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3:46:55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范文篇1

[论文摘要]牙齿组织工程学是指利用体外和体内培养的手段从单细胞获得整个牙齿的组织工程手段。其关键之处是获得具有较强生长和分化能力的种子细胞、优选较为适宜的支架材料,以及构建有较强再生能力的细胞-支架复合体。

近年来,随着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干细胞以及生物材料学等领域的新进展组织工程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谓的牙齿组织工程学是运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原理和技术,在体外构建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植入体内,修复缺损组织,重建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众所周知,牙齿的发生发育经历有初始发生期、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分化期、分泌期以及牙根的形成等阶段,由上皮和间充质的相互作用完成。即便使用单细胞进行培养,牙齿结构的发生和发育也要经历这些必然阶段。这为牙齿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组织工程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一、牙齿组织工程与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其可在体外分离、扩增和冷冻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不同的细胞或组织。根据发生学来源的不同可将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随着生物技术及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可通过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培育出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其原理是人为干预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使这些细胞按照我们的需要分化成单一的组织或器官。组织工程牙齿的研究常以干细胞、信号分子及生物支架为基础[1-2],在体外通过组织重组技术及器官培养等方法研究牙齿的再生。Sharpe等[3]利用小鼠胚胎牙上皮和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及成人骨髓干细胞重组后再植入小鼠体内可获得牙齿结构,Young等[4]也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制备了齿/骨杂交体,即用猪第三磨牙的牙蕾细胞种植到生物可降解的支架PGA或PLGA上,在成年大鼠的视网膜上生长4周后即得牙移植块;同样从猪的骨髓中分离诱导成骨细胞,并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透氧的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培养10天后即得骨移植块;将以上的牙移植块和骨移植块组合在一起重新植入大鼠的视网膜上生长8周后,经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发现齿/骨杂交体不仅能产生牙本质、修复牙本质及釉质组织,还能表达骨钙蛋白、骨涎蛋白以及Ⅲ型胶原。Kramer等[5]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韧带细胞共培养,发现共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骨涎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体现了共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获得牙周韧带细胞的特性,可用于进行牙周组织的修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体外再生牙齿是可能的[6-7]。且在一定条件下不仅牙髓干细胞能够再生牙齿结构,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能够产生类似牙齿硬组织的结构。

二、牙齿组织工程与生物支架

组织工程将培养细胞种植于外源性细胞外基质(ECMs)以构筑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这种外源性ECMs就是由生物相容性良好和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制备的三维多孔支架。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选择对于组织工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目的是为构建组织的细胞提供一个三维支架,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乃至分化,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外环境。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需要满足如下要求:(1)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因邻近组织的排异反应而影响新组织的功能;(2)具有可降解性及适宜的降解速率,当移植的细胞或组织在受体内存活时,支架材料可自行降解;(3)具有符合细胞、组织器官要求的生物力学强度;(4)具有良好的细胞界面关系,能相互作用以保存和促进细胞功能;(5)便于加工成理想的二维或三维结构,而且移植到体内后能保持原有形状。

Gronthos等[8]以HA/TCP为支架,将体外扩增的牙髓干细胞(DPSCs)植入裸鼠背侧皮肤下,可获得牙本质/牙髓样结构。此外,在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PLGA或PGA/PLLA构成的牙型支架中,植入打散猪胚磨牙牙胚或大鼠的磨牙牙胚,均能形成一个包含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界限清晰的牙髓腔、Hertwig氏上皮根鞘(HERS)和成釉器的结构[9-10]。07年,KazuhisaNakao等人将打散的小鼠胚胎14.5天的上皮和间充质添加到用胶原做成的支架上,在体内和体外均培养出了完整的并富含有血管和神经纤维的牙齿结构[11]。

传统的牙齿组织工程是在体内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体内构建是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体内,修复组织缺损。这种方法的明显优点就是能够利用体内独特的生长环境为牙齿的再生提供条件适宜并无菌的环境。但随着组织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体内重建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必须能够实现在体外重建的模式。体外构建是通过体外组织培养的方法将种子细胞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在体外进行组织构建。体外重建具有一些较体内构建容易控制条件、利于实验观察等优点,然而在传统的静态培养条件下体外重建却很难达到真正的组织重建,但随着生物反应器和灌注培养系统的先后出现,体外构建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12]。

三、展望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飞速发展和生物材料的不断改进,运用实验胚胎学、发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牙齿的再生是完全可能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是:体外培养种子细胞,形成牙胚后植入患者先天无牙颌区或缺失牙区,使长出具有良好形态并能行使其生物功能的组织工程化牙齿,从而取代传统的人工种植牙。随着Dentigenix和Odontis等牙齿组织工程公司的出现以及日立等大型企业的介入可能会大大加速有关的研究进程以及商业化产品的推出,但也可能同时会阻碍相关研究结果的透明度。但不管怎样,组织工程化牙齿将走入临床应用,这将是现代组织工程学向口腔疾病治疗的传统观念和方法发起的最具革命的性挑战,必将在口腔医学领域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参考文献:

[1]MauneyJ.R.Biomaterials.2005;26.

[2]ZhangY.D.CellRes.2005;15.

[3]OhazamaA.JDentRes.2004;83.

[4]YoungCS.TissueEng.2005;11.

[5]KramerP.R.JDentRes.2004;83.

[6]HondaMJ.JOralMaxillofacSurg.2006;64.

[7]YenAHandSharpePT.ExpertOpinBiolTher.2006;6.

[8]GronthosS.ProcNatlAcadSciUSA,2000,97.

[9]DuailibiMT.JDentRes,2004,83.

[10]YoungCS.JDentRes.2002.81.

组织工程范文篇2

[论文摘要]牙齿组织工程学是指利用体外和体内培养的手段从单细胞获得整个牙齿的组织工程手段。其关键之处是获得具有较强生长和分化能力的种子细胞、优选较为适宜的支架材料,以及构建有较强再生能力的细胞-支架复合体。

近年来,随着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干细胞以及生物材料学等领域的新进展组织工程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所谓的牙齿组织工程学是运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原理和技术,在体外构建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植入体内,修复缺损组织,重建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众所周知,牙齿的发生发育经历有初始发生期、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分化期、分泌期以及牙根的形成等阶段,由上皮和间充质的相互作用完成。即便使用单细胞进行培养,牙齿结构的发生和发育也要经历这些必然阶段。这为牙齿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组织工程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一、牙齿组织工程与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其可在体外分离、扩增和冷冻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不同的细胞或组织。根据发生学来源的不同可将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随着生物技术及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可通过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培育出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其原理是人为干预干细胞的分化方向,使这些细胞按照我们的需要分化成单一的组织或器官。组织工程牙齿的研究常以干细胞、信号分子及生物支架为基础[1-2],在体外通过组织重组技术及器官培养等方法研究牙齿的再生。Sharpe等[3]利用小鼠胚胎牙上皮和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及成人骨髓干细胞重组后再植入小鼠体内可获得牙齿结构,Young等[4]也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制备了齿/骨杂交体,即用猪第三磨牙的牙蕾细胞种植到生物可降解的支架PGA或PLGA上,在成年大鼠的视网膜上生长4周后即得牙移植块;同样从猪的骨髓中分离诱导成骨细胞,并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透氧的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培养10天后即得骨移植块;将以上的牙移植块和骨移植块组合在一起重新植入大鼠的视网膜上生长8周后,经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发现齿/骨杂交体不仅能产生牙本质、修复牙本质及釉质组织,还能表达骨钙蛋白、骨涎蛋白以及Ⅲ型胶原。Kramer等[5]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韧带细胞共培养,发现共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骨涎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体现了共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获得牙周韧带细胞的特性,可用于进行牙周组织的修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体外再生牙齿是可能的[6-7]。且在一定条件下不仅牙髓干细胞能够再生牙齿结构,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能够产生类似牙齿硬组织的结构。

二、牙齿组织工程与生物支架

组织工程将培养细胞种植于外源性细胞外基质(ECMs)以构筑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这种外源性ECMs就是由生物相容性良好和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制备的三维多孔支架。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选择对于组织工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目的是为构建组织的细胞提供一个三维支架,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乃至分化,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外环境。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需要满足如下要求:(1)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因邻近组织的排异反应而影响新组织的功能;(2)具有可降解性及适宜的降解速率,当移植的细胞或组织在受体内存活时,支架材料可自行降解;(3)具有符合细胞、组织器官要求的生物力学强度;(4)具有良好的细胞界面关系,能相互作用以保存和促进细胞功能;(5)便于加工成理想的二维或三维结构,而且移植到体内后能保持原有形状。

Gronthos等[8]以HA/TCP为支架,将体外扩增的牙髓干细胞(DPSCs)植入裸鼠背侧皮肤下,可获得牙本质/牙髓样结构。此外,在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PLGA或PGA/PLLA构成的牙型支架中,植入打散猪胚磨牙牙胚或大鼠的磨牙牙胚,均能形成一个包含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界限清晰的牙髓腔、Hertwig氏上皮根鞘(HERS)和成釉器的结构[9-10]。07年,KazuhisaNakao等人将打散的小鼠胚胎14.5天的上皮和间充质添加到用胶原做成的支架上,在体内和体外均培养出了完整的并富含有血管和神经纤维的牙齿结构[11]。

传统的牙齿组织工程是在体内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体内构建是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体内,修复组织缺损。这种方法的明显优点就是能够利用体内独特的生长环境为牙齿的再生提供条件适宜并无菌的环境。但随着组织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体内重建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必须能够实现在体外重建的模式。体外构建是通过体外组织培养的方法将种子细胞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在体外进行组织构建。体外重建具有一些较体内构建容易控制条件、利于实验观察等优点,然而在传统的静态培养条件下体外重建却很难达到真正的组织重建,但随着生物反应器和灌注培养系统的先后出现,体外构建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12]。三、展望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飞速发展和生物材料的不断改进,运用实验胚胎学、发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牙齿的再生是完全可能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是:体外培养种子细胞,形成牙胚后植入患者先天无牙颌区或缺失牙区,使长出具有良好形态并能行使其生物功能的组织工程化牙齿,从而取代传统的人工种植牙。随着Dentigenix和Odontis等牙齿组织工程公司的出现以及日立等大型企业的介入可能会大大加速有关的研究进程以及商业化产品的推出,但也可能同时会阻碍相关研究结果的透明度。但不管怎样,组织工程化牙齿将走入临床应用,这将是现代组织工程学向口腔疾病治疗的传统观念和方法发起的最具革命的性挑战,必将在口腔医学领域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参考文献:

[1]MauneyJ.R.Biomaterials.2005;26.

[2]ZhangY.D.CellRes.2005;15.

[3]OhazamaA.JDentRes.2004;83.

[4]YoungCS.TissueEng.2005;11.

[5]KramerP.R.JDentRes.2004;83.

[6]HondaMJ.JOralMaxillofacSurg.2006;64.

[7]YenAHandSharpePT.ExpertOpinBiolTher.2006;6.

[8]GronthosS.ProcNatlAcadSciUSA,2000,97.

[9]DuailibiMT.JDentRes,2004,83.

[10]YoungCS.JDentRes.2002.81.

组织工程范文篇3

关键词:组织工程微粒皮肤脱细胞真皮基质成纤维细胞

皮肤是覆盖与保护体表的重要组织器官。由于炎症、溃疡、外伤、烧伤、肿瘤术后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常造成皮肤的缺损与异常。对于这种组织缺损目前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这种方法不仅造成供皮区新的创伤缺陷,而且经常受供皮来源的限制。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深入,应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是目前皮肤缺损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支架材料,它去除了引发宿主排斥反应的细胞成分,完整地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成分,力学性能好,抗原性低,可诱导具有再生能力的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按照应有的组织学方式长入真皮层,其临床应用效果最好,并且其在体内降解吸收与宿主组织改建相一致。笔者在实验中借鉴烧伤治疗中的微粒皮技术,利用改良消蚀法(另文发表)制备相容性良好的ADM微粒,与成纤维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微粒皮肤,以期延展组织工程在皮肤缺损修复上的应用前景。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York猪(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DMEM低糖培养基(美国Sigma公司);胰酶(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Nuair公司);CO2孵箱(Nuair公司);倒置显微镜(Olympus公司);低温高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培养板(Falcon公司),;取皮鼓(无锡新达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恒温箱(HHS21-4型,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扫描电子显微镜(TXA-840,日本电子光学公司);真空冷冻干燥机(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全自动酶标仪(上海雷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MK3型酶标仪)。

2、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的制备

取York猪(20kg)新鲜背部皮肤,切成5cm×10cm大小,用取皮鼓反向取皮,去除含猪表皮面约0.3mm厚的皮片;将余下的猪真皮,再用取皮鼓同法于近表皮面取约0.3mm厚皮片,用质量浓度2.5g/L胰蛋白酶消化90min,大量纯水冲洗,然后将皮片用4%NaOH溶液消蚀,B型超声清洗仪间断振荡清洗,每隔4h更换消蚀液1次,消蚀18h时将皮片取出,用滴加青、链霉素的PBS浸洗24h以上,其间多次换液,直至溶液变为清亮,pH7.2。最后将皮片放于-80℃冰箱,反复冻融3次,每次4h,使细胞完全破裂崩解。然后置冷冻干燥机冻干,再用物理方法切割成约0.3mm×0.3mm×0.3mm大小的ADM微粒,用PVC袋分装、60Co照射、无菌保存。取部分材料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后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观察ADM微粒的颜色、结构和细胞残留情况。

3、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扩增

背部皮肤取自合法水囊引产的5月龄男胎,将其切成2mm×5mm的条块,在4℃下用含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的PBS浸泡冲洗,修剪多余的脂肪和肌肉组织,用质量浓度2.5g/L胰酶4℃消化,机械分离表皮层和真皮层,将真皮层吹散,收获其中的成纤维细胞,接种于75cm2的培养瓶中,用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扩大培养并传代,取2~9代生长良好的成纤维细胞使用。

4、PKH26标记成纤维细胞

细胞示踪剂PKH26是亲脂性的荧光染料,散发红色荧光。它可以与细胞膜不可逆地结合,对细胞进行荧光标记。按文献所述方法,在nitName="℃">25℃条件下进行,用质量浓度2.5g/L胰酶消化对数期生长的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计数。用PBS洗涤上述单细胞悬液,离心5min,小心吸去上清,加入1ml专用重悬液DiluentC重悬细胞,在染色之前即刻,在另一离心管中配制浓度4×10-6mol/L的PKH26染料。迅速均匀地将1ml重悬细胞液和1ml的染料液相混合,轻轻吹打、混匀,孵育2~5min。加入等量的血清终止反应,放置1min,再加入等量的含血清DMEM。离心,移去上清,将细胞移入新的离心管中,用PBS洗涤3次。加入10mlDMEM洗涤细胞,培养、传代。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染色效果和荧光强度,并观察细胞的活力。

5、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构建

将制备好的ADM微粒用DMEM浸泡24h后,平铺于12孔板中,以2×106/孔密度加入培养好的2~9代成纤维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37℃、体积分数5%CO2孵箱中培养2周,每天换液,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第3、7天取材HE染色,电镜扫描。同法准备另一铺好ADM微粒的12孔板,加入同样浓度PKH26标记的成纤维细胞,培养,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微粒上的黏附、生长情况。

6、细胞增殖检测

在96孔板中,将成纤维细胞分别按2×103/孔接种在已灭菌处理好的ADM微粒上,加入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至100μl,在37℃、体积分数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对照组直接接种细胞到孔板中,空白对照以100μlDMEM培养液代替细胞悬液接种,隔日换液。接种后第0、2、4、6、8、10、12天用MTT法测细胞在微粒上的增殖情况:先换无血清培养液80μl孵育2h,再加MTT(质量浓度5mg/ml)20μl,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4h后,弃去孔内上清加DMSO100μl,在37℃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0min,待沉淀溶解后在酶标仪上读取吸光度(A)值,检测波长570nm。根据A值绘出增殖曲线。每组56孔,每时相检测点测8孔,重复4次。

7、统计学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时间点A值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NK)法,设定α=0.05。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观察

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粒外观呈瓷白色,厚度为3000μm左右,表面(乳头层侧)平整光滑(图1a),微粒均匀,质地柔软,有弹性,韧性好。镜下观察可见胶原纤维稍松散但排列规则,三维结构完整(封二插图图1b),真皮基质内未见细胞及细胞碎片存在。扫描电镜显示,胶原纤维连续不断,相互交织成立体网状结构,排列整齐,分布均匀,孔隙直径约20~50μm,孔隙间相互连通(图1c)。

2、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细胞生长情况观察

成纤维细胞在ADM微粒上2h即可黏附,2d后在微粒上开始增殖,可以看见细胞在微粒上生长良好(封二插图图2a),7d时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以微粒为核心生长数层并分泌大量基质(封二插图图2b)。7d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与ADM微粒复合的PKH26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封二插图图"0"NumberType="1"Negative="False"HasSpace="False"SourceValue="2"UnitName="C">2c)。电镜扫描显示复合7d后,成纤维细胞在ADM微粒上生长伸展良好(图2d)。

3、组织工程微粒皮肤的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复合培养2、4、6、8、10、12d时微粒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比较结果见图3。由MTT结果可知,10d时组织工程微粒皮肤上的细胞与之前时间段相比增殖明显(P<0.05),特别是与2d时的增殖情况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三、讨论

组织工程范文篇4

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川省委组织部在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的过程中,坚持把让人民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把人民满意作为评价组织工作的根本衡量标准,使组织工作系统成为联结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

做实事、求实效,使组织工作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四川省委组织部提出了包括人民群众对教育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支持度高,党风、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等创建“群众满意工程”的八条具体要求,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准则。在先进性教育和“树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形象”教育活动中,他们开展了“万人评议”活动,把评价权交给群众,把群众意见作为最权威的工作指向。

寻载体、搭平台,既夯实执政基础,又让群众得到实惠。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四川省委组织部以“民得实惠,党得民心”为目标,在城市实施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三覆盖”建设,努力做到哪里有人群聚居和社会经济活动,哪里就有党员和党的组织;哪里有党员和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和党的工作在开展;哪里有党的活动和党的工作在开展,哪里就有党的凝聚力在体现。在农村,他们探索、总结、推行了“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模式,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农民闯市场、谋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组织工程范文篇5

同志们:这次全市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动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安排部署全市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做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刚才,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意见》,市直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代表和区(市)、乡镇(街道)、经济薄弱村代表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充分认识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重大意义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力推进农村税费、土地制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和农村社会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21.6万吨,比上年增长21.8%;农业增加值达49.54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59元,增长14.6%。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级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经济薄弱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施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我市来说,仅有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的发展与稳定,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薄弱村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往往容易诱发治安、上访、、迷信等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对城乡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培植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无疑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保持农村社会平安稳定、和谐发展的治本之策。第二,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措施。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把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列为“富民兴枣”十大工程之一,这既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方法,又是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市开展“四强”竞赛活动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强镇、强企、强园区和强村,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全市仍有一些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落后。造成这些村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比较突出的是:一是基础组织薄弱。部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村级班子软弱,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二是集体积累空虚。在全市2214个行政村中,村级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有1840个,占总村数的83.1%,其中,960个村收入为零,是事实的“空壳村”。三是自然条件差。多数经济薄弱村地处偏远,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现实情况表明,经济薄弱村发展慢,是当前我市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薄弱村达不到小康,全市就很难达到小康;经济薄弱村发展不起来,就会影响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实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抓后进、促平衡,有利于尽快改变经济薄弱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强村带头富、弱村赶强村、最终共同富的目标;有利于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向农业倾斜,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形成支持农业、关心农村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促进机关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第三,加快经济薄醮宸3?******员先进性的具体行动。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做实事、做好事,农民群众就会真心拥护党,永远跟党走。各级一定要把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作为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BR>二、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

组织工程范文篇6

一、“先锋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先锋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认真运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以“三级联创”为基本途径,以强核心、强素质、强管理、强服务、强实力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先锋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1、强核心。乡镇和行政村的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结构合理,功能优化,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和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乡镇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开拓进取、团结协调、勤政廉洁,党委凝聚力、战斗力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要形成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党政正职年龄在35岁以下的达到20%。村级组织健全,党组织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党组织书记和村级领导班子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保持在40岁左右,并有一批35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

2、强素质。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普遍参加学习培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0%以上,其中党政正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50%以上;村党组织书记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达到50%以上,45岁以下的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并有一批达到大专以上学历。45岁以下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普遍掌握1-2门现代农业适用和经营管理知识,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能。

3、强管理。乡镇和行政村的各级组织统一协调,村镇管理民主规范。乡镇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加强,乡镇党委能总揽全局,领导有力。村级组织制度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落实,建立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

4、强服务。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建立起便民、利民的为民服务机制,为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政策、科技和信息服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对乡镇党政班子、村党组织班子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

5、强实力。进一步理清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省1万个村党组织和500个乡镇党委,成为经济快速发展、“五好”“六好”成效明显、村镇管理科学规范、精神文明协调共进、农民群众拥护满意的基层党组织。2003年,重点抓好2000个村和100个乡镇的创建工作。

二、“先锋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1、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岗位教育、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一起抓,以提升素质、提高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为主要内容的形势任务教育,以“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加强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学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岗位技能教育,凡45岁以下的现任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未达到大专文化程度,村主要干部未达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都要分期分批参加学历教育。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在3年任期内必须接受岗位培训。今后5年,省里将每年举办2期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今明两年重点培训强镇和欠发达乡镇党委书记。各市也要有计划地举办好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各地要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要在具备条件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抓紧建立一批农村基层干部实践培训基地和新技术培训基地,积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远程教育,定期轮训乡村干部,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

2、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建立健全乡镇党委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试行乡镇党代会代表活动制度,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增强乡镇党委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水平。积极提倡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领导成员实行交叉兼职,村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兼任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村委会主任一般兼任副社长;鼓励村党组织成员经过法定选举程序兼任村委会成员。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统一协调的工作规则,规范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凡重要事项,一般应先由村党组织提出议案,或由村民委员会提出议案报经村党组织同意,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党组织主持的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须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重大事项,原则上先由党员大会讨论,联席会议研究后,再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坚持重大事项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联章联签制度。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恳谈会制度。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定期审计制度,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乡镇和电算化管理制度,2003年底在全省所有乡镇全面实行村会计委托制。

3、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本领。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制度,积极推行为民办事全程制、乡镇“365服务窗口”和农技“110”服务中心制度。继续坚持《民情日记》、办公无休日、驻村服务日、联系村户制度,广泛开展基层干部评机关、群众评部门、村民评“两委”活动,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丰富联系群众的内涵。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农村基层联系点制度,县、乡镇机关每年要有计划地开展干部进村驻户活动,访民情、办实事,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各地要把乡镇建立健全制度和农村基层干部执行制度的情况作为日常考核评议的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4、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乡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全面实行乡镇干部联村“双向选择”制度。继续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及优秀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和优秀村干部中选拔部分人员,充实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积极推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鼓励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前提下,以富民强村为目标,确定班子任期创业和年度创业承诺目标,向村民作出办实事的公开承诺。进一步完善乡镇和村干部考核工作,广泛实行民主评议,把工作实绩、创业目标的实现情况与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激励和引导基层干部把思想、精力和热情集中到办实事、谋发展上来。建立经济欠发达村干部最低报酬保障和激励机制。今后5年,省里将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困难村和经济薄弱村干部的误工报酬补助,各市、县(市、区)也要配套提供帮扶资金。高度重视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切实解决一些地方村干部后继无人或素质不高的问题。

5、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各乡镇、村党组织要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上,按照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根据本地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具有本乡本村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大力开展“双带”活动。积极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在带头致富的基础上创办示范基地,健全以乡镇科协和农技部门为主体的乡镇干部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技术辅导和市场信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突破传统产业的旧框框,走农业结构调整之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带领农民群众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增加收入。鼓励和支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社区股份制管理,拓展资本经营、资源经营、资产经营、服务经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大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采取干部下派、机关部门挂钩、富厂富村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不断增强薄弱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村合并、下山脱贫、移民开发、异地发展等途径,加快脱贫步伐。

三、“先锋工程”建设的方法步骤

1、科学制订规划。各地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本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摸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找准影响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长远规划与近期安排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要求高、措施实。制订意见和方案既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又要立足各地实际,总结运用好农村“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与已有的活动、载体和方法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分类指导。各地要针对不同的乡镇和村,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分类进行。对先进的乡镇和村,重点要在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总揽全局、驾驭社会主市场经济的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努力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对后进的乡镇和村,重点要教育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村面貌有新的变化。各地都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轮动管理的办法,倒排出一批后进村进行重点整顿提高。对中间状态的乡镇和村,重点要在学赶先进、争上台阶上下功夫,在班子自身建设、民主管理、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努力使一部分乡镇和村跨入先进行列。

3、重视机制创新。各地要认真按照党的*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创新。特别是在建立健全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等方面,要切实加大探索力度,力求有新的突破。同时,还要大力创新“先锋工程”建设活动的方法、载体和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争创热情。

4、加强督促检查。各地要对“先锋工程”建设的开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加强具体指导。每年年底要组织力量对“先锋工程”建设情况特别是创建先进乡镇党委和先进村党组织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并逐级报告。省里将在每年年底或年初组织力量进行抽查。

5、高好舆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的意义、措施、经验和效果,努力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及时总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事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推进“先锋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组织工程范文篇7

1组织工程气管的结构构建进展

组织结构是气管功能的基础。近年来,组织工程气管的结构构建已从单纯的二维结构软骨板逐渐向三维立体结构方向发展。

1.1种子细胞的新选择构建气管的种子细胞一般以鼻软骨、肋软骨、耳廓软骨[2-7]等透明软骨为主,但上述软骨的取材困难,其他细胞来源特别是成体干细胞成为组织工程气管种子细胞的新选择。Naito等[8]在大鼠体内利用成纤维细胞构建管型组织,同时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形成环状组织加强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成骨和生物力学性能。Zhang等[9]以TGF-1诱导并扩增骨髓基质细胞,构建出圆柱状气管样软骨。Macchiarini等[10]利用人上皮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替代治疗终末期支气管软化,效果明显。Liu等[11]利用TGF-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集体在体外生成软骨细胞,并使之形成管状组织工程软骨。Kim等[12]用自体皮肤上皮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成功构建了家犬气管,提示皮肤上皮细胞可能的干细胞特性。

1.2生物支架和生物材料的发展现行组织工程学领域大部分研究均来源于体外二维组织培养,如何构建三维立体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图式发生等发育学的概念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之前,生物支架和生物材料提供了暂时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生物可降解合成材料如聚羟基乙酸(PGA)、聚乳酸(PLA),天然材料如藻朊酸盐、胶原,去细胞组织构建的支架如小肠黏膜下层(SIS)、去细胞膀胱黏膜下层(ABS),以及上述材料的复合物。生物支架和生物材料需有一定要求强度,而且必须是多孔结构和存在细胞亲和力、生物兼容性,以种植、营养细胞、清除机体废物等[13]。这对生物支架和生物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Remlinger等[14]将猪的气管取下,经去细胞处理后植入家犬体内,发现这种水合脱细胞气管支架在短期内能促进局部特异上皮细胞发生,并能表现很好的生物力学特性。Kobayashi等[15]用螺旋状聚丙烯支架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脂肪源性干细胞提供支持作用。Kim等[3]利用纤维素-透明质酸复合凝胶成功构建组织工程气管。Jungebluth等[16]将猪气管去细胞处理后构建出无免疫原性的气管支架。Huang等[17]发现包裹SIS的聚丙烯支架可促进缺陷气管处的上皮再生,并有效降低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生物反应器和组织工程气管构建的新方法生物反应器在组织工程器官的体外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结合生物反应器的新型设计,涌现出许多新颖的组织工程气管构建方法。Lin等[18]将软骨细胞植入聚(ε-己内酯)-Ⅱ型胶原支架并在旋转型生物反应器培养,发现该法促进细胞增殖,增加了葡萄糖胺聚糖和胶原的含量。Asnaghi等[19]成功构建了一种双室旋转生物反应器,旨在促进自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将被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三维结构的成熟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形成。Tani等[2]以新西兰白兔的耳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扩增后环形覆盖于硅胶管外,置于静态型和旋转型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构建了无支架的圆柱状软骨。

2组织工程气管的功能构建进展

气管功能的维持,不仅需要软骨细胞构成的起支持作用的骨架,更需要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以保证气管的湿润和清洁。气管黏膜上皮主要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包括纤毛细胞、Clara细胞、杯状细胞等。组织工程气管的一大任务,就是要重新构建上述功能细胞。Sato等[20]用聚(L-乳酸酸钴-ε-己内酯)覆盖在生物支架内层以保护胶原层,促进上皮的形成。Kobayashi等[15]将牙龈成纤维细胞和脂肪源性干细胞植入生物支架内,发现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很好地形成含杯状细胞和纤毛细胞的假复层上皮。Kim等[12]发现皮肤上皮细胞能转化为气管上皮细胞和软骨细胞。Kim等[3]用纤维素-透明质酸复合凝胶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显示有功能的上皮再生,其纤毛细胞的纤毛摆动频率接近正常气道黏膜。Nakamura等[21]将生物支架浸泡于骨髓穿刺液和间充质干细胞,与浸泡于外周血中的生物支架相比,观察到更快的上皮再生和纤毛运动。Huang等[17]利用SIS作为支架,发现SIS能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并有效降低如皮下气肿等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Tada等[22]把一种胶原Vitrigel膜和胶原海绵相结合作为胶原支架,发现其能增强上皮细胞增殖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浸润,形成了纤毛柱状上皮。Suzuki等[23]的实验发现,含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支架能加速组织工程气管的上皮形成和血管再生。

3组织工程气管构建中的营养问题

既往观点认为,软骨组织的营养仅靠组织液渗透即可,对血管无过多依赖。但Curcio等[24]发现,种植于支架外层的软骨细胞会向支架内层迁移,其驱动力考虑是氧分压梯度。而Tan等[25]在培养介质中加入携氧药,发现其能增加组织工程气管上皮的氧分压,促进上皮细胞代谢,还有可能促进血管的生成。这是否意味着缺氧会出现软骨支架结构的混乱,而氧气或血管存在时组织工程气管是否能更好的形成?

组织工程范文篇8

创新发展组织工作理念,使之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创新谋划组织工作思路,使之更加紧扣创新主题

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创新思路,拓宽视野,破解难题,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推动进步。在谋划组织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时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今年,我们结合上级精神,突出湖滨特色,理出了清晰明确的工作思路,就是“突出一条主线、实现三个突破、推进五项工作,实施六项工程”。“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年”活动这条主线。“实现三个突破”,就是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上有新的突破,在彰显组织工作亮点上有新的突破,在发挥组织工作服务保证作用上有新的突破。“推进五项工作”,就是在十七大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上有新加强,在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上有新进展,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上有新突破,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上有新成效,在提高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有新举措。实施“六项工程”,就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发展工程”、“精品示范工程”、“基础强化工程”、“信息畅通工程”、“服务保障工程”,使组织工作不断推出新亮点,掀起新高潮,取得新突破,展示新形象。

创新探索党组织设置方式,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措施方法。工作中,我们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实际,努力使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适应,积极按照服务功能设置党组织。在农村,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在农民专业协会上,建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建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在社区,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小区里,建在楼院中,建在社区居民从事商业组织上;在“两新”组织中,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领域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通过发展党员、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先组建群团组织等方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流动党员中,按照“就近、集中、工作性质相近、便于组织”的原则,打破原有隶属关系,创建流动党员党组织,努力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创新完善组织工作机制,使之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同志强调:要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一是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坚持和完善干部推荐票决制度、竞争上岗和聘用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推进干部选任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监督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推进干部管理监督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党员活动日制度、调训轮训制度、学时学分制度等,推进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人才培养、定向帮带、跟踪管理等制度等,推进人才工作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党建责任制度、季度例会制度、全员信息制度、组织员上挂锻炼制度、基层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三推一选”制度等等,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创新。二是在发挥制度作用上下功夫,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的,创新组织工作目标推进、责任驱动、激励鞭策、效果评判等一系列工作推动机制,真正发挥组织工作制度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三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的经验和办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创新丰富组织工作载体,使之更加彰显特色活力

创新是思想解放、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载体是彰显特色、推进工作的表现形式。今年我们把“创新发展年”活动作为2008年组织工作的总载体,着力实施“六项工程”,各项工作、各个行业都有紧扣主题、内容丰富的载体和抓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工作态势。在农村党组织中,深入实施“双强”工程、“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扎实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推双创”、“一村一品”发展竞赛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提供保障;在社区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建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创“五好”社区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建一创”活动和以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商、工作共抓为主要内容的“三级四方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在职党员进社区”、创建“党建精品示范社区”活动,推进社区党务干部年轻化、党建硬件标准化、党建制度规范化、党建载体多样化、党员服务系统化;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五有两保”活动,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发挥党组织的助推和监督作用;在机关、学校党组织中,开展“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效能型、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创建活动为重点,深化城市分行业创“五好”活动,同时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广泛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做到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为广大群众服务。

创新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使之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解放思想是思想的开放性、变革性、创新性活动,必须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允许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环境,形成开明民主的良好氛围。党内民主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全党上下积极探索,共同推进。要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和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定期定额补助、重大节日走访、受灾救济、党员结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完善党员社会救助体系,构健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情况反映制、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等制度,坚持重大事情党员先通报、重大决策党员先讨论、重要文件党员先传达,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参与党内事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开拓作用发挥形式,使之更加突出实际效果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奋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所以要积极开拓创新发挥组织工作保障支撑作用的新形式、新途径。要突出“四个围绕”。一是围绕项目经济建设发挥作用。根据经济发展需求,瞄准项目建设需求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全面推行“一个领导、一个项目、一套政策、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制,实行“一把手”工程和“二分之一”工作法,开展“十佳招商引资上项目党组织”和“十佳招商引资上项目党员”评选活动。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继续深入实施“双千”扶贫工程,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开展为“一村一品”发展作奉献活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为村级党组织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作用,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搭建新平台。三是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深化“双推双创”活动,创富裕村、创和谐村。开展和谐社会“四级联创”,创建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区。四是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发挥作用。在区、乡街道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在社区、村建立党员服务站,在集贸市场,居民楼建立党员服务点,构建三级服务网络,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制”,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创新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使之更加符合形势需要

组织工程范文篇9

2.1双相磷酸钙粉末合成

本研究采用Ca(NO3)2和(NH4)2HPO4作为起始原料湿法合成混合均匀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通过控制反应液中的pH值和Ca/P原子比可以制备不同HA/βTCP比例的共沉淀粉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a(NO3)2+(NH4)2HPO4+NH4OH→Ca5(OH)(PO4)3↓+Ca3(PO4)2↓+NH4NO3(式-1)

经老化,将沉淀过滤并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至pH7,烘干,球磨机研磨成粉末备用。

1.2磷酸钙多孔支架的制备

磷酸钙陶瓷多孔支架材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将上述合成的磷酸钙粉料加入蒸馏水调制成磷酸钙浆料,浸渍有机泡沫,干燥,然后经过1250℃的高温烧结,去除有机泡沫,即可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

根据文献[6],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粉末由αTCP(αCa3(PO4)2)、DCPD(CaHPO4.2H2O)、HA(Ca5(PO4)3OH)、CaCO3按58∶25∶8.5∶8.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采用NaCl颗粒作为致孔剂,致孔剂占70wt%,其中60%的致孔剂的粒径小于200μm,剩下的40%分布在200~450μm之间。采用磷酸缓冲液作为液相,将粉相和液相混合后,磷酸钙骨水泥发生固化。在蒸馏水中将易溶造孔剂溶解,即形成多孔磷酸钙骨水泥。

1.3磷酸钙多孔组织工程多孔材料的表征

1.3.1孔隙率的测定本研究采用直接称重体积计算法测定多孔磷酸钙陶瓷的孔隙率。先切取形状规则且大小合适的多孔材料样品,注意切割试样时尽量不要使材料的原始孔隙结构产生变形,且试样形状应便于测量和进行体积计算。利用天平称出试样质量,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样品的尺寸测量,并计算其体积,根据公式得出孔率[7,8]。

本实验中制备的骨水泥样品,每个质量都为1g。凝固后形状为圆柱状,测得直径为15mm,高3mm.本实验采用的NaCl的密度为2.16g/cm3.

1.3.2形貌观察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的高倍形貌。分别取两种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镀金,利用扫描电镜(FEI,Quta200)观察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的孔隙结构和形貌。

1.3.3成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两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相组成,测试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Philip,Xpert)对样品粉末进行分析,选择铜靶在35mA、45kV的测试条件[9]。

2结果

2

多孔材料的孔率(又称孔隙率或孔隙度),是指多孔体中孔隙所占体积与多孔体总体积之比,一般以百分数来表示,该指标是多孔材料中的最基本的参数之一,也是决定多孔材料的其它性能的关键因素。多孔材料的孔隙包括贯通孔、半通孔和闭合孔3种,这3种孔率的总和就是总孔率[10]。

本研究所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的孔隙率约为72%;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率约为67%.

22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的形貌,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在两种多孔支架材料大孔的孔壁上均有大量孔径在几个至数十微米的微孔,尤其是磷酸钙多孔陶瓷。

2.3成分分析

X射线衍射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分析磷酸钙陶瓷中主要相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磷酸三钙(βTCP)。磷酸钙骨水泥粉末主要为磷酸三钙,其中主要包括β相的磷酸三钙(βTCP)和少量的β相磷酸三钙(βTCP)。磷酸钙粉相和液相混合固化后,主要成分为HA、βTCP和βTCP,经过蒸馏水的浸泡后,其中的βTCP、βTCP的含量下降,尤其是βTCP的衍射峰基本消失,而HA的含量明显增加[11]。

磷酸钙骨水泥能够自行硬化并转化为羟基磷灰石的原理基于不同磷酸钙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差异。由于在pH4.2~11范围内,羟基磷灰石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最小的,因而在热力学上是最稳定的。其它磷酸钙盐在水中会向HA转化,因此,本实验制备的磷酸钙骨水泥随着固化以及在蒸馏水中浸泡后,HA的含量明显增加,而磷酸钙骨水泥粉相中的αTCP等,溶解或转化成HA。虽然自然骨中无机相主要为HA,但也有少量的TCP,因此HA、αTCP和βTCP三种磷酸钙盐均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已成功地被应用于临床[12]。

3讨论

通过体外培养细胞或在磷酸钙生物材料中添加一定的生物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移生长因子(TGFβ)等,或者在生物材料体外培养细胞,通过添加生长因子或细胞赋予生物材料诱导组织再生的能力,这种在体外构建组织的方法被称为“组织工程”,是目前研究的方向[13]。根据ASTM标准其定义为:“在体内和体外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各种原理和技术是工程学和生物医学基本的实践和方法,例如:制造传统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的细胞、基因,或药物治疗,胚胎学或其他形式的发育学和生物学,外科修复方法和技术等。组织工程也可用于生产非人体用产品。”,根据ISO标准,其定义为:“指制造一类医疗产品的技术和工艺,这类医疗产品中活组织或细胞应能修复、改善或再生受者细胞、组织和器官和/或其结果和功能”。

组织工程的三大要素分别为:细胞、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载体材料。由于分离的细胞自身不能形成组织,它们需要特殊的环境,通常包括细胞生长临时的支架材料。这种三维支架材料常常模拟其自然对应物——体内的细胞外基质,既起物理支架的作用,又是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后期植入的粘附物质。运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主要有无机材料和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或它们的复合物,无机材料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以及它们组成的双相磷酸钙材料等[14]。但如何制备模仿自然骨组织的孔隙结构,尤其是适合细胞长入的孔隙结构,包括适当的孔隙尺寸、以及孔隙的贯通性等,是当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贯穿式多孔结构有利于组织液的渗入,使组织液能够进入材料内部,材料与组织液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材料的生物降解[15]。为了适应新生骨组织长入材料的要求,微孔的最小孔径必须大于100μm,此时,骨细胞可以在孔内生长,有利于材料的血管彼此连通,以保证长入材料深部的组织有营养供给,同时种植体可以起到支架作用[16]。

作者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和加入致孔剂的方法,制备出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通过控制有机泡沫的孔隙率和孔隙结构,以及致孔剂的加入量和尺寸,有效控制多孔磷酸钙陶瓷和骨水泥中的孔隙率和孔隙尺寸,并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研究分析其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测定磷酸钙陶瓷和骨水泥的孔隙率,以及相成分,证实其有利于细胞和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构建组织,是具有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参考文献】

[1]Bohner.M.CalciumOrthophosphatesinMedicine:fromCeramicstoCalciumPhosphateCements[J].Injury,Int.J.CareInjured,2000,31:3747.

[2]LivingstonT.InVivoEvaluationofaBioactiveScaffoldforBoneTissueEngineering[J].JBiomedMaterRes,2002,62:113.

[3]Barralet.PreparationofMacroporousCalciumPhosphateCementTissueEngineeringScaffold[J].Biomaterials,2002,23(15):30633072.

[4]MiaoX.PorousCalciumPhosphateCeramicsPreparedbyCoatingPolyurethaneFoamswithCalciumPhosphateCements[J].MaterialsLetters,2004,58:397402.

[5]吕效杰,南欣荣.磷酸钙陶瓷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01):108109.

[6]郑晓辉,陈希平,陈希哲,等.组织工程材料大鼠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磨片三色染色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02):307308.

[7]田三德,张宏,杨辉.我国成骨细胞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01):201.

[8]王永刚,裴国献.周围神经及骨代谢与组织工程骨的构建[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07):400402.

[9]孟祥喜,于长颖,张旗涛.组织工程骨预制及其血管化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5,(06):561.

[10]孟祥喜,于长颖,崔清波.组织工程骨预制及其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06):397402.

[11]李裕标,杨志明.生物衍生骨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03):219221.

[12]莫湘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降解和生物力学特性[J].医用生物力学,2004,(01):300302

[13]郑小龙,张西正,李瑞欣.骨科可吸收材料的降解和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6,(01):303304.

[14]于燕,颜虹,胡森科,等.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01):397402.

[15]GeZ,BaguenardS,YongL,etal.HydroxyapatiteChitinMateralsasPotentialTissueEngineeredBoneSubstitutes[J].Biomaterials,2004,5:10491058.

[16]ChenQZ,WongCT,LuWW,etal.StrengtheningMechanismsofBoneBondingtoCrystallineHydroxyapatiteinVivo[J].Biomaterials,2004,25:42434254.

组织工程范文篇10

这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省、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市十次党代会二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组工干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聚焦中心、改革创新、全程融入、全力服务,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市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书记陈惠娟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去年全市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组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部务会讨论的意见,重点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经验,奋发有为,进一步保持组织工作良好的发展态势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组织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全市组织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腾飞”的战略目标,抓大事带全局,出实招求实效,组织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透过一件件具体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全市的组织工作始终沿着一个清晰的脉络在前进,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势在发展,有不少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总结。

(一)组织工作的价值体现于服务中心的成效。

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但主动服务还是被动服务,超前服务还是滞后服务,效果大不一样。去年我们抓住市镇两级政府、人大换届的机遇,为发展选干部、配班子,选派16名领导干部到经济一线工作,提拔重用了38名年轻干部;推进干部交流,公推公选了近2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优化了班子结构。通过首次举办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投入80万元重奖175名专业技术人才等举措,激励人才为发展服务。聚焦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开展争创“全面小康先行镇(区)村(社区)”竞赛活动,实现组织工作促发展的绩效最大化。坚持多措并举,建成207个村公共服务中心,配套“三大超市”完善“八大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阵地保证。认真开展“党员爱心大使”、“脚手架上党旗扬”、“党员评星”、“党员先锋岗”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中心工作中凸显先进性。以上举措,让组织工作与市委中心贴得更近、融得更紧,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工作在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组织工作的活力源自于创新创优的实践。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组织系统在继承过去好做法好经验的同时,把创新作为破解工作难题、增强工作活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市委“两新组织”党工委,并于今天举行了揭牌仪式,进一步强化了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去年精心培育的英田集团,成为全省唯一的非公企业典型,参加李源潮同志主持召开的非公企业党建座谈会,得到高度评价。在深化镇党代表常任制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将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成功召开了市党代会年会,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通过组织优秀村书记赴韩国学习培训、将两名村书记提拔为副镇长、7名村书记明确为副科级、选拔126名大学生“村官”、对3094名离任村定补干部发放生活补助等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书记干事创业的活力。围绕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成立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在全省县级市组织部门中率先建立干部信息系统和干部档案原件系统;开通了由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题名的“**党建网”。由于全市组工干部的努力,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仅去年,全市就有“干部教育培训”、“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干部管理”、“党员队伍建设”、“组工调研”等12项工作在南通市级以上作经验交流;有10个创新项目申报南通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其中,“实施村干部活力工程”、“强势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被评为南通市组工系统创新创优成果二等奖;全市基层申报党建创新项目45个,刚才我们择优表彰了其中的10项。比如,广电局创新选任方式,对中层干部进行的竞争上岗,柴湾镇党委实行的农村党员代表议案制,磨头镇党委开展的“普通党员一堂课”,如城镇党委实施的“双帮”工程“五百计划”,机关工委开展的“强素质、做表率、创业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等,都是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结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继续保持了南通党建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三)组织工作的规范得益于制度建设的加强。

我们坚持抓好制度建设,把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作为确保用权为民、抵制不正之风的坚固屏障。通过制定关于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结合起来。及时出台有关镇人大、政府换届工作的专门意见,为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关于激励干部在经济一线建功立业的意见》、《记功嘉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大干部实绩考核力度。出台《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暂行办法》等7个系列文件,为引进、培育、使用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一把手”提醒谈话和干部任职谈话制度,前移监督关口,防患于未然。联合政法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政法干部分级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修订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科级以下公务员流动调配工作的意见》,规范了干部管理。围绕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双推”、“调研”、“发展工作警示”三项制度,把好“培训”、“票决”、“谈话”三个环节,确保发展质量;通过深化“政治日谈话”制度、推行“三分钟党课”制度,提高党员素质。此外,市纪委、政府办、公安局、审计局等部门党组织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使机关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制度改革每推进一步,带来的往往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组织工作的效率取决于整合资源的程度。

近年来,全市组工干部能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模式,积极发挥政治优势,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实现了组织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牵头组织实施了年轻干部“三百三线”实践锻炼工程,从乡镇、机关抽调336名年轻干部分别参与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城市拆迁等中心工作,初步实现了助推中心工作突破与年轻干部培养的“双赢”。围绕“双帮”工程的深入推进,组织了36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333个村(社区)挂钩帮扶,组织了11200多名党员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扶,使全市80%低收入农户实现了脱贫,推动了城乡互动、村企互动。围绕三支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利用国内外高校、省市党校等多方资源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境外培训班、第15期中青班、第5期企业负责人复旦大学培训班、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等多个主体班次的培训班,通过推进远程教育网点建设,对农村党员开展科技培训,统筹推进了各级各类人才的培训。通过整合,初步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此外,通过整合群团工作、老干部工作等资源为做好组织工作提供了助力。实践证明,把有利于提高组织工作效能和水平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易于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组织工作新局面。

(五)组织工作的环境关键靠强化自身建设来打造。

我们深深感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惟有坚持不懈地抓好自身建设,才能赢得良好环境。为此,我们先后开展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十七大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和谐组工”等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在“建功立业”活动中,仅部机关组工干部就引进外资40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20%;引进市外民资33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06%。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聘请了42名部风监督员加强对组工干部的监督。修改完善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组工干部的言行。推行组工信息调研宣传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组工干部在南通市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次,达到了“组织工作要宣传”的目的。通过选派组工干部参加主体班次学习、抽调组工干部参与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推进轮岗交流等方式,不断优化组工干部队伍。一年来,全市组工干部以实际行动推进了组织工作的创新创优,赢得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以上这些经验和体会,加深了我们对新时期组织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我们要结合新的实践,把这些经验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推动全市组织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然,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上级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期望相比,组织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才资源与我市的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与群众愿望还存在差距;组织工作资源的功能和资源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理清思路,开拓创新,进一步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年全市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完善机制,狠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十大工程”,切实打造一流组织部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了确保达到这个总体要求,今年,我们重点要做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抓手,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

党的十七大要求,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核心内容,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根据换届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把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这个重点内容上来,着力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

一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今年,将在全市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党章”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干部轮训、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继续加强党组(委)中心组学习旁听制度,推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正常化、实效化。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学分考核制度,加大考核结果在干部评价和任用中的使用力度。

二是选优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着眼于为发展配强班子。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打破岗位、身份壁垒,破格使用,使一批熟悉经济管理、城镇建设、财政金融、法律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干部充实到镇党委领导班子中。继续健全完善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相关组织机构。以市、镇机关中层干部为重点,探索开展组合型、需求型、培养型交流,促进城乡、部门之间干部交流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实现人岗相适、岗能匹配、人尽其才。继续推进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科级以下公务员流动调配工作,同步实施镇机关事业单位配套改革,实现效能最优。

三是继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力度。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超越,通过创新教育培训整合机制,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打造干部教育的“**品牌”。一要整合培训对象。根据安排,今年将对各镇、各机关部门主要领导、中青年干部,专业性较强的领导岗位,市管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等进行培训。大力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要整合培训对象和所开班次,要尽量增加受训对象的培训次数,扩大各班次的受训面。二要整合培训方式。把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机整合起来。在对年轻干部进行一些主体班次教育培训的同时,选派他们到基层和发展一线培养锻炼。在继续实施年轻干部“三线三百”实践锻炼工程的同时,实施维稳信访岗位培养锻炼工程和经济一线实践锻炼工程。三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以及市、镇两级党校、各镇成教中心、远教网点的师资、设备等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四要整合培训机制。通过整合督学机制、教育培训动力机制、质量评估机制等一系列教育培训机制,形成系统的管理架构,确保教育培训达到预期效果。

(二)以建立选拔、考评、监督、激励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作为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要在创新思路、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目标,遵循干部工作的客观规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干部,全面准确地考察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人尽其才地使用干部,持续有效地激励干部,严格及时地监督干部,努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四位一体的科学机制,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围绕中心服务发展配强班子、选派干部。具体说就是要重点建立四种机制:

一要构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通过试行提名推荐干部“两推荐一征询”制、空缺职位预告制、继续落实首推责任制、坚持完善常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正职人选全额定向推荐制、试行全委会票决制、积极探索推行干部差额票决制、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等一系列制度,切实构建“靠制度选用干部”选拔机制。引入交流竞争机制,把公推公选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今年我们将继续拿出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导职位和班子中的结构性缺位面向全市公开选拔。

二要完善科学公正的考评机制。在设置考评内容上,要力求全面、科学、合理、可操作。既要注重“德”,又要突出“绩”,把最能反映民情民意的潜性政绩工作情况的目标,列入考评指标体系并适度增加权重。将上级、同级、下级特别是基层群众纳入到考核评价主体中来,推行政绩公示,开展民意调查,不断扩大民主。继续推行市委总督查组定期督查制度,实行组织人事干部中心工作联系员制度,建立考察结果认定制度,不断完善考评机制,确保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三要建立全程控制、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要注意使用好《干部选拔任用责任监督卡》,抓好事前提醒。通过执行列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抓好事中监督。还要继续加大对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的检查力度,抓好事后整改。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信息员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干部监督信息员的监督作用。通过评比执行《重大决策规程》先进集体,深入推进《重大决策规程》的实施和运用。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确保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达到100%。扩大任中审计面,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全面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坚持把干部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与工作岗位性质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分析干部的民意情况,科学地评价干部。

四要健全优胜劣汰的奖惩激励机制。要建立全市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台帐,探索量化提拔使用干部在实绩方面的基本条件、优先条件、破格条件和否决条件,坚持发展实绩不优不得提拔,发展实绩优秀优先提拔,发展实绩突出破格提拔。对经考核政绩较差,确属不能胜任、德才平庸的,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免职、辞职、降职、诫勉等措施坚决予以调整。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十一五”期间科级领导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意见》,通过明确职级、物质奖励、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等措施全面激发广大干部加快发展的热情,倡导以业绩和社会公认为取向的激励机制。

(三)以吸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为突破,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要求: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和条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的生动局面。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引才力度,强化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我市实现持续腾飞目标提供人才支撑。要站在“人才强市”的战略高度,为发展培育、积聚人才。

一是要为吸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搭建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要通过举办专题人才市场,举办“海外留学人员**行”、“**籍在外人才家乡行”等活动,积极吸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我市人才队伍结构。通过组织第6期复旦大学MBA核心课程培训班、中国人民大学MBA**培训班、高层管理人员境外培训班,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是要为吸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增强引力。在今年重奖人才的基础上,加大对高层次创业创优人才的激励考核力度。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人才”评选活动,通过给予奖励,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组织“江苏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申报,增强我市企业的吸引力度。要组织好“引进外国专家”项目申报工作和“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申报工作,为人才提供服务。

三是要为吸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优化环境。要通过建立人才工作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强化服务人才意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各种人才政策咨询、纠纷反映、工作投诉,要协调有关部门迅速予以处理、落实。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和福利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和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

四是要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载体。引进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人才。引才、用才、养才要环环相扣。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要通过实施“四个一(每个优秀人才启动一个研究课题(项目)、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引荐或建设一个科研(投资)项目,培养一名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工程和“一帮二(组织100名农村优秀专业人才每人帮助2户贫困户)”工程等让他们说有讲台,唱有舞台,做有平台。

(四)以实施“十大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市今年将以“十大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谋部、科学发展的促进部、社会和谐的保障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部。

一要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实施“小康工程”,着力推进“小康示范村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推进发展的能力;实施“磁极工程”,着力开展“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年”活动,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发挥好核心作用。要通过实施“活力工程”,强化村干部选拔培养,进一步提高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实施“创业工程”,着力深化“双强”、“双带”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引领致富的能力。

二要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深入推进党员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记群众的先进分子。实施“先锋工程”,着眼素质提升,打造信仰坚定的先锋团队。拓展发展源头,打造充满活力的先锋团队。致力发挥作用,打造构建和谐的先锋团队。开展“双百、双千、双万”培训活动(组织宣传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建立百个优秀党课教案库;组织以千名农村基层干部为主体的科技素质骨干培训,组织千名农民经纪人培训;开展万名党员轮训和万名党员考学活动)。开展党员惠民活动,组织召开万名“爱心大使”活动推进会议,积极开展创爱心品牌活动;继续开展“星级党员”评定工作和“政治日谈话”活动。围绕推动发展富民,实施“精品工程”,提升远程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等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学远教、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分层次组织“三百培训”(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科技素质培训示范点负责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共300名),推动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

三要以改革创新为手段,深入推进各阶层党建工作。实施“创新工程”,积极探索党代表任期制、市委党代会年会制,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两新”组织党工委要充分发挥作用。组织实施“双赢工程”,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服务保障、促进发展的能力。社区基层党组织要打破区域界限,科学设置党组织,强化分类管理。通过实施“和谐工程”,着力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快和谐社区建设进程。机关部门的党组织要着力实施“品牌工程”,继续深化机关“优秀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三、强化意识,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必要保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我们要继续把“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的努力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和谐组工文化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树立组织部公道正派、知人善用的可信形象,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可靠形象,创新求实、锐意改革的可敬形象,团结和谐、真诚待人的可亲形象,努力使组织部门成为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表率部门,使广大组工干部成为践行党员先进性的示范标兵。

(一)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层次。

要进一步开阔视野,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放到南通、全省乃至全国去比照,确立更高的定位,寻求更大的作为,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大局与服务工作对象统一起来,更加关注干部的自身发展需求,更加关注体制外人才,更加关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不断开拓服务的新内涵、新领域,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使组织部门更具凝聚力、亲和力,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组织部门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提高组织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扩大民主参与,接受民主监督,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与基层、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要加强能力建设,培养过硬本领。

今年组织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对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是新的检验。按照“和谐组工文化建设年”要求,把组工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按照“创建学习型机关”要求,组织召开组工文化建设专题讲座和“组工文化建设沙龙”,努力打造“上台能讲、提笔能写、参与经济能懂、沉下身子能干”的“四能”组工干部。要开展“红色之旅”活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收看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加强廉政教育。要继续深入开展“发挥组织优势,在中心工作中建功立业”主题活动,加强组工干部的岗位实践锻炼,在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中锻炼提高干部。要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增强组工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要通过组织“组工文化建设之我见”征文、“弘扬组工文化,建设和谐组工”演讲比赛、迎“七一”歌咏比赛及迎“奥运”乒乓球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发组工队伍整体活力。同时,要有计划组织业务骨干外出深造、选派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推动机关干部轮岗,全方位提升组工干部的能力。组工干部要坚决恪守一条原则,即“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捧场不冷场”的原则;具备两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培养三种品格,即理智的品格、谦和的品格和豁达的品格,提高四种素养,即政治素养、业务素养、人格素养和生活素养;增强五种能力,即鉴别能力、调研能力、协调能力、开拓能力和驾驭能力。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质、作表率”,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

(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推动争先创优。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组织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组织部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探索创新途径,提高创新本领。要主动适应新任务新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到干部、人才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组织工作创新,着力提高在民主条件下、开放环境中创造性地做好组织工作的本领。要积极开展“组织工作争先创优”活动,强化激励引导,着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倡导讲真话、干实事。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前瞻性课题,深入基层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寻新思路、新办法。要积极整合利用各种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政治资源,凝聚工作合力,激发创造活力,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