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7:38:59

资源枯竭型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1

1因废就废,开发资源型产业遗存物资源型产业遗存物指的是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踪迹和实物,其中主要为资源型产业生产、生活遗存物,也包括档案、史籍及其它影音资料等.资源型产业遗存物的最直接开发形式就是建立遗址公园,其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德国鲁尔区从矿山到公园的转型,鲁尔区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其资源型产业的集中地,这里曾经浓烟蔽日,煤渣满地,改造后到处是公园绿地,景色清幽,尤其是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更是鲁尔区遗址公园开发的典范.以矿山公园为代表的资源型枯竭型城市遗址公园的开发对于修复当地环境,保护当地文化,完成产业转型并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资源型产业遗存物的开发还包括兴建展览馆、博物馆,并可以和工矿企业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资源开发文化展示等内容相衔接,构建统一的旅游景区点.澳大利亚索弗仑金山公园就是由昔日的金矿矿山、淘金场、古街、黄金博物馆组成,这些场景保留古貌,并且展示1851年之后的矿山生产和生活场景.我国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废弃矿区比比皆是,发展遗址公园真可谓是一举多得,除了能使废弃物(区)变废为宝,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招徕旅游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让游客进入旅游地是旅游规划与设计方面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事实上旅游地的可进入性还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旅游地的空间通达性;二是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提高旅游地空间通达性旨在缩短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距离,进而节约路上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旅游地的竞争力,能够使旅游者越快到达旅游地越好,这就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新建或改建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从而缩短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或者交通中转地之间的时间.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则是指旅游区点内或者旅游区点间的交通连接情况,游客在区点间或区点内的旅途实际上也是游览观光的一部分,提高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更注重通过完善的交通网络使旅游活动更加充实、有情趣,交通速度也是因势利导,不追求越快越好,缆车、环保电瓶车、游船、步行等是其主要的交通方式.德国鲁尔区转型过程中把建设综合性运输网络放在首位,发展区内快车线,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公里,同时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鲁尔区已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运输网.通达的交通运输网不仅对旅游产业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整个经济转型过程都是大有裨益的.

3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旅游出行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其中旅游出行设施在前文中已经重点论述,此处所指的相关基础设施指的是后两者.旅游基础设施因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征及低回报特征,决定了其必须依靠政府部门加以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往往比较落后,完善基础设施是其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正好与发展旅游业的优先步骤相契合.然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这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巨大困境,既要加大力度建设,又要量财力而行,避免出现日本夕张市举债兴建旅游设施,最终事与愿违,导致财政破产的局面.

4引进、培养人才对于绝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劳动力是过剩的,但往往却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局面,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如此,解决的办法无非有两个:引进或者培养.在引进与培养间要本着首先解决本地人员就业的原则恰当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凡那些培养周期长,专业技术要求高,发展急需的人才应该采取引进的办法,使之能迅速到位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比如旅游企业管理人才、旅游规划与开发人才、职业经理人、投资创业人才,外语导游等,凡那些培养周期短,专业技术要求低,所需数量大的人才则应采取培养本地劳动力的方式填补,比如宾馆饭店的服务人员,一般导游员,汽车驾驶员等.

5依托资源产业名气,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旅游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旅游营销活动也逐步完善,但与西方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市场促销能力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营销活动既要面向旅游者又要面向旅游企业(旅行社等).旅游经济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只有让人知道、了解,并且感兴趣才能有可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旅游营销活动也要以此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宣传自己,扩大知名度,而旅游广告宣传则是最为直接的手段.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产业往往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广告宣传可以充分利用,以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和出路

1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大头也来自于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就会直接造成财政困难,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或者进行其它经济转型很难从当地地方政府得到较大资金支持.解决资金困境的出路首先就是要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截至2010年底,中央财政将累计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68亿元,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可持续化发展方向转移,然而这些资金仍是杯水车薪,转移支付力度仍需加强.其次,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包括向金融机构筹资,吸引民间投资和外资等,事实上,2009年起国家开发银行与黄石市等8个资源枯竭城市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其中6个城市已与开发银行签订的融资总额达到320亿元,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的数量,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创新合作模式.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2

关键词: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源建设

一、“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内涵

“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曾因资源优势前期发展较快,但未取得技术优势,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较单一,当资源枯竭时,又不像贫困县市能得到国家强力扶持,使发展难以为继,财政特别困难的城市。湖南省耒阳市是典型的“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它是湖南省最大的产煤基地,煤炭曾是耒阳的经济支柱,占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它又是全国17个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之一,随着资源枯竭,发展出现落差,导致财政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源建设的难点与问题

(一)发展环境破坏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煤炭曾是耒阳经济发展的命脉,高峰时年产量1200万吨。它虽使耒阳经济盛极一时,但随着资源枯竭,问题接踵而至。如今煤炭可开采量仅1.2亿吨;去产能使耒阳2018年的煤炭产量跌至120万吨,赶不上高峰时的零头;失业矿工增多;经济结构失衡,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大头”;煤矸石、粉煤灰和废水污染土地,使其无法耕种;矿区居民职业病、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地下水位下降使水资源告急;采煤沉陷区使房屋、桥梁、道路等遭受损坏;水源涵养能力削弱使耒阳面对2008年的洪灾不堪一击,山林遭毁,田地受损。目前全市有矿山地质灾害隐患157处,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亏空需要加倍弥补,治理“后遗症”需要巨大投入,这让政府的财力难以承受,无力推进财源建设。(二)产业萎缩收益递减,自我发展能力弱化。过去耒阳因资源而兴,但单一的发展路径在“城市自我深化”中被束缚在狭小空间,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导致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加工业不发达,经济结构畸形,产业转型迟缓;名优产品少,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煤炭开采门槛低也使中小型企业居多,规模化程度低,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难以扩大规模,自我发展能力弱。金融危机后,西方进入衰退期,外煤大量进入我国且价格低廉;国内新能源快速发展,普通混煤从过去每吨近千元降到2019年初的每吨240元。耒阳不仅资源枯竭,还要去产能,致使煤炭量价齐跌,煤炭税费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大幅降低。加上资源开采一般遵循“先上后下,先易后难”的原则,初始开采成本低,煤炭品质好,价格高,效益较好。随着采掘深度、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品质变差,价格下跌,优势变劣势,产量收益都在递减。煤炭作为耒阳的支柱产业曾大力发展,过去煤价上涨使先入者一夜暴富,从而引发跟风效应,重复投资,恶性竞争,既让企业效益变差,投资者损失巨大,也使财政增收困难,整个耒阳的自我发展能力弱化。(三)产业单一结构不合理,难以产生综合效应。耒阳过去一“煤”独大,产业单一,结构脆弱,经济受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如耒阳的煤炭税费2010年在财政收入中的比占为59.43%,2013年就降至15.09%,原因是2012年耒阳连出两次安全事故,国家要求关闭小煤窑。近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耒阳大量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资源性产业属于投入型产业,产品缺乏深精加工,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乘数效应小,产业的关联性、辐射性低,作为支柱产业既难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产业之间又互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效应。近年耒阳虽大力发展替代产业,但尚在培育期,短期难形成优势。长期依赖资源使耒阳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趋同性使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源建设举步维艰。(四)经济总量偏小,税收集中度过高。煤炭虽使耒阳经济快速扩张,GDP总量在湖南曾排到第五、六名,但仍总量偏小,与位居前四名的长沙、浏阳等县市相比差了一个级数。前四名一年的GDP都是上千亿,长沙县2018年达1509.3亿元,而耒阳最高年份也只有400多亿。长沙县的财政收入2011年是120亿元,到2018年已达350亿元,耒阳的财政收入同期却由22.63亿元弱减到21.9亿元。资源产品属于上游初级产品,价格过高,下游产品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国家为稳定物价,就要抑制上游资源产品价格。过去煤炭开采主要是国有企业,创造的利税大都上缴,留给地方的很少,导致资源富县又是财政穷县。煤炭作为耒阳的支柱财源,其税费一度占据全市税收的半壁江山。但近年这一支柱财源坍塌,其税收从2012年的4.77亿元下降至2016年的1.8亿元。后来又依赖土地经营与房地产开发,当国家加大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时,财政增收就异常困难。财源结构的单一性和高度集中性,使支柱财源基础脆弱,风险极大,加上经济总量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就容易使财政陷入困境。(五)刚性支出不断增多,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分税制改革将事权下放,财权上收,层层向上集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又要求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医保、养老等标准不断提高,教育、扶贫、三农、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补短板”支出不断增多,且支出刚性,结构固化、能增不能减。作为传统农业县市,财政收入随着农业税取消而明显减少,再加上资源枯竭等因素影响,增收更加困难。作为夹心层资源枯竭型城市,耒阳既不像发达县市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又不如贫困县那样得到国家的有力扶持;过去依赖资源使产业结构单一,不如其他中等县市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发展较为平稳,当依赖的资源逐渐枯竭,发展出现较大落差,使耒阳的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六)科技投入少,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能力弱化。煤炭开采技术门槛低且利润可观,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使耒阳经济科技投入少,以物质消耗为主。由于资源开采一次性投资大,设备、钻井、洞道、房屋等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利用锁定性,难以回收或转作它用,形成大量沉淀成本让企业退出的成本很高,只能低效运营,致使产业结构呈现刚性,转型困难,关闭整顿浪费很大。由于耒阳过去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虽大力招商,推动产业转型,但受项目达产时效和减税让利等影响,短期对财政的贡献有限。科技投入少使耒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条未充分延伸,科技创新和营销人才缺乏,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响亮的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七)等靠要思想严重,产业转型意识不强。过去耒阳因资源而兴,一些干部群众盲目乐观,安于现状,养成靠山吃山的思想,缺乏危机感与紧迫感。当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得到国家一定扶持时,一些人又产生等、靠、要的思想,不思进取,缺乏主动探索、研究培植壮大财源的思想,生财、聚财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积极促进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意识与有效举措,也影响了财源建设的步伐。

三、对策与措施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3

一、黄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位重要、贡献很大

黄石市是以本地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黄石于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曾于1953年、1958年两度亲临黄石,察看了冶钢生产现场和大冶铁矿。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

(一)黄石的历史地位重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大批项目布点黄石。进入80年代,黄石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等几项改革的试点城市。90年代被定为沿江开放城市。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黄石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黄石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黄石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宜昌、襄樊、黄石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2007年,在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二)黄石的区位优势明显。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

(三)黄石的产业基础坚实。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黄石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四)黄石的历史贡献巨大。据统计,建市以来,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9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75万吨、原煤7000多万吨、各种非金属矿5.6亿吨;累计产钢3000多万吨、铜300多万吨、水泥1.38亿吨。1990年前,黄石一直是武汉的“粮仓”,武钢70%的铁矿石和武汉市70%的生产生活用煤均由黄石提供。截止目前,黄石累计上交利税270亿元,加上统配价差,黄石工业累计为国家贡献约350亿元左右,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二、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和主要成效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早在1998年12月,黄石市委就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黄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上世纪90年代末,黄石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方向,集中两年左右时间对600多家中小企业整体实行了改组改制。“十五”以来,黄石又将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变到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上来,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并购重组,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体制机制和投入问题。目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任务,有近30户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攀靠瑞士豪西蒙、香港中信泰富、美亚集团、中铝集团、青岛啤酒、宝钢等10多家大公司、大集团,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同时,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所办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职能,采取资产重组、出让改制、财政补贴

、整体移交等多种办法,进行了全面剥离,共剥离企业办社会100多家,涉及在职和离退休人员3万多人,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优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黄石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整体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产能和产业配套能力明

显提高。“九五”以来,累计投入80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1300多个重大技改和产业链延伸加工项目,努力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目标,引导传统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在推进替代产业开发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以工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了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等清洁型工业,目前拥有各类装备制造企业220多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30多家;“九五”以来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与此同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也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九五”以来,黄石先后投资近60亿元,实施了400多个污染源治理项目,同时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绿化整治4.53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四个和十个专项治理”,累计淘汰水泥产能400多万吨,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9.2万千瓦。同时,围绕矿山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重点开展了对生产排放的煤矸石、矿山尾矿、“渣、灰、气、液”的综合利用,目前各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每年排放的400多万吨钢渣、铜渣、煤矸石、化工渣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万元gdp综合能耗由“九五”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下降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左右;城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300天以上。

(四)大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推进城市转型。黄石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招商增加就业,以创业推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府援助扶持“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九五”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10万多个,新增创业成功2万多人,带动就业7万多人,市本级零就业家庭已基本消除。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五保合一”与城乡低保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为城市特困群体解决住房难问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先后实施了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继去年大冶市被国家列入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之后,今年3月,黄石市进入了全国第二批32个试点城市之列。黄石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非常迅速,已经启动了资源城市转型有关工作,正在按“八个一”的要求组织实施,即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制定一个转型工作方案,编印一套《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汇编》,编制一个转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出台一个意见,建立一个转型项目库,建立一项市厅合作机制,搭建一个新的转型融资平台。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全面带动城市功能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以及长期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黄石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这个资源型城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生产和效益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进入去年9月份以来,受价格、市场双重影响,占黄石工业总量65%的钢铁、有色两大主导产业和部分重点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新冶钢和有色两家企业预计今年工业产值掉产70亿元左右。

二是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从去年11月份开始,黄石财政收入出现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当月同比下降的问题。今年元至4月,同比下降22.85%。加上今年结构性减税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经济面临保基本运转的严峻挑战。

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由于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预计全年黄石新增就业岗位较上年减少7000多个;返乡农民工已达6万多人;同时每年需消化的城镇劳动力在7万人以上,今年就业压力将更加突出。由于资源型企业多、老企业多、困难企业多,部分企业社保缴费能力不足,少数企业根本无力缴费。去年全市实收保险费平均增长速度为18.41%,而养老金支出平均增长速度为22.58%,社保收支倒挂。

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和冲击比我省其他同类城市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和问题是最直接的原因。

(一)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大规模开采,黄石主要矿产资源进入了开采晚期,保有储量大幅下降,煤、铁、铜、钴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25%、23.03%、39.68%、26.90%和39.52%,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264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40万吨。

(二)传统产业转型难。黄石一直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是原材料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城市,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由此决定了黄石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尽管这些年来,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但这种结构仍没有根本转变。比如大冶市156家规模企业中,有113家是资源型企业,占比高达72.5%;资源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8%,这还是在大冶市这几年坚持不懈推进城市转型的基础上取得的。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截至2008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企业多、老企业多、中央省属下放困难企业多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黄石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其中市区10.3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6亿元。

(四)恢复环境和治理污染任务重。黄石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严重,历年开矿形成了8.4平方公里塌陷区、29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五)税源结构不合理。由于黄石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导致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相对较少,亿元税收黄石地方留成比例只有35%,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几点建议

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黄石抓住1996年成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改组改制,直接消化企业呆、坏账6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6.38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2.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此,2000年4月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现场会在黄石召开,有力促进了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此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又是黄石等城市的一次历史性机遇,需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全力推进转型工作。

(一)建议出台促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文件,从财政、税收、重点项目布点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议省政府深入研究、全面落实文件精神,抓紧制定促进黄石等全国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的具体政策措施,着力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就业保障、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4

一、**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位重要、贡献很大

**市是以本地铁矿、铜矿、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生产钢、铜、水泥、能源为主导产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资源型城市。**于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曾于1953年、1958年两度亲临**,察看了冶钢生产现场和大冶铁矿。**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

(一)**的历史地位重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大批项目布点**。进入80年代,**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等几项改革的试点城市。90年代被定为沿江开放城市。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宜昌、襄樊、**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年,在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二)**的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交汇,武九铁路贯穿**,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

(三)**的产业基础坚实。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四)**的历史贡献巨大。据统计,建市以来,**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9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75万吨、原煤7000多万吨、各种非金属矿5.6亿吨;累计产钢3000多万吨、铜300多万吨、水泥1.38亿吨。1990年前,**一直是武汉的“粮仓”,武钢70%的铁矿石和武汉市70%的生产生活用煤均由**提供。截止目前,**累计上交利税270亿元,加上统配价差,**工业累计为国家贡献约350亿元左右,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二、**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和主要成效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早在1998年12月,**市委就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上世纪90年代末,**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方向,集中两年左右时间对600多家中小企业整体实行了改组改制。“十五”以来,**又将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变到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上来,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并购重组,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体制机制和投入问题。目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任务,有近30户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攀靠瑞士豪西蒙、香港中信泰富、美亚集团、中铝集团、青岛啤酒、宝钢等10多家大公司、大集团,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同时,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所办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职能,采取资产重组、出让改制、财政补贴、整体移交等多种办法,进行了全面剥离,共剥离企业办社会100多家,涉及在职和离退休人员3万多人,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优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整体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产能和产业配套能力明显提高。“九五”以来,累计投入80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1300多个重大技改和产业链延伸加工项目,努力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同时,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目标,引导传统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在推进替代产业开发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以工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了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等清洁型工业,目前拥有各类装备制造企业220多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30多家;“九五”以来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与此同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也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九五”以来,**先后投资近60亿元,实施了400多个污染源治理项目,同时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绿化整治4.53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四个和十个专项治理”,累计淘汰水泥产能400多万吨,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9.2万千瓦。同时,围绕矿山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重点开展了对生产排放的煤矸石、矿山尾矿、“渣、灰、气、液”的综合利用,目前各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每年排放的400多万吨钢渣、铜渣、煤矸石、化工渣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万元gdp综合能耗由“九五”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下降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左右;城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300天以上。

(四)大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推进城市转型。**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招商增加就业,以创业推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府援助扶持“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九五”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10万多个,新增创业成功2万多人,带动就业7万多人,市本级零就业家庭已基本消除。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五保合一”与城乡低保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为城市特困群体解决住房难问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先后实施了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继去年大冶市被国家列入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之后,今年3月,**市进入了全国第二批32个试点城市之列。**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非常迅速,已经启动了资源城市转型有关工作,正在按“八个一”的要求组织实施,即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制定一个转型工作方案,编印一套《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汇编》,编制一个转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出台一个意见,建立一个转型项目库,建立一项市厅合作机制,搭建一个新的转型融资平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全面带动城市功能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以及长期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个资源型城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生产和效益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进入去年9月份以来,受价格、市场双重影响,占**工业总量65%的钢铁、有色两大主导产业和部分重点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新冶钢和有色两家企业预计今年工业产值掉产70亿元左右。

二是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从去年11月份开始,**财政收入出现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当月同比下降的问题。今年元至4月,同比下降22.85%。加上今年结构性减税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经济面临保基本运转的严峻挑战。

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由于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预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较上年减少7000多个;返乡农民工已达6万多人;同时每年需消化的城镇劳动力在7万人以上,今年就业压力将更加突出。由于资源型企业多、老企业多、困难企业多,部分企业社保缴费能力不足,少数企业根本无力缴费。去年全市实收保险费平均增长速度为18.41%,而养老金支出平均增长速度为22.58%,社保收支倒挂。

国际金融危机对**的影响和冲击比我省其他同类城市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和问题是最直接的原因。

(一)矿产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大规模开采,**主要矿产资源进入了开采晚期,保有储量大幅下降,煤、铁、铜、钴和金的保有储量分别只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4.25%、23.03%、39.68%、26.90%和39.52%,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62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85万吨,原煤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264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40万吨。

(二)传统产业转型难。**一直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是原材料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城市,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由此决定了**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尽管这些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但这种结构仍没有根本转变。比如大冶市156家规模企业中,有113家是资源型企业,占比高达72.5%;资源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8%,这还是在大冶市这几年坚持不懈推进城市转型的基础上取得的。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截至2008年,**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10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80%左右。因为资源枯竭关闭企业多、老企业多、中央省属下放困难企业多等综合因素影响,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现有离、退休职工13万多人,其中市区10.3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3.6亿元。

(四)恢复环境和治理污染任务重。**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7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占全省三分之二,大量的尾矿、尾砂堆积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灾害严重,历年开矿形成了8.4平方公里塌陷区、29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7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五)税源结构不合理。由于**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导致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相对较少,亿元税收**地方留成比例只有35%,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几点建议

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抓住1996年成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改组改制,直接消化企业呆、坏账6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6.38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2.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此,2000年4月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现场会在**召开,有力促进了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此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又是**等城市的一次历史性机遇,需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全力推进转型工作。

(一)建议出台促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8号)文件,从财政、税收、重点项目布点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议省政府深入研究、全面落实文件精神,抓紧制定促进**等全国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的具体政策措施,着力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就业保障、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5

在建国之初,根据国家工业的整体布局,众多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富集地区产生发展起来。这些城市在国家经济恢复、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就是为国家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国家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资源富集地区,其目的是要在短时期内获得最大量的矿产资源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从产生之时,就存在着功能单一,城市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先天性不足等问题。同时,资源型城市数量扩张型的开发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开发,导致利于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转换率的相关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使城市难以形成综合发展能力。资源枯竭型城市(包括资源枯竭型地区)则是资源型城市中各种问题集中爆发的一类城市(或地区)。这些城市所依托的主体资源采掘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主体资源已经萎缩,资源主导产业衰退而使城市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开始全面衰落。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主体资源衰减等原因,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僵化、生产要素匮乏、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社会保障能力乏力、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生态衰退和环境污染等。应当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诸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近些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支持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先后审议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2020年)(草案)》、《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2007年,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国务院又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下发《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又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并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经济转型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实要求和发展主题。这也需要我们全面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承载能力,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指明方向。

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综合承载力

(一)资源型城市研究范式的演化

伴随着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出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研究逐渐兴起。20世纪初,国外学者主要针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这些社会现象并不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范围较广,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研究主要以单一工业城市或特定区域中的若干城市为对象,研究内容重点放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建筑和城镇规划问题以及单一工业的偏远城镇中的诸多社会问题上。此后,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区域发展理论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也得到了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等理论来进行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在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一直有着深刻的国家政策烙印,研究指向不仅与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关,更与国家宏观经济制度和政策的走向密切相关。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生产力布局与工业综合发展研究阶段、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经济学界开始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多局限于个体案例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领域扩展到各个方面,绝大多数研究以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为主。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范式

资源稀缺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而资源枯竭则是一个地质学的概念,它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资源物质量的消失。因此,我们在理解分析资源枯竭这个概念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研究的相关范式。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资源枯竭还是一个相对概念。首先,资源枯竭是相对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而言的。一旦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与资源本身不匹配,资源开发活动就难以为继。这是资源枯竭的技术约束。其次,资源枯竭是相对于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言的。当某种资源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对该种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就会减小直至为零。这是资源枯竭的市场需求约束。再次,资源枯竭是相对于资源开发地区环境要求而言的。因为环境容量的限制,一些矿产资源开采规模受到严格限制。这是资源枯竭的环境约束。最后,资源枯竭是相对于市场综合开发成本而言的。当资源的市场综合开发成本高于目前市场能够承担的价格时,资源开发主体就会因无利可图而放弃生产。这是资源枯竭的综合开发成本约束。此外,资源枯竭还受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因此,资源枯竭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也不仅仅是城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变革和转变,它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是一个包括众多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涉及城市制度、体制、机制和管理,涉及城市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等。总体上看,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症结在于:经济转型不仅仅是简单处理资源枯竭的问题,而且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配套改革的综合过程。地区经济转型伴随着区域内的产业转型,同时还要受城市功能转型、社会服务转型、生态环境约束等诸多因素的掣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遵照国家指令单纯向外输出资源,其产业分工的不是建立在上下游产业关联基础上的产业链分工,而是架构在中央计划体系下的原料产地分工,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同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源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剪刀差”,在资源输出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使当地一些矿山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为继。这些不利因素使资源枯竭型地区进一步丧失资源的集聚能力,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区域发展赤字。在这里,我们把这些赤字归纳为经济赤字、社会赤字和环境赤字。由于这些赤字的存在,资源型城市在没有外部力量帮助的前提下很难独自承担巨大的地区转型成本。这里,为了形象地说明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问题,我们借用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概念:地基承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即地基在同时满足变形和强度两个条件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最大荷载值。

有鉴于此,我们把资源枯竭型地区能够承担转型成本的综合能力定义为地区综合承载力。综合承载力是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基础性保障资源,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提升综合承载力,提高经济转型的保障能力。针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具体现状,我们把综合承载力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经济创造力、社会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尽管它们有可能会发生交叉,但并不影响我们分析的基本结论。这样分类为我们研究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做铺垫,更能寻找到转型承载力存在形式和影响,以及更容易寻找出相应的对策研究。通过综合承载力这一理念所衍生出的相应分析范式,本文力图在理论上探索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实现条件,丰富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现有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综合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经济创造力不足

第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微观经济基础薄弱。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而产业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当前资源枯竭地区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核心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央直属大企业。由于中央直属企业内部的纵向、横向一体化程度及对产品配套的要求较高,其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多在系统内或企业内部完成。同时,由于中直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强势地位,使得各方资源配置过度集中,大幅挤占了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因此,这样的外部环境造成了资源枯竭型地区国有企业过度强大的态势,不仅难以带动当地中小企业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在客观上形成了难以逾越的产业进入壁垒,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导致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换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第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僵化。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资源总体调度的需要,资源枯竭型地区又成为计划经济管理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深入,资源枯竭地区的体制环境也有所改观。但由于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甚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计划经济影响深远,加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制度化约束不够明确,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常常不能有效发挥。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没有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导致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私采滥挖,破坏严重。第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生产要素匮乏。一是人才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的高水平人才总量不小,但结构单一,多为与资源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他诸如管理、策划及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多,导致实现地区经济转型的人才约束较大。二是科技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科技费用投入普遍不足,科技创新的资源相对缺乏,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创新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阻碍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功能的发挥。三是资金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水平较低,吸引外部资金投入本地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较差,导致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四是区位要素。资源枯竭型地区多数位于内陆,地理环境闭塞,远离交通干线、远离工商业发达地区,远离国内、国际市场、区位条件较差。第四,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一是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失衡,接续产业发展困难。这些资源枯竭型地区以资源采掘业及关联原材料初加工工业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从而形成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同时,这些产业也没有围绕资源开发优化产业链,导致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难以形成新的接续产业。二是资源枯竭型地区产业发展层次低,整体效益不高。多数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传统资源产业技术装备起点较低,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新兴的接续替代产业缺乏或发育缓慢;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换代比较困难。

(二)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支撑力脆弱

第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就业创业能力不足。资源枯竭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产业的逐步衰退和资源企业的逐步退出,造成失业人口数量激增。这些失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资源枯竭或资产重组而造成的企业减员,另一部分是因资源企业萎缩而造成的关联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其他企业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则是因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而形成的新增长劳动力的失业。由于专业化锁定效应和职业教育缺乏等原因,这些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成本高、困难大,这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地区协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此外,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路径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契合,加上国家经济布局等历史与现实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竞争意识、商业冒险精神、接受先进经营管理手段等创业所需要素的能力和速度均落后于其他地区。简言之,区域内创业能力不足。第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人才集聚能力较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资源枯竭型地区只有最终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能走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人力资本格局结构性矛盾突出,低层次人力资本供给过剩并大量闲置或失效,中高层次的人力资本供给不足且外流现象严重,这造成人力资本存量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局面。[2]第三,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我国实行高积累、全保障的政策,社会保障由国家统一安排,公众不必为个人的生老病死担忧,因此,对社会保障资源的地方积累基本上属于空白。资源枯竭型地区企业职工本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被国家以国有企业利润的方式无偿提取,实际是将当时国企工作人员的保障资金强行进行了积累。这些国有资产中不仅凝结了这些工作人员的劳动投入,实际上还包含了应有的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不断调整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享受社会保障的统一性与累积社会保障资源的差异性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资源的缺口,形成社会保障的“历史欠账”。这种“历史欠账”在资源枯竭型地区最为明显,这些欠账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的一个最大瓶颈。第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城市多是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在发展上大都“先企业,后城市”,在管理上最初都是由企业代替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形成典型的“企业型城市”。企业不仅管理自身的发展,也是地方管理的主体。城市成为企业实施生产计划的载体,重视资源基地的建设而轻视对城市功能发展的现象较为普遍。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功能基本都是为资源开发服务的,造成了地方利益和城市中心功能无法得到体现,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差,环境污染缺乏治理,地方产业无法得到发展。在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地区,资源开发企业都是大型或特大型的国有企业,人员多、规模大、职能全,各方面在城市都居主体地位。也有部分城市实行了政企分开的体制,由地方政府承担城市的综合管理,企业负责生产运行,但总体上看,政府公共职能缺位现象还较为普遍。

(三)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环境承载力薄弱

第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生态衰退严重。建国以来,作为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能源基地,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资源与污染治理的滞后,不仅使这些资源地区的矿产资源迅速衰竭,也使这些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开发使得资源枯竭型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突出。一些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生态资源已接近不可恢复的临界状态。如大庆由于油田开采和人为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1.0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8.6%。同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日益扩大,已达84%。特别是近20年间,矿区草原面积净减少15.1万公顷,71.82%的草原退化,中轻度盐碱土地面积每年以667公顷的速度增加,重度盐碱土地已达7万公顷。[3]第二,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矿山开采和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及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的粉尘,造成大气污染,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酸雨及温室效应。如辽宁抚顺煤田因露天采煤,煤田周边地区空气污染严重,改变了区域的小气候,矿区空气富含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及动植物有很大损害。[4]全国因采矿、尾矿、废石堆积,直接破坏和占用土地近200万公顷,破坏森林面积累积超过106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26.3万公顷,而且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不到12%,而先进国家的复垦率达50%。[5]第三,矿产资源开采诱发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一些资源型城市中,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自然山体、斜坡稳定,导致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仅以煤炭工业为例,至2007年全国采煤沉陷土地面积950万亩,形成矸石山2800余座,积存煤矸石36亿吨,矸石山占地6.5万公顷,露天矿挖损土地1125万亩,煤炭自燃56个火区,过火面积720平方公里。目前,我国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四、提升综合承载力,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

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的再工业化过程,而这个再工业化的过程必须充分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在政府导向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来完成,是一个去资源化的再工业化过程。在此期间,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导向不仅要关注新项目的开发,同时还要注重接续产业的合理布局。同时,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性、社会性、生态性和政策性问题错综复杂、相互纠结,传统的政出多门的单一向度政策指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全面部署、多管齐下,以提升综合承载力为核心,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经济转型。

(一)提升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经济创造力

一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要为地区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制度,要推动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和升级,做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配套供给工作。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为加强经营、融资、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服务,降低商务成本;要健全各类中介组织,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应当结合产业政策进行全盘考虑,加大第三产业的比例,并且用产业结构政策来指导产业组织政策,结合地区的优势产业和具体的地理环境优势,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独特优势,既要避免重复建设,又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以资源税改革委试点,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财政转移支付效能发挥入手,加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宽这些地区的土地使用限制,增强其自身经济的造血能力。

(二)提升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支撑力

一是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和就业创业水平。要通实施职工转岗培训及再就业计划,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资源型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加强创业教育,在社会上营造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帮助资源枯竭型地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建设。要在国家整体制度框架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状况的保障制度;要建立下岗失业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工作;要千方百计解决社会保障的欠账问题,实现资源枯竭型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政府要切实承担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减少对微观层面的直接干预,加强对转型企业的政策引导,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四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加强NGO组织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弥合社会断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6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利用;经济转型;循环经济

1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认识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则是指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一般是指累计开采储量已达到或超出探明储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开采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5年之内的城市。目前,全国400多座资源型城市中的20%处于资源枯竭类型。2009年3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陕西省铜川市名列其中,成为陕西省唯一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级市。

2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铜川市是陕西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长期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不重视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普遍较低,有的甚至十分恶劣;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废水、废气、废物不断增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铜川对资源的开采,耕地面积每年减少约1000公顷,废物产量增加约12万吨,废气排放增加70万立方米,废水排放增加400万吨。

3对陕西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利用与转型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土地利用方面

(1)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完善矿业用地管理制度和法制度。

完善矿业用地管理制度,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实行依法管理开发矿产资源,通过法规的制定,使我国初步走上了开采、治理、保护的法制轨道,同时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的协调。

(2)采用先进开采技术,更好的保护沃土,尽量减少地面塌陷。

矿物资源是自然界的产物,可种植表土是人类造就的唯一生命依附体,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保护好可种植沃土。采矿时应尽量采用保护性开采技术,以减少塌陷造成的损失。

(3)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法律和法规,把土地复垦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实行严格的矿山采矿权发证及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制度,在审批中把土地复垦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严格把关;实行土地复垦保证金或押金制度。同时还应采用先进的土地复垦技术,达到土地保护的目的。

3.2经济转型方面

3.2.1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1)在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

在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实践主要是清洁生产。通过采用新技术开展无废工艺,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等工艺改革,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和废气的排放量。

(2)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

在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主要是发展工业区的运用。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理念,将园区中各个产业部门组建成代谢生态链关系,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使最终实现工业园区的污染零排放。目前陕西通过规划在建的生态工业园区也正在全面展开。

(3)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

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主要是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清运的应用。在社会层面上,废旧物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已经出现了跨地区的网络化和规模化。陕西省在每个城市建设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再生资源集散地和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社区回收体系,在社区居民、企业、机关、院校废旧物资出售和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之间建立畅通的渠道。

3.2.2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对于陕西铜川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资源整合研讨会,增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互动,最大程度地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单位产出能力。鼓励并扶持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发展上下游产品深加工产业,通过产业链的扩展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产品的产出价值。

3.2.3由单一资源化主导型产业向新型、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铜川拥有以煤炭、建材、陶瓷、铝冶炼、纺织、机电、医药、食品、化工等为骨干的30多个工业门类。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按照“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思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实现全市经济由单一资源化主导型产业向新型、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3.2.4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7

关键词:淮北湿地公园;生态经济;煤矿塌陷

一、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淮北一直作为基础能源,特别是煤矿能源的主要供应地,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对工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但是自1990年之后,淮北市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能源面临着枯竭的窘境。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直线下降,经济发展明显减缓,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随之而来。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就大大加大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其它城市之间的差距。(一)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生态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总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生态或者是经济的不断升级,正是基于此点,我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才会不断的发展。但是因为主要的投入都在煤炭行业,所以导致了淮北市的产业结构失去了平衡,它的结构升级面临着艰难的挑战。随着自然资源的耗尽,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后劲乏力问题。这种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建立之初都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进而对外进行输出。而淮北市就是对煤炭进行加工处理,出售煤炭来发展经济。这种工业体系的结构较为单一,主导的产业链比较单一,一旦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极差,产业比例和它自身的结构较为孱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资源的不断损耗,这条产业链效率会逐渐降低,产业链就会越来越走向低谷。这类城市的第二产业较高,第一产业的权重较小。深度剖析其本质,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城市没有进行技术的革新和对相关附属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更新换代,没有实现经济的纵深的方向的发展,没有把城市之中的产业链扩大,所以才出现了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的现象。(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国目前尚未突破第二产业对于环境问题的巨大影响,第二产业的繁荣程度跟当地环境的破坏程度成正比关系。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环境治理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治理,污染较为严重。污染问题和环境问题甚至已经危及到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淮北湿地公园建造之前,淮北市的煤炭沉陷的总面积数量达到了133.4平方公里之多,由于沉陷问题,导致了大约3.2万的房屋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直接或者间接遭受损失的群众达到了11.5万人之多。时至今日,从1995年的环境调查报告之中显示,淮北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相关部门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还不够大。但是伴随着1995年淮北湿地公园的开建,淮北市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淮北中湖湿地公园的建立充分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为淮北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现阶段,结构产业的单一问题和不合理问题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相关部分应当积极的对产业结构进行改进和发展。首先,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来帮助企业,使得第二产业的相关企业能够平稳的退出市场经济之中,不再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这里的重点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规划,在满足人民的正常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对此进行扶持和帮助,对现有的煤炭企业的进行改造,来转移当地现有企业过剩的生产力。保证这类企业能够相对平稳退出市场经济的范畴,避免这类城市因为资源枯竭而出现的经济大衰退的现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替代产业进行开发和扶持。现阶段,不仅仅是淮北市,在全国范围内以自然资源为支撑的产业都已经出现枯竭的趋势,行业的发展已经处于衰减的阶段。在这时,应该对当地的资源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估与规划,抓住其他发展趋势较好,且发展后劲较足的产业来替代煤炭开采业。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当地的资源潜力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伴生资源合理的利用。另外,还需要合理的利用外部的资源,同时去寻找周边的能源储备点,因地制宜,寻找新的支柱型产业,进而来实现最终的产业优化和布局。第一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优化速度的加快是产业结构转变的重中之重。所以,除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加以扶持。淮北湿地公园就是典型的第三产业,通过建设公园来发展旅游业,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的提高的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模式。

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

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为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这就对政府以及居民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就要对环境进行治理,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和重视。对于这类城市设置一项专门的政治资金,来做到资金的充足。此外,在对环境治理的同时还需要群众的自发性的进行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自己来进行指导,要采用补贴和群众自主治理的方式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淮北湿地公园的建造过程正是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支持才能够实现的。其次,还要对避免单一的发展形式,发展可持续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新的工业进行构建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个较为科学的规划和一个较为合理的布局。在对剩余的资源进行开采的时候,使用先进的技术,减少工业废料的产生。采用最新的生态经济评估制度。加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的惩治力度。此外,还需要推广清洁技术,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期和重要的发展期。因此这就更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来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淮北中湖湿地公园的很好的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结论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8

地处西部,东临,南与市毗邻,西北与接壤。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建制镇,总人口13万,由汉、蒙、回等17个民族构成。地处库布其、和和的交汇处,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无霜期短,气候干燥,多风沙,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68.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496毫米,是降水量的20倍。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作为包钢的焦煤供应基地,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煤矿为地区、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炭资源也进入了严重衰退期。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加快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资源枯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失调,三产水平偏低。,我区三次产业比重为0.7:78.6:20.7,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一、三产业比重小的特点显著,其中第二产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大量资源的消耗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因工农业发展水平低,居民消费水平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资源面临枯竭与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突出。主导产业是煤炭,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面临着枯竭,发展其他产业先天不足,缺乏替代产业。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三)地方财力紧张,社会负担沉重。“十一五”以来,我区人均可用财力增长缓慢。地方经常性收入仅由的1.08亿元增长到的2.3亿元;人均可用财力由819元提高到1755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0%左右。

1、社会保障方面。是典型的先有矿、后建区的发展模式,很多区域基础设施及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都是由工矿企业先期承办。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自企业改制以来,我区共接收企业所办医院4所、学校22所、托儿所(幼儿园)5所,2747名工作人员。矿业公司,根据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将6000余人移交至我区。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低、社保、医疗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多,我区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

2、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区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加之重工业运行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及相关产业效益开始下滑,企业大面积停产破产,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仅黄白茨煤矿和五虎山煤矿破产涉及人员就有29358人,涉及在职职工17720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7541人。现仍有在破产、下岗、改制过程中未实现再就业人员16000余人,且多为“4050”人员,家庭赡养供养压力大,收入来源不稳定。同时,我区地方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后续吸纳就业的产业,就业再就业问题突显,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

(四)棚户区搬迁改造资金缺口巨大。我区棚户区多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矿而建,房屋设计标准很低,部分房屋结构为砖框架填土坯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大多开裂,在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道路大多为土路,交通环境差。做饭和采暖多以燃煤为主,没有统一的供热、供气设施。常年饮用未经加工、水质极差的井水,吃水困难。电力管网老化,部分地区停电问题长期难以根本解决。采用明沟排水,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矿区生活条件,我区自起实施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棚户区搬迁面积达到190.97万平方米,重度危房面积26.7万平方米,搬迁人口2.6万户、8.03万人,约需资金35.3亿元。

(五)生态环境脆弱,矿山问题严峻。长期的资源开采和重化工工业发展,对我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历年累计产生煤矸石约1900万吨,粉煤灰约730万吨,电石渣约30万吨,占地面积3.51平方公里,由此所引发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均超标。同时,造成地表水质污染、地面下沉、煤田自燃等灾害,约400万平方米地表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截止,我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达到22.983平方公里,造成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4.65米,最大水平位移2.88米。采煤沉陷区大量居民住宅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煤田自燃现象严重,曾形成火区面积349.6万平方米,自燃40余年,对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推进转型的主要工作

鉴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是稳定煤炭生产,大力发展煤电产业。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增加其附加值,完成煤矿技术更新改造,启动了华电2350mw发电项目。二是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完善煤化工产业链,启动实施了家景能源公司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等一批煤化工产业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242户,为规模大、效益高的新上优势项目腾出资源和环境容量。

(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十一五”期末,工业总规模是“十五”期末的3.9倍,原煤、洗煤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着力发展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及特色冶金等接续替代产业,构筑新的主导优势产业,、、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等一批新上项目进展顺利。

(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物业、物流等服务业,建成了3所大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高了社区服务功能;内蒙古星元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分公司已初具规模。依托区位交通优势,规划建设三道坎集铁路货运、公路汽运,仓储加工、商务流通为一体的区域现代物流基地。

四、我区下一步转型思路

以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服务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以富民强区为根本,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

(一)全力提升工业化水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煤电方面,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保障煤焦化用煤需求,保持煤电行业稳定发展。新型煤化工方面,全力推进重点焦化企业项目建设,扩大焦炭产能,加快发展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完善煤化工产业链,切实将我区建成自治区重要的新型煤焦化生产基地。氯碱化工方面,鼓励电石企业联合重组,实现pvc上下游配套和一体化发展,打造重要的氯碱化工基地。精细化工方面,以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依托,重点发展1,4-丁二醇、有机硅、精萘、吡啶及下游系列产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农药等项目建设,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特色冶金方面,加快冶金行业整合步伐,重点推进镍铁、金属镁、异型钢等项目建设,促使行业纵深发展,形成“煤—电—冶金—下游产品”产业链。

(二)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转型。坚持“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发展思路,做优做精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打造精品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大力实施“沿湖沿河”城市发展战略,将城市总体纳入西区规划建设,着力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增强城市集聚能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区,高品质推进旅游休闲、金融商贸、科技研发、商务会展等功能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快旧城区更新改造步伐,整合城市资源,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完成西区——乌斯太快速通道,建成、甘德尔跨湖大桥,建设区域核心交通枢纽。完善城市电网、热网、天然气网和污水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以湖建设为契机,做好以水兴城文章,用好用活水资源,建设生态宜居滨水新城。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沿湖、沿河、沿边、沿路、沿山园林绿化建设。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9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标准和重点领域,提出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综合确定今后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最后,作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亿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深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和标准,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出未来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对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

从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储量仍较丰富,面临的问题较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发展限制;二是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其资源性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但是其接替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或者已经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这些城市也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援助;三是那些资源型产业出现衰退,或者资源面临枯竭,其发展遭受到瓶颈制约,而依靠自身力量又无法走出困境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应该成为国家援助的重点对象。

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仅仅从资源枯竭角度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问题,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视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而资源枯竭只是衡量是否给予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不能作为是否给予援助的全部内容。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国家都需要给予支持,也并非只要资源枯竭就必须对其进行援助,国家援助的只能是那些处于相对衰退或者面临资源枯竭和诸多困难、自身无力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国家帮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标准

既然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国家援助,国家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那些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样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来确定问题型资源型城市,并以此作为国家援助对象的依据。根据问题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认为,对于已界定出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以此作为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依据。

1.资源枯竭标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当地资源开采、加工,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资源枯竭将直接引致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使整个城市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因此,资源枯竭程度是确定是否实行国家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例如,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年限的长短、因资源枯竭导致矿井关闭的数量多少等,应该成为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重要标准。

2.相对衰退标准。经济衰退直接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是考虑是否给予国家援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资源型城市,要重点考察其资源性主导产业和总体经济是否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主要指标有:资源性主导产业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RP)或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人均GRP或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的变化。如果增长速度持续较低,且低于全国各地区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资源型城市增长处于相对衰退之中,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和人均GRP或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将趋于下降。

3.接替产业发展难度标准。资源型城市多以资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但是如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好,也没有必要对资源枯竭的城市进行援助。关键是那些资源枯竭,但是接替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发展起来的城市,尤其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有效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接续替代产业,由此出现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并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接替产业,则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将陷于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根据以上6个标准,在资料可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估。表1列举了国家援助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判别标准。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当然,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情况差别较大,一些城市可能在某些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而在其他方面可能问题不太突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设计出临界值(阈值),作为入选的门槛。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重点领域

国家对问题型资源型城市给予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作用已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此,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向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1.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随着资源开采殆尽,资源型城市传统资源性产业将趋向衰落,企业关闭破产现象将日益增加,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接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支持接替产业发展。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岗位为中心,实行产业链延伸战略,国家在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倾斜,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接替产业,以项目带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接替产业快速发展。(2)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支持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离退休人员比重高,历史遗留包袱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突出,今后改革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为此,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1)支持深化国企改革。(2)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

3.支持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支持连片分布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一是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覆盖范围,将东北三省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扩展到中西部资源型城市;二是建立稳定的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如商业开发、小区建设、联合开发等,分阶段、分类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四、未来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1.制定合理的资源型城市援助规划。目前国家的援助对象主要局限于列为试点的44个城市(地区),而从长远来看,需要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范围还较宽广,因此,在现行的对试点城市进行援助之外,很有必要对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全面规划。

(1)合理确定援助对象。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主要是依据资源枯竭单一标准来界定的。显然,仅仅依据资源枯竭标准来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目前资源未面临枯竭,但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却较为突出;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枯竭了,但由于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

(2)清晰定位援助目标。充分提供就业岗位,保障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援助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确定的援助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比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塌陷现象普遍,居民住宅安全隐患较多,援助政策的目标可适当考虑向住房和塌陷地治理方面倾斜;森工类城市则是砍伐现象严重,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就要考虑向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倚重。

(3)适时调整援助政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面临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即在横截面上,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而在某类或某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纵断面上,应考虑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潜力。

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1)将资源型城市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根据目前情况,可以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提高到销售价格的5%~10%左右,或者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具体确定税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2)加大资源型城市税收返还力度。

3.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援助力度。(1)增强对衰退产业退出的援助力度。(2)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当前,可以考虑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资源枯竭型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标准和重点领域,提出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综合确定今后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最后,作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亿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深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和标准,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出未来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对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

从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储量仍较丰富,面临的问题较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发展限制;二是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其资源性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但是其接替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或者已经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这些城市也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援助;三是那些资源型产业出现衰退,或者资源面临枯竭,其发展遭受到瓶颈制约,而依靠自身力量又无法走出困境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应该成为国家援助的重点对象。

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仅仅从资源枯竭角度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问题,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视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而资源枯竭只是衡量是否给予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不能作为是否给予援助的全部内容。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国家都需要给予支持,也并非只要资源枯竭就必须对其进行援助,国家援助的只能是那些处于相对衰退或者面临资源枯竭和诸多困难、自身无力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国家帮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标准

既然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国家援助,国家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那些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样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来确定问题型资源型城市,并以此作为国家援助对象的依据。根据问题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认为,对于已界定出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以此作为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依据。

1.资源枯竭标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当地资源开采、加工,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资源枯竭将直接引致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使整个城市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因此,资源枯竭程度是确定是否实行国家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例如,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年限的长短、因资源枯竭导致矿井关闭的数量多少等,应该成为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重要标准。

2.相对衰退标准。经济衰退直接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是考虑是否给予国家援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资源型城市,要重点考察其资源性主导产业和总体经济是否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主要指标有:资源性主导产业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RP)或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人均GRP或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的变化。如果增长速度持续较低,且低于全国各地区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资源型城市增长处于相对衰退之中,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和人均GRP或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将趋于下降。

3.接替产业发展难度标准。资源型城市多以资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但是如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好,也没有必要对资源枯竭的城市进行援助。关键是那些资源枯竭,但是接替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发展起来的城市,尤其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有效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接续替代产业,由此出现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并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接替产业,则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将陷于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根据以上6个标准,在资料可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估。表1列举了国家援助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判别标准。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当然,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情况差别较大,一些城市可能在某些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而在其他方面可能问题不太突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设计出临界值(阈值),作为入选的门槛。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重点领域

国家对问题型资源型城市给予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作用已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此,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向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1.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随着资源开采殆尽,资源型城市传统资源性产业将趋向衰落,企业关闭破产现象将日益增加,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接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支持接替产业发展。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岗位为中心,实行产业链延伸战略,国家在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倾斜,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接替产业,以项目带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接替产业快速发展。(2)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支持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离退休人员比重高,历史遗留包袱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突出,今后改革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为此,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1)支持深化国企改革。(2)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

3.支持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支持连片分布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一是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覆盖范围,将东北三省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扩展到中西部资源型城市;二是建立稳定的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如商业开发、小区建设、联合开发等,分阶段、分类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四、未来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1.制定合理的资源型城市援助规划。目前国家的援助对象主要局限于列为试点的44个城市(地区),而从长远来看,需要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范围还较宽广,因此,在现行的对试点城市进行援助之外,很有必要对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全面规划。

(1)合理确定援助对象。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主要是依据资源枯竭单一标准来界定的。显然,仅仅依据资源枯竭标准来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目前资源未面临枯竭,但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却较为突出;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枯竭了,但由于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

(2)清晰定位援助目标。充分提供就业岗位,保障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援助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确定的援助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比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塌陷现象普遍,居民住宅安全隐患较多,援助政策的目标可适当考虑向住房和塌陷地治理方面倾斜;森工类城市则是砍伐现象严重,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就要考虑向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倚重。

(3)适时调整援助政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面临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即在横截面上,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而在某类或某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纵断面上,应考虑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潜力。

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1)将资源型城市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根据目前情况,可以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提高到销售价格的5%~10%左右,或者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具体确定税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2)加大资源型城市税收返还力度。

3.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援助力度。(1)增强对衰退产业退出的援助力度。(2)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当前,可以考虑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