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党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2:59:08

组织党组

组织党组范文篇1

如何有效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专职指导员队伍。通过这支专职队伍,加快推进了“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并有效地开展了党的工作。从去年3月份选聘组建专职指导员队伍以来,全区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120个,仅用一年时间,在符合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中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第一,高起点建队伍,为组建工作提供坚强指导力量。去年3月份以来,我们共选聘了112名专职指导员,建立起区、镇街、社区三级专职指导员队伍,其中,区委组织部选聘4名,镇街、社区党组织共选聘108名。

一是严格把握选聘质量。选聘的专职指导员全是具有政治素质好、党建工作经验丰富和工作热情高的退居二线或退休的党员领导干部。在112名专职指导员中,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副处级以上的占69.6%,20年以上党建工作经历的占55.4%,曾被评为区级以上先进个人的占59.8%。区委组织部选聘的4名专职指导员都是处级干部,分别是区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区委组织部原调研员,花溪镇原党委委员、党办主任,巴南职业高中原党委书记、校长。

二是全部实行聘用制。选聘单位及时给专职指导员颁发聘书或签订协议书,聘用期一般为一至两年,区委组织部选聘的聘用期是一年。

三是给予工作补贴。区委组织部从党建工作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给予其选聘的专职指导员每人每月1000元工作补贴,并报销交通费;镇街、社区选聘的专职指导员,由选聘单位给予每人每月500—1000元不等的工作补贴费用。

第二,硬措施严管理,激发指导员内在动力。我们通过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对专职指导员进行强化培训和管理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一是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按照分级分片负责的办法,区委组织部选聘的专职指导员,主要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各镇街和区级部门党组织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关镇街加强专职指导员队伍建设和200个区级骨干“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镇街、社区选聘的专职指导员,分别负责指导本辖区内非区级骨干“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能力。把专职指导员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范围,实行资格培训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年组织一次专门培训;镇街党委(党工委)每月组织专职指导员集中学习一次,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项业务培训。一年来,区委组织部共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280人次;镇街和社区共举办培训班86期,培训950人次。

三是加强考核,增强动力。专职指导员每季度向选聘单位汇报一次工作,年底向选聘单位递交书面总结;派出单位对其进行督促检查和年度考核。区委组织部选聘的专职指导员,坚持一周一碰头、一月一总结、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督查、年底一考核;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四位同志今年继续续聘。去年底,区委组织部和镇街党委(党工委)共表彰了100名专职指导员;镇街、社区解聘了12名工作任务完成比较差的专职指导员;李家沱街道党工委拿出专项资金,对优秀的专职指导员每人给予500元的奖励。

第三,分类别抓指导,促进党组织快速组建。专职指导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强化措施、认真指导,全区“两新”党组织组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抓住关键,促进业主支持党组织组建工作。专职指导员采取主动上门、典型引路、排忧解难等方法,帮助“两新”组织业主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引导他们理解和支持党组织组建工作。一年来,专职指导员耐心细致地做通了92个“两新”组织业主的思想工作,建立了党组织;通过典型引路在28个“两新”组织建立了党组织;专职指导员还为120个“两新”组织解决人才紧缺、征地矛盾、贷款、治安等难题359件。**西部汽车城有员工350人、党员22名,今年1月下旬,在专职指导员的组织下,总经理参观了宗申产业集团的党建工作之后,深受启发和鼓舞,该企业主动申请,及时建起了党支部。

二是指导组建,促进“两新”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专职指导员对已建立党组织的,抓巩固促提高,做到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对应建而未建党组织的,抓组建促覆盖,做到成熟一个建一个;对仅有个别党员的,抓联建促培养,为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没有党员的,抓群团促党建,先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立起来,宣传党的工作。一年来,全区新建“两新”党组织120个,比过去几年的总数增加了一倍多,党组织总数达207个,使“两新”党组织的覆盖面迅速扩大;已建工会组织169个、共青团组织168个,为建立党组织奠定了良好基础。巴南金竹工业园区有22个“两新”组织入驻,共有3200多名从业人员、100多名党员,通过专职指导员的多次联系、协调,于去年9月成立了金竹工业园区党委。

组织党组范文篇2

确立共同愿景,明确党组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所谓共同愿景,是指根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体目标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在充分了解党员个人实际情况和学习愿望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努力方向。共同愿景包括长远目标和中短期目标。确立共同愿景,有利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对党员加强自身学习和参与集体学习有很强的引导、激励作用。

加强团队学习,提高党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整个组织的行动,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所有成员一起平等交流、充分讨论,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学习可以克服个人单独学习的一些局限性,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水平。加强团队学习,有利于实现党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增强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党组织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民主的学习风气。

推动自我超越,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党员个人按照组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应大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推动党员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引导党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组织党组范文篇3

今年以来,**园区非公企业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在去年全面推进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动,巩固组建成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建工作能力。今年3月,企业工委集中两天时间,举办了党建指导员培训班,首批45名党建指导员参加了培训。培训采取专家辅导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建指导员进行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方针政策、方法经验等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为党建指导员颁发了聘书,使党建指导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明确职责任务,树立开展抓好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信心。

二是抓好典型引路,帮助新组建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掌握工作方法。企业工委在深入企业手把手、面对面指导的同时,建立了党建工作定期研讨制度,5月召开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讨会,研讨会采取典型经验介绍、结对交流研讨的形式开展。以大连软件园党委为代表的一批党组织发挥作用较好、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先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参会人员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党建,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园区经济建设大提速、大发展进行了互动式研讨。大家感到研讨会形式活泼、内容深刻、受益匪浅。

三是抓好横向交流,促进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为使新成立党组织规范有序开展党建工作,年初以来,企业工委有重点地指导大连软件园、共立精机(大连)有限公司、大连磁谷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党组织进一步规范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并以此为示范点向园区推广。5月初,分期分批组织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书记到示范点单位观摩学习,参观党员活动室,交流党建工作经验。通过观摩交流活动,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明确工作目标,增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是抓好载体创新,以“网络党建”为平台,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今年以来,企业工委结合园区软件业企业密集、党员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启动《**区党建网》,开辟“要闻传递”、“领导讲话”、“经验交流”、“学习参考”、“先锋之歌”、“信息之窗”、“通知公告”、“党务广角”、“警钟长鸣”等专栏,建立“网上党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党建经验,互通信息,目前,园区党建网已成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力依托和园区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

组织党组范文篇4

今年以来,市通过抓好两委干部、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和退职干部四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是抓两委干部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坚持“穷村选富人、富村选能人、弱村选强人、乱村选硬人”的思路,选出一批政治过硬、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群众信得过的村干部。强化教育培训,每年组织730名农村两委主干进行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村干部素质。加强考核管理,根据各村实际,设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标准、时限、责任,推行目标考核制,进一步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激发生机活力。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的要求,狠抓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在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干部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抓后备力量建设,打造人才梯队。以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后备力量为目标,重点把党员骨干、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干部和创业优秀青年作为培养对象,通过做好后备人才的择优选拔教育管理,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梯次化人才队伍。

四是抓退职干部建设,促进发挥余热。充分发挥农村退职干部党性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点,积极组织和引导他们在村务管理、宣传教育和纠纷调解中发挥作用,与年轻党员干部结对帮学,为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组织党组范文篇5

根据今年全县干部培训计划,决定利用一天半的时间举办一期全县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培训班,目的是通过集中办班培训,组织全县乡镇组织干事和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借此机会,我想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办班的重要意义

举办全县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培训班,在我县来说可能是首次。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班?我看有三层意思:

一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需要。当前,全省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上个星期,我们刚刚举办了全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今天又召集大家在这里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要营造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鲜明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这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座的各位都是来自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认真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十七大精神,对全县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提高业务工作能力的需要。这次培训班,主要对象是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同时,考虑到乡镇组织干事是今年新配齐的,也一并参加这次培训。培训的主要任务除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外,更为主要的就是要进一步掌握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明晰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切实提高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能力。大家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操盘手”,你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好坏。但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许多村(居)组织委员和乡镇组织干事,对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并不是很熟悉,实际操作中程序不规范、工作不得力,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业务能力急需培训和提高。因此,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认真听取基层意见的需要。这样一个培训班,以前没有办过,为什么我们今年要办呢?在这里可以清楚的告诉大家,是我们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的结果。在去年底的乡镇组织员座谈会上,有的乡镇组织员提出了要办一期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培训班的建议。我们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就认真采纳,并在年初将这个班列入了全县的干部培训规划,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在办班的时间选择上,我们考虑太早了,农活很忙,太晚了天气又太冷,所以选择在现在这个时候。但现在各地也已经开始了烟叶大田整地的工作,因此,我们这个班的时间只定了一天半,不敢太长。在培训经费的考虑上,为了不增加村里的负担,我们实行全部免费。

二、把握重点,达到办班的主要目的

我们办这个班,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大家要通过学习,达到三个主要的目的:

一是能担当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利用办这个班的机会,先对大家进行培训。明年还要举办村(居)书记、主任培训班,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因为村(居)书记、主任是两年培训一次,我们去年刚刚培训了一次,所以就准备明年再办班。就这一层意思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比你们的书记、主任还早学了一步,先学了一步。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学习好十七大精神。十七大报告博大精深,为了让大家学得好,学得进。我们特意安排了县委党校陈志杰副校长主讲,对大家进行认真细致的辅导。同时,大家还要主动利用业余的时间,积极开展自学,广泛进行讨论,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回去之后,能够担当十七大精神的骨干宣讲员。通过你们对农村干部和群众的面对面宣讲,让十七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能成为发展党员工作的“业务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我们各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的主要职责,而发展党员工作又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要求高,程序严,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不能单单依靠乡镇组织员来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而应该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这次的学习,成为精通业务的能手,发展党员工作的内行,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当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入党对象不多、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严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所以我们这次安排了县委组织员办胡绩斐主任为大家讲课,重点讲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真正弄清弄懂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上从严把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发展一个、合格一个,使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得到很好的改进,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能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参谋长”。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和谐非常重要。目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比如: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模式与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在开展党内活动,保持党员先进性方面办法不多、措施不力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靠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才能破解工作难题、增强工作活力。我们各位村(居)党组织组织委员,是农村基层的一名党务工作者,在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同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抓什么,怎么抓,不甚了解,当然工作开展起来也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次,我们组织部郑水平副部长就要为大家讲一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课。相信大家听了之后,一定能够增长知识,受到启发,明确今后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努力方向,在工作中积极当好村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党建工作的参谋助手,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三、端正态度,保证办班的应有效果

大家集中在一起培训很不容易,为使这个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我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本次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从内容设置上进行了精心安排,结合了同志们的本职工作和实际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家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力争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使自己在业务知识和眼界视野上都有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受益。

二是要坚持学以致用。培训学习是一时的,而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却是不断变化、层出不穷的,不可能通过一次培训学习解决所有的问题。培训班结束后,大家要把学习的成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通过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组织党组范文篇6

按照部里的要求,我们室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先后到省区市,召开各种座谈会30次,个别访谈市级以上领导干部29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

在调研中,大家认为,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所指的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既是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五个统筹”,这些都包含着对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内在要求。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组织工作所处的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整合资源的新要求。组织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丰富和改进资源整合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拓展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有效地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在组织上的强大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组织工作资源的质量越优、配置得越科学、整合得越有效,党的组织力量就越强大。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更好地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和提高组织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组织工作资源由计划经济时代的高度集中逐步走向多元、分散,使组织工作的战线更长、头绪更多、难度更大,如果对各种资源不加以有效整合,就难以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就会影响组织部门职责的正确履行和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现状分析

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要搞好课题研究,应当首先界定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内涵。对此,各地的同志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作出解释。有的认为,组织工作资源,是构成组织工作体系、维持组织工作运转、推进组织工作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有的认为,组织工作资源主要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等,既有内部资源、又有外部资源,既有有形资源、又有无形资源,既有传统资源、又有现实资源。多数同志提出,从组织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看,主要应包括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和组工干部队伍等六个方面资源。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认为,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开展组织工作的一切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总和,是党的组织工作顺利推进的载体和基础,对党的组织工作发挥着支撑、保障、影响等作用。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是对组织工作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优化组织工作管理,增强组织工作效能,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使组织工作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从调研情况看,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尽管是一个新提出的命题,但实际上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围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改进组织工作,促进内部的协调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增强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许多内容都属于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范畴,这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应当认真进行总结。

1、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

在全党开展的历次重大集中教育活动中,党中央总揽全局,组织和调动全党的力量,形成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从组织指导到具体实施都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了集中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及地方党委都成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督导组和巡回检查组,承担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指导工作。在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部门注意与各有关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工作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各地各单位抽调大批力量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据统计,县以上党委(党组)共抽调50多万名党员干部,组建了15万多个督导组和巡回检查组,加强督促检查;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地从相关单位抽调了113万多名党员干部,派驻到62万个村,面对面帮助指导。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还与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加强协作,通过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增强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说,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一次党建工作力量的大整合,是一次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成功实践。

2、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选准用好干部为重点,不断拓宽渠道,改进方式方法,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中来。围绕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积极探索更大范围干部群众能够有效参与干部推荐、考察的途径和方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干部考察面不断扩大,考察预告、差额考察普遍实行,民意调查开始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换届考察中全面实施;各级组织部门在将拟任人选提交党委讨论前,主动征求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并在党委讨论决定任命后进行任前公示。为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中央及各省区市党委建立了巡视制度,由纪委和组织部门联合成立巡视组,定期开展巡视工作;各级组织部门建立了与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干部廉政勤政情况,普遍开通了“12380”举报电话,畅通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渠道。为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各级组织部门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和培训阵地,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还广泛运用高等院校等社会培训资源,普遍开展国际合作培训与交流,特别是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全国性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3、人才工作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在人才工作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有效推动了人才工作的开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中央将原来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和全国知识分子工作联席会议合并,成立了新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级地方党委也相应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机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中组部及地方各级组织部门把人才工作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使组织工作的整体布局从干部工作、组织工作“两个轮子”向干部工作、组织工作、人才工作“三位一体”转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探索政策指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推动各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使用,使人才队伍的总量和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配置人才和智力资源,组织开展了“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活动,选调干部援藏援疆,选派科技副职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一些地方还在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促进了人才的跨区域跨行业流动。

4、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形成了县(市)、乡镇、村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注重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努力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仅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新建党组织13万个。针对流动党员增多的情况,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党组织找流动党员、流动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不少地方很好地运用了有线电视、电信、移动通信等国家基础设施资源,节约了成本,大大加快了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进程。

5、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坚持统筹谋划,全面部署,重点突破,把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青岛会议以来,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围绕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确定的方针原则、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不断探索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以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在改革的总体布局上实现了由局部改革、单项突破向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转变。坚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地各单位大胆实践,探索创新,同时加强宏观指导,及时对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规范,加以推广,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坚持调查研究,先行试点,借助组织部门内外的工作资源,逐步完善各项制度。中央前年出台的“5+1”法规性文件和去年底、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台的任期制等5个法规性文件,以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都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反复论证,充分试点后颁布实施的。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建立起包括一个法、一个纲要、三个条例、十几个配套文件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规体系。

6、构建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

在构建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中,注重加强组织部门内部、组织系统上下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在制定《公务员法》过程中,中组部同人事部密切配合,并注意与全国人大法律委、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协商沟通,保证了《公务员法》的顺利出台。为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综合指导,中组部建立了部内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年初研究制定部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年中几次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交流,促进各单位的协作配合和工作的整体推进。在诸如集中教育、换届考察、公开选拔等中心任务、重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各级组织部门普遍实行部领导牵头、将部内各部门的工作力量重新进行整合的方式,集中力量保重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中央及地方各级组织部门每年在确定重点调研课题的过程中,广泛征求部内各单位和下级组织部门的意见,并通过组织系统的上下协作,共同进行重点课题的调研,联合攻关,形成了一套较好的工作机制。以“三网三库一平台”为载体,大力推进组织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开通了全国组织系统专网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从调研看,我们虽然在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仅是初步的、不系统不完善的。当前,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组织工作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二是部分组织工作资源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三是组织工作资源的整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二、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的初步思考

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科学配置、有效利用等基本原则,通过调整充实、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提高能力、完善机制等措施,以实现资源效益最优化为目标,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以实现资源总量最大化为目标,积极开发新的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充分利用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不断改进和加强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的效能和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1、切实增强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意识

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组织工作客观实际的要求,调整工作思路,树立科学理念,增强“整合”意识,提高整合资源的自觉性。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模式,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自觉把整合组织工作资源放在全党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牢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有效服务大局。要强化效率观念、成本观念,谋划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推进工作要科学安排、简洁有效,落实工作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通过资源整合,努力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组织工作资源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摒弃“组织工作仅是组织部门的工作”的观念,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组织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对资源的调控、配置作用,注重组织工作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使组织工作从内容到形式更加适应新的实践要求。

2、有效整合组织系统内部资源

许多同志认为,整合党的组织工作资源,重要的在于整合好组织系统内部资源,提高组织部门的工作效能。目前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要认真履行组织部门职责。对普遍存在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任务日益增多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体制和机制上找出解决的办法,使组织部门真正能够按照确定的工作职责、承担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卓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避免疲于应付和“越俎代庖”。确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要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宏观指导,注重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重视发挥参与各方的作用,支持他们各司其职地开展工作,做到整合到位而不“越位”。二要合理配置组织工作力量。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组织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一些同志提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任务繁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设相应工作机构,增强工作力量,大体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构与干部工作机构的平衡。要加强地方组织部门的建设,适当增加市、县一级组织部门的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持。三要加强组织部门内部的统筹协调。理顺组织部门内部机构的工作关系,形成权责清晰、协调便利、信息通畅、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部办公会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统筹推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使“三个轮子”和谐运转、相互促进;建立工作通报和信息沟通制度,尤其要加强干部工作信息的沟通,打破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存在的“三块”工作相互分割的樊篱,打破干部教育、干部监督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脱节的现象,做到相互联通,信息共享。四要搞好组织系统上下联动。上级组织部门要利用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对下级组织部门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减少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消耗,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上级组织部门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各地富有成效的创新经验,为各地各部门有效开展组织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探索性课题,可以统一组织试点工作,并实现成果共享,避免各地各部门各搞一套,减少重复探索的成本。

3、充分运用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

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战线长、涉及面广,仅仅依靠组织部门“单兵独进”,封闭运行,很难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必须有效整合全党的工作资源,充分利用和依托社会资源,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畅通全社会的举贤荐能渠道,使原来不在视野的干部或发展潜力大尚未被认识的干部脱颖而出,不断开发干部资源。要注重整合有关组织人事部门的力量,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队伍,丰富干部考察工作资源。在干部监督工作中,要注重与纪检监察、审计、统计、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合作,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好信访、“12380”举报电话的监督作用,共享干部监督信息资源。在人才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协调机构的作用,注重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联动的合力,努力培育新的人才资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有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的力量,共同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和社区共建,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建工作资源。在干部培训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党政领导干部、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专家队伍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境外培训,防止和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积极推进党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可将县(市、区)委党校改为所在市委党校的分校,避免教育设施建设重复投入,盘活党校系统内部资源;对各部门的培训机构,要进行认真评估,需要保留的应加强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不需保留的及时予以撤并,避免资源浪费。要注意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和视频会议系统宣传组织工作、推动组织工作。

4、不断完善组织工作的政策资源

一要科学制定政策。要规范政策出台的程序和规则,避免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组织工作的政策制度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讲求实效,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定期对组织部门的现有政策规定进行梳理,增强政策合力。领导班子配备的有关政策要着眼于强化班子整体功能,既要对专业、年龄、文化、性别有“硬”规定,更要注重“能职匹配”的岗位“软”标准,以利于调动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党务工作经费保障政策,把党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统一由财政渠道进行管理,同时适当提高基层组织部门党费自留比例,为开展组织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二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探索建立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的政策执行体系,努力形成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项政策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建立政策落实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共同推进组织工作政策的落实。三要健全政策反馈制度。应建立组织工作政策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把基层对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过来。一些同志建议,建立政策效用评价制度,对一些重大政策出台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全面评估。比如,这次党委换届后实行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减少副书记职数、扩大交叉任职后,要及时对领导班子发挥整体功能的情况进行评估,为完善政策提供依据。

组织党组范文篇7

一、和谐社会必然是法制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办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法制为核心,法制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行使职权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不是依法按章办事,是衡量组织人事部门公信力高低和组工干部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主要内容的“一法、一纲要、三条例、十一个法规”等政策法规,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一批规范组织人事工作的具体制度,如《农村党员年度考评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民情恳谈制度》、《规范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干部谈话诫勉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为推动**组织人事工作朝正规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行使民主自由,都要以不损害他人民主自由为限;一个地方越要推动发展、有所作为,越想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越要坚持依法行政。特别是在需求日益多样、利益日趋复杂的今天,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显得更为重要。法制政府引领法制社会,要通过党内的法制规范,促推社会的法制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就组织人事工作而言,当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健全依法行政的制度。要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制度规范,做到严格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根本上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保证组织人事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考验。二是增强依法行政的本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熟练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遵守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党务、干好工作的本领,从根本上预防因不懂法、不依法可能导致的矛盾和问题。三是改进依法行政的方式。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标准要求,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杜绝“有令不行”、“政令不畅”、“因人而异”、“朝令夕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和谐社会必然是诚信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诚信做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诚信为支撑,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之所感,触处皆通”。“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讲诚信、重信用、守承诺,是社会和谐的文明的需要,是市场经济生存发展的命脉,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关键。和谐社会呼唤诚信政府,诚信政府引领诚信社会。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所有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坚持诚信为官、诚信做事、诚信待人。要坚持党性为重,认真执行组织人事法规制度,维护组织原则,严肃人事纪律,对党忠诚、让党放心,对人坦诚、让民信任。**县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通过民情恳谈的形式,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桥梁,群众有什么疑虑、想法甚至不满能及时向党委、政府表达出来,党委、政府直接对群众进行解答,对他们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当面作出承诺,跟踪办理后予以回复,这样既化解了群众对干部的误解或不满情绪,又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树立党委、政府与群众的互信关系,必须尊重民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的地方在制定事关民生民计重大问题决策时,实行群众听证制度,请群众代表列席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广泛而直接地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确保决策体现民意、顺应民心,提高政府决策落实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组织党组范文篇8

1、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大会由支部书记或支部副书记召集主持,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的半数时,会议才能召开。支部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研究确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

2、支部委员会一般每两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支委会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并主持。有半数以上成员出席时,会议才能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意见,提出和确定本支部的工作及有关事项等。

3、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开好党小组会要注意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二是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三是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四是做好记录,向支部汇报。

4、党课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党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也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党课的方式可灵活多样。

二、党员学习、教育制度

1、党员学习、教育主体:“两新”组织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党员教育职能,把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党员学习、教育内容:党支部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提高政治素质。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全体党员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3、党员学习、教育方式:主要以“”为载体,定期组织学习会、报告会和研讨会等有效形式。

4、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主题、有记录、有笔记。要建立学分积累制、结对送学制、竞赛学习制、菜单服务制等制度,把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与企业管理培训结合起来,抓好提高“两新”组织党员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三、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一)要积极做好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从业主、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等各类优秀人才中培养、发展党员,努力使“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二)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完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发展党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主要程序是:

1、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

(1)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党支部提出申请,提交书面入党申请书。

(2)递交入党申请书一年以上的入党申请人,通过支委会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3)党组织指定2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定期培训等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4)支委会讨论通过,确定为拟发展对象。业主入党积极分子报区委组织部、区委“两新”工委考察确定。

2、预备党员的接收

(1)明确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

(2)经党组织同意,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3)支委会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4)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会上,申请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申请人审议的情况。与会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的讨论,并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

(5)党支部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连同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材料,报上级党委批准。

3、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党支部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以及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等方式,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2)预备党员面对党旗进行宣誓。

(3)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由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经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审批,转为正式党员。

(四)发展优秀青年团员入党,在发展党员中,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组织的后备军的作用,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制度。“推优”工作的具体步骤是:

1、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介绍申请的团员情况,团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推荐对象;

2、团支部在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讨论核定推荐名单,向党支部推荐;

3、党组织对被推荐的优秀团员,条件成熟的可以确定为发展对象,需要逐步培养、教育的可以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五)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把“入口关”,引入发展党员竞争机制,通过知识测试、演讲、民主测评等形式,为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提供展现平台。加强发展党员制度化建设。党委要结合现实表现,对表现优异者优先发展;对行为与要求不符者,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资格,暂不发展。

四、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

1、“两新”党组织要开展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活动,使每一位党员都有1—2个联系服务对象。

2、联系服务员工的重点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困难职工、帮教对象等。

3、联系的内容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联系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5、帮助教育员工提高对党的认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五、民主生活会制度

1、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若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必须报上级党组织同意。

2、民主生活会召开前7天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党员、职工群众意见,增强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民主生活会一般要提前通知,以便参会人员做好准备。必要时可以请上级党组织负责人或者派人参加民主生活会。

3、民主生活会主要是总结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和党组织决议情况,以及个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改进工作。

4、对民主生活会提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抓好落实。属于个人问题,要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属于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限期整改;对违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的问题,应按规定程序交有关部门处理。

5、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结束后,必须在5日内向上级党组织汇报。

六、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民主评议党员每年进行一次,可同年终总结、“争先创优”等工作结合进行,时间可相对集中。

2、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重点突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顾全大局、清正廉洁;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守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

3、评议的办法:一是深入动员,明确要求;二是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开展评议;三是对照标准,搞好个人总结并自我定格;四是召开评议会,初定格次;五是支委会根据党内外评议意见,分析综合,评定格次,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评议的主要情况;六是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七是帮助党员制定整改措施。

4、民主评议党员要严格坚持党员标准,正确掌握政策界限,确保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质量。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要进行总结和检查验收,并书面报上级党组织。

七、党员议事制度

(一)坚持重大问题和事项由党员大会讨论的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防止个人专断。议事要充分准备,一般在会前5天由支(党)委班子就需要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的事项进行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并于会前3天把初步意见向党员公布,让每位党员有时间准备意见,不得临时动议。

(二)议事时,每位党员要围绕议题充分发表意见。议题涉及具体事务的,可通知有关负责人列席会议汇报情况,支部书记要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归纳集中。

(三)党员大会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必要时,可进行表决。表决可采取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

(四)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大问题发生意见分歧,双方人数接近,除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人的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意见分歧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请示裁决。

八、党费收缴管理制度

(1)党员必须按党章的规定,每月按时足额交纳党费。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2)“两新”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党员每月以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3)在“两新”组织就业的农民工党员在上级党组织没有明确规定前,可以采取灵活方式缴纳党费,按照每人每月2—5元标准收缴。

(4)“两新”组织党员原则上按月缴纳党费,支部要明确专人收缴党费,每个季度向上级党组织上交一次党费。对上级党组织下拨的党费要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其全部用于党组织活动。

(5)对无故不按期交纳党费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无故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

九、党员管理制度

1、采取“凡进必登、凡登必核”等办法,全面掌握“两新”组织中党员的基本情况,努力把所有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围绕党支部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

2、简化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和《流动党员活动证》接转或办理程序,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等网络体系,建立完善利用网络、信息库、信息卡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党员信息管理体系。

3、党员较多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将每个党员编入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因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需向所在党支部请假,事后应进行补课。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考勤,每季度向全体党员公布一次考勤情况,对无故缺席者给予批评教育。

4、党员外出超过一个月,应执行书信汇报制度,每月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党员外出返回单位后,应主动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党支部也应把党内活动的主要内容向外出党员进行传达,并对重要文件的学习进行补课。

5、党员因工作调动,必须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组织关系转接由党员本人办理。

6、党员由本单位调至本区其他单位,须由所在单位开出组织关系介绍信,经所在街道党(工)委、镇乡党委转出,由区委“两新”工委直管的需由“两新”工委转出。

7、党员临时外出工作、学习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工作、学习地点比较固定的,应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临时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上、不足6个月,或临时外出时间虽在6个月以上,但工作、学习地点不固定的,应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开具党员证明信,参加外出工作、进修学习单位党的组织活动。待工作、进修学习结束后,在原证明信上加盖进修学习单位组织部公章带回原单位。

8、因个人原因无故超过有效期限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应视为无效。

9、凡经同意流动的党员,其组织关系应转到接收单位;暂时没有接收单位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因各种原因不辞而别的党员,组织关系由原单位保留6个月。没有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本人仍不转组织关系的,所在单位党组织可按照党章的有关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支部大会应当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10、解聘、辞职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及管理

“两新”组织的党员解聘、辞退、辞职,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可以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街道或镇乡、村(居)党组织,参加当地党组织的活动。

11、党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1)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

(2)没有正当理由,离单位后超过6个月未转组织关系;

(3)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6个月未向党组织正式提出转正申请。

12、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经支部大会讨论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宣布除名。

13、党员统计工作

(1)党支部要随时掌握党员动态,认真做好党员统计工作,定期搞好统计分析确保统计数字的准确无误。

(2)党支部每半年要对本单位党员的转入、转出、发展、转正、死亡和违纪处分、处理情况做出统计并上报。

(3)做好年终《党内统计年报表》的统计填写工作,统计报表要如实、准确填写,不得擅自做技术处理,要按照要求,按时上报。

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1、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

2、“两新”组织出现重大社会舆情,有外来新闻记者介入的情况下,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党组织。

3、“两新”组织及其员工出现违纪违法行为,“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要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

4、“两新”组织出现重大劳动纠纷,员工出现极端思想苗头,“两新”党组织要及时与业主协商解决,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报告上级党组织。

5、出现其他“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报告的重要事件,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报告上级党组织。

十一、“创先争优”制度

(一)范围对象

全区所有“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员干部、普通党员、流动党员)都应参加创先争优活动。

(二)活动载体

1、开展多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

坚持“业主支持、员工满意、党员有为、推动发展”的原则,领导群团组织广泛开展科学管理、技术攻关、人才培训、文化建设等主题活动,组织“两新”组织党员员工开展“双爱双增”(爱企业、爱岗位,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增效)、“三创”(工作创新、业绩创优、岗位创效)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展示身份、展示作用、展示形象和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三展示、三服务”、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参与社会事务共建等活动,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

开展“五好”(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阵地建设好、发展业绩好)党组织创建活动。

3、争当优秀党员活动

在“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中开展争当“五好”(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纪律好、作用好)党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评选标准

1、先进党组织条件

(1)党组织班子党性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班子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好;党组织生活严密,按时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能够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政治坚定、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工作规范、制度健全,群众威信高。

(2)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得扎实,成效显著。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坚持“”制度,党员思想觉悟高,党风正,模范作用发挥好。

(3)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有一支以党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能紧密地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联系党员和群众思想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员和群众的政治、业务素质好,无违法违纪现象。

(4)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能够带领群众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跨入本部门与行业的先进行列。

(5)坚持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搞好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坚持党员标准,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保证新党员质量,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

2、优秀共产党员条件

(1)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及业务知识,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

(3)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自我牺牲精神。

(4)事业心责任感强,积极进取,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工作成绩突出,对组织贡献大。

(5)有坚强的党性,能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共产主义道德,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清正廉洁。坚持依法办事,不谋私利,奉公守法,坚决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6)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7)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四)方法步骤

1、制定创先争优活动规划。内容包括: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内容和要求,活动方式,评比条件、方法和奖励办法以及活动组织领导措施等。

2、活动规划的实施。活动中经常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

3、评比表彰。每年进行一次,采取自下而上、民主评选、集中审议的方法,评选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五)具体要求

1、联系实际,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开展活动,使创先争优活动搞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

2、宣传发动,广泛参与。党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通过多形式的宣传发动,创造条件广泛发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健全制度,坚持不懈。要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的制度,用制度保持和增强争创意识,同时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保证活动持续向前发展。

4、把握标准,加强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认真组织实施。评比表彰要坚持标准,严格考核,真正使评选出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发挥典型和榜样作用。

十二、“两新”组织党组织“五个好”目标要求

1、班子建设好。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顾全大局,团结协调,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在职工群众中有较强影响力;有一支稳定的党务干部骨干队伍,“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比例达到60%左右。

2、党员队伍好。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履行党员义务;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成为带头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模范;刻苦学习,钻研技术,成为企业的生产标兵、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关键时刻能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3、工作机制好。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和适应企业生产工作特点及党员队伍状况的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方面有措施和成效。建立起企业领导班子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规范化。形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企业员工能进能出、员工收入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组织党组范文篇9

第一条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是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发展起帮助、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

第三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着力点,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党建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四条凡是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公司法》规定及时建立党组织。

第五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有合适支部人选的企业,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超过3名、50名以下的企业,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或接近50名、100名的,可分别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企业建立基层党委,须经县委批准。

第六条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企业,可采取挂靠组建、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办法建立联合党组织。同时,由上级党委选派党的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为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第七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比较集中的乡镇和工业园区,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合党总支或联合党支部,统一负责开展本区域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八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二)支持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对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活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促进企业发展;

(四)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关系;

(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七)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第四章工作制度

第九条“”制度。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课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可结合企业的生产、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展开,方式可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第十条党员民主评议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每年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活动,时间可放在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评议时,首先由每个党员进行自评,然后党员之间进行互评。支委会根据评议结果,对每个党员进行定格,确定等次。评议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谈话教育、限期改正、劝退、除名等组织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支部要建好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教育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在企业工作半年以上的外来党员,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不能转移正式关系的,包括在企业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的党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参加企业党组织的活动。

加强对党费的收缴和管理。党员交纳党费,以其月工资收入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活的部分(津贴、奖金)的总和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具体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执行。党费收缴以党支部为单位,党支部要按规定将党费上交上一级党委。

第十二条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对有50名以上职工而没有党员的企业,要加强指导,重点帮助,可采取由上级党委选派党的工作员等办法,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要积极做好企业业主的培养教育工作,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发展党员必须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把好质量关。要立足于培养教育,把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与加强职工教育结合起来。要指导工会、共青团组织做好推荐优秀职工、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党员对象的工作,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来源。对外地员工要求在企业入党的,一般应在企业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并征求其原籍所在地党组织的意见。

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实行“六项制度”,具体按照洞发[2006]35号文件精神执行。

第十三条党员联系职工制度。党支部要开展党员联系职工活动,使每一位党员都有1—2个联系对象。联系的对象重点为:入党积极分子、困难职工、帮教对象等。联系的内容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联系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第十四条党组织开展活动制度。党组织的活动要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开展。在活动形式上要体现企业特点,坚持“业余、小型、灵活、实效”的原则,把党组织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时间上,坚持班上与班下相结合,除了必须集中的重要活动外,尽可能少占或不占生产经营时间,多利用空隙时间、节假日和企业停工停产时间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坚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要把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管理活动和党员牵头组织的技术攻关、产品销售等活动结合起来。

第五章附则

组织党组范文篇10

一、和谐社会必然是法制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办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法制为核心,法制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行使职权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不是依法按章办事,是衡量组织人事部门公信力高低和组工干部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主要内容的“一法、一纲要、三条例、十一个法规”等政策法规,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一批规范组织人事工作的具体制度,如《农村党员年度考评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民情恳谈制度》、《规范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干部谈话诫勉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为推动**组织人事工作朝正规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行使民主自由,都要以不损害他人民主自由为限;一个地方越要推动发展、有所作为,越想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越要坚持依法行政。特别是在需求日益多样、利益日趋复杂的今天,严格依法按章办事显得更为重要。法制政府引领法制社会,要通过党内的法制规范,促推社会的法制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就组织人事工作而言,当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健全依法行政的制度。要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制度规范,做到严格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根本上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保证组织人事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考验。二是增强依法行政的本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熟练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遵守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党务、干好工作的本领,从根本上预防因不懂法、不依法可能导致的矛盾和问题。三是改进依法行政的方式。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标准要求,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杜绝“有令不行”、“政令不畅”、“因人而异”、“朝令夕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和谐社会必然是诚信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诚信做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诚信为支撑,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之所感,触处皆通”。“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讲诚信、重信用、守承诺,是社会和谐的文明的需要,是市场经济生存发展的命脉,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关键。和谐社会呼唤诚信政府,诚信政府引领诚信社会。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所有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坚持诚信为官、诚信做事、诚信待人。要坚持党性为重,认真执行组织人事法规制度,维护组织原则,严肃人事纪律,对党忠诚、让党放心,对人坦诚、让民信任。**县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通过民情恳谈的形式,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桥梁,群众有什么疑虑、想法甚至不满能及时向党委、政府表达出来,党委、政府直接对群众进行解答,对他们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当面作出承诺,跟踪办理后予以回复,这样既化解了群众对干部的误解或不满情绪,又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树立党委、政府与群众的互信关系,必须尊重民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的地方在制定事关民生民计重大问题决策时,实行群众听证制度,请群众代表列席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广泛而直接地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确保决策体现民意、顺应民心,提高政府决策落实的公信力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