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7:56:29

中班范文篇1

一、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学生在心智上正处于发育的时期,所以教师在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思想是最好塑造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迷茫的时候,所以教师一定要时刻的注意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还有就是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法治道德教育,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对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认识不够深刻,一不小心就会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这个时期,班主任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法治道德教育。以上说的这些归根结底就是德育,做好学生的德育是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打下基础。德育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让学生具备高尚的品质,知道如何去做人,同时这也会让学生在心中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道德底线在哪里。所以做好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推动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提升。初中班主任应该结合自己班上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来开展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初中班主任一定要积极采用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工作,比如微信应用在学生和家长之间都是非常流行,所以班主任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应对,做出正确的引导,所以微信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的教师还是太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有些教师把分数看得太过于重要,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德育课堂改为其他科目的课程,从而就忽略了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发生一定的畸形变化,这种现象十分严重。还有就是当今的社会现状对初中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初中生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从网上获得各式各样的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对现在正处在心智发展阶段的初中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现在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太多的班主任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当中,不能真正地做到关系平等的交流,这是很多的初中班主任忽略的地方,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三、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策略

首先,微信这一聊天软件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为在平时微信就很受学生的欢迎,很多的学生都在使用,所以使用这个软件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善意,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像好朋友一样聊天,学生也会更好的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就是班主任要结合自身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做出应对,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因为现在的初中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在心理上也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一定及时的关注并且给出应对。例如:班主任可以根据最近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变化和平时的活动来发现学生情绪的波动,及时地在微信上进行交流调整学生的心态。时刻关注学生在朋友圈的动态,因为一些学生如果发生一些思想变化都会在他的朋友圈中发表的文字或者图片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就要注意细心观察,从只言片语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地做出心理辅导。

中班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初中班级管理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成绩和日常管理,还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在初中班级中,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为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舵手,不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沟通家长的桥梁,更是学生健全品德的塑造者。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如何才能在班级中开展,高效、优质的德育管理是当前每位初中班主任都需深思的重要问题。

1初中班级德育管理难点问题

一是学生欠缺自束能力。当前虽然大多初中学校都规定不能“带机进校”,但由于初中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在对待事物上还未树立全面利弊权衡意识,因此尽管学校对手机入校“一纸禁令”,但仍旧有多数学生未遵守制度。二是学生情感引导缺乏。很多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上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学生性教育的引导,只是盲目禁止早恋,而未对其进行正确情感引导,还有些班主任在对待早恋问题上“捕风捉影”,弄得学生人心惶惶。三是班级德育管理实效低。部分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上偏重与理论,例如在对学生抽烟管理上,很多学校都是千篇一律采用政治说教法,向学生列举出抽烟对人体的危害、二手烟危害以及对空气环境的污染等,这种说教方式难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且没有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来作为引导,致使学生难以产生深刻体验,管理实效性较低。四是学生自主管理过度。部分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还原程度过重,认为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后自己便可以置之身外,导致德育管理变得随意。这样虽说可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但若不容易把握度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我主义。

2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优化策略

2.1提高学生自束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可以说是初中生必须要拥有的基本能力,初中班级人德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让他们可以正确的判定事物的正确与否,辩证的看到新奇事物,同时可以对自我行为予以约束、在对学生进行手机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班级公约的办法来实施管理。首先教师必须要和学生相互约定,如果学生要带手机,应当首先征求父母同意,之后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认其需要配置手机之后,借助于班级公约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与协商,同时再详细的规定学生配置手机的时间、使用地点以及使用频率等,来让学生能够自觉的抵制手机的诱惑,能够正确的使用手机。这样的管理办法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盲目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比起来,从“堵”到“疏”的管理办法可以更好的对初中生手机使用进行管控,同时还可以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还能够有效的凸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也符合初中生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

2.2做好学生情感引导: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过程中的情感引导主要是对于初中生非常容易出现的“早恋”现象,在对这一问题予以处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够用有色眼镜来看待早恋学生,也不能够盲目的对学生家长予以批评,而是需要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情感引导,让学生能够做到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心态。其二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能够采取粗暴的态度,必须要坚持换位思考,了解和理解学生[1]。进入新世纪以来,初中时代出现早恋问题或者孩子们产生早恋意识越来越多,而在进入社会之后这些学生的人际关系通常维持得更好。另外如果教师仅仅是盲目的压制学生,反而会让学生出现叛逆心理。所以针对青春期的学生而言,班主任应当采取更加宽容的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防止对学生带来伤害,正确的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好男女关系,并能够将其幻化为动力放到学习中去。

2.3结合家庭进行管理:如果把学校德育工作称为德育教育的内部管理,则外部管理便是家庭教育。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首先是应当定期对学生的家庭进行走访,详细的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研究学生成长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方式,另外向学生父母以及监护人告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其次班主任还应当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会的时间应当尽量选择在重要考试之前或者结束之后,并向学生父母详细的汇报本期教学计划以及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工作中配合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家长会中必须要尽可能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批评学生父母,而应当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之后合适的指出学生存在的一些小问题,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寻求更加科学的处理对策。此外,班主任还需要指导学生家长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和教师“通气”,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环境。

2.4培养学生自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担任有多重角色,比如说知识的传输者、思想的引路人以及生活的管理员,如此多的工作负担让很多班主任精力分散,无法保证教育管理工作质量[2]。所以建议应当合理的对班主任的职责予以分解,从而吸纳更多的人员,让其他的教职员工与学校管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初中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来,尤其是对班主任角色的分解和转化,不仅可以让班主任空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术业专攻,另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对班级管理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此时班主任仅仅需要从旁引导,并不是所有的事务都必须亲自上阵,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另外还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的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结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实施,给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目标和方向,初中班级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不仅要班主任加强重视,学校和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其中,为初中学生健全人格、优质品德的养成提供保障。

作者:杨丽萍 单位: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简乡勐简中学

参考文献:

中班范文篇3

一、尊重学生个体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此阶段开始追求个性。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用心沟通,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得到有效解决。首先,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体,在进行沟通交流时平等对待。例如,当两名学生出现争执时,班主任需要冷静处理,明确问题产生原因之后进行公平处理。其次,当学生向班主任倾诉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明确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学生成为朋友。与此同时,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感受到爱护和尊重,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与班主任沟通。通常情况下,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当班主任发现学生成绩出现波动时,避免直接批评学生,要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找出学生成绩波动的原因,基于具体原因对其进行科学引导。

二、强化家校联合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首先,班主任要耐心接受家长的意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与班主任的联系密切,才能够及时明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班主任很难深层了解每名学生。因此,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联系,确保双方实现共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名学生的家长,严禁基于学生成绩区别对待。与此同时,学生家长也不能因为个人身份权威要求特殊待遇。最后,班主任要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在具体实现家校联合时,班主任要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正视每位家长的需求,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交流障碍,班主任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指导,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策略。现阶段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溺爱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需要通过案例告知家长此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家长对其予以重视。

三、应用赞美艺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科学应用赞美艺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进步。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关爱,并以此为基础科学构建师生沟通关系。在此过程中,表扬和赞美能够实现师生关系的有效融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追求独立,不喜欢受到外界管束,但是其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自信,需要外界对其加以肯定。班主任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对其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此同时,在具体进行沟通时,还要高度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四、优化沟通技巧

在具体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选用的管理方式非常重要。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基于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科学改进沟通技巧,应用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具体沟通交流时,不仅可以面对面交流,同时还可以采取短信、微信或书信等多种形式。在具体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基于学生的心理变化、性格特征,以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合理优化沟通方式。例如,在学生考试成绩下降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发微信或短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如果学生之间出现内部矛盾,班主任要对发生相关事件的具体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设定沟通策略,避免主观判断。构建民主关系能够确保学生与班主任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在具体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主动寻求学生的帮助,让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决策和计划。当出现分歧时,需要与学生探讨解决策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学生产生依赖,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总而言之,通过尊重学生个体、强化家校联合、应用赞美艺术、优化沟通技巧,能够确保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高效沟通,推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廖国益.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中华少年,2017(18).

[2]吴小琴.关于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深思[J].好家长,2018(81).

[3]渠璧.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艺术与沟通技巧[J].中学教学参考,2019(6).

中班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自主管理;策略

班级自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班级体中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每一个学生为主体,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依靠健全完善的班级制度,实现班级体的科学化管理,通过具体的实践,不断调整和更新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使得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目前初中阶段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管理目标与方式不一致。通过对目前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知道,虽然现阶段初中班级内也开始逐渐重视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也设定了一系列能够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和策略,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例如,由于初中生的自主自律程度还不够,因此不能够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性不高,增加了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难度。除此之外,由于学校体制的原因,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即使学生想发挥主动性,也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够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由此可见,虽然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目标明确,但是由于学校环境、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班级自主管理主体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实施困难、进度迟缓。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为了能够在课程理念下,积极推进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高效地开展相应的自主管理措施和办法,必须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1]。但是现阶段初中管理实践中,由于学校体制建设不够完善,管理模式陈旧,现有的班级管理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很难发挥主体作用,不能够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突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学生开始逐渐缺少对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开始被迫接受被动的被管理模式,这与学校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背道而驰。3.班级自主管理缺乏整体的实施策略。学校想要开展高效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目标和规划,其次需要有一定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使得自主管理实施主体能够按照既定的管理目标和实施策略,按部就班地实行自主管理[2]。但是目前初中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虽然有制定一些有前景的管理目标和规划,但是却没有一个完善的实施框架和策略,只是悬空的一个班级自主管理的概念,不能用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将自主管理落实到实处。由于缺乏实际的管理措施,班级自主管理目标缺乏实施框架的支撑,学生和教师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自主管理实施进程,因此很难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管理模式。

二、加强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方法措施

1.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自主管理氛围。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课程理念下初中班级的自主管理,首先教师需要明确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落实班级自主管理的根本,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3]。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适当地放松自己的管理权力,抓住核心的班级纪律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其他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学生艺术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教师需要把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结合班级的发展,对自主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以及具体的实践方式等做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指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去。2.完善班级自主管理规则制度。拥有健全完善的班级自主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制度保障,不仅能够规范学生以及教师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是实际管理工作,而且还能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健全的自主管理指导和发展方向[4]。因此班级需要重视自主管理规则制度的建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提升自主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反思调整。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缺乏实践经验,也就缺乏经验总结,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不断反思出现的一些错误和缺陷,并且根据班级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积极改进和调整班级自主管理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全面的班级自主管理。

实现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对于提升班级凝聚力以及增加学生对于班级体的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和班级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提升班级的自主管理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佳怡.课程理念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探究[J].才智,2016,(06):2-3.

[2]高斌.自主合作理念下班级自主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2):24-26.

[3]张忠萍.基于快乐教育的小学生自主习惯养成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20-22.

中班范文篇5

关键词:学生;班级管理;策略

高中班级管理中,以往主要是强调学生被动式听从教师的管理,学生自主性管理缺失,只能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对于此种管理方式,教师制定的配套准则和制度,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管理,与新时期学生发展规律相悖,制约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寻求合理方法开展工作,切实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成效,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纪律,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意义深远。由此,加强对其研究,对于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单一、陈旧。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主要是采用绝对管理方式,教师的命令时绝对的,学生只需要听从教师的命令安排即可。教师命令,学生负责听从,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现一种教师说的话比家长说的话有用。教师在课外时间与学生交流较少,对于部分特殊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独断专权,忽视学生的意见反馈,不予学生商量,即便采取部分班委的意见,但是最终仍然是自行决断。由于教师忽视民意的表达和采集,导致班级内部民主氛围缺失,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只是要求学生写检讨来检讨自身所犯下的错误,未能与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二)师生沟通不畅。高中教学任务紧张,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很多事情班主任都需要亲力亲为。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各项活动都需要教师半管,制定严格的准则和制度。老师的话就是权威,学生需要绝对服从,这种管理方式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意见的反馈,学生被动式服从管理,主观能动性缺失,无法将自身的意见充分表达清楚。此外,教师指导方式不合理,教师未能通学生深入交流,盲目的选择指导方式,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缺乏主见,习惯性听从他人意见和安排,对于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青春期的学生,可能由于思想叛逆,不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喜欢反着来,可能走上歪路,不利于后续的发展。(三)好学生绝对优势。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对于学习好的学生重视程度较高,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十分偏爱,各个方面都尽可能的照顾,管理中相应的与学困生存在不同。诸如,在月考后,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优先选择座位,作为更加靠前,有助于学习知识,而其他的学生按照成绩依次排座,不利于学习,自律性较差。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更好,成绩差的学生成绩也将更差。学习好的学生即便犯下错误,但是教师也仅仅是口头上的责怪,并无实质性的惩罚;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犯下错误当做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严厉批评,写检讨,请家长是主要方法。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将导致学生心理不平衡,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生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

(一)突出班级管理民主性。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突出民主性,营造民主的氛围。对于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如果仅仅依靠学生意见来管理,可能导致管理方向偏差,失去教师引导,班级管理原有的意义随之丢失。故此,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能力,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中,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成效。(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关键。创新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树立远大的理想,迎合时展潮流。(三)培养民主班委。班委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较为突出,在选举班委过程中,应该坚实民主选举标准。学生成绩并非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不代表品质好,所以应该鼓励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班委竞选,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尊重学生隐私的同时,勇敢承担起班委的责任,在班级内做榜样模范作用,辅助班级管理工作开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寻求合理方法开展工作,营造民族管理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切实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成效,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纪律,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为后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远.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3(3):218-219.

[2]何立轩.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3(10):284.

中班范文篇6

摘要:身处青春期的初中生,性格叛逆、行为涣散,不服说,不服管,这给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初中生思维异常活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以往“制度化”管理的方式俨然不适应当下初中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亟待更新与优化。人本理念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将其渗透于初中班级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理念的重要性,并探析了有效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人本理念;渗透

以往“制度化”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较为机械、生硬,容易忽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久而久之,不利于班级管理优化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本理念迎合新课改要求,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其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思想,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管”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在人本理念指导下,班级管理的中心是更完美地发展人性,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终生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即更加尊重人的发展,班级管理的主体同样是客体,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在人本理念感染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现了和谐相处、共融共生。

一、初中班级管理渗透人本理念的重要性

1.凸显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互助、支持,它尊重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每一个人都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地投身学习与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理念有利于凸显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策略与方式使更倾向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从学生实况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重要的依据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更高质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2.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以人本理念为指导的现代班级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使师生互动沟通更加频繁有效,增进了生生、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全班师生拧成一股绳,极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使其脱颖而出,取得更大的教学成就。班主任循序渐进地渗透人本管理理念,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理解包容每一位学生,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人本理念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师生心理共融,使班级更加团结、向上,竞争力与战斗力更强。

3.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基于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是当下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渗透人本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并形成团结向上、奋勇争先、和谐友爱的良好校风。人本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使每一位学生放下心中芥蒂,积极投身学习,投身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毋庸置疑,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影响学校环境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而和谐班级的形成必然推动着良好校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团结、平等、公正、友爱、力争上游的班风为和谐、团结、文明校风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班级管理人本理念的渗透策略

1.兼顾学生自尊和人格,实现人本理念渗透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好,必须要保护学生自尊、尊重学生人格,做到自尊与人格的兼顾。教师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心呵护学生自尊心,使其免受伤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长开始溺爱孩子,这致使初中生自尊心、叛逆意识更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维护学生自尊,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这一做法最直接的体现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不对学生进行言语侮辱、不体罚后变相体罚学生,避免在盛怒情况下做出出格行为,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批评教育。二是尊重学生人格。青春期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叛逆思维,初中阶段是其人格发展重要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2.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合理需求

初中生处于心理成长的敏感期,极大的升学压力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心理负担,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故教师应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迎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做好和谐班级文化建设。和谐、文明、团结、友善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师生和谐共处,使学生赢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愉悦,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最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学习,学习质量自然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自然高效。第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构建亲密师生关系。由于初中生学习程度与学习习惯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困难重重,这导致其心态消极低沉,久而久之,也使班级管理面临着困境。因此,教师应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帮助其改善心态,树立信心。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自主管理

人本理念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尊重人的发展,将其渗透于初中班级管理,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实施分层自主管理。毋庸置疑,分层自主管理是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首先为学生分类。基于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实况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成绩较好,自控力较强的学生。第二类,成绩中等,自控力一般的学生。第三类,成绩较差、自控力较差,个性超强的学生。其次,对于每一类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对于第一类,教师可给予其更多的管理自由权,教师只要做好监督工作即可,该类学生自律性较好强,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第二类,教师应缩短学生自主管理时间,适当给予其管理主权,但大权仍要掌握在教师手中,与此同时,要强化监督。对于第三类,教师应加倍重视,尊重其个性差异,防止其逆反心理的猛增,并基于该类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各个击破,提高管理效率。

4.多角度、多层面帮助学生拓展发展渠道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特别是对于一些爱走极端,不服管理的学生,教师更应尊重他们,积极为其拓展发展渠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多角度、多层面拓展学生发展渠道,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可做到三点:(1)迎合学生兴趣拓宽发展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教师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学生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爱好拓宽自我价值实现平台。例如,一些学生爱好文学,教师可组织成立文学社,开展文学创作活动等。(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挖掘学生潜能。例如,教师可通过小组打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品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进行多元评价。(3)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例如,班主任可适时组织班级辩论赛、开展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综上所述,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管理理念之于学生、班级、校园均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诚然,以人本理念作为班级管理指导思想,将人本理念渗透于初中班级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认识到人本理念的优势,并在班级管理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与教训,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实效。

作者:刘爱雪 索相云 单位:山东省高青县第四中学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薛丽:论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32。

第二篇:初中班级管理的“四字经”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老师的主要职责。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面对学校以及家长的管束,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里以及行为。因此,管理好初中班级,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才能够引导学生,不仅使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创建良好的班风,突出一个“细”字

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教师只有获得学生们的信任,才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因此,班主任老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当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学校规定早自习时间为六点半,作为教师应当在六点半或六点半以前到,给学生树立守时的榜样。其次,要强化纪律观念。通过学生对《学生学习手册》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制定相关的规章纪律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2.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容易受到班主任教师的重视,但是,生活上,往往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学生意外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学生上学的往返途中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努力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开家长会以及家访过程中,都要强调安全的教育,制定出安全防范的措施。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还能够提升整个班集体的活力,中学生都具有很强的表现欲的特点,他们都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得到成功的喜悦。利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是管理好班级的根本。为了以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和春游活动。学生都有好胜心,为了在拔河比赛中取得胜利,学生积极参与日常训练活动和比赛,通过比赛教师组织学生发表感想,大部分学生表示“累并快乐着!”拔河的技巧在于团队之间的默契,学生在拔河比赛中进一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春游相对来说就困难,主要是因为春游在户外进行,在自由空间中学生不受约束,伴随着各种风险。为了让春游活动顺利进行,笔者对全班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加强出游纪律。这次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学生感叹“纪律真的很重要”!由此可见,以细小甚微的态度创建良好的班风,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教师可以适当发挥班集体活动的重要作用,利用班集体活动对学生形成教育意义,从而真正实现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团结合作,体现一个“诚”字

1.各尽其才。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就应该发挥每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班级的管理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个特点,设置合理班级管理岗位,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管理的作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制定值日表。将每天的值日分别由一名班干部和一名学生担任,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情况以及就寝卫生和就寝纪律进行督促及记录,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映。

2.团结各个科目的教师,综合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各个科目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所差异,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各个科目的教师,通过各科教师的信息交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及表现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组织开展家长会或定期家访。班级管理不仅包括校内管理,也包括校外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状况以及表现情况。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可以有效的掌握每个学生的课内外的学习状态以及表现情况,有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发现有一个学生有迟到旷课的情况,课堂学习活动中也不活跃,作业完成情况比较差。为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对该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发现家长对孩子并没有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家长表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再加上学生家长白天要上班,晚上没有办法陪着孩子做家庭作业,在家庭中也没有与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沟通等等,基于这些问题和家长对孩子错误的教育观念,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说明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形成了新的认识。一段时间之后,笔者发现学生情况有所改观,再也没有出现迟到旷课的情况,学习效率和学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奋进,贯穿一个“爱”字

1.充分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一个没有爱的班主任,很难教育出优秀的学生。由于初中学生处在十四、五岁的年龄阶段,他们渴望自由,也有个人的想法,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尊重每个学生,提供师生交流的机会,对学生的想法与意见,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及建议,包容他们的小错误。宽容,就是要容忍学生犯错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差异,学习的效果自然各不相同,对学困生的重复犯错,教师应当给予他们充分的反思机会和时间,用鼓励的方法取代严厉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2.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学生也是如此。尊重是以对学生信任为前提的,教师只有尊重每个学生,才能够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各项能力充分信任,尤其是学困生,在课内外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对于一些自信不够的学生,充分鼓励他们,努力把他们的“不行”变成“行”。比如,教师对于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没有当着全班学生训导和告诫学生,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单独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听讲,保持注意力集中。以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3.作为班主任教师,需要有很强的耐心及制怒的能力。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无论是在智力还是天赋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接收能力不够强的学生,甚至遇到学习态度恶劣的学生,为了避免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教师需要很强的制怒能力,耐心地引导学生,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

四、方法不断更新,牢记一个“学”字

1.加强自身的学习。班级管理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局限于教师,各种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作为班主任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够在学生当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性情各异,形形色色的学生,必须时时刻刻地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2.加强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班主任的交流。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交流会,根据各个班主任的教学经验,探讨和总结出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充分重视班级管理得当的班主任,利用教师教学交流会,分享出自己的管理方法。比如,为了加强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便于班主任、教师在课外时间的交流,班主任及时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通过对这些管理经验的借鉴,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班级管理,对加强班级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转变传统的观念,乐于施教。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的教育形式。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充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其次,教师要树立乐于奉献的精神,用真诚和爱心去关心每个学生。总之,班级管理是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也是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班主任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师生交流、家访以及组织集体活动的形式,充分了解以及挖掘每个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恰当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喻爱华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延科.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2]程斯华.潘颢.班级管理四字经.[J].学生管理.2000

[3]陈岩:以生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198-199。

[4]陈丹: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育,2015,18:87。

第三篇: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的责任是能够教书育人,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把学生们培养成为懂事的对国家做出贡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好的管理工作学校是必须重视并且要做好,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质量和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和成长的。但是,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再加上教育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和要求。现在有的班级管理中是存在不少问题,而且问题的种类比较多样,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对于班级管理不理想的班级,势必会对学生们的学习和身心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们所关心的一个研究对象。下面先从分析学生们的情况分析,有利于管理工作开展。

一、现在初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青春期是一个人人生阶段发展的比较关键的时候,心理状态开始由半成熟向着成熟阶段过度,在这个阶段他们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兴趣,比如烦躁、紧张、忧郁的不稳定情绪。因为生理的变化开始趋向于成人导致了与心理的需求产生矛盾变大,再由于外部的一些情况,所以,需要老师家长们还有社会环境能够做出积极的引导。因为心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也是这个时期学生们心理的一个比较大的特征,他们不会轻易表现出来内心的想法等。他们不愿意和周围的老师们家长们诉说,更愿意向朋友或者借助网络里进行诉说。由于自尊心也在变的越来越强,心理的表达的渴望与害怕无人理解间会产生大的矛盾甚至会扩大,所以需要引起老师们家长们的注意。

二、初中的班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班级的管理部够民主

老师们要想管理好班集体,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好多班级的负责老师往往采取强硬的管制方式或者进行比较自由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有的老师不能够以身作则,这样往往是取得不了很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最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方式应该是进行民主的管理没这样是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建设,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把握知识,能够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管理内容方面单一

学校班级在进行智育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进行科学文化的讲解和传授,再加上中高考的影响,文化的传授变成了初中学生们的主要任务与活动的内容,随之,对于学习的管理就成了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点来进行开展了。但是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是有不同的良好的学习爱好,老师只是单方面地进行学习管理,是不利于对于其他学生的管理工作,会使更多不太注意学习成绩而有好的兴趣的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对班级的向心力,因此,是不能达到很好的班级管理。

(三)管理方式不够多样化

有的班主任虽然在班级的管理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太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管理的方式太过单一,例如有的班主任对学习成绩差或者纪律差的学生往往是一般不怎么管理,就想的是不影响别的学生学习就行,于是就安排特定的座位,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们的自尊心受到损害,虽然表面上不做出什么反应,但是内心里却是充满了叛逆,很多时候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配合。导致班级的管理无法实现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要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虽然工作内容会比较细和琐碎,但是是有利于良好班级的创建。

三、针对初中班级管理采取的策略

(一)进行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的管理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管理的效果,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老师需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思想观念,应该接受新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要能够把自己摆在学生们良师益友的身份角度去和学生们相处。初中的学生们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老师应该主要进行人生的引导,告诉和教导他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以及方式方法。同时班级的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的,老师还要进行备课授课以及课后的作业批改,因此老师可以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培养班干部一起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甚至可以采取轮流管理的方法,可以调动起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加班级凝聚力。

(二)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法

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和优化的时候,可以采取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采取这样两种方法更容易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来自信,使学生们更加懂事,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因为要是只是对学生们进行惩罚,学会们心理肯定会产生不满,进而慢慢产生与老师对立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而在学生们表现好的时候进行赞美,真诚地进行表扬,学生们心情会变好,学生们会认为老师还是喜欢自己的,可以激发学生们更加认清自己,还知道什么事情对和错,帮助学生们辨别是非,使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立。

作者:成小光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九户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欧阳文根.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

[2]刘海涛.初中班级民主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第四篇:情感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学生个体情感上的体验,注重学生态度、信念、情绪以及情感上的管理和沟通,通过教师在管理中渗透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情感控制,实现自我管理,为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提供有力的支持。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这是班主任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在管理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个体自身素养的提升。本文从班级氛围的营造、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良好情感培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促进学生自身全方位的发展。

一、打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稳定发展

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于学生情感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俗话说:“好的制度能够让坏人变成好人。”良好的班风的营造有助于学生稳定情感的发展,不至于学生会产生情感上的波动,削弱学生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因此教师在班干部选拔、班规制定、学习模式改善等方面都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在班干部选拔和班规制定上采用民主的原则,争取学生的意见,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例如,班干部的选拔是很多学生重点关注的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在班级里担任一定的职位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并能够被任命。班主任对选拔的规则进行了调整,减轻学生在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对抗感,争取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中,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对于班长的选拔教师改变以往以成绩好作为选拔的条件,并转变为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强的学生来担任,除了学习委员外有成绩上条件的限制,其他的班干部任何学生都有机会参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主动配合班级管理的热情,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二、增强师生互动,构建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感

1.班主任要树立情感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模仿的对象,在青春期萌动的阶段,很容易教师就成为学生心目中言行和情感取向的模范对象,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形象中传递健康的情感倾向,成为学生效仿追随的对象。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发挥身边人典型的模范效应,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情感成长产生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例如,班集体中有的学生为了帮助生病的同学,主动到他家补课,给同学耐心讲解课堂上的知识,最终让同学跟上班级课程的进度。班主任对于这位同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赞扬,并在班上作为典范激励其他学生效仿,营造和谐、互帮互助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愉悦感,有助于师生之间构建融洽的关系,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

2.选择有效性沟通,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及反馈影响着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很多的信息涌入学生的眼帘,由于学生辨别信息能力薄弱,容易收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对学生的情感认识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情感成长的道路上出现摔跟头、走弯路的情况。因此,班主任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掌握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思想波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情感上的困惑,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指明灯。例如,班级中有位学生因为一次没有考好而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成绩下降了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不会在受到教师的喜爱,同学的信赖,觉得同学都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就每次进教室低着头,没有了自信。此时教师就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找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变化,以及对问题的认识等,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消除这个心理上的情节,理清思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爱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的情感关爱,这种爱来自家长、教师和同学,学生希望自己成为每个人重点关注的对象,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在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教师就像朋友一样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像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增长,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例如,班级中刚刚转来一个新同学,则教师需要让新学生尽快地融入班集体中,则要给予这位学生更多的关注,让他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来自班集体的温暖,促进其快速地融入。同时班主任对于各个班干部也要事先做好沟通,对新同学的加入多多给予帮助,让他感受班级同学的关爱,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情感认识的形成。综上所述,实施情感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崇敬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自我接纳感和认同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纠正和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经验的积累中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高丽 郭娟 单位:山东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水中学

第五篇: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理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的作用和在初中班级的应用展开讨论,对人本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人本理念;班级管理;初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变革,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迫切需要人本理念的贯彻和执行。所谓人本理念,就是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和完善人性,为人服务。在班级管理中,要遵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人本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理念,使班级得到有效的管理。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有巨大的作用。将人本理念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人本理念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制订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发展考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与学生相处,引导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帮助,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之间、教师之间还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用这些方法将人本理念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中,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二、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理念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下面对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仍然承受着升学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班主任,对提高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感到很大压力。要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培养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与时俱进、和谐共处的良好班风。而良好班风的形成同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人学生都乐于做好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初中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不理想,也没有升学的压力和动力,对升学不抱希望,这些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按时交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扰乱课堂纪律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与障碍,这也给班级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带来压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也同样尊重老师,从而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合力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班级的健康发展。

2.实施科学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应当科学组建班级管理小组,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小组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在小组内选择管理小组的成员,例如组长等人,让组长管理小组内其他人员。同时制订班级小组规章制度,各小组之间建立组内交流,组间竞争的管理机制;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形成一个团结友善、和谐向上发展的良好班风。为了避免学生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实行各小组长轮流管理班级制,这样每一个组长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工作的管理,让每一个组长都能够以身作则,增强班级管理的责任感。这些措施促使班级小组能够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推动班级的发展。

3.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

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体现在成年人上,也体现在学生中。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状态,班主任才能更好地管理班集体。对此,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想法及心理状态,并且积极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排解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将人本理念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中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在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人本理念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为了更好地推动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实施科学的管理理念,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教学环境,为学生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梁洪万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塘沟中学

参考文献:

[1]薛丽.论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2).

第六篇:初中班级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集体,班级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客观的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手段建立班级激励机制。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初中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慢慢地从年幼走向成熟,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让很多家长和老师觉得很困扰,找不到合适的引导方法。所以在这时在班级建立一个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这时处于青春期,性格活泼,勤于思考,个性张扬的同时也使自己主观意识加强,开始叛逆,有逆反心理。这时在班级中推行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学生从心理上能够接受,行动上也能够遵守。

一、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

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学生的基本情况成绩、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家访。到学生家中去看一看,与学生的父母进行一些沟通,在学生的学习中父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可以了解学生平时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通过对每个学生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合他们的激励机制。其次,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渴望自己被别人认可,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所以,老师在了解学生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因为了解情况而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最后,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大,想法比较多,是班级管理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阶段。在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细节,学生这个阶段内心比较脆弱,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在了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QQ、写评语、单独的谈心来了解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准确把握其心理。

二、树立榜样形象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来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初中生喜欢模仿,善于表现,抓住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通过榜样来更好地管理班级。首先,为人师表,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所以在平时老师要以身作则,从实际情况出发,自己都达不到的要求就不要强制学生去达到,多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在自己监督学生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来监督自己,互相监督,互相改进。其次要在班级中树立一个学生榜样,作为班级的“领头羊”,带领自己的班级不断向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缺点,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发掘每个学生各自的优点,给其他学生起示范作用,初中生的好胜心比较强,会在心里暗暗较劲,改正自己的缺点迎头赶上。如有的学生爱劳动,有的学生守时,有的学生体育较好等,班主任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些优点,予以表扬和激励,让这些学生做得更好,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这样在班级中通过树立榜样,建立一个你追我赶的激励机制。

三、分层激励,提高激励灵活性

由于学生的多样性,每个学生个体上存在客观的差异,在建立激励机制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管理中不能采取一竿子对齐的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激励。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好,取得的成绩比较好,有的学生成绩不太好,但相比于之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样在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还要重点表扬这些成绩不突出但进步较快的学生。这样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处理,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每个层次中采用不同的激励制度。一些成绩较好,学习优异的学生可以分为同一个层次,让他们形成一种互相比较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方来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且改进自己的不足。一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就可以分为另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中找一个相对优异的同学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最后把成绩较差的同学分成一个层次,老师要重点关注这些同学,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投入一些精力,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学习,对这些学生建立多鼓励、多引导的激励机制。但在建立分层机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问题,想一想学生分层会不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在建立分层机制的时候,老师可以心里默默地划分,有倾向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总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掌握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变化,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灵活多样的班级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机制来优化班级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黄能 单位:四川省岳池县断桥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文瑞.谈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4(15).

[2]韩红勤.讲清楚做到位: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遵章守规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5(Z2).

[3]张雪.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渗透[J].教师,2013(4).

第七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一、我国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1.课堂内外活动管理失衡。在长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过于关注学校的升学率问题,一直将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错误的教育思想,让班级管理工作片面性提高。一些班级管理者认为,只要在课堂内做好管理工作,就是做好了管理工作,而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无需关注。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更多的书呆子型学生出现。这些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不足,个性发展同化,难以实现个人的健康发展。

2.班级管理的封闭性强。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制约,许多班级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建立起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意识。许多班主任认为,他们就是班级中的权威,是学生的最高统领,他们的任务就是管好班级内的这些学生,而要封闭管理,让学生在班级内表现好就可以。其实,这样的管理思想是十分落后的,不但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还不能让教育管理工作达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3.班级管理的创新性不足。对于一部分教师来讲,管理经验是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许多班主任都是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管理工作,而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学校很少从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出发进行管理,而是利用高压手段让学生臣服。班级管理方法的不合理,无法利用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不仅加大了班级管理工作量,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科学化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分析

1.加强班级管理者素质的提升。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班级管理者自身的水平得以提高,才能让管理效果更加明显。首先,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当对自己的个人思想素质进行主动提高,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思想的大方向,建立正确的、具有时代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班主任要建立奉献的教育意识,将自己的管理之心用在学生身上,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用真实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其次,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在工作之余,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独立、自主性的提升开发更多的管理方法。另外,班主任要开展全面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教师要通过内心疏导,加强个性的完善,建立起积极的态度,与学生和谐沟通,共同发展,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创设良好的情感条件。

2.加强科学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要使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指导与管理计划。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教育思想以及班级的具体特点,制定一个班级管理的整体规划与阶段性规划。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管理计划,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在什么地方努力,在每一个学期都明确多个小的发展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具有递进性,比如,如果班级内的学习氛围不浓,教师要设立针对学风建设的管理计划。班级内部学风的有效建立是总体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班级的纪律,学习方法,自我约束等几个方面设备管理阶段性目标,促进学生通过实现多个小目标得以进步。

3.促进初中班级管理的系统化。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班级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当代初中班级管理者,要打破单一管理局面,利用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对班级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教师要利用平行教育的思想,去进行班级管理,调动班集体的整体功能,让学生在整体的影响下实现平衡、全面的发展。另外,教师要将更多的积极因素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管理去与家庭,与社会进行更多地接触,开放自己的眼界,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进行系统化的班级管理,是为了实现全面育人,教师还要建立规范的班干部制度。科学进行班干部的选择,让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帮手,促进学生通过自主管理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要定期与班干部进行沟通,了解班级思想动态,创新管理方法。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根据素质思想进行班级管理,才能让学生越来越多地去进步,去发展。作为初中班级管理者,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科学管理班级,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21世纪的教育目标。

作者:徐梅 单位:兰州新区中川中学

第八篇:心理游戏用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

一、心理游戏概述

心理游戏,顾名思义是指体现心理特征的游戏情景,所创设的游戏活动将依据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将游戏系统化、形象化,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与此同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体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人际交往关系的处理、学生自我认知的错误等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从而提升班级团体的凝聚力,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优质的班级管理。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游戏的策略探究

(一)注重将游戏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

心理游戏的创设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针对初中生而言,班级则是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载体,为此班主任应针对当前班级管理实际,联系诸学科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创设游戏活动的主题。

(二)心理游戏的创设应遵循趣味性原则

作为游戏形式的一种,心理游戏在创设时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只有做到游戏情景有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心理游戏具备趣味性,不仅有利于该种班级管理方式的长期开展,同时更易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当中,剔除对他人的防备心理,全面释放自己。由此可见,有趣味的心理游戏更易于学生接受,并受到学生的欢迎,自然起到的班级管理效果将更佳。

(三)学校应改善心理游戏的活动环境

初中班级管理中对心理游戏的运用应以学校的文化环境为基础,基于学校的文化精神,在各部门的共同协调下开展心理游戏活动。基于此,学校应改善心理游戏活动环境,此处的活动环境即包含物质环境,比如,对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等,同时也包含精神环境,具体则指校园文化,或者心理游戏应用的环境氛围。常见的形式有,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比赛,比如,篮球赛、足球赛等,或者各种团体表演比赛,通过团体游戏的开展加强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四)班级管理工作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应对其进行创新,实现与时俱进。当前,随着教师素养的提升,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的推陈出新,初中班级管理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心理游戏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运用心理学教育理论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游戏的实践效果

(一)促进了班级和谐发展

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心理游戏,主要以团队形式的游戏为主,在团队游戏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无形中起到了巩固情感的纽带作用,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整个班集体而言其凝聚力必将有所提升,有助于班级和谐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身体变化明显,受到特征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起伏波动大,对自我不能形成良好的认识,同时与他人交往也缺乏技巧,往往情绪不稳定。将心理游戏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之中,班主任可通过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获知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有利于根据学生的个体心理需求制定班级管理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提升了学校系统的稳定性

初中班级管理实效将影响着整个学校系统的质量,只有每个班级稳定、和谐,才能促使学校系统稳固,才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心理游戏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在很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促使各个班级日渐和谐,同时也促使了班级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学校系统的稳定性,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游戏作为体现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日渐广泛。为更好的发挥改种班级管理方式的实效性,应注重将游戏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创设心理游戏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同时学校应改善心理游戏的活动环境,并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

作者:王燕 单位: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赖锦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28):186-187.

中班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微信;德育探索

目前,德育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德育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且停留在表面上;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开展也较为“盲目”,没有完全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就开始德育工作,工作往往“千篇一律”。微信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班主任和学生以及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1]因此,班主任可以以此入手,进行德育活动的开展。

一、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的意义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可以使用手机、平板进行交流的即时通讯软件。它的交流模式主要有:可以一对一进行,也可进行群聊,可以发送图文或者语音,通过移动网络或者Wi-Fi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微信在日常生活中被大家广泛应用,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可运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班主任可以录制一些关于德育教学内容方面的视频或信息,建立一个微信群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或者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将文字以及视频教学资料发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同学们进行交流。班主任将微信应用到教学交互活动中,可以使得教学的交互更加自由、方便、及时。

二、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的策略

(一)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参与热情。班主任如果想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德育管理活动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轻松、欢乐甚至是激烈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习到德育内容。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活动中可以将“游戏”和“教学”两者相结合,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间友谊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同学之间的交流要比师生交流更加方便。班主任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彼此,为今后的德育工作做好铺垫。例如,在德育主题活动《走进经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学习中,该主题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明白生命成长离不开父母、教师、同学、朋友。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几个大人养一个孩子,很容易使他们养成以自我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徐宝佑(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广东湛江524005)为中心的“坏习惯”。班主任要打破学生长久在家里养成的“坏习惯”,让学生真正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去完成任务,享受成功的喜悦。[2]游戏活动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智力,帮助班主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二)运用家校合作加强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创新探索,可以为构建中国基础教育“全新的育人模式”贡献力量。班主任要通过微信,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德育知识,根据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德育实施方案,为打造高效的德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来自于不同家庭,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不能“一招吃遍天下”,要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和教学手段,强调学生在德育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跟学生做朋友,时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跟学生沟通,有效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在微信交流中,班主任要弱化教师的身份,更多的应该是以朋友的心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以及生活状况。[3]初中学生正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民主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

三、总结

班主任要致力于培养品质高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实时进行沟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分享德育教育资料,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理念,让学生健康成长,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蕾.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2]温朝晖.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07).

中班范文篇8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班级管理方案相对落后

教师对班级管理方式过于单一,不仅影响初中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也降低了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成效。新一轮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国初中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效,中学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尤其是学生应用文化课程知识的能力薄弱,影响了课程知识使用价值的体现。

(二)初中班级缺少民主意识

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但是目前班级管理的现状是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民主管理体制。虽然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但是很多初中班级的班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形成了“干部作风”,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多数学生却缺少锻炼机会。

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方法

构建和谐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配套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并让学生的身心在其中得到锻炼,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体现和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特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初中学校是中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校内管理工作也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给予了宏观性的指导,要求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及时调整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初中学校作为中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为中学生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保证了初中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初中学校也开始对校内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以人为本”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改革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国家发展靠人才”,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方式,不断完善中等教育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中学生是初中学校提供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只有学生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初中学校的教育价值,倡导“以人为本”是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思想。对于初中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则是“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便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初中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2.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策略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下,我国初中学校学生管理有了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这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施提供了诸多帮助。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充分利用上述有利的条件,以校内学生管理实况为基础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学习管理成效。我认为,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秩序方面。教育部门宏观指导下,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阶段,各类文化课程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学调整,旨在为中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专业学习条件。学科评估是初中学校教改里的重要内容,经过学科教育评估创建多元化监督体系,督促教师时刻反省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朝着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向发展。

(2)培养方面。初中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初中学校要全面推广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专业人才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

(3)校规方面。班级管理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机构共同提出的学科教改活动,安排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或学者从事课程的评估活动,以获得最为公正、专业、可靠的班级管理结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倡导了“人”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导学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初中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1.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新时期教育部对人才教育工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要求各地初中学校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着重解决学生在初中教育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难题,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异常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了其校园的正常生活。异常心理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心理上的异常状态,更对学校生活及学业造成干扰,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课程学习。初中学校必须深入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2.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辅导的对策

鉴于心理问题对中学生健康水平的不利影响,初中学校需结合所得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免疫力。

作者:李玉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市内初中三个年级段,共288人参加个性问卷调查,年龄范围13~15岁。

(二)研究工具

EPQ的少年式,适用于7~15岁的少年儿童。E分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分量表测量情绪稳定性;P分量表测量社会适应性维度;L分量表测定被试做答的掩饰性。结合E、N分量表可以测得气质类型。

二、调查结果

EPQ测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并以班级为单位提供结果。测查班级中,初一(3)班在年级学习成绩、班级活动等的排名均处于中等水平,被确定为实验班。以下测试结果以初一(3)班为例。

(一)E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20%的学生内向,安静、保守,倾向于做事前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42%的学生外向,爱交际,渴望兴奋的事,易冲动,回答问题迅速,随和、乐观,喜动不喜静。38%的学生兼具了内向和外向的一些特点,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文静,有时也比较活泼。

(二)N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44%的学生情绪较为稳定,易平复情绪;56%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好抱不平,情绪不易平复。

(三)P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38%的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人际适应良好;62%的学生倔强、孤独,不求实际,好挑衅。

(四)结合E、N量表的气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胆汁质42%,多血质38%,粘液质8%,抑郁质12%。

三、实施班级管理措施

(一)运用成长记录袋

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记录、个性特点、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及时反思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真正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完善并正确运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必然地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

(二)成立班级管理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进行分组。大体遵从E量表(1内向、2外向、2兼内外向);P/N量表(2低分、3高分);气质分布(2胆汁质、2多血质、1个粘液质或抑郁质),再兼顾学生的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将5人分成一组,从而让这些异质的小组成员在合作管理中相互激发,各展其长,彼此受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性格。正如新课标中说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交流与合作不单是检验、纠正和完善自我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意见的重要渠道。

(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全员管理制度

以班级管理小组为基础,建立学习和管理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小组内评定层次法,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小组内的每个人都积极合作,为自己所属的小组赢得荣誉,从而使每一名学生在不同高度的起跑线上竞赛,都受到激励,在合作中找到了自信,不断完善自己。进行“人人爱集体,争做主人翁”活动,使每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自理、自立和自治能力,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四)班主任工作要求

1.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尤其是奖惩方面。一般好学生易得偏爱,后进生易受偏见,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处事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否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班风。

2.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绝无局外之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旗、班标、美化自己的班级,创设自己的评比台。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再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赛,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3.充分调动和运用学生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取得的成效

(一)班级日常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在学校组织的班级日常管理评比中,班级考勤、早自习、广播操、仪表、环境卫生、文明休息、爱护公物、黑板报、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综合排名明显提升,成为年级进步最显著班集体,连续两学期荣获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学生对班集体满意度明显上升

由开始时的很满意84%,满意16%,到一学期后的很满意98%,满意2%,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个充满阳光、积极上进,同学关系融洽,每个学生都为能成为班级的一员而感到荣耀。家长们一致的反应是遇到了认真负责的好班主任。

五、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班集体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结合班级实际,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

(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文化的导向作用。

作者:金河岩陈赛工作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第三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前提。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被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但却具有学习意识淡薄、意志不坚定、思想波动大、目标不确定等一系列的弊病。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定期进行学结、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以及明确作业要求等内容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积极提供帮助和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延伸到喜欢学习,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欧文曾经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孟母三迁”的典故也说明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人们的成长很重要。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首先,从学生的生活起居入手,如让学生保持宿舍的干净、整洁,以及严格规定各种生活用品的摆放,并加强管理,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个卫生的生活环境。其次,精心布置教室,如在黑板正上方展现“团结好学、诚信拼搏”字样的班风、学风,激烈学生积极好学;在教室的两旁装贴名人画像、名言及警句,给学生提供榜样和学习动力;有效利用教室黑板报,创建“争星表”、“光荣榜”、“优美作品”等专栏,记录学生助人为乐、勤奋学习、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热爱集体等方面的先进行为,形成强烈的贡献精神和竞争意识,或展示优秀作文、美术品等,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这种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熏陶下,能促使学生勤奋好学,有利于班风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的茁壮成长。

3调动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家庭和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力量,对提高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利用家庭力量方面,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鼓励家长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好家访,及时交换学生的信息,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到留心观察孩子,平时多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出现异常情况,要多询问,少责备、多鼓励孩子,让家长在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利用社会力量方面,可以结合日常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事迹等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和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

4组织丰富多彩的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在初中教育时期,如果不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那么这个班级将如同一盘散沙,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也必然会降低学习任务完成的成效,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日常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有效措施。在班级管理中,可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班级活动课,针对一件事各抒己见,通过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思想和观念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可创设与责任感相联系的活动,如身边的助残爱心活动、日常环保活动等,通过献爱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行为意识;可创建一支班干部团队,鼓励学生积极策划、组织活动,采取民主竞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集体的责任心。

5总结

中班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德育,顾名思义,是从学生的品德品质出发,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素质、有品德的人。如今我国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学生的品德与德行,也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加紧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为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的关键步骤,只有在对初中生的班级管理中加紧德育教育,学生才能在主动配合班级工作开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日常管理中重视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纪律、卫生和学习,其中,在班级管理中,首要任务是对纪律的管理。要想在实施德育工作的同时,保持班级内的课堂秩序以及教学秩序,既需要班级对于各班的纪律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或考核。例如对课上以及课下的纪律规范,对班级内同学交往以及对班级公共财产的规定等。只有在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意见以规范的形式在班级形成一个共同的规则,才能让学生按照规则处事、规范学生的言行、保持学生间的友好关系、维护班级秩序。在卫生方面,班级内也需要通过德育工作来加强学生对于保持班级内卫生情况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来让学生意识到维护班级卫生是每一位同学的责任,并让其形成干净卫生的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教师也应当对班级内的卫生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安排,通过“值日生”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维护班级卫生的工作中来,并对值日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奖惩。使学生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形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进行班级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因此对学习常常会产生厌恶心理。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做德育工作,进行思想教育,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正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才能使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德育管理中要以学生为本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作为本体,而不是以各项活动的开展作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真正走到初中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感知他们在青春期面临的困扰与问题,并真心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引导学生最终走向一个正确的道路。相比于“机械”的管理与教育,心贴心的德育教育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建立心灵上的沟通。当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做出与日常规范相违背的行为时,教师不应以惩罚为主要方式,要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苦衷和思想动态,并以思想教育的方式来帮助逆反期的学生平复心态。教师不应只以分数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找到最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进行一些交流或是死板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努力创新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让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平台,将传统的升国旗、奏国歌等活动以及与教学有关开展的主题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与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动态信息,对初中学生在青春期的不稳定心态有所准备,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同时也可以利用班会的契机,对品行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培育班级先进典型。此外,定期开展的班会可以包含多样的主题内容,避免“照本宣科”的班会内容与形式,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各个方面的思想道德内容有所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在初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老师在日常的卫生、学习、纪律的管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切实为学生解决困难与疑惑。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兴趣,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作者:孔德意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国宏.初中德育活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朴爽.初中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年01期

[3]闰强.浅谈如何搞好初中班级德育活动[J].教育界.2014(17):14.

[4]冯志光.也谈初中班级德育施行的路径与方法[J].新课程•下旬.2014(5):182-183.

[5]沈凯炯.完善学生人格探讨初中班级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2):6-7.

[6]钟银燕.探究初中班级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5(07):108.

中班范文篇10

关键词:审视问题;精细管理;激发潜能

缘起: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吃饭一直是我班的一个大问题。许多细小环节需要每天提醒许多次,保教人员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可见,一个午餐活动能反射出幼儿教育中的各种现象。我们试图以午餐活动为载体,将“游戏精神”理念转化为实操策略,发现问题的本质,探索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与措施,来提高幼儿的午餐自主管理能力以及教师对午餐活动的组织能力。

一、审视幼儿表现分析问题要素

《指南》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为此我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对74名中班幼儿午餐自主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跟踪观察:我们发现,随着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总是喜欢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总爱去拿,他们会积极地用感官去探索。餐前洗手表现出洗手马虎、喜欢玩水、玩洗手液、和同伴交流多。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之间的动手能力也存在差异。如:进餐时出现掉米粒、饭碗里的食物吃不干净、挑食、进餐速度慢。没有自觉行为:饭后没有做好收拾桌面和漱口擦嘴工作,餐后自主时间拿着玩具跑、讲话音量高等情况。

二、内容精细解读,自主管理灵活

重视细节,就是关注师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虞永平教授关于游戏精神提出:幼儿园课程应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午餐活动中,教师要蕃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捕捉并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让幼儿最大程度地参与组织午餐活动中。1.板理了解午餐活动环节,教发自主意识。幼儿午餐活动从餐前准备,到餐中进餐,到餐后整理,由许多细小的环节环环相扣,繁杂的程序让幼儿丢三落四。因此,明确午餐活动环节是幼儿主动活动、有序活动的基础。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怎么开展午餐活动?要做什么?先做什么?梳理午餐活动环节,绘画出午餐活动环节的流程图,将午餐活动分解、细化,以此来提髙幼儿对午餐活动的认识。2.体验管理午餐活动内容,坚持自我管理。午餐活动环节分解细化后,落地执行是关键。我们是这样做的:.内容具体化一可以做什么?《指南》提出:每个幼儿都是独自发展的个体,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与幼儿共同商讨活动“等待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内容,将内容画下来,贴在墙上,可以自由更换;中班幼儿可以选择二次增添饭菜,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责任明确化一谁来做?怎么做?我想做?中班幼儿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通过谈话,树立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如:我们确立了值日生工作有“公共任务”和“自选任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任务,激发幼儿的责任意识。?规则精细化一你的感受是什么?什么事情需要我们的帮助?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模糊。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发现并交流在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对规则、值日生工作再讨论,再调整,这就是“弹性规则”。完善班级自我管理机制,如“翻牌”“**之星”“积分”等环境创设来激发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努力落实“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理念。

三、整合有效资源激发内在潜能