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3:15:27

中心镇

中心镇范文篇1

为充分发挥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快中心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中心镇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中心镇是实现组团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纽带。加快中心镇建设,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各级部门要按照“三个加快一个提升”的总体要求,从全面提升直辖市“窗口”和“门户”形象的战略高度,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中心镇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镇功能,发挥中心镇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带动和促进其他城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全县城镇化进程。

二、明确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览,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基础立镇、产业强镇、重点示范、突出特色”的思路,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突出风貌特色,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风格独具、具有较强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特色中心镇。

(二)奋斗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管理,使中心镇经济发展迅速、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商贸流通体系健全、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实现组团城市、中心镇与周边镇乡和新农村的规划共用、设施共建、管理共担、成果共享,以城市繁荣带动城镇发展,以城镇发展促进城市持续繁荣。到2011年,万古、邮亭、三驱、宝顶等4个中心镇的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0.6%、37.2%、36.5%和26%;用地规模分别达到1.8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1.3平方公里、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分别达到1.5万人、1.6万人、1.2万人和0.77万人。

(三)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并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坚持产业带动,中心镇建设与产业振兴相互促进,形成“小产品、大产业”、“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文明村镇,构建和谐社会;五是坚持分类指导,优先发展示范镇、重点镇,以点带面,突出特色,促进中心镇扩容提质,增强中心镇的竞争力和集聚力。

三、加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管理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心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新农村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现规划目标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统一。适时推进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编制,可以将其编制费用列入土地成本。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依法行政、社会监督、专家领衔、群众参与。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四、塑造独具特色的城镇风貌

坚持危旧房屋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前提下,各中心镇可采取联建、自建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对重要位置、大型项目的建筑方案要进行设计招投标,评选出建筑形式、元素,乃至建筑色彩均符合当地文化和定性的建筑设计方案。严格设计施工管理,杜绝擅自更改,体现设计意图,塑造独特城镇风貌。加强古建筑、文化古迹、独特的自然景观、城镇园林和河道的保护。

五、把产业发展作为中心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鼓励和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引导各类制造业、加工业向中心镇集中。各中心镇应根据自身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凡入驻中心镇规划区内的各类产业项目,均享受县委、县政府《关于扩大开放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足府发〔2004〕1号)文件中的优惠政策。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企业化管理格局。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培育壮大中心镇特色经济。根据当地的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突出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中心镇。抓住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发展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卫星镇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

(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中心镇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整合城乡劳动力市场,构建政府和社会各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抓好农民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根据市场需要,定期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增强农民适应转移的能力。

六、加大对中心镇建设的投入

(一)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除政府投入外,还应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参与中心镇建设。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出让,严格执行招拍挂,确保实现土地利益最大化。强化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对有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可采取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对主要地段、重点工程、住宅小区的综合开发,应要求建设单位自行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以缓解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建立政府调控价格和市场定价相结合的公用事业价格体系,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中心镇的市政维护、环卫清扫、绿化养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增加中心镇镇建设专项资金。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中心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工商部门应将70%以上的市场管理费留本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配套费实行先征后返,主要用于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出让金增值部分全部留在中心镇,专户储存,专项用于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争取的上级资金和相关部门的中心镇项目资金,全部用于中心镇项目建设,有关部门不得截留使用。相关部门在技术改造创新、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市场建设等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上,优先向中心镇倾斜。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中心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七、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

(一)合理、节约、高效利用土地。中心镇建设用地要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利用集镇内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开发城镇空闲土地,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和二次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与中心镇发展不相适应的控制用地,在不突破建设用地规划规模的前提下,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规划调整方案,国土资源部门对用地地块进行置换,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国土部门在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向中心镇倾斜,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二)严格实行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中心镇与乡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不得突破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降低基本农田保有量。允许以村为单位,采取先占用、后复垦的土地置换办法在镇域内实行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动态平衡。

(三)加大土地整顿力度。大力推进镇、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的60%可作为中心镇建设用地折抵指标,不占当地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允许城镇工矿企业废弃用地改变用途,开发利用。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用于中心镇建设用地。

(四)改革中心镇用地与供地方式。除依法划拨供地的以外,项目用地一律纳入有偿使用轨道,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招标、挂牌交易和租赁等多种方式供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中心镇建设。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在所有权不变和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者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入股、租赁等方式,进入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兴办企业。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

八、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凡在中心镇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其本人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同时,根据本人意愿可保留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鼓励依法有偿转让。经批准在城镇落户的人员,在入学、参军、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入伍、转业、退伍安置、优抚等配套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实际问题。中心镇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实行城乡户口登记一体化管理。

九、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供水供气、道路改造、消防、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社区文化等公益设施,进一步改善中心镇环境,不断提高中心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为增加城镇经济总量、活跃城镇经济提供保障。

(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中心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与健康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

(三)保护生态环境。以保护水源、大气为重点,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中心镇转移。完善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保护自然生态。加强镇容镇貌管理,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建设节约型中心镇。

(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中心镇新农村建设要选择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居民点建设要相对集中,居民点建设的各种规费全免,建设、市政、国土、文化、教育等部门还应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建委、国土房管、市政园林、环保、交通、公安、民政、新农村办公室、督查室,以及各个中心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足县中心镇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建委。各中心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拟定出具体工作方案报县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二)开展评比,严格考核,强力推进中心镇建设

县委、县政府每年根据各个中心镇的实际情况,将每个中心镇建设任务纳入城镇化目标任务进行签订、检查和考核。县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应开展三次以上检查工作,对建设目标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排序,并在大足报上予以公布。对年终未完成建设任务的中心镇,取消其综合目标评优资格。

中心镇范文篇2

今天会议的目的,是回顾总结2011年中心镇培育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心镇的建设发展。刚才,吕市长宣读了五个中心镇201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结果,接下来,郭书记还要就做好我市中心镇培育工作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具体工作讲两个方面内容。

一、回顾总结2011年中心镇培育发展工作

2011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放权步伐,积极推动中心镇发展壮大,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全市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98.73亿元,占全市的42.7%,同比增长10.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73亿元,占全市的21.9%,同比增长8.19%;财政总收入3.29亿元,占全市的15.8%,同比增长11.82%;农民人均纯收入10633元,同比增长8.73%,高出全市农村人均546元。中心镇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力量。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完善规划。至2011年底,全市五个中心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按照总体规划,各中心镇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土地利用、产业园区等专项规划。特别是甘霖镇基本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并为全市的修编工作积累了经验。通过规划的修编完善,各中心镇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城镇特色,保证了中心镇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是强化功能。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心镇建设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切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心镇项目建设,并专门设立了中心镇项目库。通过积极组织实施,目前全市列入市中心镇“三年建设计划”的46只项目中,26只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市财政共拨付“以奖代补”资金1693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各中心镇的城镇功能得到了提升和拓展,集聚辐射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

三是改善环境。中心镇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我们在中心镇建设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甘霖镇的集镇环境改造、长乐镇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崇仁镇的市场改造、三界镇文化广场建设、黄泽镇堤防改造等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顺利建成,使集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全市中心镇规划建成区供水普及率平均达99.6%,集镇规划建成区排水管网覆盖率平均达90.8%。

四是拓展平台。积极发挥各中心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中心镇工业功能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去年,五大中心镇都加强了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力度,发展平台得到有效拓展。长乐镇依托毗邻义乌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定点招商,在工业功能区培育建设“义乌工业园”,还建成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长乐电机分中心;甘霖镇的炉具厂还与国外著名企业合作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深入实施“扩权强镇”战略,在全市11个部门51项事权下放各中心镇后,去年还对下放的事权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调研,并积极做好中心镇的承接业务培训,保证了下放事权的有效运行。各职能部门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增加授权委托内容和延伸部门机构等方式,解决部门职能权限下放问题。如卫生、城管、环保等部门分别在中心镇设立派出机构,进一步提高中心镇行政事务管理能力。甘霖、长乐等镇还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办法,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集镇建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了中心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

尽管我市中心镇培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培育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与兄弟县市的中心镇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产业培育相对滞后、体制创新力度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市化进程不快、集聚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培育工作中加以重点研究解决。

二、部署落实2012年工作任务

2012年是冲刺“十一五”、谋划“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我市推进转型、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的要求,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好规划修编工作,增强中心镇辐射能力。各中心镇要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结合实际,通盘思考,科学布局,为今后的发展留足空间。这次出台的政策意见,各中心镇的农保率按法定程序在原有基础上调低2%。要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两规合一”,统一调研,统一口径,使总规和土地利用规划在规模、建设时序及用地等方面做到全面对接。要抓好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做到规划先行,引领发展。有关中心镇建设发展的规划编制,市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二)加快项目建设,完善中心镇城镇功能。一是要加快项目启动。今年是实施中心镇“三年建设计划”的第二年,各中心镇要结合自身实际,对照“三年计划”,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抓紧建设一批计划内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目前列入市中心镇“三年计划”的46只项目,还有20只项目尚未启动,要抓紧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启动,尤其是甘霖、长乐两个省级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要按照省市的要求,倒排进度计划,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要加强项目申报。中心镇要在项目摸排、包装和申报上下功夫,对形成规模、前景较好的项目,要积极向上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央和省投资计划。三是要加强项目保障。市财政今年将继续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并安排一定的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额度,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部返还,用于对中心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的以奖代补,对融资进行贴息,对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给予奖励。各中心镇也要积极筹措资金、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抓住当前机遇加快项目建设,推进自身发展。

(三)推进产业升级,壮大中心镇经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镇产业规模,把中心镇培育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项目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优一产、做强二产、繁荣三产,加快提升中心镇综合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使之成为发展中小企业的主要平台,统筹城乡的关键枢纽,壮大区域实力的重要支撑。一是要挖掘发展潜力,发挥空间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既要引进与集镇产业相关的项目,更要千方百计引进在两三年内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类项目。二是要千方百计发展集镇商贸服务业,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努力做到满足“三农”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集镇经济。对中心镇老镇区中的部分工业用地,允许转化为商住用地;对“镇中村”改造,可借鉴“城中村”改造模式,以置换优质存量土地发展商贸服务业。三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农业提质增量。今年,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全省建设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综合区、200个以上主导产业示范区和500个以上精品特色农业区,各中心镇要抓住这一难得契机,强化整合提升,积极争创申报,力争我市有更多的农业园区成为省级园区,提升我市的农业发展水平。

(四)加大扩权,增强中心镇职能。要继续深化“扩权强镇”战略。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权到位,把有利于中心镇发展的事权下放,使“扩权强镇”真正做到“充分授权、责权统一”。这次出台的政策意见,扩大了中心镇招投标管理权限,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今后,要根据中心镇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事权下放的扩面与深化工作。同时,对照放权事项,积极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中心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在中心镇增设派出机构,使管理职能向中心镇延伸。

中心镇范文篇3

一、加快中心镇发展平台建设

1.加强规划编制。鼓励中心镇在完善总体规划基础上,科学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抓好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对列入年度计划的中心镇集镇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后市财政给予其编制费用50%奖励。

2.提升城镇功能。鼓励中心镇加快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对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立项后一经启动,按当年计划投资额的20%预拨给中心镇作为项目建设启动资金,年底根据“五比”考核办法,给予核定投资额(或财务数)的30-50%的奖励(有市级部门切块资金安排的交通、农业、教育、卫生等项目及市场化项目不列入之内)。对个别涉及中心镇镇域经济发展有长远影响且投资额较大的重大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扶持。

对老镇区中的部分工业用地,允许转化为商住用地,享受市区的“退二进三”政策。鼓励“镇中村”改造,借鉴“城中村”改造模式,集中建设中心镇安置小区,盘活中心镇宅基地,以置换优质存量土地发展商贸服务业。

3.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在确保市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在原有基础上调低中心镇2%的农保率,增加建设用地规模,以保障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指标适当向中心镇倾斜,中心镇实施的土地整理、垦造耕地等项目获得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优先用于中心镇的建设项目。

每年给中心镇安排一定的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额度,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留镇用于中心镇建设。

二、加快中心镇融资平台建设

4.提高融资能力。鼓励中心镇增加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的资本金,原则上要求各中心镇城投公司注册资金达到2000万元以上。

5.实行融资贴息。在“财力可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城投公司对外融资用于中心镇建设,融资利息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市财政给予50%补贴。

6.盘活存量资产。城投公司对外融资,允许以镇政府拥有的存量资产、存量土地、基本建设项目经营权等按规定作抵押担保(镇财政资金及机关大楼等除外)。

7.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中心镇建设,创新担保质押方式和金融产品,加大对中心镇的信贷投放。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中心镇融资平台建设进行考评,列入市政府对金融机构考核内容。

8.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中心镇以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中心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其实绩列入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

9.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中心镇积极向省、国家申报项目,市财政给予上级补助资金额的10%奖励,单体项目最高奖励额为50万元(有市级部门切块资金安排的除外)。

10.加强融资项目管理。中心镇融资项目须编制融资计划,报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由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规模、筹措渠道、成本收益和偿债资金来源等进行评审,报市政府审批后,列入年度投融资项目计划;融资项目资金必须进入中心镇建设专户,统一核算,专款专用;对列入计划的融资项目,市级各部门应予积极支持。

三、加快中心镇行政服务平台建设

11.深化推进扩权改革。市级各部门应根据“减放并举、能放则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则,在中心镇增设派出机构或增加委托授权事项,增强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扩大中心镇招投标管理权限。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单体投资概算在200万元以下的由中心镇负责招投标,并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备案,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

12.加强扩权承接能力建设。市级各部门应按照中心镇扩权事项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中心镇的承接能力;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要做好相应协调工作。

为加强中心镇建设管理,各中心镇可以镇城投公司职工编制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规划、建设等紧缺专业人才(本科或中级职称及以上)1-3名,根据工作业绩实行一年一聘。

四、鼓励中心镇体制机制创新

13.围绕中心镇机构设置、人事管理、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各中心镇要选择其中一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试点方案由各中心镇提出,经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论证和评审后,报市中心镇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14.开展绩效考评。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牵头组织各中心镇对市级部门服务中心镇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市政府进行通报。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情况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

中心镇范文篇4

一、加快小城市培育

推进有条件的中心镇向小城市迈进,努力培育一批现代新型小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省级小城市试点镇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产业培育,加快人口集聚,完善城市功能,抓好年度计划的落实,提升发展水平。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拟明确一批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促使专业特色镇向小城市跨越。

二、建立完善的中心镇规划体系

加强规划引领,确立全镇域规划理念,注重各类规划之间的统筹衔接,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一是全面保质保量完成中心镇总体规划;二是完成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重点区块城市设计结合控规同时编制完成;三是给水、排水、环卫三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并批复,绿地系统、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着手编制;四是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要求,履行规划编制、修改法定程序,确保规划有序有效实施;五是加强规划宣传,有条件的镇建设规划展示馆。

三、提升服务功能

贯彻落实省和市《绿色城镇实施方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管理,提高人居品质。一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今年院桥、金清等镇污水处理厂要投入运行,要建成等镇污水处理设施或污水管网,同时,须开工并力争建成箬横镇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强环卫作业管理,加快更新环卫作业装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三是强化镇容镇貌管理,对入镇口、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和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摆等重点行为进行整治;四是强化水环境保护,加强内河环境整治,改善河道水质,努力营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景风貌;五是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推广采用节约型绿化,提高绿地率。积极争创省级园林镇,实施农房建设示范村工程。

中心镇范文篇5

一、加快中心镇发展平台建设

1.加强规划编制。鼓励中心镇在完善总体规划基础上,科学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抓好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对列入年度计划的中心镇集镇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后市财政给予其编制费用50%奖励。

2.提升城镇功能。鼓励中心镇加快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对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立项后一经启动,按当年计划投资额的20%预拨给中心镇作为项目建设启动资金,年底根据“五比”考核办法,给予核定投资额(或财务数)的30-50%的奖励(有市级部门切块资金安排的交通、农业、教育、卫生等项目及市场化项目不列入之内)。对个别涉及中心镇镇域经济发展有长远影响且投资额较大的重大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扶持。

对老镇区中的部分工业用地,允许转化为商住用地,享受市区的“退二进三”政策。鼓励“镇中村”改造,借鉴“城中村”改造模式,集中建设中心镇安置小区,盘活中心镇宅基地,以置换优质存量土地发展商贸服务业。

3.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在确保市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在原有基础上调低中心镇2%的农保率,增加建设用地规模,以保障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指标适当向中心镇倾斜,中心镇实施的土地整理、垦造耕地等项目获得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优先用于中心镇的建设项目。

每年给中心镇安排一定的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额度,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留镇用于中心镇建设。

二、加快中心镇融资平台建设

4.提高融资能力。鼓励中心镇增加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城投公司)的资本金,原则上要求各中心镇城投公司注册资金达到2000万元以上。

5.实行融资贴息。在“财力可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城投公司对外融资用于中心镇建设,融资利息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市财政给予50%补贴。

6.盘活存量资产。城投公司对外融资,允许以镇政府拥有的存量资产、存量土地、基本建设项目经营权等按规定作抵押担保(镇财政资金及机关大楼等除外)。

7.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中心镇建设,创新担保质押方式和金融产品,加大对中心镇的信贷投放。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中心镇融资平台建设进行考评,列入市政府对金融机构考核内容。

8.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中心镇以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中心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其实绩列入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

9.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中心镇积极向省、国家申报项目,市财政给予上级补助资金额的10%奖励,单体项目最高奖励额为50万元(有市级部门切块资金安排的除外)。

10.加强融资项目管理。中心镇融资项目须编制融资计划,报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由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规模、筹措渠道、成本收益和偿债资金来源等进行评审,报市政府审批后,列入年度投融资项目计划;融资项目资金必须进入中心镇建设专户,统一核算,专款专用;对列入计划的融资项目,市级各部门应予积极支持。

三、加快中心镇行政服务平台建设

11.深化推进扩权改革。市级各部门应根据“减放并举、能放则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则,在中心镇增设派出机构或增加委托授权事项,增强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扩大中心镇招投标管理权限。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单体投资概算在200万元以下的由中心镇负责招投标,并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备案,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

12.加强扩权承接能力建设。市级各部门应按照中心镇扩权事项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中心镇的承接能力;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要做好相应协调工作。

为加强中心镇建设管理,各中心镇可以镇城投公司职工编制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规划、建设等紧缺专业人才(本科或中级职称及以上)1-3名,根据工作业绩实行一年一聘。

四、鼓励中心镇体制机制创新

13.围绕中心镇机构设置、人事管理、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各中心镇要选择其中一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试点方案由各中心镇提出,经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论证和评审后,报市中心镇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14.开展绩效考评。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牵头组织各中心镇对市级部门服务中心镇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市政府进行通报。市中心镇培育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情况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

中心镇范文篇6

马芜同城的最前沿,年陡镇地处当涂县西南部。毗邻芜湖市鸠江新政务中心以及芜湖部级经济开发区,芜马高速以及正在实施中的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江东大道穿镇而过,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68.7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人口3.01万人,辖10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马鞍山衔接产业示范区的重要区域,对实施“1255乡村发展战略、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不只衔接产业转移,更为示范园区提供配套服务。为增强中心镇服务功能,强化区域统筹,加快示范区建设,月日,年陡镇正式托管于马鞍山衔接产业转移示范区;9月6日经省政府同意,民政厅批复撤乡设镇。

一、工作开展情况

镇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今年。努力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实施“1255乡村发展战略的起步之年,更是镇强抓扩权强镇发展机遇,奋力建设中心镇的开局之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系数为发展任务,砥砺奋进,奋勇创新,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谋规划

结合年陡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主动配合示范园区有关部门。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按小乡村发展要求来指导中心镇的发展,用打造小城市的规范来打造中心镇,未来五年建成一个占地十五平方公里,人口十万,宜业宜居、产城协调、环境优美、生活和谐的现代水乡小城市,树起马芜同城发展的新形象。空间布局为“一带、三组团”公共服务带、东部查湾居住组团、南部居住组团、西部工业组团)产业规划为“六园两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创意、现代物流园和商务、政务生活服务区)交通规划为“八横、六纵”乡村规划为“一轴三节点”一条纵向发展轴、行政商务节点、科技创新节点、休闲服务节点)目前《年陡镇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市规划委员会评审,商务、政务区城市设计、排水、局部产业园区规划均已编制完成。规划完美地把示范区建设与中心镇建设衔接起来,示范区为中心镇集纳财气,中心镇又为示范区聚集人气。

二)强经济

镇党委政府不时加大经济工作的推进力度,今年以来。大胆创新,广开财源,主动服务,整体形势喜人,增势强劲。目前,完成财政收入3318万元,其中国税1932.3万元,地税1138.7万元,财政247.4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85亿元,占任务的110%规模企业产值3.99亿元,新增规模企业3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占任务的148%完成招商引资4.87亿元,占任务的121%引进、落地开工项目9个。粮油喜获丰收,油料总产4200吨,小麦6350吨,水稻21850吨;

三)促和谐

全力抓好顺民意、解民忧、厚民生的民生工程。加大资金投入,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完善资金监管,严格工作顺序,确保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完成新型农村平安人数近18000人,其中新增约11000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受到通报嘉奖。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良法补贴等足额及时发放。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平安加固工程、调整了学校布局,优化了教学资源;完善了村级卫生服务室、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的建设,其中计生工作考核名列全市第三名;组织“佳美杯”歌咏大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抓保障

以“着眼发展创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岗位争优”为主题,把创先争优与经济发展、社会维稳、改善民生、作风整顿、征迁拆违相结合,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做到情况一线了解,问题一线解决,形象一线树立。以“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效能大提升”活动为契机,完全整治“软弱涣散、推诿扯皮、吃喝玩乐、庸懒疲沓、奢侈攀比”风,着力形成加强纪律全力推进,加强学习智力推进,加强责任强力推进的工作氛围。完全整治村镇环境、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排查校园平安隐患,建立健全值班、巡查机制。开展矛盾大排查,平安生产大检查,为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发明了优良环境。

五)推征迁

撤除建筑面积40769平方米,不折不扣地完成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16家企业的撤除任务。占地约148亩,并全部复耕复绿,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会褒扬。

强化宣传、巡查、执法机制,加大拆违控违力度。以强拆促自拆,以自拆促控违,维护群众久远利益。自正月初二开始,全镇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拆违联合执法行动,自拆助拆违章建筑200余户,面积18000多平方米。

全镇共分七个工作组,全力以赴开展示范园区龙山大道、江东大道等工程的房屋拆迁、土地水面征用工作。不分昼夜开展工作,目前完成征地3800多亩,协议拆迁200多户,确保了示范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顺利开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将认真落实市委七届十三次会议精神。以细致的工作,扎实的作风,努力把年陡建设成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现代新城区。

一)促进“三集中“推进城镇化。

推动人口向城市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示范区集中,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建设中心镇。统筹城镇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大力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效果,促进中心镇快速和谐发展。

拉开大框架。

二)保证大建设。

再努一把力,再加一把劲。克服松懈思想,全力加快龙山大道、江东大道等工程的征迁拆迁进度,保证示范区工程开工建设零障碍,完全拉开中心镇与示范区建设框架,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安排小区,实现房等人,节约安排本钱,减轻工作压力,减小工作难度。

做优中心镇。

三)结构大调整。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经营体制的调整和科技的创新,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速第三产业扩张规模,实现“三产强镇富民”为宜业、增收发明条件。

中心镇范文篇7

值此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时节,我们迎来了***文化中心的落成庆典。耗资三千余万、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文化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镇文化事业发展中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县文化战线的一件盛事、喜事。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文化中心的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和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大县”建设的***镇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润泽着这片沃土。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历来就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繁荣文化事业,致力新建文化设施,努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鼎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启动??县“文化大县”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当代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镇是“浙江第一镇”,在经济发展上是全县的一面旗帜,但是***人民并未满足于经济发展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同样敢为人先。依托经济强镇的物质基础,敢投入、重实效,将“文化大县”建设落到实处。***文化中心的落成,赋予“浙江第一镇”新的内涵,体现了***镇“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经济强镇从这里走向文化强镇。

当然,文化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文化事业服务,更好地提升镇民素质,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与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坚持方向抓提升

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不仅应当有充裕的物质文明,也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高度精神文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保障机制。我们很高兴的看到,***镇在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站在时代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认识文化事业在建设全国一流小康示范镇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大文化”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抢占了前沿阵地,走上一条以物质文明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成果促进物质文明在更高起点继续发展的新路,希望你们以此为起点,不断充实,勇于创新,持之以恒,再创佳绩。

二、发挥优势抓成效

***文化中心拥有图书馆、影剧院、电子文化站、健身中心、游泳馆和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等多项设施功能,集艺术性、标志性、实用性于一身,是我县一流的文化基础设施,必将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抵制不良文化倾向的侵蚀,并为镇域内各级学校提供开展素质教育的良好基地与精神食粮。它必将对***镇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镇应该以文化中心落成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中心的硬件优势与集聚效应,做足机遇文章,凭风借力,激流勇进,使***镇的文化事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健全机制抓管理

中心镇范文篇8

一、总体工作情况

今年,支部围绕着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服务群众文化生活,服务XX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上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任务,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中心支部连续两年荣获一级支部的称号。

二、具体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今年,按照全镇关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精神要求,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来抓,较好的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并结合支部实际做好了自选动作,具体如下:

一是思想重视,完成目标。支部高度重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严格贯彻落实镇党委关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精神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工作计划安排,并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利用半年时间,在支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规定任务。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支部坚持每月召开“”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做好相应的各类台帐的基础性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同时,加大了党务工作公开透明力度,增强舆论监督的功效,针对各类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限期整改,不断完善自我。

三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今年9月,支部通过“公推直选”,圆满完成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其中书记1名,委员2名。目前,新班子之间的配合融洽,各项工作有力推动。

(二)强化学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一是强化学习力度,突出学习重点。一方面强化学习力度,开展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如:重点学习党章党史,十八大以来,党的一系列重要观点理念的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XX镇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等),同时,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认真执行上级的决议决定,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地将服务群众的观念注入灵魂,注入心中。切实加强了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了党性修养;

二是学习活动多样化。如:开展党群众路线主题党课,组织观看““传承、创新、发展”专题片专题电视片”,以“向身边的人学习”传帮带教结对活动为主要内容,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特色党课等,提升了党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群众心,更好地助推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参与创建活动,构建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狠抓党建工作的同时,中心党支部积极参与各项创建活动,切实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确保文明创建的成果;如:今年,我镇积极参加全市的各种文化创建活动,充分的向社会各界展现出我镇的精神风貌,3月以来,分别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日活动、“2015年浦东新区科普艺术展演活动”、三林塘第三届上海民俗文化节活动XX镇专场、“2015年乡音和曲•我是明星”沪剧比赛、上海市民文化节,朗读、朗诵、演讲比赛、世纪公园周周演活动;第一届全国武术运动会;上海市精武第十一届太极拳传统武术比赛上海市民大联赛暨“川沙杯”42式太极剑;“东明杯”上海市中老年人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太极拳比赛;“高行杯”钓鱼比赛;上海市第全民健身节暨浦东新区“一街(镇)品”体育特色项目展演等,不仅获得了诸多殊荣,更充分展现出XX镇的精气神。

此外,我们还努力构建全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切实将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在实处,开展了诸多文化体育活动,如:搭建XX历史文化(滨江森林公园)展示厅、举办“公益社区行,幸福夕阳红”系列活动、承办XX镇第二届文化艺术年及培训活动、做好电影放映和送戏下乡,“文化周周演”、“文化进社区”、“美丽滨江,欢乐XX”文化系列活动、龙身蛇形太极拳武术交流展示活动、“XX杯”钓鱼比赛、“XX镇中国象棋比赛”、“XX镇老年人气排球锦标赛”等,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种市区读书活动,如:参加“东明杯”长三角地区青少年创意彩绘文化衫邀请赛。发挥出来图书馆的平台作用和价值。

(四)加大全镇文化软硬件建设服务一方民生

一是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今年,我们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全面真实了掌握了相关数据,同时,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不断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2015年新增健身点2个,更换新装健身器材69件,维修62件,油漆保养102件,涉及20个居委38点,投入30多万元翻新3个居委的门球场和部分围栏,投资新建百姓健身房300平方米等,切实的改变了全镇的文化软硬设施条件。

二是强化群众文化团队的管理。此外,今年,还积极依托社区文体协会,加强对群众文化团队的服务管理,目前,全镇登记在册的各级各类群众文化团队182支,成员近5800多人,成为XX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团队今年取得了部级奖11项、市级奖8项以及区级奖38项的好成绩。开展了2015年度的文化观察员的巡视工作,并根据相关制度,完成对全镇182支群众文化团队的年度考核工作。

中心镇范文篇9

乡村迎来了女医师

刚做计生工作,**的确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别的不说,光几十个村弯弯曲曲的小路就象闯进了一个大的迷魂阵,找不着出口,摸不到育龄妇女的家更是常有的事。农村部分育龄妇女文化不高,口无遮拦,给点脸色,摔摔桌凳是常有的事,心情不好的时候泼口大骂也大有人在。为这个**没少遭罪,没人的时候她也哭过,也曾灰心过,也动过放弃的念头。就在她感觉最无助的时候,镇分管计生的女书记找她谈心,告诉她做计生工作要以服务为敲门砖,以真心建立友谊,工作才能做好。聪慧的**一下子明白过来,每一次下村都主动到育龄妇女家中,为她们定期做生殖健康检查,为妇科病患者作指导,做治疗。执业助理医师的专业知识帮了她不少忙,帮助很多妇女摆脱了难言之隐,学会了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防治常识,过上了健康快乐的新生活,如今她一下村,村里妇女看到她远远就打招呼,有的人主动把她拉到家中,说静静话,询医问药,和她无话不谈,有时她在这个村忙,别的村人还念叨“哎,怎么几天没见到陈医师?”

喜欢算帐的女能人

在农村计生工作中,最让人麻头皮的就是超生妇女的引流产工作。很多人头脑中至今还有“养儿防老”的陈腐观念。**碰到这种情况时,总喜欢用算帐的方法来解决,今年镇里有一对夫妇,女儿都上初中了,夫妻俩突发奇想,决定再要一个儿子传宗接代,任你怎么说,任你怎么讲,夫妻俩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宁愿罚款也要再生一个,生儿子的事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数次登门做工作,反复给他算帐:“一个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娶妻生子,最少费用不会少于三十万元,假如拿这笔钱来好好培养女儿,再给自己交上养老保险,到老了不靠儿子也行,再说未来社会就业工作压力会更大,竞争也更激烈,等儿子长大以后,他要维持自己家庭就已经很不轻易,更何况再养老人呢?靠人不如靠自己,看看左邻右舍又有多少老人是靠儿女养老的。”一番贴心话,一笔笔明白帐,终于使夫妻俩醒悟过来,主动约**一起去做了引产手术,彻底打消了再生一个儿子的念头。谈到这件事,夫妻俩开玩笑说:“陈医师是个会算帐的女能人。”

中心镇范文篇10

一、宣传工作

(一)内宣工作

一是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以开展“重建争优,发展争先”主题实践活动重建赛场大比拼阶段活动为契机,以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导向,通过机关列会、各种专题会议等,以会代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制度建设督促学习、崇尚学习、竞相学习的良好学风。

二是配合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开展各种宣传。在全镇范围内以宣传车、专栏、标语、橱窗等形式,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理、一户一宅清理和旧宅基地复垦及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到群众中,让群众自觉做到珍惜土地,爱护环境,积极支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同时,配合学校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开展了爱国主义电影放映。

三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加强了对上级信息部门的信息报送工作,制定了全年信息报送计划,并将信息报送量分解到镇机关各部门。

(二)外宣工作

一是制定了符合镇情的宣传方案。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镇“工业强镇,借力发展、特色推进”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宣传工作方案,并将相关要点分解到每月、每季目标。

二是多渠道开展了对外宣传。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宣传,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在镇内外宣传镇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和新面貌,展示的良好精神风貌、发展亮点展现出去,不断提升的对外形象。

三是充分发挥报社、电视台、网络、青红传媒等合作伙伴的优势,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载体,重点对红豆村特色村落、集镇规划、工业园区、农房建设、项目建设等以及人文环境、政策环境、资源优势等进行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精神文明工作

(一)加强卫生环境整治,开展了一年一次的灭鼠工作。组织村干部卫生培训,加强对群众的卫生环境爱护教育,制作环境综合整治视频专题片,现身说法,倡导文明卫生新风尚,教育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针对鼠药灭杀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同时为全镇十三个村三个社区分发了灭鼠药。

(二)争取上级支持,推进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针对我镇灾后农民新居基本为集中点的这一情况,在上级的支持下,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镇首批试点了253户改厕工作在红豆村进行。组织开展了对村民的环境卫生知识专门培训,制作了卫生知识宣传专栏,让村民掌握环境卫生知识,重视和爱护环境,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市文爱办人员还几次入户进行指导,经过了几个月的工作,实现了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同时将国家专项改厕资金发到了农户手中。第二批48户在洛阳村也落实完毕。

三、文化工作

(一)稳定壮大文化队伍,提升队伍素质。

今年,在原腰鼓队、民乐队、军鼓队等队伍的基础上,新成立了以民乐队和文艺爱好者为主的镇文艺演出队。

近一年来,队伍以身边的事件为素材,创作有自己特色的乡土文艺节目,自编自排自演。先后编写了以反映科学种植的《老汉请医》,反映灾后重建后老人住房问题的《可怜父母心》,反映灾后人居环境变化的《快乐的老人》,反映城乡环境整治的群口快板《环境整治你我他》及反映北京援建红豆村成果的《红豆树下》等土作口,在集镇、乡村演出中,得到了好评。

(二)以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寓教于乐;以活动促进队伍建设,形成自身特色。

一是组织开展了“庆元旦,迎新春”的文艺演出一次,春节灯舞活动,开展了“庆三八”大家来跳健身舞晚会一次,板房“庆五一”文艺联欢活动一次,“庆国庆”文艺演出活动一次,“文艺进新村”文艺演出一次。镇电影队放映5场,配合市电影公司放映55场。

二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抓了集镇板房的群众夜间舞会的开展。在红豆村等具备条件的新居聚居点,开展了晚间群众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培训,逐步在全镇农房集中点推行。

三是配合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完善配套了村级图书室建设。向市文化局争取了大量的农村书籍、杂志、报刊、书架、书桌等,对全镇13个村新村部的图书室进行了充实,重点规范了红豆、思源、大泉坑、洛阳4个村的农村图书室,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四、体育工作

一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大力宣传健身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在板房小区、社区居住区、广场等开展舞蹈、乒乓球等健身活动,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体质,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在已经建好的农房集中点,安装了体育设施。通过向市体育局争取,新建健身路径点建设6个,篮球乒乓球设施6套,正在陆续建设完成。争取了省级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50万,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实施,预计年内将完成并交付使用。公务员之家

五、广播电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