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2:34:56

中医病机

中医病机范文篇1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病机;中医

Abstract:Reviewtheliterature,weanalysisthemetabolicsyndrome(MS)pathogenesis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eatures,andexplorerelationshipsandpathogenesisofthespleen,liverandRenalatthedifferentstagesofMS:spleendeficiencyinthekidneydampness,heatofLiverdepression,phlegmhindrancewastingdisease,toAnalysisthemetabolicsyndrome''''sdynamicevolutionoftheoverallrelevanceinherent.Wecandrawtheresultthatitisthekeytopreventtimelyprocessingoffatmetabolismdisorderofmetabolicsyndrome.Anditprovidesabasistheoreticalguidingforclinicaltreatmentofmetabolicsyndromewiththe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Keywords:metabolicsyndrome;Pathogenesis;TCM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异常成分聚集于同一体,并主要以心血管疾病为临床终点的病理状态。其病理非常复杂,病程较长;胰岛素抵抗是其核心特征。腹型肥胖是公认的高危因素,脂肪代谢障碍在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的异位(胰岛β细胞、肝细胞、肌肉等)沉淀对非脂肪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是导致相关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障碍、降低清除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1]。因此,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是防治MS的首选有效措施之一。目前认为MS是个渐进的过程,初期多以血脂紊乱为主,渐见糖耐量低减,其后出现糖尿病。具体可涉及血脂紊乱、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糖尿病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性肾病、周围神经炎、骨质疏松等。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MS病机可历经脾虚湿盛、肝郁化热、痰瘀互阻、虚损变症,而痰湿可贯穿于MS的整个病理过程。现仅从中医理论探讨其病机,对该病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1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概述

MS因其是个综合征,对病因目前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倾向于脂肪代谢紊乱,于现代检测手段可见血脂偏离正常范围,多见于体型肥胖之人。中医并无MS,对于脂肪代谢紊乱中医多责之于脾虚痰湿。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外因多为嗜食肥甘厚味,二者互为因果,致使运化失常,影响水谷精微的代谢,导致痰湿瘀浊内生,脂质沉积。中医认为MS的病因脾胃虚弱是其本,痰湿内盛为其标。在其发病过程中病理产物痰湿又与脾(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早期病在中焦脾虚痰湿不化,多为糖耐量减低之阶段或未患糖尿病;随之发展,波及肝脏,肝郁夹痰湿,可变生为热,又可致瘀导致脂肪肝、胸痹、糖尿病等;肝气不畅又可困阻脾阳,久之可耗气伤阳,并波及下焦肾脏,而化热又可伤及阴液,终致阳阴互损而致脏器虚损。

2代谢综合征初期:关键在脾

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虚易致痰湿。痰浊为人体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故代谢综合征其标在痰浊,其本在脾虚。MS血脂紊乱期多以脾虚痰湿型为主,以后痰浊阻郁,郁久化热,热灼阴伤,阴虚燥热形成消渴。如《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阴虚燥热或损及肝,致阳亢风动,挟痰上扰清窍,形成眩晕;或痰浊阻络而致气滞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出现胸痹等血瘀症状。另一面,脾虚痰湿困阻脾阳,日久损伤脾阳,导致痰湿无以温化,痰湿反而又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MS的难以控制。显然脾虚痰湿始终贯穿于MS全过程。对于脾胃、饮食与痰湿的关系,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内湿,多因久病脾虚或饮食不节、贪食生冷、嗜饮酒类损伤脾气,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气化不利。”李东垣《脾胃论》谓:“油腻厚味,滋生痰涎”。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痰湿证型可见于2型糖尿病整个病程中并见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异常[2],而从健脾燥湿化痰治疗糖尿病取得良好疗效的现代研究[3,4]等反证了传统糖尿病阴虚燥热的局限性。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改善和控制饮食生活习惯,可以改善血脂的状况。也验证了饮食痰湿与脾胃的关系,因此,脾虚湿盛作为MS基本病理,与血脂紊乱密切关联。

3代谢综合征转变期:关键在肝

《灵枢·本脏》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认识到肝与消渴的关系,肝作为MS发展转变的枢纽,可使化热伤阴或致寒化伤阳。肝之疏泄调畅气机,使脾之运化升降出入正常,各脏腑平衡协调,水谷津液在体内输布排泄正常运行,使痰湿无以聚集。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之疏泄失职,胆汁无以正常化生,脾运无以正常升清,则饮食不化,代谢减弱,津液输布不畅聚浊酿痰,生成脂膏,其痰湿,从阴土寒化为害,损伤脾肾之阳,并困阻脾(肾)阳而见肥胖,疲乏无力,纳呆,腰酸腿软,阳痿,阴寒等。若湿蕴日久,从燥土热化为害,可郁结化热成毒,变生肝胃郁热,以及肠热而见口臭,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等。或肝郁脾虚,痰浊内盛,浸淫脉道,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见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等,甚至变生胸痹,中风等证。而气机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肝脾功能异常及各脏腑间的功能失常,变生他症。由是可见,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瘀互结、热毒内生在MS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加剧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MS中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

另外,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气血的运行,饮食的消化、吸收,糟粕的排泄,津液的宣发、输布和排泄,均赖肝之疏泄来调理。肝之疏泄功能可调节人的情志活动。若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消灼津液,也可引发消渴。正如《灵枢·五变篇》云:“…怒则气上,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者消肌肤,故为消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亦云:“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说明肝郁在MS消渴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少、精神压力大或抑郁症的人群中容易患MS,也说明了MS与肝失疏泄、情志抑郁密切相关的病机特点。张世筠等[5]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肝火上炎、肝血亏虚、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血虚生风、肝肾阳虚积分以及肝证总积分高于非糖尿病人。临床治验[6,7]说明肝在MS发病时占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已有大量实验证实,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主要由肝脏参与合成和代谢,而肝脏为脂质代谢失调时异位沉着的重要靶器官,脂肪肝可为胰岛素抵抗之因。肝脏的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脂质代谢功能,且脂肪肝的严重度与内脏的脂肪堆积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性[8]。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结果说明MS中脂肪代谢紊乱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也说明中医从肝论治MS的正确性。

4代谢综合征之虚损变症期:关键在肾

MS的主要临床特征即中心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病,均可归于中医的痰浊、湿阻、血瘀的范畴,尤其在糖尿病晚期阶段,其虚损变症最多(诸如中风、厥证、关格、真心痛等),最能体现出肾虚的本质。正如《石室秘录》曰:“消渴一证,虽分上、中、下,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张景岳也言“若由真水不足,则系属阴虚,无论上、中、下三消,宜急治肾,必使肾气渐充,精力渐复,则病自愈。”从MS临床特征的痰湿病因来看,肾虚也充当及其重要的角色,如《景岳全书》曰:“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可见,脾肾两虚、痰湿内停是MS的相互关联的根本原因,可贯穿于整个疾病阶段。而肾虚在MS虚损变症阶段更是治疗时不可忽视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肾本质涉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轴,关系到全身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状态,如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低T3,T4综合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2,E2/T较正常人显著升高,T显著下降[9];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率以及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老年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表明肾虚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低下的状态[10],因此临床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肺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的机会比正常人高。而中医临床从肾论治糖尿病取效[11,12]也证明MS的肾虚本质。

因此,对于内藏元阴元阳之肾,具有维持和调节人体各脏器的基本代谢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肾藏精,一方面助脾化生精微,另一方面精血互生涵养肝阳,助肝以调达肝气。若肾气不足,则温化失职,无力助脾化生精微,加之饮食过量,嗜食肥甘厚味,又加重脾肾功能失调,湿聚脂积,气血瘀阻。若气虚及阳,损及脾阳,脾失运化,则水湿停聚,变生痰饮。并且肾主水,饮食物代谢之水液在肾阳的蒸腾气化下,升清降浊,膀胱开合有度,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正常。如肾之元阴元阳受损则各脏器组织温煦功能下降,变生痰饮水湿,积聚泛溢肌肤体表。其肾精不足,则五脏失养,而饮食不节、外邪入侵、情志失调等因素的作用下更易发为代谢综合征的虚损变症。故调补肾阴肾阳对于MS虚损变症期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纵观MS的发展,可以发现,痰湿是该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为其核心病理因素。其根源不外脾肾两端,其发病、变动关乎肝,突破了传统对MS中消渴病从“肺胃肾”“阴虚燥热”论治的认识局限。因此,临床治疗应该从疾病的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出发,权衡虚实两方面症候的多寡,虚多时分辨健脾或益肾,兼以调肝活血化痰通络;在痰瘀等实象显著时则以涤痰化瘀为主兼以调节脏腑功能扶助正气。总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应运用传统的辨证理论,系统动态地把握MS的发展进程,而防治MS的关键是应树立未病先防、及时处理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意识。

【参考文献】

[1]迟家敏.代谢综合征与血脂代谢异常[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7):553.

[2]盛梅笑,郭惠芳.糖尿病与痰湿关系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1):12.

[3]林绍志,刘炳国,魏守宽.糖尿病从痰湿论治——附35例Ⅱ型糖尿病病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8.

[4]方文佳.运脾燥湿化痰法治疗Ⅱ型糖尿病30例[J].陕西中医,2002,23(9):775.

[5]张世筠,杜宝俊,周群清,等.中医肝证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7(10):90.

[6]倪海祥,刘刚,罗苏生,等.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

[7]朱永娟.从肝论治Ⅱ型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7:19.

[8]EguchiY.,EguchiT.,MizutaT.,等.内脏脂肪堆积与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发病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11:41.

[9]邝安埅.男性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与血浆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2:79.

[10]王展.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分析[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6:372.

中医病机范文篇2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病机;中医

Abstract:Reviewtheliterature,weanalysisthemetabolicsyndrome(MS)pathogenesis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eatures,andexplorerelationshipsandpathogenesisofthespleen,liverandRenalatthedifferentstagesofMS:spleendeficiencyinthekidneydampness,heatofLiverdepression,phlegmhindrancewastingdisease,toAnalysisthemetabolicsyndrome''''sdynamicevolutionoftheoverallrelevanceinherent.Wecandrawtheresultthatitisthekeytopreventtimelyprocessingoffatmetabolismdisorderofmetabolicsyndrome.Anditprovidesabasistheoreticalguidingforclinicaltreatmentofmetabolicsyndromewiththe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

Keywords:metabolicsyndrome;Pathogenesis;TCM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异常成分聚集于同一体,并主要以心血管疾病为临床终点的病理状态。其病理非常复杂,病程较长;胰岛素抵抗是其核心特征。腹型肥胖是公认的高危因素,脂肪代谢障碍在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的异位(胰岛β细胞、肝细胞、肌肉等)沉淀对非脂肪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是导致相关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障碍、降低清除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1]。因此,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是防治MS的首选有效措施之一。目前认为MS是个渐进的过程,初期多以血脂紊乱为主,渐见糖耐量低减,其后出现糖尿病。具体可涉及血脂紊乱、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糖尿病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性肾病、周围神经炎、骨质疏松等。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MS病机可历经脾虚湿盛、肝郁化热、痰瘀互阻、虚损变症,而痰湿可贯穿于MS的整个病理过程。现仅从中医理论探讨其病机,对该病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1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概述

MS因其是个综合征,对病因目前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倾向于脂肪代谢紊乱,于现代检测手段可见血脂偏离正常范围,多见于体型肥胖之人。中医并无MS,对于脂肪代谢紊乱中医多责之于脾虚痰湿。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外因多为嗜食肥甘厚味,二者互为因果,致使运化失常,影响水谷精微的代谢,导致痰湿瘀浊内生,脂质沉积。中医认为MS的病因脾胃虚弱是其本,痰湿内盛为其标。在其发病过程中病理产物痰湿又与脾(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早期病在中焦脾虚痰湿不化,多为糖耐量减低之阶段或未患糖尿病;随之发展,波及肝脏,肝郁夹痰湿,可变生为热,又可致瘀导致脂肪肝、胸痹、糖尿病等;肝气不畅又可困阻脾阳,久之可耗气伤阳,并波及下焦肾脏,而化热又可伤及阴液,终致阳阴互损而致脏器虚损。

2代谢综合征初期:关键在脾

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虚易致痰湿。痰浊为人体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故代谢综合征其标在痰浊,其本在脾虚。MS血脂紊乱期多以脾虚痰湿型为主,以后痰浊阻郁,郁久化热,热灼阴伤,阴虚燥热形成消渴。如《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阴虚燥热或损及肝,致阳亢风动,挟痰上扰清窍,形成眩晕;或痰浊阻络而致气滞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出现胸痹等血瘀症状。另一面,脾虚痰湿困阻脾阳,日久损伤脾阳,导致痰湿无以温化,痰湿反而又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MS的难以控制。显然脾虚痰湿始终贯穿于MS全过程。对于脾胃、饮食与痰湿的关系,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内湿,多因久病脾虚或饮食不节、贪食生冷、嗜饮酒类损伤脾气,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气化不利。”李东垣《脾胃论》谓:“油腻厚味,滋生痰涎”。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痰湿证型可见于2型糖尿病整个病程中并见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异常[2],而从健脾燥湿化痰治疗糖尿病取得良好疗效的现代研究[3,4]等反证了传统糖尿病阴虚燥热的局限性。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改善和控制饮食生活习惯,可以改善血脂的状况。也验证了饮食痰湿与脾胃的关系,因此,脾虚湿盛作为MS基本病理,与血脂紊乱密切关联。

3代谢综合征转变期:关键在肝

《灵枢·本脏》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认识到肝与消渴的关系,肝作为MS发展转变的枢纽,可使化热伤阴或致寒化伤阳。肝之疏泄调畅气机,使脾之运化升降出入正常,各脏腑平衡协调,水谷津液在体内输布排泄正常运行,使痰湿无以聚集。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之疏泄失职,胆汁无以正常化生,脾运无以正常升清,则饮食不化,代谢减弱,津液输布不畅聚浊酿痰,生成脂膏,其痰湿,从阴土寒化为害,损伤脾肾之阳,并困阻脾(肾)阳而见肥胖,疲乏无力,纳呆,腰酸腿软,阳痿,阴寒等。若湿蕴日久,从燥土热化为害,可郁结化热成毒,变生肝胃郁热,以及肠热而见口臭,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等。或肝郁脾虚,痰浊内盛,浸淫脉道,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见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等,甚至变生胸痹,中风等证。而气机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肝脾功能异常及各脏腑间的功能失常,变生他症。由是可见,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瘀互结、热毒内生在MS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加剧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MS中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

另外,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气血的运行,饮食的消化、吸收,糟粕的排泄,津液的宣发、输布和排泄,均赖肝之疏泄来调理。肝之疏泄功能可调节人的情志活动。若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消灼津液,也可引发消渴。正如《灵枢·五变篇》云:“…怒则气上,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者消肌肤,故为消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亦云:“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说明肝郁在MS消渴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少、精神压力大或抑郁症的人群中容易患MS,也说明了MS与肝失疏泄、情志抑郁密切相关的病机特点。张世筠等[5]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肝火上炎、肝血亏虚、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血虚生风、肝肾阳虚积分以及肝证总积分高于非糖尿病人。临床治验[6,7]说明肝在MS发病时占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已有大量实验证实,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主要由肝脏参与合成和代谢,而肝脏为脂质代谢失调时异位沉着的重要靶器官,脂肪肝可为胰岛素抵抗之因。肝脏的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脂质代谢功能,且脂肪肝的严重度与内脏的脂肪堆积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性[8]。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结果说明MS中脂肪代谢紊乱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也说明中医从肝论治MS的正确性。

4代谢综合征之虚损变症期:关键在肾

MS的主要临床特征即中心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病,均可归于中医的痰浊、湿阻、血瘀的范畴,尤其在糖尿病晚期阶段,其虚损变症最多(诸如中风、厥证、关格、真心痛等),最能体现出肾虚的本质。正如《石室秘录》曰:“消渴一证,虽分上、中、下,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张景岳也言“若由真水不足,则系属阴虚,无论上、中、下三消,宜急治肾,必使肾气渐充,精力渐复,则病自愈。”从MS临床特征的痰湿病因来看,肾虚也充当及其重要的角色,如《景岳全书》曰:“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可见,脾肾两虚、痰湿内停是MS的相互关联的根本原因,可贯穿于整个疾病阶段。而肾虚在MS虚损变症阶段更是治疗时不可忽视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肾本质涉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轴,关系到全身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状态,如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低T3,T4综合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2,E2/T较正常人显著升高,T显著下降[9];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率以及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老年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表明肾虚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低下的状态[10],因此临床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肺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的机会比正常人高。而中医临床从肾论治糖尿病取效[11,12]也证明MS的肾虚本质。

因此,对于内藏元阴元阳之肾,具有维持和调节人体各脏器的基本代谢的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肾藏精,一方面助脾化生精微,另一方面精血互生涵养肝阳,助肝以调达肝气。若肾气不足,则温化失职,无力助脾化生精微,加之饮食过量,嗜食肥甘厚味,又加重脾肾功能失调,湿聚脂积,气血瘀阻。若气虚及阳,损及脾阳,脾失运化,则水湿停聚,变生痰饮。并且肾主水,饮食物代谢之水液在肾阳的蒸腾气化下,升清降浊,膀胱开合有度,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正常。如肾之元阴元阳受损则各脏器组织温煦功能下降,变生痰饮水湿,积聚泛溢肌肤体表。其肾精不足,则五脏失养,而饮食不节、外邪入侵、情志失调等因素的作用下更易发为代谢综合征的虚损变症。故调补肾阴肾阳对于MS虚损变症期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纵观MS的发展,可以发现,痰湿是该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为其核心病理因素。其根源不外脾肾两端,其发病、变动关乎肝,突破了传统对MS中消渴病从“肺胃肾”“阴虚燥热”论治的认识局限。因此,临床治疗应该从疾病的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出发,权衡虚实两方面症候的多寡,虚多时分辨健脾或益肾,兼以调肝活血化痰通络;在痰瘀等实象显著时则以涤痰化瘀为主兼以调节脏腑功能扶助正气。总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应运用传统的辨证理论,系统动态地把握MS的发展进程,而防治MS的关键是应树立未病先防、及时处理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意识。

【参考文献】

[1]迟家敏.代谢综合征与血脂代谢异常[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7):553.

[2]盛梅笑,郭惠芳.糖尿病与痰湿关系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1):12.

[3]林绍志,刘炳国,魏守宽.糖尿病从痰湿论治——附35例Ⅱ型糖尿病病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8.

[4]方文佳.运脾燥湿化痰法治疗Ⅱ型糖尿病30例[J].陕西中医,2002,23(9):775.

[5]张世筠,杜宝俊,周群清,等.中医肝证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7(10):90.

[6]倪海祥,刘刚,罗苏生,等.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

[7]朱永娟.从肝论治Ⅱ型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7:19.

[8]EguchiY.,EguchiT.,MizutaT.,等.内脏脂肪堆积与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发病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11:41.

[9]邝安埅.男性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与血浆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2:79.

[10]王展.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分析[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6:372.

中医病机范文篇3

关键词:中医病名;诊断;标准;病证结合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3]刘理想,张其成.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报,2006,10(13):8.

中医病机范文篇4

关键词:中医病名;原则;方法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一、翻译原则

1.1“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patchwind,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1.2“达”——准确

准确性原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医病名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所谓准确性,就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理论和特定的专业术语。在中医中,一种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显而是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为heart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进一步被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有关,病情较轻;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病情较重。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而,仅用heart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这个概念的。所以在翻译时,对这两种病要区别对待。惊悸可翻译成frightpalpitation,怔忡可翻译成fearfulthrobbing。在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准确地表达中医概念,才能尽量保持中医特色。

1.3“照”——比照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医学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同一种病,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角度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要比照西医的表达,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医特色,又不至于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上述的三项原则是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还要依据当时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因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二、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译者翻译,缺点在于读者可能难以正确理解,但由于中医有其特有的概念体系,一味地采用西医的名称,难以确切表达中医的知识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直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注解,加上西医名称,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

如哮喘。中医中哮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而喘则指气息,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为热哮、寒哮,喘分为实喘、虚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为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后来的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之为哮喘,为与哮证区分而命名为哮病。因此,哮喘可译作wheezingandpanting。

Wheeze:breathenoisily,espwithawhistlingsoundinthechest(espwhensufferingfromasthma,bronchitis,etc)指呼吸时有声响(尤指胸部发出的哨声,如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pant:breathewithshortquickbreaths指喘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样就可以把哮和喘区分开来,从而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2.2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一个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语中的意义,延伸为医学中的意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术语的确切含义。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而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很多病名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可根据病名所表达的意思,采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所谓痿病,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此,它的英文名应为wilting。

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也符合中医本意。公务员之家:

1.3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是指根据发音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的音译词,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马达等。我们总是先熟悉其声音,经过反复接触,并从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某种病症。

如痹病。痹病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对痹病的病因、发病、症候分类及演变都有记载。中医的痹病有很多种类,不能仅简单翻译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仅是关节疼痛,不能涵盖中医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把如此宽泛的内容包含进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需采用拼音Bisyndrome即可。

2.4象译法

所谓象译法是指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表达原义。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图画,因而中医疾病的命名也是中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译者可借助汉字的形象,翻译成与其形象相对应的字母。这种翻译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滥用。

三、总结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而中医又是中华五千年医药文化的结晶,而且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译者的责任尤大。在中医的翻译中,译者要遵循翻译原则,采用适当方法,保持中医特色,把中医文化及中华文化准确的传给西方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NigelWisemanFengYe.实用英文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中医病机范文篇5

细化病历书写切入点我们以中医内涵质量的关键点和书写点划分为多个切入点,重点细化中医病历的内涵质量管理。重点监控现病史和查体部分要求将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扼要、有序的描述。现病史中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要结合中医/十问歌0详细记录患者发病后的寒热、饮食、睡眠、情志、二便、体重等情况。体格检查也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将中医望、闻、切诊的有关内容如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全面详实的记录。内容中要求总结归纳四诊资料,以中医理论对症状、体征加以分析,探求其发生的原因,即/审症求因0。从疾病发生的原因,分析论证、探求其形成一系列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机理,即/审因辨证0,以便准确/本证0形成的病理机制和结论,即病机[4]。此外对疾病的病位、病性及预后也要有所记录,最后得出辨证结论。结合5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6的要求,提出首次主治医师查房六要素和首次主任查房记录八要素。首次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六要素包括:(1)补充有关病史和体征。(2)分析病情、中医证候演变过程,得出中医证型。(3)分析主要西医诊断的依据。(4)明确患者的中、西医诊断。(5)分析中西医鉴别诊断。(6)提出具体诊疗意见,尤其是记录如何根据证型确立治疗方法,优选适宜的方剂,处方药物尽量按照君臣佐使排列,特殊用法应有所说明[4]。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八要素即在上述六要素之上增加二项:(1)对急危重患者查房要能体现中医药学学术进展及国内外医学新进展。(2)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判,对调养、护理、饮食、劳逸、起居、宜忌等调护方面做出相关指导[5]。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中要有中医内容,能体现上级医师的指导作用,内容要求简洁凝练,上述要素不必逐条罗列,只要在整体的查房记录中有所体现即可。如使用中成药有无辨证;对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有中医分析内容;对更改治则治法及方药需有相应的病情变化及证候变化记录[5]。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继续教育项目,反复灌输质量观念,教育临床医生重视中医病历的书写。

实行病历分级质控管理,一级为科室质控,科主任为责任人,全体医护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保证住院病历全过程的质量。科室质控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上级医师将中医内涵质量作为查房的重要内容。二级为质控办运行病历质控,专职质控人员重点检查中医内涵质量,通过病历质量监控系统实时网络监控,及时反馈,指导改进,通过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质控的效率和水平。三级为病案管理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权威作用,组织专家抽查病历,重点审查点评病历的中医内涵质量,举办优秀病历评选等活动推动病历内涵质量管理。明确提出中医内涵质量的要求,以内涵质量检查为重点,实施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我们修改了医院病历质量的考核标准,提高了中医内涵质量评分权重,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定期总结分析病历质量监测中的问题,每月编辑5质量月报6,不定期召开病历质量沟通会,加强与临床的交流沟通,逐步提高各级医生的质量意识。从病历书写检查中发现中医内涵质量问题,从病历书写中监督医疗制度的落实情况。以病历中医内涵质量为切入点,确定中医内涵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和病历书写重点,是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和加强中医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6]。通过一年多中医内涵质量强化管理,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普遍增强,病历的书写质量不断提高。我们抽查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住院一周以上运行病历2000余份,其中有关中医内涵方面的缺陷116处,占总缺陷的6.9%,较前显著下降,病历的内涵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中医内涵是中医病历的核心和精华,病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历内涵质量应成为每个医疗机构中临床和医技科室科学管理的方向和目标,更应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医疗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7]。

本文作者:李大奇吴向红吴春雁闫颖赵冰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病机范文篇6

【关键词】痰淤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的概念,常由于肝内慢性炎症,胆汁郁积,免疫损伤等原因引起,中医学并没有肝纤维化的名称,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多归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目前西药对该病没有特效药,而中医中药对该病有着较好的优势和疗效,且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更是引发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肝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医对痰淤的认识

痰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吐。”仲景将痰饮列为四饮证之一。隋唐至宋代痰已成为独立病症。唐·孙思邈的《千金方》温胆汤、宋·陈师文的《和剂局方》二陈汤已为治痰的经典方剂。至明清,痰的理论进一步深入,痰生百病。“百病多兼痰”已成为众多医家之共识。在辨证上有内痰与外痰,有形痰与无形痰之分,在治法上有健脾补肾、利气化痰等多种见解。痰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内伤情志或脾肾亏虚均可导致机体水湿停聚,或热灼伤津聚均可成痰。

淤亦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淤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淤血。《内经》虽无“淤血”但有“恶血”“血菀”“留血”等近似淤血的名称30余种,其对血淤证的成因、症状也有明确的阐述,“输其血气,令其条达”为治淤法则。《神农本草经》也有了活血化淤药的记载,汉代以后,张仲景总结了血淤证的辨证规律,其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认为痰饮乃胸痹的病机之一,治则以除痰通阳为主。隋唐至金元血淤证的理论阐述与治疗方剂进一步发展。明清医家在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上又有深入的研究,张介宾提出了“气逆而血留,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丰富了血淤证理论。比较突出的是王清任,他强调气血为人之本,处方用药思路更为广阔,指出治胸痛用木金散,若无效则需用血府逐淤汤。其治疗胸痛倡用活血祛淤的治则,颇具独创精神,创立祛淤诸方,扩大了活血化淤法的治疗范围,使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的理论更加完善。

对痰与淤的关系,历代医家认为:痰是津液的病变,淤是血的病理形式,二者关系密切,中医学关于痰淤同病,痰可致淤的认识,渊源甚早。《灵枢·百病始生》指出:“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丹溪心法》谈到:“痰夹淤血,遂成窠囊”,强调痰中夹淤这一病理在致病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外证医案汇编》分析道:“流痰,蓄则凝结为痰,气渐阻,血渐淤,流痰成矣。”《血证论》中的“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淤不仅互相渗透,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因痰致淤,或因淤致痰。

2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病机

一般认为,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多为感受湿毒疫邪,肝气郁滞,肝肾亏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淤血阻滞肝脉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其中,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临床发现,肝硬化病人多伴有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等症,这些均为血淤的临床表现。除此之外,血淤在肝纤维化中与肝脏微循环、肝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及肝功能指标都有密切相关性[1],刘宏元等[2]结合现代病理学指出,肝细胞及血窦内上皮细胞的坏死变性,引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而产生血淤证,同时贮脂细胞及肝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形成胶原纤维束,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也形成血淤证。可见,淤血在肝纤维化中的病理表现为肝脏微循环障碍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始终存在于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量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肝血淤阻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指出血淤证患者血清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均比非血淤证患者明显增高,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PCIII,HA,LN可作为血淤程度的客观指标[3,4]。另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及A/G降低显著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HA,LN明显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及正常人,提示A/G下降或倒置及血清HA,LN的含量可作为慢性肝病血淤证辨证的客观指标[5]。

【摘要】归纳中医关于痰淤理论的学说,探讨了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淤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关键词】痰淤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的概念,常由于肝内慢性炎症,胆汁郁积,免疫损伤等原因引起,中医学并没有肝纤维化的名称,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多归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目前西药对该病没有特效药,而中医中药对该病有着较好的优势和疗效,且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更是引发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肝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医对痰淤的认识

痰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吐。”仲景将痰饮列为四饮证之一。隋唐至宋代痰已成为独立病症。唐·孙思邈的《千金方》温胆汤、宋·陈师文的《和剂局方》二陈汤已为治痰的经典方剂。至明清,痰的理论进一步深入,痰生百病。“百病多兼痰”已成为众多医家之共识。在辨证上有内痰与外痰,有形痰与无形痰之分,在治法上有健脾补肾、利气化痰等多种见解。痰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内伤情志或脾肾亏虚均可导致机体水湿停聚,或热灼伤津聚均可成痰。

淤亦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淤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淤血。《内经》虽无“淤血”但有“恶血”“血菀”“留血”等近似淤血的名称30余种,其对血淤证的成因、症状也有明确的阐述,“输其血气,令其条达”为治淤法则。《神农本草经》也有了活血化淤药的记载,汉代以后,张仲景总结了血淤证的辨证规律,其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认为痰饮乃胸痹的病机之一,治则以除痰通阳为主。隋唐至金元血淤证的理论阐述与治疗方剂进一步发展。明清医家在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上又有深入的研究,张介宾提出了“气逆而血留,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丰富了血淤证理论。比较突出的是王清任,他强调气血为人之本,处方用药思路更为广阔,指出治胸痛用木金散,若无效则需用血府逐淤汤。其治疗胸痛倡用活血祛淤的治则,颇具独创精神,创立祛淤诸方,扩大了活血化淤法的治疗范围,使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的理论更加完善。

对痰与淤的关系,历代医家认为:痰是津液的病变,淤是血的病理形式,二者关系密切,中医学关于痰淤同病,痰可致淤的认识,渊源甚早。《灵枢·百病始生》指出:“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丹溪心法》谈到:“痰夹淤血,遂成窠囊”,强调痰中夹淤这一病理在致病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外证医案汇编》分析道:“流痰,蓄则凝结为痰,气渐阻,血渐淤,流痰成矣。”《血证论》中的“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淤不仅互相渗透,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因痰致淤,或因淤致痰。

2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病机

一般认为,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多为感受湿毒疫邪,肝气郁滞,肝肾亏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淤血阻滞肝脉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其中,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临床发现,肝硬化病人多伴有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等症,这些均为血淤的临床表现。除此之外,血淤在肝纤维化中与肝脏微循环、肝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及肝功能指标都有密切相关性[1],刘宏元等[2]结合现代病理学指出,肝细胞及血窦内上皮细胞的坏死变性,引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而产生血淤证,同时贮脂细胞及肝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形成胶原纤维束,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也形成血淤证。可见,淤血在肝纤维化中的病理表现为肝脏微循环障碍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始终存在于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量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肝血淤阻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指出血淤证患者血清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均比非血淤证患者明显增高,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PCIII,HA,LN可作为血淤程度的客观指标[3,4]。另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及A/G降低显著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HA,LN明显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及正常人,提示A/G下降或倒置及血清HA,LN的含量可作为慢性肝病血淤证辨证的客观指标[5]。

此外,痰湿在肝纤维化中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痰证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6],而由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筛失窗孔化,毛细血管化,肝窦紊乱短路等肝内微循环障碍亦影响肝内脂类代谢,且有资料研究显示肝脏功能轻、中度损伤时血脂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6]。因此,血脂水平及肝内血流速度可作为肝纤维化痰淤互结证的疗效判定指标。刘为民等[7]认为肝纤维化除淤血外,痰浊作为一种病理因素,也参与了肝纤维化的病程。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酿生痰浊;饮食所伤,素体湿盛,嗜甘厚腻,过度饮酒,更伤脾胃,水湿内停,聚为痰饮;正虚邪恋,毒邪内蕴,日久化热,煎熬津液,凝聚成痰;正气亏虚,水湿难运,聚湿成痰,均可导致痰浊内生,痰淤互结,阻于肝络。因此痰浊淤血是肝纤维化的最终病理产物,同时又可阻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不利,痰浊淤血沉积更甚,加速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陶翠玲等[8]以痰淤并治为主要治疗原则,应用肝纤康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痰淤互结证,结果表明该方具有降低痰淤互结证积分水平,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抑制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增加肝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并认为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降低血脂,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速度,抑制和改善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从而阻止和减慢肝纤维化的启动和发展过程。

3结语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血淤与痰湿又相互伴生及互为因果。淤血阻络,必阻碍气机,气机阻滞,津液不布,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同理,痰湿阻络,亦必阻碍气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致淤阻经络,从而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智敏,茹清静,朱起贵.论肝血淤阻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3):14.

[2]刘宏元,刘作恩.慢性乙肝早期纤维化的治疗研究[J].天津中医,1997,14(3):101.

[3]陈丽萍,张诗军,马翠玉,等.慢性丙型肝炎血淤证与血清HA、hPCIII的相互关系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J].国医论坛,1995,1:30.

[4]唐智敏,茹清静,朱起贵.论肝血淤阻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3):14.

[5]沈吉云,燕忠生,赵淑媛.肝病血淤证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43.

[6]方永奇.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90.

中医病机范文篇7

【关键词】痰淤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的概念,常由于肝内慢性炎症,胆汁郁积,免疫损伤等原因引起,中医学并没有肝纤维化的名称,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多归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目前西药对该病没有特效药,而中医中药对该病有着较好的优势和疗效,且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更是引发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肝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医对痰淤的认识

痰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吐。”仲景将痰饮列为四饮证之一。隋唐至宋代痰已成为独立病症。唐·孙思邈的《千金方》温胆汤、宋·陈师文的《和剂局方》二陈汤已为治痰的经典方剂。至明清,痰的理论进一步深入,痰生百病。“百病多兼痰”已成为众多医家之共识。在辨证上有内痰与外痰,有形痰与无形痰之分,在治法上有健脾补肾、利气化痰等多种见解。痰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内伤情志或脾肾亏虚均可导致机体水湿停聚,或热灼伤津聚均可成痰。

淤亦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淤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淤血。《内经》虽无“淤血”但有“恶血”“血菀”“留血”等近似淤血的名称30余种,其对血淤证的成因、症状也有明确的阐述,“输其血气,令其条达”为治淤法则。《神农本草经》也有了活血化淤药的记载,汉代以后,张仲景总结了血淤证的辨证规律,其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认为痰饮乃胸痹的病机之一,治则以除痰通阳为主。隋唐至金元血淤证的理论阐述与治疗方剂进一步发展。明清医家在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上又有深入的研究,张介宾提出了“气逆而血留,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丰富了血淤证理论。比较突出的是王清任,他强调气血为人之本,处方用药思路更为广阔,指出治胸痛用木金散,若无效则需用血府逐淤汤。其治疗胸痛倡用活血祛淤的治则,颇具独创精神,创立祛淤诸方,扩大了活血化淤法的治疗范围,使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的理论更加完善。

对痰与淤的关系,历代医家认为:痰是津液的病变,淤是血的病理形式,二者关系密切,中医学关于痰淤同病,痰可致淤的认识,渊源甚早。《灵枢·百病始生》指出:“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丹溪心法》谈到:“痰夹淤血,遂成窠囊”,强调痰中夹淤这一病理在致病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外证医案汇编》分析道:“流痰,蓄则凝结为痰,气渐阻,血渐淤,流痰成矣。”《血证论》中的“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淤不仅互相渗透,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因痰致淤,或因淤致痰。

2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病机

一般认为,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多为感受湿毒疫邪,肝气郁滞,肝肾亏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淤血阻滞肝脉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其中,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临床发现,肝硬化病人多伴有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等症,这些均为血淤的临床表现。除此之外,血淤在肝纤维化中与肝脏微循环、肝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及肝功能指标都有密切相关性[1],刘宏元等[2]结合现代病理学指出,肝细胞及血窦内上皮细胞的坏死变性,引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而产生血淤证,同时贮脂细胞及肝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形成胶原纤维束,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也形成血淤证。可见,淤血在肝纤维化中的病理表现为肝脏微循环障碍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始终存在于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量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肝血淤阻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指出血淤证患者血清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均比非血淤证患者明显增高,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PCIII,HA,LN可作为血淤程度的客观指标[3,4]。另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及A/G降低显著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HA,LN明显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及正常人,提示A/G下降或倒置及血清HA,LN的含量可作为慢性肝病血淤证辨证的客观指标[5]。

【摘要】归纳中医关于痰淤理论的学说,探讨了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淤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关键词】痰淤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的概念,常由于肝内慢性炎症,胆汁郁积,免疫损伤等原因引起,中医学并没有肝纤维化的名称,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多归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目前西药对该病没有特效药,而中医中药对该病有着较好的优势和疗效,且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更是引发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肝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的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医对痰淤的认识

痰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吐。”仲景将痰饮列为四饮证之一。隋唐至宋代痰已成为独立病症。唐·孙思邈的《千金方》温胆汤、宋·陈师文的《和剂局方》二陈汤已为治痰的经典方剂。至明清,痰的理论进一步深入,痰生百病。“百病多兼痰”已成为众多医家之共识。在辨证上有内痰与外痰,有形痰与无形痰之分,在治法上有健脾补肾、利气化痰等多种见解。痰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内伤情志或脾肾亏虚均可导致机体水湿停聚,或热灼伤津聚均可成痰。

淤亦是中医病理学中的重要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淤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淤血。《内经》虽无“淤血”但有“恶血”“血菀”“留血”等近似淤血的名称30余种,其对血淤证的成因、症状也有明确的阐述,“输其血气,令其条达”为治淤法则。《神农本草经》也有了活血化淤药的记载,汉代以后,张仲景总结了血淤证的辨证规律,其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认为痰饮乃胸痹的病机之一,治则以除痰通阳为主。隋唐至金元血淤证的理论阐述与治疗方剂进一步发展。明清医家在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上又有深入的研究,张介宾提出了“气逆而血留,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丰富了血淤证理论。比较突出的是王清任,他强调气血为人之本,处方用药思路更为广阔,指出治胸痛用木金散,若无效则需用血府逐淤汤。其治疗胸痛倡用活血祛淤的治则,颇具独创精神,创立祛淤诸方,扩大了活血化淤法的治疗范围,使血淤证与活血化淤的理论更加完善。

对痰与淤的关系,历代医家认为:痰是津液的病变,淤是血的病理形式,二者关系密切,中医学关于痰淤同病,痰可致淤的认识,渊源甚早。《灵枢·百病始生》指出:“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丹溪心法》谈到:“痰夹淤血,遂成窠囊”,强调痰中夹淤这一病理在致病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外证医案汇编》分析道:“流痰,蓄则凝结为痰,气渐阻,血渐淤,流痰成矣。”《血证论》中的“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淤不仅互相渗透,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因痰致淤,或因淤致痰。

2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病机

一般认为,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多为感受湿毒疫邪,肝气郁滞,肝肾亏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淤血阻滞肝脉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其中,痰淤阻络是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临床发现,肝硬化病人多伴有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等症,这些均为血淤的临床表现。除此之外,血淤在肝纤维化中与肝脏微循环、肝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及肝功能指标都有密切相关性[1],刘宏元等[2]结合现代病理学指出,肝细胞及血窦内上皮细胞的坏死变性,引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而产生血淤证,同时贮脂细胞及肝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形成胶原纤维束,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也形成血淤证。可见,淤血在肝纤维化中的病理表现为肝脏微循环障碍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始终存在于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量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肝血淤阻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指出血淤证患者血清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均比非血淤证患者明显增高,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PCIII,HA,LN可作为血淤程度的客观指标[3,4]。另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及A/G降低显著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淤证肝病患者血清HA,LN明显高于非血淤证肝病患者及正常人,提示A/G下降或倒置及血清HA,LN的含量可作为慢性肝病血淤证辨证的客观指标[5]。

此外,痰湿在肝纤维化中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医痰证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6],而由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筛失窗孔化,毛细血管化,肝窦紊乱短路等肝内微循环障碍亦影响肝内脂类代谢,且有资料研究显示肝脏功能轻、中度损伤时血脂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6]。因此,血脂水平及肝内血流速度可作为肝纤维化痰淤互结证的疗效判定指标。刘为民等[7]认为肝纤维化除淤血外,痰浊作为一种病理因素,也参与了肝纤维化的病程。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酿生痰浊;饮食所伤,素体湿盛,嗜甘厚腻,过度饮酒,更伤脾胃,水湿内停,聚为痰饮;正虚邪恋,毒邪内蕴,日久化热,煎熬津液,凝聚成痰;正气亏虚,水湿难运,聚湿成痰,均可导致痰浊内生,痰淤互结,阻于肝络。因此痰浊淤血是肝纤维化的最终病理产物,同时又可阻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不利,痰浊淤血沉积更甚,加速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陶翠玲等[8]以痰淤并治为主要治疗原则,应用肝纤康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痰淤互结证,结果表明该方具有降低痰淤互结证积分水平,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抑制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增加肝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并认为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降低血脂,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速度,抑制和改善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从而阻止和减慢肝纤维化的启动和发展过程。

3结语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血淤与痰湿又相互伴生及互为因果。淤血阻络,必阻碍气机,气机阻滞,津液不布,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同理,痰湿阻络,亦必阻碍气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致淤阻经络,从而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智敏,茹清静,朱起贵.论肝血淤阻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3):14.

[2]刘宏元,刘作恩.慢性乙肝早期纤维化的治疗研究[J].天津中医,1997,14(3):101.

[3]陈丽萍,张诗军,马翠玉,等.慢性丙型肝炎血淤证与血清HA、hPCIII的相互关系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J].国医论坛,1995,1:30.

[4]唐智敏,茹清静,朱起贵.论肝血淤阻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3):14.

[5]沈吉云,燕忠生,赵淑媛.肝病血淤证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43.

[6]方永奇.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90.

中医病机范文篇8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异传统文明的珍宝,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奉献。近年来,我区中医药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仍不适应,中医药服务系统建立单薄、中医药特征和优势不分明、中医药科研滞后、中医高级人才匮乏、中西医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亟待处理。为具体贯彻《市人民县政府关于加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府发〔〕124号),深化医药卫生体系体例变革,推进“健康”建立,现就加速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的和基本准则

(一)发展目的。

到2015年,坚持健全掩盖城乡、平衡发展、功用完善、中医药特征光鲜、与群众需求基本相顺应的中医药服务系统,坚持有利于发扬中医药特征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系统和运转机制,中医药在群众疾病预防及健康保健中的效果明显提高,使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程度走在市前列。

(二)基本准则。

坚持县政府主导、中西医偏重、中医中药偏重、承继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扬中医药特征与优势,弘扬中医药文明,推进我区中医药事业具体、协谐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系统

(一)科学规划中医医疗服务系统

将中医医疗服务系统建立归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结构中医医疗资本,科学确定功用定位,构建以区级中医病院为龙头,综合性病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间的中医科室及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为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系统。

(二)加速三级中医病院建立

加大投入力度及政策支撑,加速区中病院、区结合病院综合楼建立,到2015年区中病院晋级创立为三级甲等中病院、区中西医结合病院晋级创立为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病院。

(三)增强综合病院和基层中医科室建立。

区人民病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间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和中药库,装备与功用任务相顺应的中医药专业技能人员。到2015年,区人民病院力争建成市级综合病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间的中医科室和中药房到达建立规范,悉数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供应中医药服务。

三、增强中医药特征优势建立

(一)增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建立。

持续开展国家及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立,增强乡村医疗机构中医特征专科建立,着力提高学术程度和服务才能。到2015年建立中医重点专科5个,市中医特征专科10个。

(二)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积极使用中医药办法和技能预防严重疾病和多发流行症,注重开展亚健康的中医药临床诊治和保健服务。支撑区中病院坚持“治未病”中间。鼓舞社会力气投资兴办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将中医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精神卫生干涉、老年保健、健康宣教等方面的特征服务,归入本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大力推行中医药适合技能。

进一步促进基层经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合技能推行使用,把中医药适合技能的运用贯串到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的全进程,丰厚中医药服务内容。积极创立区县级中医药适合技能推行基地。增强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适合技能使用的指导工作。

四、培育强大中医药人才步队

(一)推进高条理人才培育。

遵照中医药人才生长规则,采取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积极参与市中医药高级人才培育项目、加速培养一批实践学术功底深沉、临床和科研才能较强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培育一批在市有必然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医药领武士才。按期开展“市区名中医”评选工作,扩展中医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增强中医药人才步队建立。

完善中医药持续教育准则,举行多种方式的持续教育项目,培训在职中医药人员。开展名中医带徒工作,逐渐坚持临床中医药人才培育导师制。制订和施行社区卫生服务中间和村卫生室等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能主干的培育方案。制订优惠政策,鼓舞中医药高级院校卒业生和中医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活力构工作,强大和不变基层中医药人才步队。

五、切实提高中医科研才能

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疾病研讨,对中医药科研采取优先立项、优先赞助、优先奖励等方法,区财务依据财力状况对列入市级科技方案项目、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效果项目、列入部级、市级重点学科或专科的建立赐与恰当的配套赞助或奖励,地点医疗卫生单位以1:1的比例配套,专款专用。认真做好民间中医药共同技能和单独、验方的挑选、评价、开拓工作。

六、大力发展中药财产

开展中药资本普查,增强中药资本维护、研讨、开拓和应用。依照中药材生产质量治理规范要求,坚持中药材规范化、财产化栽种基地,提高中药材栽种业程度和中药材质量。到2015年坚持1-2个中药材栽种示范基地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促进希尔安药业等企业做大做强。

七、弘扬中医药文明

(一)维护和强大中医药文明资本。

积极汇集整治我区中医药文明资本,支撑区中病院坚持“名医馆”,打造我区中医药文明品牌。增强中医药文明建立,到2015年区中病院建成为市级中医药文明示范单位。

(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明。

充分应用电视、报刊和收集等媒体开展中医药常识宣传,持续深化开展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医药文明与特征优势,扩展中医药文明影响力。

八、发明中医药发展优越前提

(一)增强组织指导与协调。

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工作的看法,切实增强指导,成立区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一致指导和统筹协调加速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优化中医药发展政策情况,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落到实处,科学编制施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一起促进全区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

(二)完善中医药投入倾斜政策。

区财务要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对公立中医病院发扬中医药特征优势的津贴政策。从2012年起,区财务新增下列中医类专项津贴:对区级病院提高中药饮片的运用比例赐与奖励;对采用通俗针刺、灸法、按摩、药物敷贴、熏洗、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非药物医治手段的服务项目赐与津贴,奖励和津贴方法另行制订。区财务每年依据财力情况布置恰当的资金用于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重点支撑区级中医药机构的房子设备、重点学科和专科建立、人才培育、中医科研以及乡村中医工作。区级中医病院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要拓宽筹资渠道,加速本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疾速发展。

(三)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人力社保部分要将符合前提的中医医疗机构归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扩展中医药报销范围,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次基本上,将符合前提、经有关部分同意的中医特征诊疗项目、中药种类、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归入报销范围。鼓舞患者就诊中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二级及以上中医病院住院医治和门诊慢病医治起付规范降低一个层次,报销比例恰当提高。

(四)多策并举发展中医药。

价格主管部分要积极研讨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价格政策,结合我区医疗保证程度,在制订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时,充分表现服务本钱和技能劳务价值。发展变革部分要将公立中医药机构基本建立和其他重点项目归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力社保部分要支撑中医药人才培育与引进。科技部分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工作支撑力度,扶持中医药科技发展。

(五)坚持多元化办医格式。

鼓舞社会本钱举行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鼓舞有天资的中医专业技能人员特殊是名老中医创办中医诊所或个别行医,答应符合前提的药品零售企业举行名中医坐堂医诊所,构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法多样化的办医格式。

中医病机范文篇9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贴穴位敷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年龄在20—52岁育龄妇女,经门诊初诊查体手诊和乳腺B超、钼靶检查证实为单双侧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基础上加贴乳腺贴穴位外用。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

1.2临床症状

行经前持续数日单双侧乳房涨痛,与气候情绪有关,少数可伴有痛经(一般为未婚未育妇女)偶见乳头少量透明微黄色溢液。

1.3体格检查

单双侧(外上象限多见)扪及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散在片状结节状的肿块,边界清、质韧、压(触)痛、可活动,无扪及肿大淋巴结,无乳糜色及其他脓性乳头渗出液。

1.4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的诊断标准。

(1)年龄在19-52岁。

(2)乳房疼痛,如胀痛、刺痛、钝痛、牵痛。痛重者不可触碰或震动,甚至可连及胸胁、肩背部,上肢活动时则疼痛加重。

(3)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4)乳房疼痛及肿块可随月经、情志的变化而变化。如情志不舒及经前乳房胀痛加重、肿块增大,情志舒畅及经后乳房胀痛减轻、肿块减小。

(5)辅助检查,如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乳腺近红外线、B超等,有支持本病诊断的阳性表现依据。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在已选取的140例患者中,用常规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选取一品)按剂量正常口服,观察三月后复查。

2.2治疗组

在选取的138例患者中,在以上常规中成药口服基础上,加贴乳腺贴于固定相应穴位上。(主穴-阿是穴、乳根、气户、膻中旗门辅穴-足三里)24小时换帖,观察3个月复查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诊断—[3]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现有钼靶X线、乳腺B超检查,诊断可明确。评定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变软变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以上“治愈”及“好转”标准中,肿块变化,均有钼靶、乳腺B超检查结果证实。公务员之家:

3.2疗效测评

综上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单项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为0。

4讨论

[4]古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妇科千金》,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5]中医以为“乳癖”概述,多以气滞、痰凝、血瘀的改变,肾虚、冲任失调则是病机核心,治疗上多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冲任为治疗原则,基本方为川穹、莪术、当归、肉桂、红花、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用黄酒(米醋)调以糊状膏方贴于乳房患处(传统为疼痛点阿是穴)部位。自制膏方简易方便易于操作,且价格低廉,颇受传统女性患者的认同,但是,伴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与日俱增,中药膏制剂的异味和膏制剂的外溢污染皮肤衣物的弊端,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规避需求,传统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等,集中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效,多年来被临床沿袭使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药剂量大、且必须长期口服,其由此引发的胃肠及胆道反应,不可不引起乳腺工作者的正视和应对。探索寻求方便、简约、无胃肠反应、无皮肤刺激、且疗效贴切的治疗乳腺增生的途径是多年来乳腺工作者的课题,经参加多次乳腺疾病的学术研讨会,对内病外治、经皮给药的途径有了全新的认识,自2007年以来[6]尝试用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的纳米乳腺贴,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总有效率在90%以上,半年随访,复发率为0。纳米远红外陶瓷材料和高度精化的十八种草本草本生物胶精华素,在特定的纳米工艺条件下,全面解析草本生物的药用成分,具备了吸收完全、起效迅速的特点,尤其其不经胃肠肝胆循环、不伤皮肤、无创伤、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符合临床治疗的需求,符合普及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向。穴位敷贴、内病外治是传统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手段,必要而可信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中国抗癌协会:《关于积极推进“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工作的通知》,2005.4.21.

[2]陈豪,刘胜.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上海,200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46.

[4]沈金鏊(清)编著.《妇科玉尺/经典医学名著》[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6-1.

中医病机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润肝明目汤[1]对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润肝明目汤对干眼症患者45例90只眼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干眼症的阳性病史和自觉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men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86.67%。结论:润肝明目汤对干眼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干眼症(干燥性角结膜炎)是泪液分泌减少或异常而致的一组眼部表现。患者常觉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胀感、眼痛感、畏光、眼发红等难以名状的不适[2]。临床观察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导师吕海江主任医师近年来以润肝明目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45例90只眼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门诊就诊患者,经常规检查确诊为干眼症4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2例,年龄35-76岁,病程为一个月至三年;均为双眼发病,共90只眼。临床仅有眼部症状和体征者24例48只眼;同时伴有口干、鼻粘膜干燥者21例42只眼。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2],①目珠干燥失却荧润光泽,白睛微红,黑睛生翳,眵粘稠。②眼干涩,磨痛,畏光,可伴有口鼻干燥。③泪液分泌量测定多次schimen法少于10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④泪膜破裂时间(BUT)小于10s,泪膜不稳定。

2.治疗方法

以润肝明目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组成:熟地,党参,当归,川芎,香附,茺蔚子(包),杞果,丹皮,生甘草。临症加减:兼湿热者择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兼瘀血阻滞者选加桃仁、红花、丹参等;兼肝郁气滞者或加柴胡、郁金、青皮、陈皮等;余邪未消者加桑叶、二花、连翘等;阴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等。每日1剂,一个月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重者2-3疗程。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①治愈:症状消失,视力提高0.1以上,角膜染色消退,多次测定schimentest>10mm/5min。②好转:视力提高0.1以下,症状减轻,角膜染色减少,schimentest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③未愈:症状、体征无好转,角膜染色无变化或增多,schimentest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无增加。

3.2疗效:治疗45例90只眼,结果治愈26只眼,好转52只眼,无效12只眼,总有效率86.67%。

4.典型病例

杨某,女,52岁,以“双眼干涩、异物感1年”为主诉,于2008年10月28日就诊。曾在多家医院诊治,使用多种眼药水,症状未见好转。现症见:双眼干涩、异物感,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烦躁失眠,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查视力:右眼:1.0,左眼:0.3;双眼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染色大片点状着色,约占角膜面积70%;schimentest试验:右眼:6mm/5min,左眼:5.5mm/5min;泪膜破裂时间(BUT)6s;余阴性。考虑患者为肝肾阴虚,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药用:熟地30g,党参20g,当归12g,麦门冬15g,川芎6g,香附15g,茺蔚子(包)15g,杞果10g,丹皮10g,柏枣仁各20g,夜交藤20g,生甘草6g。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双眼干涩、异物感减轻,睡眠好转,余症如前,上方去柏枣仁,加桑叶12g,防风12g,继服10剂。三诊:患者双眼干涩、异物感较二诊减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好转。查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上皮染色大片点状着色约占角膜面积50%。守上方继服10剂,后每周复查1次,至2008年12月10日复诊时诉双眼偶有不适感,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染色阴性,其余正常,schimentest试验:双眼:>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BUT)右眼9s,左眼10s。继续巩固治疗两个月。

5.讨论

干眼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泪膜质、量或泪液动力学的异常,造成角、结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本组病例显示,干眼症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男女之比为1:14(见一般资料)。这可能与女性更年期内分泌功能紊乱,所导致泪膜分泌功能减退、泪液分泌过少有关。

干眼症属于中医的“神水将枯”范畴。《诸病源侯论•目病诸侯》曰:“目为肝之外侯”。《审视瑶函•目为之宝论》曰:“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泪液生成与排泄与肝的功能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肝为泪”。《银海金微》指出:“泪为肝之夜”。泪液有滋润目珠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表明肾脏对体内水液的代谢和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又说“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均说明津液在目化生为泪,为目外润泽之水;化为神水,则为眼内充养之液。眼内外水液的分布和调节均与肾主水的功能有关。故本病从病因病机来看,多因肝肾不足所致。治疗多从肝肾论治,解决泪液的生化之源及分泌、输布调节,使泪液在质和量上得以改善。方中熟地滋补肝肾,养阴明目为君;臣以党参,杞果益气养阴明目,当归,川芎,丹皮,补肝养血明目,香附,茺蔚子(包)疏肝理气,养阴明目,并能引药入肝经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奏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明目之功,从而使神水滋生,目珠滋养,涩证自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