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27:44

组织生态

组织生态范文篇1

一、广元S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广元S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变革,由最初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渐实现权限下放、二级管理,并力图通过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教师聘任制度、实施机构改革和干部竞聘等方式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境况还远不能如意,在改革和实施的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管理人员的“官本位”的倾向。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不强,工作等、靠、拖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滋生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观念,工作中讲条件,没有实惠、利益不靠前,不钻研业务,工作流于形式。这种“官本位”思想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导致因循守旧,视野狭窄,缺少创新精神。

(二)管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够谨慎。在2004年、2008年S学校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也都进行了新一轮的干部竞聘,但这些行政管理人员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学历资历不同,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较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的工作量也逐年增加,而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的缺失既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导致了S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根本谈不上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组织生态范文篇2

【关键词】农民合作组织;视野;道德生态;建构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内部开始出现分化,异质性程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农民的价值观也开始分化,传统道德日渐式微,乡规民约逐渐失范,道德情感慢慢淡薄。中央早在2005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里就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使之成为推动农村道德生态重构的巨大力量,推动农村道德生态重构,提高农村道德风尚。体恤民情的道德意识,关怀农民的道德情怀以及关注现实的道德实践,使得研究农民合作组织成为理论工作者当下的一种理论敏感和行动自觉。

一、农民合作组织对组织成员的天然联系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了得力抓手

为了防范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农民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成立各种各样的农民合作组织,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农民合作组织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成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维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农民合作组织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合作组织在便于政府实施有计划的扶持政策的同时,也在政府与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农民合作组织对农民而言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信任基础,这是农民合作组织的感召力之所在。这使得凡是被农民合作组织所认可的,也必然为组织内成员所认可。政府只需直接跟农民合作组织打交道。这在便于信息上传下达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实践表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得好的地方,那个地区的农村道德面貌就非常好。在国家维稳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并进行引导,有利于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从而降低农村维稳的成本。把农民合作组织之软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之硬法结合起来,再辅以乡规民约、公序良俗等,就能较好地规范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农村秩序的有效维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

二、农民合作组织对民生问题的改善为新农村道德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

传统农业技术含量低,农民仅仅依靠心口相传的经验就能胜任农业,使用简单的如镰刀和锄头之类的劳作工具,靠天吃饭,靠力务农,而不必经过专业的系统性学习和培训;传统农业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性的生产经营方式,仅仅在家庭内部依据年龄、性别和体力等进行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低;农民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对外部市场信息缺乏灵敏的应对机制,丰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概而言之,传统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易导致因险致贫、因险返贫。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为了有效地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自愿形成、自发经营、平等管理的契约性共同体,体现了农业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因而,农民合作组织具有自愿协作性、利益相关性和风险分担性等特点。农民合作组织因对土地的大规模耕作,更适合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我们所需要的,是每日不断增长的生产,而当一小撮人按照他们的任性要求和私人利益来调节生产,或者无知地消耗地力的时候,生产的需要是不能得到满足的。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梨、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但是,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所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只有在大规模耕种土地时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1](P452)各种各样的农民合作组织在成员间进行组织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实现组织内成员生产互帮、技术扶持、能力互补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力图实现生产与经营的无缝对接,达到增产创收的目的。“中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代表全体社员的利益对外开拓市场,实现组织的经济利益和组织目标;还要为全体社员提供产供销全方位的服务,切实解决社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2]农民合作组织以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始终做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而赢得了农民实实在在的信赖,夯实了群众基础。这是农民合作组织的生命力之所有。一旦农民合作组织背离了农民利益,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农民合作组织对民权问题的关注为新农村道德建设引入了新内容

农民合作组织的成立源于生产经营的便利,着重于改善农民的民生问题。农民合作组织本身的发展壮大却扩大了功能,促进了农民关注点的转换,即把农民的关注点逐步引向民权问题。“经过21世纪近1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以教育为民生之基,以就业为民生之本,以收入分配为民生之源,以社会保障为民生之依的新民生框架。绝大多数的农民已经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问题,生活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在民权时代,人们关注的侧重点已经从温饱和民生问题转向公民权利平等和农民权益保障。”[3]长久以来,分散性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农民对村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农民合作组织的兴起则有效地改变了这一局面。农民合作组织放大了农民的利益范围,使得村庄公共事务与农民利益之间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农民对诸如铺路架桥之类村庄公共事务的关注,其目的就是要从以前的被动受益转变到主动受益,从而在私德之外衍生出公德,直接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范式、话语系统和实践逻辑。因此,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农民私德与公德协同发展的重要媒介。同时,农民合作组织是训练农民进行民主管理的天然试验场所,既增强了农民民主管理的意识,也提高了农民民主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大量新型职业化农民的涌现,更是具备了参与村庄治理的主体资质。这就使得农民迫切希望借助于农民合作组织这一平台参与村庄治理这一美好愿望变成了具体实践。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改变单个农民个体人微言轻的不利局面,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到农村公共政策的博弈中,并对农村公权力进行监督,改变了以往农村基层政权大包大揽的办事风格。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形成增加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提高了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的绩效,更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公益心。农民合作组织对民生问题和民权问题的关注,直接促进了农民话语体系的转换。马克思曾经揭示过法国小农的社会心理,“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扰,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以往农民都是处于被代表、被言说的地位,而现在农民则想把话语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中真正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即要求当家作主,把控乡村治理的自主权。农民话语体系的转换表征了农民存在状态从自在阶段向自为阶段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自我意识凸显,主体性增强。

四、农民合作组织朝伦理型共同体方向的发展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了动力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农民合作组织不但是农民走向合作共同体的开始,而且其自身的功能拓展也明确了共同体演进的方向。“这样的共同体既不同于日益消失的家园共同体,也不同于陷入自我分裂的族阈共同体,而是一种正在出现并走向完善的合作共同体。其主要特征有个性化、碎片化、去中心化。”[5]剖析农民合作组织的内在逻辑架构,不难发现,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民的契约性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侧重点也在不停地进行转换着,可以区分为民生型共同体、民权型共同体、伦理型共同体。共同体的这三种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提升,呈现出历时性存在、递进式发展的样态,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合作共同体中,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既高度碎片化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合作行为产生的动力除了理性、利益之外,还有伦理、责任等。”[6]如果说农民合作组织在民生型和民权型阶段伦理特征尚不明显的话,那么到了伦理型阶段,这种特征就彰显无遗。农民合作组织从民生型、民权型向伦理型特征深层转换的过程,也是农村道德生态重构的过程。农民合作组织伦理型特征的凸显提高了农民的精神追求。在伦理型共同体基础上产生的价值理念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了坚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与此同时,农民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目的,从最初提高生产经营的能力以防范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转变到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政策博弈以提高话语权,再转变到参与精神文化层面的生产与重构以进行伦理型共同体的精神反哺。

五、农民合作组织对契约型道德的发展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了支撑

在国家新一轮城市化建设大潮中,广大农村受到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传统人际关系趋于瓦解,处在从熟人关系向陌生人关系的转变中,基于熟人关系生长的农村传统道德生态也处在重构当中,即从习俗型道德向契约型道德转变。农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共同体,其兴起顺应了农村社会的转变。农民合作组织不失时机地对传统的乡规民约等进行现代转换,重塑农村人际关系,重构农村道德生态。传统农村的人际关系是熟人关系。在熟人社会,适用的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基础上的道德,是约定俗成的习俗型道德。原有的建立在乡规民约基础上的信任机制受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现代农村的人际关系无论从人员的流动性还是从交往的频率等指标来看,都趋于陌生人关系。在陌生人社会,适用的是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契约型道德。而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规范则重建了农民之间的信任机制,顺应了陌生人社会对契约型道德的要求,并以此来重构农民的信任机制。农民合作组织把心态各异、利益分散的农民整合起来,把农民的个体性存在改变成组织性存在,推动农民之间的交往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从个人德性信任到对组织契约信任的转变,进行信任机制的重大转换。道德的基础是信任,而农民之间信任机制的转换、信任力度的增强,极大地增强了农村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村道德的发展。治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一定的信任基础之上的。从习俗型信任向契约型信任的转变有利于建构村庄治理的新信任机制,增加乡村治理的社会资本,降低村庄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六、农民合作组织对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培养

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了带头人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的科技含量,就需要推进农民以先职业化带动后职业化,提升农民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合作组织是新型职业化农民的现实载体和可靠保障,催生出的大量新型职业化农民构成了未来乡村精英的主体,在为广大农民作出了行为示范,也帮助转换农民的视域,转而重点关注农村的民生和民权问题。农民合作组织既为留守农民的成长提供了保障,让他们能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解决了因农民工外出务工而带来的土地抛荒问题。农村长久以来积弱积贫,致使大量农民工外流,带来了农村建设主体的缺位。新型职业化农民既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本领,带领广大农民齐步迈向小康社会,又具有现代民主管理意识,帮助改造农民的小农意识和旧俗陋习,从而成为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带头人。他们作为农村的后起之秀,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制定农民合作组织的规章制度,作为对处于松弛状态的村规民约的替代与补偿。他们是农村公共事务的热心人,满腔热情地参与到村庄治理中,促进村庄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从被代表向自我代表转变、并朝向自由状态发展的重要阶段性形式,折射出农民阶级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现象。农民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生活的程度,在协调村民关系、改善邻里关系、再造共同体精神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广大农民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提升人际交往的内涵,培养基于价值理性的合作伦理精神。“人们在承认价值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平等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合作行动中,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网络关系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并通过合作行动来向他人表明自己正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合作行动中的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可以自由地选择合作者,并且在共同的合作行动中保持着充分的自由。”[6]农民合作组织为新农村道德建设提供了得力抓手,其对民生问题的改善、对民权问题的关注、对共同体精神的促进、对契约型道德的发展、对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培养等,为重构农村道德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支持,使得农村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整个农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作者:黄成华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王春娟,郭恒.马克思合作经济思想与中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J].当代经济研究,2011(4):55-60.

[3]孔德斌,奉海春.合作共同体: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0-8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8.

组织生态范文篇3

一、广元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广元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变革,由最初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渐实现权限下放、二级管理,并力图通过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教师聘任制度、实施机构改革和干部竞聘等方式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境况还远不能如意,在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管理人员的“官本位”的倾向。

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不强,工作等、靠、拖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滋生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观念,工作中讲条件,没有实惠、利益不靠前,不钻研业务,工作流于形式。这种“官本位”思想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导致因循守旧,视野狭窄,缺少创新精神。

(二)管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够谨慎。在2004年、2008年学校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也都进行了新一轮的干部竞聘,但这些行政管理人员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学历资历不同,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较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的工作量也逐年增加,而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的缺失既跟不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导致了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根本谈不上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三)学校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学校管理人员常用的考评方法是每年年终自己填写一份年度考评表,将自己一年中的工作写成述职报告,然后领导评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一般的情况是,优秀轮流坐庄,其余人均称职。由于没有科学、客观、全面的考核激励机制,考评往往只是上级对下级的考评,使考评结果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把平时的好恶,关系的亲疏,都渗透到考评结果中,这种情况使被考评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带有抵抗、敷衍的情绪,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效率,不讲效能,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四)学校管理中沟通的畅通性不高。由于学校管理部门每天为师生群体、教学科研一线服务,工作量较大,内容复杂,在各部门或上下级及乃至于外部的信息沟通中,容易出现沟通信息的不确定性,经常是今天这样定了,明天又有调整了,没能抓住和处理好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使学校管理的工作陷于繁杂的事务之中,顾此失彼。

二、完善学校管理的对策研究

规范而有效的管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能用较小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经费投入等),创造出最佳的办学质量。因此,在当前学校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教育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应该向管理要效益,所以,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纠正解决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势必有碍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当今时代的教育价值观正经历着由工具价值观向主体价值观的更新和变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以促进人自身完善与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辨证统一原则的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就是高度重视人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学校的管理重心应当进一步下降,从传统的“以学校科室为重心”转变为“以教学部为重心”,从传统的“以领导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从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转变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学校的各种活动从传统的围绕学校科室而展开转变为围绕教师学生(或者说围绕教学科研)而展开。被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已经从以前的指哪打哪的被动地位,转变成为主动获取资源、信息,并谋求在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的创新中完成工作任务和实现自身价值。

(二)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办好学校的根本。要建立这样一支队伍,一方面,学校应该拓宽学校管理人员的选择面,改变过去由有学术背景或教学威望的人来兼职负责行政管理的办法,把选拔管理人员的目光放到社会,到社会上通过竞争竞聘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当然,任何人、任何学校都不能保证上岗者都是最优秀者,所以,另一方面,聘后的人才培训及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克服过去那种“重聘用、轻管理,重聘用、轻培养,重聘用、轻考核”的方法,要聘用、管理、培养、考核并重,要重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改善学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有效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三)引入激励机制。学校管理队伍作为一支管理团队,是整个学校高效运转的中枢,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要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就必须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强化激励机制。当然,这种激励机制的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将有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要做到统一,即不同部门同一工作性质的岗位待遇必须要统一。另一方面要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相补充,也就是以建立与广元市经济、教师岗位向适应的津贴制度为主,同时,也可以给被激励者以晋升的空间或提供业务培训,通过职务晋升或业务水平提高等途径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的体现。当然,精神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组织文化激励、情感激励、事业心与成就感的激励、参与激励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感。

组织生态范文篇4

关键词:环保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不断加剧,“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时展要求,必须寻找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式。我国政府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下,依据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环保组织发展提供的机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复杂性、长期性所要求的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环保组织参与其中的契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整体性,它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涵盖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任何一个方面单独实现的生态化发展,都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权衡各方利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做出长久的努力。整体性、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这就为环保组织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其他参与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缺陷凸显了环保组织的重要性。虽然政府、企业及部分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个体公众能力有限等原因,急需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的主体出现。环保组织不仅具有非政治性、非营利性,还能够凝聚个体公众的力量、提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有效弥补了各种缺陷,作用突出,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力量。

二、环保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对公众的作用。

1.生态意识的“培育者”。环保组织立足社会,与公众联系密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培育、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生态责任意识,激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环保活动的“组织者”。由于个体公众在环保专业技术、环保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能力有限,许多环保活动仅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实现,必须有一个把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开展活动的机构,它们不仅要与公众密切联系、了解公众心声,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力、执行力、话语权等,环保组织是满足这些条件的最佳选择。

3.生态权益的“维护者”。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受害者是有利的,但实际上,“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很难与对手抗争,但环保组织不管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社会资源上,都比个人有优势,它们具有与环境破坏者抗衡的能力,可以为受害者提供科学的环境信息和资料、提供相关法规制度咨询,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帮助公众维护合法生态权益。

(二)对政府的作用。

1.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来完成,良好的沟通是共同参与的前提和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要把相应的计划、目标、方案等告知公众,同时也需要了解公众的诉求、建议等,但政府很难实现与公众直接的、频繁的对话,需要环保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信息告知各环保组织,由它们通过宣传、引导、开展环保活动等方式告知组织内外的公众,同时,收集、统计、整理公众的诉求、建议等反馈给政府,促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加贴近群众。

2.承接政府某些职能。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小政府大社会”职能转变过程中,这并不是否定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是把某些职能转移到环保组织中,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被视为集聚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两者的资源和力量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力和创新性”。

3.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各方利益,必然产生某些社会矛盾,如果不能合理化解这些矛盾,日积月累,就有可能爆发社会冲突,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一方面,环保组织通过把社会意见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促使政府在环保工作方面考虑到各方诉求,提高工作科学性、可行性,尽量避免社会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环保组织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对各利益主体在环保领域已经产生的各种矛盾进行调节,降低社会冲突发生的几率。

(三)对企业的作用。环保组织是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依托。“所谓企业生态责任,也即企业的环境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组织可以通过掌握的信息帮助企业在原材料、生产技术等的选择上更加生态化;可以为企业培养部分环保专业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对员工开展环保教育从而促进生态化企业文化的形成;还可以协助企业开展各类生态公益活动。除此之外,环保组织还可以通过制造舆论压力、向政府建言献策、参与环境立法过程、走访企业等方式开展社会监督,包括对政府履行提供环保公共物品职能的监督、对政府进行的环保活动的监督、对政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政策的监督、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对公众环保行为的监督等,以此推动政府在执政过程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公众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觉考虑环境因素,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李娜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姣星.近年来国内环保社会组织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5:149-152.

[2]蒋新.《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第三支力量的崛起》.生态经济,2006年第7期.

组织生态范文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生态化

“政治学”的定义存在一些分歧,但这些分歧并没有影响政治学研究的深度,一定意义上,由于分歧的存在,政治学研究拥有更多维度,更容易吸纳其他学科的观点和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爆发,生态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学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视角敏锐的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学者吸纳了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论,生态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

一、生态主义的基本内涵

布赖恩•巴克斯特认为生态主义以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道德诉求作为核心主题,以整体主义作为其他生命形式拥有道德地位的形而上学基础,鼓励人们在实践的层面采取行动,将非人类存在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逐一修正现有的政治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模式,管理人类活动的范围,实现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的生态正义。他还归纳了生态主义的三个主题:第一,生态圈的极限性;第二,非人类存在的内在价值和道德诉求;第三,相互联系性主题。[1]布赖恩•巴克斯特关于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论述是政治生态主义的重要内容。生态主义认为:生命中心平等的直觉是生命圈中的一切都同样拥有生活、繁荣并在更大的自我实现中展现其个体自身和自我实现的权利,这个基本直觉是生态圈中所有机体和存在物,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部分,都具有内在价值。[2]政治生态主义强调所有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传统的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中,支配世界的权力主体是人,人是政治的中心,人在掌握政治权力的基础上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自然界中,也是以人的存在和意志为中心的,从这个立场出发,人通过对社会具有目的性的管理从而实现公平和效率,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人们关注的是人在社会管理中的价值以及实现价值所进行的活动;然而,政治生态主义是超越了人类内在价值的、超越效率与公平的、寻求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理论观点。政治生态主义承认多元价值,突破了以人类内在价值为中心的视野,甚至是否定人类中心说的,从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最高价值出发,将人类世界重新平放到自然界,强调人类是在自然界中进行政治活动,因此,政治生态主义是以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的。布赖恩•巴克斯特主张将非人类价值纳入社会价值管理,非人类存在物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并符合和谐的价值取向,可见,和谐始终是政治生态主义的核心,政治生态主义追求的是政治生态和谐的最高目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渴望政治生态主义能够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政治生态主义的观点是革命性的,它否定了人一直以来的自我中心优越感,是对人类中心说的当头棒喝,也是对人、社会、自然界的关系全新梳理的结果,它在理念上重新建构了三者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政治生态主义哲学思想的广泛兴起使它以极快的速度超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逐步拓展到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等方面,重新建构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3]刘京希等学者指出:在政治生态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当是追求平衡性、动态性、开放性的过程,正视社会矛盾,和平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应当是社会各阶层都能够享受社会改革开放成果的普惠过程。[4]“它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实现无铅汽油、天然食品、污染控制、废品回收,而在于重构人类社会,包括政治、经济、伦理、知识等各个层面。”[3]“生态化的生活是在对我们人类自身和我们周围的生命系统所具有的神秘性与复杂性具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来控制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方式。”[5]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为保障各民族利益和实现民族自主管理,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民族地方通过设立自治机关实行自主管理。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10月,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总计155个,按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划分,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近年来,民族地区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国家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金融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民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但基于我国民族地区仍发展落后的现状,政府在规划、领导、推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在中国政治体系中,民族地区自治机关既有一般的政府机构性质,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民族地区自治政府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以自治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成为提高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水平和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进行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公权力的公共管理者则担任重要角色。

二、生态位理论与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者

著名生态学家Odum于1959年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物种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态,而这种位置和状态则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他强调:“生态位不仅决定这种生物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它干些什么”,Odum还看到了生态系统的联系性,他在论述中提到:生态位不仅包括有机群落类型、生境和物理条件,而且包括某些它与群落所有其他成分有关的要素以及它本身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6]。简单说来,生态位就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这涵盖了多重含义,既包括空间、功能,也包含物种和物种、物种和生态要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联系。将生态位理论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即要求公共管理者根据管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确定自己在公共管理中的位置和功能,并且能够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调整自己的角色,使之更适合生态循环规律,实现生态化的公共管理。由此看来,生态位理论给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公共管理者应当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准确寻找“生态位”,确定本生态位的机能和属性;公共管理者要在合理的“生态位”之上确定公共管理的角色与知能;公共管理者应当重视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态的变化适时转变角色;公共管理者必须遵循生态循环规律。

三、民族地区公共组织生态化

(一)生态主义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定位

生态主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的物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这个物种拥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物种的存在是生态规律作用的结果;公共组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参考依据是社会需求,一个没有社会需求的职能部门是不应该存在于政治生态系统之中的;一方面,不当的职能定位和组织设计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容易出现混乱局面;另一方面,没有需求的职能部门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增加管理成本。我国民族地区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和职能定位存在与需求不符的情况。一些组织及其职能部门并没有参考地方实际,存在地方公共管理组织为争取编制岗位而设置不必要部门的情况,这些部门的存在一方面导致组织职能交叉严重,上级无法统一地、有效地领导,降低了管理效率。民族地区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定位存在的另一方面问题是片面追求上下级对口、模仿发达地区进行组织设置。

(二)作为有机体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实现政治治理的载体,传统上,我们都是基于政治体制研究公共组织的构建问题。政治生态主义为组织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即将公共组织建立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方法论之上,公共组织是一个有机体,并且处于自然生态循环的大网络中;在持续循环的政治生态系统中,遵照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理论上同样存在一个彼此依存、相互依赖、和谐运转的公共组织系统。生态理论的基础是系统理论,系统论作为一门科学和方法论提出来,是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的重要贡献,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又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起来共同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7]。对于公共组织而言,本身就是由部门要素构成的系统,同时也是社会生态的子系统。政治生态主义下的公共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系统,同时也是生态大循环中的重要要素,健康的公共组织不仅需要保持自身运转良好,也必须保障与外生态的有机配合。由此看来,生态化的公共组织一方面必须是职能定位合理、组织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也是能够协同外部环境促进生态和谐的有机体。

四、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生态化

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组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这种力量传导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借助公共政策的实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同样的环境的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环境条件上,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区域,生态环境更为脆弱,自然灾害多发,近年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贵川干旱”等灾害表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且影响广泛;社会矛盾上,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的现状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地区基本矛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追求经济发展呈现出两难局面,政治生态主义的公共政策须兼顾政治、经济、生态、民族多样性的均衡发展。

(一)充分发挥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民族与政治、经济、历史、现实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映了国家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存在的特殊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前提下,建立自治机关形式自治权,以争取和维护民族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笼统地、机械地采取一般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去治理。国家对民族地区自治机关的适当照顾,旨在发挥自治机关的本土特性,结合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尊重本地区人民意愿,实现自主管理和发展繁荣。这与政治生态主义中的“家园政治”理论是高度统一的,“家园政治”就是指特定生态环境内的家园中,所有的政治事务都应该由生活在该家园中的人自行决定,包括组织建构、制定政治决策、执行决策、过程管理、政治角色分配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只有家园中的成员才会真正关心家园的构建并知道如何才能建立善的家园。因此,作为家园中的管理者,各级自治机关和人民群众必须充分了解国家赋予自治权的用意,深入了解民族自治权的内容和限定,在规划民族地区发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治权,自治机关和人民群众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才能制定和实施生态化的、造福于民族的、有利于地区和谐发展的公共政策。

(二)坚持可持续战略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不是机械的,而是与生命个体一样,是有机的、复杂的,民族地区的特定生态环境致使该地区处于独一无二的“生态位”并具有特定的政治特征。政治生态主义是对传统政治机械化、模式化的批判。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应当看到民族地区客观存在的特性和特色,借鉴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生态的管理方法,发扬民族地区的自然、文化、旅游、民族等优势,制定出鲜明特色的政策,走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五、民族地区政治过程生态化

政治过程是政治的动态方面,1908年美国政治学家A.F.本特利发表了《政治的过程》一书,首次把政治过程当作政治分析的核心。

(一)政治过程的动态性

政治过程理论是动态的,整个政治系统也处于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态之中,各要素之间进行着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不断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政治系统通过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处理,输出到外部环境,形成了政治决策和公共产品;动态性的政治过程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循环系统内部信息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二是政治系统在政治过程中的自我打破和重新建构,即政治变革。生态化的政治过程管理既是政治组织能够实现管理职能的,也是积蓄力量实现政治改革的过程。

(二)政治过程中的市场化工具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突出市场对价格机制的决定作用,这对政治过程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对公共管理市场化工具的引进是打破僵化局面的重要手段。公共部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就民族地区而言,通常情况下更注重的是公平,也因为公共部门过分强调公平的实现,容易忽视效率的重要性,为实现资源的效率化配置,市场化工具的引入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市场化工具是指公共管理组织利用市场这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实现公共管理的方法。在强调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类政治的共性,在传统工具的基础上创新,是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有效方法。就民族地区而言,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敏感度和市场开发程度悬殊较大,因此,市场化工具的应运可以加强市场的调节作用,深化市场开拓程度,为民族地区的市场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指导。经过政治实践的证明,民营化、用者付费、凭单制、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都是卓有成效的市场化办法,标杆管理、目标管理、听证会参与等都是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尝试市场化工具的运用,用市场化工具促进政治过程的生态化。

(三)民族地区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组织生态范文篇6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年以来,我市的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市建设为中心,重点抓了目标责任书签订及责任书的落实、生态系列创建、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等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全面启动和扎实落实新一轮生态建设责任书。一是按照省环保局《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2012)》制定意见,认真分析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组织有关部门对责任书涉及的指标进行仔细的评估,提出了符合我市实际的责任书建议指标。二是根据省长与市长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分解,把涉及市直有关部门的指标分解落实到单位,并结合省考核办法,提出了具体指标和工作要求,以市政府办公室的文件下发,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三是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我们在把省责任书分解到各市直部门的同时,认真组织各县区进行了新一轮《生态市建设县区长目标责任书(-2012)》的制定工作,在充分调研和酝酿的基本上,确定了责任书的相关指标要求。并在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由市长与县区长签订了责任书。之后,各县区也同有关乡镇(办)和有关部门相继签订了责任书,使省、市责任书分解做到了横到边、竖到底。四是认真组织对责任书的调度考核。省、市责任书任务指标分解后,我们认真组织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下发各县区,有力促进了责任书各项指标的落实,尤其是通过年终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区责任书进行考核并将结果通报全市的情况看,新一轮生态建设责任书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为在全省的考核中取得良好以上的好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认真开展生态系列创建工作。一是突出抓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村镇建设工作。首先,根据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指导列入试点的2个乡镇(区尚集乡、县镇)3个村(县东村、县村和县村)制定了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其次,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认真审查,审查过程中,注重了因地制宜的原则,逐一到现场考察,掌握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确保切实可行。再次,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要求狠抓了具体实施。特别是着重抓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今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起到了应有的典型示范作用。二是突出抓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严格申报程序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凡是没有乡镇环境规划或者规划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的,一律不予支持和推荐。同时,我局还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列入全市乡镇(办)环保考核指标并加大了所占分数的比重,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全市有18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有1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还有2个乡镇顺利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现场核查;组织上报了22个省级和8个全国环境优美的材料。三是突出抓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认真按照有关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标准要求,分别对各县区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调研,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调度,督促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落实。目前,全市7个生态示范区(其中部级2个、省级5个)建设已基本达到有关验收要求,正在进行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和通过国家和省里的验收。

(三)顺利完成土壤污染调查有关工作。一是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市土壤污染调查实施方案,明确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并对相关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下发各县区执行。二是成立了领导小组。为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市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业组,负责工作协调、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与把关。三是组织技术培训。派出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业务培训;之后,对各县区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该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四是准确采样,严格按照取样方法和技术规范,在对普查点位进行勘查定位的基础上,组织样品采集,共采集土壤样品153个。五是确保数据质量。建立了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认真对监测化验和数据进行分析,确保调查成果的准确、有效。目前,已按省厅要求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阶段性工作。

(四)切实强化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管理。我市非常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一方面强化对贝壳堤岛与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情况的现场检查。从环保部等部委组织的考核情况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促进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广泛支持。另一方面,开展了对贝壳堤岛与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相关工作。在省环保厅生态处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的技术论证,以及保护区调整卫生遥感监测结果实地核查和环保部的调整公示等工作,调整报告也已经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待批。同时,还按照省厅《关于开展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的通知》要求,组织得力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对县马谷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进行认真自评,从自评情况看,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形成专题报告呈报省厅。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一是编制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根据环保部和省环保局的统一安排,组织编制了《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5)》。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在充分综合分析农村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规划时限和目标,确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布局和重点任务,规定了保障措施,规划了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初稿已经完成,待专家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二是组织开展了秸秆禁烧专项整治。为切实做好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下发了《关于加强秸秆禁烧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的通知》,特别是借助奥动会和全运会召开的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方面,坚持堵疏并举,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筛选了包括沼气、气化、青贮、还田等11种适宜市推广的综合利用技术,在日报上向全社会宣传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涌现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的典型。另一方面,联合农业、公安以及县区政府,组织巡查小组,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制,在重点阶段对全市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通报、及时处理。同时,还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纳入乡镇(办)政府的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地保证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会、现场会、调度会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邓向阳、市长张光峰亲自调度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并多次对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市委常委、副市长韩奎祥坚持每季度一次到环保局就生态市建设及治污减排和农村环保等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视察和调研,为生态市建设出谋划策。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为抓好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各项工作,我市采取与相关县区和部门签订责任书的方式,明确责任,明确时限,一抓到底。把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定期考核,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同时,环保、建设、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卫生、国土资源、畜牧兽医、经贸委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促共为,有力促进了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强化调度,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格执法,采取领导带队、现场督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市环保局每月都对生态市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并根据调度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加以解决。市政府办公室每季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调度,对发现的问题,由督查部门责成相关县区和部门限期解决,市政府年终都要组织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认真考核并通报全市,保证生态建设工作不留死角。

(四)加强基础建设,为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提供组织保障。年,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新形势,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卫生局、行政执法局、畜牧兽医局等单位主要领导充实到领导小组成员中,确保生态市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责任单位抓落实。为保证日常工作开展,调整充实了生态建设办公室,编制由4人增加到6人,增设了1人科级职数,独立办公,设立了专项办公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四落实,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加强了乡镇(办)环保机构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办)都设立了环保所,并明确人员和职责,为做好农村环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搞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由于生态市建设和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在社会上存在片面理解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的现象。为营造生态市等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在日报开辟了“生态”专版,重点宣传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所取得的新成就,突出了治污减排、国土绿化、流域治理、环境质量、农村环保等内容,目前,已经刊登专版35期,30多万字。我们还在电视台开办了“环保聚焦”节目,每周一期,宣传生态建设的正面典型,针砭破坏生态环境的种种不法行为,报道事关民生的环保热点问题。同时,我们把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的宣传纳入“环保世纪行”的主要内容,借助各个新闻媒体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该表扬的表扬,该曝光的曝光,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关心生态建设和农村环保的浓厚氛围。

三、今后打算

(一)扎实做好两级责任书考核工作。一是按照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的要求,及时调度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认真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并做好迎接年度考核的准备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是做好对各县区生态市建设县区长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工作,完善生态市建设责任书考核办法,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县区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做好对市直有关部门的考核工作,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责任书分解通知,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和公布。

(二)着重抓好生态系列创建工作。一是继续抓好2个镇、3个村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建设试点工作,督促相关村镇按实施方案搞好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完成2-5个全国和10-1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和命名。三是组织县和县开展部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区、县、县、县和县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工作,力争年内完成。

(三)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编制完成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力争由市政府颁布实施。二是圆满完成土壤污染调查工作。三是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检查工作,以规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四是下大力气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认真借鉴兄弟市的经验,下死把,动真格,坚决遏制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组织生态范文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江四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意见》(保政发〔〕13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两江四路”区域(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尽快实现重点地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生态治理恢复,结合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历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85%,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的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怒江流域地区,部分群众长期延续下来的开荒种地、陡坡耕作的生产方式以及工程建设中随意设置砂石场等情况的存在,不仅生产率低下,而且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给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地影响。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线沿岸沿边是我县生态恢复治理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加强全县生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怒江流域地区乃至全县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拓展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尽快使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较大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着力打造特色林畜生态县、促进科学发展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重点围绕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保护这一中心任务,加大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治理的力度,大力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和产业支撑,促进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不断改善,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面分析生态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和发展规模、建设布局以及保障体系基础上,突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和城市面山等重点区域,重点围绕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状况,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生态质量状况、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基础、产业发展规划,分类制定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建设方案、扶持政策措施以及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各级政府作为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主体,要充分应用和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能力及经济扶持力,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广泛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4.坚持统筹发展、建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管理的协调发展机制,把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落实管理措施,使该区域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确保生态恢复治理与保护持续长久的坚持下去。

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按照“重点地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原动力,努力形成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和社会效益,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护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三)目标任务

1.生态恢复治理重点区域

(1)怒江干流沿线第一层面山25度以上陡坡耕地;怒江重点一级支流第一层面山25度以上陡坡耕地;

(2)高速公路、320国道和公路两侧视线范围(150米)内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在此范围内有山脊的,第一层山脊界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

(3)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脆弱地区25度以上陡坡耕地;

(4)城镇面山和重点坝子周边、风景旅游区周边25度以上陡坡耕地,风景旅游区公路沿线两侧100米内25度以上陡坡耕地;

(5)重点饮用水源区、大中型水库周边150米以内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

2.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通过实施一批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加强管理保护,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生态退化趋势,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强,努力实现生态状况的根本好转。

3.建设内容

积极探索符合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路子,在生态恢复治理区域内,杜绝毁林开荒,停止陡坡耕种,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水土流失工程治理等工程,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速生丰产林,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提高这些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实施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植被,增强森林植被的屏障功能,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2)开展荒山造林。对宜林荒山进行因地制宜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草覆盖率;

(3)加强公益林建设。切实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景观和防护作用;

(4)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抓好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巩固原有建设成果,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成效,加快新建速度,有效解决广大农户依赖森林资源作为能源利用的问题,切实减少对生态的压力。

三、科学建设和依法管理

(一)优化造林结构。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林种和树种,不断提高建设成效,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生态系统,实行乔灌草结合。对怒江流域较为干旱、土壤瘠薄和难以发展乔木树种的荒山,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方式上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坚决杜绝新的毁林开垦。对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和陡坡耕地,实行多林种结合,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种树种,可以通过发展热带水果、澳洲坚果、咖啡、核桃(含美国山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和适宜热区生长的柚木、印度黄檀、紫檀及铁刀木、合欢等珍贵用材树种,将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与产业培植统筹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嬴。

(二)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有力支撑。针对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生态恢复的难度和重点,加强对怒江流域营造林关键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抗旱保苗技术和治理模式,帮助广大农户解决急需的技术问题。全方位开展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服务,加强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发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采石采砂和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落实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责任,切实巩固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成果。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林果基地、灌草饲料林基地、能源林基地和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四)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基础上,认真做好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便于操作的原则,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责任化,以利于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

(五)科学开展建设成效监测和评价。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体系。县发改、林业、环保、国土、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建设成效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乡镇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依据。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开展本区域建设成效监测评价工作,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充实和完善建设内容,改进和强化管理措施。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合力建设我县生态环境。二是实行绿化责任制,凡在的机关、单位、部队、学校等,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出资、出力绿化荒山,共同承担区域绿化任务。三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营造“公仆林”、“劳模林”、“三八林”、“青年林”、“红领巾林”、“军民共建林”、“新婚纪念林”等不同形式的纪念林。

(二)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造林绿化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分别颁发奖牌和绿化奖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不能按期完成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治理任务的单位及领导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各级政府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渠道筹措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县情的地方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县选择1—2个乡镇或3—5个村作为试点,乡镇选择1—2个村或小组作为试点,通过示范点的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以此来带动和加快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和“生态立县”的全局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安排部署全县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议、协调、解决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实施管理办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具体负责对全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日常工作,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明确职责任务。按照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将建设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发改局负责牵头做好全县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县林业局负责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开展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林地、林权监督管理,查处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违法案件。县水务局负责组织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生态恢复工作;负责区域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县农业局负责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农作物耕作新技术,提高耕作水平;负责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等项目的实施,并进行指导监督;负责清理查处违法砂石场和违法用地。县环境保护局负责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监督相关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的恢复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和监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县民政局负责殡葬管理工作,推进殡葬改革,减少埋坟占地。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筹集;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辖区内怒江流域以及高速公路、320国道、公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安排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实施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协调解决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督促检查乡镇抓好落实工作。

组织生态范文篇8

以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为指导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指南,以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依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机制,立足监督、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大力查处各类生态破坏案件,合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环保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市环境监察支队、自然科、法规科、污控科、规财科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市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市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对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实施具体的督导。

各县(市、区)要将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计划,落实年度考核。要注重队伍建设,指定分管领导,明确专人负责,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执法装备和经费保障。

三、工作目标

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网络,形成比较健全的执法工作机制和完善的工作制度,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队伍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工作重点

生态环境监察重点围绕以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水利风景区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环境保护执法和资源开发类建设项目(包括矿山、土地、湿地等资源开发)及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包括水利水电、交通建设、生态建设等项目)环境保护执法为重点,突出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察,重点查处各类违反环保法规的开发建设行为和突出的生态破坏问题。

农村环境监察重点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农村污染减排和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促治”、“以创促治”、“以减促治”、“以考促治”)等工作开展环境执法,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察,大力推进执法下乡。

1、以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良好区保护为载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组织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态敏感区内是否存在开发建设和资源不合理利用,依法严肃查处有关环境违法行为。

2、以资源开发项目及活动为重点,抓好重点资源开发项目、各类经济开发区、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和中小型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察工作,依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

3、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态创建为抓手,开展“以奖促治”、“以创促治”、“以减促治”、“以考促治”政策实施情况的环境监察工作,重点加强对已获命名的各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已建成的各类环保基础设施运行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已纳入年度减排计划的农业源减排项目、农村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的现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五、实施步骤

按照“调研先行、发动宣传、逐步推进、总结提高”的思路,结合实际,区分重点,有序推进。具体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下半年)。采取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等方式,对全市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地按照市局部署,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全面进行动员和部署,宣传全面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请各地将工作实施方案于2013年7月30日前上报市环保局。

(二)实施推进阶段(2014年上半年—2015年上半年)。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和工作实际,每年组织分别不少于2项的工作调研和专项执法检查,逐步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各地应按照市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有序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

1、在2013年建立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网络,各地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有序启动。市环保局将组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调查摸底、矿山生态环境监管、秸秆综合利用调查等工作性调研,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

2、在2014年有序展开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矿山、规模化畜禽养殖等领域形成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监管。市环保局将开展相关调研,按照省环保厅统一部署组织相关执法检查,结合我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对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和存在环境隐患污染严重的矿山开发项目组织监察执法。大力推进执法“下乡”,指导各地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监管,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地区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继续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监察为重点,对丹江口水库、汉江流域污染隐患组织排查。配合污染物总量减排,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环境监管。

3、在2015年继续拓展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的领域,对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和自然保护区实现常态化监管,农村环境监察进一步深入,有效参与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市环保局将结合实际继续开展相关调研和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对全市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利水电项目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对农村工矿企业组织全面排查,并形成农村重点减排项目长效监管机制。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下半年)。全面总结三年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市局将组成工作组,采取量化评比的方式,对各地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组织研讨和经验交流。

六、工作措施

1、加强协调,统一监管。在环保部门内建立起环境监察、生态保护、监督管理、污染控制、法律法规等部门之间良好的协调工作机制。联合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联合开展重点工程及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监察活动,结合污控部门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的要求开展区域性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各部门应加强与环境监察办公室的工作联系,及时提供有关工作信息,制定有关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的政策和规定,为实施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提供依据。积极探索联合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管理、交通等部门对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开发等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生态环境监察;联合林业、建设、旅游等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联合农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开展畜禽养殖、秸秆禁烧、禁挖发菜等方面的环境监察。并争取人大、政协牵头组织专项生态环境执法检查活动。通过联合执法,发挥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促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制度化、法规化。

2、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针对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为切入点,下大力查处生态破坏的环境违法案件。重点查处中小型资源开发中乱采滥挖、乱搭滥建和乱砍滥伐以及在生态功能区乱排滥放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集中查处违反项目管理规定乱批乱立各类开发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促进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组织生态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组织生态分销渠道模式渠道权力

依据传统的渠道管理理论对分销渠道模式进行选择,使得企业的渠道模式选择缺乏系统性、动态性和前瞻性。本文将应用组织生态理论,从渠道环境、渠道种群、渠道资源、渠道系统运行机理等方面,全面解析企业分销渠道的生态系统,并根据渠道种群间的权力结构差异,划分渠道权力时代,根据不同渠道权力时代的特点进行企业分销渠道模式的决策,为企业的分销渠道模式选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组织生态理论

组织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从社会学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理论,其起源包括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由于组织生态研究领域学者的专业学术背景不同,研究的具体对象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人们对于组织生态的内涵、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一直没有达成共识。

(一)组织生态学的内涵

组织生态学是一种运用生态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概念、模型、理论和方法对组织结构及其所受环境影响进行研究的理论。组织生态学试图解释是什么力量形成了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它认为,组织变化的主要根源不是决策者的战略选择和适应,而是环境的选择,如果能够适应环境,新的组织形式将得到发展。

(二)组织生态理论的研究内容

从1977年Hannan和Freeman发表第一篇关于组织生态理论的文章《组织种群生态学》至今,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从理论到应用,极大的丰富了组织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层次结构。其研究对象分为组织内单元、组织、组织种群、组织群落和组织生态系统。根据以上五个层次,其研究内容分为组织个体生态学、组织种群生态学、组织群落生态学和组织生态系统。

二、企业分销渠道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分销渠道生态系统内涵的界定

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被视为生命体,企业成长过程中,要吸收外界资源,也回馈给外界资源,会对生存环境做出反应,以增加成长及生存的机会,也会繁殖、老化及死亡。人及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被看成是“种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看作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分,是生态系统的活水源泉。资金和技术视为企业成长所必需的肥料。

企业的分销渠道系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厂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等构成的组织种群在特定的渠道资源(人、资金、技术)配置下存在于特定环境中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渠道生态系统中,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环境变化、资源配置、信息传递以及价值流动而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二)分销渠道生态系统的构成

1.渠道环境。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前提。企业分销渠道系统的运行受到经济、政策法规、社会文化、流通、消费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率、经济运行周期等对企业分销渠道模式的选择产生深远影响。当宏观经济走势良好、发展平稳,市场需求上升,生产商可以增加销售点,扩大销售网,选择宽渠道或长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反之则相反。

政策法规环境。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政策选择合法的分销渠道。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的总和。

流通环境。当一国的社会物流体系完善且共享程度较高时,分销渠道模式较为单一;而当一国社会物流体系的成熟度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时,多种分销渠道模式并存。

消费环境。具体包括消费者选择便利性、消费者议价能力、消费者需求特征差异等几类要素。当消费环境成熟时,消费者选择便利性强、议价能力高,消费者需求呈现个性化特征。

2.渠道种群。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渠道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以下几类种群:

生产商种群。在特定行业内,所有从事提取、种植以及制造产品的企业组织构成了渠道内的生产商种群。生产商要大量投资产品的研发设计并控制产品质量,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生产适销的优质产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它们提供产品或服务,构成分销渠道的源头和起点,是分销渠道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分销商种群。在分销渠道系统中,所有介于生产者和终端商之间的经营者组织构成了分销商种群。分销商履行组织商品运行的职能,具有实现产品价值、提高交易效率、简化产销双方搜寻过程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功能。分销商的专门化经营使得这种纽带效率大大提高。

零售商种群。零售商种群是由于渠道环境变化而从中间商种群中分化出来的群体。零售商种群与消费者种群实现零距离接触,负责产品的终端分销,为消费者提供购买便利和售后服务,并努力搜集消费者需求信息。

消费者种群。消费者种群是由所有消费者组成的群体,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视作种群内的组织,消费者是渠道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源泉,为其他渠道种群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3.渠道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渠道资源是一定的,具体包括人、资金和技术三种。

人。在组织生态系统里,人是渠道系统内各企业种群赖以成长和发展的稀缺资源,是渠道系统成长的动力源。渠道内的人力资源分为两部分:一是渠道内组织愿景和价值观的载体—领导者资源。伴随着企业的成长,领导人的自我成长与实现是组织个体进化的关键;二是销售团队。在渠道系统内,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都需要拥有一支成熟的销售团队,它是独立的或者种群间共享的。

资金。渠道内的资金是一定的,其流转方式决定了渠道种群间的比较优势。厂商、分销商、零售商哪一个种群能够占据资金的支配地位,就将在渠道生态系统中得到充足的养分,促进该种群与组织个体进化,这一支配地位随着渠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技术。技术因素对任何生态系统都是重要的。其来源方式为:企业内部研发、联合后共同研发、购买技术、并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等。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一样,在渠道各个种群内具有排他性,而在渠道种群间具有一定的共享性。技术创新是组织个体、组织系统进化与优化的动力源。

三、渠道生态系统与企业分销渠道模式选择

(一)渠道环境对渠道种群间权力结构的影响

渠道权力结构就是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在渠道生态系统内相互之间权力的对比状况。

如同自然界不断发展变化,渠道生态系统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社会文化、政策法规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经济、流通、消费环境则日新月异。渠道种群对这两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决定了该种群在渠道生态系统中的权力。

T1时代,生产商主导时代,即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缓慢(A1),社会流通体系尚不健全(B1),消费环境单一(C1),这时的渠道生态系统环境简单,资源匮乏,此时生产商掌握着渠道系统内的绝对权力,分销商和零售商必须想尽办法获得产品,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此时为生产商主导时代。

T2时代,分销商主导时代,即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此时渠道环境的特点为:经济环境得到改善(至A2点),流通环境变化不大(近似为停留在B1点),消费环境略有改善(近似为停留在C1点)。受社会流通的弱环境影响,生产商只有及时有效的将自身生产的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够在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由于分销商控制渠道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分销网络,零售商必须依赖分销商获得产品,故这一阶段为分销商主导时代。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市场结构的存在,农村在消费基础环境、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的相对落后,农村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可得性和低价格,加上购买渠道单一、产品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渠道权力结构中仍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使得产品的分销渠道仍然掌握在本地的渠道分销商手中。因此,在T3时代,农村市场仍然处于分销商主导时代。

T4时代,消费者主导时代,2020年以后。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预测到2020年,渠道环境特点为:经济高速发展(至A4点),社会流通体系成熟且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消失(至B3点),消费环境成熟(至C3点)。此时,消费者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消费者种群将变为渠道生态系统的起点,逆向营销模式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组织竞争法则。

(二)基于渠道种群间权力结构差异的企业分销渠道模式选择

1.企业分销渠道模式的种类:

传统层级渠道模式,是指由一些独立经营的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共同组成的具有层级结构分销渠道,包括直销、一阶渠道、二阶渠道、三阶以及多阶渠道等类型。

自建分销渠道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实力,构建自己的产品分销网络,包括直销、自建层级分销渠道等渠道模式。

外包分销渠道模式,是指企业将企业的产品分销职能完全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分销,企业自身只负责产品生产和品牌策划。

网络分销渠道模式,即企业根据自身所占据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与消费者的零距离接触。现阶段,电子商务分销渠道也呈现出以直销为主体(B2C),层级(B2B2C,B2B2B2C)快速发展的渠道模式。

多元化渠道模式,即企业依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可能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式进行组合,实现多元化分销渠道。

2.基于渠道种群权力结构差异的渠道模式选择。企业分销渠道模式所经历的四个时代,每个时代的渠道种群权力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其不同的分销渠道模式决策结果(见表1)。T1时代。此时受经济弱环境影响,市场基本为卖方市场,渠道稀缺资源表现为产品。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该种群将产品逐级推向分销商,分销商再将其推向最终的消费者。信息流以“生产商到分销商,再到消费者”为主。此时,企业渠道的运作方式由生产商制定规则,中间商的议价能力较差,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小,因此渠道的运作模式体现的是生产商种群侵蚀渠道生态链下游的种群利益。此时生产商种群可以选择自建渠道模式和传统层级渠道模式。

T2时代。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但受流通弱环境和消费弱环境的影响,分销商占据渠道权力的主导地位。企业渠道的运作方式由分销商来制定,分销商议价能力空前提高,生产商话语权降低,消费者选择余地较小,渠道的运作模式体现分销商种群侵蚀渠道生态链两端的生产商种群和消费者种群的利益。此时生产商可以选择传统层级模式和外包渠道模式。

而在乡村市场,这一时期生产商的渠道模式仍然与T2时代相同。

参考文献:

1.梁磊,邢欣.论组织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层次结构[J].科学学研究,2003(12)

2.刘春雄.产品、渠道与品牌[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07(12)

组织生态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为目标,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村庄,倡树文明新风,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全力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和人文风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村庄布局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依靠农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三、任务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力促全镇生态文明建设有质的提升。到2017年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基本达标。

(一)近期目标(2013—2014年)。全面启动生态文明镇村创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到2013年底,建成生态文明镇;建成生态文明村31个,占35%。到2014年底,建成生态文明样板镇;建成生态文明村40个,占45%。

(二)中期目标(2015—2016年)。加快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村生态文明创建步伐,并达到生态文明标准。同时,兼顾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创建工作,到2015年底,建成生态文生态文明村50个,占56%。到2016年底,建成生态文明村60个,占67%。

(三)远期目标(2017年)。巩固通过考评的镇、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持复查通过率达100%。到2017年底,全镇89个村基本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标准。

四、创建内容

1.完善镇村规划方案。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镇村规划方案,提高规划标准,努力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人口增减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对公共基础设施在规划中作出明确安排。注意搞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规划、生态修复建设规划的衔接,增强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注意保持和体现好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的特点,注意保护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充分体现创建特色。

2.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强化农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推广,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搞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转向农村。大力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以农事体验、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红色旅游、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群落。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充分就业和转移就业,形成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多元化收入结构。

3.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内全面达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标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现“户收集、村集中分类、镇中转、市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村内无污水横流和直接排放现象,无“土小”企业存在,畜禽生态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污染物有效处理,真正实现水清、路净、村美。

4.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推动各类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村村有综合服务中心、有卫生室、有警务室、有文体活动场所、有“两委”办公场所、有便民超市、有互助合作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农村新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更舒适、便利。

5.倡树文明新风。坚持经常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农民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普遍提高。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教育,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繁荣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户、示范村创建活动,破除陈规陋习,形成健康向上的村风民俗。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及社会组织健全配套,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党组织工作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制度等各项制度健全,村民的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落实。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水平。健全农村治保、上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镇将成立具体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落实工作。各部门、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创建工作职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

(二)精心组织。镇领导小组要科学谋划,全面统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三)加大投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发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引导群众“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