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1-30 17:23:45

篮球运球教学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新形势;篮球;教学;高校;改革;思路

我国大部分高校针对篮球训练课程,没有其自身的室内训练场地,通常情况下是在室外场地进行。但在户外进行篮球课程的教学,学生会因此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因素会造成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足,类似于教学方式枯燥死板,缺乏创新性,都会促使学生对篮球课程没有学习兴趣等。鉴于此种现象,高校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一定要调整和整改篮球教学的方式。

1高校实行篮球课程教育的重要性

1.1丰富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校体育课堂中,实行篮球课程的内容教学,能够促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有了新的锻炼或者娱乐项目,对于其业余生活而言,起着丰富性的作用。并且篮球运动是一种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学生能够通过篮球运动,让自己的紧张学习状态适当的得到放松和舒缓,可以在篮球运动中进行自我的调节。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对于平日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作用。同时篮球运动是一项多人合作模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整个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对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不错的途径。针对现阶段下多数高校大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通过篮球运动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协助他人。篮球运动的团队合作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其交际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1.2利于高校完善自身的体育文化制度

在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里,会比以往传统体育课堂的形式更加丰富,通常有条件的高校都会涉及到篮球体育运动、网球课程以及游泳课程等,这对于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倘若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合作精神,是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体育文化制度来进行支撑和保障。不断在高校推行篮球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选择更多形式的体育运动提供渠道,并且也能够促使高校的体育文化制度进一步完善。

2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篮球运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施行的篮球教学过于形式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中针对于篮球运动的教学往往没有达到课程化的标准,大多数情况下,在课堂中体育教师会让学生自行进行篮球项目的运动。鉴于这样的安排,大多数学生是不会选择进行篮球运动,因为篮球运动涉及到团队合作,而大多数的大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当课堂中的拉伸运动以及跑步任务做完以后,这些学生会选择直接离开训练场地。只有少数学生会自行进行篮球运动活动,而体育教师针对这样的现象也没有过多的干扰。同时,在目前高校的篮球运动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简单的教授学生如何运球等基本要点,教学方法的落后也是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而真正培养学生能够提升篮球运动意识和习惯,是需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也不是一味地放纵不管。

2.2教学的内容较为单调

大多数涉及到篮球运动课程的高校,在进行篮球运动教学时,大多数是在室外的操场进行教学。在这样的场地进行篮球运动的教学,首先会忽视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其次由于室外环境会有许多因素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等,其他因素会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高校篮球运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标准的课程设置,这样会直接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较为深入的篮球运动,也无法真正的体验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同时,针对在室外场地进行篮球运动教学这一点,高校体育教师通常只是对学生教授基础的动作,对于战术性的要点没有更深入的教学,学生也无法在这样的课程中感受到篮球的奥秘,也不能够很好地在团队中学会如何与成员进行良好的配合,只会自己单独运球等。以此可见,高校实行的篮球运动课程从本质上来看。其形式以及教学内容都显得过于单调和乏味。

2.3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在大多数高校里,对于篮球运动的考核,由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涉及到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巧,类似于如何定点投球、如何运球以及三步上篮等,所以针对高校学生的篮球考核也只是从这些简单的基础的技巧进行最终的考核。但从篮球运动的本质上讲,以这样的考核内容过于简单,这不能够体现出学生真实的篮球水平以及学生对篮球的理解。针对于篮球教学评价的内容,还应该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所以在目前高校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针对于教学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完善。

3新形势背景下的高校篮球运动教学改革思路

3.1丰富篮球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进行篮球运动教学,可以在以往的篮球教学方式基础上,引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所谓“开放”二字在体育篮球运动中,主要是将学生个性化当作教学重点,将更多的自由元素带进篮球运动教学中。针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制定一定的计划,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等。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个性化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引导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融入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对于篮球运动的技能知识有更好的延伸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体优势,做到差异化的教学对待。利用“开放式”篮球运动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同时对于学生篮球运动精神的培养有更加高效率的作用。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篮球运动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地沟通和交流,甚至对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进行提问,这对于篮球运动学习的效率具有提升作用。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分组学习的形式,本身篮球运动就是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所以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组形式来进行篮球课程的学习,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分组。针对于篮球运动技能程度不一的学生,一定要进行划分,同一个组内一定要具有不同技能的成员。同时也可以依据男女生之间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篮球运动训练目的以及方式。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能够更好地锻炼合作意识以及精神。

3.2促使篮球运动教学有趣化

利用具有较为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无论是针对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其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学生大部分时间会花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及社会经验积累上,而对于体育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重视。为了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强化学生的体魄。针对体育课中篮球运动的教学,可以促使其更加的有趣,利用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篮球运动教学中,可以利用上文提到的小组学习模式,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适当的比赛,或者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的比拼,以这样小规模的比赛形式进行难受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巩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形式,设计出较为有趣的篮球小游戏。并且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如何训练学生进行篮球运球、传球、传切空切以及快攻上篮的一些跑位技能,而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投篮训练。所以教师也可以结合这些重点的教学知识点,将其达到游戏化。

3.3提高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

首先要提升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心理运动能力,从简单的含义解释,就是促使学生能够对篮球运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利用上文所提到的新颖教学方式或者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其次,在篮球运动中需要一定的速度与协调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篮球运动课程中,也要增设一些培养学生运动速度以及运球协调能力的基础项目。比如在篮球运动课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跳绳运动、体操是台阶跳跃运动以及多进行一些运球级传球等篮球基本技能等,这些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协调性。第二个方面是属于锻炼学生的生理运动能力,其中也包含了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针对篮球运动,学生一定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鉴于这两个方面,教师在进行篮球运动教学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的培养,从整体局面去培养学生的身体整体素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在篮球运动中体验到篮球的魅力。

3.4完善学生篮球运动考核制度

对于学生的篮球考核,不能只是简单地从基础的篮球技能入手。体育教师一定要依据篮球运动中不同的训练形式和对应的不同难易程度,制定出合理化的考核标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篮球运动考核的科学性。篮球运动是一个团体运动项目,所以教师在制定考核标准时,也要将团体合作性纳入到篮球运动考核的标准中。同时也要针对篮球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层次化的考核,这也是能够体现出考核的权威性。

4结语

从本文总结中来看,我国高校目前在篮球运动教学过程里,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但在新形势背景之下,如何高效地进行高校篮球运动教学,并且能够让篮球运动符合高校体育文化机制。一定要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设计出符合培养学生篮球运动合作意识、更强的身体素质的教学方式。对于以往篮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形式化,一定要用更加丰富性的教学方式和趋于有趣化的教学模式将这一类不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局面打破。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9):3-5.

[2]康涛,张改芝.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技术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才智,2020(12):150.

[3]马婉春.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探究[J].山西青年,2020(08):244+246.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2

2.现代篮球组合技术运用的定义

组合技术是指运动员在运用技术动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将两个以上的技术动作组合运用,形成完整的技术动作整体。组合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3.运用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篮球组合技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决于该系统的良性运行。但是也难免出现偏差,造成掌握技术动作的周期延长,技术环节上脱节,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组合技术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现象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靠篮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篮球教学的特殊性和训练的定向性,对技术动作进行优化配置组合。教师通过合理的组合与有效的运用,来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周期长,运用能力差,技术脱节的缺陷,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较多的技术动作,为通过技术动作的综合运用创造有利条件。

4.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应用

篮球技术形成的生理机制是以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为基础的运动条件反射。生理学中的“应激学说”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分成“应激—应答—适应”的过程,认为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有“警觉—抵抗—恢复”三个阶段,根据这原理,篮球组合技术应根据“初步掌握阶段—泛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这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

4.1为了个人掌握篮球组合技术的教学。

根据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把简单的动作加以组合,形成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如学生在底线持球向中线运球到二分之一处作转身运球,换手运球到中场,作跨下运球,然后加速运球到罚球线附近作急停跳投。通过这种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的反复练习,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简单的技术动作,为以后学习掌握复杂的、难度高的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场地,把篮球的基本技术科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动作。

4.2为了某种战术而进行的篮球组合技术教学。

篮球运动的魅力在于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NBA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球迷,不仅仅是因为明星们的出色表演,更在于他们心有灵犀的绝妙配合。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当有重点地加强对于学生之间某种固定战术配合的组合技术教学。例如,两个前锋或者两个后卫之间的配合;两个学生一组在底线持球,双手胸前传球到中场,然后一个学生采用侧身跑的技术跑向篮下,另一个学生在接球急停(跳步或跨步)后采用长传球的技术动作将球传给篮下的同学,接球的同学三步上篮,传球的同学跟进抢篮板球。又例如,前锋和中锋之间的配合:前锋在拿球准备突破,中锋上前做后掩护或侧掩护,前锋做假动作后向内线突破,这时对方中锋如果过来换防,前锋可以把球传给完成掩护后,后转身向篮下切入的中锋;如果对方没有换防,前锋可以果断地突破上篮。

5.运用组合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对抗性、多变性、欣赏性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一切攻防技术的运用都是在高速、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对抗,反映着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反映着运动员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运用组合技术教学时,教师要考虑上述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5.1提高篮球悟性,形成整体技术观。

提高悟性,就是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悟性高,就会合理运用技术,临场或课堂和学习应变性强,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运用组合技术时,教师要主动引导,全面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篮球理论水平,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理解篮球运动,使学生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感性认识,来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组合技术形成一种整体观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使学生明白,组合技术的运用,不是单个技术动作简单相加,而是技术动作练合运用的体现。这有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5.2注重教学与训练的双重效应。

教学与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二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组合技术运用于训练中,运动员能顺利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运用于教学中,学生基本功相对较差,动作技能学习的顺利掌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运用组合技术教学,既要考虑教学因素的特殊性和主导性,又要考虑训练的定向性。

6.结语

篮球组合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运用篮球组合技术,要考虑篮球技术运用的标准,技术运用的时机,组合技术所在的层次、位置,才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在组合技术训练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结合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提高训练课程的质量,提高训练的科学性,更好地控制训练,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编委会.篮球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叶国雄等.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98.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2000.

[4]王梅珍,于振峰等.篮球组合技术[M].人们体育出版社,1994.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篮球教学;教学策略

在开展篮球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要想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应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篮球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符合篮球运动项目的团体性特点,能让学生通过合作参与篮球运动,学会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篮球技巧[1]。

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如今,合作学习模式被许多教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篮球运动技能和技巧,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这不仅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为开展篮球竞赛等体育游戏奠定基础,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篮球运动锻炼,学生能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与意义[2]。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当下,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并未对合作学习给予重视,仍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注重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训练,并未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竞赛锻炼体育技能,从而使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无法使其意识到篮球运动中合作的重要性[3]。

(二)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不合理

许多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有限,即使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篮球教学中也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这样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成果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充分认知,并未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也未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时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此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组和组合,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分组需求,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配合上更加高效,从而有效提高篮球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4]。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生掌握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篮球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带领篮球技术水平低的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如让班级内篮球水平高的学生作组长,为其分配组员,让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篮球运球、投篮等训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

(二)重视合作学习模式,将合作学习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体育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训练。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传球练习,锻炼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能力,并通过合作训练更扎实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此外,体育教师也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5]。例如,在开展篮球运球教学时,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至少有一位掌握运球技能的成员。然后,体育教师通过对运球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篮球运球的理论知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加强对篮球运球技能的掌握。而小组内已经掌握运球技能的组员要给予其他组员帮助和指导,及时纠正组员在训练时不规范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课堂教学训练更加高效、规范,还能有效培养全体学生的篮球运球技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

(三)教师要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

在开展篮球合作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虽然合作学习模式让教师主导地位逐渐淡化,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和合作学习模式中加深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了解[6]。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篮球运动技能和技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训练。在热身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监督进行热身,还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相关指导和帮助,为篮球合作学习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实践学习,强化学生的篮球技能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运动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强化学生的篮球技能[7]。因此,开展实践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开展合理的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8]。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开展篮球比赛,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篮球比赛还能增强篮球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合作学习中,形成为小组赢得胜利而不断加强锻炼和学习的心态。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和品德。

(五)在课后复习中积极应用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技巧[9]。因此,课后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可进行小组合作复习。在合作复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发现自身在篮球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还能学习其他组员身上的优点,有效提升课后复习效果[10]。结语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也要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训练,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深化学生对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车圣芳.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7(13):65.

[2]王李翔.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王文祥.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6(10):84.

[4]梁国栋.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6):77-78.

[5]王玄.浅谈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16):118-119.

[6]吴昊.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03):36-37.

[7]朱文芳.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93-94.

[8]余华忠.合作学习在初中篮球体育教学中运用[J].高考,2019(09):276.

[9]陈之端.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175.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4

传球、运球技术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因此要想打好篮球传球、运球是最基本的,在篮球教学中如果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就会减少对篮球的兴趣,特别是女生。有些学生传球、运球还没有学会就想打比赛,如果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运球产生兴趣,下面介绍几种趣味性运球教学的方法。

一、运球追拍

每人一球,分散在篮球场半场内,选一个人做领头人,领头人运球追拍其他人,其他人运球逃避。领头人追拍上一人后,被拍人与领头人交换。

规则:一人可多次运球,但不能带球跑。

如果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以分组进行,此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运球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运球、控制球、掩护球的水平。

二、运球互指

在篮球场半场内,8-10人站在场内,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想方设法去拍打他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打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有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自动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

此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运球的兴趣,在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控制球、运球的能力。

三、篮球运球、传球、抢球游戏

利用篮球场,在篮球场两条端线内2米处分别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他任何人不许进入)每队人数8-10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的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传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防守的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

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夺球出界(中圈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6)双方同时击球出界(中圈跳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篮球运球接力:一人运两个篮球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起终点处(在篮球场两条端线内2米处,分别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作为起、终点),站成面对面的队,游戏开始,排头左右手同时运球,从起点一直运到终点。如果球中途掉落,则从掉落处重新运球。如果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新做一次。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5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基本功的主要内容

篮球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需要调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因此在进行篮球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每一项基本功进行全面系统的练习,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训练作用。因此,在分析大学体育课堂篮球基本功练习策略之前,首先有必要对篮球基本功的内容进行简要阐述,以便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明确具体的训练内容。一般来讲,大学体育课堂篮球基本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手部基本功。篮球是一种以手部基本功为主的运动,因此在基本功练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手部基本功的训练,手部基本功一般来讲就是运球过程中的手感。因为在篮球运动中,无论是运球、带球还是传球,都需要手部具有一定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运动质量。可以说,篮球运动中,手部基本功将直接影响篮球运动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手部的基本功可以通过大量的运球和传球,进而培养一定的篮球手感来训练[3]。(二)腿部基本功。除了手部基本功之外,在大学体育篮球运动之中,腿部基本功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篮球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奔跑和跳跃,并且绝大多数的篮球基本动作都是以腿部为支撑,也是以腿部动作为基础的。比如说在进攻动作之中,运动员需要以手部运球动作为基础,配合灵活多变的腿部动作,来突破对方的防守,实现对篮球的灵活控制,进而达到进攻得分的目的。在防守的过程中,也需要篮球运动员具有灵活的腿部基本功,能够根据进攻运动员的脚步,及时了解和判断出进攻的方向,尽力阻止对方进攻,从而达到防守的目的。一般来讲,大学体育篮球课中腿部基本功练习的方式有折返跑、变速跑以及后退跑等形式。(三)眼部基本功。在当前的大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很少会有体育教师专门针对眼部基本功对学生进行训练,然而在实际的篮球运动中,眼部基本功与手部和腿部基本功同样重要。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环节,都需要通过眼睛来判断,进攻的路线,对手可能从哪些方面进攻等等,都需要通过对手的动作加以判断,除此之外,篮球是一项需要团队配合的运动,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较强的眼部基本功,及时找准队友所在的方位,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运动打算[4]。例如:在传球的时候,想把球传给自己的队友,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个眼神向自己的队友传达想要传球给他的信息,队友领会后接球,这里就需要用到眼部基本功。眼部基本功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培养,体现的是队友之间的默契度,以便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配合。

二大学体育课堂篮球基本功的练习策略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篮球运动中,各项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基本功的训练应该采取一定的科学策略,不能随意进行,否则起不到预期的练习作用。在之前的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老师对于基本功练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篮球基本功的练习:(一)进行大量的控球技术练习。在篮球运动中,控球是非常核心的技术,不管是哪个位置的球员,良好的控球技术都是保证高质量运动的关键因素。而控球技术也是最难训练的,需要调动身体的多个器官,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手部和腿部基本功,只有熟练的掌握篮球的控球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进攻得分。因此,对控球技术的练习,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腿部和手部基本功,对于眼部基本功的练习也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手部持球、胯下运球等方式训练运动员的控球技巧。比如胯下运球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大学生降低身体重心,运用前后交叉的方式不断的运球,一直练习到大学生可以在眼光直视前方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交叉运球。(二)进行科学的投篮练习。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关键技术,也是得分的重要保障,之前所有的运球和进攻技术,都是为了最后的投篮得分做铺垫,因此,投篮技术的练习对于大学篮球教学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的观点认为,投篮不需要经过练习,只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习惯即可,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投篮的动作应该尽量标准化,手臂在身体的上前方,将篮球托住,以能够自然屈伸为标准,上臂和前臂之间成九十度角,同时手腕应该尽量同上臂保持平行,然后以脚掌作为支撑,通过全身的力量将篮球投出,并且应该使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用标准的动作进行大量投篮练习,直到掌握投篮的基本技巧和发力方式,形成良好的投篮手感,从而有效提升投篮的准确度。如果有必要的话,老师还可以将投篮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充分把握每个动作的要领,进而养成标准的投篮习惯[5]。(三)加强眼部基本功的练习。眼部基本功常常被老师与学生所忽视,其实眼部基本功在篮球运动中作用重大。在进攻、防守等等关键环节都是需要用到眼部基本功的,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要具备灵活的眼神,对于对方队员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应该看到,然后判断接下来该做什么,队友之间传球配合的时候,眼部基本功也有重要的用途,能够达到队友之间密切配合的目的,进而更好的完成比赛。眼部基本功不像其他的基本功通过一系列练习就能够达到目标的,眼部基本功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积累经验,与队友培养默契,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体会才能达成的。老师在这其中只起到启发与提醒的作用,让学生对眼部基本功重视起来,让学生不断提升技巧。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课堂篮球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篮球基本功的练习给予足够重视,不断创新和改进练习形式,加大控球技术和投篮技术的练习强度,重视眼部基本功的练习,夯实学生的手部、腿部和眼部基本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篮球技术的基本要领,促进篮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6]。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传统不利于教学的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尤其是基本功练习的方式更应该改进,不断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盛昌繁,于淑君.第七届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成绩分析--以临沂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5,(4):66-71.

[2]张博.重视篮球基本功训练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J].当代体育科技,2015,(4):58,60.

[3]徐延林.影响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准确执裁的因素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24):230-231.

[4]鹏威,马蕊,常旭,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手上基本功训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7):84-85.

[5]向导,易黎.浅析重庆市高校学生篮球裁判现状及建议—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4):253-254.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6

摘要:现代篮球比赛高空争斗日趋激烈,追求队员身高似乎已成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一支实力强大的球队在阵容配备上,如果能合理地利用矮个子队员的特点,充分发挥矮个子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其实力必将大增。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大型比赛的电视转播和图片信息以及平时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的体验等,对矮个子队员在篮球比赛中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对矮个子队员的重视,为篮球运动的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矮个子篮球队员特点

篮球运动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身高是获取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因素,现代篮球比赛高空争夺日趋激烈,为保证高空优势,不管是世界强队还是篮球弱旅,都特别重视培养和使用高个子队员,追求身高似乎已成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笔者近年来通过观看、和的电视转播和比赛录像以及基层的一些篮球比赛,却发现在很多篮球队中都活跃着一批矮个子队员。他们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绝不亚于高个子队员,有的甚至是球队中的核心人物、明星队员,如中的人队的阿伦艾弗逊、中国八一火箭队的范斌等。高空优势固然重要,但地面争夺也绝不可忽视,因为篮球运动毕竟是在地面上展开的。为此,本文对一些矮个子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研究。

⒈运球技术高,突破能力强

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个人摆脱,吸引,突破防守的进攻手段,也是发动,组织战术配合的桥梁。运动是否数量是控制支配球的一个标志。矮个子队员由于身体重心低,动作频率快的特点,因而运动技术纯熟,动作协调连贯、节奏感强,变化多。他们在运球时能做到高、低运球相结合,急停急起和变速变向相结合,背后、转身和跨下相结合,这些运球动作的交替组合与变化,使运球具备了突然性、攻击性和实效性。例如原美国布莱特职业男子篮球队的身高米的后卫凯文·波特,他便是这方面的典范,凯文·波特在每场球的比赛中几乎都要结合使用六、七种运球技术。

矮个子队员具有极强的突破能力。他们在运球时,全靠手的感觉控制球,完全解放了眼睛来观看全场,因而在突破时对左、中、右攻守双方情况都能观察清楚,再加上良好的运球节奏和急停急起、变速变向等技术的合理运用,他们往往能连过数人直接上篮得分或突破后分球给同队队员。矮个子队员在快速运球上篮时善用身体保护球,并利用减速或突然加速变向的技巧来摆脱紧迫自己的防守者,安然得分。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一些篮球队中的矮个子进攻后卫。例如的费城人对的阿伦艾弗逊,他身高虽然只有米,但他经常运球突到长人如林的篮下直接得分:艾弗逊的跨下运球突破在至今无人能防。

⒉传球技术妙,助攻能力强

传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传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术质量的高低和比赛的胜负,准确巧妙的传球,能够打乱对方的防御部署,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很多篮球队中打后卫的矮个子队员都具有巧妙的传球技术和很强的助攻能力。矮个子队员传球方式多样,单、双手结合,左右手开弓,头上、肩上、胸前、背后、体侧都可以传球,有的甚至可以勾手、跨下、倒地传球,传球路线也是变幻莫测,由直线、弧线、还有折线。矮个子队员虽然个子不高,但视野开阔,场上观察能力强,传球时大都不用眼睛直视目标,仅用眼角余光,有的和队友配合熟练到一定程度,传球时不必目视,仅凭感觉,这时传出的球隐蔽性更强,变化莫测。还有的矮个子队员经常突破到对方的腹地,在人群中利用跳起在空中停身,寻找具有最佳攻击机会的同伴,进行巧妙的传球助攻。还有很多矮个子队员可以在快熟运动中或在对方多名队员的包夹中极精确的把球传出。例如凯文伯特,在年美国布莱特职业男子篮球队来华访问时,与上海队的一场比赛中妙传达次之多;球队中的萨卡拉门国王队的组织后卫杰森威廉姆斯,身高米,年首个赛季平均就有次助攻;还有八一火箭队的组织后卫范斌,身高虽然只有米,但以善于助攻而著称于国内篮坛。

⒊投篮方式多,攻击能力强

投篮使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术、战术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许多篮球队中的矮个子队员虽然大都为后卫,但他们熟练掌握了多种投篮方式,得分能力很强,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在比赛中,为对付大个子对手,能够以小打大,他们常采用的投篮方式有:投三分、突投、投突、利用时间差投、贴近防守对手跳投、急停跳投、跨步跳投、后仰跳投、后撤步投、抛投等。例如人队的艾弗逊,他最拿手的投篮方式便是后撤步投篮和急停跳投,还有他的在高速运动中的突破投球打板也是一绝,从未被防守者封盖过。在上述几种矮个子队员常用的投篮方式当中,三分投篮最佳有代表性,几乎每个矮个子队员都是三分高手。三分球的分值高出两分球的百分之五十,各种级别的篮球队都予以高度重视,它不仅是的分的常规手段,而且是落后时用于取胜的法宝,尤其对鼓舞同伴的士气、增加对方防守难度减轻己方内线压力具有良好的作用,有时还能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在国内外的很多篮球赛事上都因投中最后一个三分球而以一分胜出的例子。

现代篮球运动的防守控制面愈来愈大,个人防守能力日益提高,防守的主动性、破坏性给进攻带来了不少困难,投篮时机的出现与消失的过程愈来愈短,这就使篮球队员投篮速度越来越快。矮个子队员投篮之前的衔接动作转换速度快、投篮动作速率高,所以他们的投篮速度很快,达到了投其不备的效果,使防守队员防不胜防。矮个子队员多样的投篮方式、快速的投篮动作及较高的准确性,使他们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

⒋攻、防速度快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大学体育排球课技术教学的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参与大学体育排球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发放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1.2.3统计分析法

根据研究要求,运用SPSS11.3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发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查分析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是所有排球技术中较不受他人干扰的技术,也是得分的重要手段。[1]。通过现场观察,在针对大学生的排球教学、比赛中,发球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根据现行的《集美大学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排球部分的规定,女生发球教学以“正面下手发球”为主,男生以“正面上手发球”为主。

2.1.1正面下手发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正面下手发球是身体正面对网,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摆动,在腹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发球方法[1]。由于正面下手发球动作结构较为简单,受干扰小,故定为女大学生或初学排球者学习、应用。表1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抛球”、“全身协调发力”是技术重点;“挥臂与抛球的协调”、“挥臂击球”、“全身协调发力”是技术难点;“击球点”、“全身协调发力”、“心理(自信心)”是教学重点;“全身协调发力”是教学难点。由此可见,针对女大学生或排球初学者群体,正面下手发球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全身协调发力”环节。究其原因,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力量较小,全身协调用力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发球时挥臂速率不够,常出现仅靠手臂力量击球或上下肢用力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和力度,且易形成屈肘发力的错误动作。

2.1.2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查分析

正面上手发球要求正面对球网站立,充分利用蹬地、转体,收腹带动手臂加速挥动,以及运用手指手腕的推压,加大发球的力量和速度,同时使球呈上旋,不易出界[1]。影响“正面上手发球”效果的技术因素有:准备姿势、抛球引臂(高度位置、配合的协调)、击球部位(全手掌击球中下部)、手型(包满、推压)、挥臂击球(弧线挥臂、速度、力量)、心理(自信心)这几个方面。准备姿势:为了便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采取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2]。合理的准备姿势是指要使身体重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又要便于移动和完成各种击球动作,为迅速起动,快速移动及击球创造最好的条件。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老师认为是技术重点,80%的老师认为是教学重点。抛球引臂:准确的抛球引臂是确保学生形成规范技术动作定型的先决条件。发球时抛球不准、不稳,就无法保证学生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击球,缺乏全身各肌群协调用力,造成击球动作变形,不仅难以提高对球的控制力,更有可能对肩、肘关节韧带、肌肉造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故协调的抛球引臂是正面上手发球技术的基础。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老师认为是技术难点。击球部位:在实际练习中,实现全手掌包裹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球感和小肌肉控制能力,较难掌握,部分学生出于畏难情绪或为了追求练习简单化常用拳头发球,这样便缩小了触球面积,因为手掌不能很好地包裹球故减少了对球的控制力,造成击球不准。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老师认为是技术重点。手型:正面上手发球要求全手掌包满球,同时手腕伴随积极的推压动作。正确掌握全手掌包裹球的技术需要学生有较熟悉的球感。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老师认为是教学难点。挥臂击球:正面上手发球时挥臂的轨迹呈弧形,手臂要沿着弧形的轨迹自下而上,形成以肩带动肘、肘带动腕的链式挥动。刚开始练习时,由于还没形成熟练的动作定型,学生容易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手腕击球上,而忽略挥臂,或由于想加大发球力量而破坏了弧线挥臂的动作结构。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老师认为是教学重点。心理:自信心不足是引起肌肉紧张、僵硬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发球时有足够的自信心,可使兴奋或抑制过程不断地增强[3]。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不断的外部鼓励来增强学生自信,再辅以之高密度的练习次数有效地提高正确技术动作的成功次数。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老师认为是技术难点。2.2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查结果分析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正面双手垫球作为最基本的垫球方法,要求双手在腹前垫击来球,它是各种垫球技术的基础,适合于接各种发球、扣球和拦回球,在困难时也可以用来组织进攻[1]。基于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运用的广泛性与代表性,特针对该技术的分解动作进行调查。“正面双手垫球”完整动作环节分为:准备姿势、垫球部位、击球点、垫球动作、垫球后动作。每个环节内部各有若干个关注点。通过表3可以看出,50%以上教师认为“两脚分开、半稍蹲”、“触球部位”、“前臂并拢”、“腹前击球”、“垫球时插入球下”、“击球后动作”是“正面双手垫球动作”技术重点,而以上技术重点亦被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是教学重点;50%以上的教师认为“预判”、“及时移动”、“合理击球角度”、“协调用力”、“两臂的平衡”五项为“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难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而其中仅有“及时移动”一项被当作教学重点。由此可见,在垫球的教学中,垫球技术重点即为教学重点,而垫球技术难点则可作为依学生水平分组教学的内容予以对待。特别是“预判”环节,属“球感”、“意识”范畴,90%的教师认为是技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却又较难去做针对性练习。

2.3正面传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传球作为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指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击动作将球传至一定的目标的击球动作。传球技术主要用于二传,为进攻创造条件,在比赛中起着组织进攻的作用[4]。正面双手传球是最基本的传球方法,运用最为广泛。影响“正面传球”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准备姿势、迎球动作、击球点、手型、用力方法、心理几方面。准备姿势:正确的准备姿势可以为后续的技术动作提供平稳的重心、合适的发力角度,是传好球的先决条件。从表4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教师认为“脚步移动及时对准来球”是“准备姿势”的技术难点亦是教学难点。迎球动作:动作特征是传球手型已基本完成,双腿已准备蹬伸发力,是准备姿势的结束和击球前的准备动作。良好的迎球动作必须以对来球在空间、时间上的精准判断为前提。从表4调查结果来看,影响“迎球动作”的主要技术因素是“准备姿势”的结束动作———“制动”的效果。如“制动”不佳,必然造成身体不稳定,进而影响迎球动作的完成。表4调查结果还显示,有85%的老师认为将教学重点放在“出手时机”的训练上会对完成“迎球动作”有帮助。击球点:处于额前上方,这样能看准来球和传球目标。如果伸臂过早、过直,击球点远,就不易传好球[5]。从表4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教师均不认为对此环节的教学有难处,亦不会将之视为重点内容。手型:传球的手型是由手腕和手指动作共同组成,传球触球时两手要适应圆形的球体,因此两手要掌心斜相对,五指分开,拇指成“一字”或“八字”呈半球型,以便与球体有较好的吻合度且保证在触球时有较大的运动幅度,达到缓冲球体冲力及控球的目的。从表4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教师认为传球时“手放松”是传球动作的开始也是动作重点,故在教学中也十分强调;保持传球时“掌心斜相对”是传球手型形成半球型的重要技术环节,有70%的老师认为该动作是学生较难掌握的技术难点,亦将之视为教学难点。综上所述,教师让学生形成“放松状态下的半球型手型”是传球教学的重要目标。用力方法:正面传球的击球力量主要来源是蹬地、伸臂动作[6]。从表4调查结果显示,有85%以上的老师同时认为“左右手用力均衡”和“全身协调用力”既是技术难点也是教学难点。左右手用力均衡确保球能向预设的轨迹和目标飞行,全身协调用力既降低了学生手指手腕的受伤机率,也能延长传球的距离,为后续的技战术教学提供技术保证。心理:面对自高而下飞向头顶的来球,学生易形成害怕受伤的恐慌情绪,包括担心、紧张、不安等,以及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唤醒的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7]。这种情绪可导致在练习时因害怕受伤而做保护性动作,使正确的技术动作发生变形,如十指紧张,躲球等。随着学生练习次数,触球次数的增多,这种心理反应会得到削弱。在教学过程中,有60%的老师认为应培养学生克服“不怕受伤”的心理技术难点。

2.4四号位一般扣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扣球是攻击性最强的基本技术,是完成战术配合的最后一个技术动作[8]。扣球技术观赏性强,难掌握。影响“四号位一般扣球”效果的技术因素有:准备姿势、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身体素质、心理几方面。从表5的调查结果看,几乎每一个技术环节均是技术难点。准备姿势:是扣球技术的开始,所有接受调查的老师均认为是技术的重点,然而在经历了传球、垫球教学后,其并不难掌握。助跑、起跳: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起跳位置和更快的水平速度,便于起跳点更准确、起跳动作更协调、起跳高度更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助跑环节容易步伐混乱,无节奏,与起跳衔接不紧。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无法准确判断球的飞行轨迹和击球点,造成选择了错误的助跑路线、起跳时机,进而产生急于扣球的心理反应。从表5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老师认为“预判”是教学重点;70%以上的老师认为“最后一步的制动”既是技术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90%的老师认为“路线”是技术的难点;80%的老师认为“起跳时机”是技术难点也是教学难点。90%的老师认为“助跑起跳的合拍”是教学难点。空中击球:击球点的实质包括球和人的双方运动,只有在最合理的位置相遇才能发挥挥臂的最大力量。这就要求学生在起跳的最高点与球相遇,实现扣球高度的最大化,这对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表5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师认为“击球点”是教学难点;80%以上老师认为“用力”是技术难点也是教学难点。落地:完成空中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双脚同时着地,以前脚掌先着地再过度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屈体缓冲身体与地面的撞击力。从表5调查结果显示,从避免学生受伤的角度出发,有95%的老师认为是教学重点。心理:学生出于身高低、身体素质较弱等原因,在结合球网练习时较易产生患得患失的畏惧感。因此,克服对球网的恐惧应作为一项专门的心理训练内容成为四号位扣一般球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扣球。从表5调查结果显示,60%的老师认为“克服对网的恐惧”是教学的重点;80%的老师认为“自信心”是教学的重点。

2.5单人拦网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拦网是队员在网前以身体任何部分在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球过网的技术动作,是防守的前沿,主导者后防站位布置。它起着阻拦对方攻击、为本方反击创造条件的特殊作用[9]。影响“拦网”效果的技术因素有:准备姿势(距网30~40㎝)、移动(步法、制动)、起跳(时机)、空中动作(提肩、张手、屈指屈腕下压、含胸)、观察判断、落地几个方面。合理的准备姿势,可以避免触网犯规和拦网时因离网远而漏球的错误,所以掌握好准备姿势是练好拦网技术的前提。从表6调查结果显示,有85%以上的老师认为“准备姿势”既是技术重点也是教学重点。移动、起跳:在拦网时要先判断对手二传传出球的方向、高地,根据球来移动取位,选取合适的起跳时机。起跳的时间要根据球的高低、远近而定。从表6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老师认为“起跳(时机)”是技术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落地:人体在空中完成拦网后,落地时应先前脚掌着地,后迅速屈膝,以达到缓冲和避免与同伴相撞的目的。从表6调查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老师认为“落地”是技术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通过调查,“正面下手发球”的技术重点在于“准备姿势”、“全身协调发力”;技术难点在“挥臂与抛球”、“全身协调发力”,鉴于“全身协调发力”环节的重要性;教学的重点放在“全身协调发力”。

2)通过调查,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的重点在于“准备姿势”;技术难点在“抛球引臂”;教学的重点放在“准备姿势”。

3)通过调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重点在于“两脚分开、半稍蹲”、“腹前击球”;技术难点在“预判”、“合理的击球角度”、“协调用力”、“两臂的平衡”;教学的重点放在“两脚分开、半稍蹲”的准备姿势、保证“腹前”的击球点、“重心前移”的主动发力。

4)通过调查,掌握“正面传球”技术重点在预备手型的“适当放松”;技术难点在“脚步移动及时对准来球”、“掌心斜相对”的迎击手型、击球时“左右手用力大小一致”、“全身协调用力”;教学的重点放在“适当放松”的手型和迎球时“出手时机”的判断。

5)通过调查,掌握“四号位一般扣球”技术的重点在于“准备姿势”;技术难点在助跑“路线”、“起跳时机”的选择、“助跑起跳合拍”的配合、空中击球时全身协调“用力”;教学重点放在助跑时对球的“预判”、落地后对身体姿态的“控制”、提高“自信心”。

6)通过调查发现,掌握“单人拦网”技术的重点在于“准备姿势、“起跳”时机、“落地”缓冲;技术难点在对对手进攻点的“观察判断”;教学的重点放在“准备姿势”、“起跳(时机)”、“落地”。

3.2建议

1)良好的准备姿势是完成正确动作和避免受伤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所有技术的教学活动中,准备姿势教学既是技术重点也是教学重点。准备姿势的练习较为简单、枯燥、乏味,教师应设计有球、无球等多种场景下的准备姿势练习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升练习效果。对于教学的重点内容应尽可能增加联系密度,对于教学的难点内容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式、方法,重点让学生尽早的获取该内容的感性认识。可采用降低练习难度、设计相关游戏、分解技术动作练习、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排球各项技术中,人球关系的判断和掌握是技术难点。正确的动作必然要求以合适的人球关系为前提。然而不同的个体身体机能有差异,神经反应类型有区别,教师应重视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以期求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公共体育课的参与者是普通大学生,未经过系统的、严格的运动训练,故在练习中易产生挫折感而止步不前。教师应适时降低练习难度,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其参与练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重要作用。

4)一个完整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关键看动作要点部分,即重点技术和难点技术的掌握程度。反之,技术重点和难点亦不能等同于完整的动作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参与者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技术重点、难点与完整技术的关系,明确教学重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对项目的兴趣,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5)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不断翻新,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实验研究也应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保持较高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自于《体育科学研究》杂志。《体育科学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曾亮工作单位: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

一、篮球运球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篮球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一种动作技术[1,2]。篮球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进攻技术之一,是运动中带球移动的唯一方法,是进攻队组织全队战术配合的纽带,也是个人摆脱防守、突破、传球、投篮得分的重要进攻手段。运球技术熟练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3],反映出运动员篮球水平的高低。大学生特别是男生大都喜欢篮球课,有着通过大学学习提高篮球水平的愿望和要求。篮球运球技术正确而又系统化的分类,能使学生快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篮球运球技术。通过教学中对各分类的比较和分析,能快速有效、持久而稳定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结合传球、投篮等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篮球的意识。

二、篮球运球技术已有分类及其缺点

已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篮球运球技术进行了分类研究[2-4],如图1、图2。但各分类都有其缺点。首先,分类简单。比较图1和2,发现图1分类简单,只有1层分类,图2虽较详细,但也只有3层分类。其次,分类没有根据统一标准或同一属性进行。如图1没有考虑到跨下运球和高、低运球有换手与不换手的区别。再次,分类不详尽。图1不用说了,图2没有考虑到原地可完成跨下运球和背后运球。最后,没有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运球技术,图1和2都没有假动作运球。

三、篮球运球技术重新分类及其优点

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战术、体能还是技术。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各方面都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一方面使学生充分接触和学习到最全面、最新的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要通过更新知识,使学生更加快速、全面地掌握各种技术、战术等。进行全面、重新的系统化篮球运球技术分类显得非常必要和可行。图3的分类有以下优点:(1)全面系统化。对所有篮球运动技术进行了详尽分类,有4层,根据每层分类列入各种运球技术;(2)分类标准合理。根据人的运动实际进行分类,第1层分类按行进间和原地分类,第2类按是否换手分类,第3层具体到动作,第4层根据动作特点分类;(3)技术名称简单明了,便于了解和讲述。

作者:张海军工作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

第三篇

1.篮球基本功概述

篮球基本功反应篮球的专项技术特点和规律。即从所有篮球技术中提炼出来的比较关l建,带有普遍的规律的,最基础的专门知识,素养和动作,以及能反映专项运动特点的特殊技能和能力的总和。基本功的训练是为后面的更高技能培训打下坚实基础。基本功中的动作是后面篮球运动中反复出现的最基本的动作,基本功中的运球,过球,上篮动作,球场上的规矩等都是重要的环节,一旦哪一项疏忽都会导致篮球赛场上犯规或是命中率低等问题。所以,在篮球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是保证他们篮球技能的基础和关l建,老师必须要重视。

2.基本功的内容

2.1手部训练。篮球运动中手部功夫很重要。篮球参与者需要用手进行运球,传球,抢球,接球,投球等以及防人,过人等。训练方法:用单手,双手握不同重量的球,做各种专业的屈伸抓摆动作,进而达到提高收对于篮球的支配能力和掌控度,以及用力的程度。用一个手进行在地上拍球练习,单侧对墙练习,加上一些动作的运球练习等。

2.2脚部练习。篮球主要在于手和脚的运动,脚部的练习在基本功练习中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是身体转移的关键。通过脚步的练习,可以加快运球速度,躲人技巧也可以提高,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在篮球比赛中,高强度扎实的脚步功夫,可以有效控制不同的步伐频率和转身速度。练习方法主要有:蹲、转、跨、跳、跑,投篮起跳,全场带球练习跑,单脚纵跳练习,防守练习等。

2.3月要部练习。腰部基本功是控制身体平衡和重心转移的基础。随着篮球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篮球参与者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还要有好的体力,尤其是腰部力量。腰部的伸展,收屈,扭转等动作要灵活,可以通过腰、腹、胸、背等部位进行弯转、挺提、收展等动作训练来提高。

2.4视野练习。在比赛中,要有良好的视野范围,才能彼此合作好,传球投篮等才会保证准确无误。良好的视野可以看到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内容,从而在比赛中做出良好的决策。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视野的训练:对眼部进行视觉练习,瞄视、扫视、环视等,可以通过教师的参与,对学生进行培训。

3.不重视篮球运动基本功教学的弊端

3.1导致学生对篮球失去兴趣。不重视篮球的基本功教学,由于基本功是基础,所以基础打不好,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基本功,重视命中率,使学生盲目追求考试成绩,得不到真正的训练,品尝不到篮球的真正趣味性,在打球过程中不懂规则。不懂得运球技能,不懂的蓝球场上的规矩,带球跑步,跨线等多次犯规,被罚下场,最后导致失去篮球兴趣,走进篮球学习误区。造成教学失败,学生得不到真正的训练。

3.2学到完整的个人技术。不重视基本功教学,学生就不能学到完整的个人技术,个人技术不够全面,在赛场上是需要团队的合作,个人的技术不合格就会导致整个团队的落后,完整的个人技术的缺失就导致学生不能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个人技术的残缺就导致命中率以及其他运球带球等技术的残缺,每个环节都相互联系,不容忽视。

4.提高重视基本功培训的措施

4.1加强篮球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学篮球的基础功的培训教学在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基本功的重视,在教学中,基本功的教学环节可是应该加多,就教学内容要全面,考核要有基本功的考核,不只是根据投篮命中率来进行对学生的篮球技能评价。各级篮球后备力量培养单位每年应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篮球教师的知识更新的“再教育工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对篮球教师的培训。采取全日制脱产学习,短期进修、轮训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在实践中培养提高,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篮球教师的素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参观、访问、学习、交流,吸取先进经验。

4.2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篮球教师的队但建设是保障篮球教学的基础。它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体现出的基本内涵是篮球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保护和利用。没有政策法规作保障,会使篮球教练员队但在管理过程中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造成篮球教师不够专业,教师队但混杂等现象,为了保障篮球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以及教师的责任心,相关部门要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对教师队伍进行规范要求,同时制定相关的奖罚政策,提高管理力度,他们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源。篮球基本功教学要有专业的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才会保障教学质量,保障篮球队但的发展,让学生增强对篮球技能的全面掌握。提高对篮球的兴趣,保障在场上的发挥完美。

5.结语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8

更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为拓展教学服务

教学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2]。所谓的高效课堂在笔者看来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与共振,获取教学活动的最佳效率。然而如何合理拓展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要解决的问题[3]。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兴起,今天已不是昨天的翻版,昨天的复制品、教育已不能满足今天的要求了[4]。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不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更要为“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总体目标服务,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师在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任务为主体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拓展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学是知行统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那些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的生动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教学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于开发创新,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从中接受新鲜的事物,为教学中的拓展思路,丰富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高校篮球选项教学目标及内容

高校篮球选项教学主要是围绕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主导路线,在教学要求上从培养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会篮球运动方法,并了解篮球运动竞赛的方法和组织程序,力求增加学生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机会。篮球教学内容围绕篮球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在篮球选项教学中以这些主体内容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篮球选项教学为了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中从基本的技术教学为基础,主要是为了弥补部分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技术上的空缺,同时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技术上的规范,有益于篮球活动在高校的开展。篮球教学的基本技术以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和先进间高低运球、单手肩上投篮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拓宽教学内容和范围。身体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根据项目的特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篮球教学方法的拓展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9

一、教学目标比较

街舞作为公共体育的课程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大学生公共体育教学。首先,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街舞在拉伸韧带的基础上,通过头颈部、胸部、腹部、髋部以及四肢的伸展和收缩,适度刺激头脑、肌肉、神经、腺体,使全身的各部位得到锻炼,增强骨骼支撑强度、提高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提升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改善身体机能、增强生命耐力的目标。[1]其次,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街舞具有运动舞蹈的活力性、健身的时尚性,符合大学生运动审美的标准,其作为一项新兴的高校体育教学科目,更加容易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爱运动、乐于健身,实现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原则。最后,街舞可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街舞不像体操有规定的动作,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可以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对内涵的诠释尽情地发挥,达到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人际魅力的目的。社会街舞培训机构教学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街舞教学,具有商业性质,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学员要求,最终获取利润。其教学目标是根据学员的需求制定的。较低水平的教学目标是健身,更高水平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素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街舞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虽然两者的教学目标都具有健身和娱乐放松的特点,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更基于体育本身的特点,主要通过教学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体育特征;社会培训机构主要是通过教学达到学习者健身,提高街舞舞蹈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内容比较

高校公共体育街舞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两个部分,以河北理工大学为例,基础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4课时,基本技术课程25-26课时,其他学时安排体质健康标准、机动和考试。基础理论内容包括街舞起源、特点、分类等介绍。基本技术以CCTV-5《健身房》、《闻鸡起舞》为蓝本,教师编排固定套路为教学内容,内容几乎长期不变。由于教师街舞专业素质能力的限制、街舞专业教师配备力量不足,教学内容主要为教师擅长的单一舞种,或者一名教师教授多个舞种,限制了街舞教学的广泛性。[2]社会培训机构课堂教学多为技术教学,以上海CASTER舞蹈工作室为例,基本课程为GIRL’SHIPHOP、LOCKING、POPPING、HIPHOP、HOUSE、WAACKING、JAZZ、BREAK-ING,舞种全面,每个课程设置一至多名教师,课程内容以套路为主,套路为教师自编,每节课教学的套路不同,创编性极强。但是其理论教学内容几乎为零,在全国知名街舞培训机构,在技术教学过程中穿插少量的理论教学,主要是教授舞蹈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的内容以有氧健身为基点,运动健身特点突出,舞蹈性不强,舞种单一、套路内容比较单一,创编性不强,理论教学比较薄弱。社会培训机构多为单纯性技术教学,舞种设置比较全面,但忽略了理论教学。

三、教学模式比较

公共体育街舞课程目前还未在高校广泛推广,教学模式以基础教学为主,教师教授街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目前大部分高校街舞教学都是采取1-2套成套动作要求学生模仿,最终以是否完成这套动作学习为考评依据。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达到了健身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仍然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对于达到快乐体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另外,由于街舞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限制,擅长单一舞种和风格的教授,街舞课程在公共体育的教学成为受限制的、狭隘的街舞教学。[3]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舞种繁多、风格多样,以Hiphop、Breaking、Jazz、Locking等为主,由多名教师担任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身体素质挑选合适自己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如把学生分为多组,通过团体合作创编套路进行竞争和比赛,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创造的能力,同时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社会培训机构的最具特色的形式“斗舞”,沿袭了街舞传统竞争习惯,以比赛的形式交流提高街舞技能,同时也是教学成果展示的一种形式。基础教学是街舞教学的核心,两者基础教学都是以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而存在。高校街舞教学舞种风格单一,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兴趣选择喜爱的舞种。社会培训机构教学舞种风格多样,以基础教学为主,“小团体教学”“斗舞”等形式探究式教学为辅。相比之下,基础教学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街舞技能的目的,基础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单调的基础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倦怠的情绪,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小团体教学”、“斗舞”等形式,激发学生热爱街舞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街舞学习,将健身的教学效果转变为培养健身的习惯。

四、课程资源开发比较

公共体育街舞教材在教学中的缺失,致使理论教学相对薄弱。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理论教学为3-4个课时,内容为街舞相关知识,街舞技能教学和乐感培养。书面材料是教师上课使用的幻灯片和视频资料,大部分课程是基本技术、技能的实践教学。在课程内容上,按照1-2套规定套路来进行,课程内容陈旧,开发速度缓慢,创新能力较低。科研方面,关于街舞的课题研究几乎为零。社会专业街舞培训的理论教学主要是,乐感的培养和基本技术、技能,没有教材,通过口述的形式进行教授,课下视频交流频繁,形成了交流电子资料的氛围。在课程开发方面,街舞培训比较积极,尤其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自创和共同创编的套路不断更新,紧追街舞发展的前沿,对于街舞前沿的发展尤其是国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未成文的研究氛围。二者在教学中都没有统一的教材,理论教学很薄弱,课程在高校的开发比较缓慢,技能教学内容陈旧,创新能力偏低,有相关科研但发展缓慢。而社会专业培训由于学习者的需要,在课程内容开发方面发展良好,但是一切理论教学和科研都是没有形成书面形式。仅仅靠技能传授,不能够达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高度,高校需要更高层次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

五、教师专业素养比较

街舞教学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街舞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发展比较缓慢。在大部分开设街舞课程的学校,基本是将街舞当做健美操课程的补充内容,但是健美操和街舞在动作结构、身体感觉和表现特点方面有着本质区别。街舞教师一般都非专业主项,擅长1-2个舞种,街舞的舞种繁多,仅仅是1-2套套路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街舞文化中某些元素与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相互抵触,夸张的打扮、宽松的衣着,总给人以疏于教育的感觉,在学习街舞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街舞文化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进修街舞技能的过程中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4]社会专业培训街舞教师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舞种专攻,能在专业技能的提升上满足学生的要求,但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穿着夸张、打扮入时,沾染一些社会不良习气,文化素养方面有待提高。[5]专业素养是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技能影响教学质量,高技能专业素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街舞教学的特点;教师不仅发挥技能传授的作用,一言一行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言传身教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者,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更需要严以律己。

六、对高校体育街舞教学的启示与借鉴

(一)以“快乐体育”为导向,让学生爱上运动。高校街舞课程相对受欢迎,大学生对街舞有足够的兴趣,但是公共体育的街舞教学还没有能够与时俱进,枯燥的套路教学可能会引发学生懈怠的情绪,从而丧失兴趣。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的目标应遵循“快乐体育”的原则,让学生主动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二)丰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首先,高校公共体育街舞教学的内容比较单调,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具有新潮性,创编性。高校街舞教学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更新套路内容,同时也避免教师反复教学造成的职业倦怠。其次,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高校街舞教学面对的是无基础的大众,内容不能过于复杂,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最后,丰富舞种,高校街舞舞种比较单一,多舞种发展,采取不同学段分舞种教学,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兴趣因材施教。(三)探究式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高校街舞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教,以基础教学为主,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包括分舞种教学、小团体教学、斗舞等各种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编能力。高校街舞可以学习社会培训街舞的教学形式,形成特有的“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增加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编,不限条件地启发教学,组合间变化、重复变化、改变动作变化、上下肢配合变化、单个动作的左右对称变化,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融入到街舞创编中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兴趣,真正达到释放心情的功效。(四)开发课程资源,提高科研能力。目前高校的街舞教学,重点集中在街舞套路的教学,偏重技能,以及根据生理解剖特点为学生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具有体育的科学性。社会培训的街舞教学更加注重街舞文化的熏陶,对舞种的细化,以及风格的多样有相应的教学,高校街舞教学应有偏重技能教学转向多方位教学,加强街舞文化的理论的教学,以及街舞技能及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和教学,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材的缺失是高校和社会培训共同存在的问题,加强街舞教学方面的科研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鼓励教师研究街舞教学的相关课题,提高教师在街舞教学、推广的科研能力,研究制定街舞课程教材,为街舞教学提供教学依据。(五)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高校街舞教师大多非专业街舞出身,专业技能比较受限制,舞种比较单一,社会培训机构舞种繁多,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师,教师专业技能较高,定期外出培训,教师间交流较多。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培养多个街舞教师,学习多个舞种,定期外出培训交流,教师主动自学、多练,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编能力。街舞发源于美国黑人贫民对生活发泄的一种形式,穿着打扮夸张,带有痞性和消极色彩,街舞进入高校后,高校教师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街舞环境,摒弃街舞习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生活态度。

本文作者:岳吉方任元波工作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第二篇

1.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类型及内容

1.1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类型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现代教育和科学发展的产物,它与人们以往所熟悉的一般的体育教学检查和评定不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除了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而区分的教学评价外,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根据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对象的多少,可以把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分为综合和单项评价。(2)对学生评价和对教师评价。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表现最集中的体现里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活动的结果。因此,对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3)内部参与者与外部参与者的评价。学校内部参与者除学生和老师外,还有教师的同事和领导,外部参与者除家长外,还有社会与学校有关方面的人员。(4)主观和客观评价。从教学评价运用的方式看,有以评价者通过听课、谈话、以主观体验方式而进行的主观性评价,也有以通过客观的测量和测验收集资料而做出的客观性评价。(5)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为集合,考虑该集合目前实际的状态,而确定评价标准之后将集合中各个个体与之相比较,绝对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为集合,但不考虑该集合体的现状,使其同预定的目标对比,判断各个个体与目标的差距。(6)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是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特点而确立的。以上是一些最为重要的基本课堂教学评价类型。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类。

1.2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专家和学生评价其评价内容是:(1)专家评价标准;一般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于专家采用一定指标体系构成评分表标准,它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操作应用,主要包括一级指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二级指标(主要是一级指标中各个层面的细化)。(2)学生评价标准: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也是体育教学的对象,由于他们长期在体育课堂中从事体育学习,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而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作为评价者来评价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这在国外体育教学也很常见。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此量表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感受的调查分析来评价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为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评判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但在实际运用这类方法时,不可盲目的照搬量表,而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重新设计,使问卷和量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信度。

2.国内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德国体育学者海克尔教授曾在20世界80年代他把评价标准用“汉”和笑这两个字加以概括。其含义大致分为学会技能知识、练习负荷达到一定量和学生愉快的学习气氛。前苏联著名体育学者马特维耶夫教授在《体育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内容为;(1)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程度如何,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2)课的教法、教师讲解的能力、对学生态度和方法运用。(3)学生的态度。近20年来,日本学校体育理论对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快乐体育”的教学理论,日本著名的体育学者前川峰雄在《体育科教教学》中指出好的教学主要表现在:(1)能使学生自始至终、全力以赴、愉快的地运动、下课时学生有竭尽全力运动的爽快感觉。(2)能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改善和提高,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效果的喜悦。(3)能使学生与同伴一起活动、快乐的合作和交朋友。(4)每次教学能使学生有所发现和进步,满足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日本另一位学者高田典卫(1972年)提出的评判好课的“高田四原则”更为简洁,即“能使学生尽情活动、能使学生技能得到提高、能使学与同伴和睦相处、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我国学者毛振明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明道理、掌握技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目标。而根据“懂、会、悦”这三个要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把体育课的教学分为8种不同的效果类型。只注重“懂”的教学,是“光说不练”的教学;只注重“会”的教学,容易产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养成;而只重视“懂”和“会”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的不足和情感的失落,使体育课失去原有的意义和魅力。而理想和完美的体育课,应该是“即懂又会,有饶有兴趣的课”。周登嵩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从教学目标达成的整体性、时效性、教学过程的深刻性、迁移性等方面来把握。上述学者对体育课堂的评价标准虽然有所不同,分析发现大都从体育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达成的角度来考虑相应的评价标准,都有共性。当然,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及其教学指导思想有所不同,在体育教学的目标层次定位上,或者各自追求的体育价值取向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但从总体上看,大多都是从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认知、技能、情感体验以及社会性发展这几个方面影响,来考虑体育教学课堂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标准。以上是国内外的课堂教学评价发展历史和现状,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及目标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阶段课堂教学评价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3.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发展趋势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呈现以下趋势:(1)评价理念不断更新。要建立科学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理念,确立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学校体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2)评价内容不断扩展。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将越来越注重多元评价,即包括新课标所规定的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或健康测验,而是心理情感态度的评价则会受到普遍重视。(3)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4)科学评价,重在激励。充分的利用评价结果来激励学生,促使学生的教育进步与成长。

4.总结

如何使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现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使评价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相结合,从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从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体育健康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角度考虑,是把多种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性的构建评价体系。真正把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所具有诊断性、激励性、反馈性、教育性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将是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本文作者:杨伟林工作单位: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

第三篇

1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性

篮球课作为公共体育课在高校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内,篮球课教学一直采用的是讲解—示范—练习—巩固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在这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实现,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篮球意识和锻炼意识作用不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被禁锢,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创造性会逐渐被扼杀,这就使得学生在篮球课上往往是机械的完成训练,并不能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必须要进行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采用能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篮球运动,让学生尽情的享受篮球带来的乐趣,这才能推进公共体育篮球课的健康发展。

2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及实现

学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来理解和感知教学内容,并进一步掌握知识,具备知识运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应该是不变的学习主体。作为学习主体,他们只有主动的持续不懈的进行学习,才能获得扎实的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发展能力,才能提高自身学习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要鼓励学生发挥其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要在依托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就是要摆脱唯师独尊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学习,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就问题展开讨论,要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发挥主体地位的学习环境,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

3在公共体育篮球课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方法

3.1构建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营造良好环境

3.1.1构建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消除教师和学习主体隔阂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只是教和学的关系,如果只停留在这层关系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将会有距离感,学生面对老师将始终怀有畏惧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例如教师在篮球课前几分钟,可以跟学生交流一下当前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很多学生都爱看NBA。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课开始前与学生讨论当日或最近的比赛,对比赛中篮球运动员的表现进行激烈的讨论,当教师和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融洽,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感会瞬间缩短,这就奠定了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主基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3.1.2构建平等师生关系,诱发主体学习欲望

长期以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都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欲望很难被激发。因此,必须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又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给学生营造共同探讨和互相学习的平等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当学生不能快速消化某一篮球理论知识或技能要求时,教师要停下来等一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他们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有助于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3.1.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主体的主人翁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打破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局面,教师要给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学生可以质疑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可以和教师就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首先,教师针对某一难点问题可以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选择学生喜欢的训练方式。比如三步上篮是篮球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项目,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能够让他们快速掌握三步上篮诀窍的方法,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不满意可以直接提出,教师也要悉心听取学生意见,积极的改善教学方法。其次,针对学生在篮球课上的表现,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其动作要领中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感到学习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同时让他们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只有进一步完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快速的掌握篮球知识和技能动作。

3.2注重球感培养,为学生主体学习打好基础

球感指的是对篮球的形状、大小、弹性。运行方向、运行速度、轨迹及控球者自身的动作的一种综合的精细的知觉。球感是篮球课上学生必须的训练项目,培养基本的球感对于提高他们的篮球水平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在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首先就是培养基本的球感。体育教师首先要规范学生的持球和运球的姿势,一只手掌握篮球,腰部微向前屈;另一只手护球,训练带球移动。其次学生集中固定地多次进行拍球练习,在训练中,渐渐掌握球的触感、形状、按拍球时的感觉、球弹起落下的直观体验等,提高对篮球的敏感度。最后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进行训练,一人负责运球,一人抢球,并不断变换角色频繁地进行联系,以此来训练学生对运球速度、方向的感觉并提高反应能力。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学生对运球时的球感有了很好地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运球技术的训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如果不注重球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无法激发。

3.3采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兴趣

3.3.1游戏法

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它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游戏能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和能力。在篮球运球技术教学时,一味地重复训练、练习某一个动作和姿势,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兴趣,所以体育教师应选取合适的游戏方法,将篮球运球技术应用于其中,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课余时间组织“花样运球表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演各种搞笑的、夸张的运球方法,由同学们选出最具创意的动作,获得相应的奖励。游戏法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

3.3.2比赛法

比赛法与游戏法的区别在于采用更加正式的活动形式,以比赛的形式来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运球技术,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比赛有胜利与失败的结果,失败者接受惩罚,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例如:在课堂上组织一场运球接力赛,将学生分为两队,每队分为两组,每组学生依次运球至50m线处再回到起点与下一名学生“交棒”,在保证姿势正确的情况下先完成的一队获胜,获胜队可以要求失败一方接受适当的惩罚,通过这样,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比赛法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充分发挥了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热情。

3.4采用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差异

学生之间存在篮球技能差异。如果体育教师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使一些身体素质差或者由于各方面原因体育总是难以达标的学生丧失篮球学习的兴趣,怕上篮球课,不想上篮球课,觉得篮球学习是一种负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按程度分为好中差三种,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与适当的指导,以其自己训练并继续提高水平为主。成绩一般的保证其完成课堂运球训练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提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重点指导和训练,先打好基础,培养球感,再适当的进行运球技术上的练习,以完成篮球运球教学的任务。并对他们加以耐心的辅导和练习,树立他们的信心,逐渐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对篮球课的厌倦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主动锻炼、主动学习。

3.5鼓励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锻炼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篮球知识和技能之后,教师在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之后,可以在篮球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进门之后,他们就可以掌握自主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制定一份自主学习计划表,让学生把对当节篮球课的安排写下来,比如先用5min热身、10min练习低位和高位运球以及三步上篮等,25min用来参与篮球比赛。通过这种让学生自主安排的方式,能够唤醒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让他们主动自觉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练习计划,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4结语

篮球运球教学范文篇10

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现实的体育需要。篮球的技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女生来说,传球技术中重点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而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只作为介绍内容;在熟悉球性的练习中,方法很多,就可以经常变化练习内容,使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更高;一些综合练习,如跑篮、短传快攻,既能提高技战术水平,又能提高体能,更应反复练习。对重点内容,要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

2掌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学习

篮球运动都是在攻防的状态中完成的,在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进行攻防练习,学生就很难掌握技术动作,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甚至产生畏惧的心理。应在进攻技术的学习中,首先是个人练习,然后加上消极的防守,到进攻技术动作掌握得较为熟练时再加上积极的防守为宜。

3学习篮球基本知识,了解篮球运动现状,欣赏高水平的比赛让学生从中得到愉悦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到现在已经有114年的历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风靡世界,成为最受人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强强对抗,快速多变的技战术,无不令人为之着迷。NBA高超的技战术,精彩绝伦的表演,让人叹服。姚明效力火箭队,吸引着亿万人的眼球,其签下的7600万美元的天价合同,又让多少人为之羡慕。

当代篮球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随着篮球技战术的发展,篮球规则也在不断的演变,规则的变化使得比赛更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现状及篮球规则,无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热情,得到一种心灵的享受。

4对抗性的攻防练习让学生在锻炼中得到快乐

篮球比赛在一种攻防的转换中完成,这也是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这一基本特点。如篮下进攻的练习,如果没有防守队员,练习起来就会比较枯燥,加上防守,进攻队员就会更好地理解和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也会更来劲。

5灵活多变的技术让学生乐于练习

篮球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技术越来越成熟与多样。如持球突破就分同侧步突破、交叉步突破、后转身突破等三种,在实战中就要根据防守的具体情况运用,还要合理利用假动作,真假结合,最终达到突破的目的。

6变化莫测的战术吸引学生

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不无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都使比赛瞬息万变。在一场篮球赛中不可能只用一种战术,如半场区域联防、半场人盯人防守、全场人盯人防守等防守战术的运用,就要根据进攻队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7争取篮球比赛的胜利,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为了获胜,学生不停地往返奔跑、争夺,既要和同队的其它四名队员配合,又要和另外的五名队员进行竞争,从生理上、心理上都融入比赛中,有了运动参予的愉悦感。获胜了固然有胜利的喜悦,失利了也没什么遗憾,毕竟尽力了,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的胜利。

8有一定强度的练习,让学生“痛并快乐着”,享受高水平高层次的快乐

快乐体育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它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常规,这样学生既学到一定的锻炼方法,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篮球比赛中的强强对抗,高、快、变等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体能,掌握良好的技战术,才能更好地、真正地享受高层次的运动乐趣。试想,低水平低层次的技战术,比赛肯定不够精彩,学生得到的快乐也只是表面的。

9教师专业强、教学水平高是快乐体育的基础

教师规范、优美大方的示范动作,无疑能让学生得到一种享受,通俗易懂的讲解,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练习手段方法多样,更能吸引学生学习。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参加篮球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运动水平。试想,一个大腹便便,跑几步就气喘如牛的教师,怎能做好示范动作,怎能成为学生坚持锻炼的榜样呢。体育教师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如规则的演变,每四年一次大变化,四年中还有小变化,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及时了解。

教学要授之有趣,做到“情知交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运动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比如在投篮教学中,假使学生第二次成绩没有第一次好,教师应该告诉他:没关系,继续努力!同时指出他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这样就使得他更有兴趣进行下一次的练习。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一辈子。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错误动作的及时发现与纠正,对学生启发性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0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乐到内心

快乐体育强调要以快乐的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热爱体育。发展其个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11结束语

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战术,有利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玉杰.对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