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17:47

主要原因范文篇1

一、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人员思想观念发生变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扩大,对原有的传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使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私有观念滋长,“拜金主义”盛行,使得一些人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加之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准,一些腐朽、落后、愚昧的东西很容易占据他们的思维空间,导致法律意识淡薄,最终酿成案件。**—**年,鼎城区公安局抓获的农村违法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再加上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导致了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与日益减少的耕地的矛盾。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管理、教育和就业培训,使这些剩余劳动力产生了一批游手好闲人员,在物质与金钱诱惑下,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村一些普法教育流于形式,普法工作未能真正在农村人口中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很多人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不知道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的界限。许多农民法律意识相当薄弱,不能在法律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去寻求保护,易采取过激行为发泄不满,有的受家族和狭隘个人主义的驱使,盲目随从,参与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

(四)农村基层政权战斗力不强。目前,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一些基层组织不健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地方基层治保组织形同虚设,重点人口失控,帮教措施不落实。同时,大多数农村治保组织只注重对盗窃案件的预防,而忽视黄赌毒及封建迷信的预防和制止,忽视了对违悖伦理道德事情的调节与控制。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低下,参加地下“”和迷信活动,丧失立场,带头阻碍执法机关执行公务,带头闹事,使矛盾日趋尖锐、激化。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与管理措施,使一些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不能很好地占领农村阵地,相反一些不健康的凶杀、色情、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在农村却很有市场,从城市流向农村,这是产生犯罪的直接诱因。

(六)农村公安基础工作薄弱。农村地域广、范围大,派出所警力少,难以对农村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打击。鼎城区公安局共有36个派出所,其中2人派出所有8个,3人派出所6个,无房派出所14个。由于农村派出所装备落后,经费短缺,严重制约了日常工作开展。少数民警不善于、也不愿意做群众工作,警民关系不融洽。加之农村警力少,执法环境差,民警在执行公务受阻、被围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极大地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

二、确保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治安稳定工作。农村地区的稳定对全局稳定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治安稳定工作。要将农村社会治安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把治安秩序好坏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要加强对敌社情基础调查,有的放矢的做好防范工作。要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把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构建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争取工作主动权。要坚决查禁打击邪教组织活动,严防其在农村死灰复燃和发展新的组织,切实把农村这块阵地控制在我手中。要依法、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近年来,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问题日趋复杂与严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基层组织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整顿、充实和加强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基层组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同时要建立健全治保会、调解会、护村护厂等群防群治组织,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减少和遏制案件的发生。

(三)严打侵犯农民权益犯罪活动。要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安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针对农村犯罪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有重点地开展严打斗争和专项治理工作,要重点打击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杀人、抢劫和重大盗窃团伙系列犯罪活动,狠狠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欺压群众、为害一方的农村流氓恶势力和犯罪团伙,必须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决不让其形成气候。对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突击清查行动与经常性查禁工作相结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可能成为黄赌毒活动滋生、蔓延的隐患。

(四)服务服从农村经济发展壮大。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动摇,公安政法部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中心。要把为提高农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服务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改革不适应农村工作的运作机制,做到农村经济发展到哪里,服务就跟踪到哪里。要加强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积极为民主选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法律帮助。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严格查处发展中的不法行为,始终让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的提高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主要原因范文篇2

一、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一)村干部的腐败问题,是导致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当前一些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形同摆设,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村务公开不到位、内容不实、不详。加之村干部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村干部腐败问题日趋严重。一般表现在村干部利用公款吃吃喝喝,用公款购买手机、安装个人电话,借土地承包、工程建设之机搞暗箱操作捞取好处,贪占一些群众少知内情的占地补偿款、承包费等。这些腐败问题不但使村干部在群众面前丧失了威信,而且直接侵犯了群众的经济利益,成为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二)换届选举工作存在弊端,引发集体上访。一是有的选举不公正或搞金钱贿选,群众不服;二是个别领导热衷于指手画脚,干预村民自治选举,破坏民选程序,甚至有的地方暗箱操作;三是新一届村委会不处理上一届村委会的有关事务,使得一些遗留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四是在一些农村的选举中,某些家族出于维护自身小团体的利益,经常凭借其族大、人多的优势,把持选举,甚至出现以家族势力拉票、毁票的手段干扰选举;五是由农村宗族势力领头或操纵,以告倒现任村干部,使本宗族的人当上村级组织的领导人为目的,借助宗族势力,采取诬告陷害、欺骗拉拢、威逼相加等手段煽动群众上访。

(三)基层政府对村干部管理不严,工作方式简单。对于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基层政府组织不是依法办事,秉公处理,而是采取袒护态度,久拖不决,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到造成矛盾激化后,才予以解决。更有甚者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或思想道德不纯,存有欺民虐民现象,对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不是积极的解决,而是采取压制和抓人的办法,结果造成干群关系极为对立。少数基层政府组织对待群众的上访不是积极解决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围追堵截"上,结果堵不胜堵、截不胜截。反而造成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的发生。

(四)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引发农民对抗情绪。主要表现在有些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涣散,班子成员不团结;村干部群众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严重,村里的重大事项不开会不商量,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村干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只知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而不去保护村民利益;村干部不负责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对老百姓疾苦不闻不问;村干部抱着个人利益不放,办事故意找茬,态度蛮横。这些影响干群关系的原因引发了农民的对抗情绪。其次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察单纯以能否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为标准,缺少对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还有就是有些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存有矛盾,互相抵制扯皮,造成群众自治陷于瘫痪。再者由于利益驱动和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村干部要寻找乡镇干部作靠山,乡镇干部需要在村级培养依靠力量,导致了目前乡、村两级干部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网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一些村干部横行乡里,村委会形同虚设。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不信任,遇到问题后,采取上访的途径寻求解决成为必然。

(五)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一是由于前几年机构膨胀,造成乡镇行政人员超编,庞大的行政机构使乡级财政不堪重负,乡镇政府只有靠扩大统筹,多向农民收取费用来维持局面;二是有的地方干部上任后急功近利,靠向农民摊派的资金修路、建楼、建厂突出其政绩,短期行为严重;三是由于乡镇干部、村干部出政绩心切,农民纯收入的确定有人为的因素,人均纯收入数目定的过高,超出了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四是以教育集资、计划生育等名义乱收费,加重了群众负担。农民负担过重,侵害了其经济利益,但若有抵制,乡镇政府就通过公安司法部门强制执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二、对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对策:

农村集体上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化解矛盾,减少或杜绝上访呢?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要在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在整顿后进党支部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选拔基层干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警惕宗族势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把村干部推向群众,使权力真正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施村干部离任经济审计制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干部作风问题,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检查通报查处结果。推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推动村级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

(三)抓教育,防止村官腐败。建立村教育活动室,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对村干部进行轮流培训,结合两委换届进行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结合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展争当"五型"干部活动。上好党课,切实加强村干部的宗旨意识。

主要原因范文篇3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防治措施

林业健康发展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但是当前如何有效维持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其中病虫害对林业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呈现出多样性之突出特点,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较大。主要围绕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第一,范围大。林区面积大,这也是导致林业病虫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病虫害发生后会在短时间内蔓延开,造成林业病虫害受灾范围广,发生林业病虫害面积大。第二,种类多。林业病虫害往往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比如杉木炭疽病、板栗疫病等。不同的林业病虫害相应的防治措施存在一定差异,造成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第三,根治性差。并不是每种林业病虫害都能够被彻底根除,部分林业病虫害即使经过科学治理后仍会反复发生,对林区健康、树木生长所产生的危害非同一般,增加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困难程度。

2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人工林面积增加。我国天然林资源比较少,人工林较多。在现阶段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工林随之增多,而人工林普遍为单纯林,导致其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林内生态系统不具备或者丧失自我防御能力,不可避免面临日益严峻的林业病虫害问题。第二,天然林被大面积砍伐。林业经济收益往往依赖于木材、林业副产品等,单纯为了促进其经济发展,大面积树木被砍伐或被售卖,甚至将其转变为耕地,造成林内生物链被破坏,加剧林业病虫害问题。第三,防治体系不完善。当前诸多林区仍不具备十分先进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无法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并且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往往推广进程缓慢。再者,部分林业工作者并没有系统掌握林业病虫害防治知识或者缺乏经验,导致无法在出现林业病虫害时采取与之对应的恰当防治措施,造成林业病虫害范围持续扩大。第四,造林技术缺乏科学性。人工造林往往过于重视林业经济效益,而并没有对生态效益足够重视,在种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所种植树木其自身特性、种植环境等诸多因素,以至于种植手法不科学,无法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简而言之,人工林不具备自我恢复能力,无法对各种灾害形成有力防御[1]。

3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第一,树种搭配以营造混交林。林业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单纯林,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引进优良树种,进而营造多样化、多树种的混交林,树种多样性能够增加与良好维持林区生物多样性,使得林区生态系统更具完善性、趋于稳定,从而能够为林区健康发展建立有效的防御机制[2]。第二,大范围推广科学营林技术。在人工林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树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土壤环境等,据此在合适的土地上种植最为适宜的树木。此外,也要充分重视人工林种植前的育苗工作,种植过程中也要做好定期清理工作,为树木定期修剪枝叶与施肥。第三,应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防治方法多样,比如可采用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还可充分利用人工防治、药剂防治等。但是防治工作的开展与有效需要对防治对象有清晰认识,需要准确知道害虫的特点,充分利用其趋光性在内的诸多特性施以必要的防治措施,如黑光灯诱杀等。对症下药方能保证确切的防治效果。第四,强化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2]。学习并引进先进的林业病虫害监测技术,进一步完善林区监测预报系统,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有利于实现对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等获得更为客观、准确掌握,还能够对危险性较大的病虫进入林区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依据长期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数据库,不断优化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防治干预举措,从而避免出现大范围的林业病虫害。

总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人造林面积持续扩大、天然林大面积缩小等多种问题进一步加剧林业病虫害,于国家、人们都十分不利。因此,及时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避免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可挽回的生态损失,进而保持林业资源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莉.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16):201.

主要原因范文篇4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控制

1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过程分析

1.1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外部原因。

主要是指独立于审计主体之外的原因,诸如审计主体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社会环境是指公众素质、舆论导向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如果社会公众审计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增强,企业便会积极主动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降低审计风险。反之就会产生或增加审计风险。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政策、经济成份、经济体制、经济法规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经营区域国际化等给审计单位带来复杂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改制、拍卖、兼并、政策性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和科学评价,导致审计人员获得信息不真实,作出审计结果不准确,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法律环境是指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既有国家宏观层次上的法律环境影响,也有地方层次上的法律环境影响。审计工作的依据是各级人大、政府和行业部门颁发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意见等,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不具体、不科学或与审计工作实践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

(2)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指审计组织、机构或人员自身的原因。

①审计方法模式陈旧、单调,沿用过去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很难发现新形势、新情况、新环境带来的新问题,产生新风险。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仅凭主观意志、长官意志,不可避免地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发生偏差等。

②抽样方法陈旧,没有采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技术进行抽样,仍然采用判断抽样或统计抽样。靠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出现漏、重、错的现象,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取证、选用证据等方面带有主观随意性,客观上又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但工作马虎,取证不充分,其审计结论也就很难做到合理。

③审计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些审计人员随意简化程序,或抽调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参与重要工作,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审计结论、报告采用格式化,只换名称和数字,交差完事。审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政治立场不坚定、业务不熟、能力不强必然降低审计质量,带来审计风险。审计单位的制度不规范、责任不明确、处理不到位也会使审计工作走过场。

1.2审计风险产生的过程

(1)审计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正确运用审计抽样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同时也能提高审计效率。虽然公允的要求减轻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风险,但要达到公允的程度也并不容易,误差必须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抽样要有可靠性,组成适量、有效的样本,以尽可能提高样本对总体的反映程度。否则,样本总体反映的情况差异超出可一定的范围,就会使注册会计师对抽样结果产生信赖过度和误导错误,审计的公允性就会丧失,审计信息就有可能产生重大误导作用,形成审计风险。

(2)审计取证环节产生的风险。审计证据是形成和支持审计意见的基础,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错误、失真的审计证据必然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不全面、不充足的审计证据必然会得出片面、不可靠的审计结论。

(3)签订审计约定书环节产生的风险。签订审计约定书,是委托人与被委托机构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过程,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只要客户上门并满足付款条件,审计机构就把风险抛之脑后,按委托方的要求草率地订立约定书。结果有的在接触对方的审计资料后,才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记录和原始凭证虽根本没有可信度,但为了提供审计报告而凭经验和逻辑进行推理。这样的审计报告通常会存在审计风险。因此,可以说签订约定书环节是产生审计风险的源头。

(4)审计报告环节产生的风险。按照审计程序和正常逻辑思维,审计报告是依据审计约定书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依据审计抽样、取证所形成的工作底稿做出的,好像审计风险应存在于审计报告以前各环节。事实上,撰写审计报告本身不但存在风险,而且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因为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在审计报告中忽视风险的客观性,把查证结果的真实性进行绝对化肯定,并且忽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旦有误,就可能产生风险。如果审计报告对审计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表述不清,也有可能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解,形成风险。

2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思考

2.1审计机构、组织和人员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主体是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决定性因素,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系统的审计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配齐配强业务人员,以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制定规科学规范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持证上岗;强化业务学习与培训,深入学习并遵守《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审计法》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审计;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执业,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审计计划、筹划,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控制相结合,尤其是审计风险的分析工作;有效运用现代、科学的审计抽样方法和调查方法,重视审计取证工作,确保基础工作扎实有效;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并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2.2审计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受托阶段。要详细了解委托人的委托目的和业务内容,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只有通过充分了解确认有承办能力,才能签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分清各自的职责范围,并对委托事项进行协商。要如实向委托人介绍社会审计的规定,以防以后发生误会。同时,审计机构还要注意防止委托方提供的假证据,在签约时要写明委托方对提供的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

(2)准备阶段。事务所要根据承办项目的要求和任务,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和情况复杂与否,确定选派专业性强、能胜任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制定好审计项目、内容、目标、方法和任务等工作计划。

(3)实施阶段。重点把握以下三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审计取证,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必须充分有力、合理合法、客观真实,具有可证性,收集的证据一定要经过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的主管和有关人员共同签字盖章才可生效。其次,应规范审计工作底稿,因为,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制作的“原始凭证”。最后,审计人员应严格自律,自觉执行执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

(4)报告阶段。提交报告前,应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有关重点问题、重要程序和对审计报告有直接影响的部分进行认真复核,确保准确无误。起草审计报告时,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结果及依据和审计评价及建议,要注意符合业务约定书约定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做到事实清楚、客观公正。审计依据要准确,文字简练、措辞恰当、表达清楚。初稿形成后,送交委托方征求意见并限期给予书面反馈意见,要对委托方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予以说明,作为工作底稿归档。在发送报告的同时,要将各种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2.3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审计主体应对审计客体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先期问卷调查和符合性测试,对审计客体风险性问题做出评估,以此作为实质性测试时的重点和依据。

(2)在对审计客体的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符合性测试后,根据其评价以及对内部控制松弛部分和汇总的弱项,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应当实施详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①流动资产类实质性测试。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预付货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等项目的测试。有些项目收支频繁,余额经常变动,需要经过盘点才能确认它的余额;有些项目是与其他单位的往来结算,必须通过向对方单位询证才能确认。因此,盘存、函证是流动资产类实质性测试常用的方法。

②长期和固定资产类实质性测试。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再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项目的测试。因此,盘存、计价、计算是长期和固定资产类实质性测试常用的方法。

③负债类实质性测试。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未交款项、预提费用、长期借款等项目的测试。除预提费用外,都是往来结算项目,审计方法主要是函证或计算核实。

④所有者权益类实质性测试。包括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测试。审计方法主要是查证有关规定、计算核实。

⑤损益类实质性测试。包括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本年利润、所得税等。审计方法主要是查证有关规定,计算核实。

主要原因范文篇5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产业化将逐渐融合于世界农业,和世界各国农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站在世界农业的制高点看我国的农业就会明确,我国的农业如何奋起直追,并明了“追”什么?

新经济下如何经营农业产业?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拉动经济,扩大再就业。

必须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富有责任心的现代经营者。他们能够依靠党的政策,了解中国农业的现有布局,引进国外农业的先进理念,脚踏实地把经营的产业做大、做强,增加高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不在国有、集体、民营、私有等概念上的差别,而在于经营者的思想。思路决定着出路,出路在于创新。在操作中经营者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思想、观念领域进行整合,把政治家、科学家、金融家、企业家等素质结合起来,利用好国家的政策,肩负起振兴民族的巨大责任,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党,把党的政策真正地用好、用足,落到实处。经营者必须懂得,党的政策仅仅是指出了方向,提供了平台,创造了环境,具体的操作还在于自己。比如对待科学家,他是搞科研的人,就要让他一门心思地搞科研,将他的技术成果转化到产业中来,绝对不能将经营中产生的风险转化到他的头上。这样才有利于在企业经营中凝聚人气,在企业经营中人气就是财气。农业产业化虽然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概念,但随着WTO的加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将逐渐融合于世界农业,和世界各国农业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站在世界农业的制高点看我国的农业,就会明确我国的农业如何奋起直追,以及“追”什么?经营者必须“抢”机遇,而不只是“抓”机遇。“流”在市场经济中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人要“流”,物要“流”,资产要“流”,流得越快说明新的办法越多,资金周转得越快,成本越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必须具有高素质、高品位、懂生产,在实践摸索中真正会操作资产运作、资本运作、货币运作(在社会中很多人一旦懂得了资产、资本、货币运作,就把生产放在了一边,这是很危险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者要真正懂得肩负的责任。企业的经营在理论上以赢利为最大化,但是社会这个大的平台养育了你,没有这个平台你便寸步难行。也就是说,你应帮国家、帮社会挑一部分担子。

新理念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市场经营中,我们接受了三个新的理念——有形的、无形的、非本体的。“有形的”就是怎么抓农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并且根据每个地区的布局、地理气候进行原始、细化的大分工,产品的标准一定要达到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这就为我们中国农业的产品与世界接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等于说对我们农业产品的细化做了规划,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可信度,这是将我国的农产品走出去和世界农产品请进来的一个交点。有形最大的问题是必须预测出市场的需求,重点在于落实。“无形的”主要是在“有形的”基础上创立出品牌。品牌不但是企业的财富,也是激活企业产品的灵魂。同样的产品,由于品牌的差异,市场价格大相径庭,这就是品牌的效应所在。创立、维护企业自身产品的品牌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工业产品在世界上已经有部分的知名品牌,可是农业产品却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产品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响当当的品牌产品。“非本体”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字眼,在经营合作过程中,我们通过和文艺界方面人士的交流,借用了这个新词汇——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结合,最后终端产品中有形象包装和Logal,这就是无形与有形结合后加之文化艺术产生的“非本体”。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通过文化的结合,通过“非本体”的结合可以使农业产业中的每一个产品迅速走向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主要原因范文篇6

1、供求矛盾及市场竞争的程度

供求矛盾与市场竞争程度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部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推行多元化战略,把经营范围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并且几乎无一例外地取得了成功。殊不知,当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成功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当时是短缺经济时代市场空间很大;其次,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为核心,市场竞争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绝大多数行业竞争疲软,行业壁垒尚未形成,这些都为新成员或新产品的进入提供了契机。因此,在这特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短缺经济在绝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部分行业生产相对过剩。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甚至无利、亏损经营。企业如果无视环境的变化,一味追求多元化,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风险。近些年,多元化经营所导致企业失败率的大幅度提高,就证明了这个道理。早期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初,多元化经营的理念甚为流行。但这些企业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市场化的资本运作缺乏经验。同时,由于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在投资决策方面往往缺乏应有的谨慎和制约,造成许多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其结果是战线拉得过长,主业模糊,各项业务间的协调不够,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9)说“某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运行的非常有效,但在另一阶段则可能变得有问题了”。这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失败无疑是一种注释。

2、行业或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位置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观点,任何产品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行业或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企业所采取策略也要有所区别。企业开拓新领域要力争进入到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的行业或产品中去,避免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或产品中,这是由于竞争能力、发展潜力和行业壁垒所决定的。因此,公司进入新的行业和新产品中,有时不但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3、新进入行业与主业的相关性对多元化经营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相关性可分有形关联和无形关联。有形关联是建立在共同的市场、渠道、生产、技术、采购、信息、人才等方面,相关业务之间的价值活动能够共享。无形关联则指建立在管理、品牌、商誉等方面的共享。当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建立有形关联而不是无形关联时,其多元化的成功机会较大些。有形关联之所以成功,主要同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扩展到新领域,实现资源转移和共享,在新行业容易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决策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多元化经营也应以新的行业或产品能否使自己充分发挥并增强优势为标准,判断自身现有优势能否延伸到目标行业或产品中。近几年,西方国家兼并浪潮又起,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相关行业为主,尽可能追求业务的相关性。

有人提出,多元化经营相关性强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因为同类行业或产品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要辩证分析。商界有一条很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不熟不做”,只有最熟悉的事情做起来风险最小。

近年来,我国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例证很多,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大厦的建设导致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广州太阳神公司的战略一直是“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即以保健品发展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但1993年开始,太阳神改企业原有的战略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齐头并进”,一年内上当了包括石油、房地产、化妆品、电脑、酒店等在内的20个项目,在新疆、云南、广东和山东相继组建了“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据了解,太阳神转移到这20个项目的资金就达3.4亿元。然而,这些项目竞没有一个成为新的“太阳神”,3.4亿元全部血本无归。在完成早期积累步入持续发展的时候,认为什么领域利润高就盲目进入什么领域,最终使太阳神落入了陷阱。到1997年,太阳神全年亏损1.59亿元,最终香港的股价由前一年的每股2.2元港币惨跌到9分港币。

4、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依托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涉及到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为什么我们有些企业能够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而有些企业是昙花一现呢?关键就是看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国外成功的企业,大多数只投资一个行业,在这行业里逐步培步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再以此为基础逐步考虑多元化经营。

不管企业实施何种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和壮大核心竞争力都至关重要。稳定而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生存基础。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自己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兼顾多元化。成功的企业在经营领域的选择上,都是首先确定自己的主营业务,积极培养核心竞争力,再以此为基础,考虑多元化经营。

主要原因范文篇7

近30年来,我省对外出口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方面出口创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80年代我省出口产品是农副产品等低附加值占主导地位,而90年代至今,我省更注重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如1997~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连年增长,增幅分别为17.7%、13.9%、17.8%、22.2%。另外,我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国有外贸公司、自营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出口的出口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同时外贸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这都促进了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形成,加快了对外出口业务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省外贸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而我省出口额已与东部沿海各省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我省出口规模很小,2000年全省外贸出口仅13.96亿美元;2001年,全省外贸出口达到15.83亿美元;2002年完成出口24.8亿美元。2003年,四川进出口总额为56.4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72%。另一方面,出口企业流动资金紧缺,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力日趋下降。因此,加快出口经营主体、出口商品、出口市场和贸易方式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二、影响四川出口业务的主要因素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大省,近年来经济增长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四川的出口创汇能力有限。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四川外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呢?

(一)地理限制

四川地处中国内陆,四面环山,自古对外交往就受到很大限制,目前,我省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开展对外贸易业务还是受到了很大限制。在进出口业务中,水上运输具有通行能力大、船运量大、成本低等特点。尽管四川处于长江上游,过境四川有长江及其支流,如嘉陵江等,但是其通行能力有限,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干旱,长江支流水位加剧下降,轮船通行进一步受到限制。而且四川境内港口较少,四川商品进出口要先经过陆路或航空运输之后才能到达深水港,增加了产品成本,影响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再看陆路运输方面,四川近年来高速路和铁路发展较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商品进出口的需要。

(二)发展不平衡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首先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虽然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很大,但是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四川仍然偏低。2005年四川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87%,较前一年增长了21.6%,但全国同期这两项指标分别为93.2%和37%。其次产品结构存在矛盾,即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双高”产品比重较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总额的17.7%,与全国27.9%的比重相比明显偏低。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我省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乐山、宜宾等地,特别是成都,2004年出口总额为116918万美元,占全省总出口额的29.3%,其他地区出口量较低。出口地区的不平衡不利于四川省外贸的均衡、持续发展,增加了外贸的不稳定性;许多地区出口占比重太小,不利于发挥当地的特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这将给全省出口的相对比较优势带来损失。

(三)贸易伙伴过于集中

贸易伙伴多元化格局虽已初步形成,但香港特区、欧盟、日本、美国仍是主要的对外贸易市场。2005年,四川对香港、日本、美国、欧盟四个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外贸市场过分集中虽然能降低开拓市场的成本,但风险很大。

(四)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出口业务

总体来看,四川省出口产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利润空间小,缺乏价格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四川省出口的不利影响将会高于全国水平,部分微利产品或缺乏价格竞争力的初级产品的出口将受到影响。近几年来,四川省贸易方式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四川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加工贸易的出口仅占20.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34.5个%;加工贸易进口占比1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个%。二是一般贸易比呈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占比呈下降趋势。四川省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从2002年63.4%上升到2004年77.1%,同期加工贸易出口比从34.8%下降到20.8%。由于一般贸易受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较大,而四川省一般贸易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来看,在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过程中,四川省对外贸易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影响四川出口业务的其他因素

一是国有外贸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组织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二是经营实力不适应,国有外贸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流动资金紧缺,竞争能力弱,亏损严重,难以与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公司抗衡。三是人员素质不适应,懂得国际惯例的外经贸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目前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突出显现出来。四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国有外贸企业中不少外贸人员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观念不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应有的危机感,与沿海企业竞争意识差距越拉越大,这一点已被节节后退的市场份额和巨额亏损所证明。

三、促进四川出口业务的对策及建议

(一)把对外贸易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随着目前竞争环境的根本变化,外贸是提高四川经济竞争力、加深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地、各部门和各类企业应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扩大外贸出口必须树立大经贸的观点,实施大经贸战略。大经贸发展战略要求把外经贸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结合起来,把外贸进出口与引进和利用外资结合起来,把对外贸易与对外援助结合起来,把商品出口与服务、技术贸易、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结合起来,使之一体化,互相带动、互相补充。四川应建立由政府、协会、企业广泛参与的外贸促进体系,主要采取经济手段促进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二)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充分利用外资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进外资制造企业的投资,发展四川的加工贸易,减弱汇率波动对四川外贸的影响。比如:乐山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近年出口额居全省企业第三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四川的出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汇率波动加大的基础上,应当培养各大出口企业主动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促进金融机构与大企业的合作,让大企业利用远期合约、外汇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减少损失,增加订单。

(三)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竞争素质

当今世界,外贸企业经营的知识含量大,为了适应在国际市场上的经营要求,必须重视培育新型的有知识、懂法律的外贸人才。通过大幅度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其科技、法律水平,培养一大批懂得国际惯例的外经贸复合型人才,使企业自身的竞争素质有一个较大改善。目前四川外贸面临的种种挑战,包括国外反倾销、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等,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高素质的外贸人才。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各个层次外贸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四川外贸队伍的素质,积极的加大相关部门与高校的联系,提升四川高素质外贸人才后备力量的实践能力。

(四)支持企业优化外贸出口产品结构

加大新品开发资金投入,增加外贸出口产品的高新科技含量。我国作为WTO组织成员,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我省不少产品的外贸前途看好,但围绕高新科技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许多WTO成员国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外贸产品的构思、设计、造型、装璜、包装、商标等方面的文化科技蕴含量,都比我们高。因此,在激烈竞争中,要重视加强高新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和资金投入,并真正促进外贸企业把外贸竞争的立足点转到这上面来。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优势产品的投资比重。我省不少产品,比如纺织、皮革、羽毛等,过去在国内、国际市场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只不过是受到不公平外贸待遇才出口受阻,现在限制取消,这些产品的出口能平等竞争,使其发挥优势成为可能。因此,要有意识地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培育优势出口产品和地方特色出口产品的投资比重,从而,促使企业外贸经营迅速向强化优势方向倾斜,为企业赢得未来的入世后的外贸竞争,提供可靠的投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俊梅,李军.“入世”对四川外贸发展的影响及财政对策[J].四川财政,2002,(1).

[2]蒲仕党.四川外贸出口战略趋向与发展对策[J].决策咨询通讯,2003,(1).

[3]徐晓康,任文冠.四川外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四川省情,2006,(5).

[4]姜凌,谢洪燕,张义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对外经济贸易效应——以四川省为例的分析[J].西南金融,2006,(10).

主要原因范文篇8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谓也。这一称谓今天已经纳入了官方话语之中,被广泛使用。从近况看,三农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领导人言之凿凿把它视为重中之重,为政之首:媒体则把它作为重大题材连篇累牍地予以报道;在年初的“两会”上,三农问题甚至成了代表们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提案的数量在所有的提案中遥遥领先;由此也足见三农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什么是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形呢?笔者在调查中,曾听农民说“我爷爷流血,我爸爸流汗,到了我自己则是流泪”。这句话换成可被接受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中国农民曾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为国家工业化流汗,现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则因贫穷和不公正的遭遇而流泪。而他们流泪是发生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生活日新月异的情况底下,因而就格外痛苦,比流血和流汗的遭遇更惨。这也许就是三农问题形象的概括。

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则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李昌平,2002),观之大多数农村,大抵没有错。从收入这项核心指标看,过去几年农民收入一直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农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农村经济已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充满活力和生机。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253元,而且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所属32个市县的2万多个农村家庭的调查(郭建军,2001),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占了54.2%,这部分人是21世纪中国的贫下中农;调查还显示,1%的最高收入农户拥有的全部收入是20%最低收入农户全部收入的1.7倍。

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显著扩大。2002年二者的差距已经超过3:1。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水分,而城市居民还享有农民无法享受到的多种福利,如福利住房、公费医疗、单位发放的实物收入等,那么,差距将会更大。世界银行(1998)在一份报告中认为这部分福利应达到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4左右。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进行调整,真实的差距接近6:1。这一差距,按照国际标准衡量是巨大的和少见的。在同一报告中世界银行还指出,“36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2/3或更多一些。”中国的情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比例。

从资源分配的具体情况看,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随处可见,且日趋严重。比如,1998年以来,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用于农业(不包括林业、水利)的份额很低。1998一2001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5100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为56亿元,占1.1%,仅能满足同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10%左右(农业部,2002)。

在社会发展方面,城乡在获得资源方面更为不平等,农村的落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在农村医疗方面,中国曾经有成功的合作医疗体系,然而当亚洲一些国家还在效仿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的时候,合作医疗却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村解体了,解体的后果是婴儿死亡率的上升和地方病、传染病在一些地方的再度流行。陈锡文(2003)指出,因病去世的农民很少死在医院里,而在城里则很少死在家里;农村妇女很少在医院生孩子,而城里人基本上没有在家里生孩子的。现在城市的新居一般都要双卫(两个卫生间),而农村的厕所简直肮脏不堪。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188位。据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的有关资料,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仅就2000年5岁前儿童死亡前治疗情况为例,农村56.6%的孩子是死在家里,而城市91.3%的孩子是死在医院里(张晓山,2003)。

在教育方面,城乡教育资源的分享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发生了错位,农村教育附加和教育集资显著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成本和农民负担(李成贵、李人庆,2003;杜育红,2000)。自198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费”(征收基准原则上为农民纯收入的1.5%~2.0%)以来,征收金额是逐年增加的,1998年达到165亿元,而在1985—1999年的15年间,其总额超过了1100亿元。现在,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农民开支中仅次于生活费的第二大项,全国平均而言,每个小学生一年的各种费用在500元左右,初中生则在1000元左右,这对于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农民家庭而言,无疑是很难承受的。如同电影《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所表现的那样,农村教育条件非常落后,与城市别若天壤。基础教育是一个社会文明存在、延续和进步的基础,然而“义务教育”对于许多农民和农家子女来说,成了难以享受的“奢侈品”,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简要地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基本是工业的现代化而非农村的工业化,城市的现代化而非农村的城市化。经济增长和现代化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广大农民却没有平等地分享这“共同事业”的成果。

二、结构—功能:二元结构导致三农困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了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在分析中国的情况之前,我们有必要进行理论和国际经验的考察。

根据已有理论,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各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权力和影响是不平等的,有些利益集团处于明显的优势,他们的行动对政策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而另外的利益集团可能在政治机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和无足轻重。这意味着,不同的人群或阶层的政治影响是以不同的权重进入执政者效用函数的。因此,执政者在政策决策时,要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但首先要考虑某些强势集团的要求和支持。任何国家的执政者都可能对某些群体有着特殊的依赖。正如舒尔茨(1988)所指出的那样,“处在统治地位的个人在政治上依赖于特定群体集团的支持,这些集团使政体生存下去。经济政策在这个意义上讲是维持政治支持的手段。”社会学家布劳(1964)也有类似的看法,“政府权威依靠它作为合法权威受到的承认以及国民的主要群体对它的支持,就是说受到参与政治生活的并对公共事务关心的那些人的多数支持,而不必是所有居民的支持。”这说明,政府决策首先是要满足这些强势集团的要求,以换取政治支持,否则就会造成政治收益的巨大损失,甚至像亨廷顿(1968)所说的那样“陷入政治的泥坑”。其结果就有可能是,尽管所有的官方意识形态都包含有这样的命题:现行的政策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但作为一种权威性社会价值分配方案的政策,还是倾向了那些能够更为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的群体。正像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到的那样,“国家的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波旁王朝是大地产的王朝,奥尔良王朝是金钱的王朝,波拿巴王朝是农民的王朝。”摩尔(1966)分析了中国国民党政权,认为“国民党的主要社会基础是乡绅后裔、城市工商业和金融业的利益混合体”。简言之,政策不是决策人为了所谓的“全民利益”而设计出来的,而是各个利益集团竞争的结果。

从农民利益角度看,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农民人数的比重已有很大下降,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也只占很小的份额,但农民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决定农业政策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民组织给政府决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有一个典型事例,很能说明问题。1965年,戴高乐就是由于缺少农民的支持而在首轮选举中未获得半数选票的(44.6%),因为他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市场,这使盼望扩大自己出口量的法国农民失望了,并且在共同市场的马拉松式的谈判过程中,掀起了暴力示威活动(阿尔蒙德等,1978)。时隔30年,法国的情况给我们以更深刻的印象。报载,1995年法国总统选举前夕,候选人之一巴拉迪尔总理前往北部里尔地区游说拉票,当地农民却以强烈的抗议迎接他,农民们不满意农产品收购价过低,在当地政府办公厅前焚烧车轮等物以示抗议。“这样他在4月23日法国大选首轮投票中名落孙山,也就不十分意外了。”(1)我们似乎可以说,统治者面对农民团体的压力,逆之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顺之者则会获得好处。农民是政治天平上有分量的砝码。在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情况莫不如此。比如,美国的三大农民团体:农民协会、农民联盟、农场局所代表的农民政治势力,对政府决策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再如,在日本,自本世纪初就开始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在长达近百年的时期内,农业政策的保护性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其主要农产品特别是大米的价格远远高过了国际市场价格,这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究其原因,就在于日本的农民团体具有较强的利益表达能力,在政治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目前日本农业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但控制着全国25%的选票,并且有自己的得力的团体——农协,从而迫使政府决策去顾及农民的要求,对农业保护政策欲罢不能,并使得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中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农业政策的集团竞争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农民的要求并不是孤鸿哀鸣,农民以外的压力集团在政府决策中可能起着更大的作用。比如美国农业中的各种行业协会一般都有自己的院外游说集团(Lobby,也称“第三院”)。说客们频频出入于国会两院,进行疏通、收买或胁迫活动,以影响国会立法和政府决策。

因此,在发达国家中,尽管政府援助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意味着损失一定的效率,但必须如此。否则将会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统治者不可能无视这种要求解决困难产生的压力。其结果是,这些国家普遍实行了农业支持政策,如对农产品给予价格支持,对主要农产品的进口进行限制,出口给予补贴,等等。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政府是应农业集团的邀请而对农业实行保护的。美国的情况最为典型。长期以来,美国的农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农业政策体系,但它的中心目标并没有变,即通过农产品计划和价格支持来保障农民的收入。比如2002年5月美国颁布的新农业法,以为农场主“提供可靠的收入安全网”为主要目标,在农产品补贴、资源保护、农产品贸易促进、农业信贷、食品营养、农村发展、科研和技术推广、林业发展、能源发展、作物保险和灾害救助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措施。据美国农业部测算,新农业法,今后10年(2002—2011)政府补贴农业的资金为1900亿美元,比1996年农业法增加约830亿美元。

而在中国,像我们已经提到的那样,政策安排整体性地不利于农民,农民处于被持续地歧视之中,而且这种歧视越来越严重。恩格斯曾指出,“革命胜利以后,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日益退居次要的位置”;中国革命胜利后,农民正是经历了这样的遭遇。一样的是,中国的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后,农民的利益再次被日侵月蚀。中国的改革并没有因工业化中期的到来而做出政策安排上的适应性变化和调整,而是保持和放大了工业化初期特定条件下的政策扭曲,持续向工业和城市偏斜。这种变化是对改革以前经济社会二元格局的“巩固”,而不是“改革”。(2)正如费正清(1979)所说,改革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现在特权集团的权力受到抑制,而非特权集团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则相应地得到改善。”亨廷顿(1968)也说,这种变化“意味着社会、经济或政治上的进一步平等,意味着人民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更为广泛的参与。向着相反方向的变化,称之为‘巩固’则更为恰当。”这种情况使人不由想起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评论,他曾针对荒谬东西的现实性指出,“可怕的不是历史是怎样的,而是历史是这样的”。那么,三农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思路,答案其实很明确:三农困境原因在于二元结构。在于当改革给人民带来公共选择的可能,即出现对利益集团压力做出反应的政治环境后,来自不同阶层和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过去在集权体制下形成的潜在的城乡利益集团的能力反差,现在转化为在影响政策方面的现实差别。原集权体制赋予城市居民的特权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为城乡资源分配以及农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初始制约条件,并在路径依赖上锁定了资源分配方案和政策变化内容的性质。在二元结构中,城乡居民对政策安排的约束权数相差十分悬殊,市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强度都远胜于农民,他们凭着政治压力上的优势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而农民作为弱势集团则无力阻止那些对他们不利的政策出台,无法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上的城市倾斜政策,这就使失衡的二元结构不仅难以打破,反而益加倾斜,城乡关系的变化越来越不利于农民。

针对这种情况,盛洪(2003)研究指出,中国的选举法实际上规定,“农民选举1个人大代表的人数是城里人的4倍,也就是4个农民的权利相当于1个城里人的权利。这是农民成为政治上弱势集团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样的规定,在权利上,在政治上,8亿农民就变成了2亿农民。他们就很难和5亿城镇居民抗衡这种规定在法理上和在道德上显然存在问题。”他还说,“从几十年的农业政策史及其经济后果来看,缺少一个反映农民利益的、平衡的政治结构,是许多损害农民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利益的政策轻易出台的重要原因。对于制度和政策,如果农民能够直接发出与他们的人口比例相称的声音,我们就无需等待一个检验政策的周期来承担政策错误的所有后果,而是直接将损害农民的政策排除在外。”孙立平(2003)也指出,“90年代以来,改革的动力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改革更多地反映了强势群体的主张”,“从目前情况看,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些论述都说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政治不平等是导致三农困境的核心原因。

三、改变现状:把农民组织起来

三农问题显然已经无法通过三农内部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加以解决,而必须在改革和完善三农体系内的政策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宏观层面上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的综合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改变“工业化国家+农民社会”的现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一届政府也把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的施政纲领。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和说法,概括地说基本思路就是要“多予、少取、放活”,也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保障农民权益。关于“多予”,重要的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农村提供更多公共品,实行支农的财政政策和利农的金融政策。陈锡文(2003)指出,“最重要的是完善财政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还要重点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后者比前者更为迫切。农业部(2002)组织的一项大型研究阐述了对加大国内农业支持的政策要求,该研究报告把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放在WTO的背景之下,提出要“加大绿箱政策支持力度”,“用足黄箱政策”,并提出了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建议。林毅夫(1999)则提出增加政府对农村投入,开展“新农村运动”的倡议。关于“少取”,主要是要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但秦晖(2001)通过历史研究,指出现行的费改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反而容易陷入“黄宗羲定律”的陷阱。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要在政治改革上做文章,要改革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力,从源头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关于“放活”,某种程度上是与“少取”联系在一起的,除了搞好村民自治和基层政权改革外,重要的就是要为城乡间要素流动,特别是劳动力流动,创造平等的环境。

然而,在我看来,“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其它利农政策都不能指望政府“善政养民”式的主动赐予,而是靠农民自己有组织地去争取。其实,早在1994年就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单纯靠市场调节,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会日益拉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不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会失去支撑,而且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还可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问题。”但为什么最高领导人的认识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三农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呢?关键就是因为农民没有组织的力量,在政策决策过程中没有农民的声音。道理其实很简单,从认识到行动,需要有一种力量来推动,如果没有这种力量,遇到的反而是阻力,那么,认识就很难转化为行动。

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回应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组织化问题,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地位,提高其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社会行动的能力和利益表达的能力。我们已经提到,中国农民相互分离,处于散漫的无组织状态,这是其人数众多但政治资源甚少并且对政府决策约束权数甚小的根源性原因。因此,广大农民必须联合起来,意识到他们的共同利益,并通过有计划的集体行为提出一致要求;必须有农民组织作为利益独立化的团体,不断增进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参与度,形成一支有影响的社会力量,为其成员谋求利益和保护而进行有效的活动,即要实现农民由政治体系的顺从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农民不应是分散的政治意识淡漠的弱势小农和二等公民,而是组织起来的可以平等竞争的政治公民。只有如此,才能强化利益表达能力,优化政策过程机制,才能改变持续向城市偏斜的政策,争取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正如孟德拉斯(1975)指出的那样:“怎样才能在国家中得到公正的地位呢?首先是团结起来。”

笔者认为,农民对政治的参与至少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第一步从看不见到出现,把农民从局外拉入到政治体系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庞大的政治机器中的有效部件;第二步从出现到给意见,农民开始对政策带来的损益和如何改变自己的处境发表意见,形成鼓励自己利用各种参与机会的态度;第三步从给意见到有主见,农民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对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有理性的认识和独立的见解;第四步从有主见到集体行动,即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提出一致要求,以集体行动方式参与到利益集团的竞争中,给政府决策施加政治压力。这个变化过程,关键是要把农民组织和团结起来。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对农民的政治冷漠态度评价说,“决不是不可克服的。”农民参与组织不仅使自己更多地接触到他人所做的动员努力,而且也能成为促进政治参与态度的主要来源,有助于克服他们在形成政策过程倾向中的抑制性影响,并能提高其自信心,使其不再消极地认为通过正常途径进行利益表达是一种希望渺茫的过程,并最终形成利益集团,产生有组织的集体行动。

主要原因范文篇9

一、影响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就桃源县而言,当前工作影响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待遇偏低,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镇、村基层干部普遍待遇比较低,特别是村干部,一般他们的误工年收入高的为1200---1400元,低的600--700元,除去差旅费后所剩无几;有的村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家庭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不如一般群众,家庭无积累,年老离任后生活比较困难。

二是基层矛盾多,工作任务繁重。

农村家族势力复杂,有的地方相对闭塞,加上前几年农民负担较重积累的一些矛盾,尽管近年基层干部做了大量宣传思想工作,但干群矛盾尚未根本消除。即使是退耕还林和税费改革等有利于群众的一些政策推行起来也有抵触,工作压力很大。“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的很多工作要到基层落实,农村家长里短的各种纠纷也要基层调解,基层干部穷于应付,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责任大,调控力弱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和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基层干部常常是“无事靠你,有事找你”。有的地方歪风邪气严重,个别群众恶意超生,拖欠农税,损毁林木,甚至恃强凌弱,基层干部调解不了,更无强制措施,在宅基地审批、民政婚姻登记等方面还不能设“卡”。由于缺乏调控力,基层很多工作任务完成困难,为对付上级检查,时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四是少数基层干部素质差,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有的基层干部把当干部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不负责任,工作敷衍塞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开展工作困难;有的干部文化有限,思想观念落后,进取精神不足,工作虽然兢兢业业,但苦于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连自己的家庭经济都搞不好,使群众觉得这样的干部只能“催粮派款”,不能真正为老百姓致富想办法、寻路子,造成工作难开展。

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对策思考

根据桃源县农村基层工作的实际和基层干部队伍的现状,我们认为,要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应该采取如下针对性对策。

对策之一:经济上关心扶助。一是提高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保障乡镇干部工资足额发放,提高村干部的误工标准,使其基本生活和工作经费有保障;二是在致富项目和技术上给予扶助,鼓励和支持基层干部发展家庭经济,努力把基层干部培养成当地群众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三是探索农村村级干部养老保险机制,保障其老有所养。

主要原因范文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1.思想政治教育(1984—1995)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1984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1984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13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1988年全国10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996—2005)

199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030205。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1997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的学位【2005】64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2008年4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6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2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7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2个,思想政治教育66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842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4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00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89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96个,思想政治教育253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300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4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2005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6年批准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

3.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1984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31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33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2007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22项专题研究,预定于2008—2010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1982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提供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提法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被党中央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确认。但从理论与学科、历史与现实等角度科学论证和系统证明生命线结论,使之建立在理论和学科之上,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充分发展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大量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奋战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得以确立,不再存在其他概念和说法,避免产生歧义和造成混乱。16号文件也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上述6条重要原则的确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结晶。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明确和规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有效结合。上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取得的共识,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成果,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学科基础。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观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六个二级学科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四门课程分别具有直接对应关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有力支撑。

3.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第一,先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两个大方向中的一个,而且是学科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在2005年底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独具特色、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也是中国大学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保障。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12个学科门类中,虽然在哲学、经济学等门类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但始终缺少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填补了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空白,使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年7月1日)[DB/OL](2007-06-07)[2008-10-26]/xwzx/gnsz/szyw/200706/07/t20070607_11633643.shtml.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年9月4日)[DB/OL](2005-06-20)[2008-10-23]/viewtitle.jsp?url=3964412.

[3]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DB/OL](2008-04-19)[2008-10-29]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4/19/dca8442908f04b255abbd91b0a88ab9c_0.html.

[4]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DB/OL](2001-09/06)[2008-10-18]/20010906/3000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