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5:24:33

粮食生产论文

粮食生产论文篇1

1.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选择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数据作为样本,这3省各分别出自东中西地区,且均为粮食主产省,具有地区代表性。将以该3省的数据分析为依据,由此大体推断中东西地区的农业情况。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各省年度数据。分别对3省的粮食生产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比较。针对1978、1990、2000、2010、201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机械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等投入以及粮食产出指标进行对比。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再跨入2010年,3省的各项农业指标值都呈现大体上升趋势。各项指标值大体都是山东省最大,其次分别是江西省和四川省。近年来,山东省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物质资源,使得山东的农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该省的农业产品也逐渐走向世界,发展外向型农业。江西省也是一个农业占据重要位置的省份,拥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但江西省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表中显示的单位耕地机械动力水平,相比山东省的此项数据,江西省还需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四川省的各项数据数值均显示较小,该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资源的稀缺和地理位置的缺陷都限制了该省的农业发展。由于以上3省各自处于中国东中西地区,且属于各地区的农业大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推断农业生产情况大致是东部地区好于中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业资源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中部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次于东部地区,农业资源尚处于较低效利用状态,西部地区则是中国生态环境最恶劣、经济最落后的地区,这些矛盾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但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东中西地区也都有采取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使得农业各项基本指标值逐年上升。

1.2变量选取基于耕种土地的劳动产出,研究中的因变量将采用农业粮食总产量这一指标,解释变量采用5项数据,分别是:耕地面积、劳动力、化肥、机械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文中因要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而分别设置为虚拟变量HRS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RS2: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因为中国在1982年确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1982年后选取1,其余选0;农村税费改革这一变量中,2004年前用0,2004年后用1。

1.3模型的设定采用粮食总产量(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粮食播种面积(LAN)、劳动力(LAB)、化肥(FER)、机械动力投入(POW)、有效灌溉面积(EIA)作为解释变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RS1)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HRS2)则为虚拟变量,由此构造的多元回归方程如式(1)~(2)。模型中,Yiƒ代表的是不同年份各自省份的农业粮食总产量,β0ƒ代表截距项,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代表的是土地、劳动力、化肥、机械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制度创新(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各自对粮食增产的回归系数,ηiƒ表示误差项。

2结果与分析

2.1相关性分析分别对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从相关性水平分析可见,粮食总产量与要素投入以及制度变迁之间的存在相关性是比较大的,大致符合了回归方程的要求。然而要素投入之间彼此的相关性比较大,大多数都超过了0.5,由此会造成多重共线性问题。因而,为了检验它们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进一步将进行VIF检验,具体结果。从检验结果看,VIF最大值分别为26.124、6.142和42.449,均超过了5,说明存在共线性问题,需要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2.2回归结果分析采用了逐步回归法分别对山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农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2.2.1土地要素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江西省和四川省的数据都显示,土地要素没有进入方程。山东省的数据显示土地要素投入对农业生产有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土地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特别是西部地区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土地普遍稀缺,但山东省是一个例外,土地肥沃,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因而增加粮食产量。

2.2.2劳动力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江西省和四川省的数据都显示,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山东省的数据表明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没有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然而东部地区机械化程度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弱,因而该地区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

2.2.3化肥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均显示化肥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可以适当的使用化肥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产。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充分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是促进农作物增产,加速农业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2.4机械动力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江西省的数据表明这项进入方程,而山东省和四川省的数据表明,这一要素并不影响农业生产。传统农业都是手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相对也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解放出大量的生产力。在中部地区,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机械作用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东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并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其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

2.2.5有效灌溉面积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均显示,该项要素对农业生产并无显著作用。3省的有效灌溉率都较低,可见东中西地区的有效灌溉面积都十分有限,灌溉水有一半以上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损失掉。因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2.2.6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都表明该项制度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自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拥有了农业生产的主动权,他们可以自由的支配资金、时间以及生产要素。这对粮食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2.2.7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3省的数据均显示该制度对农业生产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税费负担绝对水平明显下降,与税费改革前的2000年相比,到2004年,农民人均负担水平下降了一半。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担子,同时也规范了农村的收费制度,对农民进行粮食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3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粮食生产:(1)针对土地要素,东部地区应当合理科学地配置土地,同时要做好各项保护土地资源的工作。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要保证耕地面积的稳定、调整并且优化土地的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这一优势,以确保粮食丰收。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同样需要保护好现有耕地。(2)针对劳动力要素,中西地区在拥有充分劳动力的前提下合理应用这一资源。加大劳动力的投入以此来增加粮食产量。现如今,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致使农村出现有地无人耕的尴尬局面。各地政府应当针对这种现象,采取适合的应对措施,以防止劳动力的流失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3)合理地使用化肥,化肥品种使用和剂量的使用都要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对农业有促进作用。东中西部地区,要保证提高增产的同时合理使用化肥。可以适量增加的化肥使用量,以便促进农业生产。(4)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已经步入中级发展阶段,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但是由于东中西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不同,需要针对每个地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机械化农业生产。(5)东中西地区均要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要尽力提高农业灌溉率,加大水源开发等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对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贫困地区、旱灾多发地区有重要意义。(6)在制度创新方面,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制度变革或创新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使用让中国进入了农业的黄金期,极大地鼓励了农民的自主生产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因而促进粮食生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普惠于民的前提是政府部门要切实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讨论

粮食生产论文篇2

为便于估计,利用Battese和Coelli(1993)[7]的方法将(式略)该文采用辽宁省除阜新市海州区、新邱区、太平区之外的74个农业县(市、区)的1994~2009年粮食生产投入和生产条件的面板数据,来源历年《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省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汇编(农村经济部分)》和辽宁省气象局提供资料,对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予以补充。3模型估计结果利用frontier4.1[8]对上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非效率函数进行估计,结果分别。γ=0.886,说明实际生产活动与理想状态差距绝大部分是由技术因素引起的,占88.6%,随机误差仅占11.4%。模型中大部分参数是显著的,lnL*lnF系数为负,说明劳动投入和化肥投入在粮食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而lnA*lnM系数为正,土地和机械投入的交互作用是正向的,说明土地和机械两种投入要素存在着互补效应。

技术效率分析

2009年粮食生产技术有效性的平均值为0.815,比1994年提高8.7个百分点,2000年值最低,为0.572,2007年值最高,达到0.895。技术效率区域分布情况在所考察的74个农业县(市、区)中,1994~2008年平均技术效率≥0.85有14个,占18.92%;0.80~0.85有15个,占20.27%;0.75~0.80有13个,占17.57%;0.70~0.75有17个,占22.97%;<0.70有15个,占20.27%。其中技术效率最高的为盘锦市大洼县,达到0.941,最低的为阜新市细河区,为0.554。为便于观察,特绘制技术效率区域分布图(图3)。各县(市、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非常大,效率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和辽东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气候条件适宜,经济、科技实力较强,属于辽宁粮食生产优质区域;而效率值相对较低区域集中在辽西北的部分县(市、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粮食生产条件比较恶劣。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根据技术非效率模型估计结果(表2),劳均机械动力Z1、有效灌溉率Z4、劳均农技人员数Z7、粮价生产资料价格比Z8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这些变量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的影响,因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田灌溉设施、提升农技服务和提高粮食农资价格比对提高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化肥施用量Z2/667m2、劳均播种面积Z3系数虽然为负,但是不显著,说明目前单位面积内增加化肥施用量、提高劳动强度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作用不明显。成灾面积比例Z5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自然灾害对降低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如果成灾面积减少1%,那么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便会提高0.022%。政策虚拟变量Z9显著为负,说明2004年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对提高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作用。要素产出弹性分析以劳动力要素为例,产出弹性计算公式为:εL=d(Y)/d(L)=β1+2β*6lnL+β*11lnA+β12lnF+β*13lnM+β*14t,规模报酬指数为4种投入要素弹性之和。由表4计算结果得出,在考察期内,劳动要素弹性一直为负,说明目前提供的劳动力相对于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是过量的[9]。土地要素弹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994年的0.867上升到2009年的1.127,说明在目前粮食生产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10]。肥料投入弹性从1994年的0.344下降到2009年的0.181,呈现出十分显著的递减趋势,机械投入增产作用则不明显。这表明目前单纯依靠加大化肥和机械投入达到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研究期内,规模报酬指数始终小于1,说明目前辽宁粮食生产存在规模收益递减效应,粮食增产难度逐渐增大。

粮食生产论文篇3

辽源市属于低山丘陵区中温地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节比较短,气候多变。耕地山、平、坡地各占1/3。土质灰棕壤与白浆土占83.27%,山地怕旱,平地怕涝。历年来有稍旱高温年丰收,雨涝与低温年欠收的规律。首先要因地制宜调整好种植结构,全市耕地均属于微酸性,适宜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要通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的总产量。水稻不仅是高产稳产作物,而且还实现以稻治涝的有效途径,凡水源有保证的地方均应大力开发水田。在粮食生产的每个环节,必须争取主动做到“早”字当头,实行早整地、早打垄、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稳产增收。

2.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积极推广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集约经营

很多常规适用技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在各个时期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到现在仍然有旺盛的活力,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促进粮食增产。应认真总结推广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地制宜推广合理密植,合理间、套、复种,充分发挥时间、空间、地力的增产作用,是实施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调节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玉米应以紧凑型耐密品种为主,采用省时省工的单粒播种技术,是玉米播种史上的一次革命。在种植业调整结构中,水稻生产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旱育苗的标准,施行机插、抛秧,实行早插,施足底肥,巧施蘖肥,补施穗肥。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大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生产优质的无公害水稻。

3.粮食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4.加强农业与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服务体系

粮食生产论文篇4

1.1种粮大户定义及特征

种粮大户是粮食主产区涌现出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种粮大户定义的标准是指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3.33hm2以上、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6.67hm2以上的农户。种粮大户具有以下特征:户主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劳动力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并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经营规模大,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水平较高。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明显增加,他们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土地合理流转减少抛荒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共同致富。

1.2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及优势

粮食生产合作社是专业化生产的产物。目前对于粮食生产合作社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作者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对本研究中使用的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如下:粮食生产合作社是指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农户为主体,坚持社员拥有自主生产经营权的同时,社内实行统一种粮、统一供应农用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等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优势是能充分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解决好发展粮食生产遇到的人才、资金、土地流转等问题;通过土地流转,能搞好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生产发展水平。粮食生产合作社是适应当前粮食生产发展形势、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新创举,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1.3现状分析

2013年农业部种植业司对全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28%;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入社社员513万人。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893.33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3%;粮食产量达746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7%。粮食生产合作社经营耕地481.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4.0%;粮食产量485.5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2%。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平均产量分别为7290kg/hm2和8175kg/hm2,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95kg/hm2和2880kg/hm2。可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种植了全国1/10的耕地,产出了1/5的粮食,已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0.083亿hm2,目前,我国仍有1/2以上的耕地靠自然降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达到2/3。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占用保持较高的需求,虽然通过土地整理达到占补平衡,但土地质量和肥力不足。同时,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农村部分土地撂荒。农药的大量使用是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404.4万t,2012年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838.85万t,增长率约为8%。使用的农药有80%~90%进入土壤,农药大量、低效率的使用导致了对耕地土壤的污染,致使土壤酸化加重、有机质含量下降,重金属含量增加。再加上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和象征性经营,也使得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2.2经营主体素质低,积极性下降

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依然以农户家庭为主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比例占83.2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人口和劳动人员高龄化趋势上升,粮食生产队伍体力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并将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我国粮食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粮食生产的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致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2011年小麦、玉米、早籼稻、粳稻的成本利润分别为21%、41%、29%、53%,利润分别为2115、4545、3405和8205元/hm2,粮食净利润平均为2715元/hm2,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削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目前,粮食增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级渠系不配套。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相当一部分灌区工程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许多沟渠蓄水量少、渠道通水长度缩短、过流能力减少,灌溉面积明显萎缩。自2005年起,我国开始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资金量太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农田水利设施脆弱也导致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2.4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率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为57%。我国每年经中央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研成果达1万项左右,但可以推广的仅占30%,与部分发达国家推广率为90%以上形成了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对于种粮农民来说,细碎化的耕地不利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土地的自然肥力发挥到极致以及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对粮食增长的刚性约束后,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只有依靠科技。但由于小规模农户本身也缺乏吸纳现代农业的科技动力,只能对新技术望而却步,因而阻碍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3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分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粮技能高低和种粮意愿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在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弥补了农业科技推广剩余空间,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3.1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单产

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来自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种植大户与粮食合作社将小块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土地撂荒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08年北方地区6.67hm2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公顷有农机1241.55台套,高于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规模效益,经营规模越大,成本越低。2011年我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1831.5kg/hm2,950个小麦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2137.5kg/hm2。浙江省的石粮食合作社,成立1a期间,添置了1台催芽机、1台碎土机、2台烘干机、3台插秧机、9台犁田拖拉机及1条流水线,加上农机仓库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其种植的水稻产量为8250kg/hm2,大大高于农户散种时的产量。近年来,我国对购买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对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来说利于降低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有利于添置高效率节能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农机具,实现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等,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使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3.2高素质经营主体,提升种粮积极性

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对333户种粮大户的调查显示,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63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48.9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80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24.02%;小学文化程度的为59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7.7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6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7.81%;文盲5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50%。样本户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粮户所占比例为31.83%,2009年我国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16.71%。种粮大户相对零星农户而言,具有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为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其素质也相对较高。而且,现有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培训。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将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进行工种划分,农民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专业技能,促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进而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素质低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劳动分工也使得农民主动自愿地参加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加快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速度。

3.3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用水

生产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但组织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也因农产品比较收益低、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大、农户收益程度不同等而很难有效开展。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较大,绝对收支水平较高,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投资倾向比一般农户要高。2009年我国相关部门对335个样本户的调查表明,20户改造了泵站,32户进行了灌溉水源建设,31户进行了渠道建设,20户修建了排涝设施。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种粮大户户均投入渠道建设的资金为11万元,改造泵站的资金为7万元,投入灌溉水源建设的资金为4万元。种粮大户与•97•种粮合作社通过加大对修路、修建桥涵闸、新打机井、健全排灌渠系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电能达、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种粮效益,这又促进了种粮大户与种粮合作社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投入,有效推进了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3.4科学示范,促进种粮技术推广

粮食生产论文篇5

可提高土地产粮能力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机械化的应用,深耕、施农家肥,可有效提高土地产粮能力,产粮效能非常显著。其中,深耕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的中下层变得疏松,促进土壤含水部位向下移动,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正所谓“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便是机械化应用的作用体现。同时,通过深耕作业可以增强土壤自身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对消除杂草、病虫害等,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机械化深耕施肥,可以促使下层土壤熟化,增加农作物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和范围;改善耕层水、肥以及气和热条件,从而提高土壤地力,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快速生长,提高粮食产量。

2、增加农作物抗害能力

农业机械化实现了防灾、减灾机械设备的支撑,对于减少各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才能有效保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实践中,依靠农业机械设备,将现代工程、生物以及环境技术等进行集成化,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3、农业机械化的具体作用

3.1可以实现防春旱目标通过秋翻、秋整地以及早春耕地作用,可以有效加深耕作层,使耕层土壤团粒结构更好,促使耕层最大限度地容纳反浆水分,堵塞土壤水分的大量散发;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弱表层导热,减缓地表自上而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年来,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春旱对播种产生的影响。

3.2抗夏涝、耐风刮

农业机械化耕整地,实现播种、拿全苗以及齐苗和壮苗的一次性,确保了后期发育,使农作物根深叶茂,这样就可以实现夏季抗涝、抗风以及抗倒伏目的。较之于人畜播种的农作物,植株倾斜超过60°的株数,可以有效避免减产34%以上。

3.3可以消灭病虫害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应用的不断深化,药剂机械喷洒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机械喷洒效率非常的高,而且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能,最大限度地将病虫害消灭初级阶段。

4、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促进技术转化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载体和物化,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就必须依靠现代农业机械化。就国内玉米生产而言,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实现了70%左右,大大提高了玉米生产效能,尤其是收获阶段的机械化效能更高。据调查显示,以农业机械为基础和载体,从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以及保护性耕种和秸秆还田等方面,实现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这主要得益于农机机械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水、种以及肥和药的应用效率,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现代农田耕地质量,对于挖掘粮食作物的增产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机械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化肥均匀施在种床下,使农作物能够均匀地得到等量肥料,这是传统人力、畜力难以实现的。尤其是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深施肥,从而使种、肥相互分离,从而大量地节约了肥料和种子。通过对比分析,机械施肥效果非常的高,一般比人力、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而且肥效还可有效提高大约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

5、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的土地闲置或者荒芜。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无需全家老小齐上阵,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比如,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生产,尤其是秋收时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农机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只要一周即可基本完成收割,机收机翻同步进行,大幅度提供了粮食效能。

6、结语

粮食生产论文篇6

本文作者:李琪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存在问题的根源

当前,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中出现规模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比较利益较低等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在粮食补贴、粮价调控、平衡产销区利益关系、粮食保险等方面政策力度不大或政策不到位,缺乏对粮食主产区的针对性。(一)粮食补贴额度较小、政策不灵活2011年,中央财政发放“四项补贴”合计1406亿元,其中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占“四项补贴”的比重为71.9%。同期,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65855万亩,平均每亩粮食作物累计得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约60.9元,按每户农户的主粮种植面积为5亩计算,两项补贴额为304.5元,201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355.8元,两项补贴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4.1%。可见,我国粮食补贴的额度很小,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不明显。从粮食补贴的政策上看,粮食补贴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粮食种植品种挂钩,也不与粮食质量和农民的生产能力挂钩,影响粮食结构的优化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二)粮食价格调控手段单一、调控成本较高我国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为主要手段进行粮价调控,虽然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但对于最低收购价并没有区分粮食品种和粮食质量。以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例,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简称《预案》),规定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02元,较去年有明显上调,但《预案》中取消了品种的价差,也没有体现质优价高、优质优价的原则,这使得设立最低收购价能够促进产量增加、但却起不到提高粮食质量、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的作用。另外,粮价调控政策成本较高,以山东省为例,按照山东省2012年7月底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夏粮中小麦总产为218亿公斤,政府要拿出14.8亿元补贴收购费用。大量资金用于粮食流通环节,必然会使种粮农民在整个利润链中的收益比重下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而威胁粮食安全。(三)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我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通常是“工业弱省、粮食强省、财政穷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主销区,虽然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收益普遍较低,而粮食主销区粮食加工产品收益较高,而当前缺乏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导致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经济差距逐渐加大。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由于分工不同而形成的收益差距,影响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四)粮食自然灾害保险体系不健全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主要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目前,在粮食主产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全面展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各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体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工作由乡镇干部完成,但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不充分,宣传不到位;由于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赔付额大,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加之政府尚未建立对保险公司的补贴机制,大部分商业保险公司考虑到经营风险大而不愿参与农业保险;农民的收入低、参保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的粮食再保险和巨灾保险机制才刚刚起步,粮食保险的法律法规还属空白,对于处理保险理赔过程中出现的纠纷无法可依。

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粮食价格长效调控机制粮食主产区粮价调控的目标就是建立“农民种粮不赔本、种好粮不吃亏、多种粮多赚钱”的政策支持机制。首先,完善粮食主产区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需结合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粮食品种、粮食质量、种植面积、生产成本,划定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公布之前,组织利益相关者召开听证会,在兼顾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消费者能承受的原则指导下,综合多方意见,确定最低收购价,报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时,要保证政策的灵活性,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成本时,必须执行最低收购价。当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时,应立即停止执行预案。其次,政府还要运用多种间接经济手段平抑市场粮价。如,当市场粮价大幅上涨时,释放一部分政府粮食储备平抑粮价,当市场粮价大幅下降时,通过政府补贴种粮农民进行调控,还可以鼓励粮食企业到水土资源丰富但租金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粮食基地,利用国际资源补充国内粮食缺口,以稳定粮食价格。再次,粮食主产区粮价调控要尽量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市场机制失效的地方。(二)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首先,进一步优化粮食主产区粮食补贴结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除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外,还应考虑粮食质量和生态环保的要求,因此,粮食补贴也要体现上述三种原则。我国现行的四项农业补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收入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另一类是生产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其中,只有良种补贴体现了对粮食质量因素的要求,而生态环保方面的补贴至今尚未制定。其次,提高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良种、农用机械、化肥、农机收割用油等相关生产资料的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粮食补贴的标准与力度,减轻农民种粮的成本与负担。进一步扩大和放宽补贴的品种和范围。对于农民种植相同面积的不同粮食作物,应获得相同的补贴,从而鼓励种粮农户增加复种面积,减少季节性抛荒。再次,积极推进对粮食规模化生产的专项补贴,如粮食直补向规模种植农户倾斜,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项补贴。最后,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粮食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适时调整补贴的标准和品种。(三)完善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应该形成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产销区之间相对稳定的购销衔接和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自给能力,形成产销区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局面。一方面,粮食主产区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粮食生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支持增产、高产、优产生产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的粮食作物,构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粮食主销区要承担反哺粮食主产区的义务,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帮助主产区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建、新技术研发、农民技术培训等,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粮食主产区粮食企业可以在主销区建设储加销基地,主销区粮食企业也可以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设立收购点,办加工厂。另外,建议建立国家粮食安全基金,由中央政府以税收的形式向粮食主销区企业及非从事粮食生产的城乡居民征收,用于补贴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并作为先行粮食补贴政策的有力补充。(四)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粮食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虽然巨灾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损害程度极高,往往给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做好巨灾防范预案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的重要举措。由于商业保险公司难以开展巨灾保险业务,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将巨灾保险纳入到政策性保险范畴。巨灾保险的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财政拨款,利用财税杠杆的刺激作用,鼓励多家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巨灾共保体支付一部分再保险费,以及从农户提交的年度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共同建立巨灾保险专项基金,该基金还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期权、期货等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来补充。

粮食生产论文篇7

关键词:粮食法学;创新型法学体系;创新发展;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F413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03

[HS(3][HTH]一、创新型法学体系的提出

[HTSS][HS)]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对“创新发展”的表述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通过“创新”推动“发展”,通过“发展”引领“创新”。“治国方略论”“人民主体论”“宪法权威论”“良法善治论”“依法治权论”“保障人权论”“公平正义论”“法治系统论”“党法关系论”等九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创新发展[1]。我国正在构建创新型国家,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崭新理念,还应当成榉ㄑа芯康恼感吕砟睿从而构建创新型法学体系。

传统法学体系具有滞后性、狭隘性、封闭性等弊端,具体如下:基本原理过于强调固有原理和思维模式,缺乏对新兴法律现象的探索、升华,具有滞后性;核心范畴过于强调私法学与公法学之分,缺乏对新兴法学范畴的包容、吸纳,具有狭隘性;学科建设过于强调本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队伍,缺乏对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借鉴、引进,具有封闭性。创新型法学体系旨在突破传统法学体系的滞后性、狭隘性、封闭性,从而推动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具体而言,基本原理的创新发展强调理论基础的跨领域拓展、学科地位的夯实、价值取向的多元,体现前瞻性;核心范畴的创新发展强调主体、权利义务、客体、行为、责任及其救济的创新,体现包容性;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强调学科体系的呼应联动、研究队伍的跨界互动,体现开放性。

中国粮食法学是对粮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是经济法学、农业法学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发展规律:其一,中国粮食法学具有丰富的基本原理,迎合新兴法律现象的发展潮流,既非“早产儿”又非“畸形儿”,需要创新发展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价值体系,体现前瞻性特征;其二,中国粮食法学需要突破传统私法学与公法学的明确划界,创新发展对主体、权利、义务、客体、行为、责任等的理解,体现包容性特征;其三,中国粮食法学具有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和新兴的研究队伍,不断吸纳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老中青、本硕博为一体的跨学科学派体系,在中国法学界应当有一席之地,体现开放性特征。

我国《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发展方面提出,“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产业体系、经营业态等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粮食法》立法进程”,“初步形成与国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从《粮食法(送审稿)》来看,“发展”一词作为促进意义使用出现了10次,“创新”一词出现了2次(即第8条“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第14条“种业科技创新”),初步体现了其对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视。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法》的制定是中国粮食立法史上的浓墨一笔。随着《粮食法》的制定,亟须发展粮食法学,加强对粮食立法的学术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推动未来《粮食法》的有效实施。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中国粮食法学应当彰显创新发展理念,从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法学体系。

[HS(3][HTH]二、基本原理之创新发展: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前瞻性

[HTSS][HS)]

一个学科的构建,都是从基本原理开始的。“创新型法学体系”有必要加强基本原理研究,体现前瞻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型法学体系”并非具体法学学科的特定研究领域,而是整个法学体系创新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相应地,粮食法学的基本原理要体现创新发展的前瞻性,具体如下: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支撑,如唯物辩证观、“软法”革命、系统工程论;必须具备独立的研究对象,成为独立的法学学科;必须彰显自由、公平、效率、安全的价值取向,体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理论基础之跨学科引入

一个学科的沉淀,需要不断深化理论基础,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唯物辩证观。粮食产业是靠天吃饭的,对自然因素(如耕地、气候、水资源)的依赖性很高[2]。从唯物观看,粮食法学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例如,考虑中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必须重视最大多数人的粮食供给,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权益;考虑中国耕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必须制定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考虑沿海和内陆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均,必须制定大城市粮食供给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粮食危机应急体系等。从辩证观看,粮食法学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农业技术、经济管理、制度因素等的内在联系机理,体现普遍联系的思维;粮食法学要在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体现发展思维;粮食法学要全面分析矛盾,客观看待粮食法的优点和缺陷,防止片面性,体现矛盾思维。

第二,软法革命与制度变迁。粮食制度包括粮食硬法与粮食“软法”,粮食硬法即通常所言之粮食法律制度,粮食软法则包括粮食政策、粮食标准、粮食行业自治规则、粮食交易习惯、国际粮食非正式规范等。粮食政策作为基本的粮食软法,具有灵活性、具体性、效率性等优点,但也存在干预性、功利性、波动性等缺陷。相比之下,法律具有粮食政策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如强制性、严谨性、稳定性,尤其是《粮食法》的制定可以从基本法层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因此,应当形成以粮食硬法为主导、粮食软法为辅助的制度架构。当然,粮食软法与粮食硬法并非截然分开,粮食软法经过实践检验可以上升为粮食硬法,粮食硬法也可以通过粮食软法加以具体实施。

第三,系统工程论。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中的传统理论,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在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我们日益重视制度因素,但不能贬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经管因素等对粮食产业的作用,尤其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3]。我们强调的是,诸多因素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在制度层面,法律也并非灵丹妙药,存在抽象、单一、滞后等不足,需要粮食软法加以协助,共同构筑粮食法治系统工程。粮食法治系统工程应当充分考虑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经管因素、制度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从中凸显法律因素的研究价值。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本质上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粮食法治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粮食产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二)学科地位之独立性

粮食法学的研究对象是粮食法及其发展规律。粮食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粮食经济关系。具体体现为:其一,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在粮食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平等关系,可以自由交易,体现意思自治。其二,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与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对粮食生产经营者施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产业促进,而粮食生产经营者又可以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其三,粮食行业组织与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行业组织可以对粮食生产经营者施以行业自律、行业惩治,而粮食生产经营者同样可以对粮食行业组织进行监督。其四,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与粮食行业组织之间。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对粮食行业组织进行监管,而粮食行业组织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又可以进行监督。其五,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粮食行政管理可能存在“九龙治水”的情况,需要构建独立、权威的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其六,粮食行业组织之间。粮食行业组织是多元化的、不同层级的,彼此之间既是平等交流关系,又存在互相监督问题。

粮食法学与其他相邻学科有明确区分,可以成为独立学科。粮食法学与农业法学是有区别的。农业法学是新兴的法学分支学科,研究范围涵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而且是全产业链的研究。粮食生产属于种植业,但粮食法学还要研究粮食政治化(即国家安全价值)、粮食金融化(如“粮食银行”以及粮食期货)、粮食能源化(如玉米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传统农业法学不甚涵括却又非常重要的。如将粮食法纳入社会法的范畴,则同时体现“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的双重特征[4]。本文认为,粮食法学应属于经济法学。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而粮食法的调整对象――“粮食经济关系”――恰好是上述“经济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监管法,而粮食法学同样聚焦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监管,因此,粮食法学是经济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

(三)价值取向之多元化

粮食法学的价值取向是粮食立法的宗旨倡导、目标追求,需要多元化发展,不宜单一独断,试析如下:其一,自由价值。自由价值是基础性价值,在确立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要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重点解决粮食产业化、粮食国企改革、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法律问题。其二,公平价值。公平价值是保障性价值,要充分保障粮农的合法权益(如土地权益、粮食收成、国家粮食补贴、社会保障权益),实现权利公平、义务公平、责任公平,为粮农提供粮食公益诉讼等救济机制。其三,效率价值。效率价值是动力性价值,要鼓励粮农进入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引导大宗粮食生产,提升粮食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加快粮食市场的发展。其四,安全价值。“粮食安全主旨化”应当成为粮食法的基本原则[5]。安全价值是底线性价值,也是崭新的价值形态。要彰显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耕地红线,基本依靠国内粮食供给,严格监管粮食质量安全,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与此同时,要坚守粮食定价权,防范由国际粮价波动引发的系统性危机。

多元价值整体上是可以协调统一的,但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也容易产生冲突,例如,创新发展的“创新”需要自由的市场环境,但强调自由价值亦不是放任自由发展,否则会出现不安全因素,危及安全价值。创新发展不是放弃安全价值,而是强调在安全基础上的发展。与安全价值相对接的还有公平价值,既包括程序公平,又包括实体公平。强调安全就必须强调公平,尊重粮农的劳动成果,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粮食权,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才能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当然,过分强调安全价值、公平价值,又会人为制造禁锢、扼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最终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安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关键还是要发展,而且必须辩证对待立法现状,破除制度禁锢,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必须强化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加强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体现市场决定性地位的发展趋势,才是粮食法学应有的社会担当。

[HS(3][HTH]三、核心范畴之创新发展: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包容性

[HTSS][HS)]

“创新型法学体系”比较宏观、抽象,核心范畴必须涵括不同具体法学学科的概念范畴,才能探索法学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体现包容性特征。相应地,粮食法学的核心范畴要体现创新发展的包容性,具体如下:必须创新发展粮食私权利主体、粮食公权力主体和粮食行业协会,实现公共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统一;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权利义务,深入研究粮食权这一新兴权利范畴;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客体,在拓展主粮的同时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行为,推动粮食法律行为国际化;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责任及其诉讼救济,促进粮食公益诉讼的推广。

粮食生产论文篇8

一、粮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陈云正是把粮食问题,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吃的问题,看作是人类得以生存,并从事一切“创造历史”的活动而予以高度重视的。他在谈到粮食问题时,阐述了这样一些重要观点。

1、粮食问题是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1955年2月陈云在全国财经会议上作关于粮食工作的讲话时指出:“粮食问题已成为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紧张了,各种工作就一定紧张,同农民的关系也就必然紧张。”①在1957年7、8月间关于合理调整粮食供销矛盾的讲话中,他又指出“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②

众所周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陈云把在土地上生产粮食也提到农民命根子的高度,这就指出了粮食问题在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③,陈云的这些论述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粮食生产是任何其他物质生产所不能替代的,是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要把它摆在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和种粮农民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护好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2、粮食是其他农产品和轻工业品的基础。陈云在1960年11月24日、25日、29日谈到《工业要拿出一些力量支援农业》的讲话时强调:“根本问题是粮食。粮多,其他农产品才能多起来,轻工业品也就多了,吃穿用就可以松动些了。”④“稳定粮田在大粮食观点中,仍是一个要点。”⑤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吃饭、穿衣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吃、穿的基础在农业,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粮食生产又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农村各业中,粮食生产无疑是基础,是根本,只有把这个基础产业抓紧抓好了,并确保粮田的稳中有增,确保粮食总产的稳定增长,这样农村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才有牢靠的根基。

3、粮价稳定,物价才能稳定。陈云于1951年6月13日在给黄克诚、王首道并中南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粮价稳定是物价稳定的关键》一封电报中,针对建国初期粮食供应偏紧的状况,指出:“粮价稳定是一切稳定的关键,此关一破,有全局难收之险。”⑥他在1957年7、8月关于《合理调整粮食供销矛盾》的讲话中,又指出:“粮食毕竟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是保证物价稳定绝不可少的东西。物价稳定靠什么?头一个就是粮价稳定,第二个是有衣服穿。吃饭、穿衣这两样稳定了,老百姓就说物价稳定了。如果粮食价格不能稳定,粮食发生动摇,那么整个物价就动摇了;如果粮食动摇了,整个五年计划建设就会动摇。所以,粮食是稳定物价最重要的一种物资,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物资,没有粮食就不能建设。”⑦

陈云在论述物价稳定和粮价稳定的关系时,把粮价稳定问题放在基础环节,认为如粮价不稳,“此关一破,有全局难收之险。”把粮食价格的稳不稳,提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察,这是陈云的高明之处。在计划经济年代,只要抓住了吃饭穿衣这两件大事,就可以说是抓住了牛鼻子,大的乱子就不会出。即使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吃饭穿衣问题依然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全局,就会影响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其最终结果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陈云的这个论述,提醒我们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管国民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我们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在粮食问题上,任何忽视和轻视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极其有害的、错误的。

4、“我是忙吃饭穿衣这一事情的”。陈云在1957年9月11日《探索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一文中深情地说:“对农业生产这件事情,我是比较有兴趣的,因为这是吃饭穿衣问题。同志们知道我是管这一套的,哪里没有粮食、棉花,我就要管。解放后八年来我忙什么呢?主要就是忙吃饭穿衣这个事情。”⑧陈云在这里说得多么坦诚和动情,他是把粮食和农业生产看得很重很重的,“哪里没有粮食、棉花,我就要管”,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种对人民事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民生、民本思想。

二、对粮食问题始终要保持清醒认识

1955年5月下旬,陈云在苏州调查时曾同该市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三次谈话,其别讲到:“粮食问题的紧张情况在15年到20年内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因为粮食增产赶不上需要的增长。所以,在20年内我们的工作是离不开粮食问题的。农村的一切工作,不论是生产、互助合作、党的建设都要围绕粮食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谁想带着一副白手套企图不沾染粮食问题而去进行农村各项工作,谁就要犯严重的错误。”⑨

这一段论述重点包涵三点意思:

1、相当一个时期,粮食的紧张状况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陈云曾指出,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不是苏联、美国型的国家,他们地多人少,而我们是地少人多,除去内蒙古、新疆、、青海以外,全国人口的94%,只占有全国40%的土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化肥使用量不高,加上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等因素,因此尽管解放后,我们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粮食供应始终是偏紧的、不宽裕的。就是在现阶段,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的粮食总产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我国人多地少、科学种田水平不高这个实际状况出发,我们仍然不能轻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陈云判断的“粮食的紧张状况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仍然没有过时。

2、党的建设要围绕粮食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在计划经济年代,这是毋庸置疑的,全党办农业、全党抓粮食始终是党的中心工作之一。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有何必要强调党的建设要围绕粮食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答案也是肯定的。这自然不是要党的各级组织都去抓农业和粮食问题,而是强调各级党组织都要关心、了解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的大势,都要十分注意这个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人的生存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粮食生产问题。可以说,这样的要求和提醒是十分必要的。

3、农村工作者如果不关心粮食问题,就要犯错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其中粮食生产是涉及全局的、基础的、根本的。如前所述,一旦粮食紧张或紧缺,就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粮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是重中之重。作为一个农村工作者,即农村各级干部,没有任何理由不关心、不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即使并不直接分管和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方面的工作,所有农村干部都不能不去关心它、重视它。这就是陈云强调的基于粮食问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如果农村工作者对它漠然视之,则就要犯严重错误。

4、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挑战,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初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我国徘徊多年的粮食产量实现了新的突破,即全国粮食总产从1978年的3000亿公斤,到1984年就跨上了4000亿公斤这个台阶,商品粮从500亿公斤增加到1000亿公斤,商品率从20%提高到30%以上。这说明只要制定和实施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年来粮食生产受到了市场化和价值规律的挑战。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经济政策及其经济行为,又将农民从种植粮食引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引向发展工副业和多种经营;农民在比较低的合同收购价格导向下,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这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几次出现粮食总产徘徊不前的状况。正如陈云所预料的,“相当一个时期粮食的紧张状况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粮食生产尽管是基础产业,但它又是效益不高的产业,所以种植粮食的政策和扶持力度稍显不足,或基本粮田保护不当,农民就会给我们上课,上粮食产量波动的课,这方面的教训是我们要永远记取的。

三、抓紧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陈云关于粮食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有所作为的原则,指导当前和今后的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

1、要统一对粮食问题的认识。目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是:劳动者数量偏多,素质较差,急需提高;传统工具、传统技术和现代工具,少数比较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存;耕地面积乃至粮田面积仍在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等,由此反映在粮食生产上往往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所有这一切,都提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是一个大国,有13亿人口,决定了粮食必须要依靠自己解决,一旦粮食紧缺,要想依赖进口,则是很不现实的。我们要始终牢记陈云关于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粮食是关键的思想,牢记“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思想,在粮食安全这一事关人民生活安全、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为此,我们必须要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决不能因为农村形势的好转,而忽视了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和物质投入。此外,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继续妥善处理好发展农业和发展工业及其他各业的关系;在农业内部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要把抓好粮食生产,始终放到整个农村工作的全局中加以决策。

2、要落实粮食增产措施。陈云对如何实现粮食增产有一系列论述,从中可以发现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细、很实,讲得很具体、很透彻。这为我们讲科学、讲实效提供了范例,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方法。用什么办法增产粮食呢?陈云在1957年9月11日《探索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陈云指出:“第一个想到的是养猪积肥,即养猪积粪,积粪肥田,肥田增产,增产又可以增加饲料。第二是水的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见效的。第三个是开荒。中国荒地开始说有5亿亩,后来说有12亿亩,到现在落实的只有8亿亩,其中能开的有4亿亩,还有4亿亩还不好开。所以增产粮食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化学,一条是水利。”⑩陈云谈到的上述一些问题,例如:开垦荒地问题,水利建设问题,增加化肥供应量问题等,就我国大多数省区来说,至今仍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农村工作部门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3、要采取的若干扶持政策。根据党中央关于“必须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的指示精神和陈云有关粮食问题的论述,当前在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中:一是要采取措施增加农业投入。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要实现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现代化,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不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投入,不明显改善农业的物质基础,是难以达到的。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决非当年投入就能够奏效。为此,国家应逐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的比重,同时也要把农用工业发展提到重要位置,进一步提高农机、农化工业的发展水平。二是要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工作。要重视提高粮食产量的研究,又要注重提高粮食品质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育种、植保、排灌等技术水平;要从研究产中,延伸到产前、产后、深度加工和增产增值等各个方面;要从单项研究转向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此外,还要关心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对现有的农科人员,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业务培训,更新知识,使之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三是要确保基本粮田面积。近些年,随着各省区市乃至乡镇工业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国基本粮田面积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中央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耕地和粮田面积的下滑,制止耕地利用方面的浪费现象。并通过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和围海造田,使可耕地面积能逐年有所增加。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力度。农业和粮食生产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政府必须加大补贴力度。近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实行了直接补贴,受到广大种粮农民的欢迎。这项利农惠农政策应当继续执行。今后重点是要提高对规模化商品粮生产专业大户的补贴标准,同时这种补贴应坚持直接补给种粮农民,以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五是要动员各行各业、城市各个部门都来关心农业,关心粮食生产,营造全党重视、全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陈云有关农业和粮食问题的指示,确保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注释:

①②⑥《陈云文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87、186、257页。

③《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粮食生产论文篇9

关键词: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20-03

粮食生产安全既是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2004―2015年间,陕西省粮食生产取得了“十二连增”的辉煌业绩,但其粮食生产仍然面临单产水平低下、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1]。因此,研究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波动趋势,对提高陕西省粮食产量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量波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为了研究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波动趋势,本文将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波动指数和GM(1,1)模型进行分析。

一、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它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王雨 (2011)选择了11个影响因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湖北省粮食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农业从业人数是影响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最重要因素[2]。宰松梅(2011)选择了8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神经网络方法对辽宁省粮食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灌溉面积和农机总动力是影响辽宁省粮食产量波动的最重要因素[3]。可见,不同的省份,甚至相同的省份在不同的时期,各种因素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同的。为了分析1995―2014年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本文选择了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业从业人数、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塑料薄膜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7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关联度:①原始数据初值化,②计算关联系数中的两极差,③计算关联系数(分辨系数取0.5),④计算关联度并进行排名[4]。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1995―2004年期间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从业人数是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说明这一时期粮食增产主要依赖化肥、浇灌和人力。由于陕西省地处西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质量不高,水利设施薄弱,常用耕地中水田和水浇地比例过低,大部分耕地无法有效灌溉,势必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粮食生产的产量,耕地贫瘠和农作物干旱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2005―2014年期间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有效灌溉面积、播种面积和农业从业人数。与前一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降低,而粮食播种面积的重要性则有所加强。从1995―2014年来看,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波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因素始终是农机总动力和塑料薄膜使用量。由此说明,陕西省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塑料薄膜使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由于耕地贫瘠和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对农药化肥的依赖性较强,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二、粮食产量波动的大小衡量

1995年以来,由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塑料薄膜使用量明显增加,陕西省粮食产量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牟ǘ数值来看,1996―1999年、2001年、2004年这6年粮食产量波动较大,每年产量波动均在100万吨以上。为了进一步分析1995―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的波动情况,本文采用波动系数来进行衡量,其计算公式为:Kt=(Xt- Xt*)/ Xt*,Xt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Xt*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趋势值,Kt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波动系数,Kt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波动越明显,偏离粮食产量的长期趋势值越远。Xt*的长期趋势值多采用指数形式、三次式形式、二次式形式或线性形式拟合得到[5]。综合考虑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F值和T值,笔者经过试算发现三次式形式的回归结果较优,所以将其作为粮食产量趋势值的拟合方程,方程形式为:Xt*=1 118.756-5.989 692T+0.016 714T[3]。结合波动系数公式可以得到1995―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的波动系数(见表2)。从表2中不难看出,1995年、1998年和2012年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其波动幅度均超过12%,其中1998年波动系数高达18.9%,而波动周期则较短,说明这3年粮食产量偏离长期趋势值较严重。总的来说,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小,其波动幅度基本局限在10%以内,粮食生产相对较为稳定,产量接近长期趋势值。各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情况则可以采用变异系数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Pt=S/Y0,S表示某地区某一时期粮食产量的标准差,Y0表示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平均值。利用1995―2014年10个省辖市的粮食产量数据计算变异系数如表2所示。从变异系数不难看出,西安市、咸阳市的粮食生产相对稳定,其变异系数小于10%;其他地级市的粮食生产则波动较大,特别是榆林市的粮食产量变异系数高达35.9%。如果以粮食年产量140万吨为界区别粮食生产高产区和低产区,以变异系数13%为界区别粮食产量高变区和低变区,则可以把陕西省西安市和其他九个地级市的粮食生产情况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高产高变型,包括渭南和榆林;高产低变型,包括咸阳市、宝鸡市和西安市;低产高变型,包括延安市和商洛市;低产低变型,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铜川市。

三、粮食产量波动预测

产量波动的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平均平滑法、回归分析法、马尔可夫法、趋势外推法、投入产出法和GM(1,1)模型预测方法。考虑到GM(1,1)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可用于短期和中长期预测等方面的优点,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GM模型的主要思想是运用累加生成法将原始序列(0)转化为生成序列(1),然后对序列(1)建立微分方程型的预测模型。利用2006―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得到的预测模型为:X(1)(t+1)= 77 021.2e0.01432t-75 979.3,其中,a=-0.014 32,u=1 088.118。运用该模型得到的粮食产量预测值如表3所示,粮食产量预测值与原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78%,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结果显示,2016―2020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分别为1 264万吨、1 282万吨、1 300万吨、1 319万吨和1 338万吨,年均粮食产量增长约为18万吨,从而实现陕西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 250万吨以上的工作目标。

四、结论

通过对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情况的定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通过波动系数和变异系数分析发现,1996―1999年、2001年、2004年这6年粮食产量数值波动较大,偏离长期趋势较严重的年份是1995年、1998年和2012年。榆林市与渭南市的粮食生产属于高产量高变化区域,宝鸡市、西安市和咸阳市属于高产量低变化区域。

2.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期间,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是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塑料薄膜使用量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弱。

3.GM(1,1)模型预测显示,2016―2020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分别为1 264万吨、1 282万吨、1 300万吨、1 319f吨和1 338万吨,粮食产量呈现小幅增长的变化趋势。2004年以前,由于受到旱涝、种植面积减少和土地贫瘠等方面的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尤其以渭南市和榆林市的粮食产量波动最为典型;2004年以后,粮食种植面积趋向稳定,旱涝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力减弱,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小。

参考文献:

[1] 叶文显,刘勤燕.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及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3):434-440.

[2] 王雨 .湖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6):81-86.

[3] 宰松梅,温季,仵峰,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辽宁省粮食产量预测模型[J].节水灌溉,2011,(5):64-66.

粮食生产论文篇10

通过对我国1990-2013年之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VAR模型,采用了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7

1引言

粮食生产是多种要素投入的一种生产行为,它包括劳动力、土地、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在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状况下,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化肥的施用无疑是提高单产的重要因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在带来我国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研究化肥的施用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增产潜力还有多少,临界的状态在什么时间以及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动态影响是我国粮食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房丽萍等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和C-D生产函数分析了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1978-2010年之间,粮食产量的化肥施用量的产出弹性有所下降,但是化肥施用量仍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古玉丽等采用了C-D生产函数对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王祖力等对1978-2006年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化肥的施用是所有投入要素中贡献最大的一项。彭琳根据试验研究资料与调查结果,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化肥施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量是20世纪中国粮食生产重大成就之一,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46.43%。

本文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从而在实证的结论的基础上,以期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2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实证研究

2.1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所选择的时间区间为1990-2013年,我们收集了历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数据,分别用GR和FE来表示。使用Eviews7.2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消除异方差的数据取自然对数的每个变量分别与lnGR lnFE说。

2.2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

考虑到时间序列中很多数据的不平稳性,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首先需要这些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数据在表1原始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并不顺利,但他们的一阶差分平稳,1阶单整序列,足球协会测试条件。

2.3建立VAR模型

2.3.1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VAR模型所需的序列是平稳,所以需要测试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测试方法主要是残余。本文的滞后三阶残余V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逆根位于单位圆内,因此该模型是稳定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2.3.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因为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个VAR模型对无约束向量协整模型后,在本质上仍然是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是具有约束条件的,因此应该在我们建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VAR模型的基础上减一,作为我们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即选择滞后2阶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0.31828表示参数估计量的样本标准差,上式表明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保持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将增加1845166个百分点。

2.4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R 、LnFE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所以考虑,然后明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选择了滞后期为一年,两年,三年里每个变量的检验,相关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1阶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之间不存在着着相互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阶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滞后3阶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原因。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我们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脉冲响应的情况来看,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浪费。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着施肥不科学,化肥浪费严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民缺乏科学的技术培训,应该加强农村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关于如何科学施肥的培训,减少粮食生产中由于过量施肥导致的不利影响。第二,增加粮食生产中的有机肥的使用。第三,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来替代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可以通过培育优良高产的品种,提高粮食的单产。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提高灌溉率,同样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丽萍,孟军.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基于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2]古玉丽,乔欢欢.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