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0:39:52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1

【正文】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提出的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先进文化,是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博采众家文化之长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邓小平文化理论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博采了众家文化之长,同时又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它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现。那么,邓小平文化理论的民族性又体现在何处呢?那就是,邓小平文化理论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邓小平文化理论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一、邓小平文化理论的逻辑体系

邓小平文化理论又称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它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相一致的。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逻辑结构出发,邓小平文化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板块: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方面,就是加强思想建设。而最主要的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种目标追求,是引导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他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前进动力,对前途充满信心,不至于因征途坎坷而畏缩不前。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P110)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青年一代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就当前而言,这一理想不仅指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且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他肯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那种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貌。继之,邓小平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和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这一道德建设体系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一道德体系确立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的价值导向,并体现了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有机结合。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最深厚的感情。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而深深地表达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关键。邓小平深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道理,所以,他多次提出,必须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提出把廉洁自律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要求。多次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自律的重要性。他说:“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2]“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3]“共产党员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自觉性,廉洁自律,当好表率。”[4]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和种种非道德化的倾向,不仅高举反腐利剑,而且把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5]这样,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到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的突出地位,这是对邓小平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第二大板块,而教育和科学又构成这一板块的最主要内容。鉴于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全局性地位,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的先导性地位。邓小平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搞教育不行。”[6](P40)“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7](P68)正是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二大首次把教育和科学列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又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确定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邓小平不仅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而且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他认为,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要求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在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育的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邓小平还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两大板块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构成了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生命力整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邓小平文化理论形成的主要思想材料和文化渊源

邓小平文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文化发展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邓小平文化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邓小平文化理论又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丰厚的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并成为邓小平文化理论形成的民族文化渊源。

弘扬爱国主义道德,是邓小平文化理论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实,这一内容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感。如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不顾个人屈辱,用《离骚》等爱国诗篇,抒发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忧思;唐代诗人李白身处逆境,却心忧国家,“中夜三五叹,常为大国忧。”宋代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被传为千古佳话。历代爱国仁人志士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是保持个人人格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力量。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7]“君子可逝世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8]孔子用“不可夺志”、“不可陷”、“不可罔”表达了一个人具有民族气节的重要性。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民族气节和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谱写了一首首不朽诗篇。如司马迁时刻怀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远大抱负;文天祥“以身殉道不苟生”,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慨。为了民族昌盛,谭嗣同、刘光第等维新志士慷慨就义;、刘胡兰等革命先烈视死如归……这种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乃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激励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道德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这一内容也是对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提倡的“德治”思想的时代升华。“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条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性文献《尚书·太甲下》中提出:“德惟治,否德乱”。孔子更是强调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9]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汉代董仲舒继承并发挥了儒家的这一“德治”思想,他说:“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10]这种德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国大义。就连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指出:“有了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传统儒家是非常重视“官德”要求的。在他们看来,官德的好坏,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治乱和民德民风的好坏。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1]意思是说,执政者的道德作风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作风好比是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孔子始终认为,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官吏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己所勿欲,勿施于人。”[13]为此,孔子提出了“仁、义”之说。孔子希望统治者施“仁政”,主张“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8]。孔子还提倡“见利思义”[14]。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方面呢?儒家又提出了“察省”、“修己”、“修身”和“慎独”的主张。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15]孔子说,君子应“为仁由己。”[11]“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4]《礼记·大学》一文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儒家看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九九归一的。然而,又如何才能做到“正心”、“修身”呢?儒家继而提出了“慎独”的概念。《礼记·中庸》一文指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准则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否则是不能称之为道德准则的。所以人们应时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检点自己的行为,应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从“隐”、“微”处下功夫,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如此,才能“积小善而成大德”,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见,慎独这一道德概念,不仅指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而且指道德修养达到的一种境界。

儒家的“德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它在本质上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是剥削阶级用来巩固其地位的一种手段而已。同时,在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过分夸大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把道德说成是“万能”的,以至于在强调“德治”的过程中滑向“人治”的深渊[16]。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德治”思想所包含的许多积极合理因素,应是予以肯定的。邓小平文化理论中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尤其是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其文化渊源应基于此。

重视教育的发展,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第二大板块中的主要内容。事实上,尊师重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方面。我国传统重教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尤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代表。首先,儒家突出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孔子认为,教育在政治统治中和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形成中具有关键作用。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17]这里的“学”,就是指受教育。《礼记·学记》一文也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孟子更是认为教育感化手段比其他行政强制手段更能治本,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18]可见,儒家早已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儒家还大力提倡尊师重教。早在《尚书》一文中,就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话语,把师与君相提并论。民间一直流传“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儒家认为,教师在教育中具有关键作用,尊师重教乃天经地义。《礼记·学记》一文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以,《礼记·学记》主张“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就是说,国君不可用对待臣下之礼来对待教师。荀子还把对待教师的态度,看做一个民族和国家兴亡的征兆,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轻师而贱傅则人有怏(即任性放纵),人有怏则法度坏。”[19]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不仅为统治者而且为广大百姓所接受。儒家还提出了德育优先的教育原则。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圣人”、“君子”之类的理想人才。“圣人”、“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因此,教学内容应首先是“四教”(即文、行、忠、信)[20]然后才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孔子看来,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注意品行修养。儒家的重教思想在本质上仍然是为了服从于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由于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这种思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尽管如此,传统重教思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一笔丰厚的思想财富。邓小平文化理论中重视教育的思想也应是对传统文化中重教思想的时代升华。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为邓小平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材料,邓小平文化理论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合理因素,从而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体现。

三、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邓小平理论文化渊源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论断本身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二是邓小平理论是植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邓小平理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升华。基于以上分析,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一,这是为了迎合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它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这是全球化的明显特点。任何一个国家决不可能因为挑战和风险的存在,便消极回避并游离于全球化之外。孤立自己是没有出路的,明智的选择便是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合全球化的到来,并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之中。那么,何为“积极措施”和“主动迎合”呢?那就是决不抛弃自己的民族特色,或忽视本国国情一味地去简单趋同,而应该采取“和而不同”的方针,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情况下,去主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和发展。“和而不同”是孔子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就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而不是盲从附和。“和而不同”主张国内各民族文化之间或各学派之间相互融合,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和吸收;“和而不同”也主张大胆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博采众家文化之长。“和而不同”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21](P96)。同志就主张中国文化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但他同时指出,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而应像对待食物一样,经过“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经过消化,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22](P707~708)。这是“和而不同”方针的具体体现。吸收外来文化是如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是如此。中国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了极其丰厚的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正是中国文化民族特性的集中体现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不仅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而且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主动迎合全球化,是我们义无反顾的必然选择,而邓小平理论又是指导我们主动迎合全球化的一面旗帜。因此,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是为了能在全球化洪流中求同存异、保持民族特色,求得发展的需要。

第二,这是为了尊重历史发展的需要。历史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的今天是由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而且要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和珍惜今天,创造美好的明天。同志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22](P707~708)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常常为此而感到自豪。为什么自豪?因为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如提倡富民惠民、重农节用等传统经济文化,主张民为邦本、尚贤用能等传统政治文化,提倡见利思义、以德而治等传统道德文化,主张唯实、崇尚和合等传统哲学文化,以及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中华人文精神,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反抗外强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星光灿烂。因此,我们理当骄傲,我们也理当继承和发扬。当然,传统文化也是精华和糟粕混杂于一起的,其中有许多闪光之点,也不乏一些封建毒素。对此,我们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的态度。在这一点上,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22](P707—708)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必须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把封建性的糟粕和民主性的精华区分开来。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这才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传统文化渊源研究之方法论。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反对那种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盲目搬用,颂古非今的复古主义倾向;二是反对那种对传统文化一概抛弃,“无情打碎”,一切推倒重来的倾向[23]。

第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由社会的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入,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之中。所以,每个民族的发展,都面临一个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如此,因为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丰厚,这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特色,这也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以民族传统为前提。如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崇尚礼仪的良好风尚、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以及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意识,如此等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当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大力弘扬,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如今其他文明已不同程度地衰落下去,而中华文明则在延绵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历史之后,至今仍在发扬光大,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当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又是为了更好地把这种奇迹延续下去。作者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其立意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人民日报.1993—06—08.

[4]人民日报.1994—01—17.

[5]人民日报.2001—01—10.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论语·子罕[A].

[8]论语·雍也[A].

[9]论语·为政[A].

[10]春秋繁露·立元神[A].

[11]论语·颜渊[A].

[12]论语·子路[A].

[13]论语·卫灵公[A].

[14]论语·宪问[A].

[15]论语·学而[A].

[16]人民日报.2001—02—22.

[17]论语·阳货[A].

[18]孟子·尽心上[A].

[19]荀子·大略[A].

[20]论语·述而[A].

[21]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22]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许启贤.怎样看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德[J].北京:教学与研究,1994,(3).

[24]许启贤.中国传统伦理与官吏道德[J].北京,炎黄文化研究,1996,(3).

[25]谭献民.四有新人——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7.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图形

1引言

室内设计的发展创作历程融合了艺术与文化两大知识体系。设计师在实际创作环节中,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简单剖析,将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终完成设计目标。室内设计并不是单靠艺术手法及表现手段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文化理想的灵魂体现,能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情生意,意生境,人的情感共鸣得到意境上的延伸。

2现代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元素应用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增强视觉效果的美感。通过对相关装饰的色彩更迭,室内设计的布局变得更具有层次性。在具体设计环节,不仅要将天花板及地面的布局纳入设计范围内,更要考虑住户家具同设计理念的融合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室内设计要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交流,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跨越年代的阻碍,在平铺直叙的艺术设计中洋溢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在装饰品的选择方面,主要以传统中式风格为主,通过融入更多的传统理念和细节问题体现设计风格本身的独特性。例如明清时期的装饰品就具有东方文化的风格艺术,呈现出端庄、雅致的装饰特点,在室内设计时灵活运用这些物品,能够为房屋增添一份古典气息。

3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中逐渐凝结汇集,其中,儒家、道家思想对于我国建筑风格影响较为深远,其都是需要后人加以传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中,我国室内设计在技术方面,强调了对文化的传承,注重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从现代室内设计样例中可以看出,其在体现环节加入了传统装饰元素,而随着现代化装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室内设计元素的应用更有了多种表现形式。

4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设计

4.1文化传承。一般情况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形式,是强调房屋的整体性和因果循环的逻辑性,注重的是意象思维的辩证关系。其核心目的是从一定的思考范围中寻求真理,从而通过室内设计完成思维发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之间的融合,实现了人们审美价值的深化,在新型思维形成的过程中,帮助们同万物进行交流,丰富思想内涵深度。在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过程中,应将设计重点放在审美意象的提升阶段,使得传统与设计相融合,进而表现设计作品的艺术美[1]。4.2符号设计。中国传统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分为具有民族气息的符号象征、蕴含古代文化的图腾装饰,以及传统宗教的特殊纹路。这些符号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与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就此而言,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发挥重要价值。设计者可以通过借鉴的方式,将中国传统符号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也可以融入设计特色,通过间接的元素融合使其设计既能够体现当代风格。对于室内设计中的符号设计而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建筑物整体美感的塑造,凸显物体的造型效果,带来更好的居住感受。符号传承了我国古老的艺术手法,画面简洁大方又饱含诗意,但经常忽略理性的情感形式,重点追求画面的情感与想象。在进行室内设计的符号处理时,应注意缓解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感官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户视觉与身心的疲劳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简化设计内容就成了关键。对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可以使室内设计形简意不简,同时营造出无限的意境与想象空间。4.3空白意境。从设计美学角度而言,意境是一种对艺术作品所要表达意义的审美情趣体现,是艺术家想要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的内心感受。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空白意境,往往与意境的传达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就某些角度而言,恰当的留白能够增添艺术的美感,为作品提供生命活力。空白的留取往往能够为设计创作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激发居住者想象力的同时,赋予建筑物一定的设计美感。观众可以通过室内设计作品产生一定的联想,并将自身置于其中,感知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境。此外,空白部分会给观众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观众能够从空白部分联想到的东西有很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去丰富作品的艺术美感,体会在虚实之间蕴藏着的世间万物。许多学者认为艺术作品中的空白部分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张力,它不需要具体形状,却能直接作用于观众心理,让观众的情感以不同的方式延续,产生更多的美感体验。在现代房屋室内设计中,设计师经常将空白意境的虚实关系运用到画面表现中,通过“无形有意”的空白意境,将其设计主题凸现出来,在留存设计美感的前提下表达作品的经济意义。对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不仅仅要依靠色彩、线条,更要注重其所表现出来的图形语言意境,通过一个具体形象将身后的信息表达出来,这种方式是任何文字介绍都比拟不了的。以中国传统“阴阳太极图”为例,整个形状被一个“S”形的曲线分割成两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异色圆点,这两部分颜色黑白互换,形状同似鱼形。其中,黑色表阴,白色表阳,代表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虚幻意境,首尾相接的图形关系又将图形间对立的视觉感受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的视觉一会儿被图案吸引,一会儿又被背景吸引,这种视觉上的不稳定效果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觉享受,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增强了作品的视觉趣味效果[2]。4.4数字化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数字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表达艺术设计作品意境的同时,强化了参与者的个人体验,让参与者实现从被动参观到主动参与的地位转换。当然,设计师在进行房屋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操作流程的简洁性,方便没有相关设计经验的受众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因不了解展示设计的操作方法,而降低用户居住体验效果的情况发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住户参与室内设计作品的表现过程,更形象地说,是使其成为展示空间的组成部分。人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实现对居住空间的元素控制,凸显人们想看到的重点,使空间的表现效果实现个性化完善。这种特殊的展现形式,能够引发人类对相关艺术设计的深思,帮助人们构建立体化的形象思维,给居住者更为直观的感官享受。例如,以《寒江独钓图》在室内设计中的数字化应用为例,通过计算机模拟《寒江独钓图》中的景象,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形式,留给住户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虚的表现与衬托使画中人物景观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作品的主题意义,体现了江水的广阔无垠与江上垂钓者的无限悲凉。相较于传统定式图案的表现形式,这种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形式的室内设计,不仅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境,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参与相关作品的设计环节,并从中得到一定的感悟。4.5不规则图形设计。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消费者为其消费。在社会经济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房屋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建筑物,更是一个人审美价值的体现。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者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段,设计出不同的装修风格,满足各类人群的审美需求。其实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了对不规则造型结构设计的研究,那时候人们更看重居住环境的实用性、舒适性,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理念渐渐由宽松转变为得体、美观。不规则造型结构的室内设计图案不仅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而且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符合了人类文明的审美要求。此外,一些由于偶然或巧合而出现的极端不规则造型结构的室内设计,有时也能带来极佳的观赏效果。极端不规则造型的图案通常具有比较独特的个性,并且与居住者的性格有着完美的契合度,展现人体美感的同时更能体现设计者的独到见解,成为室内设计史上的经典作品。人作为房屋建筑居住的主体,室内设计无法脱离人的作用,要围绕不同人体的居住要求进行设计。例如:针对比较年轻的群体,可以设计夸张的不规则图案,使室内设计效果显得更张扬、俏皮,彰显青春活力。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室内设计往往具有不同的结构构造,而同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又可以创造出不规则的室内设计。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色彩和材料的变化不仅是人们审美方式转变的体现,更是一些设计大师的个性标签。了解规则、突破规则、创建规则正是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特点。在把握房屋结构特点的同时,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突破室内设计的传统规则,创造不规则的房屋构造,才是室内设计发展的核心。

5结语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室内设计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室内设计研究,能够传承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使房屋不再是人们取暖居住的工具,更是彰显人们个性的平台,在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刻画,而是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延伸,是内在精神的传递。

参考文献

[1]马静波.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剖析综述:以牡丹江大学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5):87-91.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日本动漫;文化传播

近年来,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的驱动下,日本动漫产值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18年日本动漫行业总产值达到21814亿日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0.9%。日本动漫不仅在日本国内广受欢迎,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海外国家也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2019年12月,日本动画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日本动漫海外市场总产值为1兆92亿日元,占日本2018年动漫总产值的46.26%,海外市场占比之高可窥一斑。①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动漫已成为日本开展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融合、演化、积淀而成的艺术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理念、价值、信仰和情感。作为日本的近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日本的社会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动漫形象设计、动漫品牌塑造、动漫内涵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日本众多的动漫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点缀”的痕迹随处可见,如经典热血动漫《七龙珠》中的“孙悟空”,就借用了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而小川悦司创作的《中华小当家》则完全是中国美食文化和中国功夫文化的堆砌和演绎。当然,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在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本土文化发生了“化学反应”,由此催生出来的“新文化”也成了日本动漫又一重要的创作之源。新时代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动漫中的传播和接受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风从东方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历程

日本历史学家家永三郎在《日本文化史》一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当我们的祖先聚居在日本列岛上,长期停留在石器文化阶段而裹足不前时,大陆的汉族却很早就迎来了金属文化时代,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汉族向四周地区的扩张引人瞩目,其部分势力也达到日本列岛,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②这表明,早在日本旧石器时代,中日就有了接触和往来。纵观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一是汉籍和汉字初传时代。目前,关于汉籍和汉字初传日本的说法颇多,但涉及文献者主要包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徐福赴日初传”、《日本书纪》中的“神功皇后从新罗带回”及《古事记》中的“王仁上贡献书”等三种,而这一时期传入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宣扬儒学思想为主,包括传播各种儒学典籍,如《千字文》《论语》《春秋》《礼记》《尚书》《左传》等。这些儒学典籍对日本人研习汉字、汉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当时的日本社会掀起了一股讲汉籍和诵儒典的风潮。二是唐宋文化影响时代。在日本飞鸟至室町时期,为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和制度,日本派出了大量遣唐使到达中国。遣唐使除了日本的官吏、侍从外,还有医生、乐师、手艺师、留学生、留学僧侣等,他们大多是对中国文化有一定造诣的名士,如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空海、最澄等。唐宋时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茶道、汉诗、绘画、书法、踏歌、正乐、伎乐以及建筑艺术等大量传统文化相继传入日本,并受到日本上流社会的追捧。三是明清文化交流时代。明代及清代前期,中日间的往来主要集中在商贸领域,在文化交往上虽然相较唐宋时期有所减少,但仍以中国文化的东传为主,如南派绘画的理论和技艺、朱舜水的儒学思想、隐元及其弟子的佛学理念、各种明清小说及医学典籍等,都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时至今日,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且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两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在传入日本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与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融为一体,成为当代日本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源自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日本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取向和创作取向。

二、从内容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动漫中的表征

动漫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定位、动画思维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日本动漫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属性。日本动漫IP中的审美取向是日本动漫创作者通过艺术化的符号系统和多元化的文化风格来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仅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且形式多样、内容活泼,因此深受日本动漫创作者的青睐。其一,日本动漫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创作内容。一般而言,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场域内,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和传播载体,将信息内容传输给受众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连绵不断,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其他国家,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题材上,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既有像白蛇传、观音传说、八仙传说这样的民间神话故事,也有如昆曲、京剧、木版年画、剪纸、苏绣这样的传统艺术,还有火把节、庙会、秦淮灯会、二十四节气等民俗文化,这些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场域,成为日本动漫创作者重要的素材来源。比如,1958年,日本东映动画推出的动漫电影《白蛇传》就是取材自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传说”;《辉夜姬物语》虽然是以日本最古老的故事《竹取物语》为题材,但其中的内容与中国《后汉书》中记载的“斑竹姑娘”十分相似;藤崎龙创作的动漫《封神演义》就是改编自中国明代同名神魔小说。又如《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远古神话传说的奇书,书中不仅有各种山川、民族、物产、祭祀,还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该书在传至日本后,衍生为《怪奇鸟兽图卷》,其中许多怪禽异兽被改编为日本动漫形象,如《火影忍者》中的“九尾妖狐”形象、“梦貘”形象、《海贼王》中的“狒狒”形象、“海王”形象、“喷火龙”形象等、《少年阴阳师》中的“小怪”形象等。其二,日本动漫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为其所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体育艺术等。这些斑斓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完美展现,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交流和传播。近年来,日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动漫IP作品,如《辉夜姬物语》《彩云国物语》《元气囝仔》《武神戏曲》《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玻璃假面》《青春歌舞伎》等,这些作品借鉴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例如,2013年,东宝映画出品的动漫《辉夜姬物语》,讲述了少女辉夜姬历经坎坷的成长故事。该片虽说是一部现代动漫电影,但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形式,使全片充满了内敛气韵和空寂之美,同时给观众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动漫《元气囝仔》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吉野五月创作的同名漫画。该片是日本少有的将“书法”这一中国元素融入动漫的作品。片中主人公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半田清舟更深刻地领悟人生,使其在“书法”上能够更加精进,把他送到五岛上进行修行。通过半田清舟的历练过程,观众感受到了研习书法的艰难以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日益丰富,科技元素也成为日本动漫创作的“新宠儿”,然而,传统文化在众多的日本动漫作品中依然保留了大量的痕迹。日本动漫通过实物或虚拟手段塑造可观的动态形象来表现生活和艺术情感。这些符号化形象的塑造不仅能够起到渲染故事氛围、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还能够直接推动动漫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动漫故事的内涵构建,提升动漫的品牌价值。放眼日本动漫发展史,日本动漫无论是在创作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或多或少地融合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除此之外,日本动漫还在创作主题和创作思想上继承和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三、异文化的接受:日本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继承

文化是一种有形的载体、一种文本样式,但文化更是一种人类精神、民族认知、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动漫作为一种运动性的画面、有形的物质作品来展现其物质性;另一方面,动漫也在深层次上显现出民族、人类精神的灵魂、情感等来展现其意识性。③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著名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凝练为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尊师重道、诚实守信、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等12个方面。④笔者以《火影忍者》《风之谷》《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等三部日本经典动漫为例,探讨日本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接受和继承。(一)《风之谷》中的忧患意识。“忧患”一词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忧患意识,亦称“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是指当人们处在太平顺达的环境时,依然没有忘记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或祸乱,以此来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来预防或推迟祸端降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中华民族先民在哲学、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和心得。日本人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而造成其具有忧患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独特的地理结构。日本是一个海岛国家,地理面积狭长、资源匮乏,且火山、地震、台风频发,迫使日本民众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二是独特的民族性。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人谨小慎微的性格,因此,他们的忧患意识更为持久、深刻和敏感,并根植于他们的民族特性之中;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儒学思想传入日本后,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理念深受日本人的认同,并用其来教诲自己及子孙。忧患意识在日本的许多影视动漫作品中都有体现。动漫电影《风之谷》改编自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同名作品,于1984年3月正式上映,讲述了世界在经历了一场“火之七日”的战争后,原来的自然环境被一种腐海的新生态所覆盖,人类只能在一片仅存的极小空间生存,时刻面对巨型昆虫和腐海森林威胁而积极求存的故事。随着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风之谷》就是通过表现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来呼吁和告诫人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该片将自然、人生、生存等令人反思的主题通过艺术化手段巧妙融合,观之令人感到深切的反思之痛和幽远的气氛之美。⑤(二)《火影忍者》中的自强不息。《周易》的《乾》卦《象》辞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君子为人处世,应该像天按照天道运行不息一样,自我努力学习,追求进步,刚毅坚强,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歇。自强不息既可以形容个人,也可以形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个人而言,当面对挫折或者失败时,应该不抛弃、不放弃,不断学习,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创造社会价值;对民族或国家而言,当遭遇艰难险阻时,不要灰心懈怠,要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在中华民族演进史中,自强不息的理念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火影忍者》是近年来日本最火爆的热血动漫之一,自1999年连载以来,一直深受日本本土及许多海外观众的喜爱。《火影忍者》凭借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颇具日本特色的忍者文化而广受欢迎,而片中主要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该片主角漩涡鸣人(うずまきナルト)从小就因体内的“妖狐”遭到同村人的排挤,受尽了各种冷眼和孤独。在老师海野伊鲁卡(うみのイルカ)和同伴们的鼓舞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村子里所有人的认可,并成为人人敬仰的火影(忍者的最高称号),为此,他历经种种磨炼,与忍者世界的各种不公平相抗争,用真诚和努力感动了所有人。又如,日向雏田(日向ヒナタ)是木叶忍者村宗家的嫡长女,虽拥有高贵的血统,但自身实力很弱,一直饱受争议,为了提升自己,她始终进行刻苦训练,即使屡次失败,也从未轻言放弃,最终形成了坚强、自信、永不服输的意志,改变了过去胆小懦弱的形象。除此之外,片中日向宁次(日向ネジ)、李洛克(ロック•リー)、我爱罗(我愛羅)、春野樱(春野サクラ)、秋道丁次(秋道チョウジ)等人都是凭借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在各自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了令人敬仰的成就。(三)《昭和元禄落语心中》中的尊师重道。“尊师重道”一词出自《白虎通》:“不臣授受之师者,尊师重道,欲使极陈天人之意也。”从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塾以来,“尊师重道”就与“政统”并行发展,成为制约“政统”的“道统”而存在和发展。尊师重道是中国封建时代国家实施教化的主要方式,为社会培育出相对开明的士大夫阶层,形成了仁人志士的社会责任感。时至今日,尊师重道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好学乐知、重道尚善的精神。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入,尊师重道也成为日本人推崇的优秀品德之一,并体现在其创作的动漫作品中。2016年,日本电视动画《昭和元禄落语心中》上映,主要讲述了两位落语家——菊比古和初太郎研习和传承落语的故事。《昭和元禄落语心中》虽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云田晴子原作的同名漫画,但其中的故事取自日本社会真实发生的事情。该片以日本传统“落语”文化及精神为主题,除了表现落语的动作、服饰、习俗等外部特征外,还重视展示落语精神内涵的挖掘。纵观故事全剧,“礼”“义”的精神贯穿整部作品。⑥例如,在初次见道落语师傅时,菊比古表现的谨言慎行,连行走坐立都小心翼翼,生怕对师傅不敬;当师傅给菊比古和初太郎赐名时,二人都是跪拜领受,心怀感激,仔细聆听教诲,同时,对师傅的一言一语都详加领会,而师傅以这样庄严的形式,表达对两位爱徒的“以礼相待”。“尊师重道”和“文化传承”的理念在这部动漫作品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日本动漫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其中,更是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更易接受、更易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日本动漫重要的创作之源,为日本动漫发展“锦上添花”,而且加深了日本动漫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日本动漫对外传播的能力。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思维方式;当代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据统计,自十八大以来,强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下三十多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论述,对于构建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先世界的话语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一、以实践思维方式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自鸦片战争特别是近代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思维习惯:一种思维认为在西方的文明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主张彻底摒弃,这一高潮是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运动口号下,一批知识分子主张打倒“孔家店”,废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更有甚者像钱玄同则主张废除汉字,采用欧美国家的拉丁字母。不可否认,这些行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有其时代先进性,但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一味批判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另一种思维认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再辅以西方的文明成果,就能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这种思维以“新儒学”为代表,虽然现在这种思维已日趋衰弱,但仍有部分人持有这种思维。窃以为,这两种思维方式仍属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以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思维方式指的是以主体的实践为理论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人的一切价值关系发生和发展的秘密均在与人的实践。马克思曾于1845年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这就表明,人类的全部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能背离实际。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这更说明,哲学的最终任务是要改造世界,而不是单纯地从理论上解释世界。于当前中国而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重要的基点是怎样用传统文化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脱离了这个实际,一切的哲学命题都将变成不合时宜的空谈。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全球化已然形成,再想关起门来只管过自家的日子已无可能,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融合进全球化的体系中。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因此,一味固守中国传统文明截然不可,我们必须多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欧美国家的先进文化以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且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文明,我们骨子里已经种下中华文明的基因,绝不是想丢就能丢弃的,再者说,不管全球化如何,倘若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不能在文化软实力方面领先全球,那就只能沦为二流国家。况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文明已然表现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弊病与无力。以上种种,无不表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明,以马克思开创实践思维方式审视传统文明。要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必须详细地了解传统文明,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而且不曾断带的文明体系,有更多值得我们深刻挖掘的东西。首先应该有这样一个共识:世界各地的文化是存在差异性的,中国人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遵照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人类的文化就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能动地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获得的认知结果,即人类意识的产生、知识的积累、精神的追求、真理的获取,都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知[4]。于中国人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先辈在探索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的实践认知,中国先辈的实践造就了中国的文化。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受地理环境、物质水平、生产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马克思对此曾表述:“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5]可以看出不同的物质生产会建立不同的生产关系,而不同的社会关系会创造不同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这里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如果将之升华便可以理解为文化。也就是说世界各地区的人们在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差异性文化,文化是具有差异性的。具体到中国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英、法、德、美等国家甚至于与相近的韩国、日本的文化都是有差异的。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中国文化已然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已成长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很难改变的。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更理智地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不至于混淆或者笼统地对待各种文化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探析

中华民族的文化变迁是怎样的呢?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有何可取之处?这些传统文化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社会主义中国,其与马克思主义能否兼容呢?下面我便结合认知水平谈谈这三个问题。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层的文明体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文明轨迹是可以一直上溯,找出源头,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的。现在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先祖是炎黄二帝,中国人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但这些大都为神话传说,由于年代久远,因此仅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符号。真正对中华文明产生影响的要属从西周开始的礼制文化,这套礼制以宗法等级为核心,宗亲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深刻影响往后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伦理形态。紧接着,东周时期,我国文化开始第一次大爆发。当时,由于周天子地位的衰弱,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裂状态,但正是这种大分裂才导致我国文明的进步,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各方有识之士都提出自己的主张,产生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先后产生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群冠一时的思想大家和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各诸侯国出于富国强兵和争霸的目的,大力重视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无疑推动了文化的繁荣。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思想激烈交锋,更在交锋中快速成长,产生很多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想,其中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文化体系,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的哲学文化体系,还有以墨子为代表的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尚贤”、“尚同”、“非攻”的哲学文化体系,还有许多其他学派的思想观点,这里不再一一详述。正是这一时期繁荣的文化成果奠定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根基,后世的文化发展大都以这一时期的文化成果为基点。虽然这一时期的很多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但几百年的文化争鸣思想传统和文化积淀及由此形成的思想哲学方法却已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紧接着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完成统一,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地理上的大一统。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后世又经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再到宋明时期,儒、释、道三家融合,形成了道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载气学)[6]。中国哲学和文化便日趋成熟,完全成长为一套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传统。这里有一点要强调,某些人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即为儒家文化,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绝不等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多说是核心部分,早已深入人心但非儒家提倡的如“物极必反”、“顺应自然”等哲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是祖先几千年来在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得到和总结的全部实践成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非常丰富,这其中便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时一定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然后才能笃行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过于庞大,这里便只选一个切点“人”论述。毋庸多言,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一切活动也都是以人为基点,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7]下面便以“人”这一实践主体简要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的优秀认知。不可否认,传统的封建礼制有无视“人”的表现,但不可忽视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于人的重视和关怀。“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注疏》卷五,“圣治章第九”)表达的是对人的主体性认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传》)表达的是人要勇于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表达的是待人处世的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表达的是推及爱人的无私人文情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表达的是民为本的政治理想,以上种种无不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这一实践主体的重视和关怀。这些中华文化就算是放在当今社会,依然不能否定它的积极意义,而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的哲学认知。窥一斑而见全身,见一粟而观沧海。这还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认知很小的一部分,那中国文化对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认知可以想象是极其丰富的。但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切不可犯传统思维方式的错误,要用辩证的实践思维方式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只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应注意到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三从四德”对人性的压迫,“士农工商”对人的等级划分等。现在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西方传入的文明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两种文化,可以交融。首先,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这一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它是中国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被证明适合中国的正确指导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兼容呢?笔者认为,二者不仅能够兼容,而且可以交融。在此,仅以两例论述这一问题。第一,马克思指出人类的最终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人类社会的一种预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实现“大同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的“小康社会”就有如儒家对“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初始阶段的一种设想。“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向往的“大同社会”是相通的,并不矛盾。这是对于社会理想的描述,而具体到“人”这一实践主体的发展要求,二者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在马克思的很多著作中都有论及,“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8],“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9]。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要求是追求“完人”或者“圣人”,经常会听到对某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古人的评价是“完人”、“圣人”,这表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就是成为“完人”、“圣人”。这里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完人”“圣人”的含义虽有不同,但他们表述的都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思想内涵是具有相通之处的。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是不相容的,是可以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中国化,这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这里的中国实际,不仅包含我们通常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还包含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靠人完成,而人是具有历史文化属性的,正如马克思所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里的社会关系当然包括人所属的历史文化环境,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指导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理解为: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有利于对实践的指导,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切不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简单地理解为引用中国历史文化的思想资料注释和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

作者:程祥 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6,67.

[3][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60.

[4]贺祥林.关于做事文化的哲学思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4.

[6]许全兴.中国哲学的第三次大综合[J].兰州大学学报,2005(6).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5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另外,“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中庸之道”的处世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胸怀、“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坐标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伴随着中华民族跨越历史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经典。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困惑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封建制度为依据、以地域环境为载体的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特色使得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这种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产业资本的向外扩张,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在中国的疆土被西方的技术侵略的同时,也和西方的文明发生了冲突和碰撞。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范畴,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生活方式、人的现代化等等在内的总体概念,其中当然也包括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此,二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实际上,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对传统文化“吐故纳新”的过程,都必须在更新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抛弃了传统文化,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而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脱离该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运动,传统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一致的。

随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社会走人了近代的屈辱和衰败。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走上了一条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救亡图存之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再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和找寻。学者们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开始反思中国的文化。许多人开始认识到,中国近代的落后表面上是制度的落后和国力的不济,但归根到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和局限性。于是,西方文化的渐人和文化的现代化成了许多人探讨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视角和切人点。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一些方面的矛盾和困惑,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担忧和疑虑。

(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

中国社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当中,形成了以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马克思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铁制工具和简单畜力使用为基础的生产力,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不可阻断的依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有限和生存所需物品之间的矛盾,把人牢牢的固定在了农业生产之中。同时,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富足安康,也极力发展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的古训.也反映了农业生产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所以。工商业、手工业等农业以外的经济成分都被历代统治者所排斥。然而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决定了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成分不但包括基础的农业生产,更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贸易等等产业成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的比重是有限的。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商业经济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和现代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之间的冲突

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便开始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思想统治。儒家的思想中对“利”和“义”有自己的认识和主导。孔子主张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以利之辩”,对中国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只谈对君王的“义”、对国家的“义”、对朋友的“义”,对“利”视而不见,不屑一顾。这固然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起到了思想统摄的作业用。但不谈“利”的结果是社会的物质产品的困乏和有限,阻碍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然也就阻碍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发展经济、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来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和国家在给社会提供各种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产品收益而不断创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强调自觉地道德观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都强调人的自觉,强调道德。希望通过道德自律来实现社会的太平和制度的稳定。但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把人紧紧地束缚在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之上,牢牢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造就了人们法制意识和国家法规典章的落后。当今世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和构建,是牢牢建立在现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的,它能对人们在生产、生活、经济、家庭等等各个方面发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的合理、有序。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固步自封的意识形态和现代化之间的冲突

由于地缘的因素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个牢固的意识,遵循古训、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能够接纳别的民族和种群的文化和文明。统治阶级从来都把自己视为“天朝上国”,别的民族都是异邦;从来都把自己的文化奉为经典,对外民族文化不屑一顾。广大民众习惯于能解决温饱的满足。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对统治阶级的政权有半点斗争和否定。思想上的严重自满,造就了思想的僵化。同当时代的思想大解放,积极吸纳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剔除本民族文化中的糟粕的现代化文化运动比起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运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形式,文化的内容一定要依附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进步的、才是鲜活的,也才是有生命力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扬弃。

(一)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承性。人类的发展本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的认识和发展就是在对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继承的基础上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的思想成果比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等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思想结晶,是我们要世代继承和传承的精髓。是中华文化中的根基。它对于我们在现代化条件下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时代性。文化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精神。文化不仅是人类以往认识过程中的精神产物,也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一种文化如果不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不能面对变化了的社会,那么这种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作用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是一种阻碍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力量。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时代紧密结合。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丰富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3.民族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思。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文化的根基牢牢地依附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这和他们各自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直接相关,由于这种差异所以在文化的形态和内容上,文化的民族性特征非常明显。中国传统文化要牢牢把握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能因为其他外来文化的传人和侵蚀,而丢掉了民族特色,那样将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大的悲哀。

4.独立性。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为了能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纷纷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和人才。中国的发展既是如此。固然,积极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我们物质发展、国力增强、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了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被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的文化霸权)所同化。文化独立是一个国家独立发展的前提,对别的文化形式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吸收,但决不能丢失自己文化的独立性。

(二)基于现代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I、创新性。同志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一种意识形态可以成为永恒的真理,没有一种放置于四海而皆准的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植根于社会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固然宝贵,但我们不能抱着传统文化一成不变,因为这不符合发展的规律。面对21世纪的世界格局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要不断地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扩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使中国传统文化即坚持了中国传统。又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变化。

2.超越性。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呈现出前进和上扬的发展态势,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比之间的历史、制度要先进,要科学,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比先人们更加准确和合乎规律。超越前人,推动历史是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从事的实践活动。所以超越历史、超越前人。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载体,实现文化的超越是制度完善、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体现在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超越。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只有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文化的超越,我们才有可能紧跟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前瞻性。自从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便步人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深刻变革,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社会制度的完善和调整;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体制之间的不断碰撞;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影响,所有这些社会历史的现实,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潮头,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用更为先进的文化来指导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才能使得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也才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和时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6

一、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轨迹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持有的一个重大历史追求就是早日实现现代化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百年夙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以儒家体系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独属的人伦性意识形态,比如,在天人关系上的价值诉求,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对群体原则的强化和修己以安人的求索,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内圣、逍遥的人生境界追求等。以上诸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与根本,即所谓的“基本精神”。[2]在更长远的尺度上看,在文化传承的历史过往中,有一些思想看法和既定传统,长时期得到人们的尊崇,甚至衍生为生活中行为处事的指导原则与规训戒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推进社会前行的效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这种精神简要地可以梳理为四种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刚健有为的精神、贵和尚中的精神,由此发挥了民族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的功用。[3]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延续的历史脉络,使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几十年间,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外力挑战,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层的东方文化圈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历史抉择。在外力的作用下,原本完整、成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陷入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的境地。从此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开始不断尝试拯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19世纪末期的中国政治家和文化人,曾经幻想在屏蔽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前提下,单单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工具手段、武器设备和生产方式,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造血功能,从而达到使之新生的最终目的。可是,历史证明,这一系列的试验以失败而告终。20世纪初期,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在客观上意味着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人开始转换思考方式。“五四”之后的岁月里,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的中华民族不断尝试走出窠臼,找到通向自立和富强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系统被打碎,孔孟之道一度被激进的变革者视为中国2000年停滞落后的历史孽渊,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在文化心理上一直不太愿意对儒家传统有所眷顾或缅怀,甚至在一些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还把孔孟所连带的传统文化看做是中国走向进步的羁绊。也是在同样的历史线索中,以历史运动的轨迹来看,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大体经历了两次历史跃进式的尝试。第一次,以孙中山的早期社会理想为代表,试图参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社会,孙中山从起源于法国革命前期的启蒙思想和社会契约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那里寻找启发,以民治、民有、民享为政治主张,构建三民主义,但他的一系列努力最终没有获得成功。第二次是孙中山后期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以及在革命实践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最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革命洪流中,缔造了一个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选择了苏联式的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但问题随之暴露,弊端不断显现,从而迫使中国人探索突破这一模式而取得新的发展路径,这也引发了及其一系列政治经济变动,并最终在复杂的历史因缘的风云际会中酿成了的浩劫。艰难走出浩劫阴影的中华民族放眼世界,开始猛醒,有感于中国落后于世界文明大发展的中国人开始奋起直追,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再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大课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情境下,有志于中国进步的人们开始回过头来对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和再认识,抽离出几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在哪里?西方的近代、现代、现代后(postmodem)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何在?如何为现代化做诠释?这三个问题,从根本上说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机会、历史地位和未来命运。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而造成的,并由此得出了西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救星和归宿的结论。这个逻辑假说,虽然在说明了西方文明在促进中国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过程中的历史作用,但其言说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乃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也存在着丰富的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衔接的活力因素,正是这些活力因素促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并转型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些活力因素至少包括如下要点。

(一)经世理念。

经世理念是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时的一个基本主张,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后被世人广泛彰显,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座右铭。经世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历史,并且历久弥新,不断散发着文化张力与文化活力,在文化发展史和民族进步史中成为推动历史演进的无形的手。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末期即清朝后期为例,当我们罗列出著名学者包世臣、龚自珍、魏源,封疆大吏贺长龄、陶澍、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时,当我们例举出他们致力于研究的农政、刑名、河工、漕运、盐法、战守、货币等实学时,就不难发现经世理念的文化因子在这些领域的潜移默化,也不难找到中国实学与西方实学连通的文化逻辑。

(二)变易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丰富的变易理念。儒家经典之一的《易经》,就是一门专门讲究变易的哲学著作。它以阴阳交错、矛盾运动的哲理性言说,阐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当近代中国人在鼓吹改革、变法的时候,还常常要引用古代的变易思想作为根据。例如,早期的改良主义者王韬托孔圣人之口演绎改良的道理;康有为更是把穷变通久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维新派们还把传统变易思想与西方进化论相结合,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而康有为的那部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更生动体现了中西变易进化思想的奇妙结合。

(三)民本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理念的养分。单从儒家的思想来看,孟子的民贵君轻的说法一直为后世的文化人所继承和发扬;即便是到了明清时代的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那里,古代的民本理念也获得了新的时展,甚至还具有了某些近代启蒙思想的色彩。传统文化中的民本理念被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们所继承,并且在新的历史情况下发展、传扬,康有为等人的相关理论著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尽量利用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理念,为排满革命服务。而在这其中,孙中山先生对民本理念的继承和发挥众所周知;还有就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一翼的国粹派的表现也很突出,经过国粹派的阐发,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在20世纪初得到了发扬。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远非上述几点,还有极为深邃和庞大的内容难以一一言及。正是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如此丰富的活力因素,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能力在新的历史转折中继往开来。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一)西方现代性的时代危机。

20世纪西方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就是:西方的思想先锋和学者专家普遍对存在于西方文化内部的深层危机,表现出理性的担忧和深刻的自省。[4]《现代性与历史》一文的作者,法国当代社会学家蒂洛夏伯特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西方式的现代化究竟在当代是否尚有前途?[5]蒂洛夏伯特甚至直截了当地作出了否定性的回答。他在论著中不止一次指出,西方文化在350年前所构建的“现代性世界”虽然在历史上显示出“惊人的进步”,但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中,其前路却越走越窄。蒂洛夏伯特不无担忧地评论说,这种“现代性世界”也许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整个西方文化似乎都遇到了一次潜在的、全面性的危机,清醒的人士都感受到那种大难降临前的“惶惑”;一些深谋远虑的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现代性恐怕要陷入泥沼,因为现代性已经陷入矛盾交织的绝境之中。一些学者甚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代西方文化正徘徊在十字路口。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发出警告,他们呼吁那些仍然希望追随西方文化,复制西方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不要重蹈西方人的覆辙。路已走到尽头,该是迷途知返的时候了。人们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可以超越西方模式的道路,而走向更为美好的生活方式。

(二)东方文化传承与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可能性。

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重新思考,才产生了诸如海外的新儒学这样的学派。从学派本身的称谓看,“新儒学”的提法引人注目。之所以定名为“新儒学”,就表明这个学派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并致力于采掘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现代意义的活力因素。从这个学派的初衷来看,中国应当在文化的传统土壤中汲取精华,辅之以西方文化的优质资源,培育出中国的现代文化果实。中国著名的史学家陈寅恪也具有类似的思想:一方面吸收外来输入学说;另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余时英也认为:在我的理解中,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生活并不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实体,尤其不是互相排斥对立的。现代化即是中国文化在现阶段的具体转变,由于近百年来知识界在思想上的分歧和混乱中,因此中国化的基本价值一直没有机会获得有吸引、有意识的现代清理。情绪纠结掩盖了理性的思考不是主张用西方化来打倒中国传统,便是主张用中国传统来抗拒西方文化。……激进的西化论这在自觉的层面完全否定了中国文化,自然不可能再去认真地考虑它的价值系统的问题;另一方面,极端保守论者则强调中国文化全面地高于西方,因此对双方价值系统都不肯平心静气地辨其异同。至于这两派人在攻击或卫护中国文化时,将价值系统与某些古代的特殊制度与习惯牵混不分,就更是一个不易避免的通病了。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改革

艺术设计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紧密相连。但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化倾向显著,普遍存在重设计实践,轻设计理论,传统文化缺乏等问题。长此以往,艺术设计教育也将成为一潭死水,毫无新意与活力。因此,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变革迫在眉睫。艺术设计教育应扎根于传统文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标,灵活创新,而不是生搬硬套所谓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结合当下国情,认清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发展历程与重要性,方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境遇

当前,我国在文化交流层面,西方的价值理念、教育模式广受众多国民的追捧、模仿,尤其在艺术设计领域。同时,又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缺失,使得设计师难以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宜于当下社会的理念进行创新。因此,设计师应当正确认识、尊重、挖掘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独特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传统文化所处的劣势境遇,实现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性之间互补共生的良性关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新生机,新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开源的世界,设计师的作品要想独特且卓越,就必将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而中国的古典文学、哲学、美学,“匠人”精神等文化资源,其中所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都可以为艺术设计人员打下坚实的创造基础[1],提供永续的创作源泉,进而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生活理念等渗透到艺术设计教育中,使其更具有传统风貌。纵观中国当下的设计大师,如韩美林、靳埭强、吕敬人、陈幼坚等,其作品之所以能够享誉天下,无一不是凭借着自身扎实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反观现今,传统文化教育则出现了严重的断层,难以延续,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发展。传统文化,乃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魂”之所在。

三、设计教学体系中构筑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位国外设计师曾说:“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自古中国就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教育体系,自古中国就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教育体系,只要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容与形式。”因此,我们要细心剖析我们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语言,将其纳入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2]。目前,我国诸多的艺术设计类院校已经逐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已在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形式语言方面进行研究。从近年来的毕业设计、竞赛作品中已有体现齐鲁文化、藏文化等地域特色的设计语言。学院的课程体系中也已经出现夯实传统文化基础的的理论课程,对传统习俗、生活环境、民间装饰等课题进行田野研究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去认识并理解传统文化,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意点。从近年来的一些国内设计师所获得的“重量级”奖项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创作与教育中的运用优势已经凸显。例如,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所获得的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还有张永和,刘家琨等人,都已经凭借着其设计作品中深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在国际上广受好评。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运用误区

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中的重要性,从业者们都有所意识。但这并不等于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度理解。在我国的艺术设计圈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还存在下列几大误区。一,单纯的将传统文化元素简单拼接。这将导致文化异化现象,歪曲误解传统文化的本质思想。从而造成文化糟粕沉渣泛起,创意文化品位低下,影响全民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二,单向的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的优秀设计理念进行隔离封闭。这将导致艺术设计的创意受到禁锢,阻碍艺术设计与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无法顺应当今全球文化多元化互融的趋势。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改革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既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的诸多教育需求,又能够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追求。然而,在目前单一的艺术教育模式中,如需充分展现出上述价值,还需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改革:

1、宏观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提倡“教以养学,学以为己”。在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个人兴趣,让其沉浸在学习,考察,创作,再学习的道路上,反复揣摩,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教育体制才能“多元灵活、富有弹性”,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2、微观过程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应在根植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有选择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教育方式上,追求“教学相长,和谐共赢”。例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知识以几何积数的形式增长,当教师与学生共同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的同时,难免会出现教师向学生学习的现象。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教学并行的过程。同样,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也加深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似乎可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时代已经来临了[3],这些新理念与新现象,艺术设计教育者们都需由衷的接受并消化。

六、结语

诚然,对于如何良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艺术设计教育中,还需要做太多的努力。不仅需要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当下所处的境遇,还要把握新兴文化现象与其深度融合,更需要全民的支持与传播,创造出一个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让这条道路走得更加顺畅。

作者:孔帅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宇谈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美术大观2010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简约传承发展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一)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烂漫”,“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传统设计元素简约主义设计符号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简约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无论是在诗歌、书画、等方面,崇尚返璞归真的风尚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归真返朴,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俭、节用,以及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情趣。这些思想和主张无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理。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之处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适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建筑上最能体现简约思想的要数我国的桥梁设计。如建造于隋朝时期的赵州桥以它独有的单跨式拱型样式,体现了其设计的质朴与简约。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最能体现古代简约思想,做到型简而质美,当数明式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把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构造上不仅讲求外观素雅简朴,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总之,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主要遵从的法则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有一个总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广采博收。

二、现代简约主义与简约性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在造型上做到没有任何装饰、减少到几乎无以复加,但是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等思想的发展,简约主义又一次进人了大众的视野。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者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前卫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在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环境学理论等方面在设计上已有所体现,即在设计上体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简洁、便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使今天的简约主义设计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整个设计中也更趋向于人性化。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所体现的简约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与准确,是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设计者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使之成为自身与大众共同认可的符号,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这一设计思维过程才是圆满的。

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符号正在广泛的得到发展和运用,而在具体的设计中,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例如,我国的几大银行的标志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这正是因为古钱币能够准确地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具有极强的认知性。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互动性;主动性

高校课程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人文通识课程。了解传统文化,便是了解我们民族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这门课程以科学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整理和描述,使学生对古代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关于思想、宗教、制度、科技、艺术等的发展历史与成就,在此基础之上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现代化”这一命题的当代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教”的技巧性与学生“学”的主动性,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互动式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对上课内容的筛选及讲解方式的创新;二是这种上课方式与内容可以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筛选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文化从广义的概念而言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而言主要有四类,一是心态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如宗教、思想等;二是行为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多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如节日风俗、人生仪礼等;三是制度文化,是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等制度;四是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劳动产品的总和。面对浩如烟海的内容如何选择,这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筛选内容需要对上课的同学有一定的了解与分析,由于这门课是全校通识课,所以选课学生专业背景多元化,为了有针对性组织教学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几年来我们也比较关注选课学生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如选课信息、问卷调查、课堂反馈等,我们对于学生的情形也有了大致了解,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皆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对身边文化现象有清醒的认知。考虑到这些诉求,最后我们基本确定了以专题方式来处理浩瀚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上文所述的传统文化四大类中,以心态文化为主体,另三类中选讲有代表性的专题。心态文化中我们重点介绍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两种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对社会生活及文化传承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的社会思想中也依然存在明显的儒、道思想痕迹。另外,传统宗教方面的佛教与道教也是课程讲授的重点。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自东汉初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时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最具有民族特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巫术、方术时期,鲁迅先生也曾经强调过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另三类内容中,行为文化中主要讲姓氏称谓、婚葬习俗与节日风俗;制度文化主要讲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以书院与科举制两个专题为切入点;物质文化重点讲传统建筑与饮食文化。当然,有些内容的分类并非壁垒分明,如传统艺术是讲述重点,可以归入传统思想,而传统艺术中的美术、对联类亦可以归入物质文化。总之,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课程诉求有所了解,再结合课程组教师的统筹安排,最后从丰富的对象中筛选出这些内容,分专题讲述讨论。这些内容都与当下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也易使同学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二、课堂教学以当下文化现象为切入点

本课程是人文社科类课程,重在理论学习。但面对大多数都是理工科知识背景的学生而言,如何使他们喜欢并接受这门课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呢?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可以从当下的文化现象出发,如一条俗语、一个称呼等为切入点,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兴趣。比如在讲宗教观念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会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送你上西天”和“送你回老家”这两句俗语哪个出现的更早?代表了什么意思?这两句俗语在当下社会中还在使用,其意味是人人皆知的,因此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当老师告诉学生,是“送你回老家”出现更早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想问:为什么?这正是我们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因为“送你回老家”,体现是商朝就已经出现的祖先崇拜,人死之后归于家乡,归祖先神管理,叶落归根的观念如果远溯其源的话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而“送你上西天”的观念则明显后起,中国最早结白莲社,期待往生西方的慧远大和尚已经生活在公元4到5世纪的东晋末年了,如此,可知前一句话出现比后一句话早了一千多年。另外,讲到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时,请同学辨析两句话,一是出自《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二是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次提出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同学都会认为从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啊。但当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问他们这两句话受报应的主体各是什么?这时部分同学才会意识到,原来前者受报应的主体是“家”,具体而言是“家族延续的子孙”,而后者受报应的主体是“我”,“我”因报应不同而在六道中轮回,“自作自受”在佛教的报应理论中可谓真理。辨析清楚这个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同学就这一问题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这里体现了印度与中国两种文化传统的差异。佛教无论是自度亦或是度人,都以个体修行为依归;而中国自周朝以来的宗法制社会使我们更注重家族。总之,这两句现在看来内涵相似的俗语其实体现了两种信仰传统。除此之外,还有如“无事不登三宝殿”“现在”等俗语词汇,如节日、祭祀等习俗的切入点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内容,我们通过这些事例告诉学生,文化传统并非存在于遥远冰冷的过去,而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既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改变对于课程内容的疏离态度,也更容易引导他们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

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程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内容,上文所述偏重于教的层面,那么,学生学的层面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在上课之初先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使其了解这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人文科学,由此能一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并具有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通过《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表》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也能了解把握课程进度。再次,向同学解释本课程的上课方式。本课程学习课上与课下的时间比最少是1∶3。课上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但每节课下课之前布置下节课要讲内容,再给出参考文献,希望同学能课下阅读。第四,考核方面注重平时上课的作业与听课情况,期末和平时各占总成绩的百分之50%。这样,在开学第一课时学生对于整体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考核方式都有了总体了解,可以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和田野调查的方式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学习。在课堂内安排与讲授内容对应的小组或班级讨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关于这一点,几个学期来我们做过几种讨论方式的实践,经过多次实践之后,我们基本确定以下方式:上课之初就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数量对应知识模块的数量。每次课程内容都以个人为单位撰写相关读书心得,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堂讨论内容。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单独设立讨论课,每一讲为一专题,教师讲述之前先请事先准备好的一组同学就所讲内容进行讨论,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每个模块的知识阅读课外书籍,撰写读书笔记与心得,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上文教学目标中我们曾反复强调,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使学生积累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精神。在教学环节,我们常常会布置一些实践性强的题目,需要查阅资料或进行一些小范围的田野调查。如我们在讲姓氏称谓之前,往往请同学做一些小作业:查一查你的姓氏的来源;问一下你的父母,给你起的名字的内涵并给自己起个号。要完成这个作业,同学首先要掌握几个知识点:第一,了解姓与氏的区别和联系,明白姓代表血统,不变;氏代表支族,可变。第二,古人名与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意义相反的、意义相关的、以排行为字、以五行相生相克为字的。第三,号代表了文人逸士的雅趣,名和字都是长辈赐与,只有号是自取的。在熟知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完成这些小作业。以上几种方式都是我们上课时常用,实践也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事实中,我们课程组几位老师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就上课的方法与效果等问题展开讨论。

四、课程微信(QQ)群与微信公众号的辅助教学

本课程在校园网上原有课程网站,但我们负责网站线上交流的老师发现几乎没有人在那里发言。而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社交软件的流行,学生们更喜欢用QQ和微信来聊天,于是我们课程组教师也因势利导,更多地用社交软件与学生交流。每节课之初,我们都会建一个课程群,微信群或QQ群,谢绝灌水,就课程内容自由讨论,老师在看到相关文章时也会转发请同学阅读。主要讨论与课程有关的内容,比如上传教学计划、提示作业、提示下节课内容等,老师或学生如果有看到相关的文章也可以转发在这里,请同学阅读,有价值的再组织线上讨论。这种方式自由便捷,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学习的作用。比如有一学期时正好是海昏侯墓的挖掘,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其墓室、墓葬皆具有代表性,那一段时期,老师和同学经常把最新解读文章发在群里,大家再就此讨论。对于汉代的葬俗及墓志有了深入了解。另外,因为课程群即时交流的特性,有时也作为简单作业的展示平台。如在讲述传统艺术之时,我们的一个小作业是要求每一位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撰写一副对联,直接发到群里,老师点评打分,同学围观讨论修改。在期末调研反馈时,许多同学表示这种作业的讨论点评方式使自己收获良多,既有技巧方面的积累,又有欣赏能力的提高,也大大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为了更好地展现课程内容,扩大课程的影响力,我们申请了一个《文化专题》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文章。公众号分几个专题,其中,“原创天地”给优秀的学生作业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当然这里也有老师的原创文章,如《三伏天的起源与来历》《世说新语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建构与实现》等都是老师的原创文章。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学生见识到同龄人的水平,从而见贤思齐,另一方面在文章的阅读中也增长了知识。每次上课之前,我们都请同学关注这个公众号,这样就可以定时接收推送文章,加深了解,增长知识。因其便捷性,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使用,如我们公众号中有一组关于古琴的文章,有关于古琴的形制、古琴曲的特征及著名琴人,在讲到传统音乐时再结合这组文章,则对于古琴这个专题会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另外,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我们也有一系的文章来谈这个问题,因为和现实联系紧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