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5:07:14

粮食调研报告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1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通过高产攻关活动,小麦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积极推广半冬性、弱冬性品种,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140万亩以上,其中烟农19面积110万亩,皖麦19面积30万亩,周麦18面积5万亩。优质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万亩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区优质率100%,全部实现了订单收购。

20**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出亩均单产提高、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收益增加的特点。

2、粮食(小麦)生产情况。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积约20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大麦、蚕豌豆20万亩,发展小麦预留行、间作套种20万亩。实行优质小麦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规范化栽培、专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全市种植小麦165万亩,其中烟农19、皖麦19、周麦18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就在150多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70万亩,其中濉溪县55万亩,烈山区15万亩。实现统一供种700万公斤。同时,省下达了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30万亩(其中濉溪县25万亩,烈山区5万亩),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分别在相山区和杜集区安排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各1万亩。预计明年,我市小麦单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粮食生产抓的早、抓的紧,秋种面积落实非常顺利。各地领导重视、粮价上涨,更重要的是,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粮食(小麦)生产形势。今春以来,由于部分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农民得到的较好的经济利益。有利的经济因素和惠农政策正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几年的农业良好态势仍然没有改变。预计,今后至明年一段时间,小麦价格将稳定上涨。原因是: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小麦种植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上升。当前,继续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确保今年农业丰收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的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应做好事前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二、我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

我市粮食生产,在国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土地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良种补贴”、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良好,粮食生产持续得到发展。

1、科学规划,项目带动,为粮食生产注入活力。我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已建立起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和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

2、科技支撑,服务到位,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和保障。每年秋种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紧紧抓住技术培训、科学播种、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不放松,确保落实到位。今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6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25万亩。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科学种田知识,共下发科技“明白纸”20多万份。农业科技为全市小麦单产、总产跃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企联姻,狠抓订单,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我市先后成立了粮食协会、小麦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政府引导中介组织在技术培训、标准研制、市场分析、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依托鲁王、天宏、鲁南等龙头企业,结合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开展了小麦订单生产,全市粮食订单面积达70万余亩。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做到优质专用小麦种子供应到哪里,订单签到哪里。在每年秋种时节,粮食部门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农惠农,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市开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种粮不缴粮不纳税,国家还给补贴,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若干意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管理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存在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小麦生产,还处在发展阶段,无论规模还是质量以及发展后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实现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由特色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力开发、市场开拓、经营方式和减灾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今年小麦每亩成本292.72元,以亩产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计算,亩产值为630元,亩盈利337.3元,这其中还未扣除农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纯种粮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

(二)受自然条件影响偏差较大。今年,我市受降雨强影响,造成了我市20个乡镇受灾,32个村庄进水,农作物受淹面积141.85万亩,绝收面积19.88万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基本设施还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现有的投资资金远远不够建设的需要。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小麦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

(四)流通渠道不畅。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五)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剩余种粮劳动者的素质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粮食生产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适应。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粮农利益,粮食生产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高产穷农”现象。为此,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三)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要充分利用淮北现有的中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技术资源,借助市内外各类院校的师资力量,加大对粮食生产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水平。要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合协作,加大对粮食生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市实施了高产、优质粮食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等等。单产逐年提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2

一、坚持企业文化先行,促进思想观念创新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粮食部门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了“等、靠、要”的陈旧思想观念,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愈来愈感受到固有的思想观念已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最大顽疾。先进的文化建设是转变思想观念最有效的手*段,包括知识基础、价值观念和团队精神三个主要方面。在企业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围绕企业文化全面提升管理整体水平,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经历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以严格管理树企业形象、以优质服务求企业效益”等价值观的演变后,培植了“优质高效”的企业文化,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队伍素质提高年”等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各自工作进行思考,以提高工作质量为己任,强抓机遇、主动出击,形成自下而上的良好工作秩序,把思想和行动都凝聚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上来。

二、坚持吸收先进理念,促进管理制度创新

只有彻底打破计划时期遗留的条条框框和过时的经验,才能赋予企业新形势下新的发展理念和内容。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就必须坚持制订制度和执行制度两手硬,既避免制度不明确、不科学的弊端,又要杜绝有章不循、挂在嘴上的不良现象。我们坚定树立改革的机遇意识和发展的竞争意识,有选择的吸收和借鉴一些先进行业、先进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全面启动“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严格考核”的创新,导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我们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坚持“授权委托制”,一年调整一次班子成员分工、新签一次中层干部聘书;对职工实行“优胜劣汰制”,及时调整重要岗位的人员构成,保持合理的职工内部流动。在分配制度上,本着“同工同酬”的原则,采用适合企业实际、更为公平合理的岗位工资制度,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不仅实现了企业人均工资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充分挖掘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企业整体工作绩效;年年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从管理制度涉及的基本制度、运行流程、上岗条件、工作标准、绩效考核等方方面面搞革新,不断规范企业各环节的工作行为和标准,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自觉地、创造性地完成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为做活做强企业奠定了基础,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人事管理创新

科学管理是方的,人本管理是圆的。随着企业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个体的智慧和潜力。人本管理就是关心人、理解人,不同的人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激励,因人而异。

首先是企业一把手率先垂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民主集中、科学决策,班子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呈现出思想统一、动作整齐、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形成一支“务实创新、优质高效”的领导班子集体;

二是在中层干部人选上,我们结合岗位的实际需要和人员的专业特点和爱好特长,合理调配管理人员的使用,逐步推行聘任制,公开选聘、竞争上岗,尽力实现岗位与管理人员的最佳结合;

三是以人为本,关心职工工作生活、丰富职工文化活动。结合企业实际条件,积极为困难职工解决经济适用房,尽力为患重症职工提供经济帮助,为一时遇到困难的职工解燃眉之急,雪中送炭,不断增进职工群众对支部、对班子、对企业的信赖和支持,营造了广大干部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制订和完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全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不断满足职工个人知识更新、自我提高的需求;结合实际条件,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活跃企业内部气氛,增强了职工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培育一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通过激发内动力,实现企业人本管理新局面。

四、坚持增收节支观念,促进财务管理创新

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运营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认真执行新会计法准则和财经制度,实行“保守”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严格财务内控制度,控制好资金、成本、费用等关键指标,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控制成本,讲求资金效率,增收节支。在费用支出上,采用预算和审批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管理、堵塞漏洞;二是在盘点摸清企业整体资产的前提下,有效整合、统一管理,实现经营业务与拥有资产的科学调配,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各种资源的效能;三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增进责任观念和业务能力,培养“处处精打细算、时时节本降耗”的良好工作习惯,全面提高做好财务核算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财务核算质量,促进企业整体运营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坚持市场竞争意识,促进经营管理创新

粮食流通是高成本、高风险的微利经营行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销区价差、季节性价差越来越小、越难把握。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要坚定树立竞争意识和效益观念,最大限度发挥企业设施、资产、信誉等优势,实施规模经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将业务经营工作融人到一年一度的储备粮轮换中、融人到夏秋两季粮食收购中,继续发挥好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是创新经营方式,采取代购代销、即购即销、分购联销、联购联销等多种形式,上靠加工、销售等类型的粮食龙头企业,下联种粮大户、个体工商户和粮食生产基地,由过去的等客上门转变为上门主动服务,拓展新空间、开辟大市场,超前把企业粮食经营融入到现代粮食物流中去,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懂业务、会经营、善攻关的购销队伍,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力不断增强、效益显著提高,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盈。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3

据介绍,1*9-20*年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曾连续下降,国家在严峻形势下采取紧急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自20*年开始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好转,粮食总产量达到4.69亿吨,20*年达到4.84亿吨,20*年达到4.90亿吨,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尽管如此,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仍呈逐步扩大趋势,20*年起我国已经成为净进口国,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为4.9亿吨,产需缺口达2000万吨,20*年产需缺口上升到2500万吨以上。据《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预计,到2010年全国粮食需求量将达到5.5亿吨,按国内粮食自给量要达到5.4亿吨计,与20*年相比需要新增粮食近500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000万吨,年均增长率要达到2%,粮食生产任务十分艰巨。

从长远来看,粮食生产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隐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在近年来的粮食增产因素中,除了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以外,国家及省实施的重大项目的带动起了很大作用,而保障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一旦有关项目实施结束,很难保证粮食生产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二是由于经济建设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必然会继续占用一部分耕地,耕地总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粮食生产构成强大竞争;三是粮食生产资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而今年以来粮食价格提高的收益主要在中间流通环节,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提高有限。相对于棉花生产,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四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够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中乡及乡以下的环节十分薄弱。现有的县级农技推广队伍中的老技术人员相继离开农技推广岗位,而有的县(市)年轻技术人员又后继乏人,有的县(市)农技推广部门多年未新聘用农业院校毕业生。

为巩固近三年中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成果,应继续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为此,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雁鸣等人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巩固粮食生产:

一、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切实保护耕地。各级政府应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不予上报或审批。基本建设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重点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建房中对耕地的占用,下大力量解决“空心村”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土地撂荒现象。加强宣传,采取更为优惠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二、加大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农业科技人员已经研究成功了一批促进粮食作物增产的技术成果。要组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继续加强粮食生产关键使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区区域特色的技术体系,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大对粮食增产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使粮食增产技术成果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提高单产来保证总产量不断增长。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一、具体作法

(一)明确改制指导思想。此次改制是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财务挂帐和经营性亏损挂帐剥离后,按照有利于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重组,有利于新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根本转变,有利于粮食主渠道作用发挥的原则,根据《公司法》组建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目的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新型粮食企业,使其既按市场法则发挥自身优势,引领粮食流通行业潮流,占领粮食购销主渠道阵地,保障粮食安全,又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推进全区粮食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确定组建基本方式。经巴州区政府批准,巴州区粮食局根据山区农村粮食购销企业的特点,按合理区域经济流向和常年粮食购销数量,运用资产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和资本,在辖区重组设立11个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实行国有控股、员工入股的资本模式。经区国资办批准,由控股企业*市巴州区粮油贸易总公司分别给11个新组建公司注入50万元现金,及法定中介机构对重组企业经营资产(粮食仓库除外)的评估值作为国有控股股本金,员工股均为原改制企业职工自愿入股的股本,每个员工基础股为3万元,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财务负责人每人增加股金2万元,法定代表人增加7万元。全区11个国有控股公司共有自然人股东139人,有92名股东成为新公司的员工。

(三)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为加强国有资本的管理,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人选由区粮食局和区粮油贸易总公司负责考察初定,由区粮油贸易总公司委托代表人代表国有出资方参与新公司选举确定,任期三年,实行目标管理。公司财务负责人由董事会提名,报经区粮食局审批。新公司根据资金规模和股东人数自行确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公司,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较小、人数较少的公司,只设立执行董事、执行监事。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分配根据年终中介机构对公司年度经济审计的盈亏状况,按出资比例分红或担亏。

(四)突出新公司主体性质。为给新公司彻底松绑释负,突出新公司企业法人的独立主体地位,巴州区粮食局依据法律程序对原改制企业全部进行了注销,对其债权债务进行了整体剥离。将国家粮食审计认定的政策性财务挂帐收归*市巴州区粮油贸易总公司统一管理,经营性亏损挂帐收归*市巴州区收储公司统一管理,将各类印件收归区粮食局统一保管。原企业资产清理、“老人”移送、债权追收、债务清偿等改制遗留问题由区粮油贸易总公司牵头,由各企业改制筹建领导小组配合协助。新公司重新登记注册,按《公司法》和企业《章程》进行生产经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五)理顺公司管理关系。区粮食局负责全区粮食行业指导和粮食流通市场管理,代表政府管理企业国有资产。巴州区粮油贸易总公司受区国资办、区粮食局委托负责对新公司国有资产的具体管护,并与新公司签订国有资产管护协议。新公司有国家资产的有偿使用权,没有处置权,国有资产处置由区粮油贸易总公司按程序上报批准后实施。在生产经营和核算上,总公司与新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除国有资产管理外,总公司不得干预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二、几点体会

1、有利于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对国家来讲,新公司的成立确定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在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被注销后,新公司成为农村粮油购销市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粮油产业化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执行国家政策性粮油收购、掌握粮源、主导市场的主要抓手,国家粮食政策和市场信息在农村的辐射点,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机构感受农村市场的触角,是宏观调控管理和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2、有利于企业发挥经营自主性。对企业来讲,实现了性质的根本转变,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注销,标志着粮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正式结束。股东按《公司法》组建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减少了行政指导、行政检查、行政干预,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经营自主性,有利于新公司按市场经济规律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新组建的11个公司,均以粮油购销为重要经营内容,但不局限于粮油经销,在搞好辖区粮油购销的前提下,公司自主决定新的发展方向和经营项目,经营范围涉及建筑建材、物流、服务等各行各业,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公司的发展潜力。

3、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人来讲,明确界定了个人在新公司中的身份,绝大部份入股的自然人股东同时又是新公司的员工。新公司既是资本的组合,又是人的组合,但新公司在组建时的入股协议和上岗时的劳动合同,明确了股东和员工二者的概念、法律意义和相应权利义务,以入股协议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作为股东参与公司在民主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以出资额为限为公司承担的责任,以劳动合同的形式明确了作为员工享有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的权利和遵守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的义务。对个人的身份认识清楚了,对自身权利、义务的界定也清楚了,增强了员工工作的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

4、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对农民来讲,新公司的经营行为为农民提供了粮油收购的基本标准。在农村个体粮商很多,其购销行为随意性大,难于有效规范,加之市场信息不灵,势必发生压级压价、坑农卡农事件。国有控股的粮油贸易公司成立后,成为农村收购市场的一面旗帜,其经营行为为农村粮油购销确定了一个标准,是农民比较其它个体粮商经营行为的一个参照,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三、改革成效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5

最近,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价格调控,保障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供应,稳定今年后四个月的价格总水平。一项具体的政策是适当增加近两年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收购由国家临时存储的小麦和稻谷的拍卖数量,在一些玉米主销区择机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

另一方面,截至9月20日,国有粮食企业在主产区收购的小麦和早籼稻的数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小。虽然早籼稻收购数量的绝对数不大,但这意味着按目前价格秋粮收购有大的问题。此外,进口粮食的数量也减小了。

显然,在国内收购和进口数量减小的情况下,增加销售会导致库存的下降。在库存量相当大的情况下,这样做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库存量已经很小,加大挖库存的后果是严重的。用挖库存的办法来抑制今年后几个月的价格,纵然达到了目标,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过了年怎么办?就算明年夏粮丰收,从年初到夏粮收获收购还有半年多时间。

现在的库存数量是关键。除了偶然的粗略的透露之外,政府可控制的粮食库存一直是保密的。从一些间接的数据如国有企业收购和销售的数量以及全部进出口数量可以粗略估算年度的平衡,但是年度误差会累计到库存上,导致库存估算的很大误差。通过对全社会粮食供给和消费的估计来推算全社会库存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全社会粮食库存与年度消费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一直大幅度下降,目前的水平是很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些是可以确定的。

20*年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是比较高的,当年收购量比较大。但是,在全社会粮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多购少销的结果是,从20*年夏粮收购开始,国内粮价大幅度上升。在去年四季度,对国有粮食企业多购少销的批评比较强烈。这种批评忽略了一个可能,就是在20*年以前的几年,国有粮食企业一直在挖库存。库存挖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继续了,必然发生相对于挖库存时期多购少销的结果。所以,20*年粮价上升的原因是全社会库存水平太低。

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向国内外的生产者及时传达供求的信息。如果现在国有部门的粮食库存水平比较低尤其是非常低,就要尽快让全世界的农民都知道。农民知道了就去会增加生产,粮价就会较快恢复到均衡。如果反过来给出相反的信号,农民以为政府控制的粮食很多,供给的增加就不能到位,虽然短期的粮价会低一些,但是生产增加不到位,库存挖到低线了,粮价就要暴涨。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公布已有而未公布的一切有关信息特别是有关的库存信息,次好的办法是保持国有部门库存的稳定,将波动留给市场。

要说明的是,由于不知道目前的库存情况,上面说的只是一个可能性和一个担心。再说,八部门也只是表示要“适当增加”有关拍卖数量和“择机投放”有关储备,没有说到底要卖多少。就算库存比较紧,过节期间稳定一下市场,也不是多大的一件事情。重要的是,粮食供求问题要从比较中长期的角度考虑,不能只考虑短期的价格稳定。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6

一、积极正视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

求发展必须正视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现实中,一些同志只谈发展不谈问题,只报喜不报忧,只愿听表扬不愿受批评,只喜欢顺水推舟不敢仗义执言;一些部门和单位只顾局部利益不求发展全局,只图舒服度日不求解决难题。导致贸促事业发展过程已经存在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潜在现实矛盾越积越深,新旧矛盾交织,结果引发并发,严重制约和影响着贸促事业的科学发展。

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轻,尽快建立起立足长远发展的思想理念,把解决问题作为推动贸促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着力点,抓紧消除急功近利和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的利益观念,才能保证我们的决策更科学,我们的作为更顺乎民意,才能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勇于破除习惯,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关健

求发展必须走出旧的传统和习惯。现实中的矛盾往往出现在发展过程中的新与旧、习惯与改变的矛盾之间。现实中,贸促事业发展的脚步与政府的期望之间存在差距,发展的方向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之间存在差距,原有的工作理念与飞速发展的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政府和企业最关心最迫切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解决得不够好,表面上个个项目得到落实,实则面临着凝聚力越来越弱、影响力越来越小、业务工作范围越来越萎缩的尴尬境地,全系统上下守着金饭碗,到处发愁找米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日积月累,习惯成为自然。

走出习惯,打破旧的思维定势,从行动上掌握了解政府和企业需要什么,从思想上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谁,从机制上形成协调的运行架构,从分工上明确部门的应该履行的职能,才能保证构建科学的发展思路,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就能实现贸促事业发展与和谐的双赢。

三、大胆触及难点,是解决问题的动力之源

求发展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多年以来,我们的贸促工作形成了一些传统的发展理念、工作模式和纯粹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已被认同和接受的关系链、经济效益链,一些能够立竿见影迅速形成收益的展览、组团等事项成为各个部门和单位争相承办的热门工作,而那些事关全局长远发展的对外联络、情报信息、会员队伍建设等难于一时见到成效但却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被冷落缺少过问和研究。究其原因,依旧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和经济利益观做祟。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倡导积极有为的全局观,敢于触及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的局部利益,勇于正视现实、正视矛盾,千万百计去解决影响贸促事业发展的、系统上下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就能自觉转变工作思路,争取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新的突破。

四、实现积极有为,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

求发展必须有主动作为的积极意识。现实中,我们对老经验老套路依赖的多,对新形势下贸促事业如何发展创新开拓研究的少;对政府和企业不理解不支持埋怨的多,贴近政府和企业开展积极服务的主动意识和行动少;满足于已有的活动形式和渠道多,积极开拓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空间的努力手段少。导致我们在政府和企业中的影响位次逐渐靠后,不是无位,而是积极探索通过履行贸促系统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积极意识不足。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7

一、加强粮食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无粮不稳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客观事实。粮食经营、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的粮食产量平稳丰产。

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发挥着××县粮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十多年来国家有关方面在地方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省、市、县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导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落后,粮油加工逐年萎缩,批发市场散乱,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从现状看,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这一政策的落实,势必造成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再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

从全县的粮食产量、商品粮数量和统计储备量总体看似乎是能保障粮食安全,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甚至包括各级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粮食流通产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应急功能,导致市、县级的粮油储备静态规模小,粮油库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适应应急需求。以我县近两年的稻谷产量看,每年产量9000万公斤左右,可加工大米6000多万公斤。以全县63万人计算,人均每年可用的主要口粮大米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省外大米一但不能进入我县,就会使我县的主要口粮大米需求造成紧张。在自然灾害增多和国际、国内粮油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从满足应急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修建。此项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问题或隐患

1.由于现在的粮油库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划布局的,与现在的粮食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仓储条件较好的储备库基本能按照储备要求承担储备任务;另一类是位于乡镇的粮库,承担着收购、中转的储备任务,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破旧不堪,仓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需要尽快修缮或建设,增加仓容,以保障粮食流通。

2、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其储备条件很差。这些仓房大都处于墙体开裂、屋面漏水、门窗简陋、地面起沙,年久失修,部分瓦屋面仓库倒塌严重,已需大修不能使用。

3.粮食仓储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底,信息化程度不高。

4、保粮设施配备不足。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仅占有效仓容的六分之一,影响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5.多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原粮储备,成品粮油储备库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空白。

6.粮库内的烘干设备一直是我县粮食储蓄中的空白。

(二)粮油加工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我县的菜油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小、散、差”的层面上,建设布局、企业规模、设施装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产品档次、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竞争实力仍然较低,全行业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有效资源浪费,并存在设备老化的缺陷。

2.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工企业按行政区域重复建设,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当年引进设备新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转制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全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较低。

3.粮油加工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粮油加工产品的营养、快速、精细的增长需求。

4.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资源利用停留在浅层次、初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杂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对杂粮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没有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粮油批发市场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粮油批发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其它省在粮油批发交易量、手段、设施、信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承担中央和省、市、县地方储备粮管理,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行采购粮食、加工转化和市场销售,企业之间集约化的资产整合和规模化的经济合作还未形成。

3.各乡镇或县城对本辖区内的粮食交易数量没有科学的估测,且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统一的粮食批发市场,导致各地粮食市场有场无市或者是有市无场的现象为数不少,市场交易、服务、信息等设施不完善。

4.政府对粮食批发市场的投资和社会资本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问题或隐患

1.运输方式落后。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粮食收购、储存到中转运输环节,包、散转换,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2.装卸装备水平不高。粮食装卸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散粮装卸和运输设施(备)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衔接配套有待优化,物流网络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几乎为空白。

3.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无序流动,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力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建设资金不足。粮食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企业很难筹集资金投入,影响企业积极性,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缓慢。

四、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一)政府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各级政府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主产区和销区分布格局等状况进行县乡级粮油收储库规划布局,设立重点收储仓库。整体布局须科学、合理,形成一个能满足应急需求和市场流通的收储布局系统。

2.粮食加工企业应该置于全县整体发展的格局下作规划,加工企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3.粮油物流中心的布局也必须置于全县整体发展格局下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或有场无市现象的发生。建议每一个乡镇在所辖范围内至少建立一个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

(二)建议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做好至2015年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议从2009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如下:

1、修缮储备设施,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质量。开展仓房维修改造工程,对全县不同程度存在维修改造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以确保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好;加强粮食收购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和完善库区的地坪和粮食烘干设施;加强粮食仓储企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程度,提升机械、自动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保粮设施,提高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检化验设备等保粮设施比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实用的生态储粮保管技术的全面应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支持现有粮油加工业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粮油加工业由小型、分散和低水平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变,形成企业集团,创建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提升粮油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加工主食品以及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支持我县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开发杂粮加工的方便食品,全面推进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满足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健康营养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支持开发一批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使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产品和相关工业产品延伸,实现粮食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后的增值目标。

3.支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市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支持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四散”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设施的衔接配套,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国有粮油企业资产闲置,经营效益低,浪费了粮食基础设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油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有一定的调控权,以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国有资产入股于粮油企业,通过控股来实现调控权。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可以盘活部分粮油企业的资产,提高粮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践中要杜绝政企不分和放手不管的两种极端现象。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从我县的粮食基础设施现状看,达到满足各级政府的应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的资金缺口还很大。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粮库或粮油购销公司还期望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大包大揽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库。这些站、库、点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落。对那些较边远、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可以通过拍卖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收益,用于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库,适应新时期粮食收购和保管需要。

建议政府设立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归属于粮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了调动粮油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方式采取以奖代补。此外,为了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须加强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县属亚热带,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发展种植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橡胶、粮食、甘蔗、茶叶是××县四大传统产业。但是,近年来,农村转变了经营土地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种粮面积减少,出租、转让土地较为普遍,开发种植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面积在扩大,粮食安全面临严俊临挑战。

20*年底,全县有10个乡镇、52个村委会、502个村民小组,共有户数62620户;年末常驻总人口25.94万人,户籍人口2172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840人,农业人口144416人。20*年粮豆播种面积296914亩,其中:水稻112779亩,比上年实际减3067亩,旱稻17719亩,比上年实际减1161亩,玉米155765亩;黄豆8068亩;其它杂粮2583亩。20*年粮食产量78021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02吨。其中分品种:稻谷43161吨,同比减少2610吨,玉米33799吨,同比增加5268吨;大豆647吨,同比增加147吨;其它杂粮414吨,同比减少203吨。

二、粮食生产发生剧变,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一)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全县粮食难以自求平衡

××县耕地面积40.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3.36万亩,旱地面积27.03万亩;20*年全县粮豆播种面积29.69万亩,产量7802万公斤,水稻、旱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4228亩,产量减少261万公斤;目前全县香蕉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占水田面积的38.9%;橡胶园面积达176.9万亩,茶园面积达11万亩。由于农民减少种粮或不愿意种粮,原因是出租土地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随着土地租金越炒越高,每亩租金由最初的400元上涨至2009年的1500元,农民出租粮田还在延续,越来越多的农民由粮食生产供应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所以××县主要产粮乡镇的许多农民把粮田出租给外商种植香蕉(出租期限一般为1-3年或1-6年),有些农民减少种粮,有些只种家庭口粮,有些农民直接不种粮,导致收购储备粮都非常困难。山区、半山区农民转变经营土地的方式,不断出租轮歇地给当地城镇居民或外商开发种植橡胶园、茶园等。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接待海内外旅客,粮食消费增长加快,目前粮食年消费量约6万吨,××县原本是粮食自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县,但现在粮食难以自求平衡。

(二)粮食市场供应不稳定

××县粮食供应(商品粮)从过去自产有余到现在75%从外进、波动很大,市场难于稳定,目前十个乡镇除勐伴、瑶区市场上见到自产粮外其余乡镇都是外进粮,勐海县粮食进入我县市场约点70%以上,其它景洪、国内外等约占5%。如产粮区出现灾害或国内外粮食出现大的波动,给我县的粮食供应军需民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国有粮食企业现状

××县国有粮食企业于1999年进行改革、改制,20*年8月完成,企业改革改制前和改革、改制期间,工作停止不前、政企职责不明、经营产业单一、低抗承受风险能力不强、观望等靠思想严重。目前改革、改制已顺利完成,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如何围绕市场搞活粮食流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这是我县粮食企业当今的主体。2009年企业机构设置已到位,人员返聘工作也顺利完成。目前,全县粮食系统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户,其中:购销企业1户,军粮供应1户。有在职工28人(局机关9人、收储公司13人、军粮供应站6人)。粮食购销企业固定资产总额901万元,县级储备粮151.5万公斤。当前粮食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粮食工作的第一要务。

四、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种粮补贴政策在操作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有的乡镇在粮食直补中体现了“平均主义”,有些农户出租了全部粮田,已不种粮食但还在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有的农户种粮面积多,但补贴拿得少,有些农户种粮面积少,但补贴拿多等等,种粮补贴体现不出多种多补、少种少补的优民政策,调动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种粮劳动力不足,主要精力都经营橡胶、茶叶产业上,因为农民种粮收益低于种植橡胶、茶叶和出租粮田的收益较好。

(三)粮食企业目前主要的问题

①产权还不够清晰、政企职责不明、经营管理机制不规范;②管理者有消极思想、市场观念淡薄;③粮食企业难于控制粮源收购、销售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小,目前销售市场为零;④低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灵、把握不住时机、对国家政策理解不透。

五、对策及建议

(一)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不断提高技术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香蕉的需求所承载的能力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地开发香蕉产业,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防止该产业大起大落。

(二)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要规划出一定的面积来发展香蕉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确保有一定的粮食生产面积,以确保自求平衡,自食自给,确保粮食安全。最终实现粮食生产和香蕉产业能够共同发展。

(三)建议地方政府干预农民出租水田行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农田制度。加强引导、教育农民减少出租粮田的面积,缩短出租期限,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鼓励农民生产粮食;控制橡胶种植规模,尤其要严格控制海拔高的有林轮歇地开发种植橡胶的规模,这是保护雨林民族与雨林和谐共存的必然选择。

(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让财政补贴资金真正补贴到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民手中,使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五)确立高标准经营粮食理念;做好粮食工作关键在于人,××粮食企业经过进行长期的改革、改制,虽然改革、改制已顺利完成,但经营管理方法,发展的思路都没有改变,所以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变陈旧经营管理机制,要开拓创新、推新理念、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摸式管理方式来发展,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掌握粮源、争取主动、上门收购粮食;粮食企业的工作,最主要就是要以收购为主体,粮食企业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发展思路,开展订单收购,预约收购,跨区域收购,品种兑换,国外收购等多种收购形式。总之要敞开仓门、大量收粮,原则就是“购得进、销的出、有利润”,一定要把粮食收购工作做好。

(七)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及时销出;粮食销售工作是粮食工作中的第二大环节,按照“购得进、销的出、有利润”的原则,粮食企业要改变过去收购一斤粮卖一斤的单一做法。首先要掌握了解粮食市场行情,如价格、运距、运费等,核对成本及时销售;二是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销粮方式,采取卖原粮卖大米,卖饲料等多种品种,走出店门、主动服务;三是批发和零售相结合,原粮、大米或成品粮、饲料等按需求都进行批发和零售,以方便粮食需求者为主,服务到位。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9

一、加强粮食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无粮不稳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客观事实。粮食经营、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的粮食产量平稳丰产。

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发挥着××县粮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十多年来国家有关方面在地方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省、市、县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导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落后,粮油加工逐年萎缩,批发市场散乱,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从现状看,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这一政策的落实,势必造成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再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

从全县的粮食产量、商品粮数量和统计储备量总体看似乎是能保障粮食安全,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甚至包括各级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粮食流通产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应急功能,导致市、县级的粮油储备静态规模小,粮油库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适应应急需求。以我县近两年的稻谷产量看,每年产量9000万公斤左右,可加工大米6000多万公斤。以全县63万人计算,人均每年可用的主要口粮大米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省外大米一但不能进入我县,就会使我县的主要口粮大米需求造成紧张。在自然灾害增多和国际、国内粮油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从满足应急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修建。此项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问题或隐患

1.由于现在的粮油库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划布局的,与现在的粮食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仓储条件较好的储备库基本能按照储备要求承担储备任务;另一类是位于乡镇的粮库,承担着收购、中转的储备任务,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破旧不堪,仓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需要尽快修缮或建设,增加仓容,以保障粮食流通。

2、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其储备条件很差。这些仓房大都处于墙体开裂、屋面漏水、门窗简陋、地面起沙,年久失修,部分瓦屋面仓库倒塌严重,已需大修不能使用。

3.粮食仓储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底,信息化程度不高。

4、保粮设施配备不足。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仅占有效仓容的六分之一,影响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5.多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原粮储备,成品粮油储备库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空白。

6.粮库内的烘干设备一直是我县粮食储蓄中的空白。

(二)粮油加工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我县的菜油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小、散、差”的层面上,建设布局、企业规模、设施装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产品档次、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竞争实力仍然较低,全行业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有效资源浪费,并存在设备老化的缺陷。

2.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工企业按行政区域重复建设,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当年引进设备新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转制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全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较低。

3.粮油加工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粮油加工产品的营养、快速、精细的增长需求。

4.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资源利用停留在浅层次、初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杂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对杂粮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没有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粮油批发市场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粮油批发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其它省在粮油批发交易量、手段、设施、信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承担中央和省、市、县地方储备粮管理,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行采购粮食、加工转化和市场销售,企业之间集约化的资产整合和规模化的经济合作还未形成。

3.各乡镇或县城对本辖区内的粮食交易数量没有科学的估测,且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统一的粮食批发市场,导致各地粮食市场有场无市或者是有市无场的现象为数不少,市场交易、服务、信息等设施不完善。

4.政府对粮食批发市场的投资和社会资本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问题或隐患

1.运输方式落后。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粮食收购、储存到中转运输环节,包、散转换,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2.装卸装备水平不高。粮食装卸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散粮装卸和运输设施(备)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衔接配套有待优化,物流网络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几乎为空白。

3.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无序流动,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力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建设资金不足。粮食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企业很难筹集资金投入,影响企业积极性,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缓慢。

四、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一)政府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各级政府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主产区和销区分布格局等状况进行县乡级粮油收储库规划布局,设立重点收储仓库。整体布局须科学、合理,形成一个能满足应急需求和市场流通的收储布局系统。

2.粮食加工企业应该置于全县整体发展的格局下作规划,加工企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3.粮油物流中心的布局也必须置于全县整体发展格局下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或有场无市现象的发生。建议每一个乡镇在所辖范围内至少建立一个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

(二)建议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做好至2015年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议从2009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如下:

1、修缮储备设施,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质量。开展仓房维修改造工程,对全县不同程度存在维修改造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以确保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好;加强粮食收购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和完善库区的地坪和粮食烘干设施;加强粮食仓储企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程度,提升机械、自动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保粮设施,提高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检化验设备等保粮设施比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实用的生态储粮保管技术的全面应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支持现有粮油加工业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粮油加工业由小型、分散和低水平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变,形成企业集团,创建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提升粮油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加工主食品以及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支持我县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开发杂粮加工的方便食品,全面推进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满足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健康营养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支持开发一批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使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产品和相关工业产品延伸,实现粮食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后的增值目标。

3.支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市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支持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四散”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设施的衔接配套,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国有粮油企业资产闲置,经营效益低,浪费了粮食基础设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油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有一定的调控权,以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国有资产入股于粮油企业,通过控股来实现调控权。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可以盘活部分粮油企业的资产,提高粮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践中要杜绝政企不分和放手不管的两种极端现象。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从我县的粮食基础设施现状看,达到满足各级政府的应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的资金缺口还很大。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粮库或粮油购销公司还期望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大包大揽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库。这些站、库、点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落。对那些较边远、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可以通过拍卖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收益,用于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库,适应新时期粮食收购和保管需要。

建议政府设立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归属于粮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了调动粮油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方式采取以奖代补。此外,为了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须加强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篇10

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省粮食局的有关要求,六市五县粮食局党组(党委)从今年3月起,结合粮食部门实际,相继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调查情况表明,各地推进年活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一)多措并举,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多数市、县粮食局自觉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粮食流通反腐倡廉建设、实现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与园区建设攻坚年、企业改制突破年、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一道部署、一道检查、一道考核,同步推进。淮北市粮食局党委认真汲取黄山和本市粮食系统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制度的清理、完善、创新和落实工作,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努力在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主要方面取得突破。芜湖市局党委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这项活动顺利推进。合肥市局党组把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方案制定、抓动员部署、抓宣传教育、抓制度清理、抓问题整改、抓督促检查,抓贯彻落实,颇有成效。滁州市局纪检组积极协助党组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采取南谯现场会与到来安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推进全市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蚌埠、淮南市局新的领导班子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使得活动进展有序,并初见成效。

(二)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注重实效。上述粮食部门在“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按照“学、看、讲、查、谈”五个步骤完成“规定动作”。通过“学、看”,进一步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化了对中央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增强了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自觉性,提高了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安排领导干部讲授廉政党课,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六个市局中有五个市局是主要领导同志上廉政党课,为全省市级粮食行政机关多年来所少见。据了解,多数廉政党课内容紧密联系粮食工作实际,以“反造假、反违规、反腐败,正党风、正政风、正行风”为主线,既充分肯定了粮食系统和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粮食系统腐败问题之所在,剖析了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后果,按照“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腐倡廉的任务和对策。许多市局粮食局长特别强调,既要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腐败,又要大张旗鼓地强力倡导廉洁;既要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又要大力表彰廉政典型;既要勤勤恳恳工作,又要清清白白做人。不少领导同志列举近年来发生在粮食系统的典型案例,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做到一要志存高远,算好“政治账”;二要淡泊名利,算好“经济账”;三要珍爱幸福,算好“家庭账”。同时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粮食系统构建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许多粮食局长深感粮食工作责任重大,表示廉洁从政要从我做起,带好班子和队伍,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行风促进粮食事业健康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三)立改结合,制度建设日臻完善。按照清理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和落实制度四个环节的内容,淮北、滁州、芜湖、合肥、来安等市、县粮食局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据初步统计,四市一县粮食局共清理登记和创新完善反腐倡廉制度178件,其中保留133件、修订25件、废止7件、创建23件。淮北市局制度建设起步较早,2005年9月就组织编印了《淮北市粮食系统制度汇编》第一版;两年后根据情况变化和新增内容,编印了《制度汇编》第二版;今年注重制度完善和创新,大幅度充实反腐倡廉制度,拟在近期编印《制度汇编》第三版。该局制度建设有五大亮点:一是制度建设由业务和行政管理向廉政勤政建设延伸,初步形成粮食系统制度建设体系;二是以细化岗位职责为基础,制度建设覆盖了各类机构(18个单位)和人员(14个岗位);三是从实体到程序、从行为规范到责任追究,全方位强化制度管理;四是制度建设坚持奖惩并举,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保护守法者,制裁违纪者;五是以落实制度为目的,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该局拟在第四季度组织开展全市粮食系统规章制度基础知识测试和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意识。滁州市局纪检组大力协助党组推进制度建设,紧紧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研究推进制度的完善、改革、创新问题,努力从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监督和制约。目前已将50件制度整理成册,拟在近期付印。该局同时确定来安县局和南谯区局为制度建设示范单位,指导两局工作开展,其中《来安县粮食局反腐倡廉制度汇编》初稿正在校阅之中。合肥市局党组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拟在近期出台规范粮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确保依法行政、合理行政。芜湖市局党委成立3个由局领导挂帅的制度建设课题组,努力完善本局反腐倡廉制度;同时选择芜湖大桥省级粮食储备库为制度建设示范单位,推广其以制度管事、管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笔者现场察看该库规章制度,涉及机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有13项,各项管理制度有57项。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管理,良好的效益,为该库赢得诸多殊荣。

二、存在问题与工作对策

在充分肯定六市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成绩的同时,笔者在调查中也看到,各地推进年活动进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和单位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四个年”活动上,重彼轻此。少数单位把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年、企业改制突破年和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当作硬任务,把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当作软任务,工作应付“走过场”;二是在建章立制上,重业轻廉。一些单位业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多,涉及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制度少;三是在约束对象上,重民轻官。少数地方和单位曲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行政、依法治企作为“依法治民”的依据,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一般干部职工的多,约束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少;四是在制度设计上,重规轻处。不少单位出台的规章制度,提出“要求”的多、规定“不准”的多,明确“制裁”的少,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在制度建设上,重修轻创。通过制度清理,对某些被保留的制度,酌情修订是必要的,但不能“以修代创”,缺乏制度创新意识;据此,笔者认为,上级和有关地方粮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抓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粮食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应当同时履行粮食局长和党组(党委)书记的双重职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大力推进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第二,上级粮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系统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情况的督查调研,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第三,按照中央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五年《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实际,在健全和创新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粮食流通领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