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2 10:10:29

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SPOC+运动APP;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翻转课堂

在信息时代到来之际,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而当前多数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教师仍然为公共体育篮球课的中心及知识灌输的主导,高校生则沦落为被动接受教师“喂养”的容器,不利于激发高校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创新性、主动性。而基于SPOC+运动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高校生为主体,颠倒篮球知识传输的主体位置,将知识学习迁移到课程未开展时或者推迟到课程结束后,切实发挥高校生在篮球课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基于此,研究基于SPOC+运动APP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实践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运动APP是运用智能手机里或者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对用户记录运动时间、轨迹、速度及提供指导等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咕咚、智能手环等。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是在慕课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限制性群体、小规模的在线课程。是线上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1基于SPOC+运动APP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乎教学阶段促使高校生发生何种变化的确切表述,也是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期待获得的高校生学习结果。在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入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2]。在课前,引导高校生完成自学任务,尝试解决问题并将解决过程记录下来,摆脱传统依赖性学习困境,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中,分组对高校生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促使高校生形成清晰的锻炼思路以及协作锻炼、终身体育意识;在课后,鼓励高校生针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汇总评估,不断巩固其篮球技能。

1.2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高校生对单元篮球课教学过程的策划设置,也是教学设计的第二要素。在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应以充分发挥高校生主体性作用为入手点,鼓励其改变教学结构、形式,甚至自己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制定,逐步形成与高校生体态、心理相适应的教学策划。课程流程前三个环节都在线上完成,学习后将小组合作的总结材料上传线上。前期的准备为后期线下课做铺垫,从而提升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课中,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及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行学习。最后教师在线上问题学生进行作答提交成绩,教师检验教学效果。

1.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校生学习、教师教育相互作用环节中有意识传导的关键信息。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较为显著的可选择性,比如,篮球竞赛制度与编排方法、篮球运动技术原理、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比赛的临场指挥、篮球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实际工作、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等[3]。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因高校生照搬学习课件对整体教学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选择前,面向整体高校生展开调查,保证教学内容与高校生学习需求的契合度。

1.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篮球教学阶段教师、高校生基于教学目标、任务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在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中,除小组合作法、案例教学法外,还包括比赛交流法、模拟课堂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应用。基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运动团体性特征,可以在将高校生恰当分组、分工的前提下,布置学习任务,并鼓励其自主展示、表达,为高校篮球课注入生机和活力。比如,鼓励高校生分组锻炼滑步防守技术、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顺步突破、反手上篮技术、掩护顺下动作、变向运球过人技术等,并鼓励各组顺次展示或者开展竞赛,为高校生自主掌握篮球相关动作方法提供充足空间。

1.5教学活动组织

教学活动组织是教师在教学目标指导下对教学资源的恰当配置。相较于传统公共体育课程而言,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需要教师综合利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等手段组织教学。比如在公共体育篮球理论课《比赛的临场指挥》教学阶段,教师可以为高校生播放“2019-2020赛季湖人对热火NBA总决赛”视频,结合具体案例,为其分析某次单停、替换后对全队的效果,并引导高校生立足竞赛场中教练员视角提出看法,或者分小组阐释自身观点,切实将高校生融入到篮球实践锻炼中,激发高校生参与篮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1.6教学评价

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评价涉及方式评价、时间评价两个维度。前者包括结果性评价、多维度评价、过程性评价三种方式。其中结果性评价主要是在篮球课程结束后,对高校生总体表现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指基于高校生课前学习情况以及课程中表现、课后锻炼成效,合成公共体育篮球课程的总体成绩;多维度评价不仅需要评价高校生篮球技能,而且需要评价其尊重他人的意识、合作互助情况、主动学习意识、沟通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等,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利用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方式开展。时间评价包括课程学习之前阶段评价、课程中交流论述阶段评价、课后汇总评价等。篮球课程学习之前的评价包括高校生自主开展篮球锻炼的积极性、对篮球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前任务完成程度与质量等;课程中交流论述阶段评价主要包括高校生合作锻炼积极性、探讨激烈度、篮球技能表现力等;课后汇总性评价主要是以篮球竞赛或者篮球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测评的方式,客观评价公共体育课篮球翻转课堂开展情况[4]。课程评分方式采用课堂+课后。将SPOC及运动APP相关记录的数据进行量化,列入整个教学评价体系。采用2比3比3比2评分制度(如表1)。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的体现学生真正实力水平。

2基于SPOC+运动APP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在两个学期36次课72学时内,第一学期从第4个星期开始到第13个星期结束,每个星期开展两次课,共40个学时;第二个学期从第1个星期开始到第16个星期结束,每个星期开展一次课程,共32个学时。具体教学内容为基本篮球技术、攻守战术基础配合,由教师于课前录制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班级群组中。具体教学视频中还需要包括思考题目以及高校生需要完成的锻炼任务。高校生在课程开展之前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班级群组相互探讨问题,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在正式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的重点任务是帮助高校生解决前期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实际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根据课前掌握情况,加强练习,纠正错误动作[5]。在教学结束后,高校生可以再次观看教学视频,反思自身薄弱点,并在课后反复练习,巩固、提高技术动作。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与高校生开展信息交互,了解高校生学习状态,及时修订教学方案。同时根据公共体育篮球课程考核标准,贯彻教考分离原则,组建专门的篮球专业课考核评论小组,对高校生表现进行统一打分。在正式测试活动开始前期,由体委员统一组织开展5分钟以上、10分钟以下的热身准备活动。并在热身准备活动完成后,由教师为高校生讲解每一个篮球测试项目的要求、规则,系统评定高校生基础技术、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技术动作。在动作技能打分结束后,从攻守脚步移动、全场多种变向运球上篮、一分钟跳投、全场往返传、接球行进间投篮、综合投篮技术、半场3VS3实战等方面,对高校生达标情况进行考核,其中综合投篮技术除顺步持球突破外,还包括反手上篮技术、交叉步持球突破等。与此同时,运用Likert量表,调查教学期间高校生在教学设计满意度、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认真程度、自觉性、自身学习情况满意度方面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6]。实践表明,88.52%的高校生认为通过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实践,可以促进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在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中需要事先向高校生资源、安排任务,而任务驱动是提高高校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90.23%的高校生认为通过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大量教学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可以促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而89.63%的高校教师也认为,通过翻转课堂中大量师生交互,可以了解高校生学习状态,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教学干预。

3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改革是篮球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基于SPOC+运动APP的翻转课堂引进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是信息化技术在篮球课中应用的新模式,也是高校篮球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设计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活动、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高校生共同开展基于SPOC+运动APP的篮球课翻转课堂实践优化,以便在保证课程进度、质量的同时,切实提升高校生对篮球运动乃至体育运动的兴趣、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忠伟.MOOC,SPOC,翻转课堂:体育教学改革何去何从[J].教育现代化,2019(9):113-116.

[2]魏汝领,刁学慧.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基于SPOC的高校体育课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4):60-67.

[3]段听上.基于SPOC的高校体育术科翻转课堂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7):653-656.

[4]宋英,任兵.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8(29):146-147.

[5]邹婷.高校体育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分析:基于SPOC的启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2):108-109.

[6]侯振宇,黄雪颖.河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运动,2019(6):44-45.

[7]余月,李凤霞.“MOOC+SPOC”模式下“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与评价调查[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3):58-62.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2

一、高职篮球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

高职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上,大多存在采用培养、了解、学习、掌握、理解等模糊性词语,由于此类词语不具有可测量性,因此,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大多只能依靠高职篮球教师的篮球经验与主观臆断进行判断,由此,导致教学评价难以真实反映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学设计的修改等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实际上教学目标作为高职篮球教学的原点和归宿,其对高职篮球教学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在于: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供评价依据。规范课程教学指教学目标的拟定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个以学生能力为基石的内容框架,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其稳定性和方向性能够使师生有一个明晰和清楚的认识。指导教学过程既指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任务,又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活动设计依据,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用。激发学生兴趣表明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标准,过易与过难都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心理波动。提供评价依据说明教学目标的明晰性要以保证教学测试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为准则,从而使得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科学合理。合理拟定高职篮球教学目标,高职篮球教师可以参照并结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根据辛普森、哈罗等人提出的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系统,按照篮球认知领域、篮球技能领域、篮球态度领域等门类,依次对篮球教学中动作模仿、动作理解、动作协调、动作组合、动作评价、动作创造等进行归类。值得指出的是高职篮球教师在划分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一是要注意高职篮球教学目标与高中篮球教学、本科篮球教学、专业篮球教学之间的区别,合理设定高职篮球教学目标的区间;二是在高职篮球教学目标内部,还应该分别对课程、年级、单元、课时等教学目标有区别性和逻辑性的设定,以课程目标作为总指导,以课时目标为归宿点,注意目标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保证高职篮球教学目标设定的系统性。

二、高职篮球课程教学对象的特征

学生作为篮球教学的主体,在高职篮球课程教学对其展开必要的分析,才能让教学做到“知已知彼”。有研究认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适当划分教学对象的类型,尊重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能力和个性,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都获得收益,是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选择正确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4]从高职学生的起点能力来看,心理学理论研究指出,之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将持续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如果不具备或者不拥有学习某一内容的之前性知识、技能与态度,掌握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能力就会明显不足。可以说,高职学生在起点能力在知识、技能与态度方面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学生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特别是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分数线的限定下,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决定了高职教学中相关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应太高。但是,高职体育教学与高职专业教学却有所不同,因为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体育素质,相反,不少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将篮球等运动作为一种“游戏”,充满了兴趣并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拥有较高的篮球运动素养,而需要高职篮球教师注意的是高职学生的态度起点能力,他们对传统的学习有着较为明显的抵触,只有开发出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成为高职篮球教学对象特征分析的重点内容。按照心理学学习风格研究理论,从社会维度考量,高职学生明显属于积极主动型而非深思熟虑型,他们希望教师在授课中能够采用讨论、解释、提问等方式教学,而不是从概念到原理的讲授方式;从生理维护分析,高职学生属于感觉型非知觉型,他们善于学习能够直接接触知识内容,因此,高职篮球教师的教学应该多采用室外实践课而尽量少用室内理论课,即使是理论课也应该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图文资料传授篮球知识;从心理维度分析,高职学生多属于循序渐进型而不是总体统揽型,这要求篮球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篮球技术难易程度和篮球动作的程序步骤,有计划有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另外,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篮球教学中,学生的生理特征等因素也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考虑的。

三、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的拓展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网络技术拓展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首先要树立教学活动的中心与核心是教学而非技术的观点。以篮球教学而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体育课程,其除开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大量的动作技能训练需要在课外活动场所才能实现,因此,篮球课程网络资源的拓展不可能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完善学生对篮球动作技能的认知,使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动作表象,达到对篮球动作程序知识的自我构建,进而指导室外训练,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当前,篮球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和动态网页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会增强篮球课程的生动性与互动性,特别是篮球网络教学页面的设计与运用,由于能够与互联网链接使得篮球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对某一篮球技术内容的探讨和分析,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费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分段,篮球网络教学似乎将篮球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与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分割开来,因为单纯的网络学习只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完成对篮球动作的理解,形成篮球动作的运动表象;但是,应该看到网络教学会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认知与反馈,为学生的练习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指导学生完成动作的内化。

四、高职篮球课程练习方法的选择

篮球练习方法是高职篮球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只有经过以掌握一定的篮球动作为目标的反复操作训练,才能达到对篮球技能的掌握。保证篮球练习时间实现篮球练习效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因此高职篮球教学中教师遵循适当的练习原则,并设计出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练习方法,十分重要。高职篮球课程练习的原则一是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高职篮球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训练后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不论是采用目标激励功能的方法,还是通过目标反馈功能的方式,设计练习时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近并完成目标,课程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防止练习与既定教学目标偏离;二是要注意系统性和整体性,篮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其教学联系最好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练习中既展现学生的个人技术,也体现集体的配合;三是把握有序性与层次性原则,篮球训练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递进性与阶梯性,教师练习方法的采用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理;四是把握练习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反复的训练只会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厌倦,而多变、灵活的练习设计能够给予学生新鲜感,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和角度,让学生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保持并提升学生兴趣。

五、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评价的反馈

注重教学忽视评价是当前高职篮球教学中一个普遍问题。而实际上,按照教学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活动是否有优化的必要,还存在哪些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获得教学系统运行反馈信息,才能达到改善、提高篮球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学评价作为高职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了解学生技能的掌握,通过教学测验与评价,分析学生篮球学习的动机、情感、技术、战术,查找学习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原因,并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与改善;调控篮球教学的过程,评价结果作为一种教学反馈信息,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以此调整、改进教学内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调动教师教学的情绪,以教学督导为主体的适时、客观评价,可以让教师在获得一定成就感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激发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改建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情绪;强化学生学习的导向,不论是测验也好还是教学比赛,在开始之前学生出于提升学习成绩的目标,都会对学习内容继续反复的训练与练习,并尝试进行技能的整合,在此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分析、解决篮球技能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一般而言教学评价主要有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三种,其中,诊断性评价大多在教学活动之前,为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计划性,教师通过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往往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这种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的实时反馈,帮助教师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总结性评价一般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评价判断教学目的是否达成。按照系统教学理论分析高职篮球教学课程评价,应该是三种评价方法的叠加使用,而不能仅仅采用一种评价方法,特别是以往篮球教学中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而此种评价方法的有限性,对篮球教学效果的系统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作者:林芸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景元.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J].科学决策,2014,12:10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3

但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课标》,怎样设计单元教学、怎样设计课时教学计划、怎样实施教学等课程实施问题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上。但是,我们看到理论阐述性的文章多,实践总结性的文章少;专家的文章多,教师的文章少,也就是“坐”着写出的文章多,“站”着写出的文章少。落实《课标》,实施体育学科课程改革遇到了一无借鉴经验,二无实施的办法的困难境地。

我作为区级教研员,有一线教学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经历了课程改革前与课程改革后的关键时期。对这种情况感触颇深,其中思考最多研究最多的是: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哪儿?体育教学研究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等。

近年来,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探索了适合区域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新做法。即“宏观监控—中观设计研究—微观验证”的教学研究程序。

—-宏观监控

是指根据区域教学及课题研究的需要,依据课标,制定出切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初中1-3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此计划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定的原则是依据课标中“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的主要指导思想。

各学校可以制定出适合本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规划,同时要求各校在计划内容的制定上必须包括体育五大主教学类别即: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以及某些校开展的校本课程。

制定学校教学计划总计划时必须经校领导班子及体育组共同制定,经业务指导部门审核后,向全校师生公示方可实施。实施中业务部门进行不定期指导考核,定期进行反馈。

研究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必须具备三性:

⑴科学性: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课程改革新的理念。

⑵完整性:是一类教材的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

⑶渐进性:必须符合人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由浅致深,教学要求由低到高等。

要求教师深刻领会《课标》中水平四运动技能目标中的“三基本”、“三完成”的内涵,无论怎样改革都要以《课标》精神为统领。

—-中观设计研究

即单元教学的研究。是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或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即整合同一类内容的单元教学操作设计研究。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这样的反复实践探索的过程,完善设计,改进教学工作。中观设计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意义重大,凡不重视单元教学研究的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优秀的专业教师。中观研究的意义在于:

⒈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的需求、教学规律,选择安排教学的内容,把分散到各年级中的小单元教学整合为大单元教学,这样研究问题符合课程改革的教师有权利选择进行内容的新理念,符合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校本教学研究精神。

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即心理(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生理(生长发育水平)。

⒊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即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激发兴趣,让不同素质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等。

—-微观验证

是指通过具体的课时(微观)教学实践、反思,修改、完善单元教学操作设计、课时进行计划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微观的实践验证单元教学的可行性、实效性、发展性、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性等符合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精神。

几年来我区从中观研究(即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入手,为基层教师的校本教学研究“导航”,给基层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得到基层教师的普遍赞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在中观教学研究中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一、准确定位,明确方向

如何界定中观教学研究的概念,明确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关系与作用,对于明确研究的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准确的定位是研究成功的开始。

—-宏观研究方向定位:体育五大项+校本课程

具体的内容、课时不做统一的规定,基层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学生状况、场地、器材等)灵活安排。

但是,研究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必须上述三性: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重在改思想、改观念,提高教师认识,变角色、改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着想,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观研究的定位:中观研究即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主要进行大中单元教学的研究或是整合单元教学的研究

包括: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的单元教学研究;发展耐力素质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跳高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跳远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滚翻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支撑跳跃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篮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足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排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武术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韵律体操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学校“校本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等等。

在中观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⑴弄懂为什么要进行整合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依据、提出问题的背景)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⑶对学生现有状况进行分析⑷弄清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哪些⑸预计课时及每课的内容分配⑹清楚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如何划分⑺怎样进行有效的分组和分层学习⑻搞清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都运用的教法⑼明白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⑽明确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如何制定评价表格、如何操作)⑾定期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反思(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改、边完善)。

—-微观验证的定位:微观验证就是将中观研究中的设计,下移到教学实践中去使用(课时计划的设计、教学的实施),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完善设计(中观、微观)和教学行为。

二、实践探索,下移细化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教学行为上,只有在行动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培养主体、关注差异”的指导思想。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将研究的重点下移、细化,所谓的“下移”:⑴从对理论的理解下移到实践的研究上;⑵从宏观的认识,逐层下移到中观设计、微观行为的研究上。所谓的“细化”:⑴从观念细化到具体的教师教学行为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上;⑵从宏观的学期进行计划逐层下移到单元设计、课时教学的设计上。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采取中观教学设计研究为重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得到基层教师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对初中篮球单元实行整合教学之研究,我们就是从以下七个方面开展逐层深入,从宏观→中观→微观递进地开展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篮球教学

——为提高篮球(一类课)单元教学质量实行整合教学之研究

一.为什么要对篮球教学进行整合?(问题提出的背景)

回顾课程改革前的篮球教学,有两种情况:

一是实行小单元教学

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行进间投篮或原地投篮单元,或技战术配合单元等。

二是围绕着篮球的“行进间投篮为主”的单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其它内容作为辅助练习。

上述两种情况是课程改革以前教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根据是大纲规定好了的内容课时,教学中学生必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去接受学习,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与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如何,教师为了完成大纲规定的课时也无法顾及如此,完全是为完成课时而进行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完全社围绕着班级素质好的同学进行,当教学目标定的让大部分学生怎么跳也够不到是,学生只有选择放弃,更谈不上兴趣。大多数同学来说单元学习结束时成绩考核仍然不及格,更何况对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而言,其实教师你不用教,他也能合格甚至优秀,通过与学生座谈我发现,那些考核合格或优秀的学生并不完全是教师在教学中学会的,而是因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学来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好的学生不是你教出来的,而是他具有优先与其他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只有把所谓的素质差的学生通过教学手段,使其素质得到提高,变想学、爱学、乐学那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高明之处。可见,课程改革以前的教学教师扮演着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角色,而这样的角色对那些素质好的学生而言却根本不买账,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上课“吃不包”,而大多数学生是在单元学习中“吃不了”。这样的教学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完全是为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服务的,国家的教育方针只喊在口头上没能真正得到实现。

当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之季,我们教育工作者却有着一大套课程改革后的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不会用,用有的教师的话说,现在却不会上体育课了。真可谓“理论一大套,行动不对号”;“穿新鞋走的仍然是老路”。

本单元设计就是改变教师以我为教学中心,把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落实到现代的体育教学中去。在这里同时也提醒辛勤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如果你的教学操作设计及教学行为不时刻用课程理念去支撑和指导着你的设计、你的课堂教学,那么你就决不会成为新课程下的“新型教师”。

二.单元整合教学目的是什么?

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⒉为学生搭设自主学习的平台;

⒊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尤其是关注差异、激发兴趣、体现主体;

⒋实现评价的可操作性、激励性、实效性等。

三.单元整合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⒈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⒉能运用多种手段和游戏比赛等形式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⒊积极参与小组互动,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运动的乐趣,享受运动的快乐;

⒋学会篮球运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受益的主动学练的好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⒌发展学生五大身体素质,促使身体的全面发展。

上述五目标针对每一堂实践课来说重在2、4、5目标的实现。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五领域目标”,但课时目标实现要有侧重点,不必面面俱到。主要体现学生自主学练技术的习惯养成上。

四.整合篮球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⒈此单元属“精教类”教材,应采用大单元或超大单元进行教学

⒉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标,不必过细要求动作规范性。

⒊重在基本技术的掌握上,加大游戏比赛的手段促进技术快乐掌握

⒋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修改规则、降低标准等形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⒌分组、分层、分目标教学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要针对各组别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提供多种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技战术更好的掌握运用。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尽快进级。

⒍要时时以人为本,关注差异、区别对待

⒎团结协作应贯穿在整个教学中

⒏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反应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篮球运动的自学方法。

⒐要注重组合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给学生营造思维创造的空间。

⒑注意季节的变化

五.教师在单元教学中真正扮演着什么的角色?

解答学生在组别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给学生做必要的示范,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给组别提供必要的游戏,满足组别学习的需要,检查小组长对本组学生过程学习的评价,考核需要进级学生本组学习结果,推荐到下一组,及时调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等。

六.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技术战术层次的划分

——篮球知识

⑴了解篮球运动的概念;

⑵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⑶记住篮球运动的的特点及健身价值;

⑷明确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⑸记住篮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⑹明确篮球单元学习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基本技术

A组:运球(原地.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急停急起)

B组: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反弹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背后传接球.*起跳空中传接球)

C组: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头上)投篮.运球急停投篮.行进间投篮(重点低手投篮)]

——简单战术

D组:⒈传切配合

⒉二攻一配合

⒊三打三.五打五

组别表格设计示例:

单元整合学习递进路线图

A组运球(原地.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急停急起)

B组传球(双手胸前(头上)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反弹传接球.※起跳空中传接球)

C组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双手胸前(头上)投篮.运球急停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或勾手投篮)

D组战术配合和教学比赛(传切配合、二攻一配合、三打三教学赛、五打五教学赛等)

※⑴在本组别中可选学也可不学;⑵视具体情况A组和B组也可以划为一个组。

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安排与说明

依据单元内容,初步确定此单元课时为10—12课为宜。(供参考)

实施的一般要求:学校至少4付篮球架,至少2人一球,最好每人一球。

第一课篮球知识讲座

包括篮球知识

篮球基本技术:教师只讲A、B、C组别的动作名称(详细动作要领教师打印发给每一个学生,留做实践课学习用)。

简单战术名称

第二课观赏精彩的比赛录象(NBA、CBA等)

同时讲解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及记住几个数据:3秒、5秒、24秒、28M×15M、3.15M等

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课感受体验篮球运动

说明一: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第一节理论课的学习,知道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时空进行篮球整合学习前的各组别动作的亲身体验,找准自己学习的起点,实事求是地选择在单元学习中第一次组别的位置,为循序渐进的篮球单元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说明二:

小组长做好本组学习名单的记录(小组长人选及表格课前已设计好,各组别学习动作要领已显示在挂图或小黑板上)。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同时小组长或教师负责对学生动作的讲解示范(根据学生的需要)。小组作好本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凡完成本组的学习内容,经组长和教师考核合格后方推荐到下一组进行学习。

组别:技评类单元学习过程评价表组长:

姓名性

别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每课技术学习技评终端

技评总分

123456789…得分123456789…得分123456789…得分

此表说明:按能力分组可以不分男女。此表在实践课第一课时,学生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自我体验每一个动作,学生自己选择或者与教师一起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的起点(组别),由组长填写学生姓名、学习过程评价成绩,采用5分制,四项得分均值为最终得分。其实就是递进学习法。

组别动作学习名称、要领范例(挂图或展板或人人一份)

(以A组为例)

运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要领(略)

教师心语:如果你在本组学习中遇到需要我帮助的时侯,我非常乐意为你服务。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我们将情感投入体育课堂教学的运作中,让情感与知识相互运作,使学生的个体潜质得到激活,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望得到激励,认识事物的思维得到发展,整个体育教学在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如果师生情感不合拍,教学活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爱是情感活动的中心,是师生合作的核心和本质。

第四课按层次学习提高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

此阶段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时段,不设权重课时。教师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课时,教学时数具有灵活性,体现课程理念中地区或学校的差异性,以学会动作、学会学习方法,会用于比赛和会欣赏篮球比赛为根本目的。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的内容,可以用教学比赛课再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找准自己在学习中那些动作已掌握并能应用到教学比赛中去,哪些动作或技术还需要在课中继续学习提高的,有学习提高课时同时也有比赛课时,但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比赛时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但学习提高课时与比赛课时最好间隔开进行。

初中篮球整合单元教学课时及内容说明(仅供参考)

课时说明课时说明

1篮球理论知识讲座7差异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推荐“优秀”晋级)

2欣赏精彩的篮球比赛、讲解简单的规则8差异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推荐“优秀”晋级)

3体验篮球,找准自己学习的起点,确定学习目标,组长填小组名单(见上表)9篮球创编游戏及比赛

4进行有效的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10进一步学习提高组别动作,观赏比赛(个性展示)

5进行有效的学习(组长主责,教师辅助)11按组别评价(技评)过程评价以组长表格评为主

6不同规则的教学比赛,教师阶段小评12学生教师谈体会,形成文字材料,为今后教学提高有价值的借鉴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用务实、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要牢固树立:⑴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⑵激发学生的运动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地位。⑷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华东师大季浏、胡增荤著《体育教学展望》

天津师大张金生的“整合单元教学设计理论讲座”

周登嵩体育教学模式的走向《体育教学》2005第2期

李永灿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理论的认识与应用《体育教学》2005第4期

樊向前中学篮球课堂教学改革初探《体育教学》2005第3期

高长征体育课中“滤过式”教学法的探究《中国学校体育》2005第4期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4

体育教学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健康是三维的。所谓三维健康观是指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给体育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如何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观的束缚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导致了在教学设计和操作上过分追求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只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如何摆脱传统的体育教学观的束缚,用三维健康观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它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新的课题。我们要在传授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身、心、社”的健康,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因此,应当以“运动”和“运动技能”为载体,突出“身、心、社”健康的教学设计新思路,强调课程目标在三维健康上的达成,用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用教学评价把握教学方向,进行教学设计。

二、突出三维健康观的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应当围绕增进学生“身、心、社”健康进行设计,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作用方向。在设计时,它主要把握以下教学设计环节:确立作业目标、设计教学等。通过对作业目标进行合适的技术性的界定,可使目标得以最好的实现。通过设计教学为实现作业目标提供支撑和途径。

三、如何确立作业目标

确立作业目标时,首先根据各“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筛选教学内容;其次,应把“活动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下位作业目标;然后,应把这些下位作业目标进行整合。现举例说明确立作业目标的方法,以“水平四”“活动目标”为例。

第一步:将学段课程目标进行合理整合,形成三维健康的多目标体系。《课程标准》在“水平四”的“活动目标”里有: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通过多种练习(如球类运动等)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逐步增强自尊和自信;在体育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等。这些“活动目标”容易融合成作业目标体系,实现多目标的整合。因此,可以选择篮球教学内容。

第二步:将篮球教学内容分解,筛选出运球、行进间传接球、投篮、运球上篮、教学比赛等。上述教学内容都可以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如分解成运球练习、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等;而上述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如分解成自己统计成功率的投篮练习和运球上篮练习等;而通过教学比赛,借助运动角色的分配、转换,能与同伴配合,如谁打中锋、谁打前锋等。

第三步:复习运球、行进间传接球,实现发展反应速度和灵敏性的目标;复习投篮、学习运球上篮,实现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的目标;进行教学比赛,实现在体育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的目标。

四、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有可能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已有教育功能,挖掘其增进“身、心、社”健康的功能,注意多目标的整合和实现。下面举例说明。

例1“耐力跑”的教学设计。

(1)自定慢跑速度的2分钟节奏跑。要求:自己跑,体会技术动作、呼吸方法、呼吸节奏和慢跑节奏。注释:实现作业目标之一,掌握耐力跑的途中跑技术。(2)2人商定慢跑速度的5分钟伴同跑。要求:2人一组,跑速一致,快者应鼓励慢者,并肩跑进,跑下来后,要交谈体会。注释:实现作业目标之二,培养同学间的情感和顽强的毅力。(3)用动作代替语言描述,传递信息接力跑。要求:4人一队,每人跑400米,排头在弧形起跑线后起跑。注释:实现作业目标之三,发展耐力。

例2“障碍跑”的教学设计。

(1)每个学生挑选一种自己最有把握通过障碍物的方法做尝试性练习。(2)每个学生挑选两种自己最有把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思考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的内容,所以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如精选训练目标、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运动负荷、丰富体能练习等策略,都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健康指数展开教学,这样教学的适配性更高,教学效果也会更理想。

一、精选训练目标,切合核心素养诉求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时,教师要建立核心素养的主观意识,从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布设适合的体能训练任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和方法,并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指数,教师要从心理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使学生积极参与多种运动或其他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给学生传授一些运动规则,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建立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提升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度。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以找到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例如,教学五年级时篮球行进运球的,教师制定了以下几项运动目标:掌握篮球行进中的运球技术,提升运球的动作水平;能够运球过障碍,强化运球技巧的运用;树立运球操作的信心,不怕失败。从这几个目标的制定可以看出,教师制定目标的针对性很强:前两个目标强调运动技能的培养,提升运动品质;第三个目标属于健康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培养,因为小学生的篮球运动基础弱,出现失误是常事,教师从学生信心方面给出更多指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实践证明,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比较适合的,教学过程进展顺利,学生大多能够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提高了篮球运动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运动现实有充分认知,以便随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符合学生主体训练的要求。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契合度,培养学生自觉运动的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训练效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教法选择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方法应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操作要规范,学生活动设计要体现主体原则,运动训练评价要客观公正,合作互动形式要创新,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另外,学生运动呈现差异性,特别是训练兴趣有个性特征,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认知,给学生准备更多的运动训练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要。学生客观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具体设计和发动时需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运动基础和训练兴趣进行深入调查,以便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数支持。如球类运动训练时,教师为学生准备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同时,教师将学生重新分组,并给出具体的运动要求。为确保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运动环节,教师专门培养体育骨干,让这些体育骨干作为小组带头人,具体负责各项运动训练。训练活动开始后,教师巡视指导,对每个小组的运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具体的纠偏意见,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顺利展开相关的训练活动。这里,教师为学生准备多项运动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同时,教师让学生骨干发挥带头作用,确保每项运动都能够维系高水准之上。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特殊情结,参与的主动性大大提升,获得了好的训练效果。

三、调整运动负荷,科学实施体育教学

运动负荷是不是合适,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品质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运动负荷时,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的操作意识,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给出多种调节设计,让学生的训练张弛有度,确保运动负荷在合理范围内。小学阶段,课堂练习的密度要达到50%以上,平均心率达到120次左右。教师对此需要实践调查,严格把握技术指标,一旦出现超负荷现象,就要立刻进行调整,以免对学生造成伤害。例如,五年级速跑训练时,教师先让学生展开预备活动,然后给学生准备了韵律操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展开热身运动。在速跑训练时,教师先给学生布设速跑项目(200米、400米、600米),让学生自由选择速跑距离,然后进行分组操作并规定:每个小组倒数的前三名需要受到象征性惩罚。学生听说要被处罚,自然慎重选择小组。活动开始后,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速跑竞赛中。为提升的学生运动兴趣,教师规定凡是速跑合格的,可以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学生对此有较高的敏感性,自然有了速跑争胜的欲望,课堂活动气氛浓郁。这里,教师为学生设计速跑项目,并增加了游戏竞赛的成分,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在速跑运动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运动热情,对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课堂教学呈现良性的互动局面。

四、丰富体能练习,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谓体能,指人体各种器官系统的技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以分为健康体能和运动体能。健康体能与生命和生活密切相关,包括身体成分、心肺耐力、柔韧性等指数。运动体能则包括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力量和速度等内容。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出针对性布设,让学生顺利进入运动状态,展开适合自己的运动训练,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多种训练内容:由于体育器材有限,给学生布设“掰手腕”的训练活动,让学生每天都进行这样的训练;为提升学生运动的协调性,让学生走操场上的各种边线,看谁走得最快;为提升学生运动的灵敏性,为学生设计各种游戏活动,如“击鼓传花”“丢手绢”等传统游戏,以及“两人夹球跑”“顶乒乓球快走”“抛接羽毛球”等游戏,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玩这些小游戏,将体育训练延伸到学生生活之中,获得不错的发动效果。运动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之一,能够将学生的训练融入生活之中,对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运动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快乐指数,增强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举多得的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6

Lesson93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句型:Itsquiteaniceelephant.

(2)初步学习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

2.能力目标

能够用过去进行时准确表达过去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二、教具

录音机;一组图片,画有人物和动作,如:打篮球、跑步、唱歌、写作业等,并标有具体的过去时间。如:8:30yesterdaymorning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做出扫地、读书、写字等动作。教师依次提问:

T:Whatareyoudoing?

S1:Imsweepingthefloor.

S2:Imreadingabook.

S3:Imwriting.

教师手指这三位同学,依次问大家:

T:Whatishe/shedoing?

学生按照实际情景,依次答出:

Ss:Heissweepingthefloor.Sheisreadingabook.Heiswriting.

教师要求全班将三个人的动作分别记清楚。

2.复习值日生报告。

教师可继续要求学生就所学科目提出看法,并就他人看法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3.就刚才三位同学的动作,向全班提问:Whatwas×××doingwhenIcamein?

重复两至三遍,板书这个句式,用彩色粉笔标出was,启发大家猜测句子的含义,并引导全班回答:

Hewassweepingthefloor.Shewasreadingabook.Hewaswriting.

板书上述三个答句,启发学生观察谓语部分的变化,并简要介绍一下过去进行时态所表示的含义。

4.打开书,借助课文插图教授本课词汇,反复练习。

5.两人一组,练习课文第1部分问答。请几组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评。

6.合上书。准备放课文第2部分录音。教师给出听前提问(Pre-readingquestions):

WhatisLiLeidoing?

放录音一遍,学生回答问题。

7.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做课文第3部分练习。教师先与一位程度较好的学生表演以下对话:

T:WhatwasLiLeidoingwhentheteachercamein?

S:Hewasdrawingapicture.

T:Whatwashedrawing?

S:Hewasdrawingahorse.

T:Whatwasheusing?

S:Hewasusingchalk.

T:Wherewashedrawing?

S:Hewasdrawingontheblackboard.

全班两人一组,就Meimei及thetwins进行内容相似的问答练习,请几组同学表演。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就上面的人物及活动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8.教师解释课文难句(见难点讲解)。

9.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短语,练习朗读本课对话;2)完成练习册习题。

四、难点讲解

Butpleasedontplaywithmychalk.但是请不要玩粉笔。

句中的play是不及物动词,意思是:玩,玩耍。例如:Letsplaytogether.让我们一起玩吧。

play还可作为及物动词,有“参加游戏、玩球、扮演、弹琴”等意思。例如:

1)Thechildrenareplayingbasketballoverthere.孩子们正在那边打篮球呢。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大专篮球教学质量

篮球课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把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为全民健身这项运动发挥巨大作用,为我国全民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1]可见,篮球课教学其意义重大。但是,专科学校篮球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学时数少、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差;学生素质差、起点低。[2]这就给篮球课教学质量带来了隐患。那么,如何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呢?

一、实施兴趣教学

兴趣是一种使人“心向神往”的主动追求的心理状态。而体育教学有时恰恰由于一味讲解、示范和练习造成了学生厌学、逃学,导致兴趣的缺失。只有实施兴趣教学,才会有效扭转这种不良状况。

1、游戏引发兴趣

游戏本身即是兴趣化的运动项目,同时,游戏也具有体育的属性。正是从这个角度说,游戏可以引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如篮球双手传接球技术,如果让学生拿着球传接球,学生就厌烦。我采用“喊口令抛接球”游戏上课,学生兴趣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争着活动,气氛宽松活跃,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了传接球。又如,在篮球反弹传接球教学中,我用熟悉球性游戏教学,让学生分四组,纵队站立,各排头位置上放三个篮球,进行左右上下传接球;当排头将三个球全部传给最后一个人时,最后一人再将球回传,先传完者为胜。这个游戏使学生熟悉了球性,为学习反弹传球做好了准备。另外,我还把学生分成三组,成纵队相对站立,以篮球场三个跳球区为练习场地,进行反弹传接球练习。这种练习带有竞赛性,学生积极性十分高涨。以上游戏气氛活泼,运动量适中,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熟悉了篮球的性能,学到了反弹传接球的技能,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集体主义意识。

2、竞赛激发兴趣

大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理,竞赛正是满足学生这方面心理的最佳选择,符合学生好胜活泼的特点。如全场折转运球,过去学生一人一球绕场运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容易疲劳。教师将学生分四组,每组都从端线开始运球,运至罚球线折转,再从端线运到中线再折转,谁先运回为胜。这种竞赛式运球运动量虽大,但学生易于接受。又如,全场运球上篮,变过去排着队依次运球上篮为将学生分成两队,分别从两底线向对方篮下运球,再投篮,直至投进再运球折返的方法,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示范促进兴趣

用教师的形象及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影响学生,就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精确适当的讲解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优美正确的示范可以使教学添色增辉。

好的示范不仅可以教给学生正确的动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产生想学、爱学某一技能的情趣,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在给学生做示范时,努力做到正确熟练,协调自如,既注意技术动作的要领,又注意合理适用,还注意动作的美感。争取使每一动作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性对于运动的作用,意识到各种运动都是造型艺术,美的造型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头上移动传接球、反弹传接球、运球及运球上篮等动作技术性强、难度高,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可以一方面讲清动作的要领,另一方面做示范。示范时,让每一个动作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慨念,同时还给他们留下一个动作美的印象,从而使他们产生想学想练的欲望。

二、讲解与示范标准化

讲解与示范是教师根据直观性原则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基本途径,也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是以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语言精炼、层次分明、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通过讲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示范是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动作技术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所以教师在示范时,力求一次完成示范动作,同时动作应准确、优美、大方、形象、朴实,使学生有重点、有目的地看清每一个动作。在讲解或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动作的特点和教学效果,采用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以及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在讲解应注意以恰当运用方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首先应讲清技术动作名称,如双手胸前传球(不应说成双手传球),单手肩上投篮(不应说成单手投篮),使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术语。其次要把技术动作的方法、要领等重点突出地讲解清楚,使学生能够抓住动作要领,正确的掌握技术动作。最后应根据动作的结构特点,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讲解。

三、采取灵活的教法

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取小团体”学习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等。

1、“小团体”学习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示范后,在学生初步建立动作概念的基础上,再采用各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但这只是完成了教师的教。本人认为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即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启发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我在篮球技术教学中采用了“小团体”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人数和场地器材,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团体”,每个团体由3-6名同学组成,并指派一名体育骨干或有篮球专项的同学担任组长,经老师必要的集中讲解、示范后,由他组织并指导学生练习,在练习中遇到技术问题共同进行分析与思考,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再经老师的指点。通过采用“小团体”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提高了篮球技术。

2、课堂讨论法,

结合“小团体”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同时采用课堂讨论法。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学生持球突破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把握突破的时机;如何运用此技术动作的突发性;此技术动作与其进攻技术如何衔接等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同时也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和看,变成了主动地想和练,从而有效提高了篮球技术教学质量。

3、技术组合训练法

当学生已基本掌握所学的各种技术组合后,应立即转入技术动作组合的教学,否则,学生虽掌握了各种技术动作,但不能将它们有效的组合起来,并合理地在比赛中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技术动作组合教学方法时,应根据教学大纲、计划进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各种练习方法和手段,便于在教学中实施。在高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各种技术组合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球时的组合、无球时的组合以及动作数量的组合等类型。队员有球时的组合应以运球、传球、投篮为主的组合;无球时的组合应以跑、跳、停、转及防守步法为主的技术组合;而动作数量的组合,又可分为同类技术动作的组合,如移动技术中的快跑—急停—转身—侧滑步;不同类型的技术动作组合,如摆脱—切入—接球—跳投;假动作运用时的组合,如突破—假动作—投篮,投篮—假动作—突破等假动作的组合。这样通过技术动作组合的教学,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各种篮球技术动作有效地组合起来,加强了学生使用技术合理化,提高了学生自身篮球技术水平。

总之,篮球教学要在较短时间内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强化兴趣教学,解决篮球教学的教法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晖高岩:《论篮球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马安东周光明:《台阶式与螺旋式教学法实验研究——高等专科学校篮球专项课教学设计》,《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1992年03期

3、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3).

----------------------------------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8

1.变革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师是对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客观因素。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学生认识到教学活动或是教学行为是否具有创新性,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创新性感受和创造性思维的宽度、广度。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求教师要变革观念,实施创新性教学。比如,在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为了体现创新性的教学理论,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创新性的教学设计:首先借助创新性的教学表现形式——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篮球运动员姚明比赛时的一幅动态图。学生看到这幅图,表现得很是兴奋,在这个基础上,我给学生简要地介绍了姚明的篮球生涯和他对中国篮球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其强调姚明作为国家队的领军人物,在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中取得了前八的优异成绩,赞赏了姚明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接着对学生说:“对于投篮来说,运动员非常在乎的一条线是什么呢?”学生一致回答:“抛物线。”然后把今天的教学内容逐渐地展开来。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节课对于抛物线的教学引入,无疑是成功的。通过对姚明的篮球生涯的回顾,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奋发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同时,这样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引入,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正是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下实施的教学创新,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展开创新性的思维培养。

2.开展情境教学,营造创新性思维学习氛围

创新就是要别出心裁,就是要不受传统的局限。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情境创设,营造创新性思维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觉醒。比如,在进行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通过姚明的事迹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入到抛物线的学习中,在进行教学时我注意开展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创新性的教学氛围。首先利用多媒体列举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感受到的抛物线,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椭圆和双曲线的知识,并让学生结合抛物线的图片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0﹤f﹤1的时候就构成了椭圆,而当f﹥1则会形成双曲线,那么如果f=1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这种承前启后的情境的创设,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难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抛物线的学习和思考中。教师通过这样有效的情境创设,营造出来创新性思维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关键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上述案例通过教师的情境创设,给学生营造出创新性的思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必须要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了好头。

3.教会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想象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黄平县旧州中学;模块教学;现状

体育教育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教育,同样的与文化教育构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学校对于体育课的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越来越好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却没有充分发挥到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许多学校的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模块教学是一种具有条理的、准则的、目标性的教学策略,也是教学的一种措施与技巧,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开设不同的课程项目,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力和增强学习氛围,也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培养其个性发展,同时也能为更高层次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1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1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的现状。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已经有好几年,经过这么多年的模块教学实施与经验的总结,当前,该校的模块教学开设的课程项目也在慢慢的增加,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地扩大,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实行模块教学的成效也不断地提高。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1.1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年开设的课程也比较单一,一直以来都是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课程,在这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下面一一列出。(1)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存在欠缺,创新性不足。旧州中学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很多老一辈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都非常传统,对于教学设计也是如此,虽然他们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能够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上课纪律,但是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有一些年轻的老师上课教学设计在创新程度上来说还是不够理想,这让旧州中学的模块教学开展缺乏创新,达不到大众所期望的效果。(2)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开设课程单一。黄平县旧州中学目前有体育老师共有10人,学生3000余人,由于学生较多,场地器材有限,对于开展模块教学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场地拥挤,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很困难;而且旧州中学一直开设的课程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这些常规的课程,循环轮回,缺乏新意,众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氛围较差。(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大部分都是被动学习。现需的教育教学方式很多学校都是重视文化课的成绩,体育课程靠边站,即使是体育老师非常主动努力的去教学,但是多数学生都是被动的去接受,对体育课有一种内心的抵触情绪。1.1.2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的效果。旧州中学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十分重视,在几年前就开始实行模块教学,一直沿用至今,从实行模块教学这么久以来,旧州中学一直在体育方面取得卓越的,还为更高级的体育事业输送人才,输送体育教育者等。1.2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的分析。1.2.1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体育课堂上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因素是来源于多方面的。经过观察,班级与班级之间会有差别,有些班级气氛比较活跃,而有些班级气氛则比较低沉,出现这个原因的因素可能是课程项目的原因,也与老师的教学设计和个人组织能力有关,总体来说该校实行体育课模块教学,学生的课堂情况还是乐观的,学生的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这与模块教学的实施是有直接关系的。1.2.2学生对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项目的期望。模块教学是比较新颖的一个教学方法,开设的项目多样化,而且是针对该校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开设的,实行方式也比较灵活,利于实施。旧州中学目前开设的模块教学课程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选择各个课程的人都有,但是由于性别差异,男女生所期望的项目也不尽相同。男生所期望的是开设一些对抗性的项目,除了目前学校所开展的课程项目外还希望开设:跆拳道、散打、等课程,还有田径;而女生所期望的是开设一些优雅、有趣的课程,除了目前学校所开展的课程项目外还希望开设:体育舞蹈、健身气功、体育游戏、等课程。1.3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的实施对策。1.3.1合理设计模块教学项目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旧州中学目前有体育教师10人,学生3000余人,这对一个镇上的高中来说也算是一个庞大的阵容,但是由于经济问题,学校的体育场地以及器材设施并不理想,远远不够开展更多的课程项目,学校只得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体育发展潮流和学生的期望开展一些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器材、有场地进行学习的项目,除了目前开展的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健美操、武术之外,还可以开设乒乓球、健身气功、太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游戏等课程项目,根据场地和器材以及学生的期望体育老师的配备这些项目是能够在该校开展的,并且也是受到学生欢迎的。1.3.2提高师资力量与教师专业水平。一所学校的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与教师师资力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旧州中学现有体育专业教师10名,都是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大多数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年轻教师,还有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几位老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应该多派送体育老师去外面的学校学习交流,学以致用,吸取他校好的做法为本校模块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1.3.3制定合理的器材场地使用制度、加大场地设施与器材的投入。场地设施与器材设备是体育教学最基础的东西,调查发现,旧州中学的场地设施和器材设施并不完备。体育教师应根据现有的条件制定合理的使用制度,充分利用好每一块场地和每一个器材。同时学校应该划拨专项经费用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良好的体育硬件设施。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贵州省黄平县旧州中学体育课实施模块教学是对目前新课标改革的响应,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文化课学习效率的有效之举;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为终生体育观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发现黄平县旧州中学在几年的体育课模块教学实施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这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2.2建议经过对旧州中学体育课实行模块教学的调查,发现该校对于体育的发展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在实行模块教学的过程还有点欠缺。(1)根据学生的期望开设并增加开设模块教学的课程项目。(2)合理并充分运用该校现有的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多组织教师培训和学生比赛。(4)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柳.贵州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探析[J].运动,2015(5):108,113-114.

[2]聂芳芳,邹群海,雷城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6):50-53.

[3]立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6(10):227.

[4]曹俊飞.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6(13):20.

篮球教学设计范文篇10

教材选择:突出常态与技术

体育教研活动中的教材的选择一般以常态课中经常出现的,以常态的、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如可以以田径类、球类、体操类项目为主,适当的增加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作为教材,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试项目和体育中考的一些考试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材也要根据学校的场地与器材的情况,着重从有效的角度出发,不盲目追求过分的新颖而缺乏实用价值的器材,无论是城市初中,还是农村初中,在“四配套工程”下,都能达到常态课要求的场地器材即可。水平一、水平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水平三和水平四教学内容的选择则侧重于学练相关项目的动作技术。以此促进体育教师在常态体育教学中要非常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练与掌握,充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落实到一线的常态的体育教育中。建议教研员进一步组织与发动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校际教研、片区教研等各种教研活动形式,加强对常态课中经常出现的教材进行教学研讨,形成多个“版本”适合各类学校、各地区的体育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二次备课”的研究。

教学设计:便于操作与合理

针对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仍然不够规范、科学和合理,不便于常态下进行授课和操作,如学习目标的制定依旧空泛,不明确、不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价;教学的过程设计不清晰、不流畅;对运动负荷、练习次数和密度没有明确要求,也不能很好的把握。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师对运动技术的教学,有时还停留在技术动作的表面,没有深入进去,更不必说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因此,无论体育教研活动的形式怎么变化,体育教研员必须要指导好一线体育教师怎样去做好教学设计。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怎样将运动技术、运动体能与体育游戏三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此时,教研员可以通过一些“反面”的课例向老师们进行叙述或者片段的展示,这样的课例是教研员根据多年的听评课而给体育教师进行讲解与剖析,这样的形式很好的保护了相关授课教师的“面子”,提高了体育教师参与授课和研讨的积极性。教研员可以描述在双手向前抛实心球中,当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后所设计的投准性游戏是不能为学生掌握该技术动作服务,这样的设计显然存在问题;教研员可以通过微型课的形式,给体育教师呈现出一节篮球课的教学,通过教学环节,体育教师能看出这样的课堂没有脱离竞技运动的束缚,只让学生一味地学练技术,而未能将体能练习、游戏活动融合到技术学练中。最后,通过诱导,体育教师应该能知道良好的体能储备是为一切技术动作的学练提供基础,而游戏则能激发兴趣、促进运动技术的掌握。此外,从整个教学设计上看,课的结构要清晰明了,各个部分与环节之间要有效的衔接,凸显自然流畅。建议教研员指导体育教师在有良好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教材,思考校情与学情,抓住常态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提炼出各种吸引学生的问题和运动技术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问题串、技术链等方法和手段,将教学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自然、经济并有深度内涵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