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8:45:31

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范文篇1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组织能力范文篇2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

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组织能力范文篇3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组织能力范文篇4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组织能力范文篇5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组织能力范文篇6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组织能力范文篇7

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考生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1、回答问题用语规范、表达准确;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3、计划周密细致,组织实施具有可操作性;4、有明确主题,突出活动或者会议的主旨;5、协调各方,逐项落实;6、把计划落到实处、尽量细致全面。另外,组织安排活动或者会议等,都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主要是如何筹划、准备,事中主要是如何落实责任,应对突发事件,事后主要如何总结、善后等。刘小粤老师同时指出,公考面试考生可以按照以下过程回答问题:1、作出详细可行的计划,并报领导审批。2、做好各方面准备,落实相关责任人,并发出通知,同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收到通知。3、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4、活动进行。如果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5、活动结束,做好书面总结或者口头总结工作。

以下是万学金路公务员考试中心的老师总结的有关计划组织能力的面试试题的答题思路。

一、组织各项会议的基本答题思路:

(导语)首先这是领导对我能力的考验和肯定,也是对我的一种鼓舞和磨砺,更是给我的一次锻炼的提高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机会。我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我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我会按以下几方面实施:1、根据领导的指示制定会议日程。明确会议主题、内容,任务、目标,具体要求,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报请领导审批;2、召开筹备会或者协调会。统筹规划、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负责到人,科学调配,有机安排,主动协调,有效沟通。落实周密计划、科学实施,协调好人员、调配好物资筹;3、作好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比如说会标的悬挂,台签的摆放,车辆的调度、食宿的安排,资料的打印和分装,会场的布置,器材的安装,设施的调试等等;4、向有关参会单位或人员发放通知或邀请函。告之其会议的主题、内容、时间、地点,任务、目标,日程安排、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等,便于参会人员各自做好相应的准备;5、制订(会议进程中的)应急预案,作好各项应急准备;6、逐项有条不紊的召开和落实会议,并适时调整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好各种意外事件和突发事件,确保会议圆满进行;7、做好会议善后工作。会后写出总结,向领导汇报,既为自己积累经验,又使领导及时了解会议情况,把握工作动态,以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组织能力范文篇8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估价

我市现有174个乡镇、2898个行政村,乡村基层干部共计30167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在625人参与的问卷调查中,85.4%的人认为我市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或比较重视,47.8%的人认为各级党委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83.7%的人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执政能力得到提高甚至快速提高。由此可见,我市各级党组织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态度是积极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

(一)狠抓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党校培训为龙头、“”为载体,抓住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切实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报告、**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等系列教育,重点对干部进行“四观”教育专题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采取电教培训、基地示范、专家讲解、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尤其是基层干部实用技术的培训,**年以来共组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20355人次,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把293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促进了农村干部素质整体提升。干部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参加问卷调查的625人中,认为基层组织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145人,占23.2%;认为是较快发展的有413人,占66.1%。

(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行乡镇干部公招公选,近3年全市共公开选拔副科级乡镇领导干部113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510名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坚持选派市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2001年以来共有57名市级机关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锻炼。以村级班子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大力实施“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将一批有开拓精神和经济头脑的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乡企骨干、退伍军人、大学生选进了村级班子。积极探索并推行联村并组、并村强干,减少村组干部人数,优化村组干部结构。目前,全市乡镇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43.4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7.28%;村组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26.57%,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14%。

(三)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以提升干部形象、改善干群关系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乡镇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切实解决乡镇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以争当“民爱民信民敬书记”为主题,大力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活动,并从中择优提拔了3人担任副县级领导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树立了从发展主干线上用干部、用作风好的干部的正确导向。以“民得实惠、党得民心”为核心,广泛开展“一线爱民”活动,先后组织了近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疑难疾苦,扑下身子亲民爱民为民。以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目标,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近三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9.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5314件,较好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市委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了乡镇党委和政府议事决策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落实了监督措施。并结合各村实际,围绕村民自治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相关制度,建立了村级民主选举、村民会议、民主理财、民主决策、村务管理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主的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行乡镇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坚持村级重要事项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扩大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新举措,于**年在全市选取了7个乡镇开展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拓宽乡镇基层党代表在乡镇决策参谋、决策监督、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五)强化为民服务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环节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支部加协会”工作,探索出了“党委建基地,支部加协会,党员带农户”的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支部加协会”模式318个,覆盖面达45%,入会农户7.92万户,带动农户14.7万户,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问卷调查显示,61.4%的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已注重采取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式抓农业生产。策划并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建立完善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全程参与“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制度和“党员农贷快车”信贷需求调查登记档案,进一步发挥“党员农贷快车”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坚持乡村党员、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做到哪里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共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年以来,全市共为61300户(次)农村党员发放贷款2.94亿元,先后结对帮扶4500户贫困党员脱贫。在参加问卷调查的625人中,156人认为我市当前农村党群关系密切,有250人认为比较密切,共占总人数的65%,凸显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在为民谋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在执政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暴露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据625份问卷调查,21.9%的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较弱或很弱。

(一)执政主体素质不高甚至行为失范,严重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

在问及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时,高达57.8%的人认为是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从座谈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宗旨意识不强。由于思想基础较差和党性教育不够等原因,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强,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好“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问题。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把自己的职责概括为“管好自己的人、听好领导的话、办好上面的事”,有的认为“干部就是管老百姓的官”,而谈及为群众服务的寥寥无几。因此,当我们问及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时,66.4%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把增强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作为重要途径。

2.能力素质不高。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5.1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65%。由于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心余力绌,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干部不注重学习,即使组织学习也多是走过场、搞形式,从而导致观念更新慢、素质提高难。在625人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361人认为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正常发挥。

3.工作方法简单。一些乡村干部不注意学习和运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安排布置工作仍停留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搞行政命令的多,用示范引导的少;有的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作风漂浮懒散,办事推诿拖沓,不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甚至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上访问题时,常常采取软拖逃避、欺瞒哄骗等方式,导致基层矛盾激化、干部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稳定。仅以农村干部抓农业生产的方式为例,32%的调查对象反映农村干部仍在采取行政命令、催种催收的方式抓农业生产。

4.干部难选难配。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低、能力差的人,要挑选各方面素质较好的人担任村干部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难度大、后顾之忧多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有能力、有文化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愿当村干部,导致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跟不上,村干部难选难配的现象在当前农村比较普遍。据统计,今年我市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有30%左右的村难以选配合适的人选,甚至有3%—4%的村选不出支书。

(二)执政基础不牢甚至继续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构成党的执政基础的诸要素中,群众最重要。座谈中一些干部反映,当前一些乡镇、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够紧密,个别地方形势还比较严峻。同时,一些偏远乡村硬件设施、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都直接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群众基础不牢。问卷调查显示,33.6%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疏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有的农村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欠深欠细,动辄喝斥、训诫,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侵犯了群众利益;有的搞强迫命令、盲目指挥,违背了群众意愿。调查中有的农民反映,前几年为了争取退耕还林指标,乡村干部动员农民退耕地甚至在好田好土种树苗,现在又要农民毁掉成片的树林而种植果树,对此,农民群众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干群关系,削弱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

2.硬件基础较差。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地理位置偏僻,物产资源贫乏,没有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尽管资源丰富,但交通很不便捷,农产品流通困难,农村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发挥。岳池县天平镇八块田村地处回龙水库水淹区,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镇村干部难以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该村170户631名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3.法律基础薄弱。由于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和普法教育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漠,有法不依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农村宗族势力、地方恶势力在一些地方又有抬头趋势,加之一些地方警力严重不足、社会治安管理措施缺乏,造成农村部分地区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打架斗殴、恃强欺弱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证,而且一些基层干部也因害怕受到打击报复不敢大胆履行职责,致使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社会复杂矛盾时退缩逃避,处置能力不强。

(三)执政环境不优甚至趋于恶化,严重桎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调查发现,一些乡村位置偏远,发展环境差,发展后劲不足,多年山河依旧,基层党组织想方设法也深感突破乏术。

1.乡村经济实力捉襟见肘。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主体的缺位无为,加之农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人文资源等因素影响,乡村集体经济实体不断萎缩,一半以上的乡镇和95%以上的村缺乏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导致农村工作经费紧张,工作开展缺乏保障。就我市而言,由于绝大多数村属于“空壳村”,村干部待遇全靠上级转移支付,村三职干部年工资收入仅2000来元。同时,由于农村教育“普九”、合作基金会兑现、基础设施建设等历史原因,许多乡镇、村债台高筑并且越累越多。目前全市负债的村达到94.24%;乡镇负债100万元以上的占85.63%,乡镇负债最高的达3063万元。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反映,前几年为了完成税费任务,有的村干部用工资抵交,甚至贷款交纳,不少村因此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沉重的经济包袱和经济收入差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乡村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基层干部的作用发挥。

2.基层民主建设阻力较大。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群众参政议政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在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民主政治意识差,认为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会使群众过多地干预村级事务,从而影响和动摇自己的“地位”,因此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主动甚至抵触。我们在对村级换届的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姓氏较少,同姓村民就以姓氏划线,形成一个、两个甚至三四个小集团,致使民主选举难以顺利实现,基层党组织只好采取折中办法进行解决。

3.党风政风民风现状堪忧。由于一些地方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缺乏,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绝大多数群众除了看电视、拉家常,就是打纸牌、搓麻将,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又死灰复燃。有的基层干部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整天沉迷于搞、信迷信、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甚至带头参赌聚赌、扰民坑农,无心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受到极大损害。

(四)执政政策偏离甚至背离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据问卷调查,有27.7%的人认为政策是影响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座谈反映,一些农村基层政策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伤害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1.制定本地政策不合理。一些乡镇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意识差,制定政策前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的制定政策显失公平公正。座谈中不少同志反映,一些乡镇出台政策,长官意志、短期行为非常明显。如有的镇关于镇干部包村发展的奖励政策和交通通讯补贴,正副职之间、领导与其它干部之间的差距拉得很大,严重地影响了班子的整体合力。有的农村承包山林、鱼塘优亲厚友,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引起群众不满甚至上告上访,许多群众因此讽刺说“政策不正”。有的乡镇调整结构时不考虑自身财力,不分析市场行情,不结合本地实际,盲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引进推广,最后党和政府宣传承诺的利益回报、优惠政策不能兑现,招致群众谩骂,降低了党和政府的权威和诚信,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2.执行上级政策不到位。一些乡村干部强调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置群众利益和党的全局利益于不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千方百计钻政策空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就执行,不利就不执行或乱执行。问卷调查中,13.3%的人认为基层组织依法执政意识较差或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和党性修养,法制意识、大局意识、政策观念淡漠。问卷调查显示,41.9%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倾向,23%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法律水平较差或很差。

3.上级政策要求相互抵触。在走访座谈中,基层干部反映当前政出多门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上级政策互相打架、领导要求不一,使他们在执行时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比如收取农民历年欠款,上级一方面要求各乡镇、村要全面完成农业税收任务,并作为硬指标、硬任务下达和考核,但另一方面又要求基层不得收取农民历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即使有钱的农民也将当年税费推拖到次年形成历欠,使乡镇和村对这部分农户处于欲收不能、欲罢也不能的两难境地。实在收不上来,就只有采取由乡村或乡镇干部垫交、借贷等方式完成上缴任务,形成农民拖欠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收取越来越难、乡镇和村负债逐年增加的态势。

(五)执政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失,严重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据问卷调查,33%的人认为“体制因素”是当前影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现行领导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和制度缺位,造成班子内耗扯皮、责权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1.党政不分比较突出。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乡镇党委特别是书记越俎代庖,普遍存在以党政联席会取代党委会和政府会议,有的乡镇领导连政府应该召开什么会议都不清楚。领导体制不顺,导致党委与政府不是“一个方向一个音”,而是“一只脚一条腿”,这不仅使政府职能弱化,同时党委总揽全局的职责也严重受限,有的乡镇因此搞内耗,互相扯皮,影响整体合力。问卷表明,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握不住全局的高达27%,有41人认为村党支部工作上搞统包统揽,作风上搞“家长制”、“一言堂”,42人认为村党支部不注意发挥村委会和其它村级组织的作用。

2.乡镇权责严重失衡。在调查中,乡镇干部普遍反映当前乡镇存在权责严重失衡和机构不相统属的问题。一是乡镇“小针孔”难穿“千条线”。目前乡镇工作普遍存在高强度负荷运行的现状,有的人因此将乡镇形容为“针孔”,即使连轴转也难以应付上面的“千条线”。二是乡镇“小机构”难对“多座庙”。乡镇基层平时穷于应付接待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检查、调研,下来的哪路神仙都不敢得罪,到了县上哪个庙门都要把香烧到,因此浪费了许多精力和经费,难有“闲心”、“闲钱”深思和狠抓发展大事。三是乡镇“小权力”难尽“大责任”。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责权利配置”是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主要因素的占到27.7%。座谈中,多数同志认为乡镇是“有限权利无限责任”,“七站八所”工作在乡镇,但经费的使用、管理又统筹到了县级部门,一些乡镇党委深感工作难于统筹、难于协调、难于落实,导致乡镇执行上级决策、站所执行乡镇部署都大打折扣。

3.村民自治存在误区。一是认识上的误区。部分乡村组织、干部对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往往一知半解,有的乡镇党政领导认为村民自治了,乡镇只能“指导”不能“领导”了,就从“管死”走向“放手”;一些村干部也认为可以不听乡镇的了,可以“自治”随便干了。二是行为上存在误区。一些地方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小组会议大张旗鼓开了一次后就名存实亡。村务公开几个月甚至几年如一日,往往除了应付上面检查,相当一部分村没有按时更新。三是村“两委”关系存在误区。问卷调查表明,有24.2%的人认为目前村党支部对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实行村民自治不够清楚。村民自治的误区,背离了党的要求,侵犯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影响了自治成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农村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全面贯彻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六种能力上下功夫。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

党员是党的组织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才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肌体不断自净、活力不断提高,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开展“保先”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总抓手,坚持用先进典型鼓舞引导人、用反面事例教育警示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的观念不强、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2.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合利用党校、农广校、职业学校、电大、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部门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农村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重点抓好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本领。

3.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评选、表彰、管理、使用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以良好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取向上。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任届制、民主评议和届中淘汰制以及正常离职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保持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围绕发展配班长、建班子、抓队伍,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克难攻坚、加快发展的能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抓发展的能力,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和落脚到这项能力上来。

1.围绕发展配班长。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的思路,坚持从发展主干线上考察和识别干部,注重从社会发展快、群众反响好的地方发现人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教育力度,真正把那些善抓发展、勇于开拓、作风正派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岗位上来。

2.围绕发展建班子。坚持以“三级联创”为总揽,切实加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乡镇干部尤其是党委领导职位候选人的公推公选力度,积极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大力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懂市场经济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优化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抓发展的素质结构,强化抓发展的整体功能。

3.围绕发展抓队伍。着眼于建设一支善于带领群众推动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抓紧建立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基层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健全完善乡村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实行乡村干部报酬与地方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直接挂钩,探索建立选拔优秀支部书记、村主任进入乡镇班子的制度,深入开展“民爱民敬民信干部”活动,坚持从主干线选拔干部,切实解决好乡村干部动力不足、压力不够、活力不强的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注意把那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能力的人吸收为党的分子、培养为村组干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力和创造力。

(三)科学调整和切换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设置和角色功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形势、改革创新的能力

适应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党员从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新任务的需要。

1.深化乡镇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富余人员,降低乡镇运行成本和财政负担。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撤乡并镇、强村并组,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允许村组干部兼职兼薪,形成更加精干的工作机构。进一步调整和理顺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改进工作方式。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作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服务手段为主转变,更加主动地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农村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积极探索在农业项目和农村产业环节上建立党组织的方式和途径,推进“支部加协会”模式的有效覆盖和作用发挥,促进农村党建更好地与农村经济建设相融互动、同步发展。

3.转换角色功能。适应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从传统的政权化角色定位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定位,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职责,自觉从行政事务管理向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等工作转变,从只会抓传统农业向善于抓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等转变,尤其是村级党组织要把职能转变到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管理上来,更好地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

(四)健全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有效执行的能力

1.构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科学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对会议召开、议事范围、议题确定、决议形成、决策执行与监督及议事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健全和完善协商制度,建立乡镇决策咨询机制,健全和完善表决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防止决策失误。扩大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涉及乡镇发展全局、党的建设的重大事项要召开党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平时乡镇决策事项要注重征求党员代表意见。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上限控制”的原则,制定“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凡涉及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乡镇党委政府在决策前,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

2.建立村党政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乡镇党政、村“两委”工作职责,建立乡镇党政、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明确界定和划分各自的职责任务,摒弃“我说你听、我定你办”的领导方式。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督促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分析工作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构建高效灵敏的抓落实机制,形成乡镇党政、村“两委”领导统揽不包揽、支持不干涉、配合不拆台的良好协作局面。

3.优化县乡权利分配。根据乡村两级党组织的职能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乡镇一级政权组织的功能,合理配置乡镇党政的权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对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站所如农业、林业、卫生院等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以改变长期困扰乡镇的条块分割和人、财、物分离状况,真正使乡镇党委具有统领本辖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和权力,提高有效整合乡村社会的能力。

(五)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的能力

1.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农村普法教育和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要重视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定期组织乡村干部集中学习法律和政策,把法律政策学习作为基层干部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水平,增强依法执政的意识。

2.纵深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凡属公益性建设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村务决策,交由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商议,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建立村务公开约束制度,增强村务公开实效。

3.坚持依法治乡治村。加强对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监督,完善有关依法行政的监督措施,聘请依法行政监督员,发挥基层群众的监督力量,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严肃查处不依法行政的典型事件。加强对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自律和监督。以强化财务管理为重点,推行村账乡管制度,强化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职责,定期检查和抽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筹备召开和村务公开情况,完善村民自治工作记录和会议记录,实行乡镇党委派员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由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农村基层乡镇政务、村民自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处推进基层民主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和软拖应付行为,确保基层民主政治依法稳步推进。

(六)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民心的能力

1.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建立和完善乡村干部调查研究、公开办事等制度,切实落实《民情日记》、“驻村双向选择”、“首问责任制”等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和部门联系基层贫困单位制度,实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提高帮扶实效。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建立上级督查考核、受益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2.落实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要教育农村基层干部重视了解当前群众诉求,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规律,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系统思维,灵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说服教育等手段,从满足群众需要、帮助群众解难、调处群众纠纷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基层干部在急难险重和复杂事件面前靠前指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群众疑难问题和信访案件包案和包村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群众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和群众呼声、群众疾苦的反馈渠道,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尽量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要把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教育引导的同时,更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自觉转变作风,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区市县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乡、村干部行为规范和工作规范。坚持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作风建设巡视制度,落实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将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的作风状况纳入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内容。

组织能力范文篇9

一、充分认识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各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及市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工作创新,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系统基层党组织中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不深入,理解不深刻,贯彻不坚决,效果不明显;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素质不高,缺乏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创新意识,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新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2012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和坚强的战斗堡垒,为把建设成为半岛加工制造业中心城市、现代山水田园秀美宜居城市和胶东特色文化名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紧扣要务,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扣中央、省委、市委和我们市委的工作大局,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果检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把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置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体和中心位置,尊重和保障党员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根据党员群众的需要和要求谋划和改进工作,以党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把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基层民主建设协调起来,坚持把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协调起来,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整合党建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继承党执政的成功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使基层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具体目标要求是:

(一)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按规定职数配齐基层党组织成员,并按时换届选举。班子成员文化、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党的基本知识和业务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和谐团结,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廉洁。

(二)基层党组织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善于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谋划工作,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善于把党员和群众置于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和中心位置,根据党员群众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工作,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不断增强;善于用开放、系统、统筹的思维做好工作,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改革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强调共性向既注重共性又尊重个性转变。

(三)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突出,能更好地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凝聚人民群众的堡垒。

三、主要措施

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各党组织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区别不同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工作措施。实施过程中,要着重抓好“七个一”:

(一)开展一次基层党建专题调研活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围绕本地、本单位实际,全面深入地进行一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摸清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状况,找准突出问题,分析产生的根源,理清今后工作思路,提出加强改进措施。对基层党组织基本状况的调查,可采取按不同性质、不同层面分类、分专题调查的方式进行。既要了解先进班子、中间状态班子的情况,更要深入了解后进和软弱涣散班子的情况;既要掌握面上的共性问题,又要重点找准不同部门、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摸清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找出工作指导上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搞清,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要坚持边调研边总结,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常性调研制度和基层党建工作定期分析制度,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对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要于5月30日前报政工科。并将优秀调研成果向市委组织部推荐。

(二)轮训一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围绕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改革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一轮专题培训。培训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突出学习好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标准大讨论活动,明确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成果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是什么,发展成果由谁享用,如何把科学发展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衔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实际能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影响和侵蚀的能力。要以市委党校、各类培训基地和基层党校为主阵地,采取集中办班、短期轮训、外出培训等方式,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同时,要制定培训计划,认真抓好落实,探索构建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务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通过提高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

(三)进行一轮后进班子集中整顿活动。2012年第三季度,各级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排序,列出后进班子名单,对后进班子集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理整顿。要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把思想教育、作风整顿与组织调整结合起来。对党组织班子不健全的,要坚持标准,选准配强,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要进一步健全党内生活制度,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经教育仍不能改正、群众意见大的,要果断进行组织调整。要坚持边整顿边建设,把整顿基层党组织后进班子与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探索构建基层党组织后进班子经常性整顿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在6月下旬召开一次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可扩大吸引部分职工代表参加。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自觉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方面,从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会议记录要于会议召开结束后,分别报政工科。

(五)开展一次基层党组织组建、共建活动。集中开展一次基层党组织组建、共建活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要在抓好党组织组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党组织之间的共建活动,在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互帮互助、共建共享”活动,织结对帮扶、互帮互助方式,贫困户进行帮扶。要把共建活动长期化、制度化,积极构建各级党组织相互联动、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区域性大党建格局。开展“互帮互助、共建共享”活动。帮扶情况将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六)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一次以基层党组织“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党员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围绕“为科学发展服务”,把推进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积极组织开展“为科学发展献计策”活动,通过座谈会、电话、信函、网络等方式,组织党员和普通群众建言献策,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对建言献策活动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党组织要进行汇总梳理,确定工作方向,梳理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破解发展难题。组织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实践活动,发挥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围绕“为党员服务”,把关爱党员放在突出位置,寓管理于关爱之中,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党员”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建立和完善保障党员权利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和改进工作。认真做好经常性走访慰问工作,对离退休党员要加强日常关爱;对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党员,做好物资救助、再就业援助工作,帮助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力度,把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关怀帮助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流动党员的办法,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的活动,受到组织管理,得到组织关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为群众服务”,认真落实为民服务承诺制和为民服务制,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送党情,办实事,解民忧”活动,从急需办、通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情抓起,一段时间内争取办成一两件实事,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注意总结实践活动中好的做法,探索建立党内关怀机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和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机制,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切实组织好。

(七)开展一次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满意度测评活动。各级要对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回头看”,认真查找和解决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巩固和提高活动效果。在此基础上,采取抽样问卷调查、民主测评、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围绕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要切实运用好测评结果,针对测评工作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注意从制度、机制上查原因,进一步改进工作,逐步建立党员评议基层党组织工作、基层党组织定期向党员群众征求意见、定期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等制度,切实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四、组织领导

各企业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双强一实践”活动作为今年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安排,把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组织实施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建立主要领导为责任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靠上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各党委要将“双强一实践”与“双学一实践”活动统筹安排,通盘考虑。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使每个基层党组织、每名党员明确活动开展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措施,把思想统一到活动上来,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要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基层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切实搞好指导,促进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查,强化考核。要采取督查、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样检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组织能力范文篇10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

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

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