年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长江上游海拔高程在500~2000m之间的第二阶梯,如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已经成为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长江流域中度以上流失面积35万km2,四川省占70%。其中人口密度达到400~500人/km2的嘉陵江、沱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达到50~60%。这类地区土层瘠薄,一般只有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一旦水土流失,就将导致土地“石化”的恶果。

因此,强调长江不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是因为它没有那么多的土可以流失;但是问题更为严峻,因为无加保护、治理措施的开发活动,使得群众连基本的生产和生存的条件都可能彻底丧失。

山地一旦石化,再要恢复原来的植被状态,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日本琵琶湖边有一座著名的石山,历史上曾经是古树参天。后来皇宫从奈良迁到京都,大兴土木,山上树木砍伐一空,水土流失后,留下光秃秃的石山。明治维新之后,决定恢复该山旧貌,政府设立了专职的治山机构,将光石坡开凿成阶梯状,铺上稻草,压上上层阶梯开凿的碎石,人为促进岩石的风化。整个京都地区的中小学生,毕业时都要求去那座山上,在石台阶上凿坑、灌土、种上一棵树,挂上有个人姓名的牌子,这一活动已持续了百余年,至今未能全部恢复,已治理区与未治理区形成极大的反差。

因此,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问题,实在是关系国土安全的大事情。1988年国务院批准把长江上游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八五”期间,上游重点区完成4.5万km2,平均每年治理0.9万km2,“九五”期间,计划治理7.3万km2。水利部近期已编制了《全国水土保持建设规划》,明确了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总体目标。可以说,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

总书记指出: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规划,坚持不懈,长期奋斗。长江上游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如何治理、如何把握开发与治理的适度关系,则需要认真研讨。

长江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在三个方面:?陡坡开荒。长江中上游现有坡耕地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8%,坡耕地的土壤流失量,占该地区土壤流失总量的60%;­森林过伐。据报道,每年因森林过度砍伐导致林地疏化、荒地化而新增加的土壤流失量已占到该地区土壤流失总量的8%~12%;?公路、铁路、矿山等建设项目。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200km2,由此流失土壤1.2亿吨,占该地区土壤流失总量的8%。可见,解决当地群众吃饭问题的陡坡开荒,占据矛盾的主导方面;而森林过伐与开发建设的影响也达到了不可忽视的量级.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

(1)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害是加大水土保持的力度。水土保持对于长江中上游山地群众来说,是保护他们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减轻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防洪负担,需要中上游山区群众作出牺牲,要中央政府(也就是全国人民)承担全部代价,这种提法有片面性,对中央政府与地方干部群众都可能产生误导。

(2)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是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是并不能等同于水土保持工作。要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需要全面制定综合性的措施。

(3)水土流失的治理要符合经济规律。水土保持不顾当地群众的当前利益,不与治穷致富、振兴山区经济的前景相结合,单靠行政命令规定减沙拦泥的数量与退耕还林的速度,结果必然事倍功半,过去已有这方面的沉重教训。

(4)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者长期以来已经创造出了许多因地制宜,将治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好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5)抓好基本农田建设,解决粮食问题,是推行水土保持的重要环节。基本农田的单产一般为坡耕地的3倍,建好1亩基本农田,可退3亩坡耕地。解决好群众当前的温饱问题,是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良田还在快速减少。

(6)对于森林过伐与开发建设加重水土流失的问题,关键是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的问题。法制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社会运作机制。不建立起健康的社会运作机制,法律不过是一纸条文。

3、当各行各业都为商品过剩担忧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缺少的是安全

98大洪水,暴露出一个极大的问题,即我们的国土是否安全。国土安全不仅指国民赖以繁衍生息的国土资源是否安全,而且也指国土环境对其国民的生命财产是否构成毁灭性的威胁。国土安全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和法制程度。

国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外敌入侵,烧杀掳掠;二是内乱爆发,生灵涂炭;三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无家可归,造成数以千亿计的资产损失,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从中央到地方,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秩序全被打乱。在持续数月的时间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们多次从百忙的工作中脱身出来,亲临南北两大抗洪前线指导抗洪斗争;数十万军队、武警和数百万沿江群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洪的长城;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全力支援,同时也担心受怕。可以说,98抗洪的规模与影响,已经相当于一场人民战争,或者说,这就是一场和平时期的战争。

98大洪水的严峻局势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洪水风险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受灾区域本身。我国特有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特大洪水总会再来。因此,时刻不要忘记,在洪水高风险中谋生存、求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巨大的人口与粮食需求的压力之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之下,我国不可能完全放弃洪水高风险区的开发和利用。过去由于投入不足,欠帐太多,某些地区水利建设新增的防洪能力,甚至难以抵消自然环境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日本就其国土环境而言,也是自然灾害风险很大的国家。在占其国土总面积10%的受洪水威胁的区域中,集中了全国50%的人口和70%的资产。这一组数据与我国几乎完全一致,而其人口密度更是我国的两倍。日本人对于洪泛区土地,也是寸土必争、寸土必保。为了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给国民创造安全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日本设立了国土保全事业,包括“治山事业、治水事业、砂防事业(水土保持)、海岸事业、急倾斜地崩坏对策事业(滑坡与崩崖)、下水道事业、农地防灾事业、地盘沉下对策事业”等,实施国家长期有计划按比例推进的方针。从60年代以来,国土保全事业投资每年占国家一般公共事业投资预算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25%之间,其中治水事业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比例在60%左右。日本是以高投入为其国民创造出了相对安全的国土环境。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实力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已经有了保障,对安全的需求正在大大提高。国家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加大基本建设的投资,而且也只有加大基本建设的投资,才能够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基本建设的投入比例需要重新评价。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水利的投入明显不足。当我们担心电卖不出去、路没有车跑、电话没人装、新楼没人买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缺少的是安全。

表21991年~1997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情况

水利能源交通邮电城市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亿元)115013910.58879947524398.18

投入年均增长速度21%32.29%47.4%65.5%33.5%

占全社会投资比例1%12.4%7.85%4.2%3.9%

引自:中国水利报1998年9月12日第二版

这一状况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将治山治水提高到国土安全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象重视国防建设一样来重视国土安全建设,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土安全条件。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两点:?国土安全建设事业是综合性的事业,不是政府哪一个部门的事业,是需要协调各部门力量来办好的事业;­国土安全建设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决非一锤子买卖可以砸成。如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统筹的规划,今后又无法保障投入的持续,再强硬的行政手段也难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因此,以立法形式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在事关国土安全的各项事业中,确定合理的投入比例,对于将国土安全建设引向正轨,致关重要。否则,规划一个赛一个宏伟,目的无非是为了向中央多要点钱。如果规划本身的科学性都没有保证,还如何保障它的实施效果呢?

4、全方位加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数百万军民严防死守,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但是由于支流堤防与江洲民垸的溃决,仍有数千平方公里农业地区被洪水吞没,数百万农民田园尽毁,灾后面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沉重负担。受江河长时间高水位顶托的影响,部分农田涝灾也相当严重。由于大量劳力上堤,人心不定,无力顾及田间管理,沿江未受淹地区农业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虽然据有关部门估计,今年水灾对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全局看可以丰欠相补,但实际的后果,恐怕要待若干年之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种中期的影响甚至可能大于短期的影响,理由如下:

(1)过去50年中,在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下,我们做到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拥有粮食由饥饿线上挣扎的250kg上升到了满足温饱的400kg。但是,当我们庆幸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时,并未说明其中也有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的贡献。

(2)98大水之后,舆论纷纷谴责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已成大势所趋;加上城镇扩张、公路铁路基本建设等必然继续侵占大量良田。因此,98大洪水之后的若干年间,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将呈加快的趋势。

(3)以98大洪水为契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速度将加快。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自然村为特征的平衡态将受到更猛烈的冲击。短期内要占用大量的劳力和投资,在外来资金的支撑下,农民对农业收获的依赖性下降等,对当地农业生产近期内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4)我国长江、黄河、海河、淮河4条江河共有主要蓄滞洪区98处,总滞洪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区内有耕地2944万亩,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比福建省的耕地还多1100万亩,区内生活着2000万农民。该类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区。今后仍然存在承担分蓄大江大河超标准洪水的巨大风险,但是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与损失补偿措施。如果因为98抗洪的胜利,而忽视分蓄洪区的安全建设,则是短视的行为。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国人均粮食如果低于250kg,将有大量人口饥饿死亡;在250~300kg之间,需要勒紧裤带过日子;在300~350kg之间,刚够解决温饱问题;在350~400kg之间,也只是略微宽松一点的温饱状况。

今后在16亿人口的情况下,如果人均拥有粮食要维持在400kg的水平上,则粮食产量必须稳定地增长到6.4亿吨;如果在目前产量上徘徊不前,则人均拥有粮食将降低到300kg,这种情况下,即使洪涝灾害仅造成5%的农业损失,我们也将重新陷入饥饿的状态。因此,在21世纪16亿人口高峰到来时,如果遭遇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连续特大洪涝灾害,将会造成何种后果,社会能否承受其冲击,都是应当及早研究并有所防范的重大社会问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到下个世纪,随着16亿人口高峰的到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良田面积进一步被挤占,都是必然的趋势,社会安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必将进一步提高。如何保持粮食的持续增长并有效限定粮食产量波动的幅度,将是我国面临的巨大难题。同时,洪涝灾害造成的人畜伤亡、房屋破坏与资产损失等也是农村发展的重大障碍。全方位加强我国农业地区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在21世纪中16亿人口的情况下,确保粮食的稳产高产、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历来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我国粮食产量能从50年代初的1.2亿吨增长到4.8亿吨,人均粮食从250公斤增加到350公斤以上,除了社会制度与技术手段的进步之外,水利建设的发展对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但是,今天,传统的提高农村防洪除涝能力的手段已经面临挑战。

我国农村防洪除涝能力的现状,既是我国人民世代不懈在洪涝风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结果,又受到现代大规模开发建设与环境演变的影响。在下一世纪,我国农村面临的洪水风险将呈增长态势。?在我国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与防洪排涝能力的增强,洪涝风险将向周边农村转移;­随着农村乡镇城市化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等洪涝情况下,损失将增长;?生态环境向不利方向变化,如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塞,或河道干涸萎缩,行洪蓄洪能力下降等,必将导致洪涝发生几率与危害性的增长;ˉ进一步通过加高堤防、增设泵站来提高农村防洪排涝标准与现代治水中要求确保流域固有的蓄滞洪功能、减缓河道洪峰流量与水位不断增长的趋向已经构成了矛盾。上述矛盾的积累与激化表明,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无论是扩大耕地面积,还是提高粮食单产,都面临洪涝灾害风险持续增长的威胁;同时,传统有效的一些减灾手段已经显露出难以为继的局限性。在下一世纪中,在人口、粮食增长再上新台阶与洪涝灾害风险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为农业的高产稳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其必须的、更为有效而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国外在农村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方面,目前主要的趋向是:?建立与流域防洪规划总体目标协调一致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适当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建立洪涝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加强防洪除涝工程体系的建设、管理和优化调度,在不增加流域整体防洪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发挥最佳效益;ˉ全面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综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提高农业系统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抑制人为加重灾害风险的趋向;°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减轻灾害损失,增强恢复重建的能力;±从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作物耐涝性的提高等方面,增强对洪涝的适应能力。

因此,从我国农村现实条件出发,为了维持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因灾减产的幅度被控制在可承受的幅度之内,全面加强农村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防洪排涝标准,另一方面改善传统的治理技术与管理模式,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灾措施与减灾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合理规划布局农村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建立洪涝灾害监测和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立防洪除涝工程系统优化调度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圩区分蓄洪区的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等。遥感等空间技术以及水情自动监控技术等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农村防洪除涝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中,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加强非工程措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必将显著提高农村防洪除涝系统的抗灾能力与农村自身承受灾害风险的能力。

5、结语

治山治水治湖,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事业,不存在“根治”与“一劳永逸”的可能性。就大山大江大湖的治理而言,即使是阶段性的目标,也需要几代人付出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强调:

(1)认真区分大灾之后对灾区的应急措施与治山治水长远措施的差异;

(2)对国土环境的演变规律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将保障国土安全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3)认真处理好开发与治理的关系,为了生存与发展,全方位建设好国土安全保障体系;

(4)认真制定好长远的治理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可行的措施,不要搞一刀切;

(5)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保证科技的投入,以保证开发与治理规划的合理性;

(6)大力加强法制的建设。大灾之后必有大治的重大举措,特别是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举措,有必要交全国人大讨论,将行政措施法规化,以保证治理规划能够持续稳步推进,不会因人而立,因人而废。

(7)警惕农业发展的中、长期的不利因素,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全面加强现代化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主编:中国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3月。

1.洪庆余主编:长江卷,中国江河防洪丛书,1998年4月。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7

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这主要体现在国际粮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粮食需求增加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1.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价上涨是导致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粮价合计上涨了46%。并且根据世界银行之前的统计报告中显示,过去数年国际市场中小麦价格上涨了203%,并且食品的整体价格合计上涨了共计94%。这意味着世界上各国粮食储备量己降至了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国际粮价上涨的问题还体现在全球耕地逐年减少,二是能源转换需求逐年增加。外源性的通胀压力目前尚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依旧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2.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了我国居民对于饮食要求的持续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导致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并且所占耕地中又以良田比例最大。除此之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收重视程度不高,并且发展速度也较慢,最终导致了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3.粮食需求增加。粮食需求增加是导致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出现了粮食需求急剧膨胀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受到18亿亩耕地资源约束,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很难再有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粮食需求增加主要还体现在我国现今试图利用日趋减少的土地力求生产更多的粮食来满足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需求。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加上农业技术水平低并且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这些都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

粮食安全经济学策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完善农业金融体系、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进行了分析。

1.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是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增加并且强化相应的农业基础,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尤其应突出向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地区倾斜。除此之外,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总我国应当注重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并且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另外,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湖州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这一优化的重点在于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倾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

2.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对于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逐步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并且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除此之外,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服务体制并且合理的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大对粮食生产者和规模化养殖户的信贷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业再生产的需要。另外,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鼓励各地工商业企业帮助农业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并且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建立粮食作物灾害保障制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效率的不断提升。

3.进行相应财政倾斜。进行相应财政倾斜是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完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即采用完善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不同的补贴方式。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从而能够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另外,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继续对重点地区和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合理性和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三、粮食安全未来展望

根据有关资料,在2010~2030年这20年间我国的耕地数量将会更加趋于稳定,并且耕地的规模将会有望保持在1.2亿hm2(18亿亩)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生态退耕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并且随着我国持续出台的多项耕地保护措施,包括以法律形式确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为基本国策,可以从经济学理论之外的方式来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四、结束语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8

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就要求对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和监测,并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安全进行调控。为适应新形势下湖南省粮食安全领域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研究适合省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粮食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工具,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每个省的地理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种种差异,使得各省在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引用。

1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ln(Y)=O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0.10234)

(13.02)(1.824)

R2=0.99987,F=59234.33832,

SE=0.07582,D.W=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2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3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警就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粮食生产运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系统。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些年其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000年湖南耕地面积为507.98万顷,而到2003年耕地面积只有452.98万顷,平均下降13.75万顷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有回升,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参考文献:

1.贡光禹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未来与发展[J],1995.2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9

进入90年代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在农产品贸易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敏感的部分就是粮食贸易。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的粮食供求平衡进行调节,是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政策。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比较快,未来人口峰值高达16亿人,加上90年代粮食进口大增,1995年达到1976万吨,人们普遍担心中国的粮食问题。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郎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一场“布郎冲击波”。现在的问题是,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市场必然更加对外开放,使中国国内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增加,这是否会危及到中国粮食的安全,中国采取什么样粮食发展政策而不违背WTO的规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首要现实问题。

一、粮食安全的本质含义

粮食安全的概念在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AFO)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基本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新定义的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新定义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前两条是保证“买得到”,最后一条是保证“买得起”,即支付能力。

从中可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重要性;二是粮食安全与食品结构的多元性。而这两点启示对于我国在WTO框架下实施恰当的粮食发展政策至关重要。

二、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重要性

新的粮食安全定义强调了贸易的重要性,因为要保证人们“买得到”所需要的粮食,在任何时候,既可以在国内生产自给予以满足,又可以从粮食进口得到满足,两种方式同等重要。当然,对于不同的国家,这两种方式的实际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拥有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生产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发展粮食生产,既可以提高粮食供应量,又可以增加收入,从而有利于粮食安全。而对于丧失粮食比较优势或粮食比较优势下降、非比较优势上升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非粮食生产对于提高收入具有较大的作用,因而,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从属于国内粮食不足时能用足够收入进口所需要的粮食。如果一个国家属于前一种情况,处理问题的办法就比较简单,即采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就可以。如果一个国家属于后一种情况,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一是要充分考虑世界粮食市场是否有足够可供购买的粮食数量,即使世界粮食市场有足够可供购买的粮食数量,国际环境是否允许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是该国是否有足够的外汇购买它所需要的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世界粮食供应商是不会白白把粮食送到该国手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当属后一种情况。

首先,总的说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以下三个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1)在宏观经济领域,属于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迅速下降,而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比较优势却显著上升;(2)在农业经济内部,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种植业(如粮食、棉花)的比较优势丧失,而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牧业、渔业(如水产品、肉类)比较优势明显;(3)在种植业的内部,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作物逐渐让位于偏向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而成为相对弱势的产业。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要完全依靠国内粮食生产而实现所谓的粮食安全,势必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也不符合粮食安全的本质含义,更不符合WTO的规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种认为维持粮食安全就是实行粮食自给的观点必须摒弃。

中国1978—1998年间若干年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汇储备及国内生产总值

1978198019851990199519971998

出口(亿美元)97.5181.2273.5620.91487.81827.01838.0

进口(亿美元)108.9200.2422.5533.51320.81423.61402.0

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15.625.5127.3286.0735.71399.01450.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人民币)3853.0446789641854858478747727955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其次,如果中国将其粮食安全放在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上,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外汇购买所需的粮食,这是一个确实需要加以考虑的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到1998年骤增至183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足,目前稳定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放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出口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外汇储备也将更加充足。因此,那种担心中国缺乏足够的外汇来购买所需粮食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是世界粮食市场是否有足够的粮食供中国购买,也就是世界粮食安全问题。1986年世界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提交了一份政策研究报告《贫穷和饥饿:发展中国93家粮食安全问题和选择》指出:“世界有丰富的食品,过去40年全球粮食生产的增长快于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利用,那些粮食不能全部自给的国家,只要他们有钱买得起,就可以进口,而许多穷国家和千百万穷人不能分享丰富的粮食,他们的食品没有保障,主要是没有购买力。”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90年代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7%,略低于80年代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而同期世界所有用途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仅增加1.6%,大大低于80年代2%的实际年均增长率,预计90年代全球粮食和农产品总的供应量足以满足全球的有效需求。说明当前世界粮食是安全的,世界粮食及农产品生产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更进一步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及巴西等国粮食及农产品严重“过剩”。近年来,世界粮食贸易不断扩大,对世界粮食安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世界粮食贸易史来看,世界粮食贸易量主要取决于进口需求,因为一旦进口需求扩大,主要粮食出口国可以减少国内生产的限制,从而增加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例如,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同期不仅占80年代世界粮食总出口量的1/2~2/3,而且如果取消基本土地休耕和压缩播种面积政策,5000万公顷尚未利用的土地每年还可增加2亿吨粮食,相当于80年代世界粮食出口总额的80%—90%,因而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此外,诸如前苏联严重依赖世界粮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提高了粮食自给程度,放松了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压力。总之,笔者认为,中国能够通过世界粮食市场获得它所需要的粮食。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完全把粮食放到世界粮食市场上,其风险也是有的。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政治和军事的风险。1950—198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

发生了85次经济制裁,其中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为10次,有一半左右属于部分或全部中断援助性粮食出口。余下的粮食禁运都是广义的粮食禁运,即对象覆盖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乃至全部商品贸易的禁运。真正属于我国有关政策讨论中假设的以粮食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粮食出口禁运只有一次,是前苏联在1980—1981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发生像前苏联那样的食品禁运是非常少见的。退一步讲,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程度,至少受两个方面影响:(1)粮食进口的用途;(2)粮食还原的可能性。这两类因素都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监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入WTO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发生实质性影响。

三、粮食安全与食品结构的多元性

粮食安全是针对广义的粮食,即食物,这与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中把粮食等同于谷物是很不一致的。这主要通过近年围绕“布郎冲击波”而展开的讨论表现出来的,即中国未来谷物的需求、供给以及进口量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其实,食物是包括众多不同的食物产品,不仅仅指谷物。当然,谷物生产在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食物产品内部的不同食物之间由于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比例和成本构成不大相同,因而比较优势不同。在给定我国各种要素禀赋特征下,不同食物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可能会有显著差别。

由于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特点是土地稀缺,劳动力丰富,所以,不同食物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为:(1)对可供选择的必须利用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的不同生产活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中能较为密集地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或市场竞争力;(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不需要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或仅仅需要土质、肥力、灌溉条件较差的边际可耕地的生产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力;(3)能较多利用农闲季节剩余劳动的生产活动具有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需要利用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的谷物、水果和蔬菜来讲,水果和蔬菜由于能够密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因而具有比较优势,而谷物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属于土地密集型作物,因而不具有比较优势。就不需要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或只需有效利用次质边际耕地的鱼、虾等水产品以及肉类食物来讲,显然具有比较优势。此外,在谷物之外的许多食品生产中,能够利用农闲季节剩余劳动进行生产的食品具有比较优势,水果、蔬菜、水产品及肉类等在事实上有很多就是利用这种剩余劳动生产的。如前所述,中国也正是在水产、肉类、水果与蔬菜等食物上出口需求比较旺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粮食发展政策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一方面,重新检讨传统的谷物自给自足的方针,改革谷物贸易体制和政策;另一方面,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采取切实的政策手段,促进我国具有优势的食物出口增长。其基本取向是,依据比较优势原则,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外部国际环境变动的新形势,在食物经济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综合上述两点主要启示,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其粮食安全不会因此而受到危害,更何况,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策略来维护粮食生产而不违背WTO规则。事实上,在封闭的国内市场条件下的粮食安全程度不及在较大范围的全球食品市场条件下的食品安全程度。1973年日本的经历也证实,如果不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它就不会有食品安全,高水平的农产品自给可能是与环境破坏的较大风险相关联的,而且可能也是与对进口投入品的较高程度依赖相关,因而从根本上是不可能带来较高水平的食品安全的。

四、中国粮食贸易政策的目标选择

1996年10月24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阐述了中国粮食贸易的基本政策。粮食白皮书强调了中国支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国内粮食供给,改善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白皮书所阐述的粮食政策与WTO规则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粮食白皮书提出中国粮食在正常情况下自给率不低95%,净进口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这个指标是符合WTO规则要求的。1990—1997年粮食净进口量分别为524、-106、-747、-374.7、1976、959和704万吨,可见1995年为历史上粮食净进口量最高水平,占国内消费量的4.2%,也未超过5%的界限。今后按5%的市场准入机会,实际上净进口量也不过2500—3000万吨之间,这与WTO规则要求发展中国家在2004年达到4%还高一些。

其次,粮食白皮书指出,在国内粮食供求平衡问题上,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而这种实物平衡既包括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又包括按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原则,尽量争取最大的国际交换利益。这一点也与WTO规则相符。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篇10

进入90年代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在农产品贸易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敏感的部分就是粮食贸易。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的粮食供求平衡进行调节,是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政策。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比较快,未来人口峰值高达16亿人,加上90年代粮食进口大增,1995年达到1976万吨,人们普遍担心中国的粮食问题。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郎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一场“布郎冲击波”。现在的问题是,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市场必然更加对外开放,使中国国内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增加,这是否会危及到中国粮食的安全,中国采取什么样粮食发展政策而不违背WTO的规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首要现实问题。

一、粮食安全的本质含义

粮食安全的概念在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AFO)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基本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新定义的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新定义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前两条是保证“买得到”,最后一条是保证“买得起”,即支付能力。

从中可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重要性;二是粮食安全与食品结构的多元性。而这两点启示对于我国在WTO框架下实施恰当的粮食发展政策至关重要。

二、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重要性

新的粮食安全定义强调了贸易的重要性,因为要保证人们“买得到”所需要的粮食,在任何时候,既可以在国内生产自给予以满足,又可以从粮食进口得到满足,两种方式同等重要。当然,对于不同的国家,这两种方式的实际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拥有粮食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对于粮食安全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生产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发展粮食生产,既可以提高粮食供应量,又可以增加收入,从而有利于粮食安全。而对于丧失粮食比较优势或粮食比较优势下降、非比较优势上升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非粮食生产对于提高收入具有较大的作用,因而,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从属于国内粮食不足时能用足够收入进口所需要的粮食。如果一个国家属于前一种情况,处理问题的办法就比较简单,即采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就可以。如果一个国家属于后一种情况,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一是要充分考虑世界粮食市场是否有足够可供购买的粮食数量,即使世界粮食市场有足够可供购买的粮食数量,国际环境是否允许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是该国是否有足够的外汇购买它所需要的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世界粮食供应商是不会白白把粮食送到该国手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当属后一种情况。

首先,总的说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以下三个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1)在宏观经济领域,属于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迅速下降,而以纺织品和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比较优势却显著上升;(2)在农业经济内部,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种植业(如粮食、棉花)的比较优势丧失,而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牧业、渔业(如水产品、肉类)比较优势明显;(3)在种植业的内部,偏向于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作物逐渐让位于偏向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而成为相对弱势的产业。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要完全依靠国内粮食生产而实现所谓的粮食安全,势必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也不符合粮食安全的本质含义,更不符合WTO的规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种认为维持粮食安全就是实行粮食自给的观点必须摒弃。

中国1978—1998年间若干年份进出口贸易总额、外汇储备及国内生产总值

1978198019851990199519971998

出口(亿美元)97.5181.2273.5620.91487.81827.01838.0

进口(亿美元)108.9200.2422.5533.51320.81423.61402.0

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15.625.5127.3286.0735.71399.01450.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人民币)3853.0446789641854858478747727955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其次,如果中国将其粮食安全放在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上,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外汇购买所需的粮食,这是一个确实需要加以考虑的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到1998年骤增至183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足,目前稳定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放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出口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外汇储备也将更加充足。因此,那种担心中国缺乏足够的外汇来购买所需粮食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是世界粮食市场是否有足够的粮食供中国购买,也就是世界粮食安全问题。1986年世界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提交了一份政策研究报告《贫穷和饥饿:发展中国93家粮食安全问题和选择》指出:“世界有丰富的食品,过去40年全球粮食生产的增长快于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利用,那些粮食不能全部自给的国家,只要他们有钱买得起,就可以进口,而许多穷国家和千百万穷人不能分享丰富的粮食,他们的食品没有保障,主要是没有购买力。”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90年代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7%,略低于80年代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而同期世界所有用途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仅增加1.6%,大大低于80年代2%的实际年均增长率,预计90年代全球粮食和农产品总的供应量足以满足全球的有效需求。说明当前世界粮食是安全的,世界粮食及农产品生产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更进一步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及巴西等国粮食及农产品严重“过剩”。近年来,世界粮食贸易不断扩大,对世界粮食安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世界粮食贸易史来看,世界粮食贸易量主要取决于进口需求,因为一旦进口需求扩大,主要粮食出口国可以减少国内生产的限制,从而增加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例如,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同期不仅占80年代世界粮食总出口量的1/2~2/3,而且如果取消基本土地休耕和压缩播种面积政策,5000万公顷尚未利用的土地每年还可增加2亿吨粮食,相当于80年代世界粮食出口总额的80%—90%,因而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此外,诸如前苏联严重依赖世界粮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提高了粮食自给程度,放松了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压力。总之,笔者认为,中国能够通过世界粮食市场获得它所需要的粮食。

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完全把粮食放到世界粮食市场上,其风险也是有的。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政治和军事的风险。1950—198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经济制裁,其中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为10次,有一半左右属于部分或全部中断援助性粮食出口。余下的粮食禁运都是广义的粮食禁运,即对象覆盖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乃至全部商品贸易的禁运。真正属于我国有关政策讨论中假设的以粮食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粮食出口禁运只有一次,是前苏联在1980—1981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发生像前苏联那样的食品禁运是非常少见的。退一步讲,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程度,至少受两个方面影响:(1)粮食进口的用途;(2)粮食还原的可能性。这两类因素都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监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入WTO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发生实质性影响。

三、粮食安全与食品结构的多元性

粮食安全是针对广义的粮食,即食物,这与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中把粮食等同于谷物是很不一致的。这主要通过近年围绕“布郎冲击波”而展开的讨论表现出来的,即中国未来谷物的需求、供给以及进口量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其实,食物是包括众多不同的食物产品,不仅仅指谷物。当然,谷物生产在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食物产品内部的不同食物之间由于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比例和成本构成不大相同,因而比较优势不同。在给定我国各种要素禀赋特征下,不同食物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可能会有显著差别。

由于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特点是土地稀缺,劳动力丰富,所以,不同食物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为:(1)对可供选择的必须利用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的不同生产活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中能较为密集地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或市场竞争力;(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不需要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或仅仅需要土质、肥力、灌溉条件较差的边际可耕地的生产活动,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力;(3)能较多利用农闲季节剩余劳动的生产活动具有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需要利用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的谷物、水果和蔬菜来讲,水果和蔬菜由于能够密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因而具有比较优势,而谷物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属于土地密集型作物,因而不具有比较优势。就不需要可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或只需有效利用次质边际耕地的鱼、虾等水产品以及肉类食物来讲,显然具有比较优势。此外,在谷物之外的许多食品生产中,能够利用农闲季节剩余劳动进行生产的食品具有比较优势,水果、蔬菜、水产品及肉类等在事实上有很多就是利用这种剩余劳动生产的。如前所述,中国也正是在水产、肉类、水果与蔬菜等食物上出口需求比较旺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粮食发展政策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一方面,重新检讨传统的谷物自给自足的方针,改革谷物贸易体制和政策;另一方面,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采取切实的政策手段,促进我国具有优势的食物出口增长。其基本取向是,依据比较优势原则,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外部国际环境变动的新形势,在食物经济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综合上述两点主要启示,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其粮食安全不会因此而受到危害,更何况,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策略来维护粮食生产而不违背WTO规则。事实上,在封闭的国内市场条件下的粮食安全程度不及在较大范围的全球食品市场条件下的食品安全程度。1973年日本的经历也证实,如果不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它就不会有食品安全,高水平的农产品自给可能是与环境破坏的较大风险相关联的,而且可能也是与对进口投入品的较高程度依赖相关,因而从根本上是不可能带来较高水平的食品安全的。

四、中国粮食贸易政策的目标选择

1996年10月24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阐述了中国粮食贸易的基本政策。粮食白皮书强调了中国支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国内粮食供给,改善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白皮书所阐述的粮食政策与WTO规则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粮食白皮书提出中国粮食在正常情况下自给率不低95%,净进口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这个指标是符合WTO规则要求的。1990—1997年粮食净进口量分别为524、-106、-747、-374.7、1976、959和704万吨,可见1995年为历史上粮食净进口量最高水平,占国内消费量的4.2%,也未超过5%的界限。今后按5%的市场准入机会,实际上净进口量也不过2500—3000万吨之间,这与WTO规则要求发展中国家在2004年达到4%还高一些。

其次,粮食白皮书指出,在国内粮食供求平衡问题上,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而这种实物平衡既包括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又包括按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原则,尽量争取最大的国际交换利益。这一点也与WTO规则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