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我国的国家机构

时间:2022-10-12 04:48:00

高中政治教案:我国的国家机构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统。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概况,着重介绍了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第三框是第二框的延伸,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本课的引言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言说明本课与第一课的有机联系及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习意义。

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要求,逐渐过渡,逐步具体化,最终归宿为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打好知识基础。

关于第一节的重、难、热点解析

1、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一方面,从国家机构和国家性质的关系来说,国家机构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性质又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表现出来。

具体来说,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讲的是阶级性问题,即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国家机构的阶级性,超阶级的国家机构是不存在的。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决定了其全部国家机构都是剥削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其国家机构都是为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国家机构的活动又反映了国家性质。因为国家不是抽象物,是实体,除了军队、警察、监狱、法庭外,还有一套完善的国家机构是行使权力,可以说国家机构是国家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的活动是国家行使权力、实现统治的表现。

一方面,从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说,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国家机构的职权与国家职能是一致的,国家机构是为了执行国家职能,实现阶级统治而建立的。因此,国家机构的职权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承担者、是国家职能的物体载体。

第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应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伴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机构相应地加以调整。

第三:国家机构除了国家职能决定外,还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2、准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本课重点。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决定的。

(1)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和集中是不可分割的,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才能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民主必须以集中为指导才能统一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实行民主集中制主要体现:首先,从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国的权力机关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

其次,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机关的关系来看,权力机关产生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再次,就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而言,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2)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应着重把握怎样坚持该原则。

(3)依法治国原则

国家机关组织活动三原则都十分重要,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这里重点分析依法治国原则。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

第一: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二:依法治国崇尚的是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这里关键是弄清"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人治"是个人权威大于法律权威,是权大于法。而"法治"则是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权威大于个人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法大于权。

第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

第四:依法治国是实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③依法治国的要求

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是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因此,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度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第二:行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因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活、工作关系最为密切,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能否把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

第三: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司法机关的性质决定了严格执法是它的天职,是依法治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司法机关能否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也是能否实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标志。因此,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司法机关的最基本要求。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还必须加强法律监督工作。

第五: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

④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管理国家。依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注意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

3、什么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审判权?

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四层含义:

第一,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能离开法律讲独立审判。

第二,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在行使审判权上是独立的,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既不是审判员独立审判也不是合议庭独立审判。

第三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不排斥国家权力的合法干预。

第四,人民法院审判权不受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不排斥党的领导。

4、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法纪监督。第二,侦查监督。第三,审判监督。第四,监所监督。

只有发挥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才能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镇压一切危害国家的活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5、国家主席(难点、易错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将国家主席理解为个人,将国家主席行使职权的行为理解为个人的行为,这是一种误解。从表面上看,国家主席是个人,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国家机构,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我国,国家主席并不是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不参与国家的行使工作,全国人大的最高行政执行机关是国务院。

6、"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点、易错点)

(1)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反对一切特权。

(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法建议

(一)对于本节的概念

1.我们可以采取找关键词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本课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国家机构的定义.

2、关于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了国家机构的阶级性质,超阶级的国家机构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关系主要体现的是阶级性的问题。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其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其国家机构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其全部国家机构都是为维护人民利益和其当作主的地位服务的。国家机构是为了行使国家权力而建立的,其活动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也就必然反映国家性质。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和,它究竟应该由哪些国家机关构成,行使何种权力,管理哪些事务归根到底是国家职能决定的,即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3、要理清中央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有着根本的不同,三权分立容易造成立法、行政、司法各方面的权力在相互对立冲突中抵消,不利于对国家事务的处理。而在我国,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实现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2)各中央国家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都按照各自的职权范围行使职责而不能逾越。

(3)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又存在制约因素。如:全国人大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务。

4、关于依法治国的原则:

(1)首先明确依法治国的含义

①含义、本质、目的(略)

②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是统一的,

③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一致的。

(2)如何做到依法治国呢?

①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个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反对各种执法犯法行为。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司法机关的最基本的要求。司法机关能否公正司法也是能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标志。这主要强调治,在现实生活中更要重视治。

②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不仅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还要加强法律监督和普法宣传工作。没有有力的监督,国家权力就会被滥用。

(二)、本节有三个重要的原则,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需要教师具体讲解

1、民主集中制原则

要强调集中和民主的关系即: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才能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民主必须以集中为保障,才能集中统一人民意志,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对人民负责原则

可设计提问:为什么国家机构要实行对人民负责原则?引导学生从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国家机构的性质分析。也可结合案例如“中国走私第一案侦破纪实”中的有关内容给学生讲解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3.依法治国原则:依法治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不同。

(三)、在本节,需要注意几组不同但又易混淆的概念:

1、法治与人治:划分二者的最根本标志是在法律与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2、我国的国家主席就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我国实行集体元首制,我国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只有国务院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都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只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的有关行政工作的部分。

4、司法机关才是执法机关。

我国的所有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进行活动,因而所有国家机关都是执法机关。

5、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而不受任何干涉。

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是指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干涉是指不干涉其具体的审判或检察活动,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可以依法监督它们的活动。同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执行人大通过的有关决议和法律。

6、法制与法治

法制一般是指法律制度,是相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制度而言的。是涉及与法律相关的种制度,如立法制度等。法制建设一般着眼于“有法可依”。

法治是和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法。它包括立法、执法、法律监督、普法教育等在内的全面系统工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2)识记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3)识记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4)理解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5)理解中央国家机构的职权和活动组织原则

(6)运用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织活动中的对人民负责原则原理说明依法治国及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认清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本质

(3)理解并能坚持做到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做一个守法、护法公民

3、价值目标

(1)通过对依法治国原则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2)培养学生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观念

(3)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2、准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三、教学难点:

1、我国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

2、什么是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人民法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审判权?

3、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4、国家主席(难点、易错点)

5、"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点、易错点)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用电脑把第一课的主要内容显示一遍,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第一课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因为本课关于国家机构的知识是第一课有关国家基本理论知识的继续和拓展。

2、让学生准确回答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教师可以在黑板的副板书位置上写出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以便学生加深印象。

3、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近一个月的政治课学习,知道了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担负着一系列对内对外职能,那么,国家要靠什么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对内、对外职能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一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首先给出两个材料:(打投影片或用电脑)

材料1、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国务院原有的40个部委减少到29个,并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

提出问题:为什么国务院要进行机构改革?

材料2、生活中还有这样两件事情:

1、有一外地来京打工的女青年,骑车挡了一辆小卧车的路,司机下车后,不分青红皂白,将女青年打了一顿。司机还借口女工碰了他的汽车,向其索取钱财百元以上。后在众人劝说之下司机才罢手离去。女青年受了欺侮,围观者众说纷纭,有的说到他们单位去告他,有的说上电视台去找他,有的部应该找市长,有的说去法院告他。同学们知道打官司、告状找谁吗?

2、某农民出身的青年技术员,在乡里的技术推广站从事优良品种的研究工作,他经过几年的实验,又根据本乡的实际情况,赴京请教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拟定了全乡粮食生产宏观发展五年规划。回乡后,技术推广站的同事都给予充分肯定。但如何实施呢?有人说这种关系全乡经济发展的大事情,一不定要找乡党委书记,有的说要找乡长,也有的说要找乡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学们知道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由谁来决定吗?

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板书)

一、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板书)

前边我们复习了关于国家职能,即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担负的职责和功能,实现阶级统治,实施对社会的管理,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这个物质载体就是国家机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国家机构问题。

1、国家机构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2页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什么是国家机构?它包括哪些国家机构。

在学生看完第42页第1段后,总结: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

结合投影,引导学生分析国家机构的含义。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建立国家机构?如果学生答出是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就一定要问:是所有的阶级都能行使国家权力吗?要让学生完整答出是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

(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和。(板书)

从纵向看它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

从横向看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2页,第2自然段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为什么是这种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2)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板书)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必须同国家的性质相适应。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机构在判定行为规范时、处理对内对外事物,必须充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国家机构的性质必须与国家的性质一致,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本质。

第二个问题是历史上出现过几种类型的国家?这些不同类型国家机构性质由什么决定?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类型国家,一类是剥削阶级性质的国家,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前者的国家机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是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机构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并为这服务。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2页第3自然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国家机构与国家设置的依据?

(2)国家机构设置的依据?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3)国家机构的设置主要是由国家职能决定的。(板书)

国家为保证其职能的实施,必须设置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各种国家机构。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实施的物质载体。

具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国家机构的职权和国家职能相一致,国家机构是为执行国家职能,实行阶级统治而建立的。因此,国家机构的职权是由国家职能决定的,是国家职能的体现。也就是说,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承担者,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政府为了对外侵略的需要,增设了大东亚省、军需省、情报局。

其次,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应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伴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机构相应地加以调整。

再次,国家机构的设置除了直接由国家职能决定外,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国家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而变化。

2、国家机构组织体系(板书)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3第2自然段,并归纳国家机构组织体系

(1)国家元首。(板书)

国家元首的含义。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这就是说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不同国家元首称谓与职权

国家元首分为单一制的国家元首和集体的国家元首。由一人独任国家元首的,是单一元首制,也称个体元首制;凡由两人以上组成议会,由它的全体成员共同担任国家元首职务和行使元首职权的,是集体元首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个体元首制,只有极少数国家实行集体元首制,中国、瑞士等国家实行集体元首制。

建议:此处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历史上各国国家元首知识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可以展示活动成果。

(2)立法机关。(板书)

顾名思义,立法机关就是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立法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目前世界上的国家都设有立法机关,请同学们考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通常是指什么?指议会或国会。

给学生一组材料:众议院、参议院、上院、下院、国会、国民会议……等的名称,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资本主义议会组织一般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两种情况,北欧的一些小国大多是采用一院制,如丹麦、瑞典、芬兰、希腊、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安道尔等,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是一院制;采用两院制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处(参议院与众议院),英国(上院与下院),法国(参议院与国民议会),荷兰(第一院与第二院)等等。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是采取一院制,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又是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是我国的立法机关。(3)国家行政机关。(板书)

行政管理一词是指一切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和活动,一般具有指挥与执行两层意思。而负责行政管理的机关就叫行政机关。如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机关,那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通常也称为政府。

行政机关产生的方式:有的由立法机关产生,比如议会制国家,由议会中的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有的由选举产生,比如总统制国家,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现代各行政机关及其首脑的称谓不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七国首脑会议参加者,各国的行政机关与首脑的称谓都有哪些?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行政机关的名称有内阁(这词源于法国,是国王单独会见侍从和顾顺的私人房间或开秘密会议的小房间)、政府。首脑的称谓有首相、总理、总统。像英国叫首相、日本叫总理、法与美国总统。内阁成员有的大臣,有的叫部长。世界上也有的国家的行政机关叫部长会议,行政首脑叫主席,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行政首脑叫总理。

根据同学们的日常经验,你们考虑一下行政机关的职权都有哪些?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行政机关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外交等各方面的事务,总管国家的大事,所以国家最高行政首脑叫总理。

(4)司法机关。(板书)

对这个问题要从含义、作用、职责、组成与分类等方面来研究。

含义: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权力机关。它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院,有的也包括检察院。

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保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司法机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作用非常大。

职责:法院主要审理各种诉讼案件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主要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及监督审判等活动。

组成与分类:一般国家法院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三级,也有的国家多一个最高法院,为四级;根据审理普通与特定案件之分又有普通法院与专门法院之分。专门法院是在特定部门或特定案件设立的法院。我国目前设立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等。

(5)暴力机关。(板书)

含义:它是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门,包括国家的常备军、警察、监狱等暴力设施。

作用:是统治阶级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与利益。它是其它一切国家机关的强大后盾,离开它,一切国家机关都将失去作用。

以上我们具体研究了国家机构的情况,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

①国家机构具有阶级性。(板书)

它既是统治阶级行使政治权力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又可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维护统治阶级整个阶级的利益。国家机构往往是由统治阶级中的精英分子组成,他们将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法律,用国家的名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②国家机构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板书)

国家机构是由特定的职位和人员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要求国家机关各部门彼此互相配合。

③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板书)

它有权制定、颁布、执行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令并以国家暴力机关为后盾,确保统治阶级贯彻实施自己的各项意图。

请同学们举例来说明。

(可以举国务院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长江三峡工程与国民经济十五规划的事例来说明。)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国务院原有的40个部委减到29个,并力争经过3年左右时间,完成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

分析如下:政府机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国家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了,作为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机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为了保证其职能实施,必须设置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各种国家机关;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国家机构具体设置也会有所不同;国家机构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变化发展的。

探究活动

活动设计1:区分法治与人治:

目标:通过作一份关于法治与人治的材料调查,使学生学会从网络及其他途径查找材料,加深对人治产生的社会根源的了解。

步骤一:拟题,制定计划,寻求教师的理论支持

步骤二:学生回家自己独立完成,或让父母协助完成,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上图书馆进行查找,查找之后进行独立的分析。

步骤三:在课堂上宣布自己查找的结果,并进行全体交流,讨论。

步骤四:找出我国当前人治的案例和危害。

教学资源:家长、计算机网络、朋友、图书馆、报刊(以南方周末为主)

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研究问题。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通过比较学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师的备课资料,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要求:完成表格:

提示:

划分二者的最根本标志是在法律与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制与法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法制一般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制度,简称法律制度。而法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诸多环节。

活动设计2:关于世界各国元首文化调查

目标:通过作一份关于世界元首文化的的材料调查,使学生查找信息,加深对世界政治文化现象的了解和兴趣。

步骤一:拟题,制定计划,寻求教师的理论支持

步骤二:学生回家自己独立完成,或让父母协助完成,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上图书馆进行查找,查找之后进行独立的分析。

步骤三:在课堂上宣布自己查找的结果,并进行全体交流,讨论。

教学资源:家长、计算机网络、朋友、图书馆、

要求1:完成图表:

要求2:完成小论文《世界元首文化面面观》

提示:国家元首分为单一制的国家元首和集体的国家元首。由一人独任国家元首的,是单一元首制,也称个体元首制;凡由两人以上组成议会,由它的全体成员共同担任国家元首职务和行使元首职权的,是集体元首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个体元首制,只有极少数国家实行集体元首制,中国、瑞士等国家实行集体元首制。

世界各国元首文化介绍参见:不同国家元首称谓与职权

活动设计3:调查中国近代几次重要的立法事件

目标:了解我国近代至建国以后走向法治道路的重要历史进程,培养历史与政治知识相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步骤一:拟题,制定计划,寻求教师的理论支持

步骤二:学生回家自己独立完成,或让父母协助完成,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上图书馆进行查找,查找之后进行独立的分析。

步骤三:在课堂上宣布自己查找的结果,并进行全体交流,讨论。

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图书馆

要求:完成论文《中国的法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