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6:30:53

资源城市

资源城市范文篇1

摘要: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一、效能测度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从创新行为主体要素构成的角度,它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运行角度,它取决于对现有创新资源配置的绩效,是资源状况与配置力相综合以及创新环境对创新支持的结果。可见,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取决于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论文百事通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1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

当今各类评价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很多,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技术指数。该指数由创新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扩散指数,工业品的出口和调查数据三部分构成。②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成就指数。该指标由技术创造、新技术的扩散、老技术的扩散和人类技能四方面构成。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它的指标体系分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部分,报告中的多数指标为各国进行横向国际竞争力比较提供了一个参考。④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综合评价表。该表由人力资源、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以及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17项4类指标构成。

2.2国内评价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

国内对RIS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在RIS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占很大比重,但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只是RIS效能的内在依据和潜在基础。②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工业技术创新力的评价。这几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③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评价。徐建国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可由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部分综合表征。④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刘国新等在测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时主要强调了三方面:一是创新创业要素投入,二是创新创业产出及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三是创新创业潜力。⑤对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在国内文献中,目前对RIS整体效能测度的研究非常少。李子彪等认为RIS的效能测度包括对RIS的创新发展能力评价,R]S对区域经济作用和贡献的测量,R]S自身演化的测。

2.3对指标体系的简评

由于国内外对RIS整体效能的评价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开拓阶段,对如何测度RIS的整体效能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尽管国家具有区域的一些共性,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本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但它毕竟是一个具有国家主权的特殊区域,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区域层次。而且,本文的资源型城市特指我国的一些区域,诸多国家层次的特征在这一区域没有体现。所以,尽管国外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宜直接套用。

国内现有的RIS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是对RIS某一方面的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学者们的意见存在一定分歧,而且缺乏RIS对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每年编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指标都具有连续性,而且其中的部分指标能够反映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部分内涵,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把该报告中的指标体系作为构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主要参考之一。

三、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3.1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利用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为四个层次,即总指标层、类指标层、组指标层和初级指标层。很明显,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就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总指标层。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创新体系效能的含义,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四个维度:知识创造、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环境、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绩效。这四个维度构成了本文设计指标体系的类指标层。相对于一般RIS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将更侧重于资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以及城市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等与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密切相关的指标。

3.2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预选及优化

经过理论预选,初步确定了23项组指标和78项初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选取7位富有经验的专家对所预选的组指标和初级指标进行十分制打分,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通过对回收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剔除隶属度较低的指标,再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科技创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对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暂不纳入指标体系,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一系列筛选,确定了14项组指标和47项初级指标。

四、部分指标的解释

4.1知识创造

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区域创新的基础。企业是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尽管当前资源型城市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作用,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仍将是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知识创造指标中从创新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即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两项组指标来体现资源型城市知识创造能力。

4.2创新资源流动

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转型时期,依据目前的现实状况只能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集中突破。在创新资源流动的类指标中,主要考虑了技术转移、科技合作、人才流向、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五个方面,最后由于数据的可操作性选择了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公务员之家

4.3创新环境

由于创新外部环境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法纳入评价范畴,在此只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内部环境进行评价,这包括对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评价。本文根据效能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两项组指标为代表对创新硬环境进行评价,选取劳动者素质和政府创造创新环境为代表对创新软环境进行评价。

资源城市范文篇2

从上文分析可知,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造成的产业经济下滑,城市后续发展力不足。二是因为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的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从目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源的枯竭不仅仅影响到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影响较大。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国际社会普遍达成了以减排和低碳发展模式应对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共识,特别是在气候方面,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已日益明显,为此国际社会已多次召开应对气候变暖的会议,并制度了一些限制碳排放的协议。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中,总理提出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要求。以上种种形势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一方面要在经济上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并且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在源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城市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源来消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对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为了应对城市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方面也做了许多研究。在此基础上,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低碳生态城市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是结合低碳城市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和生态城市中生态化发展理念后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方法从城市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低碳生态城市的建立,需要从城市的空间管制、生态环境控制以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这三个方面考虑。空间管制是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对划定片区内的建设管理,控制公共资源的有序使用,协调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的空间管制,也正是与此目的相契合,所以合理的划分城市的建设区域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在城市中大多生产生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的带来碳排放,这种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主要是依靠城市的森林植被等吸收消化。而居民用水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也离不开城市的水系统。作为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对容易造成山体植被的破坏和水体的污染,所以无论是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还是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来看,都应以城市的山体保护控制和水体保护控制为基础,建立一个生态网络控制系统,恢复和改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如果说空间管制和生态环境控制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基础,那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低碳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一般都是以资源开发及初级原材料加工输出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而新兴主导产业缺乏或发育很差,导致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困难。鉴于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延长产业链为主线,充分发挥和利用资源优势。二是要大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枣庄中心城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划分空间管制枣庄中心城区空间管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个区域的建设管理控制来有效地指导枣庄市中心城区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原理是依据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的强弱,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建成区四个区域(图1),然后针对这四个区域提出不同管控要求。禁止建设区:坡度在25°以上的山体敏感区、河道走廊敏感区以及重要的景区和地质非稳定带。这类区域是城区生态系统的核心,应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限制建设区:坡度在15°到25°之间的山体斑块控制区、水体防护绿地的控制区、矿产资源区和地下水源地。这类区域,是城区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城市发展的基础,需控制开发的项目类型、建筑密度、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大规模工业用地等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的进入。鼓励建设用地废置后复耕或绿化,制定并实施资源环境损失补偿政策,减轻贫困性生态问题。适宜建设区:指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可建设区域。在此区域内,应依据枣庄市的区域资源环境科学进行的相关开发,达到现代产业开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通过加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创业环境,以提升枣庄中心城区的产业层次,特别是在京沪高铁的发展契机下,实行重点开发。建成区:现状已经建成区域。此区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受自然生态约束较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适宜进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一方面可考虑优先分配建设用地指标,适度配给农业用地,促进这些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要着重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持,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生态网络化控制生态环境控制,需结合枣庄中心城区的山水现状,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整体的规划布局发展,通过生城市态敏感性分析后,建立生态网络控制,恢复和保护中心城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网络控制以枣庄中心城区的山水脉络为基础,通过研究其在整个城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受外力影响时的敏感程度,从而得出中心城区的生态敏感性控制图(图2)。其中山体斑块敏感区是山体坡度比较大,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景区和林地,在这个区域禁止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山体控制区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林地,在这个区域内要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森林和植被不被破坏。水体斑块敏感区是中心城区内的河流和一些重要地表水体,对这些水域,要禁止各种开发和建设活动,对沿河要定期的检查监督,确保城市的水质。在水体斑块控制区内,要合理的控制开发建设活动,保护河道的自然岸线以及河道的防护绿地。5.3经济发展可持续化可持续发展,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发展与环境相结合,使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在研究了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之后,结合枣庄市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对枣庄市的经济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枣庄市可以以煤炭为产业源头,在优化煤炭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立新型的煤炭循环产业。如依托中心城区现有的煤化工基础,并借鉴兖矿集团的兖矿模式(图3),发展“煤一电一化”、“煤一焦一化”、“煤一油一化”等煤化工产业链,减少煤炭工业的污染物排放。二是注重引导经济转型。大力引进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和服装等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等第三产业,逐步实现多样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减轻中心城区的污染,并实现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资源城市范文篇3

一、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全市“十二五”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城市转型主线,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和引领作用,以解决资源城市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突破口,以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壮大、城市功能转型、人才结构转变、民生改善为重点,着力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和谐新。

(二)基本原则

1、政府组织、专家领衔。转型规划委托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编制,具体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发改局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单位通力配合。

2、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实行规划编制的程序化、科学化,建立规范的公众参与制度、衔接制度和审议论证制度,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3、统筹兼顾、全面对接。转型规划的编制要以国家关于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符合国家、省及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并与相关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相衔接。

4、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专项规划必须认真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搜集、前期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前期研究必须达到一定深度。

5、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转型规划要体现转型特色,明确定位、目标、战略、任务、保障措施等重点内容,着力解决我市因资源枯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4年,即2012年—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前期调研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在全面分析我市转型期发展环境和现状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对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对转型定位和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水土资源、能源、矿产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政策支持等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部门、本领域清晰的转型基本思路。

(二)强化规划功能

转型规划是推进转型的纲领性文件,要加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在突出特色和规划内容创新的基础上,提出我市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定位,明确转型方向和转型途径,确定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城市功能区划和空间区域发展布局,明确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整治、资源保护等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相应配套政策措施。

(三)加强重大项目论证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研究提出和完善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体现转型主题的重大转型项目。每一个调研课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重大项目库,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三、规划编制的步骤

《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具体分为六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1月30日—2月10日)

组织学习第一、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经验和做法,全面启动和布置规划编制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前期调研并形成规划性调研报告,为编制课题组调研收集基础资料。拟定和安排编制课题组实地考察、座谈等调研事项。

(二)集中调研阶段(2012年2月11日—2月20日)

编制课题组到实地调研,各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范围提交基础资料,介绍基本情况和转型初步意见,并做好接待工作。同时,各相关部门单位在进一步开展调研基础上,完善转型的基本思路。

(三)形成规划思路阶段(2012年2月21日—3月10日)

编制课题组在前期调研和分析研究各有关部门单位转型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城市转型的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定位、总体目标、转型方向、转型思路、转型途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四)形成规划初稿阶段(2012年3月11日—3月29日)

市发改局组织对编制课题组提交的规划基本思路进行充分讨论,就重点问题与其充分交换意见。编制课题组形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初稿)。

(五)咨询论证阶段(2012年3月30日—4月9日)

市发改局组织对《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初稿)进行审议咨询,包括市转型规划专家组论证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审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送审稿)。

(六)送审阶段(2012年4月10日—6月30日)

4月10日报送市发改委审查,4月30日报送省发改委审查,6月30日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查。

四、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规划编制工作在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进行。

市发改局具体负责提出转型规划编制方案和意见,组织和衔接转型规划的资料收集、前期调研课题、编制课题组实地考察,组织策划和凝练支撑规划的重大项目,组织规划征求意见和评审论证。

承担专项调研任务的部门单位,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落实必要工作经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

资源城市范文篇4

如何解决石油资源城市的金融锁定问题

从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手段和营销机制角度出发,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分支机构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信贷资金审批权限,允许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资金营销。商业银行应实施“大、中、小”齐抓的信贷策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额度,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产品有市场、讲信誉的中小企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都要积极给以信贷支持。以提高资金使用率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重为原则,健全贷款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

从石油资源城市培育良好的承贷主体、打破现有大企业对资源垄断的角度出发,应该加快发展接续产业。根据资源型城市现有基础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在选择发展接续产业时应重点考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具体到盘锦市,就是要依托辽河油田企业版块的资金、市场、技术等优势条件,重点发展石油机械、石油企业所需的化学产品和油田高技术采油工艺等石油企业服务行业,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后劲的民营企业,努力培育各类融资承贷主体。

资源城市范文篇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今年国家的人大、政协“两会”上,“和谐”是曝光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而在人代会前几天,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则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要素,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同时,总书记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这就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我国今后相当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内容。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把握。

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平安、和谐。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据《辞海》注解,“和谐”,协调。如“和衷共济”。《礼记·乐记》云:“共声和以柔”。说到“和”,人们便会自然联想到“和平”、“和顺”、“和气”、“和缓”、“和解”、“和鸾”、“和音”、“和韵”、“和仪”、“和齐”、“和亲”、“温和”、“谦和”、“唱和”。再就是“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和睦亲爱”、“和睦同心”、“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光同尘”、“性情温和”、“一唱百和”、“随声附和”、“乐声和谐”。正所谓:“和气生财”、“风和日丽”、“合家和顺”、“政通人和”。一位著名文人解释得好:“和”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左边是“言”,人人都可以说话。这既形象也生动,也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的崇尚和追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名话的意思是说,和谐是宇宙和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也是做人的原则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目标。孔子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孔子认为真正的和谐必须有严格的原则规范,并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儒家主张,施政使民,贵乎“执中”;天地万物,贵乎“中和”;君子言行,贵乎“中庸”。先哲们的这些话,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影响很大,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与根本哲学。只有以和谐、均衡、中和、公正为本,才能均调天下,才能和乐人民,才能使国家强盛,才能使人民富裕。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善于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创新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政策,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是对“小康社会”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如果贯彻执行得好,就是为民立极,承流宣化,道正天下,德被四海。

(二)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发展来把握。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时需要通过革命性的变革来实现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政治制度代替旧的政治制度。但当某种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就需要通过协调,以充分发挥社会或国家内部各要素的功能,促进社会或国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协调而得到解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协调来处理,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使社会主义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根据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因此,正如同志指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应该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应该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三)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科学发展观上来把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才能更好地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要素,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客观要求。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创建和谐社会,推进创建和谐社会。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源城

新世纪新阶段,人心思变革、思稳定,人们盼发展、盼和谐。老百姓认为:和谐社会意味着幼有所护,老有所养,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社会安定。工作者理解:和谐社会意味着良好的社会风尚,温馨的人际情感,优美的自然环境,户户安居乐业,家家亲情融融。理论家结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于初级阶段,又高于初级阶段,是结构合理、行为规范、运筹得当的社会,是改革配套、发展协调、稳定持续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着“矛盾凸显期”。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而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发展陷阱的失败教训。我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将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也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源城,适应了我区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笔者以为,结合源城区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源城,尤应在以下六个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推进民主法治,筑牢和谐社会基石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变革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充满活力的和谐,是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即使出现社会冲突,也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变不和谐为和谐,在打破了旧的和谐之后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经济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规范先进有序、社会统筹得体得当的社会,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都需要用民主法治来加以保证。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离不开法制的支撑。和谐社会要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这些都离不开民主法治的保障。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没有依法办事的落实,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

应当看到,在未来的发展改革中,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仍然相当复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只有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维护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妥善加以处理解决。实践证明,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我们的社会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减少矛盾,也才能使已经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古语云:“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这就是说,要使民众和谐一致,不懂得法律是不成的;要移风易俗,搞好社会风气,不懂得政治教化是不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广大群众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二)维护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深入认识和分析我们当前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措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利益诉求得到统筹兼顾,已经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看到,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矛盾,要多用经济的方法、民主的方法、综合的方法来解决,坚决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委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政策,采取各种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当前,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坚持依法办事和严格按政策办事,针对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司法不公等实际,着重解决分配、就业、贫困、“三农”、腐败等突出问题。

实现和维护公平,重点要解决好社会成员收入不均、贫富悬殊的突出问题。当前收入分配上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态收入突出,保障性收入不到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不良后果日益明显。解决的出路是,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效率为前提,贯彻按劳和按要素分配原则,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份量,努力兼顾公平。同时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倾斜,确保低收入阶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

实现和维护公平,不仅仅是财富分配等经济问题,还涉及公民权利、社会地位、民主施政、自由平等、公共服务、司法公正等政治和社会内容。要从经济、政治全方位出发长远地考虑公平问题,从制度、政策、法律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三)提倡诚信友爱,团结社会生活纽带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起来的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团结社会成员、连结社会生活的纽带和连结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推动器和润滑剂,它使社会充满色彩和活力,富有浪漫和温馨。

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尽管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如此重要,但对于我们今天所赖以生活的这个社会来说,它又似乎成为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越是要提倡诚信友爱,越是要提倡为人民服务。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诚信友爱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如在单位或企业内部,领导与员工之间都要互相关爱;单位与单位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要讲究诚信,通过协商、洽谈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促进合作。而在单位与社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单位和企业都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利益,推动社会发展。企业要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实行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三兼顾,实现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三得利。

诚信友爱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意识到诚信的可贵,才会体会到友爱的高尚。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诚信、友爱这些高尚的道德情操,一定可以也一定会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八字教育活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弘扬诚信友爱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强化信用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源城。

(四)激发创造活力,发挥全体人民智慧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影响我们社会创造活力的因素还在相当范围内、相当程度地存在着,如“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现象仍普遍存在,严重地抑制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改变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体制弊端,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人们创造力发挥的各种体制性障碍。要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营造这样一种观念和氛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制度为全体劳动者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要首先从自身做起,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激发创造活力,发挥全体人民智慧,还要求我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实实在在地体现和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提高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要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整体素质和自身能力为重点,全面满足城乡居民多方面的需求。要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每一个人都享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五)保持安定有序,形成安居乐业局面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区的建设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让人们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发展的社会,一个稳定的社会。没有发展,和谐社会就会失去生机活力,失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稳定,和谐社会就会失去安定祥和,失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抓住了安定有序这一关键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和谐与稳定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谐与维护稳定是每一个源城公民的责任。现在我们源城由于近年来加快了经济发展,城乡社会秩序进一步安定,打造“平安源城”工作卓有成效,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我们更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之中,更希望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更希望尽快地实现国家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那么,我们人人更应该为和谐稳定尽责,我们人人更应该为和谐稳定出力。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各方协力,和衷共济,团结稳定,就一定能克服困难,确保稳定,促进发展。

(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绿水青山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

从表面上看,环境污染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行为,但再深入分析,那就是由一部分人的活动所产生的污染,而被整个社会所承受。或者说,我们前人所犯下的历史错误,也要由子孙后代来付出代价。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一台不停运转的庞大机器,那么包括水、能源、土地在内的各类资源就是保证这台机器顺利工作的绿色“润滑剂”。一旦“润滑剂”因被滥用而最终缺失,社会机器就会出现各种故障甚至崩溃。因此,要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源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很落后,我们的人民生活还相对贫困,因此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东江水资源保护确实对我们的发展制约很大,这也是我们经济落后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发展是不是就一定会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呢?我看也不尽然。近年来我区乃至全市的快速发展也充分证明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东江的水资源保护是重点,东江的水资源开发也应该是重点,开发与保护应相互统一,开发与保护应相互促进,只有合理地开发,才能更好地保护。

笔者认为,一座和谐的城市还应该是从城市建筑、生态环境、文化精神到政治理念都平衡协调的城市,从生态的角度看,就是要求城市建筑与绿地、水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车流与交通、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全民素质,大家都应来关心城市的发展,大家都应来关心环境的保护,大家都来关心构建“青山绿湖碧水城”的美好家园。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极其宝贵。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我们将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竣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行动起来,坚定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绿水青山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远大的理想,更是值得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跨越、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构建和谐源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跨越、协调发展。

(一)加快发展求和谐

同志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阐明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极端重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以发展求和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才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目的就是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地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达到一个新的和谐状态。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发展才能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要求各领域、各部门各司其职,否则必然会导致失调和混乱。有些地方片面理解“经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被边缘化了,采取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的片面发展观,将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盲目、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以获得数字上的满足感,由此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并导致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不协调的局面,这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纠正。正如同志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发展需要机遇。本世纪头二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对我区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从国内情况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要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树立、坚持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我们就能更好地推动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科学规划促发展

规划是个纲,纲举目张。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地编制好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指导和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要树立规划就是财富的理念,切实从微观规划转到宏观规划上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规划对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共同富裕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要求依据规划来决策。这实际上给了规划一个基本的定位,即规划是政府定的,政府既要依法行政,也要依规划行事。

“十一五”规划编制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工程,除全区各级各部门之外,离不开全区人民的广泛关心、支持和参与,要认真组织力量,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区的“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我区的“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真正做到“公开、民主、透明”,力争我区的“十一五”规划能编制得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使之成为指导我区今后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精神,依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以及本区“十五”发展的现状和经验,笔者拟对城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作初步设想如下:

1、“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简而言之,“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就是“围绕一个目标,着眼二个落脚点,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四个发展。”

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个落脚点: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

三大战略:“工业立区”、“商旅旺区”、“科教兴区”。

四个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表述则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和总任务,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落脚点,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商旅旺区、科教兴区战略,努力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在2015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

概括地说,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文化建设全面进步,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发展预期为:主要经济指标发展速度领先于全市,以外源经济、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优化经济结构,以商贸、旅游的扩大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3、“十一五”规划的任务与措施

主要是:“三条发展途经,四大经济布局,五大发展重点,六大重点工程,十项发展措施。”

三条发展途经: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市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大经济布局:“一中心三基地”,即“商贸发展中心”、“工业发展基地”、“农业发展基地”和“旅游发展基地”。

五大发展重点:统筹“五个协调”发展,促进“五个经济”腾飞。

统筹“五个协调”发展:统筹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统筹内源与外源经济相协调,统筹强区与富民相协调,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五个经济”腾飞:壮大工业经济,提升服务经济,调整农村经济,扩大外源经济,激活民营经济。公务员之家:

六大重点工程:工业建设工程:伟利成电子、三和电子、通业电子、源胜电子、光明塑胶、富城纸品。商业贸易工程:湖滨大厦、邝屋巷步行街、东堤路商业街、埔前农贸市场、高埔岗商贸区、江东商贸城。旅游发展工程:响水风景区、七礤风景区、石砑坑生态园、山水大酒店、龙源钟塔广埸、瑞立信高尔夫球场。老城改造工程:明珠华庭、纳尔特房产、星河湾畔、丽江城二期、碧水居二期、锦秀名雅二期。科教福利工程:雅达科技、金球绿藻、九天绿药业、五指毛桃基地、源城示范福利中心、源南中学。公共设施工程:长堤公园、城市供水、双下防洪堤、源城客运站、埔前市政广埸、源南市政广场。

十项发展措施: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扩大内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项目建设,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速财政增长,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科教兴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资源城市范文篇6

一、考评范围

全区各镇、开发区、街道。

二、考评标准

依据《*区20*年度“太湖杯”城管创优工作考评标准》(详见附件1)。

三、考评办法

1、考评组织。*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太湖杯”城管创优考评工作,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城管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考评形式。采用百分考评制,设立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年终综合评定在90分(含90分)以上为“太湖杯”城管创优优秀镇(街道);80分(含80分)以上至90分以下为“太湖杯”城管创优达标镇(街道);80分以下为“太湖杯”城管创优不达标镇(街道)。

3、考评方法。考评工作分明查、暗查两种。每月进行一次暗查(详见附件3),由区城管办负责实施;每季度进行一次明查(详见附件2),由区城管办牵头,邀请区人大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工委、区政协城乡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领导参加。每月将暗查情况反馈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每季度将明查结果及暗查问题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予以通报。年终汇总评比得分值,其中暗查分值占50%,明查分值占50%。

四、奖惩措施

1、“太湖杯”考评工作列入区级文明目标管理体系进行考核。

2、对城管创优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太湖杯”城管创优评比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以块为主、属地管理”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市容村貌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各镇、开发区、街道要高度重视“太湖杯”城管创优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订计划,创新思路,为全面完成创建任务提供组织保证。

2、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创建活动的知晓率;抓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的落实,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和沿街个体经营户等,自觉搞好内部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洁,并配合社区(村)做好市容村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资源城市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在中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应适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让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均衡地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普遍较为薄弱,专业教师严重匮乏,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总体上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较低。因此,如何改变农村地区中小学较为落后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摆在政府、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1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备紧缺

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农村学校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经济发展和资金筹措锉刀的限制,农村中小学存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当前财政投入还无法满足信息技术设施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造成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滞后和缓慢。

1.2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起点低

市区大多数学校都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接触的早,用的多,自然而然的就会熟能生巧了。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学生来说,则恰恰相反,许多农村学校根本就不具备这方面的教学条件,有的小学没有微机室,有的学校也只是在中学阶段才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并且有的学校就算开设了这门课程,也只是象征性地摆设罢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1.3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不够重视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还没有充分认可,在家长、学生甚至是老师眼中依然是以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为主,信息技术课只是小科,总是与各种电脑游戏联系在一起。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是能让学生们玩乐的时间,总认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让学生去玩游戏的理念仍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去上信息课会耽误主课的学习,是在浪费时间。甚至有些学校把信息技术课作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当其他主科有需要时就要给主科老师让出来。

2促进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面对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渐解决。

2.1政府要加大投入和督导力度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学校和家长作为教学的提供者和教学的支持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在教学安排、设备管理和资金投入上向信息技术教育上倾斜。各级财政要拿出专门资金,实施实施向农村倾斜的优惠政策,实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工程,帮助农村小学尽快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设施,使农村学校具有与城市学校相同的信息教育平台。建立长效督导考评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考核范畴,通过对指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督导,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要求,使信息化基础设施达到平衡。

2.2加强农村学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

各级政府要高度正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建立完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培养机制,确保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学校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学校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本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学历提高等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同等对待,给予时间和经费上的保障。城市学校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支援力度,积极与农村学校结成互助对子,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课下乡”活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把先进的交易思想和教学方法交流给农村学校,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共成长的良性互动机制。

2.3促进优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城乡共享

以市、县为单位,加强覆盖区域内所有学校的教育局域网建设,使优质信息技术教育资能够直接通达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学校和规模较小的学校,实现互联网、局域网全覆盖。充分发挥市、县教学研究部门和电教馆的技术优势和科研力量,加强与域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教育技术装备机构的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农村中小学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农村学校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将教研活动中最新、最全的信息,以及最优质的教研资源丰富到资源库中,便于农村学校下载和使用。

2.4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维护,提高利用率

资源城市范文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资源型城市;探索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

一、理论思考: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从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症结和隐患。解决瓶颈制约、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注和投入巨大精力破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对其实现科学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意义深远。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决策,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问题,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一些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远远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建国初,受“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先生产建设、后污染治理带来的后遗症较为严重。目前全国每年洗煤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等,大都没有综合利用。粗放、不能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日益严重,这既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政治的安定、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需靠循环经济来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能。

从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炭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不失时机地发展非煤替代产业,解决经济发展单纯依赖煤炭的问题;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使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变扩大开采的外延式扩张为多方挖潜的内涵式扩张。从现实条件和各地的实践经验看,第一点是长远战略,但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第二点则潜力巨大,有条件较快见效。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以此为重要内涵的,抓好它是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

二、基础审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配套的内外部条件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背景条件、政策导向、物质基础、技术能力的综合审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1.国内外示范和样板渐获成功。国际上,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工生产中提出的“3R制造法”,开启了企业循环生产的先河;世界著名的循环工业生态园区丹麦的卡伦堡工业科技园区,通过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使循环经济获得了成功。在国内,从2001年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广东南海高科技生态工业园区,以煤铝电联产为核心的包头生态产业园区等相继规划建设,2002年3月贵阳市开始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部分试点已取得阶段成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2.政策扶持、理论指导和社会共识渐趋有利。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在研究制定《国务院资源利用条例》,这些法律法规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依据。近期中央多次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及下发的文件都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是把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理论界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更加深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前所未有地关注,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3.充足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发展空间。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已不再单单停留在原煤开采销售层面,随着产业链条不断拉伸,洗选、焦化等日渐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柱。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下游产品应运而生,如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了矸石和煤泥,焦炭生产形成了副产品煤气和焦油等等,再生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4.煤炭综合开发能力显著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高效选煤、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地下煤层气开发以及高流煤地面汽化等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深加工技术有了新突破,煤矸石、粉煤灰、煤气、煤焦油等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全国已建成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电厂120多座,煤矸石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近百条。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水泥、生物肥料、复合肥料的技术,也都有了新提高。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任何新经济模式的推行,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循环经济也不例外。更主要的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自身条件的制约,压力更大,对外部条件的支持保障相应地有更多要求。

症结之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中央和省反复强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但一些煤炭资源城市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对煤炭循环经济还存在概念上的不理解,对其内涵、作用知之甚少等等问题。对策建议:形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强大宣传攻势,分层次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项培训。

症结之二:科学研究不到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理论和科研上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很深层次,不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这方面仅靠一个或几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去攻关、去探索,恐怕效果不会好。对策建议:尽快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对煤炭循环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应该把一些发展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具有代表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纳入典型培养范围,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遍地开花”。

资源城市范文篇9

一、理论思考: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从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症结和隐患。解决瓶颈制约、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注和投入巨大精力破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对其实现科学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意义深远。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决策,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问题,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一些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远远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建国初,受“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先生产建设、后污染治理带来的后遗症较为严重。目前全国每年洗煤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等,大都没有综合利用。粗放、不能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日益严重,这既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政治的安定、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需靠循环经济来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能。

从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炭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不失时机地发展非煤替代产业,解决经济发展单纯依赖煤炭的问题;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使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变扩大开采的外延式扩张为多方挖潜的内涵式扩张。从现实条件和各地的实践经验看,第一点是长远战略,但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第二点则潜力巨大,有条件较快见效。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以此为重要内涵的,抓好它是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

二、基础审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配套的内外部条件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对背景条件、政策导向、物质基础、技术能力的综合审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1.国内外示范和样板渐获成功。国际上,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工生产中提出的“3R制造法”,开启了企业循环生产的先河;世界著名的循环工业生态园区丹麦的卡伦堡工业科技园区,通过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使循环经济获得了成功。在国内,从2001年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广东南海高科技生态工业园区,以煤铝电联产为核心的包头生态产业园区等相继规划建设,2002年3月贵阳市开始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建设,部分试点已取得阶段成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2.政策扶持、理论指导和社会共识渐趋有利。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在研究制定《国务院资源利用条例》,这些法律法规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依据。近期中央多次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及下发的文件都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是把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理论界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更加深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前所未有地关注,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3.充足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发展空间。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已不再单单停留在原煤开采销售层面,随着产业链条不断拉伸,洗选、焦化等日渐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柱。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下游产品应运而生,如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了矸石和煤泥,焦炭生产形成了副产品煤气和焦油等等,再生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4.煤炭综合开发能力显著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高效选煤、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地下煤层气开发以及高流煤地面汽化等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深加工技术有了新突破,煤矸石、粉煤灰、煤气、煤焦油等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全国已建成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电厂120多座,煤矸石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近百条。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水泥、生物肥料、复合肥料的技术,也都有了新提高。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任何新经济模式的推行,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循环经济也不例外。更主要的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也存在一些自身条件的制约,压力更大,对外部条件的支持保障相应地有更多要求。

症结之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中央和省反复强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但一些煤炭资源城市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对煤炭循环经济还存在概念上的不理解,对其内涵、作用知之甚少等等问题。对策建议:形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强大宣传攻势,分层次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项培训。

症结之二:科学研究不到位。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理论和科研上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很深层次,不利于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这方面仅靠一个或几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去攻关、去探索,恐怕效果不会好。对策建议:尽快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对煤炭循环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应该把一些发展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具有代表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纳入典型培养范围,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遍地开花”。

资源城市范文篇10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无论是大学教科书,还是研究者的话语体系,基本上都是以西方生态经济学为借鉴的。当前的一些研究工作,往往存在着一般化,问题意识比较模糊,思想内核不够强大,导致生态经济学学术体系内部研究并不规范。而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这样的一套学术体系显然并不适应,可能导致生态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界限不清。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贤刚新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体系研究》正式出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该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体系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生态经济学与过去的生态经济学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与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区别、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区别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体系研究的理论体系。

二十多年来,本书作者一直耕耘于生态经济学领域,对生态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到锡林郭勒草原、从西藏拉萨的拉鲁湿地到江苏盐城湿地、从福建长汀县水土保持到江西赣州稀土开发后的生态修复、从浙江安吉县生态产业发展到安徽泾县宣纸生产、从鄱阳湖的生态保护到赤水河流域的生态补偿、从湖南郴州循环经济示范区到青海盐湖集团钾肥生产、从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到神华集团的煤炭开采、从四川宜宾市的绿色发展到华电集团的低碳发展、从黑龙江伊春森林资源城市转型发展到安徽淮南煤炭资源城市转型发展……书中,作者重点以青海三江源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浙江安吉、福建长汀、贵州赤水河流域、安徽泾县等地的生态经济发展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通过调研分析,作者总结归纳出了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的一般性规律,对新时代的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并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例如,“生态环境生产力论”是超越传统生产力资源“无限论、无价论与无主论”的保护、改善、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理论。传统的生产关系是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相适应的。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与新的生态环境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也是要建立与新的生态环境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生态产品市场化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生态产权分割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碎片化、生态环境管理应由分散化管理转变为整体性治理等一些有新意的观点。这些观点建立在作者多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迪性。该书在把握生态经济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经济理论体系。书中,第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态经济的研究目标,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生态服务的均等化。生态经济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不仅要研究生态经济的效率、最优与可持续,而且要研究生态环境公平与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