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1:39:46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范文篇1

1我国制造业企业融资现状

1.1制造业企业融资缺口大

自2007年以来,央行推行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制造业企业的信贷份额大量减少,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流向制造业企业,仅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上年同期减少300亿元,在市场上流动性总体水平减少情况下,制造业企业获取融资的数额相应减少、融资成本增加。与此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成本加大、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增加、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导致用工成本增加等,都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困难。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根据国家发改委制造业企业司的统计结果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减少不良资产率,在贷款投向上会更加向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倾斜,从而进一步挤掉制造业企业的贷款份额。为了缓解制造业企业融资难,2008年底央行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规模全国性商业银行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资金供给,但仍难以填补制造业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

1.2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高

一方面在2007年以来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率的作用下,金融机构各期限人民币贷款利率继续上升,贷款利率提高将导致利息支出的增加、财务费用增加,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虽然央行建议各商业银行增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额度。商业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更偏向于大型企业,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企业难以从正式金融渠道获取资金,许多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金融市场寻找高成本资金。相关调查表明,在温州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约30%—40%来自民间融资。目前,非正式市场利率至少在10%以上,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借贷市场的利率已达20%—30%,甚至更高。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很大。

1.3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骤减

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首先,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进行债权融资和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一部分成长性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制造业企业板块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一部分制造业企业(主要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零部件的制造业企业)依附或者挂靠大企业,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利用大企业的力量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获得资金。但一般的制造业企业由于规模太小、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上市成本太大等原因不能直接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融资。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影响下,我国股市大幅下挫。许多企业的IPO计划因被证监会否决或自行撤除等原因中途夭折,部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也搁置。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都难以从资本市场融资。其次,制造业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银行抵押贷款,直接贷给企业;二是对个人的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贷给企业股东个人;三是有担保的信用贷款。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制造业企业急需大量资金用于发展,然而其本身资产较小,缺乏足够的担保物,且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受资金供给能力和风险控制的约束,就存在着。惜贷”现象,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扩大的融资需求

2不同行业类型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2008年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状态,央行、财政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解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难。2008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制造业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专业化发展等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建设。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也纷纷出招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2008年8月北京推出制造业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7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些政策无疑为制造业企业选择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渡过金融危机提供了帮助。以下根据制造业企业的行业类型,结合各种政策,提出一些制造业企业关于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2.1制造业型企业

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满足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消耗、存货的积压以及日常经营活动流动资金,对资金需求量大,且资金周转较慢。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实物资产的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民间借贷等。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出口骤减。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型制造业企业,面临将目光从出口转到内需上。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升级的压力。制造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大。

(1)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讲,融资租赁有四种形式:一是直接租赁,出租方应承租方的要求,出资购买设备-直接租给承租方使用。它是融资租赁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二是杠杆租赁,出租方自筹相当于租赁设备价款20%—40%的资金,其余60%—80%资金由出租方将待购设备作贷款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力作为附加担保,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价格高的大型设备的长期融资租赁业务;三是转租赁,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需要,先从其他租赁公司租人设备,然后再转租给承租方使用。这种方式一般用于从国外引进设备;四是回租租赁,企业将自制或外购设备出售给出租方,然后再租回使用。通过金融租赁,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好办法;就某些产品积压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促进销售、拓展市场的好手段。分期偿付的还款方式,也有助于承租企业避免资金波动风险。

(2)制造业企业联合融资。面对危机。制造业企业为了保存生存空间,可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集群融资,共同渡过融资难关。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联合方式:一是同类行业联合;二是同类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联合。制造业企业联合融资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二是制造业企业联保贷款。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冠名、统一担保、分别负债的方式。由数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行债券,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这种方式适合同行业的制造企业联合。2008年江苏启动制造业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试点工作,每批试点将组织省内10家—20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联保贷款,是由牵头企业组织相同或相近区域、资产和规模相当、彼此熟悉的企业组成联保体,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联保体成员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方式可以拉长企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适合同类行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联合。

2.2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包括促销、存货周转等。相对于制造业型企业,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数额小、风险小,其融资方式主要是民间融资、个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民间融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融资,具体包括借贷、集资和捐赠等。它的形式多样,如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民间招商、个人财产抵押借款、当铺、钱庄、个人捐款等。

当前,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可以尝试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于2008年7月,在浙江进行试点。这是地方政府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一项创新。根据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浙江省境内依法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内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将民间融资活动正式机构化,它可以满足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可以成为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之一。

中国制造范文篇2

泡沫经济往往与实业空心化如影随形。日本“二十年增长型衰退”、亚洲金融危机,乃至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南欧五国”等一系列危机的形成,其背后都有经济泡沫化和经济空心化的踪影。“广场协定”之后,在西方贸易壁垒和汇率升值的严厉压制下,日本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制造业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严重侵蚀了企业利润,落入了所谓的“三明治陷阱(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两头受挤压)”。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在经济转型期追求GDP高速增长的思维惯性,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风险,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日本土地资产总额达2389万亿日元,比1985年末增大1.4倍,所增大的1385万亿日元相当于当时GDP的三倍。资本在高利润驱使下,大举投资日本股市和楼市,急速吹大房地产经济泡沫直至导致经济失控。

而至今仍在持续发酵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美国经济长期空心化所埋下的恶果。当前美国的生产结构是,以金融及相关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远大于一、二产业;而在价值结构上,金融资产不断膨胀,金融衍生产品是GDP的7倍,金融、房地产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11.4%上升到2007年的20.66%。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则从1990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11.6%。而今,无论美国如何进行货币刺激政策,实体经济仍是一蹶不振。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当前也面临着经济泡沫化和实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和巨大挑战。30多年来中国长期持续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红利、市场化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这三大红利的逐步衰减,中国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的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大进大出”式的循环发展模式也似乎走到了尽头。从目前看来,这三大红利的衰减并未马上反映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上,却反映在近年来中国产业资本逐步流向资产领域和虚拟经济的现实上。

尽管中国制造业占GDP的48%,几乎占总体经济规模的半壁江山,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瓶颈,一方面出现了大量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又出现产业空心化迹象。近年来温州热钱、温州炒房团响彻全国走向世界的背后,折射的正是温州正在遭遇产业空心化的现实。

温州私营企业都是从实业起家的,市场意识全国数一数二。然而近年来,技术创新的瓶颈和产业升级压力使得大量温州实业企业纷纷外迁,经济空心化的趋势日益严重。温州乃至浙江的投资不足问题非常突出。近十年来,浙江投资率增速一直低于8.6%的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达57%,浙江为44.0%。2009年全国为65%,而浙江是47%。同期,温州投资率始终徘徊在31%至37%之间,比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比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均居于末位。

温州仅仅是个缩影,近年来,由于红利的减少、劳动力、土地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在供求不平衡推动下逐步回补,制造业行业利润率越来越薄,不仅靠实业起家的众多民企纷纷“逃离”实体经济,一些大型国企也不甘寂寞。据8月末的一项调查,在中国营业收入最高的500家民营企业中,有221家企业有意在未来三年投资于房地产行业,比例达44%。无独有偶,9月4日,2010中国企业500强出炉,共有36家以工程建筑业、房地产业为主业的企业入围,在国资委圈定地产主业16家央企中有11家进入500强。

中国制造范文篇3

中新社记者赵建华

“到二0二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对科技的强烈渴望,把自主创新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在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主旨报告里,再次得到了印证。

就在中共十七大召开的前几天,政府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将在五年内提供八百亿元人民币,支持高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

众多迹象表明,“中国制造”的升级进程正在提速。

从鞋帽到计算机,“中国制造”的身影已几乎无处不在。加入WTO后,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正在为全球生产着越来越多的商品。

即便是西方一直把持着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去年在这一领域的产业规模,也已位列世界前三甲,出口额晋升为世界榜眼。

根据乐观预计,到二0二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将超过美国,达到百分之二十二点四。

但这其中,外资贡献颇多。不少中国本土企业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的“汗水工厂”。大多数的高科技出口商品,要么直接来自外资在华企业,要么得到了外方的技术授权。

身处全球产业链条末端的中国,渐渐对此产生了不满。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呼声渐强。

从企业到政府,中国的科技研发支出开始飙升。最近的五年间,它增长了一倍多。技术专利申请、科技,都获得了大幅提升。

浙江庆元,一个在中国不算发达的地方。一家固定资产不足两千万元、从事蘑菇加工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增加研发投入,千方百计地跟大学、实验室合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介绍说,相对于简单的加工制造,高新技术能带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

利润诱惑下,和发展的自身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踏上技术创新的新征程。“中国创造”的实力,也初露端倪。

近年来,在无线通信、磁悬浮列车、载人航天等领域,中国都获得了技术突破。这一“世界工厂”,甚至还想尽快造出自己的大型客机。

中国人只花了不到三十年时间,就让“中国制造”风靡全球。接下来的十三年时间里,中国会把自主创新,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些中共高官解释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中国的新目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申请量、论文被转载数,这些在中国都被设定了具体指标。

中国制造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步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构架人才结构中,职业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导致工程技术人才断层、高校工作重点转向使得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缺失。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对象层次水平较低,数量不足,直接导致了优秀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优质技术工人的要求。目前人才主要问题为规模和结构的不适应性,行业企业参与不充分,人才培养通道缺乏持续性,职业教育投资薄弱以及发展环境的不完善。因此,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对职业教育进行革新升级,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是目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印发是基于新型技术要求,旨在克服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信息化程度弱等问题,为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具有全球领导力的制造强国。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主要是信息化工业应用范围窄,产业结构优化不够,创新能力仍有差距以及缺乏核心技术。首先是研究与试验发展强度低。与传统制造业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依然较低,且在研发投入中,大量经费用于技术引进,导致国内研发范围和强度增长较慢,创新上进展缓慢。其次缺乏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决定着企业的成功可能性和可持续性,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则严重限制企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较不成熟,缺乏突破性。中国制造国际知名品牌较少。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可扩展国家的工业制造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销量,进而反哺企业研发,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产品,也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下流地位。信息化水平差距大,工业应用范围小,缺乏信息化的工业化应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德国进入工业4.0之际,我国信息化水平上的差距使国内工业仍处于工业3.0甚至低于3.0的水平。那么提升中国制造能力和水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高水平、高要求的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人才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缺乏可直接使用的制造业人才,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专业和高科技技术产业中,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储备不够。已有的制造业人才中,只有少数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求。

(2)我国制造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的性不强。现有人才的培养体系仍基于传统制造业的培养模式,缺乏与时俱进性,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应放眼全国,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制造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

(3)人才培养系统不全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做法,从政府、企业、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四方面联动,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涉及大范围的跨专业跨企业跨技术的全面整合,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除去专业的深度之外,也需要人才有很强的跨专业基础知识,也就是说需要大量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这对中国制造2025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作用

人才在中国制造2025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这些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创新驱动、质量保证和长期发展三个方面。人是创新的创造者。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制造2025则很难实现,中国也很难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主体在人,创新的土壤则在生产第一线。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根据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的人才则成了关键。一个好的技术人才必然会根据已有的生产条件对其进行优化及创造,进而促进产业设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工业化的进步。人是质量的保证者。从设计质量,制造质量,装配质量,管理质量到使用质量,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中国制造2025只有具备掌握先进技术及工具的人才以及建设庞大的人才库,才能使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者。目前,我国制造业的资源消耗率高于制造业强国,且在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可持续发展,长期发展,绿色发展。因此,第一线执业人员需具备足够的环保意识,并能在实际生产中贯彻绿色概念,才能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

三、人才培养

没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无法实现中国制造2025。因此,要通过积极宣传,正确引导,针对性培养和联合培养,建立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措施。

1.加强宣传工作。要形成从政府到地方,从企业到职业院校,从学校到社会一个整体范围的系统性宣传工作。宣传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保障工作,就业方向,典型事迹等。宣传手段要贴合于生活中,扩大宣传途径,塑造健康职业教育氛围,弱化社会中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2.提高培养规模。根据目前的从业人口基数,在保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现有从业人口规模,参照制造业强国从业人员的结构,增加高技能基数人才的人数。也就是说,我国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学校在现有基础上,要大幅度提高培养规模,以适应制造业规模的快速发展。

3.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在于发展现代化高科技的先进高端制造业,要提升制造业质量,因此对产业人员的要求与传统不同。传统型产业人员偏向于单一操作型,而中国制造2025则对复合型人才有较大需求。因此,职业教育要调整培养方案,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具有高级别技能证书的人才。

4.加强新专业和重点专业培养。新一代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业、机器人技术、绿色环保技术、新型汽车、制造业服务化、对外商贸等专业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点专业。大力发展新专业和重点专业,加快制造业需求和职业院校对接,引导新旧过渡衔接,对专业进行统筹规划,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工作方向。

5.建设完善的培养体系。在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中,要坚持市场为导向,工学一体化,深化校企合作,突破专业壁垒,进行跨专业,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使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始于职业院校,在企业中延续成长,形成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解决传统培养方式导致的空有理论、动手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校企脱节等问题。

6.深化校企合作。为了实现职业教育人才符合社会需求从而直接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院校要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要能够进行个性化定制教育,实现企业、教育和人才的三方关联,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深化,提升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跨专业的技术整合。将来的人才除去专业的深度之外,也需要人才有很强的跨专业基础知识,以培养跨专业复合人才为目标,是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5-9.

[2]武震.“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32(02):111-114.

[3]杨剑波.R&D、创新与中国TFP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4]贺正楚,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中国制造范文篇5

1我国制造业企业融资现状

1.1制造业企业融资缺口大

自2007年以来,央行推行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制造业企业的信贷份额大量减少,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流向制造业企业,仅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上年同期减少300亿元,在市场上流动性总体水平减少情况下,制造业企业获取融资的数额相应减少、融资成本增加。与此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成本加大、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增加、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导致用工成本增加等,都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困难。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根据国家发改委制造业企业司的统计结果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减少不良资产率,在贷款投向上会更加向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倾斜,从而进一步挤掉制造业企业的贷款份额。为了缓解制造业企业融资难,2008年底央行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规模全国性商业银行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资金供给,但仍难以填补制造业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

1.2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高

一方面在2007年以来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率的作用下,金融机构各期限人民币贷款利率继续上升,贷款利率提高将导致利息支出的增加、财务费用增加,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虽然央行建议各商业银行增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额度。商业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更偏向于大型企业,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企业难以从正式金融渠道获取资金,许多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金融市场寻找高成本资金。相关调查表明,在温州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约30%—40%来自民间融资。目前,非正式市场利率至少在10%以上,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借贷市场的利率已达20%—30%,甚至更高。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很大。

1.3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骤减

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首先,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进行债权融资和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一部分成长性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制造业企业板块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一部分制造业企业(主要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零部件的制造业企业)依附或者挂靠大企业,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利用大企业的力量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获得资金。但一般的制造业企业由于规模太小、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上市成本太大等原因不能直接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融资。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影响下,我国股市大幅下挫。许多企业的IPO计划因被证监会否决或自行撤除等原因中途夭折,部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也搁置。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都难以从资本市场融资。其次,制造业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银行抵押贷款,直接贷给企业;二是对个人的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贷给企业股东个人;三是有担保的信用贷款。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制造业企业急需大量资金用于发展,然而其本身资产较小,缺乏足够的担保物,且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受资金供给能力和风险控制的约束,就存在着。惜贷”现象,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扩大的融资需求

2不同行业类型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2008年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状态,央行、财政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解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难。2008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制造业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专业化发展等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建设。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也纷纷出招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2008年8月北京推出制造业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7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些政策无疑为制造业企业选择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渡过金融危机提供了帮助。以下根据制造业企业的行业类型,结合各种政策,提出一些制造业企业关于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2.1制造业型企业

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满足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消耗、存货的积压以及日常经营活动流动资金,对资金需求量大,且资金周转较慢。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实物资产的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民间借贷等。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出口骤减。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型制造业企业,面临将目光从出口转到内需上。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升级的压力。制造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大。

(1)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讲,融资租赁有四种形式:一是直接租赁,出租方应承租方的要求,出资购买设备-直接租给承租方使用。它是融资租赁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二是杠杆租赁,出租方自筹相当于租赁设备价款20%—40%的资金,其余60%—80%资金由出租方将待购设备作贷款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力作为附加担保,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价格高的大型设备的长期融资租赁业务;三是转租赁,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需要,先从其他租赁公司租人设备,然后再转租给承租方使用。这种方式一般用于从国外引进设备;四是回租租赁,企业将自制或外购设备出售给出租方,然后再租回使用。通过金融租赁,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好办法;就某些产品积压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促进销售、拓展市场的好手段。分期偿付的还款方式,也有助于承租企业避免资金波动风险。

(2)制造业企业联合融资。面对危机。制造业企业为了保存生存空间,可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集群融资,共同渡过融资难关。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联合方式:一是同类行业联合;二是同类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联合。制造业企业联合融资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二是制造业企业联保贷款。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冠名、统一担保、分别负债的方式。由数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行债券,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这种方式适合同行业的制造企业联合。2008年江苏启动制造业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试点工作,每批试点将组织省内10家—20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联保贷款,是由牵头企业组织相同或相近区域、资产和规模相当、彼此熟悉的企业组成联保体,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联保体成员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方式可以拉长企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适合同类行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联合。

2.2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包括促销、存货周转等。相对于制造业型企业,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数额小、风险小,其融资方式主要是民间融资、个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民间融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融资,具体包括借贷、集资和捐赠等。它的形式多样,如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民间招商、个人财产抵押借款、当铺、钱庄、个人捐款等。

当前,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可以尝试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于2008年7月,在浙江进行试点。这是地方政府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一项创新。根据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浙江省境内依法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内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将民间融资活动正式机构化,它可以满足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可以成为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之一。

中国制造范文篇6

你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所关心的问题

新闻中心的采访现场气氛热烈,记者都在争相提问,问题集中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李长江说,今年上半年,中国产品和食品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出现了炒作。你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我所关心的问题。国外对“中国制造”产生信任危机原因复杂,其中不乏贸易保护因素,甚至有偏见因素。但无论如何,“中国制造”已在全球无处不在,中国理应承担国际责任,彻底解决确实存在的部分产品质量问题。同时,继续推进外贸模式转变是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形象的根本。

世界各国依然青睐“中国制造”

在谈到美国美泰公司近期在全球召回中国生产的玩具时,李长江说,我们不怕有问题,有了问题要很好地分析问题,找到问题出在哪里。有国际研究数据指出,20年来美国550次玩具召回中,有质量问题的只占10%,不到54起,87%是玩具设计问题。美国玩具公司的设计错误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应把召回的责任归咎于中国生产商,这也正是美泰公司9月23日向中方道歉的原因。

李长江说,按一般分析,召回中国生产的玩具,中国玩具企业该面临倒闭了,其实不然,许多玩具厂商的出口订单反而增加了,工人都在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地做工。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产品出口增长21.7%,订单不减反增。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依然在国际市场份额中逐渐扩大。

港澳可放心进口大闸蟹

在回答澳门记者关于内地供港澳居民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李长江表示,质检部门对此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香港、澳门可以放心进口,居民可放心食用。“我们对大闸蟹的质量加强了监测。前一阵,香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也亲自到大闸蟹的养殖基地进行了考察。我们的大闸蟹确实个大、肉肥、味道鲜美。”李长江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问题,内地供应港澳的蔬菜、水产品和鲜活农产品量非常大,内地有专门供应港澳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场,相关部门从原料、用药、用水、动物疫病防治、出口检验检疫直到输出,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我们还邀请香港相关部门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对定点供应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场进行不定期检查,让他们直接去看,并且听取他们的意见,随时加以改进。

李长江表示,合格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企业最大的职责就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协会要进行认真研究,要按合格标准来严格要求企业。圣诞节快到了,各国儿童很喜欢中国的玩具,中国玩具生产企业会保质保量地向世界儿童提供安全可靠的玩具,希望世界各国儿童圣诞快乐。

中国制造范文篇7

据联合国的工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加到17568亿美元,占世界工业增加值的17.58%,位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位。工业增加值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出口企业的“自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习效应”,即往往那些表现好、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喜欢参与出口活动,同时企业的出口行为又进一步提高其生产率(钱学锋等,2011)。问题是具有这些高生产率的企业能否将生产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出口企业能否凭借本身的竞争优势保持或提高成本加成定价的能力(HolgerGorg,2003)。另一方面,从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经济后,企业通过进口来增加产量,加强垄断竞争能力,从而降低出口企业的加价能力(Krugman,1979;Levinsohn,1993)。国内学者对成本加成定价研究还很鲜见,特别是由于微观企业数据限制,从该视角来专门研究成本加成定价的文章几乎没有。孙辉煌(2008)文章利用中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内行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行业成本加成的重要因素,并得出进口加成和出口加成定价能力是不一致的。但是笔者认为,上述两篇文章用制造业数据来分析中国进出口企业加成定价有下列不足之处。

第一,文章模型和实证分析中缺少中间投入品计算,使模型估计产生严重偏误。LawrenceEdwards(2005)运用南非产业数据,扣除中间投入品影响,得出南非制造业平均加成定价为0.45;而加入中间投入品后,制造业的平均加成定价下降到0.125,因此中间投入品对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起了重要作用,在实证分析中不可忽视它的作用。

第二,文章加总制造业数据来研究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容易导致出现偏误的结果(Grgetal.,2003)。行业加总的数据不能反应异质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因此估计的结果不够精确。

第三,文章只是以静态视角考察企业的进出口与加成定价之间的关系,但是未从动态视角来研究企业参与出口行为本身与否对加成定价之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

加成定价在经济学上之所以难以估计,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观测项边际成本。在计量经济学中借助工具变量法来消除遗漏变量的影响,从而得到无偏估计量。许多学者用会计数据中的利润、收入或者销售额减去企业的劳动和资本支出来计算边际成本。从经济意义上看,由于使用不同会计规则,会计数据和成本加成没有明显的时间序列相关关系,利用这些会计

三、结果分析

本文按1999-2007年份对各行业按照公式(1)进行了回归,其中β为加成系数,stdr为标准差,u为常数项,no为观测数。本文在模型回归中采用面板数据,通过HansmanTest方法,判断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在表1中所有行业的加成定价能力都大于1,表明国内制造业企业都存在加成定价行为,市场是处于非完全竞争市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β都小于企业的平均垄断势力0.269,即上述几个行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低,市场商品价格低,很容易遭到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倾销调查。通过查看今年来我国遭受到各类贸易摩擦来看,上述几个行业真实中国遭受各种贸易制裁措施的重灾区。而饮料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加成定价能力比较高,如果一个行业在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越强,其拥有的成本加成能力也越强,这与该行业的产品竞争力相关。为了解我国的制造企业中出口企业的时间效用,对公式(1)进行回归,其中deltax系数表示β1的系数,将每年的出口企业作为哑变量,其系数为β2,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2007年我国的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处于下降态势,只有2002年除外。2000年加成定价能力要比1999年低1.11%,2007年要比1999低15.9%,但是2002年要比1999高3.78%。那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于2002年,我们觉得这与我国加入WTO有关,当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企业面对的是更大是市场需求,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企业加成能力较高,但是2002年以后我国的出口企业加成定价一直在下降。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用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对我国出口企业采取出口退税或者出口补贴的政策,这导致我国的企业即使加成定价能力弱,也大量出口,从而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一直不合理,本文认为我国出口企业过多的集中在低端加工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这些行业,这些行业往往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发展的动力依靠我国的低价劳动力,同时很多的跨国企业利用转移污染来避税,将能耗高、污染重的制造业转移到我国,所以我国的出口企业应该加快产业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后,从加成定价反映的企业竞争程度可以看出,出口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仅仅采取低价策略,不利于我国出口的长远发展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鉴于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能力的不一样,根据是否从事出口来对企业性质分为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表3中回归结果表明:出口企业加成成本更低,而非出口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为正向,加入出口企业(Exdeltax)的虚拟变量后,其系数为-0.189,说明出口企业加成能力很弱,同时,为了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同时对企业出口额与工业生产总值的比值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出口并没有提高我国企业的加成定价能力。一方面非出口企业在国内拥有更多的垄断因素,对于市场有更高的制定价格的能力,而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面对的竞争因素更多,比如国外的法制的完善性、国外市场的透明度有关。同时,国内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其他费用,造成非出口企业在产品价格中包含了更昂贵的运费、税收、管理费用等,这就间接的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使得非出口企业的产品的价格要高于国外市场。另一方面,汤二子(2011)认为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其原因是国内存在较高的准入条件,企业面向的国内市场成本要高于出口市场,同时,出口企业一般是规模大的企业,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边界值才能进行出口。对于市场集中度,本文回归中用hhidea表示,通过表3可以看出,市场集中度对企业加成定价有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对于加成定价很弱的行业来说,其市场集中度就很低,对于我国出口市场来说,进行出口的企业分布众多,市场竞争力弱,这也体现当今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从市场集中度我们可以看出需要调整我国的出口行业的结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出口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动力之一,然而,出口对我国企业的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并不充分,如何实现出口既提高我国企业的产量又能提高企业的利润,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建立了一个“双索罗”模型,消除了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对我国1999-2007年的规模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加成成本能力较弱,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同时,出口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本文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的一些措施。

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结构。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还不尽合理,无论是整理的成本加成能力还是分行业的成本加成能力,实证结果都表明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频繁的贸易摩擦。同时,加入WTO之后市场需求扩大了,出口企业不仅需要将出口额提高,还应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劳务价值增加量等,这样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加成,有利于企业占据行业的定价权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要提高出口企业生产率。出口企业要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出口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的外溢效应获得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国内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更多的引进现代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经验,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生产率都获得提高,推动整个产业的生产率的提高。

中国制造范文篇8

关键词:资源约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发展路径

资源约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如何克服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对于制造业资源约束的内涵界定,从最早的自然资源到对能源资源重点研究,再到对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环境和制度的研究,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到资源约束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理论的演变和经济实践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起约束作用的资源的外延不断发生变化。

一、资源约束与制造业

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源稀缺问题主要分为绝对性稀缺和相对性稀缺。绝对稀缺论认为随着人们资源利用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成本增加,边际受益递减,人类最终在资源替代方面无能为力,经济发展会处于停滞状态;相对稀缺性认为资源稀缺可以得到解决,因为市场机制会促使人们明智地使用各种资源。一旦人们预期某种资源行将枯竭,这种资源的市场价格会表现上升,人们就会寻找替代资源对价格信号做出反映。无论是资源稀缺绝对论还是相对论,都传达了同一个概念:资源约束。

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一国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的基础。纵观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发展历程,资源约束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日本在二战后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日本经济的振兴,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步人了滑坡,以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衰退为主要标志。究其原因,自然资源匮乏以及日本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膨胀式需求是导致日本制造业滑坡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的稀少、水电煤气的高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的匮乏导致日本制造业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源约束,极大制约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曾经是头号制造业强国,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连锁衰弱的现象。究其原因,巨大的资源消耗需求以及由此造成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美国制造业出现衰弱的重要因素。英国也是曾经的制造业强国,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同时又缺乏高科技资源的支持,导致英国的制造业不断地走向衰弱。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日、德、美之后世界第四大制造业强国,但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也日益显现。金碚(2005)就认为中国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依靠大量的能源消费,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Viki.Sonntag(2000)在《从竞争力角度看可持续能力》一文中指出,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不能使社会的福利得到保证,目前许多先进制造技术的实践运用极大地刺激了市场需求,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资源被消耗掉,可见强调竞争力往往会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制造业企业应该把握生产过程中的主流技术路线,解决寻找替代资源的难题,同时应该建立一种资源再利用的供给系统,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来解决制造业日益严重的资源消耗问题。Jorma.Papimiiemi(199炉则认为制造业解决资源约束问题离不开过程的创新,强调生产过程和技术操作的创新,强调以R&D为主的技术推动和市场的需求拉动,强调产品结构和人工与计算机结合生产方式的创新,强调企业管理和控制的创新。Mellissa.M.ApUe—yard和Clair.BrownC001)认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人力资源(HunmanResource)的充分发展,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还有如Scott.A.SneHC000)等人提出的“综合制造业”(IntegratedManufacturing),Susumu.Fujji002)提出的高产量柔性制造系统HV-FMS(high—volume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来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理论启示

西方经济学中提到的资源约束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纵观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以往对制造业资源约束的定义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能源资源以及科技资源的约束,而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约束则显得范围更广。因此,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准确界定我国制造业资源约束的内涵,对于形成“资源约束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是十分必要的。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约束

(一)自然资源约束

我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人均森林面积为0.14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我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比较低,我国实际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许多矿产资源如铁矿石、铜矿;镍矿等人均消费量都大于人均产量,矿产资源供需失衡(见表2)。

中国目前进入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许多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速接近或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根据国土资源部对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的分析和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面临短缺的矿产资源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见表3)。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导致我国必须大规模地进口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增加。日益扩大的矿产资源缺口意味着我国正面临着矿产资源的约束。

(二)经济资源约束

制造业的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

1.能源资源约束

我国的能源消耗总体上体现为:(1)能源的供给对外依赖性强;(2)使用的多为一次性能源,能源的再利用率低。“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由2001年的143199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22246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1.72%(如表4所示)。总体来看,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能源资源的约束。2003年,我国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中11.9%的能源是从国外进口的,94.9%的能源是自己生产的一次性能源,仅有0.12%的能源是回收利用的二次能源。同年份制造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54.5%,而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7.3%。相对于产出的比重来说,制造业的能耗很高。

通过对表5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制造业主要能源的使用状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原油消耗大户。2003年,我国石油年初年末库存差额为-68.24万吨,石油进口量为13189.61万吨,石油进口量占可供量的47.9%,占消费量的48.6%e。2004年我国原油生产量为24147万吨,消费量高达24922万吨,同时制造业的使用量为20793.79万吨,占了原油消费总量的83.4%;2005年国内原油需求量为31036万吨,预计2006年将增加到33100万吨。目前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为48%,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达每天840万桶,原油产量达约1.95亿吨(相当于每天390万桶),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对外依存度将上升为54%。很明显,目前石油资源的紧缺对于占其消费总量83.4%的制造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约束。

(2)煤炭消费占我国的能源消费的比重最大,为70%。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量为166700万吨,消费量为163732万吨,其中制造业消费了58661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5.8%;煤炭年初年末库存差额为-504.9万吨,消费量大于可供量,煤炭供求出现缺口。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19.4亿吨,年消费量在21.4亿吨,煤炭资源供需缺口为2亿吨,根据预计,到2020年煤炭缺口将达到7亿吨。同时,中国煤炭的进口量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2004年中国进口煤炭1860万吨,2005年为2617万吨,同比增加757万吨,增长41%。这意味着在今后我国的煤炭资源将越来越紧张,我国制造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煤炭资源短缺的制约。

(3)电力短缺是目前经济增长中比较明显的特征。2003年我国电力生产量为19105.8亿千瓦小时,消费量为19031.60亿千瓦小时,其中制造业消费了9517.04亿千瓦小时,占总消费量的50%。电力消费的增长不仅表现在工业生产用电上,而且在居民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电力紧缺。2004年,拉闸限电仍是大多省份维持电力供应的主要手段,省份的数量增加到24个,用电缺口达到2500—3000万千瓦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2006年全年电力需求为26637亿度,同比增长11.3%,电力需求增长依旧强劲,电力资源仍然非常紧张。

(4)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在中国起步均比较晚,仅占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的3.0%和2.5%。2003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为341.3亿立方米,消费量为339.08亿立方米,其中制造业消费了175亿千瓦小时,占总消费量的51.6%。200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约500亿立方米,进口液化天然气约40亿立方米。根据预测,2006年天然气需求量将增长21%,达到608亿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将激增至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提高到10%,天然气的需求缺口将达到800-1000亿立方米,约合6000-8000万吨。天然气需求缺口的不断扩大则是制造业面临的能源约束又一表现。

2.原材料约束

目前在中国,原材料的约束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59878亿人民币,CDP年增长率达到了9.7%,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总贡献是4.3%,但是却消耗了全球27%的钢铁,25%的铝材,40%的水泥;2005年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0亿吨,增长20.1%;氧化铝1561万吨,增长21.7%;水泥10.5亿吨,增长9.0%,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钢材消耗是美国的5-8倍,日本的2.7倍。

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本已十分紧缺的原材料资源更加紧张。就中国来说,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7.3%增长,到2010年,中国生铁、钢材、10种有色金属、水泥的消耗量将分别达到5.7亿吨,10.9亿吨,3353万吨,19.1亿吨。这种巨大的生产消耗量,直接导致了原材料进口价格不断上涨,降低了制造业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

3.资本约束

近几年在我国制造业的资本投入中,外资的引进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在过去几年里进人中国的外资,50%投入了制造业。实际上也正是由于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制造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和崛起。据统计,我国制造业中外资成分企业对中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44%,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25%。但是外资的投入是以赚取利润为最终目的,并不会带来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我国在大规模引进外资时,没有有效地提升国内制造业的素质,没有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没有形成自主研发能力,那么如果外资出现撤离或者逐渐减少对我国制造业的投入,那么将会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外资动向的不确定性,可以认为制造业的外资约束是一种隐形的约束。

再来看看国内资本的约束情况。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储蓄的国家,一方面在大量吸引外资,另一方面国内金融资源又出现了严重过剩,2005年城乡居民存款已达147054亿元,同期增长16.5%。由于国内资本市场规模偏小,证券化程度偏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扭曲、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不足,制造业缺乏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的信贷支持,当然也就无法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入研发。我们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本,同时也浪费了国内资本,这些都不利于资金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社会资源约束

如今,我国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40%,吸收了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创造了近3/4的外汇收入,制造业对社会的贡献已经不可或缺。但是,我国制造业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某些方面也对制造业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

1.人力资源的约束

在未来20年里,我国保持着平均每年增长1千万左右的新生人口,劳动生产力供给总量将持续上升,到2025年劳动人口规模才会出现逐渐下降趋势。即使在严格控制人口生育的条件下,中国人口也将在2030年达到或接近土地资源最大承载能力对应的人口极限。庞大人口造成的数量制约是人力资源约束的一个方面。

如今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以物质资源为主体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体,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的充分发展,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素养。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创新,而创新又取决于作为创新主体的人,这就给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以2001年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例:日本为12.33年,我国为9.47年;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日本达28.3%,我国仅有5.8%;具有高中阶段受教育程度者,日本达52.8%i我国仅为22.8%;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日本仅为18.9%,我国则高达71.5%。全球科技行业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制造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如果我国没有足够高素质的人才为保障,这个机遇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是很难转化为成果的。缺乏高技能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工即质量制约是人力资源约束的另一个方面。

2.科技创新的资源约束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企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科技的不断创新意味掌握着大量的核心技术,可以使得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抢得先机,创造更多的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世界第四大制造业基地,中国的现已有上百种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第一”,尤其是汽车工业、航天航空业和IT产业尤为突出。但是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建立在国内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廉价的工资成本基础之上的。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低成本、低价格使得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中、低技术水平的产业链,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大型、特大型核心技术的现象十分严重,产品附加值低。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没有摆脱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的模式,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一直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徘徊。许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以及主导产品的设计、生产往往不是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而是大量依靠外国技术和装备生产,对国外的依赖度太高。由于缺乏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创新,我国企业制造技术水平落后,高技术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企业R&D投入不足,企业过度依赖引进技术,自主创新不足,这些都是科技创新形成资源约束的突出表现。

3.结构制约

制造业面临的结构制约是人力和科技创新资源约束的突出表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不仅产品制造业是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水平低为主,附加价值很低,更为严重的是处于基础地位的装备制造业也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装备制造业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装备制造工业不仅决定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而且是农业实现现代化、产业最终向服务经济为代表第三产业转移的关键。但是中国装备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产业结构也偏轻,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比例偏低。同时,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中国制造业企业仅具有对产业低端的加工能力,缺乏技术创新,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依赖海外供应商和进口商,与工业化国家相比,制造业结构中的技术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结构上的不合理都严重制约了制造业发展。

4.政府的约束

由于市场调节失灵的存在,政府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现实中,政府也存在失灵的地方,种种不合理的政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的约束。在资源利用方面,人们的节约意识仍然很淡薄,依然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政府没有很好地纠正崇尚奢侈性消费,盲目攀比的错误观念。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水平,盲目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发挥对能源、土地、水资源和原材料等资源使用的监管作用,缺乏对环保节能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对资源约束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e。政府的正确引导可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尤其在引导能源高消耗的制造业发展方面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政府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到节约型制造业的实现,影响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四)生态资源约束

环境为经济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环境也为消费者直接提供服务,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制造业不仅是资源消耗的大户,而且也是污染环境的大户。一方面制造业是我国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及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同时产生废弃物是造成环境与发展冲突的主要源头。国内许多制造业企业存在“三低”即环保意识低、环保投入低、环保效率低,由此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苏南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很高,是我国比较大的综合性制造业基地。但是苏南地区在重点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却没有解决好制造业与环境的矛盾。当地附近的一些农民从不食用自己种的粮食,而是全部销售,然后再从其他地区购买粮食,原因就是当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随着制造业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制造业企业也在不断迁往我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四、资源约束型制造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一)我国制造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刘培哲先生在其“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中国21世纪议程》”中,对发展的含义进行了阶段性的界定: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即发展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把环境问题排在发展的议事日程上,在发展过程中肆意造成环境的破坏;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即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开始深化,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仅仅把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控制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环境与发展就可以协调起来;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即把发展与人类基本需求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概念逐步由经济推向社会。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对水、空气、土壤等污染,而且表现在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是发展自身要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人类社会已经意识到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种发展观也就是目前所定义的可持续发展观。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初期、中期、中后期和后期四个阶段。工业化的一般次序是以食品、皮革、纺织等轻工业开始,然后过渡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阶段,再到深加工工业阶段,最后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

从工业化的进程来看,我国制造业目前应该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至后期的过渡阶段,即以深加工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化阶段,也是属于资源消耗量最大的阶段;从发展的阶段来看,我国制造业目前应该处于第四阶段,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阶段。因此,根据两种阶段可以看出,一方面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资源约束比较严重的阶段;另一方面制造业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发达国家资源约束型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日本是个岛国,具有先天的资源劣势,大量资源都需要从海外进口。虽然资源约束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但是日本仍然能够较好地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始终保持着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通过对日本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得知,资源约束反而成为了日本经济增长的杠杆。日本极其强调政府扶持和制度激励的重要性,在具有高度激励性的政府产业政策和支持下,日本建立了集约型的生产模式,确立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方针,加强专利、技术等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强调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与专有资源有机的整合,尤其强调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培养。正是由于资源的严重约束,迫使日本选择以科技和创新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建立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科技优势,通过技术进步和研究创新来替代自然资源的匮乏。

德国制造业成功地解决人力资源约束问题,主要得益于其拥有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德国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德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以至于德国制造业拥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与别国的制造业的竞争中保持着特有的优势。

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第一动力。虽然美国制造业由于制造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而面临着资源约束的问题,但是美国通过认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战略选择,重新奠定了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美国制造业集中力量加大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先后推出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敏捷制造技术计划”以及加大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力度,通过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能耗,减轻了对环境危害程度,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复兴。

(三)我国资源约束型制造业发展路径选择

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解决资源约束的经验,结合我国资源约束的特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引领资源约束型制造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消耗量大、使用效率低的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高效、清洁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二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实践,我国制造业企业应该遵循循环经济模式,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资源利用模式转到集约型利用模式上来。同时,国内制造业应该抓住国际资本向我国聚积的机遇,在大规模引进外资的基础上,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入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升高新技术的研发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以解决生态资源约束为核心,推进发展与环境的和谐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环境与发展并不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因为环境问题并不是由发展所导致,而是由于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所导致的。生态资源约束是资源约束的核心,因此解决制造业资源约束问题,理应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核心内容。强调发展与生态平衡,减少废物排放量和提高其再利用率,缓解发展与环境的尖锐矛盾,坚持高效益、高技术、低消耗、广就业的发展价值取向,推进制造业发展与环境的和谐性。

3.重点解决社会资源约束,提高科技与人力资源的质量

能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关系到制造业对社会贡献能否实现,关系到经济资源的使用能否实现可持续性,生态环境能否与发展相协调。着力解决人力、科技创新资源等社会资源约束的问题,制造业企业应该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结合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绿色制造,打造制造业知名品牌,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制造业需要培养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制造业才能加快技术结构的升级,才能提高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才能依靠技术进步来解决生态资源的约束。

4.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制造业解决资源约束需要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来实现,但是由于市场存在固有的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因此政府发挥其积极的调控作用,培育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我国众多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淡薄,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政府首先应该加速职能转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把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具体化为法律条文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其次政府应该着力培育和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培育以本地资本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并达到平衡,优化制造业的合理分工,同时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最后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宣传,把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制造业企业甚至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制造业要解决资源的约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需要政府的配合为支撑,需要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中国制造范文篇9

另外,记者还发现,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孙波透露的今年名牌评价目录的7个着眼点中,有5个着眼点都提到了机械类产品。可见,今年的机械兵团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受重视程度上,都值得关注。

小功率电机:产量占世界的60%

浏览今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出口产品和替代进口产品”的36类产品中就有小功率电机。来自海关的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我国小功率电机的出口额比上年增长了30%,2004年又持续增长38%。目前,该产品的工业总产值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小功率电机行业具有规模生产的企业已达1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已经成长为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科技含量较高的一个行业。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小功率电机行业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产量规模大、产品质量好、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毫不逊色。

记者了解到,此次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小功率电机生产企业热情空前高涨。而行业协会则表示,目前我国小功率电机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次品、返修品等不良品损失率还较高,平均在10%左右,远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名牌产品评选,推动整个行业的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桥、门式起重机械:

跻身世界级生产基地

桥、门式起重机械系列产品是物料搬运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量大面广的基础产品。目前,我国生产的该类产品有100多种型号、上千种规格。今年,该行业以“健康安全,做大做强的优势品牌”进入评价目录之列。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目前,全国桥、门式起重机械共有规模生产企业280多家,产量为72.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104.8亿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该行业已呈现出整体规模大、生产集中度高等特点,其中,规模最大的10家生产企业年产量为33.49万吨,年销售收入达49.92亿元,市场占有率已达到47.6%。

此外,国产的桥、门式起重机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及20多项专利保护,产品现已出口到欧、美、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每年出口额为6000万美元,替代进口产品节省外汇4000万美元。我国因此已成为世界桥、门式起重机械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除尘器:环保机械的代表据统计,2004年,全国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比2000年降低了5%~10%,这与我国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的普及密不可分。因此,除尘器自然而然地被归为今年名牌评价目录中节约资源和环保类产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除尘类产品销售收入约80亿元,销售利润约8亿元,出口合同额3300万美元。而我国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类产品已有多年的出口业绩,不仅出口发展中国家,还出口到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出口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个,成为我国环保机械出口产品中的代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为,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将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环保机械产业走向世界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拖拉机:大企业唱主角

作为今年评价目录中“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产品”,拖拉机以其产销量高、生产集中度高这双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据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拖拉机产销实物数量已达世界第一。

在拖拉机制造业中,大中型拖拉机前8名企业在2003年~2005年间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分别占69.01%、66.65%、79.57%;手扶拖拉机前7名企业分别占总产量的63.01%、72.92%、65.61%。

目前,我国生产的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产品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国际上流行的一些先进技术,比如同步器换挡、两级离合器、液压技术等,我国生产企业都已经掌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拖拉机标准体系是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及国外先进标准,并结合我国拖拉机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生产、质量检验、贸易活动和国际贸易交往的要求。

汽车制动系统:进出口基本持平

汽车制动系统是控制汽车开启、停顿与运行速度、应变行驶突发事故、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系统,它应该是汽车零配件中技术含量最高、生产工艺最复杂的零件之一。因此,被归为今年名牌评价目录中的先进制造业产品。

据统计,2004年全国汽车零部件(含汽车轮胎、汽车玻璃)出口总额达107.9亿美元,进口总额达88.7亿美元,其中制动器及其零部件出口78377.1万美元,进口81116.1万美元,分别占出口和进口总额的7.3%和9.1%,而且进出口差额已基本持平,创历史新高,说明通过近几年国内的较大投资和努力,制动系统行业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国内汽车制动系统企业的产品出口竞争力日益增强,国产化率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比较优势。

中国制造范文篇10

一、文献综述、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理论上,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价值链的各方面增加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改进经营绩效。然而早期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研究甚至认为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并没有获得所期望的收益,由此提出了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悖论。近几年,学者们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更加完善的数据来源,绝大多数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了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的观点。关于信息技术投资回报的争论也趋于平息,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影响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各种因素上面。

新近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资源基础观(RBV)为理论依据,探索特定的组织能力(如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对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二是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思路,探讨不同行业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因素尤其是行业特征(集中度、资本结构、增长速度、技术标准等)有关。在实证研究中,人们一般将行业特征定义为控制变量并讨论其影响。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将信息技术投资和行业特征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区分开来,但是却不能具体说明行业特征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比较不同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例如,应用动态生产理论模型对信息技术投资进行的研究发现,利润一成本比率和替代程度在不同的制造业部门呈现出明显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部门的员工教育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有关;而应用增长计算法(growthaccounting)对计算机制造部门和计算机应用部门的比较研究也表明,这两个部门的信息技术投资对增长的贡献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进一步,有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行业特征在信息技术投资改善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根据这一思路考察了行业集中度和工会联合程度这两种行业特征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具体做法是在实证分析模型中加入交互作用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行业特征变量在信息技术投资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

在国内,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思路的落实,信息技术投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乃至国内是否存在信息技术投资悖论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信息技术相关研究作为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影响企业理论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但是,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上的解释,从实证的角度来揭示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也开始出现。[9]因此,针对国内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实证研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测度标准等问题,笔者选取行业资本密集度和行业增长率这两个行业特征变量,分析它们对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调节作用。

如上所述,关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理论上的推演和近年的实证分析一般都持正面的观点,即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实施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绩效。因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理论假设:

假设1:信息技术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行业资本密集度是本文需要考虑的一个行业特征变量,它在企业管理和经济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行业资本密集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和投资方式。在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中,企业固定资产的重组、融合以及与其他方面资源的协调都更加困难,退出壁垒也比较高,在该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战略带有很大的刚性,容易束缚于长期活动的安排。这不利于发挥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应对激烈竞争、及时进行战略调整的优势。[10]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行业资本密集度高的环境下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改善程度不明显,行业资本密集度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反向的调节作用。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2:行业资本密集度对信息技术投资产生负的调节作用,资本密集度越高,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越小。

行业增长率是本文考虑的另外一个行业特征变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行业产品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市场机会的大小以及该行业中竞争状态的变化程度。高增长的行业意味着企业处于决策非程序化、竞争变化过快的不稳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经营的企业面临着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获取、资源整合以及组织活动协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则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相关的经营信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改善经营效果。[11]所以,行业增长率越高,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改善作用越明显,行业增长率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起正面的调节作用。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行业增长率对信息技术投资产生正的调节性作用,行业增长率越高,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提高越明显。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于我国制造类行业上市公司,依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行业划分标准,制造业一级分类中一共有十种二级分类行业。同时,属于信息技术业一级分类中的二级行业分类的通信与相关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与相关设备制造业也被加入样本进行研究。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相关数据披露较为全面,可以提供比较充分的分析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该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关键位置,其经验对其他行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笔者选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制造类行业A股上市公司从2001年到2005年非平衡的面板数据,用于测度各类变量,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为了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准确性,选取的样本中剔除了2001—2005年间经营出现问题(例如曾经被停牌、ST处理的上市公司)和年报中没有披露电子设备投资额的上市公司,经过筛选后一共有1049个有效样本。样本的结构见表1。

(二)变量设计

本文的分析涉及因变量(企业绩效)、解释变量(信息技术投资)、控制变量(负债权益比率、企业规模、行业分类)和调节变量(行业资本密集度、行业增长率)。为了使理论上的分析模型能够在实证分析中得到检验,需要对各个变量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变成在实际中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