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31 17:39:46

科研人员管理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绩效考核;现状;原则;措施

一、引言

绩效考核在科研机构的贯彻和落实目的在于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激励他们、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单位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也以此来提高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但从该制度的落实和实施状况来讲,由于地方科研机构对新理念和新模式的理解并不全面和彻底,以及其他主观方面的影响,绩效考核的现状并不乐观,处于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初期阶段,很多细节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阻碍了绩效考核效果的充分发挥。

二、地方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一)工作目标的科学性差。单位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楚该模式的目的地什么。但通过对具体实践的观察,科研机构多实行传统的组织人事管理模式,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部门的负责人对该模式的认知和理解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对职工产生约束的监管工具,没有从职工角度、企业整体角度以及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角度来看待该模式,导致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就直接导致了该制度的形式化和理论化。同时也与单位效益的创造无明显联系。因此管理部门及人员忽视和弱化了科研管理闭门以及科研产业部门的考核。(二)考核结果的反馈性差。绩效考核在企事业单位中一直注重的是考核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个过程和结果一般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是一种单向的、强制性的,而没有将焦点聚集在该考核过程和结果是否遵循了人本原则,是否符合了被考核人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根据这些情况或者一些困难、问题等做出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样的考核是不被人认可和支持的。一旦脱离了人性化、科学化和人本化,科研人员就不会看到自己工作的不足,或者不会正确的处理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削减了他们工作的自信心、积极性。即使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产生了异议,但也因为考核是被管理者主导的,也就失去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而无从反馈不当的考核结果。

三、改进地方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科研所的成长靠的是各个部门、各个职工共同凝聚的力量,而非一己之力,因此不能仅仅聚焦于某一个人,而是要看他所在的团队是否从整体上达到了单位的绩效目标,因此最终的绩效考核是由个人、部门和单位来共同实现的。其次,单位赖以发展的技术、科研成果等基本都掌握在大部分的骨干、领导等核心人物的手里,因此在关注一般科研人员的同时也要重视起这部分群体,如身居高位的负责人等,以准确的考核标准来巩固核心人员的核心地位。(二)人文性原则。制度的制定虽然是作为一种管理和约束手段来使用,但我们在运用制度时必须要结合适用对象的实际情况,简言之制定需要人去执行和落实,若是制度违背了人的意愿或者满足不了人的需求,它就是一种理论形式,缺乏实际性,从而也就失去了它所应有的功能。而考核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是追求的长远目标,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手段,因此制度的内容、形式等要人情、道理与制度相并存,要考虑到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工作能力,不同的任务要有不同的标准,消除一刀切的现象,以人性化的管理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四、地方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措施建议

(一)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明确绩效标准,并根据每个职工的特点和个性来选择和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方法。其次,健全绩效指标体系。单位应围绕总体目标制定工作目标计划。按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层层分解部门目标,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再次,设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挥其具有的引导作用。该部门可以为各级管理者输出考核方法,并指导和培训方法的运用,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提升考核的参与度。(二)落实以人为本原则。首先要尊重科研人员,深入实际,了解其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予以实际的解决,以此落实人本原则,并鼓励和支持让员工充分参与到单位发展的决策过程中来,增加存在感,提高科研人员的认可度。其次,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和激励机制,提供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按照实际的绩效情况对有突出贡献者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扬,以兹鼓励。同时采取和吸收员工们对该项制度的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意见,针对评估中不足之处改进并完善机制,以便逐步完善整体的管理。再次,考核机制的运用不是来约束职工的,而是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来鼓励和鞭策职工的。因此考核针对的是人的素质和能力,针对的是职工在他所任职的岗位中能否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是否会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那么科研所要想提高绩效考核质量,就要兼顾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同时考核结果也要合理地应用到单位的科研成果以及资源优化配置上。如此将单位的考核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实现质的飞跃。

五、结语

综合而言,地方科研机构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进一步规范了部门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实现科研单位每个部门的管理目标。因此科研机构在面对当前绩效考核现状时,要采用新的模式、手段和理念来提升管理水平,让绩效考核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闫雪冬《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2】武晓亮《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考核管理

全面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积极面对和迎接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加强科研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对科研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开展好这项考核工作,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已成为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下面以马钢公司技术中心为例,阐述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过程及状况。

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马钢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规则是通过参照同行业几大钢企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结合马钢自身特点制定的,经过4~5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基本上能够反映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和所做出的业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采用年终一次性评价,考核方式是根据人事部门制定的考核表进行个人自我评价(打分)和单位领导(或单位评价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工作基本情况(基本得分)和工作业绩(加分),基本情况分为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撰写论文情况、工作调研情况、完成交办任务、业务培训情况、工作指导情况和工作态度情况等。工作业绩主要是取得科研成果等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技术中心的考核没有跳出国内基本考核框架,还是年终一次性“算帐”。

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原因

(1)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性,考核目的性比较单一。现行的考核形式,多数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也主要是为了评优,发奖金,考核结果很难达到信息反馈和提高绩效的作用。

造成上述现象原因为:管理与考核脱节,考核反映的多是科研人员工作的表面,很少能反映科研人员实际工作的内涵,科研人员不可能通过考核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就及今后需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领导也很难据此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时甚至反而增加了领导与研发人员的矛盾。

(2)考核工作只注重考核人员的结果,不注重对工作质量考核。这就导致被考核者一味追求项目的级别或项目数量,在这方面去“挣工分”。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在考核内容中虽然也涉及到工作质量,但没有具体指标和依据,只能凭主观评价。忽视了阶段性的考核评价的设立,缺乏工作过程考核的记录和评价,或者考核记录不全面,导致年终考核时难免对部分考核指标靠想象去评价,造成不是评价过高,就是遗忘不评价,个人行为替代了组织行为,这样得出的考核结果是失真的,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气。

(3)考核结果没有与科研人员的待遇等直接挂钩。考核结果虽然在考核办法中写到与科研人员的收入、职称评聘、骨干评选、技能培训(含出国)等挂钩,但实际没有实施,仅仅用于年终一次性的加奖。造成上述现象原因是: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只注重考核结果,为考核而考核,忽视了通过考核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优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和创新、鞭策落后者找到差距、学习先进,改进不足。

三、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新办法探讨

为了达到有效解决上述一些问题以促进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不断完善,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寻找新方法,通过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分模块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由于系统采用B/S模式架构,考核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能方便的从网页上登录进系统,分别进行考核管理工作和查询结果等。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考核指标进行定量设计和全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时间结点限制,通过预设的各个模块录入指标,系统通过不同专业的不同算法实现科研人员过程考核的数据汇总,实现了从定性考核转化为定量考核,从年终一次性考核转化为分阶段连续轨迹性考核,实现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及考核结果的互动,公开透明,相关部门的考核管理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1、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主要是指年内从事的研发项目、临时任务、上年度或再早时间项目产生的成果(包括技术进步奖、专利、技术秘密和标准等)、发表的论文和论著。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和年内能力的提升,即研发能力、计划能力、科研方法、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合理化建议、以及获得表彰和荣誉等。工作态度主要是指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劳动纪律、工作管理、工作考勤和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执行评价。

2、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1)绩效考核指标的定量设定。

为了达到对科研人员实现公平的绩效考核,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评价系数进行统一的分值设定。在考核内容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进行级别、类别、项目类型、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获取的成果、专利、标准、获奖论文、论著等进行级别、类别、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工作能力的能力指标级别和工作态度的执行级别进行设定;在考核评价系数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的季度考核进行考核系数设定,对课题长考核评价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系数设定。所有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评价系数在考核管理系统中均以系统的基本参数形式进行设定,这些参数可随考核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改设定,以满足新的考核需求。

(2)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

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需要通过对科研人员参与并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考评实现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主要是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考核按过程考核,由于科研项目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都较长,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有几次阶段考核评估,参与该项目科研人员的过程考核也就需要相应的几次阶段考核评估;科研人员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考核中,不仅需项目评审组对科研项目考核评价,还要有课题长对课题组中的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然后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把各种考核评价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通过对各阶段的考核分进行加权计算即得出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科研人员参与临时任务的考核与参与科研项目的考核类似,只是临时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较短,只需象科研项目的一次过程考核就能实现对科研人员参与临任务任务的绩效考核。二是收集科研人员已获得的工作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情况并录入到考核系统中实现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部分的收集内容主要是科研人员获得的成果、专利和获奖论文等。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日常表现情况的考核按季度进行,通过将收集的数据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考核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这部分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价。

3、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科研人员整体工作及业绩档案,比较系统、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记录了科研人员每一年的工作情况,以及能力发挥、培训提高等情况,领导便于掌握每个人的情况,把握单位整体情况。克服了以往对科研人员工作情况记录零散的状况。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每个技术人员年度承担工作任务、能力提升、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的管理工作,督促规范工作任务的计划安排、人员配置和检查与考核,减少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身在工作中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能,避免单纯考核。过去,考核很难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工作期间的不足更难看到,现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每个技术人员随时可以通过网上系统查询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考核情况,以此不断修正和改进。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优化策略

一、引言

目前,不少大中型公立医院为推进科研工作、提升学术水平,积极引导医务人员进行科研工作,鼓励医务人员申请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课题。大中型公立医院承担重大医学研究计划,它是医疗领域科研人员、物力、财力的集中之地,因此,公立医院需要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管理,认真分析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二、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项目管理理念不科学公立医院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科研人员彻底转变思维,提升科研管理质量。科研人员需要遵从科研活动发展规律,主动参与科研活动。通过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收集学术信息及数据,加强学术信息交流。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要求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充分信任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实施“放管服”。但是,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担心“一放就乱”,害怕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新问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研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需要多年的数据统计,导致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难以应用。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快速适应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也对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科研人员没有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造成科研项目管理质量不高。2.科研经费管理不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是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科研人员开展医疗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不断提升医疗研究水平,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科研经费由科研管理部门统筹管理,负责科研经费的分配和审核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报销及会计核算工作。两个部门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从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虽然积极参与了项目前期申报及立项的预算审批工作,但是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科目和财务会计科目不熟悉。另一方面,财务部门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工作,往往停留在会计基础工作层面。财务人员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不了解科研项目工作流程,重视财务报账的合规性,但没有对科研经费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只要是科研人员提交的发票,符合财务管理规范,或者相关管理人员签字,就能够顺利报销,没有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无法形成管理合力,造成公立医院的资金使用不规范,既不利于公立医院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也不利于公立医院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必然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无法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重要支撑作用。3.科研项目监督管理不到位公立医院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的情况,前期积极申报,后期研究力度不足,工作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科研项目无故延期。在项目申请时,合同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不可控因素,最终影响科研项目成果。科研项目监督管理不到位,科研人员比较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经费申请。比如,研究计划有没有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研究计划总量和资助总额有没有增加等。在科研项目监督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效率、效益的监督,导致监管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4.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滞后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要求科研人员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熟悉科研信息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熟悉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及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析技能。此外,科研信息管理平台比较多,各科研平台之间的信息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如何建立标准化的科研数据库,实现各科研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公立医院完善科研管理模式,需要逐步建立科研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效率。由于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滞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缺乏充分沟通。由于科研项目与职称评定、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的关系密切,所以科研人员会尽可能多地争取科研项目,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5.科研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国家连续多年了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的相关文件,要求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科研工作自主权,以及项目经费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将科研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科研项目由于不确定因素,需要更新技术路线,科研人员进行备案即可。另外,在项目申请、实施和项目验收时,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但是,科研项目成果的绩效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公立医院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1.转变思维观念,加强认识公立医院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涉及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需要逐步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对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视,不断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人员需要结合医院发展规划,认识到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科研项目管理目标,并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各部门的科研人员需要明确定位和工作职责,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培训,督促科研人员熟悉科研项目管理方案,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规范,掌握预算管理工作内容及信息平台的操作技巧。只有科研人员熟悉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才能提高科研费用的使用效率,避免在科研活动中随意使用科研经费,确保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公立医院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专业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项目管理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大力支持,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从而不断推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公立医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构建综合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通过构建合理的项目团队奖惩机制,不断完善激励认定标准,客观地评价每位科研人员在项目团队中的贡献。一方面,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促进科研人员加强协作,构建高效的科研联合体。2.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公立医院需要逐步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的信息交流及沟通协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和财务分析信息平台,实现内部信息的有效分享。特别是在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时,避免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工作实际情况脱节,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主动获取科研经费信息,并加强分析,确保科研经费合理使用。财务人员应该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经费编制,与科研人员一起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管理活动,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针对性,提升科研经费编制的合理性,协助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科研工作,促进科研创新技术成果广泛推广与有效转化。3.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监督机制首先,公立医院应该根据实际发展要求,在审核流程、票据管理、物资采购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科研内部控制体系,使科研经费管理有章可循,并明确科研经费使用的审核权限和报销流程。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控制,使科研人员有序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加强内部监督,为科研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公立医院可以邀请专业机构,对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并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帮助科研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问题。最后,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公立医院要接受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也可以邀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查找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4.建立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研合作公立医院可以向科研人员开放学术数据,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打破科研人员及科研项目团队之间的壁垒,促进科研联合体建设。在信息时代,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及时了解科研信息、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同时,科研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公立医院之间也需要加强科研成果信息交流,拓宽科研经费的筹集渠道,提高科研成果综合转化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科研成果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主动收集社会上的科研需求信息。公立医院积极运用各种信息工具,从科研项目筹备到立项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同时科研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各项信息。在科研成果转化阶段,通过科研成果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加强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提高科研成果的综合转化效率。通过构建科研成果信息交流平台,公立医院能够扩宽资金筹集渠道。比如,通过联合设立科研基金或者众筹的方式,解决科研经费来源单一的问题,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研项目,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外,通过建立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公立医院能够加强科研项目考核,分析成本效益,从而不断改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通过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收集科研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分析资金使用效益,帮助科研人员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对每位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真实地反映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益,为落实奖惩制度提供可靠依据。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公立医院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才,协助科研人员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其次,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公立医院应该帮助科研人员做好职业规划,定期开展培训学习。科研人员既要学习新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也要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科研人员能够应对各种情况,规范科研经费支出,避免各类风险问题。再次,公立医院在招聘过程中,需要关注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应聘财务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考核医疗与科研方面的知识内容;应聘医疗技术岗位的人员,需要考核财务管理、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招聘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公立医院需要针对科研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覆盖科研目标、科研经费使用、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奖优罚劣,促进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月玲.“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2).

2.闫奎铭.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转向及其对科研管理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0).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考核管理

全面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积极面对和迎接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加强科研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对科研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开展好这项考核工作,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已成为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下面以马钢公司技术中心为例,阐述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过程及状况。

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马钢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规则是通过参照同行业几大钢企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结合马钢自身特点制定的,经过4~5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基本上能够反映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和所做出的业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采用年终一次性评价,考核方式是根据人事部门制定的考核表进行个人自我评价(打分)和单位领导(或单位评价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工作基本情况(基本得分)和工作业绩(加分),基本情况分为承担科研任务情况、撰写论文情况、工作调研情况、完成交办任务、业务培训情况、工作指导情况和工作态度情况等。工作业绩主要是取得科研成果等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技术中心的考核没有跳出国内基本考核框架,还是年终一次性“算帐”。

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原因

1)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性,考核目的性比较单一。现行的考核形式,多数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也主要是为了评优,发奖金,考核结果很难达到信息反馈和提高绩效的作用。

造成上述现象原因为:管理与考核脱节,考核反映的多是科研人员工作的表面,很少能反映科研人员实际工作的内涵,科研人员不可能通过考核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就及今后需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领导也很难据此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时甚至反而增加了领导与研发人员的矛盾。

2)考核工作只注重考核人员的结果,不注重对工作质量考核。这就导致被考核者一味追求项目的级别或项目数量,在这方面去“挣工分”。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在考核内容中虽然也涉及到工作质量,但没有具体指标和依据,只能凭主观评价。忽视了阶段性的考核评价的设立,缺乏工作过程考核的记录和评价,或者考核记录不全面,导致年终考核时难免对部分考核指标靠想象去评价,造成不是评价过高,就是遗忘不评价,个人行为替代了组织行为,这样得出的考核结果是失真的,造成部分科研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气。

3)考核结果没有与科研人员的待遇等直接挂钩。考核结果虽然在考核办法中写到与科研人员的收入、职称评聘、骨干评选、技能培训(含出国)等挂钩,但实际没有实施,仅仅用于年终一次性的加奖。造成上述现象原因是: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只注重考核结果,为考核而考核,忽视了通过考核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优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和创新、鞭策落后者找到差距、学习先进,改进不足。

三、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新办法探讨

为了达到有效解决上述一些问题以促进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不断完善,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寻找新方法,通过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分模块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由于系统采用B/S模式架构,考核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能方便的从网页上登录进系统,分别进行考核管理工作和查询结果等。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对考核指标进行定量设计和全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时间结点限制,通过预设的各个模块录入指标,系统通过不同专业的不同算法实现科研人员过程考核的数据汇总,实现了从定性考核转化为定量考核,从年终一次性考核转化为分阶段连续轨迹性考核,实现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及考核结果的互动,公开透明,相关部门的考核管理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1.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评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主要是指年内从事的研发项目、临时任务、上年度或再早时间项目产生的成果(包括技术进步奖、专利、技术秘密和标准等)、发表的论文和论著。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岗位基本能力要求和年内能力的提升,即研发能力、计划能力、科研方法、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合理化建议、以及获得表彰和荣誉等。工作态度主要是指科研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劳动纪律、工作管理、工作考勤和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执行评价。

2.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1)绩效考核指标的定量设定。

为了达到对科研人员实现公平的绩效考核,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评价系数进行统一的分值设定。在考核内容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进行级别、类别、项目类型、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获取的成果、专利、标准、获奖论文、论著等进行级别、类别、参与角色等分类设定,对工作能力的能力指标级别和工作态度的执行级别进行设定;在考核评价系数上对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的季度考核进行考核系数设定,对课题长考核评价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系数设定。所有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评价系数在考核管理系统中均以系统的基本参数形式进行设定,这些参数可随考核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改设定,以满足新的考核需求。

2)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

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需要通过对科研人员参与并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考评实现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主要是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和临时任务。科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考核按过程考核,由于科研项目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都较长,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有几次阶段考核评估,参与该项目科研人员的过程考核也就需要相应的几次阶段考核评估;科研人员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考核中,不仅需项目评审组对科研项目考核评价,还要有课题长对课题组中的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然后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把各种考核评价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通过对各阶段的考核分进行加权计算即得出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科研人员参与临时任务的考核与参与科研项目的考核类似,只是临时的实施时间跨度一般较短,只需象科研项目的一次过程考核就能实现对科研人员参与临任务任务的绩效考核。二是收集科研人员已获得的工作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情况并录入到考核系统中实现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这部分的收集内容主要是科研人员获得的成果、专利和获奖论文等。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日常表现情况的考核按季度进行,通过将收集的数据在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中转换成相应的考核系数,再通过考核系统中已设定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科研人员参与这部分内容的绩效考核评价。

3.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科研人员整体工作及业绩档案,比较系统、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记录了科研人员每一年的工作情况,以及能力发挥、培训提高等情况,领导便于掌握每个人的情况,把握单位整体情况。克服了以往对科研人员工作情况记录零散的状况。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每个技术人员年度承担工作任务、能力提升、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的管理工作,督促规范工作任务的计划安排、人员配置和检查与考核,减少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身在工作中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工作技能,避免单纯考核。过去,考核很难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工作期间的不足更难看到,现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每个技术人员随时可以通过网上系统查询到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考核情况,以此不断修正和改进。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一、科研项目经费的分类及定义

差额拨款科研机构一般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将科研项目经费划分为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两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一般是指由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直接下达或通过同级财政部门转拨的财政资金。科研机构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申请的国家或地方政府项目的经费也属于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一般是指受境内外企业、社会团体等委托开展的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活动获得的非财政资金。科研机构主办或者承办大型会议而收取的会议注册费,在弥补会议成本后还有剩余的,可参照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予以管理。

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意义

科研项目经费是用于科学研究的资金,是为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布局、解决国家关键科学难题,或满足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升级而使用,对其进行合理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一)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首先要满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根据国家、地方财政法规或专项项目制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规定,据此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加以审核把关,同时借助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审计监督力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二)可以有效监督科研项目的科研进度。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进度可以反映其科研进度。在科研项目执行期内,若每季度或每年度对该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决算,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根据需要实时自动提取数据生成决算表,与科研项目预算信息加以对比分析,则可以直观的向科研人员呈现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有利于科研人员掌握科研项目的整体科研进度。

三、目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研项目经费由科研人员根据科研项目需求予以使用,而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一般在财务部门,其使用权和管理权的不同,一方面有效规避了经费使用随意而导致潜在违法行为出现的风险,另一方面带来了如何平衡经费使用权和管理权的问题。(一)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缺乏有效沟通。根据国家2016年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要求,很多科研机构都为科研人员配备了科研财务助理,为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科研人员在申请到科研项目后,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如何完成科研项目上,将购买设备或实验材料等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工作交给科研财务助理办理。一般一位科研人员会同时从事若干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若在科研人员向财务助理提出资金支付需求时,不告知经费支出的科研项目,财务助理仅从财务专业角度对该笔资金支付进行处理的话,则必将导致科研项目在结题时出现调账的现象,为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埋下巨大隐患。对于一笔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科研人员一般只考虑有没有资金予以支持,而财务人员考虑更多的则是该笔支出应计入的会计科目,与之对应的预算科目余额是否充足。当某个科目预算额度使用完毕,科研人员继续从此预算科目支出时,财务人员会提出不能予以支付或让科研人员修改预算的要求。此时,科研人员会认为财务人员做事死板、不善变通,财务人员也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久而久之,便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产生懈怠和不满的情绪。(二)“放管服”的程度不易掌握。以后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权进行了合理调整,赋予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的自主权,规定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与此同时,在服务中心工作的基础上,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角度平衡“放”与“管”,成为差额拨款科研机构所面临的一项挑战。如果放的多了,管的少了,任由科研人员支出科研项目经费或者随意调整科研项目预算,那么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将难以通过。支出科研项目经费的随心所欲,可能伴随产生违规使用科研项目经费的风险;而频繁调整科研项目预算,会计中国乡镇企业降低财务预算在科研项目申请、批复、执行中的严肃性。如果管的多了,放的少了,则会引起科研人员的不满,激发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甚至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矛盾,进而导致科研人才的流失,严重的还可能影响科研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三)未使用的科研项目经费作为活期存款使用效益低。差额拨款科研机构存在大量合同制员工,这些合同制员工的工资和绩效需要科研机构自行负担。虽然不同科研项目规定了不同比例的间接经费和绩效可以用于支付项目聘用人员的工资和绩效,但对于科研机构的负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有些科研项目的周期比较长,并且资助经费非常可观,但受专款专用要求的限制,科研机构经常出现银行账户有余额,却发不出工资和绩效的情况。这种情况,科研人员很难理解,财务人员又有心无力。科研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的规定,初衷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差额拨款科研机构工资负担重、货币资金存在时间价值等现实问题。

四、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

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广东省先行先试,2017年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试行)》,大幅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中绩效、劳务费、间接经费等“活钱”的比例,甚至大胆提出“项目承担单位属事业单位的,可从直接费用中开支在编人员的人员费,用于补足本单位参与本科研项目在编人员工资性支出”的举措。深圳市走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的号召,2018年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市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承担广东省或深圳市项目较多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工资和绩效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承担国家项目较多的科研机构可能还存在这方面的困扰。(一)适度培训,科学管理。1.对科研人员进行适度财务培训,让财务人员深入科研一线调研。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财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精力全部放在科学研究上的提法是正确的,但科研人员完全不懂财务知识是不合理的。科研机构的财务部门应主动向科研人员普及财务基本知识,在财务制度发生变动时,积极向科研人员宣讲。对科研人员的财务培训应抓住重点,突出与科研人员最相关的财务知识点和变动点,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培训时应注意使用科研人员听得懂的词汇。财务人员固守制度,对科研人员的财务需求不管不问也是不合理的。财务单据最终反映的是科研经济业务,科研人员毕竟不是财务专家,不懂得如何用财务语言表达无可厚非。若要科研经济业务能用更准确的财务语言表达出来,不仅需要科研人员了解一些基本财务知识,更需要财务人员主动深入科研一线,去了解发生在科研人员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实质和存在的客观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帮助科研人员加以分析,提出更符合现实情况的财务表达方案。2.对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道德培训。新闻有时会报出科学家挪用、侵吞科研项目经费的丑闻,这一方面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不当造成的,一方面是科研人员不理解科研项目管理规定造成的,还有一方面是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底线失守造成的。对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道德培训,明示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红线,时刻在科研人员身边敲响警钟,是规范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避免科研人员走上违规违法道路的有效方式。(二)申请项目时认真编制财务预算。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财务预算相当于科研项目的蓝图,从一份靠谱的财务预算基本可以预测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编制财务预算的认真程度,反映了科研人员对即将申请的科研项目的思考和准备程度。在申请科研项目时,科研人员应基于目前的科研环境和宏观经济水平,认真编制财务预算。(三)允许合理盘活项目资金。纵向科研项目一般是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或研究,需要历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试错过程,有的项目经费很可观,科研项目主管部门为保证资金的安全提出专款专用的要求,导致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有大笔资金存在科研机构的银行活期账户。同时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结余资金的规定也比较严格。这都反映出科研项目主管部门把财政资金看得过紧,放大了负面风险在经费管理中的影响,对财政资金的损失担心过度。

在我国科研大环境不断发展的今天,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应适当放宽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权。首先,在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应充分信任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财务负责人的能力和水平,允许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采取合理的理财措施,让银行账户上近期没有使用需求的科研项目经费达到适度保值增值的目的。如果还有增值效应,则应作为奖励,用于弥补差额拨款科研机构自身经费的不足。另外,在认真做好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如果科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仍有少量结余资金,应不再对资金用途加以限制,建议留给科研团队作为奖励,以激励科研人员形成节约使用科研经费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侯文新.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30-31.

[2]王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风险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8,(181):98-100.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科研人员;薪酬激励;绩效

科研人员是我国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若要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应充分激发其创造性与积极性。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激励问题主要存在于高校,其中人力资源是高等院校的核心资源,要成立师资力量强、人事制度合理、质量高收益高的学校,首先需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将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作为重点激励对象,统筹推进各类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李克强在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更灵活的薪酬制度,使应用价值大、原创水平高的成果得到应有激励。高校是典型的事业单位,在人员激励改革工作上存在惰性,因而绩效考核体系与薪酬激励机制鲜有改进。从目前国内教育行业发展形势来看,高校仅仅依靠高薪不能留住高水平人才,还会加重学校的财政负担,探索以低成本实现最大化激励效果的薪酬机制刻不容缓。

一、现行高校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制度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进一步把分配权赋予高校,国内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薪酬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市场调节的模式,实行国家分配与自主分配并存的薪酬管理制度,即薪酬包含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其中,国家分配部分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发放依据主要包含科研人员的工龄、职务职称、工作年限等;校内津贴依据职务和工作效能来确定。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校内津贴都是结构性的,通常由岗位津贴、业绩津贴与特殊津贴等组成,各高校根据其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津贴组合形式。其中,岗位津贴取决于科研人员的职务、职称和职级;业绩津贴取决于科研人员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实际做出的贡献等;特殊津贴则根据教职工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而设立。2006年以来,我国多次进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改革,高校教师的薪酬制度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以建立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并体现岗位绩效的薪资制度为目标,逐步优化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高校薪酬分配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以岗定薪,实行一岗一薪的原则,把薪酬与岗位职责进行捆绑,明确按需设岗、依岗聘任的导向作用,对重要岗位给予相应的薪资倾斜;二是按劳分配,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原则,将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贡献与其收入挂钩,以强化薪酬激励效应;三是分级、分类规范管理薪酬,实行薪级工资制度,依据教职工所聘岗位、资历等因素确定薪资等级;四是优化完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机制,探索灵活高效的管理办法,使其能潜心专注于科研活动;五是优化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重视科研人员的资历和经验的增长。归纳总结目前国内高校的薪酬制度主要有三类。

(一)以职位为核心的薪酬激励。这类制度的基本思想是依据科研人员的工作职位确定薪酬,前提是职工能够较好地胜任其本职工作。以职位为核心的薪酬制度方便执行且易于管理,但缺乏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性,消磨了具备多项工作能力的员工的积极性,当科研人员的职位固定无法转变和晋升时,其薪资报酬也无法增长,进而影响高校吸纳和挽留人才。

(二)以能力为核心的薪酬激励。该类制度以人本思想为核心,不单单依据所在职位来确定薪酬,还参考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一般相同职务相同职位的科研人员所具备工作技能和能力也不会完全一致。在新时期下,知识型人才是助推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各高校尤为重视对科研人员能力的培养与选拔,和对科研人员潜质的发掘。因此,给予能力最为突出的科研人员更高级别的薪酬待遇,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这种以能力为考察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对工作能力强、具有上进心的科研人员来说更具吸引力。

(三)基于绩效的薪酬激励。该类制度符合依据绩效给付薪酬的基本经济原理,在时间维度上可进一步划分为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与前两种薪酬激励制度相比,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更具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该激励制度需要高校具备公正且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综上,各类激励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具备各自的优缺点,每个阶段的薪酬体系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薪酬制度的建立需考虑多种要素,如经济水平、工作环境、员工个性特征等。高校承担着科教兴国的重任,高校科研人员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主力军,其薪酬对科研人员而言发挥着保障与激励的双重功能。薪酬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展露出许多问题,简单固定的薪资模式阻碍了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当前各高校与相关政府部门都很重视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制度的改革,并积极探索适合高校自身发展与管理的薪酬体系。

二、高校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20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为13,999亿元。但是,高校科研人员的薪资收入和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薪酬激励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激励制度、薪酬管理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激励制度存在的不足

1、薪酬分配制度不公平。现阶段的高校薪酬分配制度还未完全实现公平。首先,让重点岗、关键岗的科研人员获得与其能力贡献相对等的薪酬,这在认识层面达成了广泛共识,但在落实层面绝大多数人认为存在阻力,这使“高能高薪”的公平性难以真正实现。一般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成果通常需要长年累月的探索,而现如今多数高校以发表何种等级的期刊论文数量为依据分配薪酬,诱发了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例如:高校科研人员只想进行“短平快”的研究,利用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谋取更多个人利益;为发论文而做研究,将期刊杂志的偏好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方向;盲目追求论文数量而不在意科研质量等。而研发人员含辛茹苦地实验、创新,还不及在SCI上发一篇高水平论文,这牵制了研发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进一步阻碍了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其次,青年科研人员的薪酬公平感较低,高校往往更青睐优秀人才,对青年科研人员群体的关注较弱。各种激励通常集中于职位高、资历老、专业领域名气大的科研人员,而工作精力旺盛、薪资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大的年轻科研人员则不易获得奖励。若科研人员的付出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并取得相应的薪资报酬时,其主观体验就会转变为满意,研发工作的热情也被更好地激发出来;相反,若科研人员认为其付出的努力未获得相应的薪酬回报,就会感到失落并产生极大的挫败感。资源垄断与体制弊端导致科研人员整体收入的差距,畸形的市场化和过度的行政化使高校科研人员群体的分化加剧,个体间的贫富差距被拉大,破坏了公平竞争这一前提,造成激励制度的低效甚至无效。

2、薪酬平均化现象显著。平均化现象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且国内多数高校为公立,其薪酬体系难免存在平均化现象的弊端。目前,国内高校主要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按照科研人员所聘任的岗位给予相应的薪酬,其未将专业差异、学科差异考虑在内,使得不同科目科研人员的岗位薪酬是一致的。正是由于社会因素,以及高校不能按市场规律为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定薪,导致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学术骨干、领军人才、紧缺热门专业等科研人员签约率低,人员流动性大,而一般专业的人才却门庭若市的问题。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薪酬待遇的发放受相关制度严格约束,学校各种经费、补助等不能自主支配使用,科研人员薪酬可被调控的幅度是有限的。这使高校内不同水平科研人员的工资收入无法拉开明显差距,很大程度上消磨了较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横向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高学历人群,高校科研人员的薪资普遍偏低,影响了科研人员投入授课与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因此,若想使薪酬分配体系更加科学完善,还需要高校去主动克服平均化现象。

3、缺乏人才内在动机激励的制度环境。目前,国内高校的激励制度重点着眼于外在激励(物质激励、荣誉等),对人才内在动机激励的重视程度不足。对科研人员而言,内在动力是其开展创新研究的主要动机,创造让他们少被打扰、压力适中、可根据自身爱好从事科研活动的环境,是激发内在动机的关键要素。例如,当前重点高校普遍采用的“非升即走”制度,即要求人才在一定期限内达到职称晋升、数量等要求,否则予以解除聘用。该聘任制度考核标准严苛,导致科研人员工作压力过大,其在巨大压力下虽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目标,但科研人员往往关注于如何多发文章、多出成果等而偏离了向科学更深层次探索和突破的初衷。“非升即走”制度来源于美国,目的是要把一少部分不合格的人员淘汰,而非要大规模地剔除人才。但国内部分高校变相利用“非升即走”制度聘用临时工,在只有少量正式编制的条件下却招聘许多人,激烈竞争过程中的败者将面临淘汰和再就业的挑战,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也会急转直下。因此,创造压力适度、对失败保持宽容的环境,有利于科研人员自主自发地进行真正原创性较强的研发创新工作。

(二)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1、薪酬考核评定与管理有缺陷。目前,高校采用的薪酬考核评定方法特别强调教学和科研产出成果,过分依靠数字量化结果作为考核标准,忽视了科学研究本身的创造性与复杂性。这种考核方法方便简单、利于操作,但无法衡量科研学术活动中不能被量化的优秀特性。由于忽略了无法量化的信息,使得高校薪酬考核评定体系不能全方位地反映教师的真实科研工作能力。所以,制定一个公平、全面、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准确评定高校科研人员薪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科研薪酬考核管理过程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通常是校领导与行政人员根据上级方针政策制定薪酬考核标准,缺乏与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和听取意见的环节,并且在考核标准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缺少对制度试行效果的理性反馈。此外,考核者忽略薪酬管理的环结构,而视其为自上而下的单向线性结构。考核领导居高临下,以挑剔的心态面对被考核者,而被考核者面对这种不平等关系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隔阂不断加深,导致薪酬管理效率低下。

2、财务管理程序复杂。近年来,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出台政策,要求减少财政审批事务对科研人员精力的消耗,但现实情况是高校的财务报销程序越来越烦琐,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也越发严格。高校内各类课题和项目的资金除支付必要的科学研究外,还有一部分是对科研人员的资助,尤其是不需要仪器设备投入的社科领域,研究人员理应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若过于严格限制经费使用,便出现了“为报销经费而按财务规定乱花钱”的现象,阻碍高校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冗杂的财务程序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精力在财务预算、报账等事务中,而对于科技创新研发工作而言,科研人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有利于成果产出,有助于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

三、高校薪酬激励体系完善建议

(一)设计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的薪酬激励体系。将以规章制度为主的刚性激励与以人为本的柔性激励相结合,在完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同时,重视对人才内在动机的激励,创建人性化的科研工作环境,提升科研人员的自我认同感。其中,柔性激励的特点是采取非强制性的措施,使科研人员内心产生潜在说服力,并促使其将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第一,完善多样化的薪酬激励制度。考虑到不同群体在相同绩效激励机制下的有效性存在差异,高校应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科研人员制定多元化的激励政策,通过绩效奖金激励、累计考核积分、荣誉认定、职位晋升、改善工作条件等方式实现激励目的。第二,广泛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科研人员作为高校的一线员工,对学校管理制度有切身感受,邀请教职工代表参与到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并广泛听取其对制度实施效果的反馈意见,有助于提升科研人员对薪酬管理体系的认同感。第三,创建自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探索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聘任制度,给教师创造压力适度、对失败保持宽容的研发环境;给予科研人员弹性工作时间,使其能自主安排个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给科研人员个性化培训和到高水平学府进修的机会,给予本校科研工作者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在研究高校科研人员薪酬激励问题上,刚性激励与柔性激励相结合能够完美实现互补,并充分激发出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二)建立完善的薪酬奖励机制。科研人员既有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又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奖励机制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第一,以物质激励为主,适当增加绩效薪酬的额度,逐步拉开科研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避免“大锅饭”的行为。同时,要注意不宜将差距拉得过大,因为某些领域科学研究具有较长的周期,在一定时间内无法真正反映科研人员的绩效。第二,不同群体的自身状况与需求不同,应设置更具有针对性的奖励机制。例如,高校年轻科研人员对于物质层面的需求更高,制定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的奖励办法,以保障其居住、结婚、生子等基本生活需求。面向全体教职工的奖励办法过多,而有针对性、分门别类的奖励办法较少,使收入高、对物质奖励不敏感的资深专家学者更容易获得各种奖励,不利于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三,除物质激励之外,精神激励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重视精神奖励制度的完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水平设计精神奖励制度,譬如给予科研人员奖励休假、外出学习进修、参加专业化技能培训等机会,以促进知识沉淀,缓解科研人员职业倦怠。薪酬激励并不是只需考虑薪酬本身,还需要将科研人员的发展前途考虑在内,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才能有效促使高校科研人员潜心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

(三)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需要优化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量化考核方式。第一,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破除五唯考核现状。将科研成果质量和效益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降低数量的重要性,比如每人每年在同级别期刊的文章,最多只能有一或两篇纳入考核,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科研人员的浮躁情绪,激励他们投入更高水平研究。第二,针对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不同,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评价体系,适当拉长考核周期,有助于公平公正地考核科研人员做出的贡献。定性评价能直观展现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贡献和研究创新性,将其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可使高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定性评价需要品行端正、学术实力雄厚、与被评价者研究领域一致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掺杂个人情感因素,不考虑个人利益关联,严格遵守规定的考核程序,注重在考核过程中与被评价者进行充分交流。考核结束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科研人员,以激励被评价者的工作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国惠,王艳萍,黄永胜.事业单位员工薪酬激励体系优化研究——以教学型高校教师为例[J].经济问题,2016(02).

[2]廖咏滔.论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6).

[3]万晓安.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4]徐耀仙.天津市高校科研人员薪酬激励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9.

[5]左晓利,袁铭,郭小青.科技人才激励政策落实的难点与建议[J].中国人才,2019(12).

[6]李魁.薪酬激励制度对大学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

[7]岳英.美国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及其期限设置的合理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02).

[8]郑其绪.柔性管理(第二版)[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2006.

[9]王艳珍.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优化设计的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报销难”;科研经费使用政策;“放管服”改革;报销材料

“报销难”是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报销难”耗费了科研人员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使科研人员无法全心全意搞研究,影响科研积极性和科研绩效。2016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的重要文件,对解决“报销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报销难”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便要深入分析“报销难”的成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1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报销难”的成因

科研人员办理科研项目经费报销不顺利,例如,本可以很快办完报销手续却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等待更长时间、本可以报销的支出却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报销等,统称为“报销难”,也称“报销繁”“报账难”等。“报销难”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1现行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报销难”

1.1.1预算制度不合理导致“报销难”我国现行财政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使用政策一般执行预算制度。预算制度存在不合理,是因为编制预算时很难准确预测到未来科研活动发生的实际支出而造成预算不准确、不科学,即执行预算时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不一致。在没有财务、财政专业人员指导下申报预算,课题组通常只能根据同类申报课题或过去申报课题的经验大致估计每个开支项目的金额,在执行过程中经费开支还会受到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指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明细预算评估不准确[1]。实际数与预算数不一致,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属于不按预算使用经费。预算和实际支出的不一致也是造成报销难的原因之一[2]。虽然现行制度允许调整预算,但是,调整预算需要办理审批手续,比较麻烦。而且,预算调整一次以后,随着科研活动的进行,经费支出环境的变化,预算可能还需要多次调整,这就是预算制度导致的“报销难”。1.1.2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支出得不到合理补偿导致“报销难”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用于补偿依托单位为了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以及绩效支出等。绩效支出是指依托单位为了提高科研工作的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2016年以来制定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虽然提高了间接费用比例,使得可以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增加了,但是,还是无法合理补偿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支出。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补偿自己的支出,通过开假票据等来申请报销。科研人员想方设法扩大科研经费支出,通过报销一些并非实际用于科研工作的票据用以补偿自己所投入的智力劳动[3]。在财务监督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假票据等很难通过审核,造成“报销难”。1.1.3“其他支出”科目内容不明确导致“报销难”各类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关于经费开支范围都设置有“其他支出”科目。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5〕15号)规定直接费用的开支范围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其他支出是用于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可见,“其他支出”是笼统的提法,其内容并不明确。科研人员在申请预算时可能会漏掉某些内容,但是,当实际发生其他支出时,因预算没有安排而无法报销,从而造成“报销难”。

1.2有的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不高导致

“报销难”《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科办资〔2018〕12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19〕8号)均要求科研单位解决“报销难”,但是,有的科研单位的“报销难”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2.1有的科研单位制定的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合理现行科研经费使用政策需要通过科研单位制定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来落地,但是,有的科研单位在制定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时不敢简政放权,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政策没有完全落地。单位在承接下放的经费管理权限时顾虑重重,担心秋后算账或被审计、纪检等部门找麻烦,仍按“严”口径管理科研经费。落实政策时,照搬照抄国家制度,导致政策在单位无法落地。在利用科研财务助理、信息化、信息公开等手段支撑科研服务工作方面主动作为不够[4]。此外,有的科研单位采用管理行政经费的制度来管理科研经费,但是,部分行政性制度不适用于科研活动[5]。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科研人员提交的证明材料过多,有时科研人员无法提供。比如,到偏远地区开展问卷调查、田野调查需要的交通、住宿、给调查对象的数据采集费方面的证明材料等。二是报销凭证需要签字的环节过多。一般规定是,报销金额越大,越需要更高级别的领导签字。但是,领导公务繁忙,这也给科研人员造成“报销难”。三是有的科研单位安排的报销时间不太合理。比如,规定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报账,其他时间不行,但是,这却与有的科研人员可以用于报账的时间发生冲突。1.2.2有的财务人员不熟悉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影响报销效率科研经费报销时,财务人员需要审核原始凭证及其附件来判断科研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同时要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些都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科研政策水平,特别是对于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判断,需要财务人员了解科研项目的专业背景和科研政策等。财务报销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报销人对信息的了解程度,对科研经费报销政策的把握程度是决定能否加快报销进程、提高报销效率的关键因素[6]。但是,有的科研单位不重视对财务人员进行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导致一些财务人员不熟悉科研经费使用政策,本来可以更快办完报销手续的一些报销事项却不得不需要更多时间,导致“报销难”。1.2.3有的科研单位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科研单位普遍建立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用来管理科研事务和科研经费,提高管理效率。但是,有的单位建立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一个统一高效的科研信息共享平台。比如,科研管理、财务、资产、审计等相关部门信息不畅通,造成信息孤岛。各个信息处理系统间相互割裂,没有关联性,信息不能共享,只能靠科研人员在各个职能部门间人工问询和传递,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报销效率[7]。科研人员与这些部门之间缺乏信息畅通,这是造成“报销难”的重要原因。

1.3科研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报销难”

由于科研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报销难”主要体现在不熟悉科研经费使用政策、不了解基本财务规范和报销程序、报销规定,造成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比如,科研人员提交给财务报销的发票如果不完整,即该填的项目没有填完,或者填得不准确,单位名称和纳税识别号等项目填得不对,财务人员按照规定将发票退回给科研人员,由科研人员去找原开票单位更正,科研人员不得不来回奔波,由此造成“报销难”。有的科研人员在填制报销单时没有填对或粘贴票据不规范,被财务人员要求重新填制或者重新粘贴,这也是一种“报销难”。

2解决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报销难”的对策

2.1继续深化科研经费

“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科研经费使用难、报销难,表面上是经费问题、服务问题,根本原因是科研管理模式和经费使用制度问题[8]。”因此,应继续深化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2.1.1进一步完善预算制度首先,进一步简化预算编制。简化预算编制是2016年以来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办发〔2016〕50号文件提出“简化预算编制”,国发〔2018〕25号文件提出“开展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试点”。今后应进一步简化预算编制,基本思路是将项目资助强度(或资助额度)作为项目预算总额,其中的直接费用预算总额和间接费用预算总额按规定比例确定,不再编制直接费用明细预算。因为预算编制不准确,而且目前政策允许进行预算调剂,调剂权限很多下放给了科研单位,科研单位实际上只负责审批,具体怎么调剂则由科研人员决定,这样做的结果是按照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使用经费,其结果与不编制明细预算是一样的,编制直接费用明细预算并允许进行调剂只不过是增加了过程的麻烦而已。其次,淡化预算控制。由科研人员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在直接费用预算总额内使用经费,不受明细预算的约束。这样做可使科研经费使用符合科学研究规律,从而有利于解决“报销难”。同时,因为科研项目资助总额不变,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都无权调增预算,因此,不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最后,细化经费决算。在简化预算编制及淡化预算控制的情况下,项目结项时应细化经费决算,这样才能如实掌握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成本构成及经费结余情况。同时,给科研人员传递明确信号,即前面简化预算编制及淡化预算控制是出于尊重科研规律及对科研人员的信任,但是并不意味着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不受到应有的制约和监督。2.1.2尽快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有两个主要的好处:一是随着间接费用比例的提高,可用于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随着增加,因为绩效支出是凭绩效报销,而不需要发票,从而避免了粘贴发票的麻烦,有利于解决“报销难”;二是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支出得到更合理补偿后,降低了去开虚假发票报销的冲动,也有利于解决“报销难”。国发〔2018〕25号文件提出“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等智力密集型项目,提高间接经费比例,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为不超过30%,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不超过2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不超过20%。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可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间接经费比例”。这表明,对于智力密集型项目、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改革的方向是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因此,相关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政策应尽快做出调整,提高间接费用比例。2.1.3进一步明确“其他支出”科目的内容首先,应制定正面清单,明确可报销的内容,比如笔墨纸张等办公用品、通信等网络服务费、邮电费、培训费、市内交通费等,正面清单应当是开放型的,其好处是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进行补充。制定正面清单的意义在于明确地告诉科研人员有哪些开支是可以报销的,避免让科研人员自己去设想而漏掉一些可能的项目,因为一旦漏掉就无法申请预算,造成“报销难”。其次,制定负面清单,明确不能报销的内容,比如吃饭,旅游,购买眼镜、耳机、书架等,其意义在于消除“灰色地带”,明确告诉科研人员哪些支出是不能报销的。

2.2提高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为解决“报销难”创造良好条件

2.2.1进一步完善科研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单位应切实利用好科研“放管服”政策赋予的权限,制定有利于解决“报销难”的内部管理制度。首先,在科研活动调研及差旅费管理上,制定有别于政务活动和行政经费管理的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制度。比如,允许科研人员在不与单位正常工作有冲突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安排调研时间,允许科研人员按照地区住宿费包干上限标准使用住宿费而不需要发票报销,允许科研人员开私家车调研而给予报销汽油费和路桥费等。其次,在预算调剂上,将科研单位拥有的调剂权限尽量下放给科研人员,而不需要办理专门审批手续,因为科研人员是科研项目的内行人。再次,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尽量提高绩效支出所占的比例,使科研人员能够得到更合理的补偿。最后,在报销审批环节和报销材料提供上能减尽减,即优化报销流程,简化报销程序,减少无效审批环节,减少提供不必要的材料,尽量提高审批效率。2.2.2提高财务人员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水平在科研经费报销中,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的规定,包括国家层面制定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各部委层面制定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地方层面制定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和单位内部制定的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等。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培训是科研单位的重要责任,科研单位应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培训、网上授课等方式为财务人员学习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创造良好条件。只有财务人员政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才能提高,才能更好地为解决“报销难”创造条件。2.2.3提高科研单位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只需跑一次”是各地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做法。科研单位也应按照科研人员“只需跑一次”财务即可完成报销的目标优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网上审核签字。科研人员通过微信、电脑终端等填制报销单,并将原始凭证及其附件扫描上传,提交给财务人员审核签字,财务人员如果发现报销单填制错误或者原始凭证及其附件不符合要求,则要求科研人员按照规定更正后再提交。财务人员审核签字后直接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告知科研人员,由科研人员将报销单及原始凭证等传递给需要审核签字的部门和人员,直到完成审核签字手续。其次,预约报销。科研人员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向财务部门预约报销时间,这样可避免报销时因财务业务繁忙而被迫长时间排队等待的状况。最后,科研人员只跑一次财务即可完成报销工作。科研人员按照预约的报销时间到财务部门,打印出经过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签字的报销单,将实际的原始凭证及附件交给财务人员,由财务人员据以同事先网上提交的原始凭证及附件核对,确保两者相符,即完成报销手续。在整个报销过程中,利用了网络传递凭证等材料的便捷,尽量让科研人员少跑腿,提高效率,解决“报销难”。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于建立这样的信息系统并不复杂,但是,前提是必须把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思路理顺清楚。

2.3科研人员应主动应对“报销难”

虽然现行科研经费使用政策要求科研单位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利用科研财务助理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以解决“报销难”等问题。但是,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不应把解决“报销难”问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科研财务助理身上。首先,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是科研活动的主体,应该主动把握科研经费使用的全局和动态。其次,科研财务助理从科研人员处拿到发票应等原始凭证再向财务报销,若发票等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则须返还给科研人员,由科研人员去跟开票单位沟通解决,即在科研报销中科研财务助理不能完全替代科研人员。最后,有的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很少(如社科类科研项目及层次较低的科技类科研项目),课题组没有能力从科研经费中给科研财务助理支付费用。因此,科研人员自身应做出必要的努力,主动应对“报销难”。2.3.1主动学习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科研人员虽然很繁忙,但是主动学习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政策是必要的、可行的。首先,科研人员通过学习,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政策是怎样规定的,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等,从而主动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其次,科研人员参与学习,有利于从国家视角理解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制定的真实意图,即国家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助科研项目研究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再通过科研事业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等,国家希望通过“放管服”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科研绩效。同时,国家也要合理保证资助的经费不被浪费,因而还是要进行适度的管控。科研人员只有理解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制定的真实意图,才能保持良好的科研心态,接受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的制约。再次,科研人员通过学习,了解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存在的问题,向政策制定部门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政策制定部门修改完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因为科研人员比其他人更了解特定科研项目的科研活动状况、经费使用状况及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存在的问题,科研人员向政策制定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接地气”。最后,科研人员是智商相对高、学习能力相对强的一个群体,只要怀着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掌握一定的科研经费使用政策并不困难。2.3.2主动熟悉科研经费报销手续科研经费报销手续主要包括按照财务制度规范要求填制报销单、粘贴需要的原始凭证及其附件、找有关部门和人员签字等,这些手续虽然并不复杂,但是,科研人员若不熟悉,则可能会填错报销单等。轻则需要重新填制,浪费时间;重则可能造成无法报销的严重后果。因此,科研人员应主动熟悉科研经费报销手续。在获得科研项目立项后,应积极主动地向财务部门或者承担过科研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咨询、了解报销手续,事先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报销起来就不会出现低级错误。2.3.3正确收集报销材料办理科研经费报销必须依据一定的报销材料。比如,报销绩效支出,虽然没有外来原始凭证,但是,科研人员应编制绩效支出报销单(自制原始凭证),列示发放绩效的科研人员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经科研人员及有关部门人员签字后作为报销依据。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的发放手续与绩效支出一样。如果要报销文印费、办公用品费,则需要刷公务卡,由对方单位开具发票并提供刷卡小票。对方单位开具发票应列示明细信息,比如,购买办公用品应分别列示品名、规格、型号列示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购买图书应分别列示书名、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而不能笼统地列示办公用品、图书及金额。科研人员在对方单位开具发票时应提示按照规范要求开具,否则无法报销。总之,科研人员必须正确收集报销材料,包括车票、飞机票、住宿票、出差审批单等信息,并整理好、保管好,报销时才不会因缺失报销材料而造成“报销难”。

3结语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报销难”是由于科研经费使用政策、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及科研人员科研政策水平等多个方面因素造成的,单独采取某个方面的措施显然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应采取综合的办法,即三管齐下的办法来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明阳.我国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术评论,2018(6):83-90.

[2]徐慧晔.“放管服”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财务风险管控问题探讨[J].经济师,2020(2):186-188.

[3]佘佐明,周长敏,吴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科研人员智力成本补偿问题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8):131-132.

[4]李宝智.科研经费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2):103-105.

[5]陈懿.关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报销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6(8):58-62.

[6]陈菁.高校科研经费“报销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9(7):80-83.

[7]贾丽.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18):173-174.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报销财务共享服务研究

1引言

1.1选题缘起。高校创新人才聚集,如何提升综合科研水平成为高校在教育市场中保持持续竞争力的一大法宝。为提升科研实力,多数高校设立了各类科研奖励、配套补贴,加大科研激励力度,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同时,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越来越严格的管理使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不同学科科研经费处理各异,经费项目复杂。而财务人员对于科研项目的立项程序、预算要求及进展情况等很难全面把握,科研人员对会计报账流程、填写合理预算均较为陌生。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财务部门效率低下,科研人员预算、报销耗费时间增加,削弱了提高经费额度、增加奖励种类所带来的激励效应。因此,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可以加快处理流程,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2研究现状。科研经济收益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投入科学研究,但当前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和报销中存在的问题颇为突出。经费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准确性,预算执行效率低、监管较弱(高峰,2014),报销内容与项目研究方向不匹配。正确判断票据,标准又不过于死板、生硬,对财务人员有一定难度。审核呆板,增加科研人员的时间成本,影响项目进度;审核松散,投机频发(李全旻,2019)。如何宽严相济,制度规范和积极性调动并举,成为当前研究的核心所在。1.3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本文主要讨论当前大力度科研激励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及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缓解财务、科研人员压力,增强科研激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主要观点:加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平台,利用大数据,科研人员可在平台实现科学、合理预算编制和费用报销,科研、计财处负责人可在该平台处理审核程序,缩短财务办理周期,资源有效配置,实现科研资金管理,服务科研工作。

2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概述

1993年,西方国家部分跨国企业的创始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共享服务”,在此基础上,财务共享服务发展而来,研究对象是财务资源,本质是业务流程的整合优化和再造过程,目的在于降低企业财务核算成本,创造更多价值(张庆龙,2012)。利用大数据、云会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结构优化,流程标准、人员工作量饱和化的管理模式(程平、白沂,2016)。结构优化中,主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高各部门间的关联性,将重复性的基础业务整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根据市场价格提供专业化、模式化的共享服务。主要包括:一是整合企业各独立业务,增加相互关联性;二是提供增值服务;三是独立提供服务;四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创造价值。从模式上,它逐渐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AI技术结合,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数据挖掘,快速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构建数量上,2010年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逐渐被企业管理所接受,2013年,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要求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14年,已运行的财务服务中心超过450家(本数据引自陈虎,孙彦丛所著的《财务共享服务》一书)。从实施运作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提出,面临流程再造、财务人员转型和组织定位三大阻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整个预算流程实现高精准的管理。

3财务共享模式下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必要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科研管理中极其必要。(1)预算流程更加科学。科学、自动化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帮助科研人员自主完成合理预算编制,有效控制。(2)报销流程更加快捷、准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科研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均可通过线上大数据平台实现操作,降低操作成本,大大减少因排队报销的时间。3.2可行性财务共享模式下科研经费管理不仅必要,且已可行。(1)ER系统基础应用已经成熟。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模块,ERP系统在高校早已使用,已趋成熟。建立更加高效的财务业务处理系统,具有较强可行性。(2)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日趋成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具体应用在各类企业中已充分发展,高校可借鉴大型企业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有益经验,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结合。

4A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4.1A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A高校是重庆市内一所由经济、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号召,A高校始终把科研激励放在首位,陆续出台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过程管理和横向项目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协助科研人员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为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地方政府、高校均建立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机制,提高经费额度,增加种类,推出纳税优惠政策。一方面,高校科研政策激励性效果初显;另一方面,纷繁复杂的预算填报、报销流程使财会人员工作压力猛增,科研人员苦不堪言。预算管理方面,该高校采用科研经费审核系统和科研系统的结合。前者负责申报项目预算审核,后者负责项目立项后预算填写。项目正式立项后,项目负责人需要登陆该系统,严格按照既定的会计科目分类填写,进行校内预算填报。报销流程方面,该校运用费用报销系统,通过网上进行科研经费的报销。首先,科研项目负责人登录系统财务处首页下载各类报销所用表格,将原始凭证作为附件,按鱼鳞状粘贴在《票据粘贴单》上;其次,登录科研处首页,在经费报销处填写报销金额并打印;最后汇总各类报销票据先送科研处审核,再交财务处审核报销。若财务人员判断该报销内容或金额不合理,则无法报销;若审核无误,则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向委托银行发出付款指令拨款给科研经费负责人。4.2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4.2.1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科研经费预算设置过细,涉及科目种类繁多,科研人员预算需要非常具体化。但预算计划过细可能会违背科研规律,存在较多不定因素;同时增加了科研人员编制预算的不便。(2)科研人员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合理性。科研人员申报科研项目时所作的预测,在项目通过后,通常还需携带相关材料到计财处,或者将相关材料上传到信息门户里的预算填报栏目,根据批复的预算额度再次进行预算填报。由于科研人员大多缺乏相关财务管理、预算知识,对政策理解得不够,导致预算编制存在目标不相关、政策不相符及不合理三大问题。A高校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1)提供理论指导——《关于申报科研项目中经费预算的填报指导文件》。(2)由科研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财务助理,相关费用计入间接费用中的管理费用科目。(3)财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但却产生了新问题:(1)增大时间成本和错误率。项目负责人需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习相关项目预算编制原则、支出项目科目分类以及间接费用的计算方法等,且理解偏差,从而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2)预算总额约束,聘请专业财务人员所耗费的资金会增加科研费用支出,不利于科研项目有效开展。(3)加重财务人员负担,影响其他会计事项的处理。4.2.2经费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1)部分费用报销要求过于死板、僵化。为保证会计信息准确,财会人员会严格审核教师所提供的一切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而合理性通常是阻碍报销进程的最大要素。如在差旅费处理上,科研人员出差学术交流,主办方全程提供住宿、餐饮等,该科研人员在报销环节只能提供来回机票票据,并拟将该费用计入差旅费。而会计人员有可能会拒绝此次业务的报销,并要求科研人员提供出差期间无食、宿费的证明。根据合理性原则,差旅费应当包括来回机票、住宿和餐饮费,缺失内容,会计人员有理由怀疑该会计事项的真实性。(2)报销流程不简洁、效率低下,未完全信息化。为确保原始票据真实,高校选择增加审核程序来减小由于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科研人员可能会在各部门领导签字环节上浪费很多时间,导致报账流程不畅。(3)线下审核的瓶颈现象。A高校选择网上填写预算申报、费用报销,但仍需线下各部门领导确认。各部门领导时间上的不确定性、顺序性使得报销过程无法优化。4.3原因分析。本文认为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不充分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1)管理制度不完善。在预算管理上,A高校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以提供预算编制帮助,但描述过于繁琐和专业化,导致科研人员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指导;在报销管理上,部分报销管理设置不健全、不合理,导致与实际科研活动脱节。首先,科研过程中部分事项无法取得具体发票或者出现连续性中断,从而导致发票无效的情况。固化、低弹性的报销制度不符合科研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其次,报销过程中,财务人员处理不及时导致部分科研人员大量发票的累积,甚至丢失。(2)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专业局限性。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专业性强,科研人员通常对财务制度理解不充分,缺乏财务管理背景,科研经费预算的内容与会计科目的对应,在没有财务知识、成本预算等相关理论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很难作出一份科学、合理的预算。财务人员对各项目研究内容了解不全面以及时间限制,只能从经费预算的合法性、报销票据的规范性等进行指导,这样会增加财会人员的压力。聘请专业的科研财务助理也会加大管理费用开支。(3)信息化不充分。A高校虽然应用了相关信息化系统来提高项目申请、预算填报、费用报销的处理,但仍保留线下各部门领导确认环节,导致各系统无法对接,相关信息在该系统上无法实时共享,条块分割,财务人员无法实现完整追踪和有效控制。

5财务共享模式下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探究

5.1充分利用大数据与FSSC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性。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大数据是一种新处理模式下实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高校科研经费规模不断扩大,科研人员填报预算、报销费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随之增多,形成了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的科研经费数据库。高校科研经费大数据包括科研人员个人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历史预算数据、同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相关历史预算数据以及供应商数据等,大数据经分析处理后能够为预算编制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并为高校科研处审核项目预算、平衡预算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此,借助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共享中心平台,科研项目组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可根据以往经费实际发生、使用情况,以及同一类科研项目涉及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较小差异性这一特点,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找出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中各科目所需经费的大致比例,并遵循该比例填写预算。在报销费用时,科研人员将报销发票扫描上传入系统后,系统自动分类和审核,经初始化确认后,再移交到财务票据岗,可大大缩短票据审核时间。运用大数据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使整个科研经费预算填报、报销流程真正实现“网上一体化”,有效缓解传统分支式管理中预算编制、费用报销工作效率低下的痛点。5.2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传统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模式下,易产生预算编制时间长、精细程度低、费用预算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等问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费用预算管理系统(程平,白沂,2016)充分考虑高校科研经费的特殊性,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流程。(1)预算目标。项目组负责人只需完成各项费用的预算编制。科研项目立项后,科研人员直接登录预算填报系统即可找到该项目批准的预算目标。(2)预算编制。系统根据科研人员填报项目的所属学科分类自动生成相关会计科目,科研人员可以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查询该类学科项目的费用大数据,即自己以前完成项目的费用数据、同专业其他科研人员完成项目的费用数据、各类费用预算上限值和平均费用预算建议。在大数据支持下,编制出较为合理、科学的预算计划。(3)预算执行。主要包括预算审核和预算控制:第一,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前,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需要登录预算处理系统,针对科研人员编制的总预算、各业务预算进行预算审批和指导。第二,预算控制(报销)。在执行预算时,科研人员需将各类原始凭证扫描上传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票据岗采用一些人工智能的方法,比如RPA技术(程平,王文怡,2018),进行票据自动化审核。票据归类、票据内容和格式审核,预算指标与实际业务数据比对、合理误差的预警、相关负责人审核通过或允许规定金额内预算调整,实现预算有效控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根据科研人员个人以往预算评价和项目完成情况优先处理,中心稽核组根据审批结果,再次稽核相关原始凭证扫描件和科研经费报销申请单,确认无误后,向银行发送付款指令,完成资金结算。(4)预算评价。报销流程结束后,财务部门根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生成的支付凭证进行相关账务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根据该科研人员产生的预算相关数据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保留在数据库,为下次预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6结语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科研人员运用大数据在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费用报销过程中更科学、流程更优化,资源配置更有效,科研经费在管理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科研经费管理的结合在实践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平,白沂.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6(22).

[2]程平,王文怡.基于RPA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费用报销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8(13).

[3]高峰.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时空,2014,10(12).

[4]王娟.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8(20).

[5]翟姣姣,季云瑞,米文红.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创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9).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协同理论;内控策略

2019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超过2万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12.5%,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科研经费投入国家。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研力量的主力军,近年来高等院校获取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这为高校各学科的科研项目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高校经费额度的不断增加,内部管理体系也相对滞后,造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度增加,经费支出环节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甚至出现一些教授骗取科研经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这充分说明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高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建立起合理的内控体系,从而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一、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人员责任意识与廉洁意识淡薄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往往是由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负责,科研项目负责人对于该项目科研经费支出有着较大的自主权,而一些责任意识不强、廉洁意识不高的项目负责人受社会不良风气及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通过假发票、假合同、他人身份证等方式骗取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套现。例如,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高立新在担任国家科技部课题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科研项目负责人时,是经费使用的责任主体,在此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与北京声华公司、北京必创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套取科研经费18.64万元,而且其在接受侦查机关调查期间还曾多次将套取的科研经费用于归还个人债务、支付房租等事务,2019年法院对高立新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10万元。另有一些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使用以及决策过程中有较高的自主权,但责任意识淡薄,会出现资金超出预算却不报批学校财务人员直接做出调整的情况,影响了高校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一些科研经费浪费[1]。

(二)各机构部门之间工作衔接困难

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处理,然而因为国内高校为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各学院管理部门以及校级行政管理部门有日常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履行自身职责、开展工作,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很难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高校各机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会直接导致各部门工作衔接困难。高校科研项目的整体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等)大多是由科技部负责,而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核算等大多是由高校的财务部负责,高校科技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很容易导致财务人员对整个科研项目的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性仅仅是从财务角度进行评估,无法综合管理科研资金的运用过程,对科研经费的报销核算过于程序化,对科研项目的核销往往是进行会计层面上的工作,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信息共享,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也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许多高校都设有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科研预算执行以及经费使用的审核,但一些高校审计人员监督意识薄弱,主要是负责科研项目的事后审计,在预算编制以及执行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审计人员数量少或者是专业能力不足,无法较好地履行监督职责[2]。一些高校领导没有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积极作用,只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立项以及经费报销核算工作上,同时也缺乏针对审计人员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造成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并未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主动性审计。高校一些审计人员因为思想认识不高,责任意识淡薄,难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在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审计工作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也没有积极地未雨绸缪,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从组织结构上来看,高校审计部门也属于高校内部部门,科研工作者属于审计部门监督的对象,而一些科研人员也是学校的处级领导,这就使得一些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可能会受到这些领导的干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难以保证。

(四)控制环境薄弱

1.许多高校科研组织管理机构是由校长到院长再到科研项目负责人的垂直型管理结构,这种管理结构虽然明确地划分了各个层级人员的职责,也便于上下级之间相互传递科研项目的信息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但这种垂直型的管理层结构很容易造成校长、院级领导权限高度集中,出现家长式管理的情况。如果上级领导个人能力较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拖延工作效率以及科研经费使用率低下。2.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方面明存在显的滞后性。科研项目相关的管理方法,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法规已经出台,但是一些高校并没有在科研规范中予以注明,也没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科研经费管理力度不足。

二、协同理论下的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策略

(一)加强科研人员的思想教育

针对高校科研人员责任意识与廉洁意识淡薄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科研人员的思想教育,以科研人员思想教育为抓手,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果。首先,高校应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科研队伍的战斗力,科研单位、政工人员以及管理部门应做好形式宣讲工作,通过图册等方式向科研人员讲解改革开放几十年国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以及优秀科研人员的事迹,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爱国热情,同时以先辈的工作事迹激励科研人员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决心。高校每一名科研人员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以及不同的学术背景,科研能力有强有弱,有的科研人员擅长理论研究,而有的科研人员则擅长应用领域的研究,这就要求科技部等部门注意优势互补,使每一名科研人员都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3]。在对科研人员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协同政工人员加强思想教育,要求科研人员需要服从单位的统一调配与安排,在科研工作中追求共进共赢,通过小组会议的思想教育方式,引导科研人员树立全局观念,增强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廉洁意识与团队意识,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以科研协作的方式推进科研项目,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一些科研人员难以抵挡外界的诱惑钻法律法规的漏洞,这就要求高校政工人员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使科研人员可以抵挡外界诱惑,指导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正确调整心态,引导作业人员正确看待失败后果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科研人员上级管理部门以及政工人员,应主动去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了解科研人员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是否存在困难,做好调查工作,对科研人员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动态等有基本的把握,及时帮助。高校青年科研人才思维活跃,有着良好的创新精神,但也很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因此高校还需要重点帮助青年科研人才,解决生活中以及工作上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青年科研人才坚定不移追求理想信念,如果确实存在困难则要施以援手。此外,政工人员要教育科研人员调整心态,摆正角色,引导科研人员创新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科研之路。

(二)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系统

为了解决高校各机构部门之间工作衔接困难、科研经费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高校应加快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联合信息技术部门或者是采用外包的方式打造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对于资金较为充足、技术雄厚的高校而言,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可以根据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需要打造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对于资金紧张的高校,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系统,但这也有设计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系统与高校实际需求有出入的风险。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应该包括系统模块、财务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审计查询模块等,其中系统模块主要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财务管理模块主要由财务部负责,资产管理模块主要由资产管理处负责,审计查询模块主要由审计部门负责,每一个系统模块又会与相对应部门内部的工作系统程序相连接,如有需要,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同时在该平台内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也可以分享有关信息,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程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在校级以及院级层面上,学校应整合现有科研工作的信息资源,联合信息部门不断完善各个信息技术模块的功能以及资源,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获取有关数据以及政策信息等,利用该平台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等过程的监督,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加大内部与外部监管力度

高校审计部门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有着内部监督的职责,新时期高校审计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科研经费各个环节的监管,减少科研经费滥用、挪用的情况。高校应加强对审计部门的建设,通过培训与人才引进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与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各级领导的权限,保证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制度层面上还应该要求审计人员需要不定时对科研项目的执行以及科研项目进度进行审计,要加大对科研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核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收入是否有误,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各项原始凭证与会计信息是否有误,如有违规行为必须及时上报并严惩[4]。审计处应有计划地开展审计抽样和调查活动,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可以向课题组反馈,保证科研项目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使内部审计工作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外部监管渠道的建设,完善匿名举报机制,鼓励学生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参与到科研经费监督过程中,减少学生以及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还可以鼓励社会公众以及地方媒体积极参与到学校科研经费监督中,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加大对科研经费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高校需要完善组织结构,需要改变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从而避免家长式管理,可以考虑将各个部门以及项目组融合为一个整体,分为管理部门、实验室以及项目组三个管理对象,同时设立科研助理职位负责这三个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这三个部门是相互关联的,可以减少上级领导权利过于集中的情况,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经费开支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把控,同时也使得管理部门、实验室以及项目组之间沟通效率提高,科研项目的发展不再受到管理者个人能力的限制,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成效。2.高校应尽快完善科研经费有关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按照国家以及地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制度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将“放管服”改革融入到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最新政策文件的学习,响应政府号召,使高校科研项目各个过程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有法可依。科研经费的制度应该满足实际需要,需要从本校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出发制定,具有可行性以及实用性的管理制度,同时制度内容覆盖应该更为全面,除了包括以往的直接费用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管理模式、权责划分等管理层面的内容,新制度应注意合并现有复杂多样的管理程序,践行“放管服”理念,给科研人员省下更多的时间搞研究,提高管理效率。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关乎高校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高校长远发展,高校需要加强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存在科研人员廉洁意识薄弱、部门沟通不畅、内部与外部监管力度不足、内部控制环境不佳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需要以内部控制为手段,以外部监管为配合,打造全方位、多层面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释放高校科研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虹,王娟,程立保.高校科研经费风险防控研究———基于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协同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9,(10):81-85.

[2]杨运东,杨媚,肖斐.基于AHP法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风险评估研究[J].会计之友,2019,(4):135-141.

[3]沈灵红,凌立勤.对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财讯,2019,(9):98-99.

科研人员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管理路径

一、引言

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顺利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要想实现科研学术活动的目的,科研经费不可或缺。高校如何在遵守科研经费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科研项目全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比,充分提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情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准确

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在申报课题时由于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的掌握不够,且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指导,对各预算项的实际开支范围和含义了解不够,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即将开展的科研活动和预计经费开支预测不准确,有些项目以前也未开展过类似的研究,缺少类似范围的科研项目的以往开支和研究作为参考等原因,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难以在项目推进中按照预算执行,执行过程中的实际开支偏离预算。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财务部门核算所使用的经济科目与项目负责人等报销人员对经济事项的理解存在差别,导致账务核算所占用的预算项与项目负责人的预计占用预算项不一致,如会议费预算项是指因举办会议而产生的费用,并非参加会议而产生的费用,从而导致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项目预算不相符,出现超范围开支费用、所开支费用无预算项开支等问题,从而需要频繁地对预算进行调整,所编制的预算失去了指导、监督意义,且预算调整工作耗时耗力,导致科研人员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

(二)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报销效率低下

科研项目从到款、立项、经费报销、结题、绩效考评各环节涉及不同的部门,需要各部门协作才能完成,但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程度较低,各部门之间的管理系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数据烟囱”,未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了防范科研经费被滥用、套用、挪作他用的风险,高校不断出台各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的各个环节需要涉及不同部门的经办与审批,科研人员往往需要在财务、科研、校办、学院、资产处等不同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才能完成。科研人员办理业务时在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重复的切换,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由于缺少科研项目全流程的信息化共享平台,科研管理部门不能对科研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不能充分地将各部门的信息整合利用,从而及时发现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由于项目负责人对财务政策的不了解,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报销手续不全,所附票据不符合规定及不知道具体办理流程等问题。

(三)对科研项目经费重核算、轻分析;重立项、轻绩效

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着重在收支的核算上,没有充分利用科研数据对科研项目进行分析,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考核、评价,没有对科研经费的支出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编制专门的科研资金财务报告,缺乏完善的科研监督制度和体系,无法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不能及时地发现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从而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四)缺少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科研绩效的考核以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经费投入规模为考核重点,从而导致教师们注重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和经费总量,却并不关注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率,这样导致科研经费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效率低下。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下,难以有重大的科研成果产出,不利于学校提升科研实力。此外,高校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合理,科研绩效没有充分体现对有突出科研成果贡献的和一般科研人员甚至是有违规行为的科研人员的不同管理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五)内部控制不健全,科研经费审核、监督不到位

高校科研人员财经纪律意识淡薄、财经法规知识欠缺,甚至存在部分高校科研人员虚开发票、套取科研经费、将项目经费用于私人开支,但高校对此不良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无法有效地遏制此类行为,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由于高校财务人员未参与到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去,以及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限制,在对报销材料进行审核时,只能对报销材料的合规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无法确定所报销的费用是否与项目相关,导致科研经费使用不合规,所列支的费用与项目不相关。高校缺少专门的部门及人员对合作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导致有些外协单位及被委托开展项目研究的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资质。高校对科研项目合同的签订缺少监督与指导,对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等约定未设专门的部门进行审查,或会导致法律风险。

三、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路径

(一)加强思想道德宣传,提高科研人员财经纪律

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财务知识培训,减少信息不对称针对科研人员观念存在误区,财经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加强宣传力度,定期开展科研人员思想教育工作,开展自上而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借助科研人员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学校官网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通报科研不端案例,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让科研人员意识到高校作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单位,有权利和责任对其进行管理,使科研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科研项目对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看待和使用科研经费,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加强对相关人员财务知识的培训,拓宽财务知识宣传渠道,利用财务机器人、财务信息交流群、公众号、学校官网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报账流程、报账政策等进行宣传,提高科研人员对财务报账流程、政策的了解程度,减少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财经纪律意识和报账效率。财务处加强与学院等二级部门的联系,深入业务部门和二级学院进行财务政策的宣传和提供现场咨询服务,为师生解答财务政策及报账流程。深入业务部门及二级学院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各业务部门及二级学院的业务需求,加强沟通,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财务服务水平与管理质量。

(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向项目负责人宣传做好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在立项环节,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学科专家组建专业预算编制指导小组,结合科研管理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进行指导,与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项目预算,从源头上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在预算执行工作中,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允许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实际支出情况按流程在总额范围内各预算项之间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结题时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打通高校内部各科研管理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壁垒,建立各部门科研管理信息互联互通的跨部门信息化数据大平台,实现科研项目从来款查询、立项、编制项目预算、项目信息查询、经费报销情况查询、预算执行情况查询等各环节信息整合,实现科研经费的全流程线上管理,对科研项目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借助数据共享平台的科研全过程信息,对科研项目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风险。

(四)加强科研经费内部控制

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时根据上级最新规章制度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从到款、立项、编制预算、开支范围、结题审核、结余资金使用范围等整个流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定,确保各环节都能依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加强对科研经费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审核。制定专门的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完善科研经费审计体系,加强对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及时发现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堵住风险漏洞,防范和化解风险。涉及科研管理的各部门认真梳理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采取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授权审批、财务控制、资产控制等控制措施防范风险。

(五)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及不同类别的研究项目的特点,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科研绩效考核方法、制度,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项目采取同一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挂钩,绩效考核的结果与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岗位考核、岗位晋升相关,绩效评价方法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正确看待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注重投入产出比。组建由学科专家、审计人员、财务人员组成的专业绩效考核工作组,对立项时制定的预算进行跟踪考核,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结题环节进行审计。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高的项目进行奖励,可设置奖励科研经费和对项目组的成员进行科研绩效奖励,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和积极性,增强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的项目采取惩罚措施。建立科研人员积分管理制度,建立科研人员诚信档案。利用构建的科研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对科研人员进行积分管理,提高科研信用良好科研人员的自主权。

参考文献:

[1]王阿乐.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高校科研经费“报销繁”问题的探讨[J].财会通讯,2021(1):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